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风险投资策略分析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11-191

风险投资策略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文章尝试分析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通过利率风险管理技术——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并将其引到家庭理财层面上,对家庭投资理财的利率风险管理进行实例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给家庭投资主体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利率风险管理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家庭理财; 利率敏感性分析; 实证分析; 利率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手头拥有多余的空闲资金,这使得投资理财活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家庭投资理财理论也日益成为中国投资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家庭理财产品的涌出和家庭理财方式的不断创新,使得家庭理财活动越来越复杂,其收益率也难以估计。再者,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所受到的风险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利率会随着货币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以及不确定因素而上下波动,利率水平将表现出更频繁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利率风险变得日益突出,更给家庭投资带来一定的难度。

在投资与利率关系理论与实证研究方面,基本投资理论以家庭投资决策为起点,结合生产函数,通过两时期模型决策出使总财富最大化的投资量,阐明了投资是利率减函数这一理论。而后,基于对流动性约束的分析,麦金农和肖提出了“金融抑制论”,认为投资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在利率方面看,目前社会上已基本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利率是投资重要的参考指标。魏永芳在《近年来我国利率政策效应分析》中提到:利率政策对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作用增强。而家庭投资理财方面,卡普尔从理财的重要性出发,介绍个人理财的基础知识,包括理财决定的步骤,理财的各种产品、方法及投资理财的各种手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个人理财领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学者们主要借鉴国外个人理财学方面的成果,结合国情对居民家庭的理财需求、特点、影响因素及规划策略等方面分析和研究。

利率随着经济波动,投资者若采取主动投资策略,根据市场情况,提前预测利率变动及未来变动走势,及时采取调整投资方向和投资理财方案,形成利率正缺口,将会对投资带来有益的影响。本文以利率风险为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研究在利率变动条件下家庭资产的收益情况,对家庭理财投资进行研究,将对居民家庭理财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思想

(一)相关概念和模型

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负债)指那些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的收入(或支出)与市场利率变动相关的资产(或负债)。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收入(或支出)与市场利率变动不相关,那么这种资产(或负债)被称为非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负债)。而敏感性缺口是指银行资金结构中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为:

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二)模型的理论思想

利率敏感性缺口是用来衡量家庭收益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方法就是将资产负债的利率、期限联系起来考虑的一种资产负债管理方式。

具体的,利率变动对收益的影响如表1。

当利率敏感性缺口为正缺口时,若利率上升,则投资收益较预期值增加;若利率下降,投资收益较预期值减少。反之,当缺口为负缺口时,利率上升,获得收益较预期值减少;若利率下降,获得收益较预期值增加。当缺口值为零时,表明利率风险敞口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利率的变动就不会影响预期的净利息收入,因此也就不存在利率风险。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环境与现状

(一)家庭投资理财环境

1.金融环境

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证券发行与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可供人们选择的金融资产日趋多样化;加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居民投资创造极有利的条件;居民思想开始转变,逐渐增加有价证券、实物投资和保险的持有比例,降低银行储蓄存款的份额。

2.利率政策环境

面对CPI的居高不下,货币购买力不断下降,央行采取调整利率,包括准备金利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等措施收拢资金,缓解居高难下的高通胀压力。在本文统计利率时期内,近十年来,一年期存款利率经过20多次的上下调整,毫无疑问,居民的存款利润也随着利率的波动而变得难以确定。利率调整的次数如此频繁,幅度如此之大,为家庭主体投资带来一定的困惑。为此,人们对家庭的投资结构也要相应进行调整,由过去的单纯到银行存款而转向多种渠道的投资理财。而在当前负利率的条件下,将钱存入银行只能得到“虚拟收益”,利息收入远远抵不上经济发展带来的通货膨胀所造成的损失。再者,国家即将把利率推上市场化的轨道,利率风险更是显而易见。

(二)家庭理财的现状分析

1.家庭理财的被关注度

据统计,在中国,有60%的家庭会注重家庭理财的重要性。

2.家庭理财的盲目

在利率提高的条件下,经常看到各大银行网点前等待办理业务的客户比平时多了许多。据了解,这些客户都是来办理定期存款转存的。投资者的理财观念普遍提高,对存款利率变动反应相当迅速。但这类做法并不一定有利于提高收益率,还需考虑期限和资金的流动性。目前,部分家庭投资者缺乏系统的投资知识,或者说是掌握较少的理财方法,而只能在简单计算后盲目进行投资。网上问卷调查结果如图1、图2。

由图1可以看出,47%的投资者表示对投资结果不满意,36%表示基本满意,只有17%表示满意,而其中83.87%的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会关注投资的风险和收益;而图2让我们了解到,家庭投资主体对金融产品和知识的缺乏,导致投资结果不如人意,其中的逻辑关系证明,在投资过程中,应该看到科学方法的掌握对家庭主体投资行为带来正面的影响,更说明关注家庭理财风险规避和减少风险的必要性。为此,本文从家庭投资主体出发,为家庭投资提供可行性建议。

面对家庭投资的环境和现状,家庭理财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拓宽理财思路,选择适当的理财计划,使自己的财富能够真正实现增值。为规避通货膨胀带来的实际财富的损失,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各种投资工具,在充分考虑家庭自身状况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投资工具进行投资,特别要注意投资的变现能力和安全性。理财的效益性不仅仅体现在是不是捕捉到了投资市场升势行情,而且还体现在是否熟练把握资金价格——利率的能力上,并能在利率变动前提下快速调整投资理财方案。目前,家庭投资者多数被动投资,当利率发生变动时,随即改变家庭投资方案。如果投资者采取主动投资策略,根据市场情况,提前预测利率变动,及时将家庭投资区分为敏感性资产和敏感性负债,采取调整投资方案,形成利率正缺口,将会对投资产生有益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及数据的选取

1.样本的选取

本文以股票类资产、债券类资产、保险类资产、实物类资产、基金类资产和银行存款为研究对象,以2003—2011年为时间段,选取城镇居民每人每年收入来源中的财产性收入为家庭投资收益代表指标。根据假设,证券类资产选取“上证指数”为代表,债券类资产选取“企债指数”为代表,保险类资产选取“财产性保费相对数”为代表,实物类资产选取“地产指数”为代表,基金类资产选取“上证基金指数”为代表作为研究对象,以历年利率和居民财产性收入为实证样本,以各代表指数的数据为统计样本。①

2.数据的选取

(1)选取企债指数为债券类资产的指标,而忽略对国债的投资,是因为国债的投资,有国家力量做保障,风险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相当于投资者做银行存款投资,只是收益率稍微高些。在本文中,考虑了银行存款这一投资方式,便大胆忽略了国债的投资 方式。

(2)选取地产指数为实物类资产投资的代表指标,由于投资者的实物类投资甚多,有黄金、房产、币值或其他实物收藏品,近几年来更涉及豆类、油类的投资。这给投资分析带来了一定难度。根据统计,在实物类投资中,房地产价格波动幅度最大,与利率的相关性也较强,故选取房地产作为实物类投资资产的代表,有一定的可取性。比起资本市场而言,房地产市场具有其独特性:市场分割明显,交易成本高,供给滞后期长。需要找到更好的指标去衡量房地产收益率的变动。于是,本文尝试使用对信息反应更为敏锐,更具前瞻性和预测效果的指标——地产指数代替房地产价格波动来探究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状况。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起步晚,前人的研究中都有数据不够完善的缺点,在仅有的几篇研究国内房地产市场有效性的文献中,采用的数据量都很小,大大影响了准确度,而本文采用的地产指数恰恰能够克服数据不完善的缺点。

(3)本文选取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中的财产性收入为代表指标,并通过简单的算术平均的方法转化为每月的财产性收入。该指标与银行内统计的理财产品收益相比,银行的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证券和基金,而忽略了实物类、保险类投资和银行存款。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和租金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该指标基本符合本文所需要的家庭投资收益所得的标准。对于证券公司收集到的产品组合收益数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二)敏感性指标相关分析

1.样本数据的整理是统计研究的基础,通过统计和简化,将每类指标都转化为月度指数,使数据有一定的可比性

(1)计算上证指数与利率的相关性,在Excel软件中输入公式:CORREL(B3:B258,C3:C258),得出上证指数和利率的相关性。同样的方法,可以用correl得出企债指数、基金指数、财产性保费相对数、地产指数与利率的相关关系。验证各类资产价格与利率的理论相关性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得出符合当下经济形势的各类资产和利率的相关性,是确保结论正确的前提。如在央行提高利率、收拢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债券投资带来负作用,在理论上,利率与企债指数呈反方向运动,但数据表明,企债指数与利率的相关系数为0.085,这说明,在实际操作中,债券投资与利率的相关关系是复杂的。

(2)根据数据,得到利率与各因素间的一元回归方程。

(3)建立模型,得到多元回归模型。

2.数据分析及结果(表2、表3)

利率与银行利率相关系数为1。利率上升,投资者在银行存款的收益绝对增加。但居民储蓄受到可支配收入、居民储蓄的动机、金融市场发达程度、金融资产种类及收益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使利率上升1%,投资者收益率增长1%,大部分也不会将全部收入做银行储蓄,理性的投资者会相应地修改家庭理财方案。

由SPSS运行结果得多元回归模型为:

y(财产性收入)=-0.0010x1(上证指数)+ 0.00002x2(地产指数)+0.0040x3(基金指数)+ 0.3630x4(企债指数)+0.0050x5(财产险保费收入相对数)-0.2420x6(银行储蓄)-25.5660

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为0.958>0.95,即变量间的相关性强。

在0.05的置信水平下,即a=0.05,F0.95(6,96)=0.269<367.434,用Excel中的Finv函数可求得F值。可认为上述因子都是显著的。企债指数和基金指数所对应的p值都小于0.05,则说明债券投资和基金投资在利率变动下对家庭投资收益的贡献(可正可负)是显著的。

从数学意义上讲,这一回归模型是可取的。而在各指标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上来看,债券投资和基金投资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较其他投资方式大。当家庭投资增加或减少债券和基金的金额时,家庭收益变动较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类投资方式对收益变动方向不同。

(三)缺口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缺口模型公式,以表示某一经济主体的投资收入或成本与利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若以△N表示收益的变动额,那么这一变动额将由利率敏感性资产(RSA)与利率敏感性负债(RSL)与利率变动额(ΔIn)的乘积所决定:

ΔNx=RSA*ΔIn-RSL*ΔIn

对于家庭投资来说,运用缺口分析方法来调整理财方案,简单并且容易被掌握,对降低利率风险带来的损失,保证家庭投资收益有很好的作用。

当利率发生变动时,有以下方法调整利率敏感性缺口,以达到保证收益的目的。从利率敏感性缺口的定义可知,调整利率敏感性缺口可以从两方面展开:其一是调整利率敏感性资产;其二是调整利率敏感性负债(见表4)。反之,当预测利率上升时,则进行相反的操作。

1.具体操作:

(1)首先要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是否具有敏感性作出区分:如果资产或负债的利息收入或支出随利率的变动而变动,这种资产或负债被称为利率敏感性资产或利率敏感性负债(相关系数≠0);反之则被称为非利率敏感性资产或非利率敏感性负债(相关系数=0)。

(2)在区分资产或负债是否具有利率敏感性时,还要考虑一个分析期间,因为某项资产或负债在某一分析期内可能对利率变动具有敏感性,而在改变分析期间后可能就不具有利率敏感性。本文为了更好地阐述缺口分析在家庭理财中的运用,假设某一家庭主体的资产和负债在同一分析期间内都具有利率敏感性。

(3)编制缺口报告及进行分析。计算绝对缺口、利率敏感性比率、相对缺口比率等指标。

(4)预测利率的未来趋势,采取主动的投资策略;或是不进行利率预测,保证缺口为零即可保证被动投资收益。

2.应用分析

为了更好地讲述缺口分析在家庭投资理财中的应用,本文以中等收入家庭理财方案为例进行分析。

杨军,32岁,国家某事业单位的公务员,收入不高但比较稳定;其配偶胡琴,31岁,商业银行职员,收入中等,且每年会有小幅度的波动。有一女孩4岁,在一家较好的私立幼儿园就读。收入和支出:杨军和妻子的收入基本是工资和奖金收入,其支出除了生活必备支出外,还有每年贷款还贷支出,因为胡琴贷款购买了单位分配的福利房,并于某年贷款购买了价值14万元的汽车。另外胡琴还购买了保险,年支出中有保险费支出,具体项目如表5、表6。

假设原来一年期利率为1.30%,而后,一年期利率升为3.81%,同一时期的贷款利率无变动;当年11月一年期利率为1.06%。

(1)编制杨军一家的资产负债表,如表7。

(2)先区分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如表8。

(3)编制缺口报告,如表9。

根据缺口报告进行分析:

(1)绝对缺口较大,利差对市场利率变动敏感,利率风险较大。

(2)利率敏感性比率为0.111小于1,加之,相对缺口比率为88.9%,说明负利率敏感性强。

以上情况证明,当利率上升时,该投资主体的收益会有很大的下降;反之,如果利率下降,其收益会有很大的提高。

若不调整投资方案,在利率上升2.51后,情况如下:

上证指数=-5.675×利率=-5.675×2.51=-14.2443

企债指数=0.694×利率=0.694×2.51=1.7419

基金指数=-329.592×利率=-329.592×2.51=-827.2759

财产性保费收入=0.303×利率=0.303×2.51

=0.7605

地产指数=-45.996×利率=-45.996×2.51

=-115.4500

银行储蓄=2.51

y(财产性收入)=-0.0010x1(上证指数)+ 0.00002x2(地产指数)+0.0040x3(基金指数)+ 0.3630x4(企债指数)+0.0050x5(财产险保费收入相对数)-0.2420x6(银行储蓄)-25.5660=-0.0010× (-14.2443)×25 000+0.00002×(-115.4500)×280 000+

0.0040×(-827.2759)×9 900+0.3630×1.7419×

26 000+0.0050×0.7605×12 500-0.2420×(3.81-

1.06)×32 000-25.5660=-37 884.52

而全部资产所得的收益会损失37 884.52元。

假设一家为保守型投资者,采取被动的投资策略,保证缺口为零:增加敏感性资产的头寸,如增加债券持有量、保险投资或减少住宅投资和基金头寸,本文给出其中一种调整方案,如表10。

缺口分析报告如表11。

若杨军一家在利率上调之前,通过修改投资方案,可获得4 160.00756元的盈利。

四、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各类资产与利率的关系,并用数学软件建立财产性收入与各资产间关系的多元回归模型,将所得的实证关系利用缺口模型应用在家庭投资理财,为家庭理财决策带来简单的、可行的投资方法。

对于选择何种调整策略,家庭投资必须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从客观的经济金融运行环境出发,综合考虑承受风险能力等因素。

选择适当的策略,如在市场运行平稳、利率走势平稳时,可选择主动性策略;在市场运行动荡、利率走势飘忽时,可选择被动性策略。家庭投资主体运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来规避利率风险时,可采用主动性选择和被动性选择,关键是要仔细区分各类资产与利率的相关关系,即区分敏感性资产和敏感性负债。

主动性选择指银行预期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事先对利率敏感性缺口进行调整,以期从利率变动中获得额外收益,其关键在于对市场利率的走势有准确的预测。在预测市场利率开始由波谷回升时,或增加利率敏感性资产,或减少利率敏感性负债,或兼而有之,从而将利率敏感性的缺口调为正值;当预测利率将达到波峰时,进一步将缺口的正值调整为最大;当预测市场利率将由波峰回落时,或减少敏感性资产,或增加敏感性负债,或两者并举,从而将缺口调整为负值;当预测市场利率将达到波谷时,进一步将缺口的负值调整为最大。

被动性选择是将利率敏感性缺口保持在零的水平,无论利率如何变动均不会对投资收益产生影响,这种选择主要出于缺乏有效的利率走势预测机制,保守稳健投资等考虑,但也由此可能失去获得更高收益的机会。

尽管数据出自实际情况,但统计出来的结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数据统计的只限于证券、保险、房地产、银行储蓄等几个方向,当纳入如黄金等实物收藏品,多元回归模型需重新考虑。选取的指标,如果不能完全反映行业的经济景气状况,会造成结果偏差。在分析的过程中,对经济周期的考虑较少,结论基于稳步的经济状况,对于衰败的或膨胀的经济周期阶段,模型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主要参考文献】

[1] 魏永芳.近年来我国利率政策效应分析[J].金融与经济,1998(9):9-12.

[2] 李志辉,罗平.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教程(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29-241.

[3] 张围.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的实际应用分析[J].市场周刊,2010(1).

[4] 高焰飞.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量化管理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5:2-14.

[5] 孔令锋.财富人生[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51-157.

[6] 罗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免疫策略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4-5.

风险投资策略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一、文献综述

量化投资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Fama的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1]。Shik TC曾将移动均线指标交易系统应用到外汇市场, 获得的收益远高于市场回报[2]。国内学者林玲将移动平均交易准则应用到A股上, 证明利用移动平均交易策略获得的收益率高于买入持有的收益率[3]。汪天都采用双重移动均线、交易区间突破交易方法, 获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率[4]。蒋树国根据葛兰碧法则, 对我国上证综指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样本外测试, 证实葛兰碧法则是一种适用于A股中小投资者的有效量化投资策略[5]。

二、实证分析

用计算机语言描述策略:股票价格超过X日均线1%时全仓买入, 股票价格低于X日均线时全仓卖出。实证数据来源于聚宽平台, 样本股为平安银行, 时间区间为2012-2017, 设定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基准收益率, 便于比较。

策略的运行结果显示, 基准收益率为71.84%, 而短期均线中5日均线、10日均线、15日均线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67.46%、20.27%、68.5%, 没有跑赢沪深300指数的基准收益率, 可以看出短期均线不适合作为此策略的参考均线。原因为:量化投资策略的本质就是根据历史的数据趋势来捕捉最大可能的未来的价格走向, 根据预测的价格走向进行买卖的判断。而短期均线在短期内并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趋势, 并且价格波动的过于频繁, 常常会出现一些假的买点和卖点, 达不到好的收益率水平。

20日均线到60日均线的收益率分别为:99.59%、115.94%、149.61%、146.73%、135.78%、181.46%、240.76%、171.65%、153.25%, 收益率逐渐呈上升的趋势, 并且均大于基准收益率;beta系数分别为:0.411、0.418、0.449、0.455、0.460、0.475、0.485、0.482、0, 487, 将风险控制在了较低的范围内;最大回撤率分别为:32.065%、28.516%、31.843%、28.570%、24.929%、26.348%、25.628%、25.435%、27.594%。在50日均线时, 收益率达到最高, 虽然没有达到西蒙斯和大奖章基金的38.5%的年收益率, 但是收益率已经非常可观。另外, 50日均线的最大回撤率只有25.628%, 与其他相比同样说明风险相对是较低的。55日均线和60日均线的收益率开始逐步的下降, 最大回撤率也在60日均线时有了大幅度的上升。这是因为长期均线的走势趋于平稳, 价格没有太大的波动, 使得卖点和买点减少, 买入的股票会变成一直持有的状态, 收益率会大幅度下降。综合收益率和风险系数等指标可以看出, 50日均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 利用50日均线作为股票未来价格趋势的参考可以在较低的风险内获得更大的收益。

三、结论和建议

(一) 量化投资技术在我国正蓬勃发展, 具有很好的前景。

利用量化投资均线回归策略对平安银行2012年-2017年的5-60日均线 (间隔为5日) 进行了实证分析, 当股票价格高于日平均价格的1%时, 全仓买入;当股票价格低于日平均价格时, 则全仓卖出。结果表明, 利用50日均线作为买卖价格的参考依据时, 收益率达到最高点, 并且可以将风险控制在较低范围内。

(二) 趋势追踪策略是根据均线的历史走势去捕捉股价未来的大趋势, 并不是完全的去拟合未来均线的走势。

每个策略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特定情况, 进行具体的优化, 但是过于复杂的策略往往会使得均线过于拟合, 反而得不到一个好的收益。因此在实际应用中, 投资者应该根据股市的实际情况适当优化均线策略使其更符合当下行情。

摘要:量化投资是将计算机处理大量历史数据的结果作为依据对股票未来价格进行判断。选取2012年-2017年历史数据, 利用均线策略对股票进行收益率分析。结果发现, 利用50日均线作为股票价格趋势的参考依据会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

关键词:量化投资,传统投资,趋势追踪,均线策略,价格趋势

参考文献

[1] Fama, E..Effieient captial markets: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J].Journal of Finance, 1970, 25:383-417.

[2] Shik TC.Portfolio selection in stochastic environment.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J].2007:234-245.

[3] 林玲.移动平均线交易规则检验[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6) .

[4] 汪天都.技术分析、有效市场与行为金融[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3.

风险投资策略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村镇银行是指经银监会批准, 在农村地区设立, 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支持小微”的宗旨, 主要为当地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发挥“方便、灵活、快捷、绿色”的服务理念, 在市场定位上, 坚持立足县域经济, 为缓解农民和小微企业贷款难、扩大农村金融服务和扶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村镇银行经营范围:办理存款业务, 如柜面互通业务。柜面互通业务是指银行应用中间业务平台开发的与银行机构开展“联网合作、互为代理”的业务平台;发放贷款, 如流动资金贷款、各种信用贷款等;各种票据业务, 如银行承兑汇票;以及信用卡信用证业务;甚至包括各项代理业务和其他。

村镇银行组织架构图如下:

二、村镇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由于事前无法预料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 导致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出现偏差, 使银行蒙受经济损失、减少甚至丧失收益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等。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违约或信用等级下降, 不能按期还本付息而给贷款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又称为信用违约风险。从广义上说, 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风险, 也称信贷风险;二是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 也称流动性风险;三是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是由于利率、汇率、股价、商品价格、信贷利差等波动引起的金融损失的可能性, 对商业银行来说, 资产价格和利率的波动都会导致银行的盈与亏。市场利率风险具体可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由于现金和其他流动资产不足而无法满足客户提现的正常需要和正常贷款要求, 使商业银行丧失清偿能力、蒙受损失甚至倒闭的可能性。

操作风险是指由点到面不完善或失灵的操作程序、人员和系统, 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

村镇银行也属于银行系统, 同样面临以上风险。具体情况如下:

(一) 信用风险。村镇银行的服务主体是农户和农企等。农业受气候和季节影响, 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农企经营能力不强, 大多是结构型行业, 极易受市场变化冲击;加上农村地域广、人口多、信息分散以及征信力量薄, 农村信用环境差, 存在逃债情况, 诸多因素会导致村镇银行面临信用风险。

(二) 流动性风险。村镇银行网点覆盖小, 无法进行同业拆借, 资金组织能力弱, 一旦发生个别支付或倒闭危机, 可能对村镇银行整体的声誉带来毁灭性影响, 引发对其他村镇银行连锁的挤兑风险。同时, 利率波动会影响银行的存款利率。央行存贷款利率下调, 居民存款低, 贷款多, 这种存贷比例不平衡会加大银行流动性风险。

(三) 操作风险。村镇银行规模小, 制度不全, 内控不足, 加上人员短缺, 招聘门槛低, 培训不健全, 导致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风险意识弱, 缺乏有效地审计, 容易导致风险出现。

三、村镇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一) 针对信用风险, 村镇银行要进行科学管理, 正确评估信用资产价值, 建立有效的风险预防体制, 具体做法有:制定科学的贷款政策, 对借款人的信用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合理确定收益和风险, 明确贷款额度, 最大限度降低银行所承受的风险;进行多样化投资组合降低风险;采取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补偿等措施进行风险规避。同时村镇银行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 评估客户的信用, 引进先进技术, 了解先进的内控体系, 更新知识体系。实现事前预警, 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及时遏制潜在风险。

(二) 针对流动性风险, 村镇银行要做好资本补充计划, 拓展奖金补充渠道, 同时密切关注国家政策, 注意利率波动变化, 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来降低风险。

(三) 针对操作风险, 村镇银行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同时加大培训经费投入, 对操作人员进行职业教育, 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督促员工不断学习, 提高专业水平, 最终达到降低操作风险的目的。

村镇银行是乡村振兴的支撑, 充分运用金融手段, 提升金融服务, 规避金融风险, 为农村兴旺“输血”, 进而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摘要:自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 新时代“三农”问题备受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特别指出,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钱从哪来, 主要来自农村金融机构, 而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指村镇银行, 这就说明新三农对村镇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因受经济发展形势影响, 加上村镇银行本身资本不足等原因, 导致村镇银行存在许多问题, 面临诸多风险, 这必然会影响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主要介绍了村镇银行的相关情况, 并分析其存在的风险类型, 进而提出规避风险策略。

关键词:村镇银行,风险,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伟军.村镇银行小微业务风险防范研究[J].时代金融, 2018 (11) :166.

[2] 戴祖央.我国村镇银行风险防范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8 (01) :286.

风险投资策略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一、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 企业运营风险

对于私募股权投资而言, 其复杂程度相对, 并且该投资方式相对来说, 系统性比较强。投资者在此情况下, 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与精力。与此同时, 投资者主要的工作任务, 即为探寻最为合适的融资企业, 加强与该企业的谈判, 并做好法律协议工作, 引导资金合理入账, 投资者因此付出的时间与精力相对来说也更多。此外, 对于投资者来说, 还需要对政府的有关政策与法律知识等进行详细的了解, 以更加准确的掌握市场行情的变化, 对融资的利弊因素进行权衡, 进而控制融资风险。在实际进行运营时, 企业需要对技术与管理模式进行更细, 以促进其床戏能力的持续提升, 防范由于技术因素导致企业面临风险。在实际进行运营时, 不管采用创新技术, 还是应用成熟技术, 企业都需要强化对风险因素的控制。其中, 包括产品设计与生产效率等各个环节的风险评估, 以更好地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规避。

(二) 财务风险

就财务风险而言, 主要是周转资金过程所产生的风险。伴随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提升, 企业需要使用更多的现金流。在确保企业能够实现正常运营的基础上, 企业所产生的现金流比较匮乏, 进而导致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更加严重。

(三) 外部环境风险

由当前时期, 已经成熟的与之相关的金融理论可知, 企业开展投资活动时, 面临的风险因素更多。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分别是系统性与非系统性风险。所以, 企业需要从多个视角对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在开展私募股权投资时, 企业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 主要表现为其所处的外部环境。而其所面临的非系统性风险, 则主要是指企业所面临的内部风险, 其中包含诸多方面。就非系统性风险来说, 可以采用相对有效地防范风险的措施, 并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 对其进行防控。而对于系统性风险来说, 主要表现为企业投资者通过自己的努力, 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规避。通常而言, 外部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和汇率以及政治风险与通货膨胀等。其中, 较为特殊的是环境保护风险, 主要表现为企业在开展私募股权投资时, 一些国家借助保护资源的由头, 变相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成本, 进而对其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四) 投资工作中面临的风险

现阶段, 对于私募股权投资而言, 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而对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而言, 其所面临的风险并不相同。现阶段, 国内一些企业存在非常严重的自查流失问题, 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并且企业的价值因此被低估, 投资收益相对而言也更差, 投资者在此情况下要想实现效益最大化所面临的困难也非常大。并且, 对于很多民营企业来说, 其财务制度并不健全, 民营企业的财务监督机制相对来说也更加的匮乏。在此情况下, 要想评估企业的价值, 存在的难度也比较大。主要原因表现为, 很多民营企业, 并没有应用贴现现金流的处理方法, 导致股权投资机构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并且导致财务指标估值和期货期权估值难以相互比较。此外, 一些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市场股票价值的重要性, 也没有根据企业现阶段的股票净现值, 对其开展综合定价, 使得企业所具有的市场价值计量相对而言并不准确。在此情况下, 很多投资者都未能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真实的反映, 这也使得企业所面临的投资风险逐渐加大。

(五) 管理风险

所谓管理风险, 主要是由于企业的管理层由于在开展管理活动时, 存在一定的漏洞, 导致风险投资者面临的损失非常严重, 导致该风险因素的主要原因包含两个方面。首先, 管理层的素质。很多管理层在专业素养与决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比较差, 无法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其次, 管理层预期投资的企业, 受到激励机制的约束。对于优秀的管理层来说, 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决策与分析能力, 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如果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必须要具备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 还要确保其约束激励机制更加的健全, 进而确保企业管理规范化水平的提升, 也能对股权投资的风险进行规避。

(六) 股权退出方式的风险分析

以往, 股权在进行退出时, 所应用的主要方式, 分别是公开上市和兼并收购以及股权回购等。对于私募股权投资而言, 其并非企业长期所持有, 通常是在获得利润之后, 选择退出, 并开始进入到之后的投资项目。对于股权投资基金而言, 如果将其投入项目公司之后, 如果没有及时获利, 而选择退出项目, 则滞留的资本, 会导致股权投资陷入非常艰难的境地, 也无法获得相应的利润, 更加不能进入之后的投资项目。当前时期, 我国股权投资机构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也就是投资风险。

二、私募股权投资企业的管控措施

(一) 明确财务风险的管理权限

对于开展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而言, 在管控财务风险时, 需要对相应的管理权限进行划分, 并对风险进行识别, 依据风险的内容, 制定管控机制, 并对分担风险的结构进行优化。企业应当对其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 并结合具体内容, 合理配比权利与责任。除此之外, 此类企业开展风险管控工作时, 其核心内容用合同的形式, 结合项目风险与当事人, 并构建约束风险的机制, 以确保其投资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最后, 企业应当构建有效的约束机制, 利用合作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处理, 确保风险管理的具体化的实现, 同时保障合同效力, 对风险进行规避。

(二) 完善内控机制实现全程风险管理

对于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而言, 在不同的阶段开展风险管理时, 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也并不相同。现阶段, 此类企业需要确保其所得到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政策, 具有真实性与充分性, 进而研究其所处的政治与经济环境, 制定评估风险的各类指标。同时, 根据风险等级, 合理的评估投资环境, 确保企业所制定的投资绝更加科学合理。在实际进行运营时, 企业需要对管理理念进行更新, 并构建跟踪机制, 确保市场的发展动向, 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管理其所存在的风险, 并对国内外市场进行开拓, 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与竞争力的提升。

(三) 对企业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估

通过对企业的投资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 可以对投资者的损失进行有效控制, 确保其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企业在评估投资价值时, 所选择的评估方法要确保其有效性, 进而确定对投资价值的定位科学合理。通过这种方式, 不仅可以对企业价值进行明确, 而且可以更好地对风险进行分析与控制。因此, 合理的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 有助于帮助企业选择更加恰当的目标, 促进投资成功率的有效提升。

(四) 风险评估

对于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而言, 在评估财务风险时, 需要能够先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 并结合风险本身的特征, 对其大小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判断。然后, 根据风险大小, 将其划分成各个级别, 并据此制定风险管控的策略。企业要对其财务风险进行规避, 需要对发生风险事件的可能性进行预估, 并充分了解风险的波及范围, 明确可能产生的后果。同时, 采用概率计算的方式, 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企业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 并对其内容进行充分的熟悉与了解。同时, 要结合企业的财务性质, 对风险评估指标进行判断。在评估风险时, 也会对其工作效率与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导致风险评估指标存在一定差异, 风险系数也并不相同。所以, 需要对评价风险的指标进行合理的选择, 这对于企业而言非常关键。

(五) 选择优秀的管理者

对于股权投资机构而言, 在做出投资决策时, 能够得到的参考资料相对来说比较少, 而且存在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 财务信息也非常有限, 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严重。因此, 需要选择优秀的管理层负责相关工作, 以确保各类工作的水平与质量。

三、结语

伴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革。当前时期, 市场经济环境日趋复杂, 私募股权投资在此情况下知名度被大大提升, 逐渐被各类主体所了解。但是, 该种投资方式虽然具有较高的收益, 所需承担的投资风险相对而言也更大。因此, 需要制定有效地对风险进行防控的方法, 确保项目收益。此外, 企业需要对各项目的风险进行准备的识别与评估, 据此制定管控策略。在此过程中, 企业需要重点了解财务风险, 并制定防范策略, 促进其实现更好发展, 确保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不断提升。

摘要:近些年来, 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金融市场的规模与体量不断增大。而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 使得经济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愈发显著。在此情况下, 融资工具不断丰富, 各个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在此情况下都能得到较好地满足。以往情况下, 企业所采用的融资工具, 并不能较好地满足其融资需求。伴随私募股权投资形式的出现, 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 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对于投资管理而言, 其属于系统工程的一种, 并且市场经济的复杂程度的提升, 导致私募股权投资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 必须要制定有效的防范策略, 进而促进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工作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财务风险,管控措施

参考文献

[1] 宋娟.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管控研究[J].财会学习, 2016 (2) .

[2] 黄菁.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财务风险及管控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7 (5) .

[3] 毛金芬, 徐新阳.私募投资对受资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 2013 (29) .

风险投资策略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大发展,我国纳税人、纳税主体和纳税基础都在不断得到增大,企业的股权模式也在不断获得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有关经济的交易活动呈现出日趋复杂的状态。通过借鉴国内有关审计风险控制的理论,站在税务机关风险控制的角度,细致了解信息化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对审计中的风险控制等方式进行深入探索[1],希望可以对相关税务机关的稽查工作起到一定作用,能够使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执法风险。

一、信息化审计中风险分析

(一)我国企业的审计环境不完善

我国相关会计政策和法规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使审计部门有了可乘之机,大家通过“钻漏洞”的方式弄虚作假。目前所有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存在缺陷,应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实际问题逐渐完善,没有办法在建立之初就确保制度准则覆盖会计领域的所有项目。一般的会计准则、制度等,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及实践所得,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基础的规范性原则,因此当出现新的行业或新的问题时,难以在现有的会计制度中寻求解决之道,只能在未来的工作中逐步完善会计准则。

(二)审计收费普遍比较低

目前,我国审计收费呈现出普遍比较低的情况,使得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通过采用简化审计程序、减少业务人员、缩短审计时间等方法,去降低审计的成本。这样的做法是会降低审计的质量,从而增大了审计的风险。对于我国来说,审计市场还不够成熟,还是没有形成一个自由竞争的格局[2]。

(三)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

会计师缺乏相应的审计独立性能够影响审计的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可能会由于缺乏审计独立性从而导致出现审计风险,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甚至有可能造成一些企业面临解体的风险。这样的案例也是出现过的。一般我们认为审计独立性的缺乏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是,注册会计师与被审单位的关系密切性能够影响审计的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对同一家企业所提供的审计和非审计的服务,这些也使得审计的独立性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潜在化影响。

二、信息化审计的控制策略

(一)建立健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体制现已经逐步建立完善,我们需要建立健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够在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内控制度中的核心就在于控制点的位置,根据以往经验所得,应将控制点设置在成本费用、资金和权利使用中,因此要想改进内控制度,应从控制点的设置入手[3]。控制授权是提高被控对象受控度的基础,应根据经营管理项目的不同,制定出符合其实际情况的评价标准,规划内控资源环境,提升管理人员在内控制度中的核心作用。通过道德规范建设,营造文明的内控环境,融洽控制点与控制面的关系,根据网络发展需要,积极增强相关网络技术的掌握能力,不断进行完善其内控系统。

(二)会计师要正确评价控制风险

建立公正且合理、并能够为各方所认同的评价标准,以求内部控制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实现降低审计风险、提升审计效率的目的。会计人员应客观记录企业内控实际情况,审计人员应结合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范围、经营规模等情况,选取合适的方法对控制环境、内控程序等进行审计[4]。可以通过查阅复核以前的审计情况,了解以前审计时所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查看其是否已经得到了纠正和改进,通过查阅有关审计的相关规章制度等国家性文件,和相关的人员进行交谈等方式进行深入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而进行程序的设计,进行制定合理的运用方案。

(三)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制度

完善公司法人的治理结构,从而切实发挥作用,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来说也是非常重要。因此,审计职业界可以进行一些改革,通过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制度来改善审计的地位,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的效果。审计职业界应该综合考虑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问题、是否有违规的现象、其人员能力、内部管理水平等这些因素,还需适当性地考虑事务所本身的能力与所承接的审计业务量的配比,为客户选择并聘用合适的事务所。在审计业务完成以后,客户将审计费用交给监管机构,由监管机构向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支付费用。可以改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所处的劣势地位,弥补被审单位的法人由于其治理结构缺陷所带来的不足等。

三、结束语

审计中出现风险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的现实状况,还可以通过创建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完善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监督机制、提高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健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制度等措施来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本研究希望能够对减小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提供些许帮助。

摘要:我国经济面临巨大的发展, 信息技术手段也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通过对审计中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 从而提出有效控制风险的策略, 通过建立健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师要正确评价控制风险、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制度等国措施, 进而去改善审计环境, 降低审计中出现风险的概率, 使得审计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关键词:信息化,审计风险,风险控制,风险分析

参考文献

[1] 曾凡伟.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化现状及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8, 234 (11) :29-32.

[2] 邓芳, 游柏祥, 陈品如.企业信息化水平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 2017 (1) :78-87.

[3] 吴秋生, 鲍瑞雪.企业经营信息化和网络化对审计收费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 2017 (16) :108-112.

风险投资策略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1 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财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融资困难, 资金流动性不足

当前, 由于市场外部环境复杂, 很多企业生产成本过高, 效益却减少,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考虑规模和效益, 如果融资的规模过大, 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消耗成本, 如果融资过程不够顺利, 还会积压资金, 造成资金的浪费, 最后导致企业无力偿还贷款, 给企业的经营带来重重困难。

1.2 企业管理不够规范, 缺乏风险管理机构

由于很多中小型企业的员工和老板, 对于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淡薄, 尚且不能制定出一套有效的财务管理计划, 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计划, 利益分配方面管理混乱, 导致资金流失现象严重, 资金利用率较低。同时, 中小企业在管理上缺乏规范, 很多企业都有亲属在内上班, 对亲属有一定的包庇保护, 即使出现越轨行为, 也不会追究法律责任, 长此以往, 助长企业的不良风气, 造成经济危机。

1.3 缺乏专业技能型人才

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 人才占据的地位逐渐显现, 当今企业的竞争, 实质就是对人才的竞争, 中小型企业面临着大量的人才流失问题, 由于企业规模较小, 优秀的人才在公司感到发展前途不大, 往往在呆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另谋出路, 而培养新的人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了解公司的具体情况, 长此恶性循环下去, 给中小企业的经营带来困难。中小企业的招聘机制还不健全, 没能制定出合理的招聘计划, 导致寻求优秀人才的机会减少, 种种原因, 导致不能有效留住优秀人才。

1.4 资本结构不够合理

由于中小型企业资本不足,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不得不通过借助银行贷款, 但是长期的贷款, 对于银行的依赖性较高, 而企业负债比率过高, 支付的利息也更大, 导致企业财务负担过重, 负债过多, 但是偿还能力不足, 很容易导致破产。因此, 资本结构不合理, 会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机。

1.5 财务风险意识薄弱

当今, 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 对于风险管控意识都不够,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一种风险, 但是由于很多人员对于风险都没有足够的认识和清醒的把握, 对于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够, 很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同时, 由于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市场监督机制不合理, 财务混乱, 都有可能造成企业财务风险。

2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2.1 加强对企业账款的管理

在企业的实际管理当中, 货款来回拖欠不宜过多, 对于应收的账款应当及时追回, 防止出现资金流转不畅, 同时在账款的管理过程当中, 要善于运用账龄分析法, 建立起完善的账单制度, 预防坏账的产生以及坏死。

2.2 建立完善的内部管控机制

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是否合理, 和企业财务内部的管控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小企业管理当中, 是将财务管理作为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 而在企业的各项项目当中, 都贯穿着财务管理, 同时, 企业应当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财务管控机制,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加大企业内部人员以及对工作人员的监管力度, 严格把控企业的财务实施, 确保资金的安全, 有效降低企业管理资金的风险, 因此, 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成本的认知十分重要, 只有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才能够增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控制, 才能将财务管理控制制度落实到具体实处, 降低财务风险, 确保企业的财物安全, 保证中小企业财务监督系统的有效运转。

2.3 制定合理的薪酬机制

吸引人才, 不仅需要高薪的回报, 而且还需要制定出合理的薪酬制度, 对于优秀的员工应当有所奖励, 才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 同时还应当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以及学习机会, 帮助员工更好的树立起职业发展生涯规划, 系统的培训员工的职业素养, 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2.4 优化中小企业资本结构

企业应当立足于自身的环境经营, 对资本和负债进行合理化调整, 并且保持科学合理的预测, 确保不超过其承受能力, 流动比率不低于2:1, 同时, 中小型企业还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道理, 来更好地研究资本问题, 进而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实施方案, 将提高自身企业经济的效益为立足点, 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从而有效实现资本运作。

2.5 强化企业财务风险意识

对于财务风险的规避, 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 更是企业内部员工的事情。由于中小企业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 里面的员工大都没有收到系统的教育, 因此, 中小企业需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聘用, 方能对公司的财务进行合理的分析, 并且加强对财务风险规避问题的学习,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密切关注公司的财物安全, 加大财务风险意识, 明确财务相互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合理的追求企业的利益, 充分调动企业部门之间工作的积极性, 最大化发挥出财务管理的作用, 提升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 奠定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结束语

可以得知, 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当中, 财务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也是中小企业在经营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因此, 有效预防财务管理风险成为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 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对财务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 强化风险意识, 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 优化企业结构, 改善自身的问题, 方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求, 在竞争中占据更多的优势, 确保自身处于主导地位。

摘要: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中小型企业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财务风险充斥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小型企业想要在竞争当中立足, 就需要对财务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有着充足的了解, 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财务管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确保企业能够健康顺利的发展。本文就企业财务管理在经营管理当中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我国现阶段中小型企业财务风险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最后提出控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和办法, 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 谭学洋, 刘晓霞.中小企业如何进行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J].商场现代化, 2015 (14) .

[2] 刘海娟.试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J].中国商贸, 2014 (26) .

[3] 陈君.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 2013 (06) .

风险投资策略分析论文范文

风险投资策略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摘 要】 文章尝试分析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通过利率风险管理技术——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并将其引到家...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