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件设计说明书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课件设计说明书范文第1篇

1.集历史基础知识、训练和声音、图片、视频欣赏为一体的课堂教学课件,适合课堂教学和课堂自学。

2.课件紧密联系教材内容,以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为依据,以现代化的教学思想为基础,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坚持直观性、灵活性、适用性和科学性。

3.课件是利用网页制作工具------FrontPage2000制作的,特点是内容充实、丰富,同时又能把握课时,即适时;功能齐全,操作简单,即适用;具备通用课件的优化设计,又符合学生的特点,既适性。能够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测评,当堂检验学习效果。

4.课件的运行要求 软件:适用win9x、win2000等环境。硬件:CPU/C300、内存32M以上、100M以上硬盘剩余空间。

二、使用说明

1、点击首页“帆船旗帜”进入主画面。

2、主画面分四部分:(1)帆船热键----触摸历史(2)海鸥热键----历史回

眸(3)白云热键----史海探究(4)礁石热键----精工舍

3、点击触摸历史键,随即出现三朵浪花。浪花1:郑和画像;浪花2:戚继光画像;浪花3:澳门标志性建筑物。每朵浪花点击后都可打开,随即进入下一页。

4、点击每朵浪花画面上方按钮即可进入学习。按钮依次为:追寻历史、历史人物、历史影院、历史在线。

课件设计说明书范文第2篇

1.集历史基础知识、训练和声音、图片、视频欣赏为一体的课堂教学课件,适合课堂教学和课堂自学。

2.课件紧密联系教材内容,以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为依据,以现代化的教学思想为基础,以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坚持直观性、灵活性、适用性和科学性。

3.课件是利用网页制作工具------FrontPage2000制作的,特点是内容充实、丰富,同时又能把握课时,即适时;功能齐全,操作简单,即适用;具备通用课件的优化设计,又符合学生的特点,既适性。能够进行课堂教学效果测评,当堂检验学习效果。

4.课件的运行要求 软件:适用win9x、win2000等环境。硬件:CPU/C300、内存32M以上、100M以上硬盘剩余空间。

二、使用说明

1、点击首页“帆船旗帜”进入主画面。

2、主画面分四部分:(1)帆船热键----触摸历史(2)海鸥热键----历史回

眸(3)白云热键----史海探究(4)礁石热键----精工舍

3、点击触摸历史键,随即出现三朵浪花。浪花1:郑和画像;浪花2:戚继光画像;浪花3:澳门标志性建筑物。每朵浪花点击后都可打开,随即进入下一页。

4、点击每朵浪花画面上方按钮即可进入学习。按钮依次为:追寻历史、历史人物、历史影院、历史在线。

课件设计说明书范文第3篇

【摘 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教师要制作出与众不同的数学课件。在制作数学课件时,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为每一次的教学活动而服务,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件;设计原则

所谓计算机辅助教学指的是借助计算机来将教学信息一一传递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完成教学活动。从本质上来讲,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掌握数学课件的设计原则。

一、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保证数学课件的实用性

数学课件制作这项工作并非简单,其既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操作计算机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盲目的使用数学课件,并没有将数学课件与教学活动相结合起来,从而无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甚至有的数学教师错误的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设备就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也营造了高效的数学课堂。其实不然,计算机辅助设备的运用不得当无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时候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多媒体的使用仅仅是将图片和内容简单的相加起来,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因此数学课堂的氛围仍然是死气沉沉。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的分析传统教学手段,巧用多媒体,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数学课件。

比如:当老师要讲解《圆柱与圆锥》这一教学内容时,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知道圆柱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圆锥则是由一个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以此来不断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本节课还涉及到圆柱、圆锥体积和容积的计算公式。课件设计要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这三个阶段。在教学之前,教师要通过多媒体将圆柱形的图片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提问学生:这些形体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吗?并进一步说明这些形体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这样一来,教师自然引出了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将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圆柱体和圆锥体都能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观察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差别,并归纳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定义。然而,在进行圆柱体和圆锥体侧面积的计算时,教师要将利用多媒体出示圆柱模型,并沿高将圆柱侧面剪开的图片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观看这是什么形状。随后进一步推断出圆柱体和圆锥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由此可见,在设计小学数学课件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数学实际情况,保证数学课件的实用性。

二、从教学重点、难点出发,保证数学课件的直观性

在开展多媒体教学时,教师既要凸显教学重点,还要突出教学难点,保证数学课件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便于学生很好的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在设计数学课件之前,教师要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并将此作为基础,便于学生有目的、有方向的学习数学知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教学方向,学生笼统的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并不能分清主次,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当老师要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教学内容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教学难点是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当明确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之后,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围绕着重点和难点进行,并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即:一天超级侦探小熊维尼去图形王国遇到国王与一个大臣在争论不休,国王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大臣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他们到底谁说的对谁说的错?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维尼邀请我们一起加入他的超级侦探队。”通过这一故事情境,学生会顺着维尼所提供的重要线索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这就顺其自然的引出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两个概念。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认识与理解需要老师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形象的理解这部分知识。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要出示探究性活动,鼓励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加深他们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理解。

三、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保证数学课件的适宜性

从认知结构上来讲,学生与学生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设计数学课件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保证数学课件的适宜性。从范畴上来讲,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被划分为形象思维式。针对此,教师要开展想象化教学,借助图片、动画等来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他们理解理论知识的难度。然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被划分为抽象思维式。但是高年级学生仍然需要有感性认知的支撑,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当老师要讲解《对称、平移和旋转》这一教学内容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时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认识变换现象,从变换的角度上欣赏图形、设计图案,体验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在设计数学课件时,教师要将现实世界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事物都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便于学生准确的理解这些概念。这样做符合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能形象的认识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一味的讲解这些教学内容,而不出示具体的事物,那么学生在脑海中无法构建起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图像,这让学生在理解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

四、从课件画面出发,保证数学课件的实效性

数学课件设计不能脱离教学内容,而是要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来设计课件,通过让学生观看课件来学习到相关的数学知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件所用到的色彩不能太华丽,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本质上来讲,制作课件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把握数学结构,准确理解教学内容。为此,数学课件要尽可能凸显数学美,保证数学课件的艺术性。

多媒体课件本身集声音、动画、图像、文字等功能于一体,这样的课件让数学课堂与众不同,从而间接地影响到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课件的形象会受到屏幕设计水平的影响,如果屏幕设计水平较低,那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受到影响。所谓屏幕设计包括了以下几个内容,如:搭配颜色、字体颜色、字体大小等。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屏幕时,既要保证屏幕的美观化,还要保证屏幕的教学性。

有的老师错误的认为只要运用了多媒体教学,那么数学课堂就能得到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追求表面的新颖性,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又或者教师过于重视动画功能,将数学课演变为动画欣赏课。这样一来,学生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并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在数学知识上,最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五、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课件,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推动了学生的“学”,这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大有裨益。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其要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突出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并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顺利完成数学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戚鹏. 小学数學课件设计制作管见[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4:133-134.

[2]刘永丽. 多媒体课件设计和教学设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中的体会[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105-106.

[3]王跃林. 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之我见[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9:66-67.

[4]彭彩蓉. 让学生畅享课堂之乐——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的价值取向[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0:54.

课件设计说明书范文第4篇

动画在多媒体软件中是一种很重要的多媒体对象,动画是多媒体软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动画使用得好,会给自己的多媒体程序增色不少,而且多媒体课件一般具有动感、立体、交互性强和全方位等特点,因而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媒体对象的动感设计还是比较重要的。笔者在平时的课件制作中除了运用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和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制作动画文件供AuthorWare调用外,还尝试过使用AuthorWare本身自带的一些功能进行动感课件的设计,基本上满足了课堂教学的需要,并从中发现了不少关于AuthorWare动画设计的技巧,同时还大大减轻了动画的设计量和时间消耗。觉得不敢独享,想写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以提高制作课件的效率和水平。

1、利用效果展示设计动感

AuthorWare是一个十分适合于普通教师使用的多媒体创作软件。在它的每一个显示图标中都可以设置相应的过渡效果,充分利用这些过渡效果就可以制作出动感比较强的课件,如在制作小学生的写字课件时,我们要动态地演示在田字格中写一个汉字的过程,如果用二维动画来制作必须分成好几段来制作,非常麻烦。其实,我们只要将几个笔画用PhotoShop抠下来存为底色为纯白的图形,然后将它们分别引入到不同的显示图标中,再设置它们为透明模式,并将向左写的笔画过渡效果设置为“Reveal Down-Left”,向右写的笔画过渡效果设置为“Reveal Down-Right”,向下写的笔画过渡效果设置为“Reveal Down”即可实现动态写字的效果。

AuthorWare中的过渡的效果很多,而且在网上还有它的插件下载,在课件制作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设置和改变相应的效果,从而通过最为便捷的功能就达到我们的要求。

2、利用连续显示图标设计动感

也许很少有人会想到利用连续显示设计动感。实际上,这就需要我们来变换思维方式,而且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笔者在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要依次出现十个小正方形,而且中间必须有明显的显示效果出现(即不允许突然出现),如果我们利用Animator Pro制作二维动画,必须每到下一帧就得复制粘贴上一帧的内容,是非常麻烦的。而这时候,我们只要多放几个显示图标(可复制),并多增加几个等待按钮延时(不可太长)就可以了(按钮可以复制);再如,我们要制作出一个从傍晚到黑夜的动画,如果用一般的动画的制作方法,必须设置灯光,然后让灯光一点一点地弱下去,这样制作起来时间长,制作出来的文件大。其实,我们可以取几个关键帧,然后将它们放入PhotoShop中调整一下亮度,亮度一点儿一点儿地变暗,再将它们存盘,然后将这些处理过的文件分别引入到几个显示图标中,设置它们的出现效果为“Dissolve Pattern”,并将它们的时间设置得短一点儿即可实现傍晚到黑夜的动画效果,非常简单、实用。

3、利用擦除图标设计动感

正如利用连续显示图标设计动感一样,我们也可以利用连续显示/擦除图标设计动感。如,笔者在给学校的教师设计低年级的数学课《凑十法》,一般情况下是用数小棒的方法表示几加几等于十,这就涉及到小棒的移动,利用擦除法就可以实现这个功能,先在屏幕上显示两捆小棒,然后将这些小棒铺开放在一起,闪烁5次,捆成一捆,表示这里正好是十根。这里的闪烁,实际上就是利用了擦除图标的功能,在这十根小棒的中间,间隔一次插入一个空白的图形,重复5次,每次显示时间为0.1秒左右,由于时间非常短,所以看起来如同真的捆在一起一样,而且动画效果非常明显,当然了,如果您对AuthorWare玩得比较精通的话,也可以通过循环语句或决策图标的设置来自由控制上面的循环次数。

4、利用运动图标来实现动感

我们有时候可以将一个影像当成可移动的对象,再利用运动图标制作出特殊的动画效果。如要制作一只展翅的鸟从屏幕左端飞到屏幕右端的动画,如果用Animator Pro制作,我们必须先制作出几帧鸟儿飞翔的动画,然后将它变为Cel,再通过移动的方法来制作在FLC动画,但是这样制作一比较麻烦,二不具有通用性,如果我要改变它飞的路径就又必须去重新制作(不具有通用性!)!其实,我们可以将鸟儿飞翔的几帧图存为一个动,然后在AuthorWare中引入,设置它的运动方式为永久,再下挂一个运动图标,将这个动画作为对象,设置运动图标属性为“Path to End”,这样只要设置好鸟儿运动的路径,就可以让它自由地飞翔了!如果对路径不满意,只需要修改运动图标的路径即可,非常方便!

5、利用决策图标来实现动感

尽管在AuthorWare的工具栏上仅仅有十三个图标,但是它们的组合却是千变万化的,这也为我们制作出复杂的多媒体程序提供了可能。其中AuthorWare中的决策图标具有非常强的交互控制能力,利用其中的循环变量重复这一功能,我们也可以实现动感课件的设计。

如,在小学的自然课中,要求制作出一个正在燃烧的酒精灯,这时候,一般我们只能够使用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制作出其中的几个关键帧,然后利用动画图标输入到AuthorWare中并设置它为循环播放,现在利用决策图标也能够实现这个功能,而且使用上更为简单。将酒精灯(不带火焰)放在一个显示图标中,再将几帧不同状态表示一个燃烧周期的火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图标中,最后将它们全部放置在一决策图标中,设定循环方式和次数,运行程序就可以看到不停燃烧的酒精灯了。

6、利用内部变量制作动感

AuthorWare在提供给我们的强大的媒体组合能力外,还为我们设计了许多函数和变量,这就使得它的功能得到了大大增强。合理地使用AuthorWare的变量和函数,也能够起到动画的效果,而且程序将更为清晰(您的AuthorWare编程能力又得到了增强)。如有时候我们需要将动画静止在某一帧上,这时候可以通过设置动画图标中的Begin和End值都为某一帧,且将动画设置为永久播放即可,另外,我们还可以交Begin和End值设为两个变量Startframe和Endframe,然后在程序设置它们的值,达到对动画的动态控制。这比一段一段地制作动画工作量要小得多了!

7、利用位图文件制作动感

课件设计说明书范文第5篇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

(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收集及检验方法;

(3)能说出本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药品,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学会对仪器的使用以及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初步认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及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制取二氧化碳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

(2)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动机;

(3)养成互相交流,勇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装置设计及制取方法。

【教学难点】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思路;

(2)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有机结合。

【教学方法】

多媒体投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仪器和药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器材:锥形瓶

试管

集气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长颈漏斗

药品:石灰石

碳酸钠稀盐酸

稀硫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生成co2的反应,有哪些呢?如:

c+o2==点燃===co2

c+2cuo=高温==2cu+co2↑

学生写出有关方程式

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导入]:制取co2有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今天重点学习实验室制法.除学过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外,能生成co2的反应还有很多,实验室制取co2用哪种方法好?下面我们共同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引导学生知识过渡点明主题

[板书]: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

[探究]:实验台上面提供了四种药品: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请同学们在点滴板上做下面3个实验,比较三个实验的现象。

学生动手实验

、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

2、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3、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让学生通过探究作出判断,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讨论]:用哪一种方法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分组讨论、作答

[结论]: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学生回答、记忆

[提问]:

c+2cuo=高温==2cu+co2↑

c+o2==点燃===co2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学生思考、回答

让学生明白实验室制气体的基本要求

[板演]

一、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co3

H2co3==co2↑+H2o

总反应方程式:

caco3+2Hcl==cacl2+co2↑+H2o

初步理解和书写反应式

[设问]:我们已知道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你能根据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设计出co2的发生装置吗?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这方面的探究和实践。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下一课题

[板书]:

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讲述]:请同学们回顾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装置。(投影)

学生思考、回答

引起学生回忆

[提问]:高锰酸钾制取o2的发生装置是否也适合于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吗?

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对比得出装置设计思路

[投影]:气体发生装置:由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状态决定。

气体收集装置:由气体溶解性和气体密度决定。

[讨论]:设计制取co2的装置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探究]:实验台上面提供了多种仪器,你认为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应选择哪些仪器?怎样组合?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比较,分析设计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分组)

学生动手组装仪器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老师点评

还可以用什么仪器替?

学生讨论装置的优缺点并回答

培养变通能力和发散思维

[操作]: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加药品

(3)收集(怎样收集?为什么?)

讨论、回答

让学生熟悉制二氧化碳的操作过程

三、收集方法:

四、怎样检验已收满

课件设计说明书范文第6篇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全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是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的设计,也为以后进行一次预备训练。此课程设计的目的:(1)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专用夹具的能力。(2)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此次是对一种大批量生产的拨叉类零件进行钻孔。所设计的夹具必须保证这个通孔的各种尺寸精度,并且以最经济、最省时省力的方法来设计此套夹具。通过对定位误差的分析,确定出采用大端面小心轴定位,夹紧装置采用螺旋压板夹紧机构。

对于我本人来说,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夹具设计、制图、机械

I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要 .................................................................................................................. I 1 设计任务 ............................................................................................................. 1 2 零件的定位 ......................................................................................................... 2

2.1 零件的工艺和精度分析 ................................................................................................. 2

2.2 定位目的及原理 ............................................................................................................. 2 2.3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 3 2.4 定位方案 ......................................................................................................................... 3 2.5 定位元件的选择 ............................................................................................................. 3 2.6 定位误差 ......................................................................................................................... 4

3 零件的夹紧装置................................................................................................. 5

3.1 夹紧方式的选择 ............................................................................................................. 5 3.2 工件拆装 ......................................................................................................................... 5 3.3 夹具体设计 ..................................................................................................................... 6

4钻床导向装置...................................................................................................... 7

4.1 夹具结构形式 ................................................................................................................. 7 4.3 导向装置 ......................................................................................................................... 7

结 ................................................................................................................... 9 参考文献............................................................................................................... 10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1 设计任务

对下图零件钻φ11H7的通孔这道工序进行夹具设计。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专用夹具。

图1-1夹具设计零件图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2 零件的定位

2.1 零件的工艺和精度分析

(1)零件的工艺分析: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确定为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

工序Ⅰ:铣削 铣上表面A面; 工序Ⅱ:铣削 铣下表面B面;

工序Ⅲ:钻削 钻、扩、铰φ23,钻φ6合φ11孔;(本套夹具适合于该工序)

工序Ⅳ:铣削 粗铣、半精铣12mm通槽; 工序V:检查;

(2)零件的精度分析:孔尺寸φ11H7,公差等级为7级 2.2 定位目的及原理

图2-1 工件定位图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问题,是夹具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确定定位方案后,定位基准的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存在制造误差、装配误差、磨损误差等。从而使同批工件在夹具中所占据的位置不同,这种位置变化从而导致加工要素产生误差。

工件在加工前,必须首先使它在机床上相对刀具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称为定位。它包括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具在机床上的夹紧、刀具在夹具中的对刀与导引、整个工艺系统的调整等组成环节

工件的定位包括三项基本任务。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1) 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如何使同一批工件在夹具中占据一致的正确位置。 (2)

设计合理的定位方案,选择合适的定位元件。 (3)

保证有足够的定位精度。 2.3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在分析工件定位时,通常是用一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一个自由度,用合理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从而使工件在家具中的位置完全确定,即六点定位原理。如图2-1所示是一个梯形且两端为圆弧的工件,欲在该工

件上钻一个通孔。为保证加工尺寸φ11H7,需要限制工件x、y、z、x、y这五个自由度,属于不完全定位。(加工的通孔) 2.4 定位方案

工件定位时,作为定位基准的点和线,往往由一些具体的表面来体现,这种表面成为定位基面。定位基面(基准)的分类:

(1)主要定位基面。是限制工件三个自由度的定位基面。一般选择工件上比较大的表面作为主要定位基面。

(2)导向定位基面。是指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的定位基面。一般选择工件上窄长的表面基面,而且两支承点距离应尽量远些。

(3)双导向定位基面。是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的圆柱面。 (4)止推定位基面。限制工件的一个移动自由度的定位基面。 (5)放转动定位基面。限制一个转动自由度的定位基面。

工件的定位是通过定位基面进行的,因此定位基面的几何形状、尺寸及表面状况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定位方法及所用定位元件选择。

(1)遵循基准重合原则,避免基准不符误差。

(2)尽量用精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以保证有足够的定位精度。 (3)应使工件安装稳定,使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力或夹紧力而引起的变形最小。 (4)遵守基准统一原则以减少设计和制造夹具的时间和费用。 (5)应使工件定位方便,夹紧可靠,便于操作,夹具结构简单。 根据零件及定位元件的特点,故用定位基准为φ23H8孔的轴线和下表面。 2.5 定位元件的选择

工件定位方法及其定位元件选择包括定位元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及布置形式等,主要决定于工件的加工要求、工件的定位基准和外力作用状况等因素。定位元件的结构形式 1 工件以平面定位

1)平头支撑钉(A型),主要用于精基准定位;球头支撑钉(B型)与粗基准面接触良好,主要用于粗基准;齿纹支撑钉(C型)可防止工件滑动,常用于工件侧面定位。单个为定位一个自由度,三个定位三个自由度。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2)光面支撑板(A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但沉头孔不易清除干净,在一般作侧面或顶面支撑;带斜槽的支撑板(B型)切削容易清除,一般作为底面支撑。一组支撑板定位三个自由度 2 工件以圆孔定位:

基准,长定位销定位三个自由度,短定位销定位两个自由度。

2)定位心轴定位加工外圆和端面等。长心轴限制工件四个自由度,短心轴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

3)圆锥销是与工件孔缘接触定位,限制工件三个自由度。 3工件以外圆柱表面定位

1)V型块与工件的接触面较长时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而与工件接触面较短时限制工件的两个自由度。

2)定位套定心精度不高,只适合精定位基面。其内孔轴线为县委基准,内孔面为限位基面

根据零件及定位元件的特点,故采用窄V型块和一组带斜槽支撑板定位。 2.6 定位误差

夹具上与工件加工尺寸直接有关的且精度较高的部位,在夹具制造时常用调法来保证夹具精度。夹具的调装包括夹具各组件、元件相对于夹具体的调整装配和夹具相对于机床的调装两方面内容,其调装精度程度决定夹具最终安装误差的大小。

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设计基准)不重合,由此产生的基准不重合误差ΔB(或称基准不符误差);二是由于定位付制造误差造成的定位基准与限位基准不重合,产生基准位移误差ΔY

孔φ11H7定位误差ΔD的分析

工件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因此基准不重合误差ΔB=0。由于工件定位基面(外圆柱表明)的直径误差,形成了工件轴心的基准位移误差ΔY,因此基准位移误差

ΔY=

1)定位销主要用于直径在50mm一下的中小孔定位。以孔的轴线作为定位

Tdα2Sin20-(-0.05)0.03535

2Sin45因此尺寸定位误差为ΔD=ΔB+ΔY=0.035mm<1/3T=0.133mm,定位合理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3 零件的夹紧装置

3.1 夹紧方式的选择

设计的过程中采用螺旋夹紧机构,因为工件是在立式钻床上进行加工,加工力及震动较大,要求夹紧装置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需要在工件的一侧用万能调节压板夹紧,为了方便装拆工件,另一端用螺钉螺母夹紧。 基本夹紧机构:

a斜锲夹紧机构

结构特点:斜楔的自锁条件与升角有关;斜楔具有改变加紧作用力方向的特点;斜楔具有增力的作用;结构简单通常用于机械夹紧或组合夹紧机构中,且工件的进度较高。

b螺旋夹紧机构

螺旋夹紧机构机构简单,制造方便,增力较大,夹紧行程不受限制,所以在手动夹紧机构中广泛应用。本次课程设计选用此夹紧方案,夹紧工件为万能调节压板。

c偏心夹紧机构 偏心夹紧机构优点是制造方便,夹紧迅速;缺点是夹紧力较小,自锁性能不好,夹紧行程教小,一边用在切削力不大,无振动的场合,且对夹紧尺寸要求较严的场合。

对装夹装置的基本要求:

① 保证定位准确可靠,不能破坏原有的定位。 ② 夹紧力的大小要可靠适当。

③ 在保证装夹的前提下机构力求简单,工艺性好,便于制造和维修。 ④ 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 ⑤ 操作方便安全省力。

设计的过程中采用螺旋夹紧机构,因为工件是在立式钻床上进行加工,加工力及震动较大,要求夹紧装置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需要在工件的一侧用万能调节压板夹紧,为了方便装拆工件,另一端用螺钉螺母夹紧 3.2 工件拆装

V形块定位时,在另一个面上使用弹簧及螺钉连接V形块,装夹工件时,通过弹簧的压力使工件便于装卸,通过螺钉及螺母组合来夹紧,从而便于装卸工件。

在钻床上进行孔所用夹具称为钻床夹具简称钻模。钻模借助其上的钻套引导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已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3.3 夹具体设计

采用铸造夹具体,其工艺性好,可铸造出各种复杂形状,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刚度和抗震性。夹具底面四边应凸出,使夹具体的安装基面与机床的工作面接触良好。夹具在机床工作台安装,夹具的重心应尽量低,重心越高则支撑面应越大。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4钻床导向装置

4.1 夹具结构形式

在钻床上进行孔所用夹具称为钻床夹具简称钻模。钻模借助其上的钻套引导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已广泛采用钻模来进行加工。钻模的结构形式很多,按工件的结构形状,大小和钻模的结构特点,钻模可分为以下几种:固定式、回转式、移动式、翻转式、盖板式和滑柱式。

a固定式钻模,这类钻模在加工过程中固定不动,夹具体上设有安放紧固螺钉或便于夹压的部位,这类钻模主要用于立式钻床加工单孔,或在摇臂钻床上加工平行孔系。

b回转式钻模,用于加工工件上同一圆周上平行孔系或加工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径向孔系。回转式钻模的基本形式有立轴、卧轴和倾斜轴三种。工件一次装夹中,靠钻模依次回转加工各孔,因此这类钻模必须有分度装置。回转式钻模使用方便、结构紧凑,在成批生产中广泛使用。一般为缩短夹具设计和制造周期,提高工艺装备的利用率,夹具的回转分度部分多采用标准回转工作台。

c移动式钻模,这类夹具用于钻中小型工件同一表面的多个孔。

d翻转式钻模是一种没有固定回转轴的回转钻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手进行翻转,因此夹具连同工件的重量不能太重,一般限于 8~10kg。主要适用于加工小型工件上分布几个方向的孔,这样可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提高工件上各孔之间的位置精度。

e盖板式钻模没有夹具体,只有一块钻模板,在钻模板上除了装钻套外,还有定位元件和夹紧装置。加工时,钻模板盖在工件上定位、夹紧即可。盖板式钻模的特点是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及钻套均设在钻模板上,钻模板在工件上装夹,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加工孔的位置精度较高。常用于床身、箱体等大型工件上的小孔加工,对于中小批量生产,凡需钻、扩、铰后立即进行倒角、锪平面、攻丝等工步时,使用盖板式钻模也非常方便。加工小孔的盖板式钻模,因切削力矩小,可不设夹紧装置。

f滑柱式钻模是带有升降台的通用可调夹具,在生产中应用较广。滑柱式钻模的平台上可根据需要安装定位装置,钻模板上可设置钻套、夹紧元件及定位元件等。根据以上钻模各自特点,本次选用固定式钻模。 4.3 导向装置

1、钻套基本类型:按钻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可分为固定式、可换式、快换式和特殊钻套,前三种钻套均已标准化,可根据需要选用,必要时也可自行设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计。本次选择固定式钻套。

2、钻套高度和排屑间隙:

1).钻套高度H 钻套高度与所钻孔的孔距精度、工件材料、孔加工深度、刀具刚度、工件表面形状等因素有关。钻套高度H越大,刀具的导向性越好,但刀具与钻套的摩擦越大,一般取H = (1~1.5)d。孔径小、精度要求高时,H取较大值H=1.57=10.5mm

2.)排屑间隙h 钻套底部与工件间的距离h称为排屑间隙。h值应适当选取,h值太小时,切屑难以自由排出,使加工表面损坏;h值太大时,会降低钻套对钻头的导向作用,影响加工精度。加工铸铁时,h =(0. 3~0. 7) d;加工钢时,h= (0. 7~1.5) d。由于此工件材料为灰口铸铁HT200,h=(0. 3~0. 7) d=(2.1~4.9)

3、钻套内孔的基本尺寸及公差配合

钻套内孔(导向孔)直径的基本尺寸应为所用刀具的最大极限尺寸,并采用基轴制间隙配合。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经过为期两周的设计,本次夹具设计已经完成。这次设计不但巩固了已学知识,也是对个人能力的一次提高,从零件分析到工艺编制到夹具设计,从设计到加工,真正从头到尾思考了一个完整零件的加工,使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设计中不但要考虑方法,也要考虑设计后用于实践的成本,以及适用性,因此设计也要和实际相联系,源于实践,处于理论,用于实践。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书本上的东西毕竟是理论,就像切削三要素的设定,书本上查来的数据跟实际加工的是有差距的,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证明数据的合理性,通过课程设计,也进一步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我懂得了机械这门工科的实际意义,更加深入的了解机械制造这门课程,让我学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更让我认识了自身能力的欠缺与不足,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自己。最后,感谢老师和同学在这次设计中的给予我的帮助与指导

《 机床夹具课程设计 》说明书

参考文献

课件设计说明书范文

课件设计说明书范文第1篇1.集历史基础知识、训练和声音、图片、视频欣赏为一体的课堂教学课件,适合课堂教学和课堂自学。2.课件紧密联系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