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教程考试范文
创新实践教程考试范文第1篇
1 考试考核范围及方法的设定
我校《中鉴》的实践考试考核内容包括显微鉴定与性状鉴定两大部分, 显微鉴定包括基本技能操作与未知粉末药材的鉴定, 性状鉴定为快速识别药材考试。方法为答辩式考试, 同时制定了评分标准。在学期开始就交代给学生, 以便在平时注重学习、训炼。
2 考试考核的具体操作
2.1 显微鉴定基本技能操作考核
一次成功的显微鉴定实验, 实验材料的准备是基础, 显微制片是关键。我们主要考核药材制片技术及制片质量, 同时考核显微镜等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最佳工作状态调试等。操作的同时要回答问题, 如制片的注意事项、常用的透明剂及其优缺点以及克服办法、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
2.2 未知粉末药材的显微鉴定
粉末药材包括单味粉末、复方混合粉末, 编号, 学生随机取样, 自选试剂制片, 镜检根据观察到的特征, 分析、判断、作出结论此粉末为某药材粉末或某某药材的混合粉末。
2.3 快速识别药材考试
我们以任务驱动答辩式替代了过去答卷式考试, 如某单位现购进一批药材, 请你鉴别药材的真伪及纯度。准备几组备考药材, 将参考的学生也分组, 考试中, 学生只识别出药材的真伪还不够, 还要回答教师或其他学生围绕被考药材提出的有关问题。因此, 学生必须具备与药材相关的知识。如学生识别了黄连, 问:“其规格、质量如何?为什么?”答:“其属于味连, 质量最佳。因黄连主成分为小檗碱, 小檗碱色黄味苦, 黄连质优条件即是断面色越黄、味越苦者为佳, 在三种规格黄连中, 味连断面色最黄、味最苦, 故质最佳。”中药材中相似易混品较多, 如山药与天花粉、金钱草与风寒草等。一组易混药材同时只考一种, 这样可增加识别难度。如识别山药, 问:“为什么确定为山药而不是天花粉?”答:“天花粉、山药饮片虽均为白色、富粉性, 但山药是单子叶植物根茎, 断面可见到细小的筋脉点’散列, 而天花粉为双子叶植物的根, 断面可见到小孔状的导管呈稀疏放射状排列, 以此可与山药区别”
针对目前药材市场上伪品、掺伪品较多, 我校《中鉴》教改创新点之一即是模拟药材市场情景教学。我们的识别药材考试在考正品的同时, 还设立了伪品、掺伪品、伪制品。如药材草乌饮片中的掺伪品, 与草乌饮片一同加工后均为乌黑色, 不易查出, 但学生识别了。问:“为什么认定是掺伪品?”答:草乌块根属于双子叶植物次生构造不发达的类型, 其典型的性状特征是维管束不发达, 横切面观呈小点状, 中央有较大的髓, 而此伪品横切面上维管束较长, 并呈辐射状排列成密集的纹理, 中央髓较小, 分析其为双子叶植物的根茎, 故为掺伪品。”经鉴定, 掺伪品为草乌同科植物草玉梅的根茎饮片, 与草乌性味、功效、主治均不同, 不可混用
2.4 结果
参加考试240人, 合格率达到100%, 优秀率达90%以上。
3 体会
“答辩”, 是相对起诉而言的, 现在答辩用于很多场合, 如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等, 它的作用是测试答辩人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在高专生的实践考试中尝试应用了答辩, 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同时也产生了深刻的体会。
3.1 答辩式实践考试能够保证教学成绩的真实性, 并对教学直接反馈
考试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发挥其反馈功能。答辩式考试使参考者会即是会, 不会即是不会, 无作弊间隙, 可消除答卷式考试有时存在的作弊现象, 并对教学直接反馈。
3.2 答辩式实践考试有力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不付诸于实践即是空理论, 知识不运用于实际工作即是死知识;没有理论做依据的实践是盲目、没有知识做指导的工作是蛮干。考试的重要意义之二在于它的导向作用, 导向不同, 培养和造就的人才也不同。答辩式实践考试同时检测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 缺一方成绩都达不到合格。因此, 其能够促进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并重提高, 同时也能够反应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如何。
3.3 答辩式实践考试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及思维的灵活性
考试的重要意义之三在于它是评价、改进教学, 使教学成为有利于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基本途径。我校改革后的《中鉴》教学是根据需要, 优化组合、打乱顺序、比较鉴别, 从理论到实践, 从课堂到市场, 不局限于书本, 将市场及实际工作情况融入教学中,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拟定解决方法, 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答辩式实践考试是其催化剂, 它能够提高学生理论学习、实践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 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能够促进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质量的提高。
3.4 答辩式实践考试是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高综合素质的又一有效方法与手段
教育模式的转轨不仅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 还要求教师探究与其相适应的方法及手段。考试的重要意义之四在于它设置需要解决的问题, 激起学生探讨问题的浓厚兴趣, 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兴趣盎然学习热情提高思维开阔大胆质疑互相切磋互相启发, 这就造成了活跃的学习气氛, 久之, 学生不但知识增加、巩固,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教学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而且学生的参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素质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摘要:《中药鉴定技术》 (下称《中鉴》) 是高职高专中药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课和主干课程, 在中药类毕业生的知识架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 我们潜心研究, 探索改革, 勇于实践, 在对本门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基础上, 又在实践教学中首先尝试应用了答辩式考试方法, 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本文试图总结其特点, 以期对高职高专深化教学改革、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稍有启示。
创新实践教程考试范文第2篇
四级考试在继2005年6月进行计分体制改革后,又进行了考试内容的改革,涉及到四级考试题型的变化,考试程序的改动,各题型分数比重的变动等。改革后,新四级有什么特点,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考生比较关注的问题。
把新老四级做个对比,可以看出新四级更加侧重学生的语言输入的速度和语言输出的能力。下面从新四级的六个部分出发,对新四级作个详细分析。
第一部分是写作,这部分呈现考试程序变而考试要求不变的特点。
考试程序变。以前的四级考试中,第一部分是听力,最后部分才是写作,而新四级第一部分就考写作,这种考试程序是向托福借鉴的结果。第二部分快速阅读材料是30分钟后才发给考生,这样考生就需要更加合理有效利用完30分钟。考生可以用5分钟左右仔细审题并且根据重点列出提纲,这样可以确保写作的方向是对的,写作的思路是明确的。然后,用20至22分钟左右的时间写文章。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条理清楚,亮点偶尔闪现,包括单词的准确与变化,句子结构的多样化,合理的过渡词的使用等等。最后,用3到5分钟检查修改文章,尤其注意时态和单复数的错误。
写作要求不变。四级考试在内容改革前后,写作部分的要求没有任何变动,都是要求考生在30分钟内写完至少120个单词的文章。而且从样题的分析来看,出题的方式和涉及的话题还会沿袭近几年的考法,会越来越与同学的真实生活接近,越来越强调实用性。总之,考生可以按照以前的方法来准备写作部分。
第二部分是快速阅读,要求考生在15分钟内阅读大约1200个单词的文章,做完10个题目。前7个题要求判断正误或未提及,后3个题要求根据文章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在这部分,特别强调考生在有限时间内了解文章大意,准确寻找重要细节的能力。可以说,在信息大爆炸的现代社会,这是对考生阅读能力的很好引导。考生要做好这部分,首先要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做题步骤:
(1)、先看题目定方向。由于时间比较紧张,我们必须带着目的在原文有选择有方向地读文章。这要求考生先看题目再看文章。题目中的时间数字或专有名词,是最应利用的信号,因为这些信息比较明显,很容易在原文找到相关内容。如果没有这些信号,可以根据题目的中心话题在原文寻读。比如样题中快速阅读部分第一题是“The passage gives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use of a landfill”,看完题目可知此题考文章的大意,所以看文章时可以不顾细节,看一下各部分的小标题即可。再如第二题是“Most of the trash that Americans generate ends up in landfills”,这个题目明显是涉及美国人大部分垃圾怎样处理的话题,所以看文章时就要重点关注含有美国人和大部分垃圾的话题。
(2)、主次分明看文章。在原文搜索相关信号时,各段首末应该是阅读重点,另外转折、比较等重要语言现象都是重要的出题点。相反,同义说明的内容,举例的内容,人物身份说明的内容,含有大串专有名词或数字的内容,都是我们略读的部分。
(3)、正误判断有陷阱。就答题而言,要注意前7题的答案有三种可能,正确、错误或未提及。以往的四级阅读中,如果一个选项的内容是文章没有提到的,就会认定是错误答案,所以考生没有选择“未提及”的习惯,很容易错误。不过涉及未提及的题目一般不会太多。
(4)、补充题目靠原文。快速阅读的最后三题是补充完整的题目,要求填写的只是个别单词。而这些单词一般是原文中的单词,所以只要考生找到了原文的相关信息,就可以填写正确。值得注意的是,快速阅读的10个题目总体是按照顺序在原文设置答案,但是个别补充完整的题目可能会打乱出题顺序。
第三部分是听力,这部分是四级这次改革的另一个重点,出现了形式多样,难度提高,比重加大的特点。四级听力原来的分数比重是20%,而改革后提升到了35%,与阅读部分的分数比重相同。
从考试形式来讲,改革以前首先考10个短对话,然后考三篇短文或一篇复合式听写。而改革以后,听力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话,包括8个短对话(对应的有8个题目);然后是两篇长对话(对应有7个题);第二部分是三篇短文,一共考10个题目;第三部分是复合式听力,其中词汇听写由原来的7个增加到8个,句子听写则仍旧是3句。复合式听力以后成为必考内容。增加长对话,以及复合式听力成为必考内容,使得听力部分的难度有所增加,听力部分的时间变成35分钟,对考生的注意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听力部分还出现了一些比较难的单词,这也应当引起考生的关注。比如在样题中出现了“Kyoto
Protocol”(京都议定书),“greenhouse gases”(温室气体)等比较难,比较专业化的表达方式。可以看出,复合式听力越来越鼓励考生注意在生活中积累单词。从样题复合式听力的新闻体裁来分析,建议考生平时养成收听VOA、BBC等英文节目的习惯。难度增加的同时,各类听力题型的考法却没有多大改变,新增的长对话的考法与短对话的出题原则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考生仍旧可以按照以前的复习方法提高听力,但要更加强调短期记忆的能力以及正确拼写单词的能力。
第四部分是仔细阅读部分,这部分又细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选词填空部分,然后是两篇文章的阅读(即传统意义上的阅读理解)。
选词填空部分考查形式是:一篇220个单词左右的文章有10个空;文章后面有15个备选单词,要求考生按顺序选择单词。这部分可以说是以前词汇题的放大,重点考查单词的认知。建议考生参考以下步骤来完成:
1、看完一段才做题。选词填空部分的文章,每一段有相对独立性,所以看完一段是可以做题的;同时只有看完段落,内部的句子逻辑才能明了,空格的上下文意思才能大概掌握,所以需要看完一段才做题。
2、确定词性缩范围。15个备选答案可以分为不同的词性,这样在选择的时候可以缩小我们思考的范围。
下面以样题中第一段为例说明:
When Roberto Feliz came to the USA from the Dominican Republic, he knew only a few words of English. Education soon became a _47_. “I couldn’t understand anything,” he said. He _48_ from his teachers, came home in tears, and thought about dropping out.
文章后面的备选词汇:
A) wonder B) acquired C) consistently D) regained E) nightmare F) native G) acceptance H) effective I) hid J) prominent K) decent L) countless M) recalled N) breakthrough O) automatically
看完第一段后,大概可以了解在讲Roberto Feliz在美国遇到关于英语方面的问题。第一
句话中的only告诉我们Roberto Feliz的单词量不大,所以他的教育自然不会理想,所以47题结合答案应体现负面内容,同时根据前面的不定冠词“a”可以判断答案是一个名词。在15个备选答案中,可以充当名词的有A) wonder(奇迹) E) nightmare(恶梦) G) acceptance(接受) N) breakthrough(突破),可见只有E项符合要求。
48题所在的句子后半部分讲到流着泪回家,甚至想放弃。可见48题的答案也要体现他
的不成功和挫折感,而且应该是个动词的过去式形式,所以可选择的范围是B) acquired D) regained I) hid M) recalled,把这些选项一一代入,只有I项的搭配成立,且意思通顺。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单词只能用一次,所以用过的单词考生可以做个标记,这样可以在
下面的做题过程中进一步缩小选择范围。这部分的题建议考生在8至10分钟完成。
第四部分除了选词填空,还有两篇文章的阅读理解,每篇文章后面有5个题,这和老四级的考法是一样的。从样题的分析来看,这部分将沿袭这几年来考试的特点。就文章本身而言,段落数量会比较多,文章篇幅会比较长,引言会大量存在;就题目而言,考查观点分析的题目和结论推理的题目比重会有所偏高,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重要细节仍是考查重点。考生只要认真把近几年的四级真题阅读部分加以练习和分析,就可以应对新四级两篇阅读理解部分的文章了。
第五部分是完型填空或改错的二选一部分,样题虽然给的是完型,但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改错。就完型填空而言,由于它的考法和以前是一样的,所以考生按照以前的方法来解答就可以了。如果以前四级考过的题目进行练习,并且仔细总结,就可以发现完型有一些固定考查重点,比如同义词和近形词的辨析,词组搭配等等。改错是六级的题型,四级从未考过的,四级考生对它的考法还相对陌生。这部分的考试形式是,一篇文章有10个错,分布在不同行,有错的那行边上有一条横线。所以考生可以十分清楚哪个区间有错,锁定思考的范围。需要改正的错误,一般是考生在写作时比较容易犯的错误。总体来讲,错误的设置会涉及时态错误,单复数错误,固定搭配,词性误用,上下文逻辑错误。
第六部分,即最后部分是简答题或汉译英的翻译。简答题的考试形式和以前基本一样。以前的简答题考过5个题,也考过8个题,改革后这部分的时间只有5分钟,从时间来分析很有可能考5个题,且每个题目的答案一般是简单的几个单词,否则考生的考试时间是不够的。如果考汉译英,考生也不用担心,因为这部分并不是考整个句子的翻译,而是考部分词组片断的翻译;这个片断的翻译还会比较侧重词组的考查,建议大家参考以下步骤来完成:确定重点词组,翻译剩余内容,最终把两者结合。下面以样题的第一题为例来说明:
87、The substance does not dissolve in water____________(不管是否加热).
整个句子的结构和意思都比较简单,关键是分析如何把括号内部分有序地翻译出来。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套用什么词组:这里有“是否”的意思,就可以用“whether or not”。基本句型确定后,就翻译剩下的内容:加热是heat,水加热要用被动,所以可以译为it is heated;最终加上句型,就可以翻译为“whether it is heated or not”.
从翻译部分来看,老四级词汇与结构部分的重要词组,重点语法可能会成为汉译英部分的考查重点,因此考生仍旧应该重视老四级的真题材料。
创新实践教程考试范文第3篇
2、我国幼儿园教师教育研究学术史:70年回顾与展望
3、东北地区非师范类音乐教师师资培训研究
4、山东出版社等116种重点图书
5、新中国成立70年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6、中高职课程衔接中“课程”概念选择研究
7、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意蕴
8、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育人与文化育人融合的基本逻辑和理念
9、全域归整,打造小学生“劳动美好圈”
10、泰勒原理和凯洛夫教学论的比较
11、“完整教学”:职业教育教学“新概念”
12、苏联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3、成人高校学生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实践研究
14、体育教师反思性教学之探讨
15、论中小学机器人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6、“工匠性”音乐教师转向“专家型”音乐教师研究综述
17、“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概念探析
18、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修养
19、文化 科学 教育 体育
20、搜书网提供442种电子书书目
21、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学生主体问题:研究视角与改革路径
22、新课程改革对高校体育专业教师能力结构的新要求
23、OLSME创客教育模型的教学实践研究
24、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5、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26、“和谐互动”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的运用
27、浅谈蒙台梭利的“工作”理论对幼儿园游戏的启示
28、试论高职院校拓展性活动教育体系的建构与运行
2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及其研究综述
30、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31、行动导向:项目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32、从美术教育史中“师徒传承”看社会与个人素养关系
33、模块教学、训教对接 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34、大学生拓展训练课程化建设
35、天津职业大学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36、论开放大学的教学文化建设
37、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二)
38、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2)
39、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挫折教育的一种革新探索
40、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中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4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42、在开放教育法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研究
43、浅谈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
44、“三三模式”案例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与探究
45、“四爱三有”视域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研究
46、从教育实践到教育思想
47、宿迁学院师范生实践技能素养的调查研究
48、美育:使人格完整和谐的教育
4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融合性研究
创新实践教程考试范文第4篇
曾德江(機械職業教育.ISSN1007-1776.2002(7)) 【摘要】本文首先論述了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主要性,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及實施,實踐表明採用正確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字】教學方法;創新思維;方法策略
創新思維是思維的一種方式,是指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創造想像而產生某種嶄新的思想過程。這裏的新可以是新觀點、新證據、新的研究方法、新的應用方法、新的研究角度。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職業教育學校,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培養同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直接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和勞動者。
職業教育學校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場所,在實施教育過程中只有將創新思維時刻融入教學中,才可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針對這一課題在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
一、積極採用啟發式教學法,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已慣用"灌輸式"、"填鴨式"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類教學方法主要強調
教材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講得過多過細,留給學生的思維和想像空間較小,因而造成學生學習死記硬背、不求甚解,基礎知識、基礎理論不扎實,最終阻礙了他們智力和思維的發展。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採用啟發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主要是在講授教學內容重點和難點的基礎上,以啟發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分析與之相關的問題,重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基礎知識的學習。啟發式教學法並不是一種固定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內容可以有:問答法、思路法、分解法、對比法、講練接合法、課堂討論法,實踐證明採用這些方法後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能力、想像能力、總結歸納能力,都得到鍛煉和提高。由於思維能力的提高,無形中對基礎知識、基礎理論的學習也起到推動作用,這一切為他們創新思維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傳授創新思維的方法和策略,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講授完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後,經考評學生這部分內容掌握情況完全能夠達到教學要求,但一牽涉到要發揮他們創新能力的題目時,許多學生就感到無從下手,針對這種情況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就有必要給學生介紹一些創新思維的方法和策略,創新思維的方法和策略有許多,但考慮到本門課的特點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主要傳授以下幾種方法和策略:
1〃 腦力激蕩法
利用集體思考的方式,使思想互相激蕩,發生連鎖反應,以引導出創新思考的方法。
如:提出一個創造性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允許自由想像,並注意暫緩評論,鼓勵提出更多的意見,然後將學生提出的各種方案列出,最後再進行歸納總結。
2〃 逆向思維法
正常的思維方式是在已知條件下根據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推導和判斷出未知的結果。而逆向思維則
與之相反,往往是根據結果反推實現結果的各種可能性。
如:在平面連杆機構概述中有這樣一個課目,一台簡易衝床由四個構件組成原動件個數為一,讓學
生判斷此機構是否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如無確定的相對運動應該怎樣修改此機構?經公式電腦構的自由度為零,即意味著機構無法運動。要使機構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則必須使機構原動件的個數與機構的自由度個數相等,此題目採用逆向思維法考慮,據所學知識反推即可知實現這一目的的思路有兩種:方案一機構中增加一個活動構件,增加一個低副,機構即可實現預期的運動。方案二機構中活動構件個數不變,減少一個低副增加一個高副,機構即可實現預期的運動。按以上兩種思路考慮,最後得出的設計方案竟有
八、九種之多。 3〃 系統搜尋法
針對設計要求,先系統地找出滿足設計要求的各種可能性,然後進行評價擇優確定設計方案。
如:根據木鋸鋸木料的動作,設計一台金屬棒料的鋸床機構。採用系統搜尋法,很快便知滿足這一設計要求的機構有雙曲柄機構、滑塊機構、導杆機構、正弦機構、正切機構、直動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
八、九種方案。
4〃 類比法
比較類似的情況,發現事物之間的相似處,做適當的比擬,並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的設計思路。 如:課程設計中減速器箱體的設計既可採用類比法進行,參考的資料可以是各種圖冊、設計手冊等,通
過類比並在原有資料的基礎上,可設計出既滿足設計要求又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作品。 5〃 組合法
按照一定的功能需要選擇若干成熟的技術加以組合。
如:要設計一台兩軸中心距較大傳動機械,其工作要求是傳動比恒定並傳動平穩。根據所學知識知道帶
傳動適應於具有較大中心距並傳動平穩的場合,但在傳動中會發生打滑而造成傳動比不恒定,齒輪傳動能滿足傳動比為恒定值,但其傳動中心距較小。綜合兩種傳動的優缺點知採用齒輪帶傳動即可解決問題。
實踐證明,學生經過創新思維方法和策略的訓練,創新意識有所提高,在學習過程中,經常能提出一些
出人意料並頗有創新意識的設計方案和設計思路。
三、開闊學生的思路和視野,為創新意識形成提供充足的源泉
在教學過程中,由於所使用的教學設備及教學手段的局限性,造成學生思考問題思路窄、層次低。為了
開闊他們的視野,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地安排學生到工礦企業、高新技術展覽會參觀、學習。也可向學生簡單介紹一些現代設計方法如:摩擦設計、可維修設計、綠色設計等。只有不斷地擴大資訊存儲量,才能開闊他們的思路和視野,才能為他們的創新意識形成提供充足的源泉。
四、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實現提供良好實踐條件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過程中,由於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大多紙上談兵,很少有實踐的機
會,為了讓他們的創新能力得到鍛煉,創新意識得以實現,應盡可能創造良好的實踐條件,採取的措施有:
1〃課外開放實驗室,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安排實驗。
2〃教學中,為了配合教學內容可以由教師佈置課題,也可由學生自行設計課題進行與本課程相關的製作。
3〃配備必要的實驗設備如:台鑽、砂輪機、車床、臺鉗等供學生使用,通過這個過程讓他們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創新意識得以實現。
教學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將創新思維時刻融入教學中,並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實現提供良好的實踐條件,才可能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人才。 1 4
精品文檔
创新实践教程考试范文第5篇
产业创新的层次不包括() (10分)
A. 产品创新
B. 流程创新
C. 企业文化创新
D. 功能创新。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2 题 10
分
收藏
在网络化创新模式下,IBM没有关注到小型机市场,仍然关注大型机市场,导致(
)抓住机会,成长为小型机领域的霸主。 (10分)
A. 康柏公司
B. 联想集团
C. DEC
D. DELL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机会,成长为小型机领域的霸主。 在网络化创新模式下,IBM没有关注到小型机市场,仍然关注大型机市场,导致DEC抓住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3 题 10
分
收藏
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形成的跨国技术人员社区对产业创新有以下作用:(
) (10分)
A. 带来了最新的技术
B. 带来了最新的管理
C. 增强了产业创新能力
D. 推动了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分
第 4 题
收藏
在以下哪些方面,产业集群比单个企业要优越?(
A. 专业化的人才
B. 足够的资金
C. 有效信息
D. 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分
) (10分)
第 5 题
收藏
网络化创新模式的竞争从三个层次展开, 包括三个方面:(
) (10分)
A. 设计规则的竞争
B. 模块创新的竞争
C. 集成创新的竞争
D. 制度创新的竞争.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分
第 6 题
收藏
产业集群是由以下哪些单位所构筑的网络体系:(
A. 企业供应商销售商
) (10分)
B. 大学与科技机构
C. 中介机构金融机构
D. 地方政府.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分
第 7 题
收藏
只有健全完善市场体系, 才能聚集各类资源要素,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分
10分) ( 第 8 题
收藏
IBM之所以创新失败,根本原因是局限于线性创新模式,未来很好利用网络化创新模式。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第 9 题 10
分
收藏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过分依赖技术引进,限制了我国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过分依赖技术引进,限制了我国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分
第 10 题
收藏
和网络化创新模式相比,线性创新在遵循统一界面标准的前提下,实现了创新的分散化。 (10分)
A. 是
B. 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本题共10分 你获得:
10
创新实践教程考试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