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喜剧电影看文化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11-191

从喜剧电影看文化范文第1篇

ChapterⅠIntroduction

1.1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hesis 1.2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ⅡFunctionalism Appli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Documents

2.1 Functionalism

2. 1.1 Skopos Theory

2. 1.2 Function plus Loyalty 2.2 Characteristics of Political Documents

2.3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ism in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Documents 2.3.1 Translation Brief of the Political Document

2.3.2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to the Political Documents 2.3.2.1 Extra-textual Analysis 2.3.2.2 Intra-textual Analysis

2.4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for Political Document

2.4.1Faithfulness

2.4.2Reader-orientedness

ChapterⅢ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Documents

3.1 Text-specific Problems

3.1.1 Four-character phrases 3.1.2 Phrase coordination

3.1.3 The same word in different contexts 3.2 Pragmatic Problems 3.3 Cultral Problems

3.3.1 Political Phrases

3.3.2 Language unique to our culture

3.3.3 Problems related to culture

ChapterⅣ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to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Documents

4.1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to Text-specific Problems 4.1.1 Deletion 4.1.2 Addition 4.1.3 Rearrangement 4.1.4 Substitution 4.1.5 Transfer

4.2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to Pragmatic Problems 4.3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to Cultural Problems 4.3.1 Literal Translation 4.3.2 Interpretive Translation 4.3.3 Annotation Translation

ChapterⅤ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从喜剧电影看文化范文第2篇

最近在做烟草工业企业文化项目中,跟企业中很多部门的中层领导都访谈过,这家企业比较有意思,在我所访谈的8个中层领导里,有6个都不约而同的提出了军队文化,尤其是对毛泽东的军队文化思想推崇备至,并推荐我去多了解一下毛泽东的文化建设内涵,应该会对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有很大帮助。其实在我看来,他们这些人距离军队文化建设较远,对毛泽东的文化内涵理解就更谈不上了,由于行业的特殊地位,他们都渐渐的远离了在商场中浴血厮杀,作为一个烟草工业企业,完成生产任务而已,怎么也会对军队文化这么有兴趣,后来才知道,原来该企业的领导去过党校学习,去过井冈山学习,难怪对毛泽东的军队文化建设如此推崇。

在其位谋其职,既然做了这个企业文化的项目,就一定要做好,我决定也详细的去了解一下毛的军队文化,于是我看完了电视剧《井冈山》,看完后的感觉就两个字,“佩服”,一个没有去过国外接受欧洲思想,从农村走出来的人,仅仅是对书本的研究,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就能总结出一整套适合当下中国国情的战略思想,就能知道自己需要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就能知道该运用什么样的制度和原则去武装这支队伍,我不能不说真的很佩服,纵观古今,无论是从看问题的深度还是广度上,毛都堪称第一人,尤其是在上井冈山、建立井冈山红色割据、站稳井冈山等一系列过程中,毛泽东真正的完成了把一支旧式军队改编成新式军队的过程,完全是从文化上形成了一股力量。文家市转兵是其战略上的尝试,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是其军队文化的创举,这些都充分的说明了毛泽东在军队文化上充分的利用政治工作和军事斗争相结合的这一核心思想,才使得红色割据日渐规模。

从喜剧电影看文化范文第3篇

1 相同的动物表达相同或类似的含义

即使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 也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类似或相同的文化背景, 这相似性必然反映到语言中来, 所以英汉习语中有时是用相同的动物设喻, 表达相同的情感。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 蛇都被认为是一种危险的动物。蛇这种爬行动物, 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阴险狠毒之人。汉语中就有“蛇蝎之心、毒蛇心肠”等成语。英语里 (snake) 也多作贬义, 同样比喻阴险恶毒之人。例如:“a snake in the grass”, 比喻伪装成朋友的阴险之人。再如, 老鼠给人们带来的联想是很胆小, 汉语中就有“胆小如鼠”, 而英语中也有“as timid as a mouse”。

猴子是一种灵活、机敏、调皮的动物。中国文化中, 猴用来比喻聪明、机灵、淘气、活泼好动的人。例如:“猴灵”、“猴精”、“灵得像猴一样”。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就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猴形象的孙悟空, 他聪明、机智、灵活、勇敢、活泼、不服约束、敢于反叛。他深受人们的喜爱, 反映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英语文化中猴子也有相同的比喻和象征意义。猴常用来比喻顽皮的孩子, 比喻调皮、淘气、恶作剧, 例如:He is a little monkey.意为“他顽皮淘气”;monkey around意为“调皮、机灵”。可以说, 中西文化中猴子的语义大致相同, 都代表着顽皮、淘气机灵、敏捷的形象。

其他含义相同或类似的中西方动物词汇还有如下几种。

as timid as a deer像鹿一样温顺;

as tricky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

as proud as a cock像公鸡一样骄傲;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

dirty and greedy as a pig像猪一样肮脏、贪吃;

as free as a bird像鸟一样自由;

parrot what other people say鹦鹉学舌;

as graceful as swan像天鹅一样高贵。

2 相同的动物表达不同的含义

不同的文化环境赋予词汇的文化意义可以相同或相似, 但更多的是不同或相异。有些动物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 人们所联想到的特征含义会完全不同。这类词汇最能表现英汉两个民族在观察世界和表达思想上的差异, 也最能反映东西方不同的世界观, 审美观和信仰了。例如, 汉语中“喜鹊”是一种吉祥的鸟, 它的叫声能带来喜讯。“今朝闻鹊喜, 家信必有归”, 由此可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认为喜鹊是一种能带来好运的鸟。而在英语中magpie比喻唠叨、饶舌的人:She is a magpie. (她是个饶舌的女人) 英语国家的人们对喜鹊的叫声也很反感。因此magpie还比喻混杂, a magpie collection是指“大杂货堆”。再如, 在英美人心目中, 蟋蟀是个merry little cricket, 能给人带来舒适和安逸。在英语中就有“as merry as a cricket像蟋蟀一样快活”的谚语。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蟋蟀是引人凄凉忧伤的, 如在中国古诗词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切切秋虫 (蟋蟀) 万古情”。下面主要以“狗、龙、牛、蝙蝠”等几种常见的动物词汇, 讨论一下相同动物在不同文化所表达的不同含义。

2.1 狗和dog

汉语中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 狗在中国文化中总是带有消极否定的含义。汉语文化对狗的厌恶和鄙视使得狗常和巴结、馅媚、追随、落魄、卑劣等联系在一起。在字典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可以听见或看见这样的词汇。如成语“狐朋狗友、狗血喷头、狗仗人势、狼心狗肺”或俗语“狗改不了吃屎,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狗拿耗了多管闲事,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

英语文化中“狗”偶尔也用作贬义。例如, “a case of dog eat dog”, 指残酷无情的竞争, 自相残杀;“a d o g’s dinner”比喻乱七八糟的样子或局面;“lead a dog, s life”, 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然而, 在西方文化中, 狗主要用作褒义。狗作为一种宠物, 西方人对狗有着特殊的感情。dog在英语民族里是一种爱畜、宠物, 常当作“人类忠诚的朋友”。英语谚语里有“love me, love my dog”, 译成中文是“爱屋及乌”。英语说“a lucky dog”相当于汉语的“幸运儿”。汉语的“老狗”是骂人的话, 而英语的“old dog”往往指“年事已高的人”或“经验丰富的人”, “gay dog”指快乐的人, “top dog”指胜利者。这些语言的使用充分体现了狗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从以上对比不难发现, 英汉文化中狗所代表的形象和意义迥然不同。汉语文化里人们对狗绝无好感, 汉语文化中关于狗的词语几乎都带有贬义, 而西方文化中则以褒义为主。

2.2 龙和dragon

龙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汉民族的图腾。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中国古代的皇帝是“真龙天子”, 在传说中中国的龙是云雨的化身, 龙神司雨, 负责普降甘露, 以滋润大地万物。在诸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画龙点睛、龙飞凤舞、龙凤呈祥、藏龙卧虎”等的成语中的“龙”都象征着吉祥和权利。

但在西方文化中龙带给人的联想却恰恰与之大相径庭。Dragon在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的:“Dragon, a legendary reptilian monster similar in form to a crocodile and usually represented as having wings, huge claws, and a fiery breath.” (龙, 一种传说中的, 类似鳄鱼的爬行动物, 它一般被描述为拥有翅膀、巨爪和烈焰的怪物) 。在西方的影视作品中, 龙被刻画成体型庞大, 身上有很多的尖刺, 长有锋利的牙齿, 颜色多样, 能喷出强烈的火焰的可怕的怪兽。西方的龙的形象是邪恶的, 品行也是邪恶的, 它躲在深山老林, 一旦出现, 对人间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所以, dragon在英语中引起的联想与龙在汉语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不同。英文中如像“she is a fierce dragon”可不是一句好话。

2.3 牛和bull

汉语中牛体壮力大, 吃苦耐劳。中国文化中, 牛的词汇多含褒义。例如“老黄牛”比喻忍辱负重、乐于奉献的人。“俯首甘为孺子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虽然存在“牛脾气, 吹牛皮, 牛鬼马面”等某些责难牛的用法, 但总的说来牛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很受人喜欢的形象。相反, 由于历史传统和生活习俗的不同, 在英语国家的人们眼中, 牛满身缺点, 如a bu11 in a china shop是指鲁莽笨拙而闯祸的人, bull-headed指又笨又固执或又笨又执拗的。

不难发现, 牛在汉语文化中以褒义为主, 象征勤劳、吃苦、任劳任怨、乐于奉献。而英语中则以贬义为主, 象征笨拙、愚蠢。

2.4 其他动物

其他的一些动物,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民俗不同, 即使是同样的动物, 也表达了大相径庭, 完全迥异的含义。在中国, 蝙蝠是好福气和幸福的象征。汉语中“蝠”与“福”同音。五只蝙蝠画在一起, 常常表示五种天赐之福长寿、富裕、健康、好善和寿终正寝。而在西方民俗中, 蝙蝠是一种与魔鬼和黑暗势力有联系的不祥之物, 英语中有“as blind as a bat (瞎得跟蝙蝠一样, 有眼无珠) ”, “as crazy as a bat (异想天开, 发痴) ”。有时还有更坏的联想, 提起蝙蝠人们会想到丑陋、凶狠、吸血动物等等。再如, 在中国, 由于猫头鹰在夜晚的叫声凄惨而认为它是不祥的鸟。俗语说“夜猫子进宅, 无事小来”, 意思是厄运将至。而在西方的神话中, “猫头鹰”常栖息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身边, 因而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 在英语的谚语中, “as wise as an owl”就用来形容非常聪明的人。英国人说“She is a cat”。中国人对此话的理解是“这个女人很温顺”。这样的理解与英国人的原意大相径庭, 英国人的意思是“她心地悲毒”。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不能孤立于文化而单独存在。各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决定着该民族的语言的某些特性, 赋予了它某些特殊的文化内涵。作为语言一部分的动物词汇也都不仅仅是动物形象的符号代表, 文化差异给动物词汇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 动物词汇也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语言的学习和交流中, 一定要慎重, 否则的话, 不但会贻笑大方, 严重的话会影响到经济效益和国家形象。

摘要:英汉民族历史悠久, 文化遗产丰富,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着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丰富词汇。文化差异给动物词汇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 动物词汇也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试从相同动物名称的同义现象与异义现象为出发点对英汉动物的意象加以比较, 从而发现其中的文化差异以及他对学习和交流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内涵,动物词汇,异同

参考文献

[1] 袁彩虹.英语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J].外语教学, 1999 (3) .

[2] 廖光蓉.英汉动物文化词对比[J].外国语, 2000 (5) .

[3] 张透.试论英汉词的象征意义[J].山西师范人学学报, 1994 (1) .

[4] 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5] 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从喜剧电影看文化范文第4篇

1 何谓教室文化

教室文化是以教室为空间, 师生为主体, 班级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包括环境布置、卫生状况、人际关系、道德水平、审美情趣等, 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包含了以下三个基本层面的内容: (1) 教室物质空间所体现的地理文化学; (2) 教室人际关系所形成的情感文化学; (3) 教室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学。

2 教室环境布置如何彰显教室文化特色

2.1 突出一个“新”字

开展“文明教室”评比活动是加强教室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而教室环境布置又是“文明教室”评比的重要内容。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 在开展“文明教室”评比活动之前, 各班级的教室几乎千篇一律, 一片空白。既无专业特色的彰显, 又无学习氛围的营造。为此, 学校及时开展“文明教室”评比表彰活动, 并把教室环境布置作为评比表彰的重要内容, 有效调动了各班加强教室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取得明显效果。其基本做法有以下几点:

2.1.1 选择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大都是经过实践总结提炼出来的具有启发性、激励性的词语, 对于激励学生克服困难, 积极向上,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营造优良学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是教室环境布置的首选内容。因其言简意赅, 易懂好记, 极受学生欢迎。

2.1.2 选择诗词佳句。

诗词佳句大都语言优美, 对仗工整, 用词准确, 内涵丰富。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增强文学美感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室环境布置中适当选用部分诗词佳句, 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起到感染、激励作用。

2.1.3 选择自创佳句。

简洁精炼的词句大都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鼓舞性。如能结合班级学生自身的特点自创佳句, 则更能使学生感到亲切, 其教育效果也更为明显。

2.2 体现一个“美”字

教室的空间是有限的, 如何把有限的教室空间布置的既简洁明了又丰富多彩, 不仅是一门学问, 更是一种技巧。老子曰“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大象无形”“大音稀声”。这一辨证的美学思想告诉我们留出适当的空间更能体现空间的活跃性。

2.2.1 恰当把握数量。

在教室悬挂、张贴各种标语、条幅、宣传画, 要讲究视觉的舒适和愉悦。空间不能布置得太满, 否则就会有一种压抑感和杂乱感。

2.2.2 合理安排空间。

美术强调“计白当黑”, 就是说留出一定的空白, 反而更易突出有内容的地方。这就告诉我们, 不要只注重内容的多少, 更要注重合理的搭配, 要突出重点, 少而精。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和思索。而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多个功能区, 且各有侧重, 就会使人赏心悦目,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3 悉心体现美感。

教室黑板上方的横幅是学生每天抬头必看的。而教室后面及两侧的墙壁空间较大, 可视具体情况合理插入各种条幅、挂图或学生的自办园地, 以体现对称美和虚实呼应美以及颜色搭配的协调美。

2.2.4 突出专业特色。

教室环境布置突出专业特色, 能激发学生热爱专业、钻研技术的情感和创新意识。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促进教室文化的深层发展专业特色的创新美。

2.3 强调一个“活”字

教室的环境布置不可一劳永逸, 必须强调一个“活”字, 适时进行更新。

2.3.1 把握时间性。

教室环境布置的文化载体, 如果时间长了, 不及时更换, 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因此, 适时变换形式和更新内容, 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与参与, 才能持续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2.3.2 强调连续性。

注重对教室环境布置进行适时更新的同时, 还要强调绝非全盘更换或重头再来。例如黑板上方的横幅就应保持相对的连续性。因为它是一个班级班风的体现, 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倡导, 经常更换反而会破坏班级已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和文化氛围。

2.3.3 凸显创新性。

每次教室文化内容的更换都应体现新的意境, 尤其是在学习园地中, 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交流好的学习方法, 开发他们潜在的能动性, 使教室环境布置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新景观。

3 创造优美的教室环境, 促进教室文化的建设

教室环境布置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它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学生在优美的教室环境中坚定学习信念, 激发学习热情, 增长各种知识, 感受人文关怀。因此, 以教室环境布置促进教室文化建设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摘要:教室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教室环境布置又是教室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丰富的文化内涵, 合理的空间布局, 能使教室环境布置彰显特色, 促进教室文化建设, 起到振奋学生精神, 鼓舞学生斗志的作用, 使学生在优美的教室环境中坚定学习信念, 激发学习热情, 增长各种知识, 感受人文关怀。

关键词:教室环境布置,教室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元勋, 《做一名有谋略的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第1版.

[2] 王晓春,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从喜剧电影看文化范文第5篇

摘要:电影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丰富精神世界的主要手段。电影中不仅有着动人的故事情节,美丽动听的音乐,绚丽的画面,更融合了文学、文化、音乐、表演等多重艺术融合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电影已融入了人们生活,对人类社会产生着深远影响,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表现文化和传播的重要途径。现如今电影已成为主要文化输出对象,创造着可观的外汇收入。在动画电影方面日本一直成绩优异,发展迅速。从日本动画电影中人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日本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研究日本文化,这些动画电影不可谓是一个理想的入手点。本文将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为中心,研究日本文化。

关键词:日本文化;宫崎骏;动画电影;千与千寻

在电影中人们可以学到许多文化,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世界、各形各色的人物形象。看电影时,人们会随着故事情节而感动、悲惨、哭泣、高兴、气愤,这就是电影的魅力。故事情节牵动着观众的心,电影世界奥妙无穷。动画电影《千与千寻》是宫崎骏非常成功的一部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许多大奖,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影响,令人回味,适合不同年龄段观众群。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之所以能风靡世界,除了题材以及拍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在电影中所体现出的“日本文化特色”,这些特有的日本文化吸引了观众。从《千与千寻》中就可以看到许多日本文化。

一、日本文化产业的基本情况

由于受到地理环境限制,日本在自然资源上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但在文化资源上,日本堪称“文化资源大国”[1]。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开始由经济高速发展期,进入经济衰退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速。然而,在日本经济呈现衰退的大背景下,日本文化产业却依法发展迅速,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使得日本很快便成为了世界第二大文化产业国。近几年,日本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不断加大,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从日本音乐文化来看,日本音乐文化每年可为日本创造近三十亿美元的产值,占全球音乐市场的百分之十七,仅次于美国,占亚洲音乐市场的百分之八十。从日本电影产业来看,日本本土电影占全国市场的百分之六十五,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二零一三年日本电影市场全年票房达到了两千两百亿日元[2]。目前日本动画影视产业已成为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动画电影及其相关附属产业创造的价值甚至超过了汽车工业,可见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短短几十年内日本动画电影已经与美国迪士尼动画争锋,日本动画电影是日本文化输出战略成功实施的一个缩影,是日本文化价值观输出的主要方式。

二、日本文化与动画电影的融合

日本动画电影不仅故事情节精彩,且人物造型风格独特,制作手法先进,更主要的是许多作品将日本的文化特色融入到了电影中。日本动画电影包罗万象,内容应有尽有,涉及到日本的宗教观、价值观、社会观、政治观、爱情观,受众群体从两岁到六十岁。一九一零年,动画电影《凸仿新画贴》在日本引起活动,日本艺术家受到鼓舞,相继投入到动画制作中[3]。二十世纪初,日本模仿美国动画电影发展的路线,将本土特有文化内涵融入其中来充实内容,取得了巨大成功。自八十年代后,日本动画电影就进入了黄金时期,日本政府把发展动漫产业纳入日本文化振兴战略中,出台政策为日本动漫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日本动画电影得到了空前发展。日本动画电影的魅力在于文化价值,日本动画电影往往融入大量日本文化,呈现明显的“日本特色”。纵观近十年来的日本动画电影作用,个中都凝聚着日本文化[4]。从日本动画电影人物形象来看,都刻有“日本特色”。人物性格受日本生活习俗影响,多呈现出双重、矛盾的状态,渗透着日本民众思想。主角往往日平民化的人物,他们和大众一样有喜怒哀乐,形象大多谦和、善良、勇敢、真诚,弘扬着日本的传统美德。在精神上,体现着日本武士道不屈不挠的精神,展现着日本人传统价值观。在题材方面,很多源自日本的神话、寓言、民俗、历史。例如,《浪客剑心》、《新选组异闻录》、《源氏物语》就是追溯日本历史作品。大众化、平民化的英雄人物,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充满着日本文化气氛的故事情节,很自然的引起了世界各地不同受众的共鸣,受到了广泛欢迎。

三、宫崎骏电影动画的基本介绍

谈到日本动画电影,不得不提的就是宫崎骏,他毫无疑问是日本动画电影界的泰山北斗,对日本动画电影的贡献毋庸置疑。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从日本本土走向了世界,他的作品极富想象力,为人们展现的是一个个魔幻而又美丽的世界,他的作品所流露出的真挚情感以及作品中承载的日本特有文化背景,使他的作品受到了高度认可。宫崎骏曾说:“我希望能够再次借助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活”。工业革命后,日本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使得日本社会对环保给予了高度重视[5]。宫崎骏在作品中,有意识的呼吁环保,流露出强烈的环保思想,所以他作品大多涉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渗透着反战思想、环保思想。一九八四年,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风之谷》,在日本上映。影片讲述了千年前世界工业文化巅峰后,污染、战争造成世界破败,在人类自我毁灭浩劫后,毒气侵蚀着人类的家园。影片前半部分鲜明的表达出了宫崎骏对自然的态度,他希望与自然和平相处保护自然。后半段则表达他的反战态度。在《风之谷》后,宫崎骏又制作了《天空之城》,该片故事情节耐人寻味,主角追寻天空之城的历程,就是每一个人追求理想过程的真实写照。《天空之城》对战争的描绘比以往更加残酷,深刻的表现着他反对战争、热情自然的心情。二零零一年,宫崎骏的作品《千与千寻》上映,该片不仅拿下票房冠军,创下票房奇迹,更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等等。二零一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宫崎骏再次获得八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可见宫崎骏的成就。

四、《千与千寻》的基本概述

《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执行、编剧的动画电影,于二零零一年七月二十日上映,是历史上第一部至今唯一一部以电影身份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柏林金熊奖的动画作品[6]。全球票房达到了二点七亿美元,在日本电视台首播时创下百分之四十六的收视奇迹。影片《千与千寻》讲述的是一个看似十分普通的十岁四年级小学生荻野千寻,随着父母准备去一个新的城市生活,途中因為迷路,荻野千寻与父母闯进了特殊的小镇。镇上规定没有工作的人,都要被变成猪被吃掉。由于荻野千寻的父母贪吃,遭到了惩罚被变成了猪。荻野千寻为了救回自己的父母,在白龙的帮助下,进入澡堂工作。负责管理小镇的是一位叫做汤婆婆的巫婆,她经营着一家叫“油屋”的澡堂。在澡堂工作中,千寻从一个不懂事,娇生惯养的小女孩,逐渐成长起来,变得坚强能干。她的善良得到了澡堂其他人的尊重,她与白龙成为了好朋友,为了拯救父母,面对困难与危险千寻并没有放弃,坚持自己的选择,最后在白龙的帮助下解除了咒语,解救了父母。《千与千寻》传达出了作者对社会生活和关系的认知“生命的发掘源自于社会的沟通,相互帮助、相互关爱是打破孤独的钥匙”。故事虽简单而抽象,情感却十分真挚,如千寻与父母的亲情,和白龙间的友情,无不令人感动。日本片名为《千と千寻の神隠し》,名字中的“神隠し”是一个具有浓厚日本民俗文化的词。《千与千寻》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文化,如汤婆婆居所的外观参考了日光市神社,而道后温泉本馆则是“油屋”的原型[7]。整部作品都散发着日本文化气息,为日本文化研究提供了参考。

五、从《千与千寻》看日本文化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知道,作品《千与千寻》中蕴含着大量日本文化,不论是服装,还是建筑,都体现着日本民俗风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品中所用的语言与日本文化生活密切相互。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因为《千与千寻》蕴含着浓厚日本文化特征,才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下面本文将从几点来分析《千与千寻》中的日本文化:

(一)“油屋”与日本文化

“油屋”毫无疑问是《千与千寻》故事中最为重要的舞台。“油屋”是一个典型的日式澡堂,创作灵感源自现实,以日本主要温泉景为主,作品中的的“汤”字就是在指温泉。日本人有泡澡习惯,喜欢温泉,在江户时代日本就已出现热水澡堂。《千与千寻》故事中的“油屋”和古代日本澡堂完全一样,带有明显的日本文化特征,如热水用火炉煮沸,通过管道流仅浴盆,洗浴层之上是休息场所,和日本澡堂结构完全一致。日本澡堂多为多层建筑,一层是洗浴场所。二层休息场所,出售茶水点心,放置娱乐设施。另外,故事中出现的侍女帮助神洗澡的画面,也有历史原型。古代日本澡堂就存在侍女,后被日本政府下令废除。“油屋”的建筑外形源自道后温泉本馆。此外,影片中“油屋”的屋檐形式,源自日本神社,蕴含着“极乐净土入口”的意思,这一设定和汤婆婆身份相呼应。

(二)“桥”与日本文化

动画中出现的“桥”也是典型的日本特色建筑。在故事中千寻在父母变成猪后,需要通过一座桥才能进入油屋街来到“油屋”。千寻过桥时被叮嘱不能呼吸,且桥上又出现了无面人。这些情节都说明千寻通过这座桥进入的并不是现实世界,而是另一个世界。日本与中国一样,有着许多关于桥的民俗传说。在日本的传说故事中也存在“奈何桥”,所以在很多日本故事传说中桥都起着连接不通空间的作用。该片中的“桥”就起着连接灵界与人间的作用,并且从桥的造型设计来看,明显可以看出日本特色。

(三)人物形象与日本文化

动画中人物造型、服饰,都带有日本文化特征。例如,白龙的服装,带有日本阴阳师服装特征,而发型象征着日本平安时代。并且在故事中出现了阴阳术和纸人。纸人象征着日本文化中的式神。白龙在化身成龙之时,其形象是与中华文化圈的一个共识,与中国龙十分相似。另外,作品中千寻的名字也源自日本文化。汤婆婆在与千寻签立契约时,说千寻的名字真是“奢侈”,该典故源自日本的《广辞菀》。在日本以“千寻”为名的女性不再少数,且很多地名也用“千寻”。例如,鹿儿岛的“千寻滝”瀑布。主角年龄设定也蕴含深意。日本自古就盛传少女能担任连接连接仙界、人界、灵界的巫女。另外,动画中的八百万神的形象都源自日本神话,很显然深深受到了日本本土宗教影响。例如,影片开头的“萝卜神”,就源自日本的“御白样”,是日本东北地区民间信奉的神灵,被视为农业之神。另外,动画中神灵们来洗澡需乘船而来。动画开头已表明当时已有现代交通工具,那为什么还要安排神灵乘船呢,这也与神话传说有关。日本与我国一样神话传说中经常会出现“蓬莱仙岛”、“海外仙岛”等地方,轻易无法涉足,通常需依靠船只,日本自身也是一个岛国。并且故事情节中的众神聚会在日本神话中也存在,日本岛根县就流传着众神每年都会聚集在一起的传说。另外,“青蛙”的形象,源自日本传说中的河童。汤婆婆与钱婆婆,名字源自“钱汤”,指的是在进入澡堂后,要先付钱再进入澡堂设施。

(四)动画中的用词与日本文化

动画的原名中的“神隐”是流传于日本的民间传说,指无缘无故突出失踪的人。在日本的传说中巫婆、天狗、狐狸会迷惑人类,诱拐人类,导致人口失踪。《千与千寻》故事中千寻通过桥离开了人间,进入了另一个空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失踪,且汤婆婆是一个巫婆。另外,故事中千寻踩死印章上的虫子,锅炉爷爷说的“エンガチョ”是日本过去用词,在现代很少使用。此外,故事中的寒暄用语,也是日本典型用语、说话方式,角色间的相互问候、致谢都是日本人的交际习惯,现代日本人依然保持着这种习惯。

(五)动画中的妖怪文化

在日本十分流行妖怪文化,日本妖怪传说几乎贯穿整个日本历史,妖怪文化已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日本影视作品中就会融入妖怪文化,《千与千寻》也不例外。千奇百怪的妖怪形象融入作品中为作品增强了光彩,吸引了观众,引起了观众好奇。《千与千寻》中锅炉爷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给予了千寻许多帮助。锅炉爷爷曾以蜘蛛的形象出现,这一形象就源自日本的妖怪传说“土蜘蛛”。

六、结语

日本的动画电影毫无疑问是日本文化输出的主要对象,为日本创造了可观的收入,在日本文化产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并且这些作品更促进了日本文化传播,作品中融入了日本文化。宫崎骏对日本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作品中对日本文化的运用淋漓尽致,研究日本文化动画电影是一个理想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吴娟.对《千与千寻》中宫式魔幻手法及其受众审美接受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0(11):119-124.

[2]劉一瑾.文本、受众和作者:宫崎骏动画电影作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14):132-136.

[3]朱菁.解读宫崎骏商业动画电影:文本特征和受众解读[D].南京大学,2012(17):112-122.

[4]孙辉.日本动画的民族性及对中国动画设计借鉴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06):170-171.

[5]王赫.日本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21):13-15.

[6]郭斐斐.宫崎骏动画中女性角色塑造的艺术手法[D].河南师范大学,2013(11):120-124.

[7]于苗.宫崎骏动画电影对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554-557.

从喜剧电影看文化范文第6篇

2 疯狂的石头 中国 喜剧

3 十全九美 中国 喜剧

4 花美男恐怖袭击事件 韩国 喜剧

5 云水谣 中国 喜剧

6 那小子真帅 韩国 喜剧

7 功夫 中国香港 喜剧

8 憨豆的黄金周 英国 喜剧

9 春田花花同学会 中国 喜剧

10 落叶归根 中国 喜剧

11 少林足球 中国香港 喜剧

12 色即是空 韩国 喜剧

13 大话西游 中国香港 喜剧

14 喜剧之王 中国香港 喜剧

15 九个女仔一只鬼 中国 喜剧

16 小鬼当家 美国 喜剧

17 我的队长金大出 韩国 喜剧

18 唐伯虎点秋香 中国香港 喜剧

19 谁都有秘密 韩国 喜剧

20 大电影2.0 中国 喜剧

21 花木兰 美国 喜剧

22 海底总动员 美国 喜剧

23 大块头有大智慧 中国 喜剧

24 欲望城市 美国 喜剧

25 追爱总动员 中国 喜剧

26 天下无双 中国 喜剧

27 情圣幸运星 美国 喜剧

28 疯狂粉丝王 香港 喜剧

29 雀圣3自摸三百番 香港 喜剧

30 乔丹传人 美国 喜剧

31 虫不知 中国 喜剧

32 棒子老虎鸡 中国 喜剧

33 美人鱼 美国 喜剧

34 人生遥控器 美国 喜剧

35 阳光小美女 美国 喜剧

36 食神 中国 喜剧

37 玩具总动员 美国 喜剧

38 钟无艳 中国 喜剧

39 超级英雄电影 美国 喜剧

40 呖咕呖咕新年财 中国 喜剧

41 一夜大肚 美国 喜剧

42 曼哈顿奇缘 美国 喜剧

43 波拉特 美国 喜剧

44 百变星君 中国香港 喜剧

45 独自等待 中国 喜剧

46 S日记 韩国 喜剧

47 花魁杜十娘 中国 喜剧

48 97家有喜事 中国 喜剧

49 一碌蔗 中国 喜剧

50 小鬼上路2 美国 喜剧全民超人

长江七号

十全九美

50部最伟大的喜剧电影排行榜 (英国权威电影杂志《TOTAL FILM》评选出的50部最伟大的喜剧电影 )

1、 布莱恩的生活(MONTY PYTHON’S LIFE OF BRIAN) 1979年英国出品

2、飞机(AIRPLANE)1980年美国出品

3、我和魏茨奈尔(WITHNAIL AND I)1987年英国出品

4、情迷索玛丽(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1998年美国出品

5、 巨蟒与圣杯 (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GRAIL)1975年英国出品

6、美国派(AMERICAN PIE)1999年美国出品

7、土拨鼠日/偷天情缘(GROUNDHOG DAY)1993年美国出品

8、热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1959年美国出品

9、 明亮的马鞍(BLAZING SADDLES)1974年美国出品

10、飞机、火车与汽车(PLANES TRAINS & AUTOMOBILES)1987年美国出品

11、巡回演出(SPINAL TAP)1984年美国出品

12、间谍奥斯丁/王牌大贱谍( AUSTIN POWERS)1997-1999-2002年美国出品

13、南方公园 (SOUTH PARK)1999年美国出品

14、布鲁斯兄弟 (THE BLUES BROTHERS) 1980年美国出品

15. 阿呆与阿瓜(DUMB AND DUMBER)1994年美国出品

16. 店员(CLERKS)1994年美国出品

17、粉色美洲豹 (THE PINK PANTHER) 1964年英国美国出品

18、低俗小说(PULP FICTION)1994年美国出品

19、动物屋(ANIMAL HOUSE)1978年美国出品

20、大保龄离奇绑架/谋杀绿脚趾 (THE BIG LEBOWSKI)1998年美国出品

21、这个杀手将有难/格罗斯 庞特 布兰克(GROSSE POINTE BLANK)

22、监狱狂人(STIR CRAZY)1980年美国出品

23、坏学生费瑞斯 布勒/跷课天才(FERRIS BUELLER’S DAY OFF)1986年美国出品

24、奇爱博士 (DR STRANGELORS) 1964年美国出品

25、善良心和小冠冕(KIND HEARTS AND CORONETS)1949年英国出品

25、善良心和小冠冕(KIND HEARTS AND CORONETS)1949年英国出品

26、西部之路(WAY OUT WEST) 1937年美国出品

27、四个婚礼一个葬礼(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1994年英国出品

28、年轻的弗兰科斯坦 (YOUNG FRANKENSTEIN)1974年美国出品

29、鸭子汤(DUCK SOUP) 1933 年美国出品

30、沉睡者(SLEEPER) 1973年美国出品

31、哈利 格里摩尔(HAPPY GILMORE) 1996年美国出品

32、黑舍尔 (HEATHERS) 1989年美国出品

33、鬼玩人2(EVIL DEAD 2)1987年美国出品

34、交易市场(TRADING PLACES) 1983年美国出品

35 绝智奇才(THE MAN WITH TWO BRAINS) 1983年美国出品

36、女杀手(THE LADYKILLERS)1955年英国出品

37、公主新娘 (THE PRINCESS BRIDE),1987年美国出品

38、一条名叫旺达的鱼(A FISH CALLED WANDA)1988年美国出品

39、裸枪/白头神探 (THE NAKED GUN) 1988年美国出品

40、持续的尖叫 (CARRY ON SCREAMING)1966年英国出品

41、韦恩的世界/反斗智多星(WAYNE’S SORLD)1992年美国出品

42、安妮 霍尔 ANNIE HALL,1977年美国出品

43、婚礼歌手 (THE WEDDING SINGER) 1998年美国出品

44、捉鬼敢死队 (GHOST BUSTERS) 1984年美国出品

45、当哈里遇上莎莉 (WHEN HARRYMET SALLY)1989年美国出品

46、莱门布的全国漫游 (NATIONAL LAMPOON’S VOCATION) 1983年美国出品

47、宝贝快长大 (BRINGING UP BABY),1938年美国出品

48、大笨蛋(THE JERK),1979年美国出品

49、光猪六壮士/脱线舞男 (THE FULL MONTY) 1997年英国出品

50、阿比阿泰历险记 (BILL&TED’S EXCELLENT ADVENTURE)1989年美国出品韩国喜剧片

2《~豪杰青春》~1《饼干老师星星糖》7《我的名字叫金三顺》4《小小新娘》3《奴隶情人》6《那小子真帅》5《狼的诱惑》9《新娘十八》10《嫂嫂十九》《假如爱有天意》《爱在哈佛》《长腿叔叔》《触不到的恋人》《我脑海中的橡皮擦》8《浪漫满屋》《美妙人生》《我的野蛮女老师》《校园卧底》《屋塔房小猫》《纯情舞女》~~没有按顺序排`~是我看过韩剧中的精选~~:)最近看的《不能就这么死》和《朝鲜人在韩国》和《家门荣誉》挺搞笑

喜羊羊与灰太狼牛气冲天

上帝也疯狂

冒牌天神

憨豆先生

功夫熊猫

《小姐好辣》、《足球尤物》这两部很有意思,我都笑翻了

家庭类:《拜见岳父》

1、2

校园类:《水平座女孩》《大学新生》《女孩的姓》《超人高校》《新乌龙女校》《留级之王》《热血教师》《野孩子》 《摇滚夏令营》《美少女拉拉队》

《魔法灰姑娘》《魔法奇缘》都是魔幻类的爱情喜剧片,值得一看

速度:《的士女王》

《同居牢友》《你丫闭嘴》监狱题材喜剧

比较老的有《穿越时空爱上你》梅格瑞安 主演的爱情魔幻喜剧

《灰姑娘的玻璃手机》

1、2

《男女错变身》 魔幻喜剧

《神勇奶爸》动作类的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特工小子》儿童类的喜剧

《钻石狗》《比佛利拜金犬》《神犬也疯狂》《长毛狗》动物题材的《三角洲部队》军队题材的 很搞笑

比较老的《律政俏佳人》

1、2 《选美俏卧底》

1、2 《午夜狂奔》

《总统千金欧游记》

摩根弗里曼《遗愿清单》

我最近新淘到的喜剧,很好很感人,中间也不乏搞笑的情节,建议你看一下,呵呵

呆佬拜寿

超时空要爱

我爱夜来香

富贵列车

神探马如龙

滑稽世界

老豆不怕多

92黑玫瑰对黑玫瑰

鬼马智多星

难兄难弟

杀妻二人组

一妻二夫

一屋两夫

龙的传人

功夫

无敌幸运星

富贵逼人

再见王老五

小男人周记

大丈夫日记

过阜新娘

龙的传人

武状元苏乞儿

唐伯虎点秋香

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

西游记之101回月光宝盒

西游记完结篇之仙履奇缘

回魂夜

大内密探零零发

食神

喜剧之王打工皇帝大三元

九星报喜八星报喜花田喜事

奇谋妙计五福星快餐车

A计划

卖身契

从喜剧电影看文化范文

从喜剧电影看文化范文第1篇ChapterⅠIntroduction1.1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hesis 1.2 Structure of the thesisChapter...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