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铅监测分析论文
儿童血铅监测分析论文(精选8篇)
儿童血铅监测分析论文 第1篇
1资料来源
自2008年10月1日-2012年9月30日, 我所对健康儿童和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儿童、喂养困难、挑食、偏食、厌食或便秘、腹泻、恶心、呕吐或有贫血、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微量元素缺乏的9 483例儿童进行了血铅的监测。
2方法
用北京博晖BH1100血铅原子吸收分析仪, 采手指末梢血40μl, 用血铅专用试剂1.5ml摇匀。
3结果
9 441例儿童血铅值均在100μg/L内, 其中10~50μg/L有6 429例, 50~90μg/L有2 873例, 90~100μg/L有139例, 100μg/L以上有42例。
3.1 男女儿童血铅值分布情况
4 787例男性儿童的血铅均值39.6μg/L, 4 696例女性儿童的血铅均值38.9μg/L/。结果显示儿童铅污染与性别无明显差异, P>0.05。
3.2 各年龄段儿童的血铅分布情况
表1显示1~3岁幼儿血铅值最高, 均值为48.6μg/L, 3~4岁儿童其次, 血铅均值为41.3μg/L, 4~7岁儿童血铅均值最低为33.1g/L。
3.3 血铅污染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见表2。表2显示住繁华马路边的血铅均值为38.1μg/L, 远离马路的血铅均值为22.7μg/L, 差异显著P<0.05;家庭近1年内装修儿童血铅均值为58.6μg/L, 家庭无装修儿童血铅均值为32.7μg/L, 差异显著P<0.05;经常挑食儿童血铅均值为42.3μg/L, 不挑食儿童血铅均值为30.5μg/L, 差异显著P<0.05;经常咬食玩具血铅均值为39.6μg/L;不咬食玩具血铅均值为29.5μg/L, 差异显著P<0.05。
4讨论
儿童铅中毒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早期并无典型的临床表现, 通过筛查、早期发现高铅血症儿童及时进行干预以降低血铅对儿童机体的毒害作用, 同时通过筛查分析可以评价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年龄因素与儿童铅污染的关系。
血铅水平分析:1级:<100μg/L, 可接收水平, 非药物驱铅;2-A级:100~149μg/L, 轻度铅中毒, 每3个月复查1次血铅, 非药物驱铅;2-B级:150~199μg/L, 轻度铅中毒, 每3个月复查1次血铅, 非药物驱铅;3级:200~449μg/L, 中度铅中毒, 1周内复查血铅, 非/药物驱铅;4级:450~699μg/L, 重度铅中毒, 48h内复查血铅, 药物驱铅;5级:超过700μg/L, 极重度铅中毒, 立即复查血铅, 药物驱铅。
资料显示1~3岁儿童血铅均值最高为48.63μg/L, 住在繁华马路边的儿童血铅含量明显偏高 (P值<0.05) , 这可能与吸入各种机动车放出含铅量很高的尾气有关。另外, 新装修住房家中的儿童血铅含量明显高出未装修住房家中的儿童 (P值<0.05) , 因新装修住房内油漆涂料所含的铅被儿童吸收, 使之血铅升高 (P值<0.05) ;经常挑食的儿童血铅均值高, 血铅的高低与儿童微量元素的缺乏、挑食、偏食、少喝牛奶同样有关 (P值<0.05) ;经常咬食玩具血铅均值高, 这与色彩鲜艳的玩具含铅量较高有关。
儿童血铅监测分析论文 第2篇
【关键词】 儿童;血铅水平;微量元素;结果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73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66-02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是微乎其微,虽然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是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对人的生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血铅是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血铅对人体是有害的,环境的污染可以导致人体血铅增高,从而引起血铅中毒。本文主要探讨了儿童血铅水平及微量元素缺乏的检测分析,以及分析了因血铅水平及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的临床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期间,共接收200例儿童进行正常的保健体检,其中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在0岁至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2.2)岁。按照体检儿童的年龄分为三组,0岁-1岁的为A组,共90例;1岁-3岁的为B组,共70例;3岁-6岁的为C组,共40例。
1.2 检测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的准备 所有儿童均采用型号为QL800微量元素分析仪,以及同厂家的专用试剂,根据极谱分析法的原理:极化电极(滴汞电极)通常和极化电压负端相连,参比电极(甘汞电极)和极化电压正端相连。当施加于两电极上的外加直流电压达到足以使被测电活性物质在滴汞电极上还原的分解电压之前,通过电解池的电流一直很小(此微小电流称为残余电流),达到分解电压时,被测物质开始在滴汞电极上还原,产生极谱电流,此后极谱电流随外加电压增高而急剧增大,并逐渐达到极限值(极限电流),不再随外加电压增高而增大。这样得到的电流-电压曲线,称为极谱波。极谱波的半波电位E1/2是被测物质的特征值,可用来进行定性分析。扩散电流依赖于被测物质从溶液本体向滴汞电极表面扩散的速度,其大小由溶液中被测物质的浓度决定,据此可进行定量分析。
1.2.2 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 所有儿童均取末梢血进行微量元素的检测。所有儿童均取20μL的末梢血,将取好的末梢血加入装有适量稀释液的试管中,将管盖盖紧,并迅速充分摇匀,然后采用準备好的微量元素分析仪与配套的试剂进行检测。
1.2.3 血铅的检测方法 所有儿童均取静脉血进行血铅水平的检测。三组儿童均给予静脉采血,采血量均为40μL,将取好的静脉血加入装有铅稀释剂的试管中,并充分混匀,然后采用准备好的血铅分析仪与配套的试剂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将检测出的微量元素按照参考值进行对比分析:钙:1.1-1.6mmol/L,铁:40-210μmol/L,锌:56-170μmol/L,铅:0-100μg/L。如果钙、铁、锌微量元素的测定值低于参考值下限则表示为阳性界限,而血铅的测定值如果高于参考值上限,则表示为血铅超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组儿童3种微量元素的缺乏情况 三组儿童均由不同的微量元素缺乏现象,共有80例儿童表现为缺锌,A组41例,B组29例,C组10例,缺锌率为40%;40例儿童表现为缺铁,A组28例,B组9例,C组3例,缺铁率为20%,12例表现为缺钙,A组5例,B组5例,C组2例,缺钙率为6%。
2.2 三组儿童血铅水平的检测结果 三组儿童无一例出现铅中毒,但是根据检查结果显示,血铅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A组血铅平均水平为49.8μg/L,B组血铅平均水平为70.9μg/L,C组血铅平均水平为90.1μg/L。
2.3 不同性别的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及血铅水平分析 结果显示,男童中缺钙7例(6.4%),缺铁23例(20.9%),缺锌43例(39.1%),血铅平均水平为74.6μg/L,女童中缺钙57例(5.5%),缺铁17例(18.9%),缺锌37例(41.1%),血铅平均水平为67.8μg/L。经分析和统计,血铅水平和三种微量元素的缺乏在性别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3 讨 论
本文通过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和血铅水平,根据年龄不同划分为三组,0岁-1岁为A组,1岁-3岁为B组,>3岁为C组。检测结果发现,三组儿童均有不同的微量元素缺乏现象,共有80例儿童表现为缺锌,缺锌率为40%,40例儿童表现为缺铁,缺铁率为20%,12例表现为缺钙,缺钙率为6%,其中A组的缺锌率最高,高达45.6%;三组儿童无一例出现铅中毒,但是根据检查结果显示,血铅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综上所述,应注意儿童的营养平衡,确保微量元素与血铅水平的平衡,一旦发现血铅水平升高,应及时的给予干预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秀梅,陈丽雯,王海娇.石家庄市792例儿童指血微量元素及血铅的分布特点及检测意义[J].河北医药杂志,2009,31(17):75-77.
[2] 徐佑平,祝莉.368例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杂志,2010,31(9):1222-1223.
儿童血铅监测分析论文 第3篇
宝鸡环境监测站站长、本次环境监测组组长韩勤有通报了对污染源调查监测情况。“我们认为, 陕西东岭冶炼有限公司是造成这次儿童血铅超标的主要成因, 也不排除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东岭集团党委副书记赵卫平在新闻发布会上代表东岭集团向所有血铅超标儿童、家属及东岭冶炼公司周围的老百姓鞠躬致歉。
关注:东岭是血铅事件污染源
宝鸡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韩勤有说, 凤翔县长青镇工业园区部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发生后, 环保部门组织市、县监测人员对园区所有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 对事发地周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交通干线空气质量中铅含量和该区域最大涉铅企业陕西东岭冶炼公司主要污染源精炼炉、废水总排放口和水淬渣中铅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了采样监测, 共采样69份。
监测结果显示, 地下水、地表水、周边土壤、企业排污均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环境质量标准, 但交通干线监测点铅浓度是远离道路主干道350米处监测点铅浓度的6.3倍。监测结果还显示, 东岭冶炼项目周边土壤铅平均值与2008年环保验收监测数据相比呈现上升趋势, 但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公路旁空气环境铅浓度比远离道路区域明显偏高。“我们认为:陕西东岭冶炼有限公司是造成这次儿童血铅超标的主要成因, 也不排除其他方面因素”。回答记者提问时, 韩勤有解释, “其他方面的因素”包括汽车尾气、家庭装修、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
东岭冶炼公司被责令停产
据介绍, 环保部门下一步将做好以下工作:责令陕西东岭冶炼公司停止冶炼生产;督促凤翔长青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按照公布的搬迁计划, 加快卫生防护距离内的群众搬迁进度;要求陕西东岭冶炼公司按照环评要求, 全面落实整改措施, 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宝鸡环保部门) 还将配合省环保厅对凤翔县长青工业园开展环境影响评估。
东岭:配合做好搬迁工作
东岭集团党委副书记赵卫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代表东岭集团向所有血铅超标儿童、家属及东岭冶炼公司周围的老百姓表示深深的歉意。”说完, 他站起来鞠躬。
赵卫平说, 此次政府通报的检测结果显示, 大量血铅超标儿童的出现与东岭公司有一定的关系, 虽然企业的污染排放达到了工业排放标准, 但与人居指标仍有差距, 对此他表示歉意, 并向社会表态, 今后将一定做到达标排放, 做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我们将把所有血铅超标的儿童当自己的孩子来对待, 全力以赴配合治疗;尽力配合政府做好搬迁工作;并认真进行整改。”
154名儿童入院治疗
凤翔县常务副县长何宏年介绍, 截至13日7时50分, 共有154名中、重度血铅含量超标的儿童住院治疗, 另外12名儿童也将陆续入院。
除中、重度血铅含量超标儿童外, 县政府还让449名儿童在家接受食物治疗。
疑惑:未搬迁与资金紧张没关系?
据悉, 在东岭公司建厂时, 就曾与凤翔县政府签订协议, 约定投产后政府负责在三年内将工厂附近500米内的住户全部搬迁。但时至今日, 除了厂区内居住的156户村民搬迁, 其余425户村民还未搬迁。
东岭公司副总经理张海鸿说, 公司早已将1500万元搬迁费用交给县政府, 并多次催促, 但均没有结果。长青镇镇长、血铅事件的新闻发言人蒲仪明解释, 根据原有规划, 居民搬迁新址选定在千河三阶地, 但因长青工业园区发展迅猛, “各功能区布局发生重大调整, 规划必须重新制定, 所以延期搬迁。”
事件发生后, 曾有坊间传言, 由于数年未搬, 目前搬迁费用已今非昔比, 而政府财政紧张, 也再拿不出钱进行搬迁。对此说法, 凤翔县政府县长张辉称, 未能搬迁原因很多, 钱不是主要问题。新闻发言人蒲仪明也给予印证, 否认因经济原因未能搬迁的说法, 但他却拒绝透露未能搬迁的更深层次原因。
在新闻发布会上, 记者就东岭公司交给县政府的1500万元搬迁费去向问题向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凤翔县副县长何宏年提问, 但他却以“需要进一步了解, 随后再回答”为由匆匆作结。
监测都达标为何血铅超标?
到底东岭公司在事发前有没有超标排放, 人们认为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应能说明问题。据悉, 今年4月以前, 对东岭公司的监测是宝鸡市环境监测站来做的, 其监测是一个季度一次, 每次来都驻扎在厂里, 其监测结果都形成报告交给东岭公司, 甚至凤翔县环保局都无法看到。而对监测站在此之前的监测情况, 东岭公司的张海鸿称这些监测结果可能公司的安环处比较清楚, 不过从他进厂工作以来公司从未接受过环保部门给予的处罚来看, 公司的排放应该是达标的。
时至今日, 记者尚没能看到环境监管部门的历史监测报告。唯一不解的是, 本来该由监测站对公司实施的监测, 今年4月却交由凤翔县环保局来实施, 但该局局长严秋绪却称, 由于该局没有铅含量的监测设备, 因而只能到厂里看看公司的处理设备运转了没有, 监测一下铅以外的项目, 根本无法对铅含量是否超标进行监测。
在新闻发布会上, 当记者希望更进一步了解历年来的监测数据详情时, 韩勤有称, 宝鸡环境监测站每年对该企业监测的相应的原始数据资料, 以东岭公司周边土壤铅含量为例, 其2009年与2008年相比, 土壤铅含量就有所升高。
1020例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分析 第4篇
1.1 对象
随机调查2010年10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我院门诊检查微量元素的儿童1 020例,其中,男698例,女322例,年龄1~14岁。按年龄分为4组,0~1岁为婴儿组,共120例,2~3岁为幼儿组,共223例,4~6岁为学龄前组,共434例,7~14岁为学龄组,共243例。
1.2 方法
标本采集:用40μl吸管吸取手指血40μl,放入装有1ml全血稀释剂的聚乙烯塑料管中,置于0℃~4℃冰箱内待测。测定方法:采用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生产的BH-5100原子吸收光谱仪,钨舟(电热)原子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铅的含量。质量控制:采用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质控品随样品进行测试,方法同样品测试。
1.3 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卫妇社发[2006]51号)规定:儿童血铅浓度在(100~199)μg/L为高铅血症,(200~249)μg/L为轻度铅中毒,(250~449)μg/L为中度铅中毒,大于450μg/L为重度铅中毒。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男童、女童之间血铅水平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血铅检查总体情况
1 020例受测儿童全血标本血铅平均浓度为40.11μg/L,血铅超标(血铅含量>100μg/L)儿童共36例;高铅血症者中,男童血铅水平为(152.83±37.46)μg/L,高于女童的(131.74±31.5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1)。
2.2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血铅水平统计分析
结果见表1、表2。
χ2=1.416,P>0.05
由表1、表2可以看出,不同性别儿童之间血铅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16,P>0.05);不同年龄阶段间血铅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14.208,P<0.05,4~6岁学龄前组和7~14岁学龄组儿童高铅血症发生率、血铅水平均高于1~3岁婴幼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208,P<0.05
3 讨论
铅是一种重金属,进入人体内随血液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与机体多种氨基酸中疏基相结合,干扰机体正常生理活动而产生毒性。故铅中毒可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体格生长及体内各种血离子会有所改变,尤其对大脑的损害是不可逆转的。
本研究显示,3岁以后儿童的血铅平均值依然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与大庆、宿州等地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与儿童咬玩具、吮手指等不良习惯,以及饮食中进食含铅高的食物如皮蛋、罐头食品和膨化食品有关[2]。与冯慧敏等[3]研究结果一致,男童血铅均值和铅中毒率均显著高于女童,可能是因为男童性格顽皮好动,室外活动多,有更多机会接触铅污染环境。加之男童不良的生活习惯较女童多,使男童更容易受铅污染的影响。近年来,儿童血铅整体水平较以前文献报道有明显升高,本次调查儿童铅中毒发病率(15.6%),明显低于全国儿童的平均值(29.91%)[4],控制较理想。但是也应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膳食,较好的生活环境等均可降低儿童铅污染的机会和程度。通过早期进行儿童血铅水平筛查,能及早发现儿童高血铅及血铅中毒,及时干预和治疗,是防治儿童铅中毒的重要手段。
4 结论
儿童男女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儿童血铅浓度及铅中毒率均呈增高趋势,铅对儿童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应重视儿童铅中毒的预防,加强儿童血铅筛查,防止铅污染环境而影响儿童健康。
参考文献
[1]曾淑萍,杨斌让,梁晓红.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含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1(4):272-273
[2]杜静,于宪法,张颖,等.大庆地区2 087例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5):134
[3]冯慧敏.宿州市0-1 5岁儿童血铅水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5): 627-628
遵义市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分析 第5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230例6月~12岁儿童为200901~201012期间在我院体检检测的儿童, 根据体检报告总结儿童的一般资料, 见表1。
1.2 血铅水平检测[1]
采用BH2100型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所有儿童血清中血铅浓度, 单位为μg/L。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2.0软件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 统计结果用平均值undefined表示。计数数据进行卡方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11230例儿童血铅水平
11230例儿童平均血铅水平 (70.3±9.4) μg/L, 其中有1050例儿童血铅水平超过100μg/L (占9.35%) 。
2.2 性别与血铅水平关系
5612例男孩平均血铅水平为 (71.7±11.9) μg/L, 5618例女孩平均血铅水平为 (69.6±9.2) μg/L。男孩和女孩平均血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性别与血铅水平增高无相关性。
2.3 年龄与血铅水平关系
见表2, Ⅱ组血铅水平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血铅水平 (P<0.01;P<0.05) , Ⅰ组和Ⅲ组血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说明1~3岁以下儿童血铅水平更易超标。
*表示Ⅰ组与Ⅱ组比较, **表示Ⅱ组与Ⅲ组比较, ***表示Ⅰ组和Ⅲ组比较。
2.4 居住环境与血铅水平关系
3687例郊区儿童血铅浓度为 (113.1±6.9) μg/L, 7543例市区儿童平均血铅浓度 (65.1±9.4) μg/L。郊区儿童血铅浓度显著高于市区儿童, 说明郊区儿童血铅浓度更容易增加。
2.5 生活习惯与血铅水平关系
2487例生活习惯不好的儿童平均血铅浓度为 (113.1±11.4) μg/L, 8743例生活习惯良好的儿童平均血铅浓度为 (82.5±7.3) μg/L。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说明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血铅浓度。
2.6 营养状况与血铅水平关系
5219例营养状况良好儿童平均血铅浓度为 (70.1±9.9) μg/L, 6011例营养状况不良好儿童血铅浓度为 (69.4±12.7) μg/L。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说明营养状况不会影响血铅水平的增加。
2.7 高铅食物摄入与血铅水平关系
1029例有高铅食物摄入儿童平均血铅浓度为 (1119.9± 9.7) μg/L, 显著高于10201例未有高铅食物摄入儿童平均血铅浓度 (69.6± 5.8) μg/L (P<0.05) 。
2.8 1050例血铅超标儿童一般临床资料
1050例血铅超标儿童一般临床见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 1~3岁儿童、郊区儿童、有不良生活习惯儿童和高铅食品摄入儿童占多数。进一步说明, 血铅水平增高与儿童年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和是否摄入高铅食物相关。
3 讨论
血铅是指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 血铅对人体是有害的, 环境污染可以导致人体血铅增高, 常引起群体性中毒事件。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 主要通过环境吸入或者食物摄入等方式沉积在人体内, 并且在血液中富集。儿童因免疫能力和排泄能力不完善, 如果有铅摄入则会在血液中积累。血铅国际标准为100μg/L, 儿童血铅水平若超过国际标准, 经常会出现:食欲不振、胃疼、失眠、学习障碍、便秘、恶心、腹泻、疲劳、智商低下、贫血等症状[2]。
本市近几年频频出现儿童血铅中毒现象, 虽不及北京上海等厂房污水环境污染大, 但我们在对11230例儿童血铅水平检查结果显示, 血铅超标比例为9.35%, 已经逐步逼近2003~2006年全国3~6岁儿童血铅超标水平。同时我们关注到, 我市是一个城乡差距大、采矿、金属冶炼、汽车制造业处于增长的城市, 环境污染现象日趋明显, 人们生活质量正在日益遭受环境污染的影响和挑战, 这些因素可能是我市儿童血铅水平上升的重要因素。之前有诸多报道已经阐明了上述观点, 例如2006年李青和黄波调查分析了本市2553例儿童血铅水平, 结果儿童铅中毒发生率占16.8%, 并且阐述了我市的铅污染是威胁本市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3]。除此之外, 各地的儿童血铅水平的调查研究报道也表明了各地区铅对儿童身体健康产生威胁的现象, 并发现血铅水平升高与儿童年龄、城乡差距、生活习惯、居住环境、铅摄入情况等相关。例如郑明平等发现福建省宁德市儿童血铅水平与不良卫生习惯和年龄显著相关, 而与城乡差距或生活环境无相关性[4]。梁琼等发现儿童血铅水平不仅与年龄相关, 而且与性别相关, 研究发现男性儿童血铅浓度显著高于女性儿童[5]。并且最近一篇对于宜兴市城区幼儿园调查研究中也发现男童血铅浓度显著高于女童[6]。
基于上述研究报道, 我们按照性别、年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营养状况和铅摄入情况将11230例儿童进行分组分析, 探讨了上述因素与儿童血铅浓度增加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 与上述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不同的是, 我市儿童血铅水平升高与性别和营养状况不相关, 而与年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铅摄入情况相关。所有相关因素中发现环境污染和环境铅摄入在血铅的增高中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市儿童生长的环境和食物的安全性需要得到相关部门重视, 给我们的下一代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生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家云, 王晓梅, 刘瑜, 等.儿童贫血与血铅及微量元素水平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22) :3414-3416
[2]谈藏文, 戴耀华, 谢晓桦, 等.中国部分城市儿童血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儿科杂志, 2011, 49 (4) :294-300
[3]李青, 黄波.遵义市2553例儿童血铅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和驱铅效果分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6, 29 (1) :66-68
[4]郑明平, 魏寿忠, 隋华, 等.970例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3, 20 (2) :18-19
[5]梁琼.1156例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9) :1198-1199
儿童血铅监测分析论文 第6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广州市2009年1-12月儿科门诊中采血化验, 检测铅含量的儿童, 共30 811名。其中男童19 108名, 占62.02%;女童11 703名, 占37.98%。
1.2 方法
所有调查对象均采集静脉血血样, 严格按卫生部《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4], 采集在采血间进行, 采血人员戴乳胶手套。取血区为肘部静脉, 个别肥胖者难以在肘部找到血管时取手背静脉, 抽血儿童按顺序用0.2%硝酸、纯水、碘酒、酒精清洁取血区皮肤。采血量为2 mL, 采集后的静脉血立即置于加入肝素的抗凝管内, 并摇晃使之与抗凝剂充分混合。
采用北京博晖电子仪器公司生产的钨舟原子吸收分析仪检测血铅, 采血和检验过程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 检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均经酸泡除铅处理, 双蒸去离子水冲洗, 使用北京高科恒辉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冻干牛血铅标准物质 (GBW 09139) 进行定量和校验。
按照《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 (试行) 》中的标准进行评价:血铅<100 μg/L为正常, 100~199 μg/L为高铅血症, ≥200 μg/L为铅中毒。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09年广州市儿科门诊检出血铅最高值为708 μg/L, 最小值为0.6 μg/L, 几何均值为40.80 μg/L。高于标准的儿童共有789名, 占2.56%。铅中毒的儿童有175名, 占0.57%, 其中轻度铅中毒 (100~249 μg/L) 有72名, 占0.23%;中度铅中毒 (250~449 μg/L) 有85名, 占0.28%;重度铅中毒 (≥450 μg/L) 有18名, 占0.06%。
2.2 不同性别年龄儿童血铅比较
男童血铅均值42.41 μg/L, 高于女童38.22 μg/L (t=15.426, P<0.05) 。男童高血铅544名, 占2.85%, 女童高血铅245名, 占2.09%, 男童高于女童 (χ2=16.51, P<0.05) 。男童铅中毒125名, 占0.65%, 女童铅中毒50名, 占0.43%, 男童高于女童 (χ2=6.18, P<0.05) 。对血铅含量和年龄作相关分析, 血铅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 (r=0.179, P<0.05) 。见表1。
2.3 不同区域儿童血铅水平比较
对30 811名儿童进行分地区统计, 外省就诊儿童血铅几何均数最高, 为50.40μg/L, 明显高于广东省 (P<0.01) 。外省中高血铅儿童33例, 占7.25%, 铅中毒儿童5人, 占1.10%。广东省其他市血铅几何均数为45.06 μg/L, 高血铅182人, 占3.36%, 铅中毒39人, 占0.72%。广州市儿童血铅几何均数39.74 μg/L, 高血铅574人, 占2.30%, 铅中毒131人, 占0.53%。各区域男童血铅几何均数高于女童血铅值 (P值均<0.01) 。各区域高血铅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见表2。
注: () 内数字为检出率/%。
注: () 内数字为检出率/%。
3 讨论
血铅检测是了解人体铅污染的的最佳途径, 对于儿童血铅的检测尤为重要。将儿童血铅水平标准值定为100 μg/L 已经被世界各国认同并采纳。本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目前儿童血铅水平, 通过资料显示血铅平均值为40.80 μg/L, 高血铅789人, 占2.56%, 铅中毒175人, 占0.57%, 血铅≥100 μg/L的占3.13%。高血铅率低于2004年全国调查水平[5]和武汉学龄前水平[6];与同期深圳市门诊监测结果[7]相近;与2007年广州市进行的抽样调查的结果[8,9]相比, 血铅平均水平有所下降, 高血铅及铅中毒的比例有所上升, 主要是因为本次调查是采用门诊就诊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者可能因为已经有症状后才来就医, 增加了高血铅和铅中毒的比例。但整体血铅值处于下降趋势, 一定程度反映了广州市儿童血铅的变化趋势, 这种趋势与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监测的2007-2009年儿童血铅水平结果[10]一致。这种趋势与广州市使用无铅汽油, 全市整治环境污染, 绿化面积增加, 市内没有重工业污染有关。但与美国1~5岁组儿童血铅1991-1994年的27 μg/L, 2002年的19 μg/L[11]仍有较大差距。这可能是由于儿童日常密切接触的油漆、文具等物品没有严格执行铅的限量以及对迅速发展的工业特别对乡镇企业、家庭作坊缺乏监管, 致使铅的排放和污染持续存在[12,13,14]。因此有必要参考美国控制儿童铅中毒的先进经验[15], 继续寻找儿童铅暴露源, 并加强宣传教育, 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勤洗手、不吮指、不吃含铅高的食物、不咬铅笔和彩色玩具、少接触油漆制品、合理饮食、注意睡眠, 积极预防铅中毒, 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男童血铅均值、高血铅率和铅中毒率均高于女童,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男女儿童的活动方式、卫生习惯等有关, 特别是男童好动, 活动范围大, 接触铅的机会多于女童。因此, 对于男童更应该加强防铅教育 , 最好定期监测血铅水平。儿童血铅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主要因为铅是重金属, 被摄入体内不能通过新陈代谢排除, 在体内不断蓄积。另外, 小学生每天接触的学习用品, 包括铅笔、彩笔、书本等都是铅污染来源, 这也是造成血铅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原因之一。在区域分布上, 由于外地市的儿童就诊存在入院率偏倚, 导致外地市明显高于广州市区的血铅水平。
儿童血铅水平与血锌含量相关性分析 第7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8年在我院进行微量元素和血铅检测的3~7岁儿童3821例。
1.2 设备
检测设备为齐力QL800微量元素分析仪, 该设备检测血锌的方法学为极谱测定法, 检测血铅的方法为微分电位溶出测定法, 符合卫生部颁发的《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中的要求。
1.3 方法
按对象的血铅水平由低到高分组排列, 分别计算出各组血锌含量平均值, 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对比统计结果, 见表1及图1。
2.2 分析
本次, 3821例对象血铅超标人数458人, 占11.99%, 其中缺锌人数397人, 占血铅超标人数的86.68%。可见血铅超标的儿童大多数缺锌。由表1可知, 血铅水平高于80μg/L的各组, 其血锌含量平均值低于正常值底限。另从图1可见, 对象血铅水平与血锌含量呈明显负相关。
3 讨论
铅是一种略带蓝色的银白色重金属, 用途广泛, 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 如印刷用的油墨、书籍、汽车燃料、化妆品等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现代化的工业和交通的快速发展, 城市工业化的不断推进, 环境铅污染日趋严重。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 在人体内无任何生理功能, 而且一旦进入体内很容易蓄积, 不易排出。铅主要损害人体神经系统, 随着血铅浓度的增加, 可导致智商下降。儿童抵抗力弱, 正处在长身体阶段, 吸入或食入比成人少得多的铅就会造成铅中毒。铅中毒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是多动、反应迟钝、行为功能改变, 模拟学习困难、运动失调、易冲动, 空间综合能力下降, 侵袭性增加, 贫血、缺钙、缺锌、肥胖和生长发育迟缓等[2]。
锌是一种浅灰色金属, 在人体, 它是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 是细胞生长、蛋白质合成、酶的产生和免疫系统所需的金属矿物质。锌与很多酶的活性有关, 参与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和降解。锌与多种维生素代谢有关。锌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促进生长发育。儿童缺锌, 可导致味觉功能、消化功能、食欲明显下降, 智力下降, 生长发育迟缓, 还可出现腹泻和不易愈合的口腔溃疡及消化道溃疡病。
铅离子和锌离子都是二价金属离子, 在吸收途径、生物转化等多个生理过程中是相互拮抗的。由于小肠中结合蛋白对铅离子的亲和力远大于对锌离子的亲和力, 从而导致铅污染儿童体内锌水平下降, 即铅暴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破坏肌体的自我调节, 导致锌稳态的改变[3]。本文3821例对象中, 血铅水平超过60μg/L者有1197人缺锌, 占缺锌总人数的95%;血铅超标者有397人缺锌, 占血铅超标人数的86.68%, 可见, 铅污染是使儿童体内锌含量降低的重要因素。
铅是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 而锌元素是机体重要的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经对本文3 821例检测结果的分析, 可见儿童体内血铅水平与血锌含量呈明显负相关, 铅污染是使儿童体内锌含量降低的重要因素。因此, 建议在对缺锌患儿补锌的同时, 应进行驱铅治疗, 以减少体内吸收过程中铅元素对锌元素的拮抗。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血铅水平与血锌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临床诊治有关病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经我院检测微量元素及血铅的3821例3~7岁儿童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童血铅水平与血锌含量呈明显负相关。结论儿童铅污染是使儿童体内锌水平降低的重要因素, 补锌的同时应采取驱铅治疗。
关键词:儿童,血铅水平,血锌含量,相互关系,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洁, 郑希云, 等。多动症儿童血铅水平测定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02, 20 (1) :54。
[2]张丽丽。儿童铅中毒防治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0, 27 (3) :129。
儿童血铅监测分析论文 第8篇
关键词:儿童,微量元素
儿童身体中微量元素含量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微量元素的缺乏和过量对儿童的生长发肓, 智商的影响日益被广大家长所关注, 所以及时准确了解儿童全血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帮助家长工图利去弊, 保障本市保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现将我科2009年上半年279例儿童全血铅镉铜锌钙镁铁含量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来自我院儿童门诊和住院病例, 按不同年龄分为3组, 0~2岁为婴儿组134例 (男80例, 女54例) , 3~6岁为学前组91例 (男51例, 女40例) 7~14岁学龄组72例 (男41例, 女31例) 。
1.2 仪器
试剂与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铜锌钙镁铁使用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MB5血液5元素分析仪, 铅镉使用MG2血液铅镉分析仪。采样:局部用75%酒精消毒后, 得手指上的酒精全部挥发后, 弃掉流出的第一滴血, 让血液自然流出, 尽量不要挤压, 以免混入组织液, 用毛细管准确吸入40UL血, 放入装有待有1ML全血稀释液的聚乙烯塑料管中, 放0~4℃冰箱内保存待测, 检验方法, 与结果报告测定试剂和仪器的操途径严格按各自的说明书进行。
1.3 判定标准
参考值范围;铅0~100UG/L, 镉0~3UG/L铜11.8~39.3umkl/L, 锌50~150mmol/L, 钙1.15~2.1 umol/L, 镁1.12~2.06mmol/L, 铁6.53~11.82mmol/L, 在参考值范围为正常人群, 低于参考值下限为低标人群, 高于是参考值上限为高标人群。
2 结果 (表1, 表2, 表3)
从表达式和表面化可以看出, 我市儿童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比较均衡的, 低标人群里只有0~2岁婴儿组铁缺乏率为38.8%居第1位, 锌缺乏率36.3%为第2位, 镁缺乏率为14.4%为第3位, 钙缺乏率为9.09为第4位, 3~6岁学前组铁缺乏率为25.29%, 居第1位, 钙缺乏率为9.89%为第2位, 其次为锌和镁, 7~14岁学龄组铁缺乏率为25%为第1位, 钙缺乏率为9.7%为第2位, 其次是锌、镁, 铜镉在所检人群中未见到低标和超标人群.铅是有素元素, 在各年龄组占有较小的比例, 但不可忽视。
3 讨论
微量元素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在许多疾病的病因学, 发病学, 诊断学和防治学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体内的必需微量元素, 如铁, 锌, 钙铜镁闰旦缺乏, 有害人体健康。因此, 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提高人们对必需微理元素和有微量元素的认识, 建议亲从孕期开始, 要保证合理钦食, 多吃富含铁锌钙镁着富的食物, 以防止婴幼儿先天营养的缺乏, 出生后即使合理的添加辅食, 做到善食平衡, 不挑食偏食, 儿科要把微量元素列入常规检查项目, 以利及时了解儿童营养素的情况, 做到早发现, 早预防, 早治疗, 为婴幼儿的茁壮成长提供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沈涌海.杭州地区儿童血中5种微量元素和血铅的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 5 (18) :850.
儿童血铅监测分析论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