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范文
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范文第1篇
步骤一:
评估组织的学习文化
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首需评估组织本身的学习文化,良好的学习文化是建构学习型组 织的基本要素。柯莱莱恩与桑德斯提出三十六个要项,作为评估组织学习文化的依据,其中 有六项要点极具意义,分别为:
在组织中有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计划鼓舞成员彼此分享学习成果。
组织能为解决问题与学习而计划。
组织的每一个层级中学习是被期望且受鼓舞的。
人们对于组织怀有远景并且能去适应工作型态。
组织能够鼓舞成员并提供资源促使成员成为自我导向的学习者。
了解自己与他们的学习型态籍以促进沟通和组织的学习。
步骤二:
增进组织的积极性
柯莱恩与桑德斯以伊索寓言中人们所熟悉的“北风与太阳”的故事为例,说明当我们用 高压与逼近的方式来经营组织时,通常所带来的往往是成员的反抗。相反的我们若以温暖与 和蔼的态度去对待成员,则组织将会展现出其开放性与协调性。
步骤三:
在工作场所能安然的思考
安全是人类基本的需求,同时亦为个人与组织在每个成长与发展阶段中所不可或缺。创 造安全的学习环境需具备三项必要备件。
共识的结构:组织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体制,有良好的规范,促使成员能展开具影响力的行 动。
教育:促进成员接受教育,并且支持他们的问题。教育乃意味着帮助成员成功,而非帮他们 做事。
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解决问题当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步骤四:
奖励冒险
每一项新的危机都有是学习的机会,可促使组织获得更多的成功。适当的危机是进步与 成功的原料。在组织中建立冒险的文化,是组织继续生存与发展的要素之一。
步骤五:
协助成员成为彼此的学习资源
组织中的成员彼此构成了相互学习的最大资源,在组织中倘若能善加运用之,则往往在 提升组织效能上,可发挥出极大的效用。在这方面可先经由成员的自我评价,以深入反思其 本身的各项能力与专长,再经由小组资源目录的建立,以帮助成员了解彼此的才能,并据而 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
步骤六:
运用学习能力到工作上
在工作场所中,成功的学习具有三种特质:学习须与工作相结合:学习须具有启发性; 学习亦即发现。
步骤七:
描绘组织的远景
在组织中需能清楚的描绘出其未来的发展远景,以作为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与目标。而 组织的远景需凝聚群策与群力由成员共同建立。
步骤八
将组织的远景溶入生活
学习型组织深受行动理论的影响,强调将组织的远景转化为行动,并进一步深入整个生 活中。
步骤九:
连结系统
学习型组织强调思考,柯莱恩与桑德斯认为组织可朝历史记忆、目标、规则、继续进步 、反馈、组织中的人员行为等六个方向建立其系统理论。
步骤十:
明示组织未来努力的方向
将上述所有的步骤放在一起彻底实行,并接受任何挑战的机会。同时对于组织未来的发 展有明确的方向。
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范文第2篇
为进一步强化村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根据县委组织部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村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意义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作为村领导班子的核心、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能否发挥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是落实村支部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关键。近年来,我乡各村党支部书记认真履行职责,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推动了全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但是也存在个别村党支部书记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责任不到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建立健全村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是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党建工作无抓手、责任追究难落实的有效办法,有利于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形成领导责任明确化、工作目标具体化、运行体系规范化、考核评价标准化、奖励惩戒制度化的工作机制。各村、社区支部书记要认真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切实把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为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明确乡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 村、社区书记对本支部基层党建工作负有全面的领导责任,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责是:
一是研究制定目标任务。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党建,认真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全面把握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情况,立足实际,谋划提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度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是抓好重点工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抓好协调指导。认真履行管党职责,确保基层党建工作规划和目标责任落实,着重抓好重要党建活动的策划、部署和检查,引导本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充分调动村、社区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党建工作合力。
四是注重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和办法,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乡党委将建立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制度,确保基层党建责任制落到实处。
五是抓好基础性工作。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剖典型,总结经验;认真抓好基层党建联系点建设,加强具体指导;保证基层党建工作必要的机构、经费和活动场所。通过各项措施,使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工作得到促进,人民群众满意。
三、健全完善党建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和落实领导责任制。各支部对本辖区基层党建工作负总责,支部书记是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基层党建工作。各支部要坚持每年召开1次党建工作会议,部署全年基层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管理目标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落实;每半年就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并研究解决重要问题。
二是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各村、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应结合各自分工,建立1-2个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特别要注意在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重点组”、“难点组”建立联系点,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联系点,指导和帮助基层解决党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把联系点建设成为党建工作示范点。
三是建立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每季度向乡党委书记和分管书记作一次专项述职。乡党委对所属党组织进行考核时,要将班子成员履行抓党建工作职责的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乡党委将建立乡、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双向述职”制度,即乡党委书记向县委组织部述职的同时,要向村、社区党组织述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向乡述职的同时,要向党员、群众述职,接受群众监督。 四是建立党建工作评选表彰制度。各支部要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五是建立党建工作投入制度。各支部要建立基层党建工作投入制度,加大乡、村(社区)两级活动阵地、基础设施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投入,从人力、财力、物力、智力等方面为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条件和保障。乡党委将把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党员选拔到党务工作岗位,重视教育和培养,实行党务工作者上岗培训、定期轮训制度。
六是建立党建工作督促检查制度。乡党委将定期或不定期对所属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检查情况及时向下属党组织反馈。注重发现和解决村、社区级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或对软弱涣散的党组织进行整顿。
七是建立预警制度。乡党委通过定期督查、明查暗访、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等方式,全面收集掌握基层党建工作动态。村、社区党组织在落实分析制时每季度召开社情民意分析会,及时研究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对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限期纠正,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
四、加强对落实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领导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乡党委将对各村、社区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的落实情况,与年度工作考核一并进行,必要时组织阶段性工作考核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对抓基层党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将予以表彰;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将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责任范围内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严重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工作主动。各支部要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每年确定1-2个重点课题,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总结成功经验,发现不足和问题,提出切合实际、富于创新的办法和措施。书记要在调查研究中主动适应发展变化的客观形势,自觉超前谋划,不断完善、深化抓基层党建的工作思路、措施。支部书记每年开展1次以上专题调研,撰写1篇以上具有参考价值的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范文第3篇
步骤一:
评估组织的学习文化
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首需评估组织本身的学习文化,良好的学习文化是建构学习型组 织的基本要素。柯莱莱恩与桑德斯提出三十六个要项,作为评估组织学习文化的依据,其中 有六项要点极具意义,分别为:
在组织中有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计划鼓舞成员彼此分享学习成果。
组织能为解决问题与学习而计划。
组织的每一个层级中学习是被期望且受鼓舞的。
人们对于组织怀有远景并且能去适应工作型态。
组织能够鼓舞成员并提供资源促使成员成为自我导向的学习者。
了解自己与他们的学习型态籍以促进沟通和组织的学习。
步骤二:
增进组织的积极性
柯莱恩与桑德斯以伊索寓言中人们所熟悉的“北风与太阳”的故事为例,说明当我们用 高压与逼近的方式来经营组织时,通常所带来的往往是成员的反抗。相反的我们若以温暖与 和蔼的态度去对待成员,则组织将会展现出其开放性与协调性。
步骤三:
在工作场所能安然的思考
安全是人类基本的需求,同时亦为个人与组织在每个成长与发展阶段中所不可或缺。创 造安全的学习环境需具备三项必要备件。
共识的结构:组织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体制,有良好的规范,促使成员能展开具影响力的行 动。
教育:促进成员接受教育,并且支持他们的问题。教育乃意味着帮助成员成功,而非帮他们 做事。
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解决问题当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步骤四:
奖励冒险
每一项新的危机都有是学习的机会,可促使组织获得更多的成功。适当的危机是进步与 成功的原料。在组织中建立冒险的文化,是组织继续生存与发展的要素之一。
步骤五:
协助成员成为彼此的学习资源
组织中的成员彼此构成了相互学习的最大资源,在组织中倘若能善加运用之,则往往在 提升组织效能上,可发挥出极大的效用。在这方面可先经由成员的自我评价,以深入反思其 本身的各项能力与专长,再经由小组资源目录的建立,以帮助成员了解彼此的才能,并据而 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
步骤六:
运用学习能力到工作上
在工作场所中,成功的学习具有三种特质:学习须与工作相结合:学习须具有启发性; 学习亦即发现。
步骤七:
描绘组织的远景
在组织中需能清楚的描绘出其未来的发展远景,以作为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与目标。而 组织的远景需凝聚群策与群力由成员共同建立。
步骤八
将组织的远景溶入生活
学习型组织深受行动理论的影响,强调将组织的远景转化为行动,并进一步深入整个生 活中。
步骤九:
连结系统
学习型组织强调思考,柯莱恩与桑德斯认为组织可朝历史记忆、目标、规则、继续进步 、反馈、组织中的人员行为等六个方向建立其系统理论。
步骤十:
明示组织未来努力的方向
将上述所有的步骤放在一起彻底实行,并接受任何挑战的机会。同时对于组织未来的发 展有明确的方向。
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范文第4篇
很多人在对学习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学习就是培训,没有意识到创建学习型组织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应当承担的职责,所以误以为创建学习型组织只是培训部门的工作。事实上,人人都是培训师,都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推动者,因此,要对学习型组织部门之间的协同达成共识,认识到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意义与价值,培养责任感,提高参与度。
图1 学习型组织的四重功效
如图1所示,创建学习型组织对于企业、组织的发展来说有四重功效:适应环境变化、强化核心能力、有效管理知识以及共同创造未来,它们也是伴随组织成长的四个境界。因此,并非只有管理规范的大企业或者快速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才能创建学习型组织,即使是濒临破产的小企业,也能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焕发生机与活力。
一、适应环境变化
创新和适变是看待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视角,学习型组织核心本质的精髓之一就是让组织提高学习应变能力。
案例
柯达:百年企业的沉浮
伊士曼柯达公司,简称柯达公司,是一家百年老店,一度是摄影行业的佼佼者和摄影的代名词,柯达胶卷一直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然而,这样一家公司在2012年1月向纽约地方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柯达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是因为其转型缓慢。讽刺的是,这一恶果是由柯达自己造成的。
1975年,柯达率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1976年,柯达将数码摄像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由此引发了数码摄像的一场革命,当时柯达公司的创新能力非常强。从2000年开始,柯达在数码业务上的转型进展逐渐缓慢下来,当时,其数字产品在销售收入中占20%,而直到2010年,这一销售比例也仅为21%,始终没有突破和进展。在数码相机成为主流,胶卷市场迅速萎缩的宏观大背景下,柯达无所建树,没有体现出很强的转型和应变能力,最终陷入困局。
由此可见,柯达的申请破产保护源于其学习能力的下降。这既有内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研究中,著名学者Reg Revans教授提出了一个公式:
L≥C
其中,L是指Learn,即组织学习;C即Change,指内外环境的变化。公式的含义是:为了生存,组织学习(Learn)的速度必须大于等于环境变化(Change)的速度。如果学习的速度慢于环境变化的速度,企业就有可能被淘汰,柯达的遭遇便是例证。所以说,组织学习的速度、质量和水平决定着组织的生死存亡。
对柯达而言,外部环境变化飞快,数码摄像机取代胶卷摄像机的速度突飞猛进,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组织转型的学习速度也要非常快。然而,柯达被过去的成功所拖累,柯达的员工养成了根深蒂固的经验主义心智模式,其认为自身具有在传统胶卷这一主流业务上的优势,这种心态导致整个公司的态度非常保守。
2000年以后,引领柯达变革的CEO出走,柯达引进了一位新的CEO,新进CEO制定了新的业务规划,也试图引导公司转型,然而,柯达许多中高层的领导不以为然,甚至阳奉阴违。数年后,由于无法推动企业转型与变革,新进CEO也被迫离开。后来企业又换了几任CEO,基本都没有起色,最终只能沦为接受破产保护的境地。所以说,柯达的转型缓慢、应变能力下降是源于过程的成功所带来的固有的心智模式。
柯达的经历与管理学上的温水煮青蛙的寓言相似:在外界环境发生潜在的重要的颠覆性变革的大背景下,企业如同温水中的青蛙,由于水是用文火慢慢加热,水温变化缓慢,青蛙感觉不到,等到水温已经很高,青蛙想要跳出时,已经丧失了行动能力,只能被活活地煮死。同样,很多企业正是坐在自己的功劳薄上,沉湎于过去的辉煌,逐渐丧失了警惕性、学习应变能力,最终被环境所淘汰。可见,成功也能种下失败的种子。因此,即便一家企业现在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也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时刻谨记,不断维持和提高组织学习能力,尤其是创新应变的能力。
案例
联合利华的崛起
1995年,联合利华在荷兰的一家食品公司也曾陷入困境:公司财政紧张,产品质量下降,市场占有率节节下滑,工人缺乏凝聚力,对企业漠不关心。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企业任命了一名新CEO,让其对企业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关闭企业还是扭转局势。新CEO上任后,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逐渐将企业调整到一个非常好的状态,并走到了整个联合利华企业集团的前列,引发了整个集团的改革。
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范文第5篇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也是人类社会一直以来不懈的追求,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必需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只有构建和谐企业,才能确保企业改革稳步推进
。
离退休职工,曾是工厂的中坚力量,他们为工厂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为党、国家、人民付出了青春年华和全部心血,为企业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随着时间的推移,离退休人员将不断增加,如何稳定离退休职工队伍,是关系着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着在岗职工能否安心工作,关系着能否构建和谐企业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离退休职工队伍现状
由于年龄关系,离退休职工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晚年的生活并不尽如人意,生活中的不和谐音时有发生,于是有人沉溺于封建迷信活动中、有人痴迷于邪教而不能自拔、还有人陷于无尽的上访之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攀比心理,造成内心失衡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社会平均工资不断提高,现在办理退休手续的职工养老金升高,这使早年退休的职工心里极不平衡,以至牵怒于企业,质疑企业养老保险金没有交足。与退休的公务员相比,与地方离休干部相比,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普遍偏低,于是他们忿忿不平,怨政府不重视产业工人,怨自己当年走错了地方。
2、年老体弱,看病难、住院难
随着改革的推进,企业职工大都进入医保,离退休职工由于习惯了企业过去在医疗方面的优惠政策,对新的医疗政策极不适应,小病不去看,大病不住院,整日忧心忡忡,于是有人信神弄鬼,有人痴迷邪教。
3、复转军人情绪波动
军队转业、复员军人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各地战友相互串连、上访、静坐,报怨养老金偏低、企业执行国家政策迟缓。
4、离退休职工渴望企业的关怀
部分离退休职工认为离岗了,没人管理,失落感很强。他们坚决反对离退休职工交社区管理,认为企业是在丢包袱,仿佛离开了企业就像孩子离开了娘,他们渴望也习惯于在企业的关怀下生活。
二、应对措施:
针对离退休职工队伍的现状,根据工作实践,我认为我们应该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离退休职工的社会责任感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引导、疏导群众的情绪和思想,向正确的、积极的方向和轨道迈进,起着维护稳定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为离退休职工创建阅览室,订报纸、杂志,以保证离退休职工日常学习的需要。通过发放学习材料、举办有奖知识问答竞赛、组织收看辅导电教片,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及时向他们传达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通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了解改革开放新成就,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维护中央决策和改革发展的自觉性。引导教育广大离退休职工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是走在群众前面,就是思想上先人一步,行动上奋勇争先,作风上率先垂范。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离退休党员素质普遍提高,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离退休党支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支部的书记、组长即是党员干部,又同是离退休职工中的一员,他们最了解离退休职工,知道他们想些什么,需要什么。通过他们把离退休职工急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反映上来,通过他们把企业的关怀传达给离退休职工,在广大离退休职工中形成“有问题找支部”的共识,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树立起来了,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也就容易的多,真正起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稳定民心的作用。离退休党员分散在众多的离退休职工中,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带动一大批人,群众的眼睛都盯着党员,因此要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定期组织党员学习,提高党员素质,时刻提醒老党员要“退休不退党”,永保革命青春,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成为团结和教育老同志自教自律、安度晚年的核心力量。
3、知民情、解民忧、送温暖、促理解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离退休管理工作,要努力维护离退休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对解决离退人员的问题做到从宽从优,要知道他们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以走访、座谈会、谈心活动等形式当面倾听离退休职工的心声,把握他们所思所想、所急所难,当面解答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时不能解决的一定要说明原因、解释清楚。离退休职工过生日,备上礼物,送去一份祝福;逢年过节,发放慰问品,送去一份欣喜;年老体弱,定期体检,送去
一份关爱;大病住院,上门探望,送去一声问候;不幸去世,前往吊唁,送去一份慰藉。通过各种形式的沟通,既体现和传递企业对他们的关怀和敬重,同时也延伸对他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工厂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激发他们更加关心企业的发展。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离退休职工安享晚年
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不仅能陶
冶离退休职工的情操,也能给他们带来欢乐和健康。积极支持广大老同志上老年大学,成立老年合唱团、舞蹈队、书画组、摄影组、养生保健组以及麻将、象棋、门球、台球、乒乓球、扑克牌等活动组,开展友谊赛、邀请赛、流动红旗赛等活动,做到周周有比赛,月月有评比,有力地推动离退休职工的文体活动,让他们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寓思想政治工作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寓思想政治工作于无微不至的生活关爱中,寓思想政治工作于耐心细致的疏导劝慰中,确保离退休职工政治坚定与身心健康。工作到了位,就是一种无言而言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占领离退休职工的思想阵地,自觉抵制各种封建迷信、伪科学的侵扰,让他们安享晚年,真正达到稳定离退休职工队伍的目的。企业的大后方稳定了、和谐了,才能轻装上阵,稳步健康的向前发展。
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范文第6篇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作者:刘 瑜
来源:《视野》2010年第24期
前两天有个网友给我写信,问我如何克服寂寞。
她跟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样,英文不够好,朋友少,一个人等着天亮,一个人等着天黑,每天学校、家、图书馆、GYM,几点一线。
我说我没什么好办法,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克服过这个问题。这些年来我学会的,就是适应它。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快乐这件事,有很多“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基因、经历、你恰好碰上的人。但是充实,是可以自力更生的。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的怜悯。你看,这三项里面,除了第二项,其他两项都是可以自给自足的,都具有耕耘收获的对称性。
我的快乐很少,当然我也不痛苦。主要是生活稀薄,事件密度非常低,就说昨天一天我都干了什么吧:
10点,起床,收拾收拾,把看了一大半的关于明史的书看完。
下午1点,出门,找个coffee shop,从里面随便买点东西当午饭,然后坐那改一篇论文。期间凝视窗外的纷飞大雪,花半小时创作梨花体诗歌一首。
晚上7点,回家,动手做了点饭吃,看了一个来小时的电视,回E-mail若干。10点,看了一张DVD,韩国电影《春夏秋冬春》。
12点,读关于冷战的书两章。
凌晨2点,跟某同学通电话,上网溜达,准备睡觉。
这基本是我典型的一天:一个人,书、电脑、DVD。
一个星期平均会去学校听两次讲座。工作日平均会跟朋友吃午饭一次,周末吃晚饭一次。多么稀薄的生活啊,谁跟我接近了都有高原反应。
孤独的滋味当然不好受,更糟的是孤独具有一种累加效应。同样重要的东西,你第一分钟举着它和第五个小时举着它,感受当然不同。孤独也是这样,偶尔偷得半日闲自己去看一场电影,和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只能自己和自己喝啤酒,后果当然完全不同。我以前跟一位曾经因为某政治事件而坐过牢的朋友聊天,他描述那几年被单独关押的生活,这样形容:度日如年,度年如日。说得可真确切。
我曾在日记里大言不惭地写道:出于责任感,我承担了全世界的孤独。我的意思是,我不但孤独,而且我的孤独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在女人堆里太男人,在男人堆里太女人;在学者里面太老粗,在老粗里面太学者;在文青里面太愤青,在愤青里面太文青....我觉得上帝把我派到人间,很可能是为了做一个认同紊乱的心理实验。
有时候也着急。我有幸生活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没有吃过多少苦,但是在我所经历过的痛苦中,没有什么比孤独更具有破坏力。这不仅仅是因为错过了亲友之间的饭局谈笑温情,不仅仅是因为一个文学女青年对故事、冲突、枝繁叶茂的生活有天然的向往,还因为一个人思想总是需要通过碰撞来保持。长期的孤单中,就像一个圆点脱离了坐标系,有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思考的问题是否真的能称其为问题,你时常看不到自己的想法中那个旁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的巨大漏洞;你不知道什么是大,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小;你不知道什么是白,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黑。总之你会担心,老这样一个人呆着,会不会越来越傻?
好像的确是越来越傻。
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至少,努力不让它成为一件事。
有时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绝望。
真正的绝望跟痛苦、悲伤没有什么关系。它让人心平气和,让你意识到你不能依靠别人,任何人,得到快乐。它让你谦卑,因为所有别人能带给你的,都成了惊喜。它让你只能返回自己的内心。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不同的自我,他们彼此可以对话。
我想自己终究是幸运的,不仅仅因为那些外在的所得,而且因为我还挺结实的。总是被打得七零八落,但总还能在上帝他老人家数到“九”之前重新站起来。再看到眼前那个大海时,还是一样兴奋,欢天喜地地跳进去。在辽阔的世界面前,一个人有多谦卑,他就会有多快乐。当罗素说知识、爱、同情心是他生活的动力时,我觉得简直可以和这个风流成性的老不死称兄道弟。
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