防跌倒的措施范文
防跌倒的措施范文第1篇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姓约束,但要注重动做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件,如有须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做,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姓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壮,易于发生危险。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壮,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壮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壮、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七)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九)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处理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 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上报程序】
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患者跌倒(坠床)防范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对高危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切实有效地防范与减少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跌倒(坠床)防范制度与措施如下:
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
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倒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4、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知道如何得到援助。
5、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6、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7、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夜晚巡视高危患者时,不要让病房太暗,打开夜灯或卫生间的灯。
8、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便器应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
9、责任护士或夜班护士对有高危情况(有跌倒史、意识障碍、65岁以上老年人、服用镇静剂、降压药等)的入院病人按跌倒评分表进行
2 评分,评分大于4分填写评分表,护理文书中有记录,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性,落实预防措施。并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动态评估持续追踪,强化教育。
10、将评估情况告知家属并签名,留陪护监管。发放健康处方,做好相关指导。
11、注意环境安全,走廊和洗手间设防滑标记。
12、教会轮椅、助行器的使用方式,使用轮椅或上下床注意脚轮的固定,患者下床应搀扶。
13、高危患者卧床需拉起离家属远侧的栏杆,勿拉起两侧栏杆,以免妨碍患者离床活动。但对于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及年老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栏且固定好。
14、在住院一览卡右上角做好三角标记,床头卡上插警示标志,在提示栏内写清高危患者床号。
15、做好高危跌倒患者的交接班工作。每周进行再次评估,记录评分情况和有无意外发生,直至高危解除或病人出院、死亡。跌倒高危评分表保管于病历中。
防跌倒的措施范文第2篇
1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是非常重要因素,神经内科常见的跌倒疾病很多,脑梗塞、痴呆、帕金森,小脑疾病,外周神经病,脊椎病等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患者自理能力低下、反应迟钝、肌力下降。
2药物因素 脱水药、降压药、镇静药、精神性药物等,主要通过影响认知功能、平衡能力、椎体外系稳定性等引起患者头晕、反应迟钝和体位性低血压,增加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 3生物力学因素
在生物力学方面,因为老年人存在骨骼肌系统功能下降,下肢肌肉力量下降,而导致肌肉、关节功能减弱,移动功能下降,所以老年人因不太不稳、下肢乏力跌倒占总跌倒人数的 比例较大。
4心理因素 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期较长,初病患者常急于康复,自行增加锻炼强度,易致体力消耗过度,体力不支,增加跌倒危险。对个性好强、固执、独立性较强的患者容易忽视跌倒的危险,另外相关知识较低、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常因高估自己的行动能力而导致跌倒。17例跌倒患者中就有高达7例因为强行锻炼跌倒,占41.18%的比例。
5环境因素 患者不熟悉住院环境,硬件设施不合格,如不必要的台阶、病房走廊过道设施不到位、病人易滑的拖鞋、潮湿的地面等均易引起老年患者跌倒。 6组织对安全文化的认知 意识指导行为,安全的护理意识是实施安全护理的基础。具有积极安全文化的组织是在彼此信任基础上的交流、对安全重要性的共识以及对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的效果的信心为特征 。目前,在医疗机构中允许范围范围以外的医疗不安全因素或称医疗安全隐患示客观存在 的,对此,其我们既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认真分析其存在的复杂原因。
。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医务人员过度疲劳,工作压力过大;临床医护人力不足;医务人员缺乏危机感,对患者缺乏安全意识,沟通不足;团队合作精神不足等等。改变安全文化最重要的是改变陈旧的医疗理念:如出错后指责个别员工、不去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隐瞒事情的经过等。 2.7 陪护因素 独生子女一代的出现,人口老龄化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临床常见老人无陪护、老人陪老人的现象或者请来的陪护不能胜任护理工作,给护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二:建立跌倒应急预案
为了将跌倒对患者的影响降到最低,医院组织学习了跌倒应急预案,即工作中发现患者跌倒,护士应第一时间赶到患者身边,检查受伤情况,设法通知医生。确定没有受伤,护送患者回病房,安慰患者及家属;若患者受伤,出现局部疼痛不适,立即在医生指导下接受相关检查,及时给患者和家属心理护理。
三:护理措施
防止跌倒的护理措施
1、护士需评估病人容易跌倒的高危因素(年龄大于65岁,无人照顾的年老体弱患者,曾有跌倒病史、意识障碍、视力模糊、虚弱头晕、肢体功能障碍等),对此类病人需加强巡视。
2、对有跌倒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年老体弱、偏瘫患者加用床栏,必要时实施约束带保护性约束或留家人陪护,以保证患者安全,并列入交班内容。
2、指导床上使用便器和患者渐进下床活动方法。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3、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务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4、注意保持病区地面干燥,在卫生间等易滑的地方标示“小心地滑”警示牌。、固定好床、轮椅、便椅的轮子和护栏。
5、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指导患者着合适的鞋及衣裤,同时强调活动时必须有人陪伴。
6、指导患者正确给药,告知用药后的反应。
7、提供足够的灯光,保持病房地面清洁干燥,清除病房及床旁走道障碍物。
8、对体检、手术和接受各种检查与治疗患者,特别是儿童、老年、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用语言提醒、搀扶、请人帮助或警示标识等办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9、值班护士要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10、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配合医生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1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保障对患者的护理服务。
四:心理护理 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增加知识的同时,减少孤单 ,也拉近了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便于工作开展。鼓励患者家属经常到医院和患者交流,加强亲情联系。 五:总结
防跌倒的措施范文第3篇
(一)、主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风险的原因、危害和预防方法。
(二)、走廊扶手、卫生间及地面设有防滑设备;洗手间有“小心地滑”的警示标示,刚拖过的地面应放上警示标志。
(三)、对特殊患者(儿童、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及残疾人士和意识不清、特殊治疗的患者)主动搀扶或请人帮助。
(四)、对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患者(如意识不清、躁动的病人等),加强巡视或通知家属留陪护。
防跌倒的措施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63例, 均为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男29例, 女34例, 年龄65~82岁, 平均是 (71.1±3.7) 岁, 糖尿病跌倒患者空腹的血糖是8.61mmol/L, 进餐后血糖是13.99mmol/L, 并且患者神志清晰, 能够回答相关的跌倒问题。
1.2 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是63例糖尿病跌倒病例, 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分析资料时对病人的年龄、患糖尿病时间、职业、婚姻状况、体重、跌倒原因、治疗等多方收集。通过各方面因素的排查, 找出引起跌倒的相关因素, 从而为病人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0.05。
2 结果
导致老年糖尿病跌倒的原因主要有身体原因、环境原因、体位原因、用药原因, 见表1。
3 老年糖尿病跌倒的护理策略
3.1 身体原因跌倒的护理
老年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身体免疫力下降且对外抗病毒能力减弱, 这些都是许多疾病发生的潜在因素。身体因素欠缺不仅制约了病人的健康恢复, 对后期的护理工作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因而, 在老年的病人身体机能有显著降低的状况时, 则医院和家属应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通常要避免患者一个人独自活动或者单独生活。严格防范瞬间晕厥、头晕目眩等现象的发生, 以免造成跌倒问题[1]。对于身体因素的护理则需要医护管理的全面性和家人照顾的细致性, 为患者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医疗环境。
3.2 环境原因跌倒的护理
医院的环境好坏也是造成跌倒的一大因素。由于老年病人对所在医院的环境不够熟悉, 因而对环境因素的警惕性过高, 精神上的紧张也是造成跌倒的原因。环境因素一般表现在:昏暗的光线, 湿滑的路面, 道路的不平整等等, 对于环境引起的跌倒, 医务人员要及时避让老人, 对医院内的环境及时改善调整。在看护患者时护士或家属应搀扶病人活动, 对于复杂的活动范围则尽量少让病人接触。
3.3 体位原因跌倒的护理
体位因素是人体结构所处的具体状态, 体位持续时间过久或突然变化等都会造成跌倒, 如:体位突变、站立过久、持物上下楼等。若老年的糖尿病患者站立时间过久会出现脚部麻木或者感觉大脑缺氧, 若此时不及时调整体位则会引起跌倒情况。对于体位因素造成的跌倒, 护士要引导病人保持正确的姿势, 不要保持同样一个姿势过久, 防止短时间内剧烈的运动[2]。日常行走时要正确引导病人, 遇到楼梯或不平的路面时应搀扶行走。
3.4 用药原因跌倒的护理
许多糖尿病患者都是通过药物保守治疗维持健康, 但用药不当也会带来身体功能上的不便。糖尿病属于综合性的代谢疾病, 老年病人的身体机能会受到多方面的损伤, 药物治疗是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而药物使用过久或不当同样会造成糖尿病病人跌倒, 如:很多降压药的服用, 一些降血糖、利尿药物的服用, 有的甚至是安眠药等等, 这些药物使用量过大会给跌倒埋下隐患[3]。护理人员在看护病人时需引导其正常用药, 严格按照医疗标准安排用药计划, 以免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损伤。
综上所言, 导致老年患者跌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对病人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医护人员在治疗期间要为其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 从而保证后期的治疗更加顺利的进行。编制护理方案时应紧密联系导致跌倒的因素, 以保证护理方案的针对性要求。另外, 护理工作的开展需要融合患者、医生、护士、家属等各个方面的力量, 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跌倒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导致老年糖尿病跌倒的原因主要有身体原因、环境原因、体位原因、用药原因。结论 导致老年患者跌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对病人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医护人员在治疗期间要为其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 从而保证后期的治疗更加顺利的进行。编制护理方案时应紧密联系导致跌倒的因素, 以保证护理方案的针对性要求。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跌倒原因,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覃朝晖, 于普林, 乌正赉.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现状及进展[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5, 9.
[2] 周君桂, 李亚洁, 钟小红.老年病专科护士预防患者跌倒的工作模式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3.
防跌倒的措施范文第5篇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姓约束,但要注重动做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件,如有须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做,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姓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壮,易于发生危险。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壮,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壮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壮、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七)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九)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处理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 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上报程序】
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患者跌倒(坠床)防范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对高危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切实有效地防范与减少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跌倒(坠床)防范制度与措施如下:
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
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倒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4、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知道如何得到援助。
5、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6、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7、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夜晚巡视高危患者时,不要让病房太暗,打开夜灯或卫生间的灯。
8、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便器应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
9、责任护士或夜班护士对有高危情况(有跌倒史、意识障碍、65岁以上老年人、服用镇静剂、降压药等)的入院病人按跌倒评分表进行
2 评分,评分大于4分填写评分表,护理文书中有记录,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性,落实预防措施。并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动态评估持续追踪,强化教育。
10、将评估情况告知家属并签名,留陪护监管。发放健康处方,做好相关指导。
11、注意环境安全,走廊和洗手间设防滑标记。
12、教会轮椅、助行器的使用方式,使用轮椅或上下床注意脚轮的固定,患者下床应搀扶。
13、高危患者卧床需拉起离家属远侧的栏杆,勿拉起两侧栏杆,以免妨碍患者离床活动。但对于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及年老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栏且固定好。
14、在住院一览卡右上角做好三角标记,床头卡上插警示标志,在提示栏内写清高危患者床号。
15、做好高危跌倒患者的交接班工作。每周进行再次评估,记录评分情况和有无意外发生,直至高危解除或病人出院、死亡。跌倒高危评分表保管于病历中。
防跌倒的措施范文第6篇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七)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防跌倒的措施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