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肺结核防治工作计划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肺结核防治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2012年9月3日,我县疾控中心根据市卫生疾(2012)20号文件精神,在鑫隆大酒店五楼会议室举办了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县直各医疗单位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33人参加了培训。会议由县疾控中心主任肖燕萍主持,县卫生局局长吴舍刚致辞开幕词。

会议首先由县疾控中结核科科长牛冬生做了2012年截止8月31日我县结核病控制工作进展、结控工作中政府的支持、我县结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建议等五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其次由晋中二院呼吸科主任侯歧生大夫详细讲解了肺结核的鉴别诊断和诊断性抗感染治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最后结核科大夫周静就结核病病人的发现、转诊、追踪和管理、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概述、五率定义及评价、结核病预防治疗中的一些问题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讲解。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了考试,考试合格率达100%。通过培训提高了各级领导对结核病管理的认识,加强了各乡镇结防人员的认识,掌握了结核病的最新防治知识和免费活动性病人的进一步管理知识,了解了抗结核药物的毒副反应。培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一二年

肺结核防治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以《江苏省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导,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体系建设,全面完成2013年结核病防治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及指标

(一)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病患者或疑似肺结核病患者的报告率保持100%、转诊率保持95%以上,转诊到位率达到80%以上。

(二)网络直报未到位的肺结核病患者或疑似肺结核病患者追踪率保持95%以上,追踪到位率达到70%以上。

(三)肺结核病患者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涂阳肺结核病人传染期隔离治疗率达100%;初治涂阳治愈率达85%以上;涂阴患者完成疗程率达95%以上。

(四)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和HIV/AIDS结核病筛查率保持90%以上。

(五)村医接受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率达95%以上。

(六)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知晓率达到80%以上。

(七)完成上级下达的肺结核病人发现任务420例,其中初治涂阳240例,复治涂阳20例,重症涂阴30人,普通涂阴130例。

三、主要措施

(一)继续实行目标管理,强化责任意识

1、认真履行市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职能,继续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层层签订结核病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将结核病防治工作任务纳入政府工作内容进行考核。市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半年对各乡镇(街道)及市结核病防治相关单位(部门)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年终进行一次目标责任制考核。

2、加强对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管理,落实市、乡、村三级督导访视措施。村医生在患者强化治疗期内每星期访视一次,继续期每半月访视一次;乡医对辖市内在管肺结核病患者在其标准化疗过程中督导访视不少于4次;市疾控中心每2月对各乡镇督导1次,每次每乡镇至少走访2个村,每村至少访视2名以上肺结核病人,市级督导访视除采用走访以外,还可采取电话询访等方式考核乡、村级病人访视落实情况,将平时督导情况纳入年终考核评分。

3、将结核病防治工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共卫生服务团队的作用,采取统一标准,资料专人集中整理,具体工作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二)突出政府职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1、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市财政局要根据我市结防工作实际,将结核病防治工作地方配套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教育部门要将结核病防治知识作为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广播电视部门要积极与卫生部门配合,免费播放结核病防治的公益广告、防治知识宣传材料;民政部门对因结核病造成的贫困家庭给予救助;卫生部门做好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与治疗管理工作,将结核病继续纳入慢病管理实行定额补助;其它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认真履行好与市人民政府签订的结核病防治目标责任书中所规定的各项职能。

2、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坚持例会制度,不定期地召开协调会议,研究和解决结 - 1 -

核病防治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困难,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1、积极推进“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体系建设。各乡镇卫生院(社市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市服务站)要做好疑似肺结核病人的推荐和转诊工作;充分发挥夷陵医院专家技术优势,提高肺结核病的诊断正确率和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定点医院就诊的肺结核病患者纳入项目管理率达95%以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推荐的治疗方案,对初治涂阳病人使用抗结核固定复剂(FDC),严格控制二线抗结核药物的使用,防止耐药肺结核病人产生。

2、进一步加强市、乡镇(街道)和村三级结核病防治网络建设,各乡镇卫生院(社市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生科及村卫生室(社市卫生服务站)至少落实一名结核病管理医生。按照分级负责,逐级培训的原则做好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使每一个结核病管理医生熟练掌握结核病防治相关技术。

3、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加强定点医院、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之间的联系,及时沟通确诊肺结核病人的治疗管理信息以及疑似肺结核病患者了转诊追踪情况。

4、加强痰检室质量控制,严格各项操作规程,努力提高痰检报告的准确性。积极创造条件,在疾控中心开展痰培养和药敏试验。

(四)全面落实“五率”技术方案。

1、更进一步贯彻落实《夷陵市肺结核病人的发现、转诊和追踪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谁发现、谁报告、谁转诊。村卫生室要做好肺结核病可疑症状者的推荐工作,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病网络报告率保持100%,转诊率保持95%以上,转诊到位率达80%以上;结防机构对网络直报的肺结核病患者和疑似肺结核病患追踪率保持95%以上,追踪到位率达70%以上。

2、加对特殊人群的结核病筛查力度,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和HIV/AIDS结核病筛查率保持90%以上。继续加强与体检中心的合作,做好羁押人员入监前的结核病筛查,将结核病筛查项目纳入教师、学生、企业职工健康体检内容,降低结核病在共公场所的传播。

3、认真做好跨市域肺结核病患者管理,做到辖市内肺结核病患者流出有人跟踪管理,辖市外肺结核病患者流入有人继续管理,确保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人得到规范治疗。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进全民结核病防治意识

把结核病防治知识作为基本共公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重要内容纳入本单位健康教育计划,要在组织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工作,每季度至有一次包含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结核病健康教育资源库”的宣传材料,发挥各种媒体的传播作用,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结核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增进全民结核病防治意识,使辖市内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核心信息的知晓率达80%以上。

兴化市唐刘卫生院

二0一二年四月十六日

肺结核防治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二○一四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方案

2014年我辖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流动人口、耐多药结核、结核合并艾滋及其他疾病成为当今结核病防治的三大难题,卫生部相继出台了新版《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及《肺结核门诊诊疗规范》,为适应新的要求和指标,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归口管理办法》等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国家结核病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在上级结防机构的业务指导下,统一认识,细化举措,同步规划,发现结核病人统一归口到定点医院诊疗,同时着力实施结核病防治各项目工作,有效控制结核病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特制定2014年结核病防治工作方案如下:

1、职责

(1)明确各相关科室的工作职责,建立落实好结核病诊断

治疗管理制度、工作制度、考评制度与奖惩制度。

(3)落实好病人诊断、报告、转诊工作流程。

(4)负责肺结核患者的报告、登记和相关信息的录入工作。

(5)及时将可疑病人转诊到位情况、密切接触者筛查、确

诊患者信息传递给辖区疾控中心。

2、要求

- 1 -

对初诊发现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要及时进行疫情报告与转诊,并做好登记工作。

(1)接到结防机构确诊的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信息后,应立即对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视,并落实治疗管理,督促患者

2、

5、6月查痰,确保系统管理率达标,做好病人相关信息保密工作。同时在《肺结核患者管理登记本》上进行登记。

(2)对每位患者全疗程访视4次以上,了解患者治疗情况,并记录督导访视表,要求病人签字。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中断用药等情况,及时报告辖区疾控中心。

(3)对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和健康教育。

(4)每月例会总结分析村级卫生站结核病治疗管理工作并记录,并进行定期督导和检查用考核表4-3-3。

(5)排查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开展对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追踪,6天内反馈予中心卫生院并做好相关记录。

(6)及时向中心卫生院报告外出、失访及死亡的肺结核患者的信息。

(7)督促患者按时复查、取药,按期送合格的痰标本。

3村卫生室

(1)根据访视情况,如实填写“肺结核患者治疗记录卡”,要求病人亲自签字。全程治疗后,送至乡级统一上交辖区疾控中

心结防科归档保存。

(2)患者如未按时服药,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患者中断服药。

(3)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中断用药等情况,及时报告乡卫生院并采取相应措施。

(4)督促患者定期复查,指导收集痰标本。

(5)每年开展两次排查,督促可疑肺结核患者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协助开展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追踪,并做好相关记录。

4疫情报告

掌握好报告对象,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肺结核病例,按查痰结果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4类。

(1)、确诊病例定义: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

(2)、临床诊断病例定义:3次痰涂片阴性及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伴有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三次痰涂片阴性的疑似肺结核病例经诊断性治疗(如抗炎治疗)或随访观察可排除其他肺部疾病者。

(3)、疑似病例定义:(5岁以下儿童)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及与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史,或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及5单位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或者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

(4)、报告时限:凡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例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5追踪工作

要求明确追踪目的,保证追踪效果。转诊后三天未到定点医院诊治病人,通知各级转诊单位进行现场追踪并收集联系方式填报追踪月报表;在家病人应及时沟通并督促3天内到定点医院就诊,外出病人反馈外出地点和病情转归治疗情况,其他情况需详细说明。

镇卫生院

肺结核防治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管理体系试点工作

情 况 汇 报

游世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镇的结核病防治项目定点医院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进行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一)、龙昌镇概况

龙昌镇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州北部,福泉市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07°21′到107°32′,北纬26°44′到26°55′,西抵谷汪乡、仙桥乡,东和东北与地松镇、高石乡相接,南邻城厢镇,北毗牛场镇,辖5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90个村(居)小组。其中省级一类贫困村1个,总面积104平方公里,海拔1000-1300米,总人口6750户24186人,其中农业人口18815人,有汉、苗、布依、侗、彝、水等25个民族4242人,占总人口14.2%。镇区距福泉市区10公里,距瓮安县城41公里。

2012年,辖区耕地总面积18560亩,其中稻田面积9110亩,旱地面积9450亩,完成工业总产值1.47亿元;共实现财政总收入1968万元;人均财政总收入856元,农业总产值达83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80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81.8%,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56%。有小学6所,在校学生1933人,中学1所,在校学生1494人,小学教师154人,中学教师为82人;有医院1所,病床15张,医务人员24人.境内有纸厂河,黑龙门河呈人字形从北向 1

南流过.并且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硅等。辖区内有贵州省福泉磷肥厂、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国家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变电站等企业。马(场坪)遵(义)混二级公路、龙(昌)贵(定)公路成丁字形组合,贯穿全镇南北、东西方向,交通便利。

(二)、试点工作前的结核病防治概况:

1、组织机构

2002年龙昌镇成立以分管镇长为组长,卫生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结核病防治领导小组,制定《龙昌镇结核病控制工作实施方案》,于2002年3月24日正式实施《中国结核病控制/日本援助项目》。项目领导小组设在龙昌镇卫生院,由龙昌镇卫生院院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协调日常事务工作。

2、人员配备

结核病防治机构情况:结核病防治办公室,有专职结核病防治人员1人,兼职督导管理资料员1人,兼职网络资料医师1人,负责全镇的结核病诊治及督导管理等相关工作。

3、防治成果

龙昌镇10年(2002年3月-2012年6月)的结核病防治工作紧紧抓住发现病人和治愈病人两项指标、强化病人管理、控制传染源,积极开展各项结核病防治工作。10年来督导管理肺结核病人病人530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病人125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50例,重症涂阴80例,其他涂阴肺结核病人275例。治愈肺结核病人350例,完成疗程患者180例,接受治疗管理肺结核病人转归情况逐步提高并达到国家标准。其他各项结核病防治工作指标皆达到国家标准,为我镇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管理体系工作开展情况

一、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一)、及时协调、成立组织、落实方案

充分利用和整合卫生资源,提高诊疗水平,使病人享受到高质量的诊疗技术,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开展结核病防治规划定点医院。龙昌镇成立了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龙昌镇结核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二)、宣传动员

按照《黔南州医防合作结核病防治管理体系试点工作方案》要求, 福泉市疾控中心于2012年4月26日(例会)向各乡镇结防人员及防保人员做好定点医院试点工作的启动前宣传工作。

龙昌镇卫生院利用例会时间于2012年4月28日(例会)召集了我镇结防人员及各村卫生人员做好定点医院试点工作的启动前宣传工作,并在当日就启动了“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管理体系工作。

要求镇卫生院和各村卫生人员做好启动后的病人转诊,同时我们利用防病宣传日等向社会群众做好定点医院的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使病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管理。

二、启动阶段

经过启动会充分做好启动准备工作之后,于2012年6月10日正式启动实施了“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管理体系工作。

三、科室设置及人员配备

2012年612月,龙昌镇组建了结核病防治办公室,有专职结核病防治人员1人,兼职督导管理资料员1人,兼职网络资料医师1人,负责全镇的结

核病督导、访视、追踪等相关工作。

四、项目实施中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病人的发现(2012.6-2013.4)

试点期间登记治疗肺结核病人23例,其中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4例,复治涂阳病人0例,涂阳病人率17.4%。试点前上年同期登记治疗肺结核病人18例,其中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2例,复治涂阳病人1例,涂阳病人率16.6%。

(二)、网络报告肺结核及可疑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情况(2012.6-2013.4) 试点期间应追踪肺结核病人2例,实追踪病人2例,追踪率100%,疾控中心反馈追踪到位2例,追踪到位率100%。试点前上年同期应追踪肺结核病人3例,实追踪病人3例,追踪率100%,追踪到位2例,追踪到位率66.6%。

(三)、新涂阳患者治疗情况

试点期间治疗转归新涂阳肺结核患者2例,其中治愈2例,治愈率100%,试点前上年同期治疗转归新涂阳肺结核患者3例,其中治愈2例,治愈率66.6%。

(四)、患者治疗情况

试点期间治疗转归肺结核患者13例,其中治愈10例,治愈率76.9%,试点前上年同期治疗转归肺结核患者15例,其中治愈13例,治愈率86%。

(五)、新涂阳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检查

试点期间登记接受治疗新涂阳肺结核患者4例,开展家庭密切接触者筛查18例;试点前上年同期登记接受治疗新涂阳肺结核患者3例,开展家庭密切接触者筛查11例,两年皆按照要求对新涂阳肺结核的家庭密切接触者开展筛查并符合要求。

(六)、肺结核病人HIV筛查情况

试点期间新登记肺结核病人23例,动员肺结核病病人做HIV筛查23例,据疾控中心反馈筛查23例,筛查率100%。

五、中断治疗病人的追踪工作。

及时有效的开展追踪工作,是保证患者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在试点工作开展期间,中断治疗的肺结核病人3例,追踪3例,追踪率100%,据疾控中心反到位2例,到位率66.6%。

六、病人督导管理工作

为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管理,龙昌镇卫生院指定兼职网络资料人员按照要求每10天下载疾控中心发下来的《结核病病人信息名单》,管理人员能一目了然的看到、打印龙昌镇病人信息名单,能及时、有效开展病人管理工作。

七、项目实施一年的体会

肺结核防治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目前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结核病防治机制。广东省范围内以定点机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三位一体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通过防治进一步减少结核感染、患病和患者死亡,切实降低结核病疾病负担。近年来结核病疫情上升势头虽然得到有效遏制,但形势依然严峻。现阶段防治结核病的主要方式为早期发现、规范治疗、耐药仍是结核病治疗的难点。

一、前期结核病管理模式

肺结核患者发现、报告与登记管理治疗。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并将其转诊到患者居住地或者就诊医疗机构所在地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归口管治。目前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在结核病患者治疗管理过程中没有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医防合作、社区防痨配合密切度不高,各级结防机构承担患者发现任务,医疗机构对肺结核可疑患者进行报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落实对确诊肺结核病人的访视督导工作。

二、新形势催生 结核病防控新模式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为有效应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新挑战,我国的结核病防治模式也在逐步向新模式转型中。在结核病防治新模式下,定点医院成为结核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负责机构,目前,结核病防治管理已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防治新格局正逐步迈开。

推进新型结核病防治新模式。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采取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保障机制

(一)完善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机制。采取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对肺结核病人进行管理治疗。加强市级结核病诊治能力建设,由市级定点结核机构负责对全市急/重肺结核病人及耐药肺结核病人的管理治疗、监测、督导、培训等工作,拓开结核病防治新局面,病情稳定的可由综合医院或普通门诊分流诊治,方便病人就医,提高运行效率。支持慢性病医疗机构发展,建议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慢性病医疗机构。

(二)提高患者保障水平。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与公共卫生项目的统筹衔接,切实减轻结核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要将肺结核(包括耐多药肺结核)纳入新农合门诊统筹和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支付范围,提高报销比例。继续落实结核病筛查和一线抗结核药品等补助政策。将贫困结核病患者纳入医疗精准扶贫计划和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避免因结核病发生灾难性支出而因病致贫返贫。积极创新肺结核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强化质量监管,控制不合理费用。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按照分级诊疗工作要求,及时调整完善医保政策。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特别是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报销比例,减轻肺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对符合规定的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促进患者有序流动。

(三)确保定点医疗机构诊疗条件。加大定点医疗机构能力建设,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需具备呼吸道传染病诊疗和防护能力,能够开展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痰涂片检查、痰培养检查,市级耐多药定点医疗机构能够开展结核菌药敏试验和菌种鉴定,为耐多药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诊断依据。

(四)稳定结核病防治队伍。定点医疗机构要确保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数量及业务水平,作为肺结核急重及耐多药患者疗治机构,要强化专业技术培训,保障结核病预防控制能力。同时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重点提高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结核病诊治和防治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进一步强化防治机构职责和任务,完善服务体系

(一)结核病患者的早发现、规范诊治和全程管理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关键措施,需要定点医疗机构、综合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密切配合。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和任务,探索完善结核病分级诊疗防治服务模式。地市级指定1家耐多药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鼓励三级医院承担结核病诊疗任务,收治疑难重症结核病患者。定点医疗机构名单要向社会公布,原则上非重症敏感肺结核诊治不出县。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承担结核病患者住院诊疗工作,并按定点医疗机构管理。

(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对结核病的识别和诊断能力,做好发现和转诊报告工作。各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要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开展结核病的诊断治疗、登记报告,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不断提高规范化诊治水平。

肺结核防治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宣传活动总结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在全球广泛流行,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每年死亡13万人。结核病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今年是第1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结合我院卫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上级部门相关文件精神,为落实2012年卫生系统整体工作的有关要求,我院在县疾控中心的领导和配合下当日组织医务人员为我镇群众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咨询、义诊服务。这次宣传义诊活动主要通过黑板报、拉横幅、派发宣传单宣传肺结核防治知识以及结核病及常见慢性病咨询等形式进行开展。

活动一开始就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并能踊跃参与到这次宣传义诊活动中来。我院在活动中共派发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单200多份,接受结核病知识咨询90多人次,接受慢性病人义诊150余人次,通过义诊发现结核病可疑患者,同时建议患者到我县疾控中心作进一步的检查诊断。

通过这次宣传,使我镇群众对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充分认识到结核病的危害性,加强了人们对卫生保健的意识,为我镇结核病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提高我镇居民群众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达到了预期的宣传目的,圆满完成了这次宣传活动任务。

肺结核防治工作计划范文

肺结核防治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2012年9月3日,我县疾控中心根据市卫生疾(2012)20号文件精神,在鑫隆大酒店五楼会议室举办了结核病防治知识培...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