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参加学术会议流程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11-191

参加学术会议流程范文第1篇

77次

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2009级博士研究生

一些东西经历过,就会有所收获,或溢露在表面,或潜藏在内心,一些大的事件或许更因此而应该被记录下来。对于我来说,参加2009年9月7日到9日在英国诺丁汉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当代中国研究国际论坛:“改革与变迁:中国发展60年的回顾与展望”就是这样的一段经历。

或许,我参加这个会议完全是一个偶然,最开始是老师将会议信息发送给与会议论文相关的一些人员,我被包含在其中。当时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相关研究的一手资料我已经有很多,应该是趁时做一下梳理了,但苦于时间紧张和其他的安排,我曾一度放弃过。后来在导师的坚持、努力和劝说下,同时今年我们课题组在宁夏盐池县的“农民创新奖”的评选又给了我进一步思考“农民创新”的机会,我开始动笔,与时间赛跑也成了这段时间主打的旋律。而且一想到是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这样一个研究展示和论文交流,压力更大,也迫使我站在更高的视角上来看自己的研究。

尽管最后写出的文章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但初看起来仍是比较有成就感的,两年的思绪有了凝结。在经历了一连串复杂的出国准备后,我拿到了学校博士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奖学金资助,去英国的签证和北京伦敦往返的国际旅票,还准备了录音笔、相机、笔记本和名片、正装等会议备用品。

到了英国诺丁汉,那是一个干净舒适的城市,绿化面积出奇的高,翠绿色的草地令人感觉到盎然的春意在大地上流淌,而在会议报道厅,身着正装的人们则繁忙的与其他人交流着,这里没有国界,只有学术。8日是会议的第一天,第一阶段是专门针对博士研究生开设的分论坛,分成好几个组,我去了与发展研究相关的一个组,到了后才发现我是教室中除主持老师和演讲博士生外的第一个观众,本身有4个博士生却只来了3个,而且我进去的时候大家都在跟主持老师交流,尽管以前他们并不认识彼此。

在正式开讲前,主持老师介绍了自己和展示的时间安排。因为英语的不太熟练,以及对相关领域的不熟悉,我心中特别胆怯,第一个结束后还没完全搞清楚其讲的什么内容,只知道与股票市场的建立相关。到了第二个,我才慢慢从紧张的情绪中缓解过来,弄清楚了其讲的内容,因为旁听的人数太少,我也强迫自己问了一个问题,效果竟然不错,这一阶段一结束,被我提问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博士生就过来跟我讨论相关问题,很有启发,后来与其交换了名片,会议结束后即收到他的来信。

上午第二阶段是所有分论坛集中的时间,关键主旨发言专家就大会重要的议题进行了演讲,每个都很富于激情,观点也特别富于启发性,下午是各个分论坛讨论正式开始。晚上,在听了一天的论坛后,我对会议讨论进行的形式和时间都有了很好的了解,他们电脑的应用,PPT的模式,展示的方式,每个人展示严格控制的时间等等,而且在同行徐秀丽老师的建议中我不断在细节上完善自己的PPT,在表达上理顺自己的思维和所要阐述的结论。

第二天,在我所进行的分论坛中,大家谈论的都是与农民创新相关的问题,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而且国内有部分人也开始在进行类似方面的研究,大家原来有很多共同的研究点,只是信息的不对称而使得大家只是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轮到我讲时,与大家的沟通和交流使得我讲的时候已经比较轻松,充分准备也使整个PPT之间内容的链接很好,结束时所有的人都给了我特别热烈的掌声,感觉不错。后来下来跟老师聊天时,才发现自己原来只顾跟着内容走和紧凑的时间,而很少与大家进行交流,真是一大疏忽。

由于会议进行时,我们被安排在校外的一个宾馆里,每天都有出租车接送,在等车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其他地方的交流学者,且与我们联系最密切的一个是在集中会议做主旨发言的,讲授的内容竟然是中国发展模式,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再到中国发展模式的讨论,看到会议安排和发言人时我们才恍然觉得应该与他有更进一步的交流才对,而这又是我们的另一大疏忽,还好补救不晚。

参加学术会议流程范文第2篇

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于14日上午在沈阳召开,我非常庆幸自己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能来参加这次全国性的会议,因为自己对生物、生态方面的知识还不是很了解,通过这次会议听取国内知名学者们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方向,让自己对生物、生态知识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会议跟层次更高的人的交流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 我想从三个方面向老师汇报自己这次参会的收获和体会: 一: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

通过听取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这一专题报告,对土壤生物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就我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专家学者们研究的方向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一是关于土壤生物的基础知识,像是有的学者主要做虫的分类的,还有一些细菌病毒多样性等。二是土壤生物的应用方面,就是土壤生物的生态服务功能方面的研究,像有的学者做的是土壤生物在土壤结构保持方面作用的工作,还有土壤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作为一个初学者,我觉得老师说的很对,就是不管以后做什么哪方面的工作,首先都得对土壤生物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我觉得对于我而言,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对土壤动物的认识了。

听取了学者专家的报告除了对土壤动物的研究领域有了大致的认识,其次也认识到对土壤动物的研究,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最后的数据处理方法的重要性,尤其是通过听取统计分析新方法这一专题,认识到学者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数据处理方法,能使得到的复杂的、大量的数据通过新的模型方法得出更为准确的结果。作为年轻的学生新方法也是我们应努力学习的方面。

二:对自己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首先我特别感谢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能和所里的老师、师兄师姐们一起来参会,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相处的时间,但是我体会到了研究所和高校培养学生方式的不同,我很幸运在两年的硕士期间能体会到高校的生活学习方式,也能体验研究所的纯学术氛围。

通过听取会议报告以及和老师、师兄师姐们的交谈,我认识到自己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的不足,对于同样的问题可能没有师兄师姐们理解的更深刻。同样也认识到想法的重要性,可能现在还是习惯于去执行老师布置的任务,但是通过这次和老师的会后交谈,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不仅要做好的执行者,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虽然以自己现在的水平可能不会有很深刻的想法或见解,但是我相信只要愿意去思考去琢磨,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都会不断的提高。 三:对未来学习的向往和规划

这次会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和老师交流的时候,老师说的一句话:搞科研多好啊,国家拿钱来满足你的好奇心,而且搞研究不要等、不要比、要把握机会。这让我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感觉即紧张又激动。紧张的是对于初步涉及这个领域的一名学生,我是否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能否设计出实验,能否规范的操作实验,能否顺利的完成老师交代的各项任务?激动的是,涉及一个自己以前不太熟悉的领域,能否真正的把他学好,这是一个挑战,我愿意去尝试,而且希望自己能做好,这让我对以后的学习充满了向往。

另一方面就是也应该好好规划自己怎么学,时间是有限的,但是要学的东西却很多很多,所以应该找到自己着重应该学的,像现在应该多多储备一些基础知识,像虫子的分类,只有认识它了才能做下一步的工作,其次是实验方法的学习,这个也很重要,像师姐所说实验是否规范很大程度上决定实验结果是否是可行的,还有就是统计方法的学习,像R语言的学习等。所以时间有限,一定要做好学习的规划。

总之,通过这次听取会议以及和老师同学们的交流,自己收获很多,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的,更重要的是看到别人的努力,认真的生活态度,这都是我应该学习的,最后,还是要十分感谢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让我能够和高水平的人交流探讨,学习他们的优点,提升自己的学识。

汇报人:xxx

参加学术会议流程范文第3篇

外出培训、参加学术会议的相关规定

为进一步开展与加强我院的学术活动,营造和活跃学术氛围,强化对外交流能力,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工作学术水平、质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本专业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提高培训成果转化率,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现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1、外出培训、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应以学科发展中的有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所学内容应在医院专科建设之内;或社会效益、技术效益显著;或项目已通过医院的可行性研究、科室已具备近期开展的条件,学习、培训后即能开展之项目。

2、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可参加外省学术会议,每两年限1次,初、中级职称人员只允许参加市内会议,每年限1次;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准许外出进修。

3、学术论文被会议录用并要求做大会发言的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可破格参加此次会议交流,每篇论文限1人。

4、 外出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回院后,必须在科内传达,或在院内进行专题讲课,并写成汇报材料交科教科备案。

5、具体要求:

(1)与科室完成的继续教育项目及科研论文挂钩:科室主任每年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每年完成继续教育项目任务及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中级职称在核心期刊发表1篇。

(2)与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挂钩: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每年出席本院学术活动不满8次者,下不准外出进修和参加外省市学术会议;中级及以下职称人员每年出席不满15次者,下不准外出进修和参加本市学术会议;每年参加院内学术活动排名前3位的副高级职称人员,下破例增加参加外省市学术会议1次;每年参加院内学术活动排名前3位的初、中级职称人员,下破例增加参加本市学术会议1次。

参加学术会议流程范文第4篇

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科学与保护研讨会于14日上午在沈阳召开,我非常庆幸自己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能来参加这次全国性的会议,因为自己对生物、生态方面的知识还不是很了解,通过这次会议听取国内知名学者们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研究方向,让自己对生物、生态知识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会议跟层次更高的人的交流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 我想从三个方面向老师汇报自己这次参会的收获和体会: 一: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

通过听取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这一专题报告,对土壤生物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就我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专家学者们研究的方向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一是关于土壤生物的基础知识,像是有的学者主要做虫的分类的,还有一些细菌病毒多样性等。二是土壤生物的应用方面,就是土壤生物的生态服务功能方面的研究,像有的学者做的是土壤生物在土壤结构保持方面作用的工作,还有土壤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作为一个初学者,我觉得老师说的很对,就是不管以后做什么哪方面的工作,首先都得对土壤生物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我觉得对于我而言,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对土壤动物的认识了。

听取了学者专家的报告除了对土壤动物的研究领域有了大致的认识,其次也认识到对土壤动物的研究,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最后的数据处理方法的重要性,尤其是通过听取统计分析新方法这一专题,认识到学者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数据处理方法,能使得到的复杂的、大量的数据通过新的模型方法得出更为准确的结果。作为年轻的学生新方法也是我们应努力学习的方面。

二:对自己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首先我特别感谢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能和所里的老师、师兄师姐们一起来参会,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相处的时间,但是我体会到了研究所和高校培养学生方式的不同,我很幸运在两年的硕士期间能体会到高校的生活学习方式,也能体验研究所的纯学术氛围。

通过听取会议报告以及和老师、师兄师姐们的交谈,我认识到自己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的不足,对于同样的问题可能没有师兄师姐们理解的更深刻。同样也认识到想法的重要性,可能现在还是习惯于去执行老师布置的任务,但是通过这次和老师的会后交谈,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不仅要做好的执行者,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虽然以自己现在的水平可能不会有很深刻的想法或见解,但是我相信只要愿意去思考去琢磨,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都会不断的提高。 三:对未来学习的向往和规划

这次会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和老师交流的时候,老师说的一句话:搞科研多好啊,国家拿钱来满足你的好奇心,而且搞研究不要等、不要比、要把握机会。这让我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感觉即紧张又激动。紧张的是对于初步涉及这个领域的一名学生,我是否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能否设计出实验,能否规范的操作实验,能否顺利的完成老师交代的各项任务?激动的是,涉及一个自己以前不太熟悉的领域,能否真正的把他学好,这是一个挑战,我愿意去尝试,而且希望自己能做好,这让我对以后的学习充满了向往。

另一方面就是也应该好好规划自己怎么学,时间是有限的,但是要学的东西却很多很多,所以应该找到自己着重应该学的,像现在应该多多储备一些基础知识,像虫子的分类,只有认识它了才能做下一步的工作,其次是实验方法的学习,这个也很重要,像师姐所说实验是否规范很大程度上决定实验结果是否是可行的,还有就是统计方法的学习,像R语言的学习等。所以时间有限,一定要做好学习的规划。

总之,通过这次听取会议以及和老师同学们的交流,自己收获很多,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的,更重要的是看到别人的努力,认真的生活态度,这都是我应该学习的,最后,还是要十分感谢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让我能够和高水平的人交流探讨,学习他们的优点,提升自己的学识。

汇报人:xxx

参加学术会议流程范文第5篇

领导从十几个方面细致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计划,集团各位高管语重心长地提出了一些要求、一些批评。结合领导们的思想,以及自己的感受,我认为要实现公司未来的希望,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并严肃履行每个人的职责,领导不能以临时性工作为借口,让操作员工去干勤杂工、技术员的活,让技术员去干秘书的活,让领导来干技术研究的活。再把一些会延长员工劳动时间或增加员工劳动强度的所有活动全部取消,即使是必要的培训,也必须要放在班前会或班后会或设备停机时间进行。这样大家就会气顺了,哪怕短期内工资不高员工心理也能承受。

二是工作安排布置之前,一定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实地的考察,不能拍脑袋乱来,不能自己感觉好就要求执行,不能一次试验成功就认为批量一定可以;其次工作的安排布置要顺次进行,不要想着一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让一个技术员在这一段时间内就专心解决一个问题,而不要出现这个还没有考虑清楚,又安排一个领导说很紧急的任务,这边刚开始准备整理数据,旁边一个电话过来又痛责一顿说哪个地方又不行了。其实这世上本没有那么多的事,只因为安排事的人太多了,才有了今天感觉干不完的事!

三是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不能天天为吵架而浪费的心力,最有效的办法是当某个部门要实施一项工作的时候,必须要进行部门间的综合评审。不能再出现前期有员工反馈的,质量口子说有质量问题不能生产,生产就处罚你,生产口子说不能停产,影响产量就处罚你,员工干也不是,不干也不是。 四是对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避免当前几乎是凭经验、凭心情、凭感觉开展工作的陋习。

参加学术会议流程范文第6篇

领导从十几个方面细致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计划,集团各位高管语重心长地提出了一些要求、一些批评。结合领导们的思想,以及自己的感受,我认为要实现公司未来的希望,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并严肃履行每个人的职责,领导不能以临时性工作为借口,让操作员工去干勤杂工、技术员的活,让技术员去干秘书的活,让领导来干技术研究的活。再把一些会延长员工劳动时间或增加员工劳动强度的所有活动全部取消,即使是必要的培训,也必须要放在班前会或班后会或设备停机时间进行。这样大家就会气顺了,哪怕短期内工资不高员工心理也能承受。

二是工作安排布置之前,一定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实地的考察,不能拍脑袋乱来,不能自己感觉好就要求执行,不能一次试验成功就认为批量一定可以;其次工作的安排布置要顺次进行,不要想着一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让一个技术员在这一段时间内就专心解决一个问题,而不要出现这个还没有考虑清楚,又安排一个领导说很紧急的任务,这边刚开始准备整理数据,旁边一个电话过来又痛责一顿说哪个地方又不行了。其实这世上本没有那么多的事,只因为安排事的人太多了,才有了今天感觉干不完的事!

三是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不能天天为吵架而浪费的心力,最有效的办法是当某个部门要实施一项工作的时候,必须要进行部门间的综合评审。不能再出现前期有员工反馈的,质量口子说有质量问题不能生产,生产就处罚你,生产口子说不能停产,影响产量就处罚你,员工干也不是,不干也不是。 四是对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工作,避免当前几乎是凭经验、凭心情、凭感觉开展工作的陋习。

参加学术会议流程范文

参加学术会议流程范文第1篇77次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2009级博士研究生一些东西经历过,就会有所收获,或溢露在表面,或潜藏在内心,一些大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