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农谚范文
二十四节气农谚范文第1篇
二十四节气农谚之春季部分
云南
陈华
农谚,是指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这些言简意赅的话,对促进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描述了春季六个节气的基本谚语,为我们增加对春季耕耘、播种和物候变化的认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春季,是新一年的开始,也是万象更新的时期。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是欣欣向荣的繁花世界。经过寒冬的修整,人们又开始投入到了繁忙的春耕春播生产里。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农家谚语可谓生动而有趣。
立春(2月35日)
立春为“春天开始”之意。在农村,人们又把立春称作“打春”。立春虽然象征着春天的开始,但此时的气温仍然寒冷。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希望立春日呈现晴朗天气,因为农谚说得好“立春宜晴不宜阴,晴则兆丰,阴则兆灾。”“立春晴一天,农夫好种田。”这些谚语揭示了一个道理,立春的晴朗与该年的收成密切相关。
从饮食起居方面来看,立春强调早起晚睡,因为谚语是这样说的,“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另外,立春的着装也有要求,养生学强调“春捂秋冻”,就是要求春天穿的衣服不宜太少,否则会引发感冒等疾病。
雨水(2月1820日)
第 2 页 共 4 页
春天开始,冰雪融化,水分和湿气加重,雨水也逐渐增多,“春雨贵如油”道出了春天雨水的珍贵。在雨水节气,春姑娘的脚步声愈来愈近。农谚道:“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形象地说明了春雨带来的不仅是对万物的滋润,也是温暖号角在大地上的奏鸣曲。
雨水也是春季果树嫁接的黄金时期,谚语云,“雨水节,把树接。”毫无疑问,此时枝接果苗正合时节。雨水不仅适合嫁接果树,也适合种植水稻。谚语云,“雨水种落水(稻)”,说明此时种稻,顺应了节气的需要。
惊蛰(3月57日)
惊蛰为“春雷响动,惊醒蜇虫”之意。当时间的车轮走进惊蛰时节,大自然就真正活跃起来了。谚语讲得好,“春雷响,万物长。”在艳阳高照的日子里,气温回升,桃花盛开,小鸟鸣唱,雨水滴滴。尤其是惊蛰日打春雷,预示着当年必定丰收。所以农谚说“雷打惊蛰谷米贱。”此话道出了惊蛰闻雷兆丰收的道理。
惊蛰,不仅开始打雷,春耕春播也进入了繁忙时期,下面的谚语证明了这一点,“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以上关于惊蛰的农谚,通俗易懂地说明了惊蛰节气为春耕春播拉开了序幕。
春分(3月2021日)
春分是太阳光由南回归线北移到赤道上的日子,所以春分为“春季平分”之意,即整个春季可以由春分一分为二。在这一天,
第 3 页 共 4 页
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相同。
春分时节下雨,预示着这一年将会有好收成。是故谚语云,“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麦子后插秧。”这说明了春分下雨,确实是件好事情。
另外,春分也是越冬小麦生长旺盛的时期。农谚说得好,“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这就形象地说明了春分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
清明(4月46日)
清明为“气清景明”之意。繁花似锦的春天,在清明表现得尤为突出。放眼大千世界,一片春和景明的新气象。果园中,各种花朵竞相开放;野地里,“草色遥看近却无”;树林中,鸟禽家族齐欢唱;田园中,农民点种奔波忙。总之,清明是人和大自然融合得最好的时期。
清明也是植树的最佳时期。谚语云,“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所以,清明种下小树苗,其长势最旺最好。此外,清明也是种瓜种豆的好时节,谚语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意指此时种下瓜豆,夏秋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清明也是我国民间祭祖扫墓的传统佳节。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列入国家法定节日的节气。近几年来,人们在清明扫墓、祭祖和踏青,已成为了寄托哀思和亲近大自然的重要行为,这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谷雨(4月1921日)
第 4 页 共 4 页
谷雨为“雨生五谷”之意。在我国北方,谷雨是春季作物播种、出苗的重要节气。谚语云,“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就是说,到了谷雨时节,既看不到雪,也看不到霜。气温回升,天气暖和。许多地方开始了采桑养蚕,农夫们早已在田里播了种,插了秧。
二十四节气农谚范文第2篇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麦收十年早,谷收十年晚。
种麦种到老,还是早种麦子好。
今年麦子耩得早,来年麦子收得好。
别说白露种麦早,要是河套就正好。
抢墒地薄白露播,比着秋分收得多。白露麦,顶茬粪。 白露种高山,寒露种河边,坝里霜降点。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河湾。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寒露种沙滩。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
白露播得早,就怕虫子咬。
麦种拌农药,不怕虫子咬。
麦种毒谷拌,不怕害虫犯。
麦种温水泡,不长黑包包。
选好种,晒得干,来年多打没黑疸。
选农药,仔细挑,防病、治虫、防鼠咬。
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谷到白露死。好谷不见穗,好麦不见叶。
谷怕连夜雨,麦怕晌午风。
头白露割谷,过白露打枣。
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
白露谷,寒露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谷子上场,核桃满瓤。
谷子上囤,核桃挨棍。
枣红肚,磨镰割谷。
谷子老了吃米,高粱老了吃糠。
生砍高粱熟割谷。
高粱要欠火,谷子要熟透。
谷子未熟透,小米粒子瘦。
生割谷,饿得老婆孩子哭。
割谷要稳,收麦要紧。多打几遍场,多收一些粮。
穷豆秸,富谷穰,再打几遍还有粮。
太阳照门里吃新米,太阳照门外吃新麦。
门里吃米,门外吃面。
二十四节气农谚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