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习心得范文
初中英语学习心得范文第1篇
【摘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激发和培养初中生的兴趣,让英语学习融情与景,是他们英语学习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其中,教师是兴趣教育成败的关键。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要通过各种方式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要创设较为真实的情景进行教学。
【关键词】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习惯的养成、形式、动力
一、 兴趣的重要性
学习需要兴趣。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言这东两,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习英语更是如此。就某种意义上讲,学英语就更需要兴趣。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中学生学好英语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枯燥乏味的苦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要想达到学习目的,培养学生良好语感,作为教师,就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上下一番功夫。
二、兴趣的培养
首先,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的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近的亲密朋友。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
其次,要“寓教于乐” “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 自由演讲,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设较为真实的情景,进行情景教学。教室是教师大有作为的地方。用教室的人和物,电脑PPT等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要精讲,长则生厌。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兴趣大振,热情倍增。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 “成功的欢乐是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纠正错误,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受挫折。
三、习惯的培养
首先,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行人说过“习惯要靠习惯来征服”。我们除了培养学生爱学英语的兴趣外,就是坚持不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为了尽快缩短学生间的差距,教师要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学生听讲质量,书写认真程度,作业完成的质量,等等都需要教师的长期关注与劳动付出。
再有,帮学生建立学习笔记及加强小组建设。小组活动是课堂活动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使互动的课堂活起来,就要加强小组建设。两人小组, 三人或四人小组都是英语课堂中最常用的小组活动形式。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以后,我发现小组讨论有时流于形式,毫无实效可言。每个组都有几个同学在讨论时敷衍了事,讲不会讲,又不专心,更不要说记笔记了,久而久之他们越甩越往后。为了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保证课堂实效,我采取先要求,再小组解决,但小组之后我会先解决他们的疑问,没有疑问了,挑重点的找学生讲,这样他们就会专心于课堂及课堂活动。久而久之他们就没有侥幸心理。也就形成了扎实有效的小组活动。
而且,背诵要养成习惯。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好英语,但是英语学得好的肯定都得益于大量的诵读。在课改过程中,发现学生学得极不扎实。说是会说吧,口误很多,要他们写吧又不会,以往曾经使用过的小组检查流于形式,课上有限的时问只能检查少数几人,于是我们开始使用默写形式。课上规定时间内默写规定段落, 给予一定的分数,多默写多得分, 由老师给分。写完后有改错过程,默写不过关的要重新背默,但分数相应降低。以此促进学生背诵习惯养成。
也许你会问: 口头诵读怎么解决?事实是,我们把平日要背的段落重新改写,变成了口语考试段落及听力材料。所谓口语考试是一种促进学生背诵的手段。我们把每个模块课文或对话进行缩写,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内容拿出来由学生背诵,每个段落赋予一定分数,总分计入考核内容,以此促进平日的背诵,也是一种反复。听力材料的改写也是本着这样的原则,降低难度,复现课文内容。借助这些手段,我们将教材进行了整改,降低难度,吃透学透,以便为进行活学活用做准备。学生在此过程中就会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总之,我们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白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尽快将学生带进英语之门,使我们的课堂“活”而有效,以取得大面积收获。
参考资料:
1.胡际明:《中国英语教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2.张文静:《初中英语期刊杂志》江苏教育,2012。
初中英语学习心得范文第2篇
知其人论其世译其文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此乃孟子谈及与先贤神交时说的一段话,意思是:吟诵前人的诗,阅读前人的书,但不了解赋诗著书之人,这行吗?所以要去研究那些诗人作家生活的年代以及他们在那个年代的所思所虑,所言所行,所好所恶,所求所弃。这就是与古人交朋友。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对译者应该有启发,因译者首先也是读者,故我们亦可自问:译其文,传其意,不知其人,可乎?回答是:当然不可。 要翻译怀特就要了解怀特。要翻译怀特的文章就要读懂怀特的文章。而要知晓怀特其人其文,就要研究与怀特其人其文相关的语境。简单说来,语境分为微观语境和宏观语境,前者指字词句以及篇章的前后关系,后者指与某语篇相关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为读懂某书或译好某文而去研究相关背景,这实际上就是“知人论世”。惜当今翻译专业的学子知“语境”者众,晓“知人论世”者寡矣!但令人高兴的是,不管是知“语境”还是晓“知人论世”,本届参赛者中有不少人意识到了研究相关背景对翻译的作用,从而自觉地查阅百科全书,浏览相关网页,阅读怀特的其他作品。
评委从参赛译文之译注和部分参赛者写给组委会的“参赛感言”中发现,至少有人“搜集了 Sash window 的图片及视频,考证了 adjustable screen 的安装方法”,故而把描写安装纱窗的那段原文翻译得较为得体;有人读了怀特第一次迁居牧场时写的那篇《迁居》(Removal, 1938),由此明白了原文中的 The last time I tried to purify myself by fire 之所指,还确定了 selling the occasional chair 既非说“偶尔卖掉一把椅子”,也非说卖掉的是“逍遥椅”;有人读了作者那篇《告别四十八街》(Good-bye to Forty-Eighth Street, 1957),从而知道他龟湾那套公寓有6个房间,因此更为谨慎地把 a couple of adjustable screens中的a couple of 译成了“几个”,而非“两个”;还有人读到了怀特说:“我深感对社会承担着一份责任,作家既刊文出书,就有责任抑恶扬善,弃伪求真,”1从而意识到原文 all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what the words say is gone 中的
responsibility 更多的是指社会责任,因此没像某些不知就里的参赛者那样把这句话译成“无需再考虑遣词造句是否达意”,“失却了字斟句酌的意识,自然文思泉涌”,或“不用再为笔下表达的意思而羁绊,笔头就此可以信马由缰”。 本届大赛参赛稿比上届翻番,达3400余份,其中优秀译文的比例也多于往届。但从译稿注释可以看出,虽多数参赛者都知道E.B.怀特(1899~1985)写过儿童文学作品《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和《吹小号的天鹅》,但有不少人似乎并不知道怀特还是一位独具风格的随笔大师。其实怀特曾长期为著名周刊《纽约客》撰稿,以其简洁、生动、恬雅而又不失幽默的随笔著称于世。他曾长期居住在俗称“龟湾”的纽约曼哈顿市中心东区和在经度上更靠东的缅因州,所以他为《纽约客》写的文稿中有许多篇都叫“东区来信”(Letter from the East),而这次大赛选文即其中一篇的引子(引入一本在当时已无人问津但作者却舍不得烧掉的小书)。该篇发表于1957年7月27日出版的《纽约客》,后收入由威廉瓦特和罗伯特布拉福特选编的《怀特读本》(1966)。该篇主题写的是他老师威
廉斯特伦克及其代表作《文体要素》,故其篇名在《怀特读本》中为《威尔斯特伦克》;为区别多篇Letter from the East,该篇篇名有时又作“Letter from the East: Turtle Bay”2,这也是本届大赛选文篇名之由来。怀特这篇随笔一发表,出版商立即找上门请他修订并扩充那本小书,所以今天作为美国研究生必读书的《文体要素》由怀特和他老师共同署名。
怀特在扩充版《文体要素》中多次强调行文必须简洁,并揭示了简洁与生动的关系。他说:“简洁是生动的副产品文章简洁方有活力。句应无冗词,段应无赘句。”3而许多参赛译文所欠缺的恰好就是简洁。以进入最后一轮评选的100篇参赛稿之正文为例,除两篇文言译稿外,只有一篇译稿的字数少于参考译文。参考译文之正文为1116字,而参赛稿一般都多出130字左右,有几篇甚至多出近300字。可以这么说,多出的这些字就是怀特所说的冗词赘句。产生冗词赘句的原因当然与母语修养和个人文风有关,但主要原因还是译者只关注怀特说了什么,而忽略了他是怎么说的。如:把 Mosquitoes have arrived with the warm nights 译成“蚊虫随夜暖而至”,此可谓如法炮制,有人却译成了“随着夜晚渐渐地变暖,蚊子们也翩然而至”;把 I suffer from the lightheadedness 译成“我感到头晕”,此可谓亦步亦趋,有人却译成了“我甚感不适,头重脚轻,晕晕乎乎”;把 love in summertime, relaxed and languorous 译成“夏日之恋,悠然而恹然”,此可谓心摹手追,有人却译成了“夏日这般伟大的爱情,慵懒而惬意”;而把 as an eagle rides a warm updraft 译成“就像鹰借暖流扶摇而上”已有敷陈之嫌,可有人还意犹未尽地译成了“鹰借着温暖的上升气流腾云驾雾一般翱翔”。
上例说明,翻译一方面需“知人论世”,一方面还需字斟句酌。翻译怀特的文字,犹需力求精炼。对许多参赛稿而言,行文冗赘之因还在于习惯性地滥用“着” “了”“的”等字。本届参考译文共用了3个“着”、8个“了”和35个“的”字,而有篇参赛稿则用了16个“着”、20个“了”和 64个“的”字。余光中在《论的的不休》一文中认为“少用的’字是一位作家得救的起点”4。笔者以为青年译者首先也得学会少用“的”字
5、“着”字和“了”字。
说到“的的不休”,顺便也说说参赛稿中的“处处有们”。汉语名词无复数变化,单复数往往可据语境意会,如“噪蝉声乱日初曛”绝非说一蝉,“门闲可与雀张罗”也绝非指一雀。可我们的青年译者受英语影响,往往一见复数名词就加“们”,结果这届参赛稿中就出现了不少“蚊子们”、“麻雀们”、“动物们”甚至“美洲蝉们”。然而对某些复数名词,青年译者似乎又不太敏感,如原文 snap off the lights 中的 lights 显然指多盏灯,所以除非你真能确定那些灯是由一个开关控制,最好别翻译成“啪嗒(吧嗒、喀嚓、嗖地、砰地、啪地)一声把灯关掉”。有时原文复数还能告诉我们更多信息,如 The mornings are the pleasantest times in the apartment 句中的 mornings 和 times 就告诉我们,作者所说的“早晨”指夏季所有早晨,而非那天早晨。意识到这点,就会注意到后文用一般现在时描写的蝉噪雀鸣也是指夏日常态,从而不会用完成时态或进行时态译出“从第三大街传来了美洲蝉的嘶鸣”或“麻雀们唱着歌”等不当词句。说到一般现在时的翻译,笔者常建议学生读商务印书馆1980版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第114页上的讲解和译例。
在评析去年的参赛译文时,笔者曾指出当代青年译者共有的一个毛病,那就是一看到某个英语单词,他们能想到的往往就是当年开始学英语时第一次接触到的那个对应的汉语词。这种毛病在本届参赛译文中依然比较突出,许多参赛者一见 theory 就译“理论”,一见 behind me 就译“我身后”,一见 illusion veil 就
译“梦幻般的面纱”,一见 chant 就译“唱歌”(或“咏唱”、“吟哦”、“低吟浅唱”、“哼着曲儿”、“哼着小调”等等)。除这个老毛病外,本届参赛稿中还有一种新毛病值得纠正,那就是有人让近年才开始在中国媒体网络上流行的“给力”、“抓狂”和“穿越”等新词儿穿越到了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前面说“知人论世”之“论世”包括研究前人在他们生活的年代之所言,而说到宏观语境,有学者说“包括原作者的整本书、原作者的全部作品,以及原作者所处时代的文学风尚等等”6。如果译者考虑到怀特时代美国人的语言习惯和文学风尚,可能就不会译出“湿巾打起来更给力”、“这药比弗立特更给力”、“我抓狂地看了他一眼”、“第三大道上又传来让人抓狂的声响”以及“仿佛我是从远古的什么地方穿越到这里的”等不合时宜的文句。本届参赛稿中有少量文言译稿,笔者审阅后认为,用文言翻译怀特这段文字似乎也不合时宜,另外这些参赛者的文言水平尚有待提高。
本届大赛选文中有两个翻译难点,即第一段中的 when the lower sash is raised to receive the screen 和第三段中的 the mad buildersAmerican cicadas。前者难在英汉双语词典中难觅与 receive 一词既对应又适用的现成译文,于是有人向 Wordreference 论坛求助,并得到英语国家网友的回应。有人解释道:”the lower sash is raised to receive the screen = the lower sash is raised to allow the
screen to come into place”,但参赛者对come into place(come into play, come into effect)仍有不同理解,结果有人将这个从句译成“拉起下窗框安装纱窗的时候”或“当下面的窗框被升高与纱窗对接时”,有人则译成“若是将下页窗推上以露出纱窗”或“当推起下窗扇让纱窗发挥作用时”。根据上文 I bought a couple of adjustable screens... and they are in place in the windows(注意前一个分句用一般过去时,后一个用一般现在时),我们知道怀特买回的纱窗早已安装到位,他不可能反复提起下窗扇来安装纱窗,但他会提起下窗扇“以露出纱窗”。为何露出纱窗呢?“让纱窗发挥作用”。发挥什么作用呢?当然是既不让蚊虫进屋又能通风透气。所以评委会认为后一种理解正确,不过最好直接明了地翻译成让纱窗通风或透气。相信此句的翻译能加深我们对“每个词用在新的语境中都是一个新词”7这句话的理解。
关于 the mad buildersAmerican cicadas,评委在讨论和咨询过程中发现,包括一些美国资深教授在内的专家也是见仁见智。一曰作者以 mad builders 喻 American cicadas,因蝉之若虫在地下生活期间会为自己建造“房屋”,故有“地下建筑师”之称,持此说者将 mad builders 译成“疯狂的建筑师”;二曰作者以 American cicadas 喻 mad builders,而 mad builders 指建筑工人或那些常年使用器械维修马路和便道的市政工人,因他们弄出的噪声堪比蝉噪,持此说者将 mad builders 译成“疯狂的建筑工人”或“狂热的施工者”等;三亦曰作者以 mad builders 喻 American cicadas,但认为 mad builders 的意思是“使人狂躁者”(the author coined the expression “mad builder” to indicate that American Cicadas are so noisy that they almost make people mad),”mad” 在此是名词,”mad builder” 之构词相当于我们常见的 trouble maker 和 body builder 之类。笔者认为三说皆有道理,但在本文语境中,第三种说法最为逻辑。第一说之牵强在于其比喻本身,蝉之若虫靠吸食树液为生,在地下期间就依附树根蛰伏,与蜂巢蚁冢相比,蝉穴被称作“建筑”名不副实;再说英语 mad builder 所指的“疯狂建筑师”,是那种构思大胆而巧妙的建筑师,如西班牙天才建筑师高迪(Antonio Gaudi, 1852~1926)就被人称为 mad builder8。第二说之比喻非常形象,但问题是:不管比喻
的是建筑工人还是市政工人,他们干嘛只在夏日午时的烈日下(in the noonday sun )工作呢?第三说恰好符合“蝉噪午时”这一客观现象,“蝉噪午时”之因说法有二:一说雄蝉在气温20度以上开始噪鸣,气温达30度以上时蝉噪最甚;二说蝉之求偶交配每每于正午时分,但不管是何原因,气温最高的夏日午时蝉噪最嘶声竭力,其声可达120 分贝(Some cicadas produce sounds up to 120 dB)9。另外美洲蝉中有类周期蝉(periodical cicada),分为十七年蝉和十三年蝉,此类蝉之噪鸣真可能使人发狂,而据资料记载,怀特写《龟湾》的1957年正是“群14号”十七年蝉出现在纽约的年份10。需说明的是,虽参考译文采用了上述第三种说法,但评委会决定,对采用
一、二种说法的参赛稿均不扣分。
本届参赛人数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也多,但篇幅有限,以下仅把上文未谈及的一些翻译要点编号罗列,供大家参考。
1、theater under the stars 不宜翻译成描述性的“星空下的剧场”或“星光下的剧院”,而应译成命名式的“剧场”,因美国有若干户外或室内剧场都叫 theater under the stars。
2、 illusion veil 即新娘的头纱或面纱,不宜在 illusion 一词上穿凿附会,直接转换原文的 metaphor 即可。
3、theories 不宜译成“理论”,应取《牛津高阶》第7版theory第3义项:意见、看法、推测。
4、air-conditioning machine 翻译成“空调”即可,但译为“窗式空调”更为贴切,因即便是作者揣测,也只有窗式空调的进风口才可能钻进蚊子,且龟湾公寓当时用的就是窗式空调。
5、译文应表现“我很喜欢(这台破空调)”和“空调几乎不起作用还发出噪声”之间看似矛盾但又逻辑的关系以及原文的幽默口吻喜欢是因为使人想起挤地铁的“愉快”经历,原文and it makes... 之and表对比。
6、商品名Flit必须汉化,或曰必须翻译。
7、译文应刻意再现 The mornings are the pleasantest times... like the mosquitoes 这个长句的静态描写。
8、sleep off: 用睡眠消除(疲劳、头痛等),原文sleeping it off中的it指exhaustion。
9、时间状语 out in the noonday sun 最好前置并适当变通(强调noonday),从而与上句中的“早晨”形成时间衔接或对照。
10、译文应讲究蝉鸣声和麻雀叫声的用词。
11、注意 I managed ...and am still supporting... 前后分句的时态变化。
初中英语学习心得范文第3篇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收益颇多.自参加新课程远程研修以来,作为研修学员通过认真收看视频教学、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参加班级交流和互评,从中我学到了专家和同行们的很多值得我参考和借鉴的经验和案例,我深感自己在思想观念上受到教育和启发,我的精神受到很大鼓舞。这些都都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提供了指导和支持,催我奋进。回顾这一段时间的研修,我不仅发现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学习到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施,下面简单加以总结。
1、研修让我正确认识了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教师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的有关书籍,记好学习笔记。同时,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撰写心得、反思。研修让我充分的认识到,教师职业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道、授业、解惑”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合格人才的职业。一个合格的教师,应从充分认识自己劳动特点的基础上,树立从高的职业道德,修炼自己的职业精神,以实现“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知识情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智力、情感意志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提高学习效能。在教学中应该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努力减轻学生负担,尽量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让学生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课堂上只要积极大胆的参与了各个教学活动,就是最大的成功和可喜的进步。
3.评价是为了促进和激发学习吸取,评价要基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标准不是考试要求,更不是要通过考试把学生和老师分成三六九等。应该在于正确的指导教学活动更加有的放矢,更好的改进教学。教师通过坚持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教学生涯。
4.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因此,教师也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转变传统角色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
5、研修让我能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化学教改观的认识,加深了对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什么、教多少、如何教等问题得到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的宗旨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修培训为我们每位教师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引导我们在新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不断发现,不断思考。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注重本学科以外各科知识的学习,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老师也应终身学习,惟其如此,才能与时代同步。
>初中化学研修心得二:初中化学研修心得>>(748字)
参加“网络名师研修工作室”,我深刻体会到研修工作室对我们的帮助,研修工作室通过讲座、看视频、研讨等多种形式使我们知道了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研修工作室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了解了当今教育现状和发展方向,而且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应彻底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要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去进行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
研修工作室开拓了我的视野,也开拓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在网上我虚心学习,促使自己对化学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的认识的转变。总之,通过讲座、看视频、研讨等这样的形式,可以说受益匪浅。
研修工作室让我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要真正把学生当成是学习的主人,要想让学生学习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关键。对于教材的一些处理也在这里找到了共鸣,让我自己大胆的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对有些内容降低难度。
通过研修工作室,我可以畅所欲言,老师们亲切诚肯的点评,视频教程里老师的讲解丝丝入扣,细致入微,给我很大的启发,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提高。同时,我也深深的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教学理念的落后、教育教学方法的单一,我决定在以后的工作中:
1、多学习、多交流,使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扩大,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教学和时代的挑战。
2、认真备课、上课,合理设计学案、教案,精心设计练习题,有效地进行分层教学,使所有的学生都不掉队,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智慧型人才。
3、教师每时每刻都要学习,所以,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之余加强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多读一些有价值的教育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努力,我相信这是我能够做到的,我的教学生涯还有很长,所以说,需要更多不断的进步!
>初中化学研修心得三:初中化学研修心得>>(1385字)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学生刚接触化学,刚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实验更感兴趣。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要记的知识比较多,比较集中的特点。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不失时机表扬学生,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表扬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教师多表扬和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使其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愉悦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有一次我请了一位并没有举手,但是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的学生出来做用排水法收集他呼出的气体的示范。当他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实验后,我就对着全班学生夸他:“你做得很好!你为全班做了一个正确的示范,全面同学都应该多谢你!”就是这一句夸奖,竟如同一幅灵丹妙药彻底改变了他。原来他是一个学困生,在以后的化学课中我都经常表扬他,从此,他渐渐甩掉了落后的帽子,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初中化学研修心得四:初中化学研修心得>>(1437字)
没有太多机会提前学习,只有两天的研修时间,但是我学习的心情是迫切的。我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太深奥的知识水平,但是我是以一颗真诚的心潜心学习。带着满脸的无知选择了景德镇市五中马菊根名师成长工作室,我没有什么高深的教学水平,有的仅是乡下教书的茫然,但从与各位前辈老师简短交流谈话间,发现自己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收获不小。
一、教师在教育教学时心中要充满爱心,尊重学生的人格,以爱心育人。
在茫然的进入工作室,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下,各位有经验的老师和工作室的老师手把手教会我步骤,让我焦急的心放松不少,在教学中对待学生也要如此。教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更要热爱学生。这种爱要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的爱无微不至,并全心全意的的为学生着想,不图任何回报和名利,不能有任何功利因素掺杂,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发自骨子里的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教师不能盛气凌人,特别是不能利用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要时刻记住,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和改正错误,要给他们机会展现自己。
二、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学生的引导者和领路人
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态度,精益求精的设计教案、耐心细致的辅导学生的奉献精神,更要让学生感受到积极向上、与人为善的人生态度,笑对人生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这样教师在日常行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些就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教育效果,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人格。
三、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端正思想,建立正确的育人观。
教师应该平等的公平的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应一碗水端平,一把尺量正。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惜时教育、信心教育、感恩教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要敢于相信学生,敢于放手,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多些“表扬”,少些批评;多些关心,少些歧视;多些微笑,少些冷漠,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成为勇于尝试、不断进取的好学生。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赏识的态度提醒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做得更好。
四、教师做工作要持之以恒,有始有终。
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只要你用心的认真去做,节节、日日、周周、每个学期、每个学年都达到踏实认真,勤奋用心,坚信必定会有丰硕的果实。教师切忌做教育教学工作时没有耐心,粗暴简单,做事情三分钟的热血,丢三落四,不能经常的与学生面对面的、精心的辅导,耐心细致的教育,以情育人,以情感人。教学工作无论什么事情,什么时候,都要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评比,有通报,切忌半途而废。
五、教师要做好反思。
多反思比多写教案强得多,有句话很经典: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让老师成为名师,但是坚持写三年反思一定可以让老师成为名师。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反思自己成功的案例的成功之处,反思自己的失误的败笔之处。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熟。
初中英语学习心得范文第4篇
心得一: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我受益非浅,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李元昌老师的从教经历和对教育的执著追
求,给我们年轻教师很大的教育,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教育,怎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让我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深刻道理。
二、要谦虚谨慎,不要傲气。这是宋老师给我的深刻印象。无论是从处理好师生关系还是从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关系来讲,都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要集思广益,不要主观臆断。一定要有很强的平等、共同学习的意识,遇事多商量、多沟通,经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心胸宽广,不要小肚鸡肠。一定要有一种容人、容事的宽广胸怀,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一点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
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 “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
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五、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心得二: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从教育局领导到学校校长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异彩纷呈,讲座全面系统。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刘华蓉教授报告:教育管理中的危机和舆论应对和李雯教授的“学校安全工作理论、政策与实践”,对指导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助,使我们不仅了解了全国学校安全的现状,也对如
初中英语学习心得范文第5篇
静下心来回味一下这两天收获的是什么?我感觉我收获的是差距,是我个人跟那些名师之间的差距,自身有一种知耻而后勉的感觉,二天的学习让我真正能够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悟,让我真正体会到重视技巧的重要性。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开悟,名师开悟不如自己顿悟。”而我却还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在名师的引领下,我们才会有自己的顿悟,才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面去努力。回到学校,结合实际,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方知我要做的努力太多了。
第一,我们现在所教的语文,经过这些优秀教师的研究探讨,正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转型,正在改革中创新。而我平时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还只是在为教课文而教课文,没有真正达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课程内容”这一质的飞跃。特级教师林苹说:“第一种水平:教一篇课文,知道一个故事,是一节不入门的课,因为没有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第二种水平,教一篇课文,明白一个道理,似乎比第一种好一点,但好不了多少,也是属于一节比较差的思想品德课,而第三种水平是积累语言,形成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这样的课,才是一节真正的语文课。”于我而言,这样的课,是一种境界多么高 1 的课呀。我一直都在努力地朝这个方向靠拢,对比起来,我觉得我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点体会我是最深的。这一次观摩课,那些优秀教师的讲课,使我大开眼界,这就是跳出课文教语文呀,也就是从“教课文”向“如何教”的转型。
总之,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这次培训对于我将会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在开展教学工作中的影响。
2篇二:小学语文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大湖中心小学 陈惠珍
2014年12月20日,前往晋江一中,听取了各位老师的优质课。通过本次外出教育培训,收获很多,受益匪浅,使我真正体会到讲课是一种艺术。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收获实在是太多了。
静下心来回味一下这两天收获的是什么?我感觉我收获的是差距,是我个人跟那些名师之间的差距,自身有一种知耻而后勉的感觉,两天的学习让我真正能够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悟,让我真正体会到重视技巧的重要性。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开悟,名师开悟不如自己顿悟。”而我却还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在名师的引领下,我们才会有自己的顿悟,才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面去努力。回到学校,结合实际,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方知我要做的努力太多了。
第一,我们现在所教的语文,经过这些优秀教师的研究探讨,正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转型,正在改革中创新。而我平时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还只是在为教课文而教课文,没有真正达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课程内容”这一质的飞跃。特级教师说:“第一种水平:教一篇课文,知道一个故事,是一节不入门的课,因为没有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第二种水平,教一篇课文,明白一个道理,似乎比第一种好一点,但好不了多少,也是属于一节比较差的思想品德课,而第三种水平是积累语言,形成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这样的课,才是一节真正的语文课。”于我而言,这样的课,是一种境界多么高的课呀。我一直都在努力地朝这个方向靠拢,对比起来,我觉得我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点体会我是最深的。这一次观摩课,那些优秀教师的讲课,使我大开眼界,这就是跳出课文教语文呀,也就是从“教课文”向“如何教”的转型。
第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我认真聆听了八位老师的示范课例,八位老师都能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
充分的锻炼和展现。另外,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精英不愧为精英,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八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仅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风格、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赞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沉思,名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思来想去,不外乎以下几点: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 深入研读教材,了解诗词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3、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
4、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总之,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这次培训对于我将会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在开展教学工作中的影响。篇三: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外出听课学习总结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新安县听课学习教改活动,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从中可以取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在听课中,学到了很多,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现就这次学习活动作如下总结。
一、此次活动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每一位老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听的一些课堂追求花样,华而不实。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
二、例题设计精巧,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练习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分层合理得当。课堂效率很高,教学效果良好。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要承但起这一重任,首要的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备课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现在的老师写教案,设计课更多的是照搬人家设计精彩的环节,精彩的习题。而没有更多的去考虑:为什么教材编写者要以这样的方式呈现这个内容;学生之前的认知程度;教材在整个小学教学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明白孩子在学习这个知识的过程中的软肋。
(二)、怎样找到学生学习认知和数学知识增长之间的连接点。 首先,需要教师整体把握教材中知识点之间本质的联系,站在一个整体联系的层次去审视和处理教材,向学生传递一个完整的教学思想,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融会贯通的教学认知结构。 其次,学生要学会联系看问题的思维习惯,他们应被鼓励寻找联系以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问题。
这次外出学习,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在各方面不断地深入钻研,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
常袋小学语文外出学习体会
五月份我去孟津县常袋中心小学参加了与二实小的联片教研,明确了自己教学水平所在的位置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深入展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热情,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谈谈我参加本次学习的感受。
一、教材的选择和处理更科学、合理、灵活、有效,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如何把教材编写的静止知识变成学生动态构建起来的知识;如何用教材涉及的内容作为学生探索的对象;如何选择合适学生的内容,突出重点,采取详略得当的策略等等,在本次课上得到体现。在教材的选择和处理上更科学、合理、灵活、有效,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把适合教师讲解的内容尽可能变成学生探讨问题的素材,做到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 >的教学中,让学生用猜测游戏、引导发现,并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教材进行逻辑化、艺术化的加工处理。
二、各种教学方式并用,注重实效,发挥各自优势。
根据学生情况,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本次老师做课来看,教师注重实效,多种教学方式并用,发挥各自优势,该教师讲解的就讲解,该看书的就看书,想得益彰,使课堂教学各有特色,丰富多彩。
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有效实施教学过程。
在本次展示会上,老师的教学过程体现了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关注学习方法,重视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及学法指导,关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关注学习方法的掌握。如:“养花”一课,让学生提问、梳理、提升、总结等,把学习方法放在重要位置。(2)关注过程体验,重视活动及情境的创设,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既注重了学生的提问,又注重了问题的自主解决。(3)突出语文教育中的文化因素,主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感染;强调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力;(4)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5)提出语感的培养,在语文教育中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6)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
四、进一步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不仅对教学有影响。还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有良好的职业理想;还要有过硬的教育教学本领;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养,要不断与时俱进。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进行好小学语文的教学。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我们在实践课程新理念时,要更加理性,要辨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学习。篇四:教师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2015年8月10日17日到省体校学习培训,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在此期间观摩了课堂教学并与授课教师交流互动,听了学校领导的专题讲座,每天学习结束后学员相互交流体会。这次学习,使我深受启发,下面主要谈谈我在省体校参观学习后的几点感受:
一、特色化的先进教育理念
省体校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及“高能性”为目标,以“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 为特点的教育理念。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课堂教学271法则,形成了省体校教学的最大特色。 271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准备紧锣密鼓,学案探究互动热火朝天,学生课后复习温故知新。具体包括以下三个转变师长变学长,变教为启,变教为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室功能的转变,变教室为学室,变讲堂为学堂。这种课堂解放了学生的头脑,解放了学生的双手,解放了学生的眼睛,解放了学生的嘴巴,解放了学生的空间和时间。
二、高效化的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小组的建立既使学习主体细致化(每组6人,根据学习能力的差异分为a、b、c三个等级),既有利于老师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更细致的了解掌握,也有利于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层次教学,同时学习小组还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律性,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也能得到充分地展现。
三、集体化的导学案
导学案中所涉及的探究问题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过程。知识点挖掘细致,我所听到的语文学科两节课都体现了教学中学习的层次性,学生的主体性,很有实效性。课间通过和几位任课老师的交流,从这些老师的言语中可以透漏出教师的集体备课效率很高。所谓的效率高可以从学案的编写中充分体现出来:学案上有编制者、有审核者、还有审批者和日期,编制和审核均是2个人,执教人有的还不是学案的编制者,说明不是个人编制。
四、广泛的师生阅读
教师首先是勤奋的读书人,在每个学期学校都要求每一名教师至少阅读十本不同类别的书籍并写出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其次让学生畅游书海,每名学生在每个学期要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并做好名言警句和美文语段的摘抄。每个年级每周都安排了阅读课,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了一种习惯;再次是每个年级在每个学期组织一定量的阅读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高效性。阅读不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能为学生的人生增添色彩。
五、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
整个校园均充满了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操场到教室,从走廊到厕所,从班级到小组,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的名言、作品和荣誉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转变学生行为的准则。如今日事今日毕,我们决不拖延, 正课与自习一分钟也不让自己闲下来,紧张而积极,你的收获会让你更加喜悦 ,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移 。这些名言会激励学生严于律己,做事坚持不懈,很实用。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教育学生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利用教室走廊墙壁,随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知识,这些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六、精细化的学校管理
俗话说的好,“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省体校校园每项工作都做得非常细致,如在卫生环境上几乎看不到一片纸屑。学校管理采取无缝隙管理,而且教师队伍年轻,这点与我们鱼河峁中学非常相似。但xx二中对新教师上岗之前的培训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在那里一名新任教师要进行20天左右的培训和严格考试才能进教室上课。通过这些内容充实、实用的培训,新上任教师的成长也就快了很多。 学校完善的奖惩制度也很值得学习,尤其是对一线教师和备课组的评价,能充分调动一线教师和备课组长的积极性,因此才能搞好集体备课,拉动各位教师的成长。尽管学
校要求教师坐班时间不长,但很多老师能坚持坐班到10点,这可能就是完善的奖惩制度所体现的结果吧。篇五:小学语文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程永玲
通过本次外出教育培训,收获很多,受益匪浅,使我真正体会到讲课是一种艺术。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收获实在是太多了。 静下心来回味一下这两天收获的是什么?我感觉我收获的是差距,是我个人跟那些名师之间的差距,自身有一种知耻而后勉的感觉,三天的学习让我真正能够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悟,让我真正体会到重视技巧的重要性。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开悟,名师开悟不如自己顿悟。”而我却还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在名师的引领下,我们才会有自己的顿悟,才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面去努力。回到学校,结合实际,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方知我要做的努力太多了。
第一,我们现在所教的语文,经过这些优秀教师的研究探讨,正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转型,正在改革中创新。而我平时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还只是在为教课文而教课文,没有真正达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课程内容”这一质的飞跃。特级教师沈大安说:“第一种水平:教一篇课文,知道一个故事,是一节不入门的课,因为没有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第二种水平,教一篇课文,明白一个道理,似乎比第一种好一点,但好不了多少,也是属于一节比较差的思想品德课,而第三种水平是积累语言,形成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这样的课,才是一节真正的语文课。”于我而言,这样的课,是一种境界多么高的课呀。我一直都在努力地朝这个方向靠拢,对比起来,我觉得
我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点体会我是最深的。这一次观摩课,那些优秀教师的讲课,使我大开眼界,这就是跳出课文教语文呀,也就是从“教课文”向“如何教”的转型。
初中英语学习心得范文第6篇
初中英语教师读书心得一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不断推进的今天, 我认为做一个中学英语教师决不能没有激情, 不富有激情的人就不能称其为一个上乘的英语教师。根据目前的英语考试题型来看,阅读能力的考察在考题中的比例是相当大的。所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初中阶段是学生养成阅读理解力的重要时期,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很重要。学生对英语阅读有恐惧的心理,看到篇幅很长的英语文章就没有耐心去看,导致了学生不喜欢阅读,阅读理解能力越来越差。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数都是教师中英互译,在教学方式上很单一,课堂不活跃,氛围不好。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读书心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 学生要有正确的英语阅读观
学生的阅读观念错误,导致学生对英语阅读提不起兴趣,英语的阅读观主要包括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的兴趣、对阅读积极的态度等。一些英语文章有很强的趣味性,这样的文章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但不是所有的阅读文章都这样。现在的英语阅读分为文本类的以及非文本类的,很多非文本的阅读很难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要树立学生的正确的阅读观念,要做好阅读之前的心理准备,还要把握好阅读当中的心理调控。所以,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态,帮助学生克服英语阅读的心理障碍,给予学生引导和鼓励。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通过自己体会和感受后,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主旨,所以学生做好自我的心理调整很重要。学生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坚持阅读,积极阅读。通过几遍阅读,理解能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 创设情境教学
教师要能够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语言环境当中,让学生做好阅读的心理准备,为高效率的阅读做好铺垫,所以做好导读对学生阅读很重要,导读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有背景导入方法和情景导入方法。如果对使用英语的国家的背景知识了解得很少就会造成阅读上的困难。所以教师要能够把一些背景知识讲解给学生,比如文章的作者介绍、写作的背景以及一些文化背景,通过讲解这些知识来消除阅读理解的障碍,让学生通畅的阅读。情景导入法是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通过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手段把一些图片或者是录像呈现给学生,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走进中心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what are they doing?”“where are they?”均适用于任何picture-talking。对于没有插图的课文,教师也可挖掘身边资源。导入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文章的内容。
初中英语教师读书心得二
新课程英语教学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预习复习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学生通过对文本知识的预习和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产生一定的疑惑,进而思考,以解疑惑。由此可见,预习复习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英语学习过程之中,为他们学习的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一、预习、复习的作用。
1、预习:学生通过预习,熟悉教学内容,并且大致找出预习内容中的难易点。当老师讲解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听讲。这样,学生能很快地理解教学内容,缩短老师的讲解时间,减轻师生的课堂负担,为丰富教学内容奠定基础,提高教学效率。
但要注意得是:熟悉课本,预习要有层次性和差异性;
巧用网络,预习要有时代气息;
抓住热点,预习要体现综合性。
2、复习:学习了新的内容后,如果学生能自觉地复习。从记忆规律方面来说,能增强记忆效果,训练记忆能力。从知识巩固来说,学生及时地复习能使知识在头脑中得以强化吸收,利于学生对其他新知识的掌握。
二、对学生预习、复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1、通过课堂监督学生预习情况。
英语课结束前,布置预习内容,并说明下次上课前检查预习情况。申明:如果检查到没有一点预习的迹象会有一定的惩罚。最初的几次检查一定要言出必行,以后偶尔抽查,抓突击,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大部分学生会在下课后开始预习下一次要上的内容了。
2、以课后作业与辅导为载体逐渐养成学生复习的习惯。
每上完一堂课,都得要求学生及时地将所学内容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对刚学的知识印象才会深刻。我教了两个平行班,其中一个班要求上英语的那天必须把当天所学的内容认读几遍或背些词汇。另一个班则没有这样要求。同样的教学内容,要求复习的班能很快吸收,学习的兴趣更浓,感受成功的喜悦更明显;而没有要求复习的班级对新知识的接收能力很弱,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强,课堂纪律与效率都不如有复习的班。这说明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习的重要性。所以,不管以小组长领着组员复习的形式、优差生结对子互助复习的形式,还是由老师亲自督促学生复习的形式,都得坚持学生在校把当天所学的内容复习至少一遍。如果有负责的家长,可以让学生回家复习。但农村的学生家长几乎不顾孩子的学习的,更不会在家辅导孩子学习。因此,老师们就得多花点精力辅导学生在校完成复习。刚开始的一段时间,老师较辛苦,待学生养成一定习惯有一定自觉性后,可以让学生管理学生,老师抽查就可以了。
此外,老师在新课前也要适当复习上堂课内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利于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
3、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的近期目标。
有了预习、复习的内容,如果没有目标,则显得盲从。学生如果制定了自己的近期目标,这样他们有目的地学习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当他们达到目标后,既增长了知识又有了成就感,这成了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当学生有一定预习、复习习惯后,老师可指导不同层次学生制定各自的学习目标。更利于维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习惯的持续养成。
三、让“习惯”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就英语学习本身而言,是枯燥的、乏味的,光靠兴趣持续不了很长时间,只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持之以恒。故,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动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需要日积月累逐渐地形成。
总之,抓好预习复习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有利于学生的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综合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发挥挖掘现有教学资源,从文本出发,挖掘各种资源,精心设计预习内容,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地、合作地、民主地积极学习,完成分配到的各项任务。
初中英语教师读书心得三
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应该明确地凸现在课堂教学主体一一学生的身上,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
一、是学生的参与状态。
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从这一点上讲,表现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并不是好课。
二、是学生的交流状态。
课堂上,教师是否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不会有人笑话;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当他学习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真诚的祝福;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这样的课就是好课。
三、是学生的达成状态。
一堂好课,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必须守住的底线。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察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慢生"、"后进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得其所。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更多地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主。
初中英语学习心得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