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小结与复习范文
第七章小结与复习范文第1篇
1、填表
2、我国是最早发明火箭的国家,制作火箭模型、模拟火箭升空是青少年喜爱的一项科技活动,已知学校航模组设计制作的火箭的升空高度h(m)与飞行的时间t(s)的关系是h=-t2+26t+1,如果火箭在点火升空到最高点时打开降落伞,那么火箭点火后多少时间降落伞打开?这时该火箭的高度是多少?
3、美国圣路易斯市有一座巨大的拱门,这座拱门高和底宽都是192m的不锈钢拱门是美国开发西部的标志性建筑,如果把拱门看作一条抛物线,你能建立恰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这条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吗?试试看
4、一艘装有防汛器材的船,露出水面部分的宽为4m,高为0.75m,当水面距抛物线形拱桥的拱顶5m时,桥洞内水面宽为8m,要使该船顺利通过拱桥,水面距拱顶的高度至少多高?
5、把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沿y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沿x轴向左平移5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2,0),写出原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6、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某年龄段的学生,30min内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
1 的时间x之间满足函数关系:y=-0.1x2+2.6x+43(0《x《30),试判断何时学生接受概念的能力最强?什么时段学生接受概念的能力逐步降低?
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6cm,BC=6cm,动点P、Q分别从A、C出发,点P以3cm/s的速度向B移动,一直到点B为止,点Q以2cm/s的速度向点D移动
(1)试写出P、Q两点的距离y(cm)与P、Q两点的移动时间x(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经过多长时间P、Q两点之间的距离最小(注:算术平方根的值随着被开方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被开方数的减小而减小)?
8、某地要建造一个圆形水池,在水池中央垂直于水面安装一个装饰柱OA,O恰在水面中心,柱子顶端A处的喷头向外喷水,水流在各个方向上沿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路径落下,形状如图①,在如图②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水流喷出的高度y(m)与水平距离x的关系式满足 (1)求OA的高度;
第七章小结与复习范文第2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本周由我,吴竹莲老师和杨勇辉老师值周。总体来说,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不光是学习还是生活各方面都秩 序井然,一切正常。 一周工作回顾:
本周学校主要抓学生学习,两操和上下学习惯养成问题。本周活动多多:
周二数学组成功搞了数学教研活动
周三到周五校10名运动员参加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学校分别于周三和周四下午组织中高年级去参观县运动会现场。
周四杨晃明老师代表学校参加片区语文教学比武活动,获片区第二名,被推荐出县。 值周建议;
路队方面:周一的放学路队有点乱,经过强调以后路队走得好。希望同学们以后要养成自觉的习惯,少让班主任操点心。
关于佩戴红领巾问题: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出汗了,就拿红领巾当毛巾擦脸;游戏时,就把红领巾当游戏工具,蒙住眼睛玩捉迷藏;桌子脏了,顺手拿红领巾当抹布,或者个别同学干脆不戴红领巾
同学们,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对于我们少先队员来说,佩戴红领巾是非常神圣且崇高的事情,所以建议同学们要坚持佩戴红领巾,要爱护红领巾。
发现晨读有个别同学做家庭作业的现象。我们学校现在已经养成了晨读的习惯,7点40就能准时晨读了,但也发现个别学生在偷偷做家庭作业。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起来晨读时精神饱满,大脑清醒,我们应该去晨读,并且养成一种习惯,时时读,天天读,这样的好习惯将会让我们终生受益,同学们不要浪费了晨读这大好时光。
第七章小结与复习范文第3篇
大家早上好。金风送爽,秋色宜人,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满载着沉甸甸的希望度过了第六周。由于冷空气来袭,温度骤然下降,给我值周工作带来了不便,但在全校师生和我们值周同学的共同努力下, 学校秩序良好,同学们遵规守纪 。圆满地完成了本周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行为习惯方面:
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准时返校,但仍有个别学生迟到。放学后在校滞留的学生较多。课间追逐打闹的同学较多,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小同学。
二:工作亮点:
1、环境卫生天天有进步,大多数班级每天能及时做好值日工作,教室、分担区比较干净,教室内物品摆放整齐。
2、课间操时,同学们能听从指挥,认真做操,队伍整齐。
3、 礼仪方面,同学们自觉、正确地佩戴红领巾、校徽,并配合值周同学的检查。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天气不好时,早上要及时开灯,但是天空明亮时,要及时关灯,节省能源。
2、住校生有部分同学不能按时到餐厅吃饭;晚上不按时睡觉,大声喧哗,影响他人休息。学校的直饮机只供应学生的喝水,不能用来洗漱。马上安装空气能热泵热水系统,就可以洗澡了。这段时间大家克服一下。
第七章小结与复习范文第4篇
2.原子分子学说:提出、内容、化学变化的实质 3.绿色化学的概念及特点(环境友好):条件、原料、过程、产品 4.化学与人了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5.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定义、区别 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定义、区别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重要途径(实验)
2. 三个关注:性质、变化、变化过程
3. 蜡烛燃烧探究实验:点燃前 现象描述(物理性质);燃烧时 现象描述(化学性质);熄灭后 现象描述;探究报告
4.已有知识(经验)梳理:3点
5.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探究:收集气体(方法);探究实验(现象描述、原理分析)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药品的取用规则:三不、节约、剩余、安全 2.固体(广口瓶):块状(镊子药匙)一横二放三慢滑;粉末(纸槽药匙)一斜二送三直立 3.液体(细口瓶):试管(倒放、紧挨、慢倒、手心、原处);胶头滴管(少量,五不);量筒(定量,平放、平视;仰视数小值大、俯视数大值小) 4.热源和可加热仪器(直接、间接)
5.物质的加热:酒精灯(使用方法(一个必须两个绝对禁止)、注意事项3点);固体(方法、注意事项);液体(方法、注意事项);预热的方法(两移) 6.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一调二放三要 7.仪器的连接:一润二转
8. 仪器的洗涤:方法(先、再、最后)、注意事项、干净标准(既不,也不) 9.常见仪器的作用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1.拉瓦锡空气组成实验(仪器、步骤、原理、结论、应用) 2.空气的组成(体积份数) 3.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4.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比较 课题2 氧气
1. 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4点)
2. 氧气的化学性质:红磷、硫、镁条、木炭、铝箔、铁丝、汞、蜡烛(现象描述、注意事项、文字表达式)
3.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自燃现象的概念和辨析 课题3 制取氧气
1.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仪器、步骤、装置图、原理、催化剂) 2.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仪器、步骤、装置图、原理、注意事项)
3. 实验室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仪器、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装置图、原理、注意事项、验满方法 4.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5.工业制氧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方法)、膜分离技术 6.分解反应 (3--4单元)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1.水的物理性质
2. 拉瓦锡电解水试验:水电解器原理、现象描述、原理 3.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检验、验纯)、用途(4点) 4. 氮气、氧气、氢气性质用途比较
5. 制取氢气(仪器、步骤、装置图、原理、注意事项) 6. 物质的分类:化合物、单质、氧化物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1. 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 2.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微观解释) 课题3 水的净化
1. 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作用)
2.水的过滤:仪器、步骤、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
3.自来水厂的净化流程:加絮凝剂、反应池沉淀、活性炭吸附、投药消毒(作用) 4.硬水的软化:硬水和软水(定义、区别、危害、方法) 5.蒸馏(装置、原理)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1.水资源是世界性危机(淡水有限、分布不均、污染严重) 2.我国人均水量不足世界四分之一
3.节约用水(防止浪费、技术革新,工艺创新减少污染) 4.水的污染源及预防举措(工农生活)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1.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2.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公式、常见元素元素符号及原子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课题2 元素
1. 元素(定义、地壳中含量较多的4种、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4种、质子决定元素种类) 2. 元素符号:定义、书写方法(一大二小)、意义(某元素、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3. 元素周期表:基本概念(7周期、16族、原子序数)、意义、单质的分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4. 前20号元素 课题3 离子
1. 核外电子排布:基本概念(电子层、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电子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与周期、族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标核电,正号写在前,弧线呈扇面、数字一条线);各种元素和外电子的排布关系(金<4,失电子,非金≥4得电子,稀有=8或2稳定);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物质的性质
2. 离子的形成:基本概念(离子、阴、阳离子,静电作用);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形成 3.物质与构成离子的关系(三种原子、分子、离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 定义、意义(宏观
2、微观2);写法(单质:元素符号或右下加数,化合物:氧左它右、金左非右,右下加数,原子为一不写);读法(某化某,先读后写,先写后读) 2.化合价:基本概念(原子团);符号表示(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区别);规定要点;化合价口诀
第七章小结与复习范文第5篇
1、组织行为学是指:一个研究的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2、人格: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它常常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可以测量的人格特质进行描述。
3、价值观:代表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存在状态更可取。
4、晕轮效应:当我们以个体的某一种特征(智力、社会活动力、外貌)为基础,从而形成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时,我们就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晕轮效应并不是随机发生的。研究表明,在下面这些情况下,晕轮效应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当被知觉的特质在行为表现上模凌两可时;当这些特质含有道德意义时;当知觉者根据自己有限的经历来判断特质时。
5、知觉:指的是,个体为了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和解释他们感觉印象的过程。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对现实的认知,而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所以这个世界是人们知觉到的世界,这对行为来说十分重要。
6、 选择性知觉:任何人物和事件的突出特点都会提高人们对它知觉的可能性,因为我们不可能接受自己见到的所有内容,而只能接受某些刺激。我们无法关注周围发生的所有事件,因而只能进行选择性的知觉。
7、目标管理:强调员工参与对目标的设置工作,这些目标是明确的,可检验的和可测量的,它强调把组织的整体目标转化为各组织单元和个体的具体目标,通过设计一种使目标眼神至组织各个层级的程序,使目标的概念具有可操作性。
8、员工卷入:我们把它界定为利用员工的投入来增加他们对组织成功的承诺的一种参与过程,其隐含的逻辑基础是让员工参与到与自己有关的决策并增加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度,提高他们的生产率及工作的满意度。
10、情绪智力:是指擦巨额喝管理情绪线索和情绪信息的能力,包括五个维度: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感同身受,社会技能。
11、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界定的,工作分配很明确的群体,在正式群体中个体的行为由组织目标规定,并且指向组织目标。
12、群体思维:它与群体规范有关,指的是这样一种情景:由于群体中从众压力的影响,严重影响了那些不同寻常的、由少数派提出的或者不受欢迎的观点,群体思维是一种损害了许多群体的疾病,它会严重影响到群体绩效。群体思维表现出的症状:群体成员把任何与他们假设不一致的意见合理化;对于那些对群体的共同观点有怀疑的人,群体成员会对他们施加直接压力;那些持有怀疑态度过着不同看法的人,往往通过保持沉默,甚至降低自己看法的重要性,来尽量避免与群体观点不一致;存在一种无异议错觉。
13、员工导向领导者: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小组将领导行为划分为两个维度,成为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员工导向的领导者被描述为重视人际关系,总会考虑到下属的个人兴趣,并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员工导向的领导与关怀维度相似。
14、信任:是一种对另一个人的积极与其,我们通过对方的言语、行为或者决策相信他不会采取投机行为,在这个界定当中有两个最重要的成分熟悉性和风险性。
15、心里定格(框定):是一种使用语言来管理意义的方式。领导者可以利用它来影响人们
看待事件和理解事件的方式,它指的是选择和强调课题的一个或者几个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
的活动。
16、权力:指个体A对于个体B的行为发生影响的能力。在这种影响下,B的行为举止符
合A的希望,这个定义意味着权力是潜在的,不一定非要通过外在表现出证明它的效果,
而且它是一种依赖关系。
17、冲突:它定义为一种过程,当一方感觉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不利的影响或将
要产生利的影响时,这种过程就开始了。这是一个广义的定义,它描述了从相互作用变成相
互冲突时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它包括了再组织中人们经历的各种各样的冲突,另外,这个定
义非常灵活机动,它可以涵盖所有的冲突水平,从公平。暴力的活动到微妙的意见不一致。
18、谈判:定义为,双方或多方互相交换产品或服务,并试图福it马志坚的交换比率达成
协议的过程。包括分配谈判与综合谈判。
(二)选择题解析:
1、P46-48传记特点包括,年龄(与缺勤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别(女性更乐于遵从权威,
男性更具有进取心并且比女性有更高的成功预期,但这些差异很小)、种族(员工倾向于帮
助与自己同种族的同事,不同种族对待鼓励雇佣少数民族和妇女,雇佣的决策不公)、任职
时间(任职时间与满意度正相关)
2、P54可变比率强化程序在变化的产出次数基础上给予奖励,对行为的影响具有非常高
的绩效水平,并且消失缓慢。
3、P315(哪种沟通网络与满意度最高?)每种忘了的有效性取决于你所援助的因变量,
轮式结构有利于领导者的出现,如果关注的是成员的满意度,则全通道结构最佳,关注的
是精确性的话,链式结构最佳。
4、P52行为塑造的方法:.积极强化.消极强化 .惩罚和.忽视
5、P130对他人认识的偏差属于晕轮效应的影响。
6、P109表中马来群岛的权力距离最高。
7、P54组织行为校正五个步骤:识别关键行为;开发基线数据;确定行为结果;开发并
实施干预策略;评估绩效改善状况。
8、P97人格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自尊和控制点)、马基雅维里主义、
自恋、自我监控、冒险性、A型人格、B型人格、主动型人格。【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命运的
是哪种?】
9、P162【哪个是激励因素?】成就、公司政策和行政管理
10、P268效率最低的是内聚力高而绩效规范低的
11、P351路径目标理论,
一、与具有高度结构化和安排完好的任务相比,当任务不明
或者压力过大时,指示型领导回带来更高的满意度,
二、当下属完成结构化的任务时,支持
型领导会带来更高的员工绩效和满意度,
三、对于认知能力抢货经验丰富的下属来说,指示
型领导可能被视为多余,
四、内控型下属对参与型领导更为满意,
五、当任务结构不清时,
成就取向型领导将会提高下属的期待水平,使他们坚信努力必会带来成功的工作绩效。
12、P128归因理论认为我们队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把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
解释,取决于三要素【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
13、P160Y理论为积极型的人性假设 ,X理论为消极型假设。
14、P159ERG理论的需要理论(存在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与马斯洛的自尊及自我
实现的需要)跟挫折理论概念认识
15、P253群体当中正式群体是由组织结构规定的、工作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16、P52强化行为有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忽视,这些是行为塑造的四种方法。
17、P8成功管理在社交时间占的比例最大,有效管理在沟通时间占比例最大。
(三)简答题
1、P69什么是认知失调,它与态度有什么关系?
答:认知失调又名认知不和谐。 (Cognitive Dissonance)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
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
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然而改变态度就是其中一种解决办
法之一,当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时,则不大可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认知失调可以帮助我们预
测员工在态度和行为改变方面的倾向性。
2、P270什么是群体思维,它对决策的质量有什么影响?
答:群体思维是指:受从众心理压力或者其他的因素影响,造成群体的观点倾向一致;由
于群体中的从众压力的影响,严重抑制了那些不同寻常的、由少数派提出的或者不受欢迎的
观点。
群体思维是伤害许多群体的一种疾病,它会严重损害群体绩效。也就是说:在群体就
某一问题或事宜的提议发表意见时,有时会长时间处于集体沉默状态,没有人发表见
解,而后人们又会一致通过。群体成员感受到群体规范要求共识的压力,不愿表达不
同见解。这时个体的观思辨及道德判断力都会受到影响而下降。这种情形下做出的群
体决策往往都是不合理的失败的决策
3、P345费德勒模型的三维度变量是?并指出任务取向的领导者和关系取向领导者分别在
什么样的情况下做的最好?
答:费德勒模型的三维度是指:领导者成员关系、任务结构、岗位权力。费德勒预期,
任务取向型的领导在高和低控制的情境中干的最好,而关系取向的领导者在中等控制的情境
中干的最好。
4、P399请介绍五种权力基础并指出哪些来之正式权力,哪些来之个人权力?
答:五种权力基础是指: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法定性权力、专家性权力、参照性权
力。其中强制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法定性权力属于正式权力,专家性权力、参照性权力属
于个人权力。
5、P8对比有效和成功管理者有什么区别,这些研究对管理者有什么意义?
答:首先有效管理者在四类管理活动当中(传统管理、沟通与交流、人力资源管理、社交
网络)沟通时间占的比例最大,社交时间占比例最小,与成功管理者对四类活动的重视程度
差别很大,强调的重点几乎正好相反,成功管理者社交时间占的比例最大,人力资源管理占
的比例的最小。
这些结论展示了一个事实:社交技能和政治技能对组织内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贯穿于
管理者的职能、角色、技能、活动和方法中有一条共同的主线:这些观点都认识到对人的管
理的极端重要性,不关它被称为“领导职能”、“人际交往的角色”、“人际技能”,换是被称
为“人力资源管理、沟通及社交活动”,显而易见,管理者要想在工作中有效而且成功,必
须开发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
6、P129判断他人时常走捷径有什么好的结果?
答:.判断他人走捷径一般通过选择性直觉,晕轮效应,对比效应,投射作用,刻板印象,
能使我们迅速做出正确的知觉,并为预测提供有价值的资料。然而,它们并不是绝对安全安
全可靠,并会使我们陷入麻烦之中。判断他人时常走捷径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它们可能带来的
失真
7、P203 什么是收入分成,请解释为什么它十分流行?
答:(1)收入分成是一种基于公式计算的群体激励计划。群体生产力从一个阶段到另一
个阶段过程中的提高,决定了他们可以分配到的工资问题。生产率带来的收入部分,在公司
和员工之间则可以按多种比例分配,如五五分成。
8、P309 指出沟通在群体或者组织内的作用,并说明沟通的各种功能
答:作用:沟通可以提高群体工作绩效,人们需要沟通来把信息和想法才会传播开来沟通的功能:1.控制:员工们必须遵守组织中的权力行者无疆用正式指导原则
2.激励:明确告诉员工应该做什么,如何做,没有达到标准时应该如何改进工作
3.情绪表达:用来释放情感,满足员工的社会需要
4.信息:传递资料为个体和群体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使决策者能够确定并评
估各种备选方案
9、P430请指出功能正常与失调的冲突,这两种有什么区别?
答:功能正常的冲突能支持了群体的目标,并能提高群体的工作绩效,但有一些冲突阻
碍了群体的工作绩效,这就是功能失调的冲突!失控的对立与冲突带来了不满,导致共同纽
带的破裂,并最终使群体灭亡
10、P233 介绍一下情绪智力,并说明情绪智力与领导效果有什么关系?
答:情绪智力是指察觉和管理情绪线索和情绪信息的能力!包括五个维度:1.自我意识:
体味自我情感的能力 2.自我管理: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冲动的能力 3.自我激励:面对挫折和
失败依然坚持不懈的能力4.感同身受:体味他人情感的能力5.社会技能:处理他人情绪
的能力关系:高成就者的典型特点是情绪智力,而不是认知智力!成功的关键品质是情
绪智力
(四)案例分析(主要去看书里,下面只是一些主要字眼)
1、P347介绍费德勒模型
答:费德勒权变模型由弗雷德 费德勒提出!其中指出,有效的群体结交取决于以下两
个因素的合理匹配:领导者的风格以及领导者对情境的控制程度
确定领导风格:影响领导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个体的基本领导风格,一个人的领导
风格是固定不变的
界定情境:领导者与成员关系,任务结构,岗位权力
领导者与情境的匹配,任何取向的领导者在非常有利的情境和非常不利的情境下工作
效果更好
2、P172公平理论(亚当斯)
答:员工可以使用四种参照比较:
1. 自我内部:员工在当前组织中牌不同职位上的经验
2. 自我外部:员工在当前组织以外的职位或情境中的经验
3. 他人内部:员工所在组织内部的其他个体或群体
4. 他人外部:员工其他个体或群体
员工可能与他人比较,也可以与自己过去工作经历比较!选择哪种参照对象,不仅
受到员工所掌握的有关参照对象信息的影响,而且受到参照对象吸引力的影响 。我们关注
四个调节变量性别,任职时间,在组织中的地位和教育程度或专业水平
3、P164麦克莱兰
答: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
1.成就需要:追求卓越,达到标准,争取成功的内驱力
2.权力需要:控制别人以某种方式行为而不以其他方式行为的需要
3.归属需要:建立友好的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第七章小结与复习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