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代名言整理范文
经典古代名言整理范文第1篇
名人故事1
有一天,唐玄宗觉得浑身不舒服,身上时冷时热。皇上生病了,这可急坏了宫里的御医们。可是无论他们怎么诊断,都查不出他究竟得了什么病,御医们只得摇头叹息。
一天半夜,唐玄宗睡得迷迷糊糊时,突然看见眼前出现了一个小鬼。小鬼见皇上病得起不了床,便肆无忌惮地在宫里翻箱倒柜,最后居然拿出乐器乱唱乱跳。唐玄宗火冒三丈,大声骂道:“小鬼,快滚开!否则我饶不了你!”
没想到这小鬼一点都不怕唐玄宗,还朝他身上吹了口气,唐玄宗顿时冷得直发抖。突然,从地下冒出一个满脸胡须、威风凛凛的大汉,他大喝一声:“哪里来的小鬼如此嚣张?”说着就一把抓住小鬼的脖子,把小鬼吃到肚子里。
唐玄宗见大汉连鬼都敢吃,吓得躲在角落里发抖。没想到大汉却十分有礼貌地对他说:“皇上受惊了,我是来救你的。”唐玄宗哆嗦着问道:“你是谁啊?”
“我叫钟馗,在阴间专门惩治作恶多端的鬼。我生前没能报效朝廷,希望死后能多消灭些妖魔鬼怪。”钟馗说完,便离开了。
唐玄宗一下就惊醒过来,原来是一场梦。奇怪的是,他觉得自己一身轻松,病居然全好了。后来,他让宫里的画师画出了钟馗的像,挂在宫里。
钟馗捉鬼的事流传到了民间,百姓们并不把他当成鬼,而把他看做是能降妖除魔的圣贤。每年的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钟馗像,甚至在今天,有的地方依然保留着这种习俗。
钟馗战胜了小鬼,不仅体现了他勇敢而大无畏的精神,也表现了他的忠心。不过,世界上本没有鬼,所以我们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
名人故事2
孙悟空在花果山与猴子们过着逍遥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可是,孙悟空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兵器。一天,他来到东海龙宫,找东海龙王借兵器。龙王拿出很多珍藏的兵器,没想到孙悟空都嫌太轻了。最后,他把龙宫的镇海之宝如意金箍棒拿走了。龙王一气之下到玉皇大帝那里告了他一状。玉帝派托塔李天王前去捉拿孙悟空,没想到都被孙悟空打败了。
玉帝召集众神商量对付孙悟空的计谋,最后,太白金星说:“不如让他上天,封他个专养天马的弼马温’,他一定就会归顺的。”孙悟空上任后,把天马养得膘肥体壮。后来,玉帝又让他去管理蟠桃园。
王母娘娘寿辰那天,七仙女奉命去摘仙桃,来到桃园时,惊动了正在睡午觉的孙悟空。孙悟空问道:“你们来这里干什么?”一个仙女回答说:“今天是王母娘娘的寿辰,王母娘娘邀请各路神仙参加蟠桃宴,命我们来摘仙桃。”
孙悟空吃惊地问:“怎么我没有接到通知呢?”一个仙女笑着说:“你不过是个养马、看园的猴子,也能算神仙?”孙悟空听了大怒道:“你们敢讥笑我不是神仙!”于是施展 法术将七仙女定在空中。他心想:“这玉帝老儿和王母老太婆真是欺人太甚,我老孙的本领比哪一个神仙差,他们竟然不把我当神仙?”
孙悟空越想越气,他掏出金箍棒把蟠桃园砸得面目全非,还 把所有的蟠桃装进口袋带回去给自己的猴子猴孙们吃。接着,孙悟空还 施 展法术,把神仙们都定住,把开蟠桃宴的酒菜全吃了,并且吃光了专供玉帝用的仙丹。
做完这些之后,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回到了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还 在水帘洞口挂上了“齐天大圣”的旗子。
孙悟空大闹天宫体现了他勇于与不平等待遇作斗争的精神。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恶意侵害时,一定要勇敢站起来,捍卫自己的权。
名人故事3
上古时期的人们常以野兽、野果为食。后来,人口越来越多,野兽的数目就相对变少了,人们渐渐觉得食物不够吃了。那个时候,五谷和杂草生长在一起,人们分不清哪些是粮食,哪些是草药,哪些是有毒的植物。如果有人误食了有毒的植物,就可能中毒,严重的甚至会死亡。
神农氏很想为百姓消除这个苦恼,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采集了几种可以食用的植物的种子,并教大家播种,这几种便是我们现在吃的“五谷”。可是,百姓们生病了怎么办呢?神农氏又去寻找草药为大家治病。
神农氏带着几个臣民出发了。他们走啊走,翻山越岭,走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座大山里。突然,从峡谷里窜出一群野兽,有狼、虎、豹子。臣民们挥动鞭子,把野兽们都打跑了。他们对神农氏说:“这里太险恶了,还是回去吧。”神农氏却说:“百姓生病了没法医治,我怎么能回去呢?”于是,他们又继续往深山里走。
神农氏一路走,一路尝各种草,并详细记录下这些草药的特性。有一次,他吃到了毒草,栽倒在地,臣民们连忙把他扶起来。神农氏中了毒,已经说不出话来,他用仅有的一点力气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棵灵芝草,臣民连忙采来放进神农氏嘴里。不一会儿,神农氏就恢复健康了。
为了找到可以治病的草药,神农氏尝尽了百草,还 为后人留下了记载治疗各种疾病方法的《神农百草经》。
为了能让百姓填饱肚子,并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神农氏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尝尽百草。这种英勇无畏、大公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名人故事4
天地初开时,虽有万物,却没有一个能主宰万物的有灵魂的动物。这时,普罗米修斯 降生了。他聪明而勇敢,还 用泥土和水创造了人类。
智慧女神雅典娜看到人类时,惊叹道:“真是太完美了!”于是,她又赋予人类智慧。
随后,普罗米修斯 教会了人们很多东西:观察天象、使用数字和文字、人际交往、驯养牲口,并让人类掌握了医药、占卜、农耕、手工制造等技术。当时的人类还不懂得用火,普罗米修斯 在太阳车的火焰里把一根茴香秆点燃,把火种带到人间。
天神宙斯 知道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事,非常气愤,说道:“你竟敢违抗我的命令,看我怎么惩罚你。”于是,他命令众神合造了一个绝世美女潘多拉,并给了她一个装有各种灾难的魔盒。
当潘多拉打开魔盒后,一股包含各种灾难的黑烟弥漫到了人间。从此,人们饱受各种灾难的折磨。
接着,宙斯 又向普罗米修斯 本人进行报复。他命人把普罗米修斯 绑在高加索山的绝壁上受自然灾害的折磨。每天,宙斯 还 会派一只鹰来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奇怪的是,普罗米修斯 被吃掉的肝脏很快便会自动恢复。
尽管这样,普罗米修斯 依然没有屈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后来英雄赫拉克勒斯 路过这里,他一箭射死了那只残忍的恶鹰,普罗米修斯 终于被解救了出来。
普罗米修斯 为了人类的幸福,甘愿受尽残酷的折磨,这样的英雄永远受到人们的爱戴。
名人故事5
从前,有一个叫宋定伯的人,他的胆子很大。有一天晚上,他在朋友家喝完酒以后,已经是半夜了,朋友想留他,可是他却坚持要回家。他独自走在郊外的路上,只听得见风吹草动的声音。走着走着,宋定伯看到有一个不像人的东西在他前面走。于是他压低声音喊道:“你是谁?”那个东西回答他:“我是鬼,你又是谁?”宋定伯定了定神说:“我也是鬼。我要到宛城,你去哪儿?”鬼回答说:“我也去宛城,那我们一起走吧。”
走了一会儿,鬼对宋定伯说:“你怎么走得这么慢,难道你不是鬼?”宋定伯镇定地说:“我是个新鬼,而且刚刚还喝了一点儿酒,就走得很慢了。”鬼又对他说:“那我背你吧。”鬼背着宋定伯走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到大路上了。这时候,宋定伯问鬼:“我想请教你,我们做鬼的有害怕的东西吗?”鬼对他说:“你一定要注意,鬼不能被人吐唾沫,否则就会变成牲畜。”宋定伯假装很感谢鬼的告诫,一路上两人还聊了很多鬼的事情。
到了宛城的集市,鬼对宋定伯说:“我先走了,我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宋定伯见机会来了,等鬼转过身后,他迅速把鬼捉住,扛在背上,鬼发出了一声惨叫,要宋定伯把他放下来。宋定伯害怕鬼伤害他,于是朝它吐了一口唾沫,鬼立刻变成了一只羊。
第二天一早,宋定伯就把羊拉到集市上,卖了一千五百文,然后高兴地离开了。
在面对鬼怪时,宋定伯并没有害怕,还 运用机智消除了鬼的怀疑,掌握了鬼的弱点。所以,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仅要勇敢,还 要懂得随机应变。
名人故事6
晋文公称霸后,曾经归附楚国的陈、蔡、郑三国便与晋国签订了友好盟约。接着,郑国又与秦国签订了盟约,秦国派三个秦国将军带兵驻守在郑国。两年后,晋文公病死了,一心想扩大势力的秦穆公心想:“现在攻打郑国,晋国一定不会出兵援助,这正是攻打郑国的好时机啊!”于是,他派孟明视率领军队与驻守在郑国的兵将里应外合,攻打郑国。
当秦兵进入郑国时,忽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人拦住他们的去路。孟明视问道:“你是谁啊?”此人回答说:“我叫弦高,是郑国派来的使臣。”孟明视心里非常纳闷:“攻打郑国这么机密的事,他怎么会知道呢?”那个自称使臣的弦高继续说道:“我们国君知道你们将路过此地,便派我给你们送来一份薄礼。”说完,他就献上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肥牛。收下礼物后,孟明视对部下说:“我们本来是想偷袭郑国,没想到他们早有所准备,我们还是撤军吧。”
其实弦高只是郑国的一个牛贩子,在回家途中正好遇到了秦军,并发现了他们即将偷袭郑国。当时赶回郑国报信一定来不及,于是他急中生智,一面冒充使者稳住秦军,一面派人连夜赶回郑国报告消息。
郑国的国君收到消息后,连忙派人去查看秦军的动静,果然发现他们正在做战前准备。郑国国君对驻守在郑国的秦国将军下了逐客令:“你们在郑国住得太久,我们已经无力供养你们了,还是请回吧。”
驻守秦国的三个将军知道泄露了秘密,只好连夜 离开了郑国。
经典古代名言整理范文第2篇
2、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为汉代散体大赋成熟的代表作,对后来的辞赋创作影响很大。
3、东汉中期郑衡的《归田赋》语言平浅清新、体制短小,通常被看作汉代散体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的标志。
4、《史记》首创纪传体,第一次找到了文学与史学的契合点。“历史人生化,人生历史化”。 《史记》旧注有三家,即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张守节《史记正义》。 《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著作,是司马迁的首创。
5、班固《汉书》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6、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其中王粲、刘桢的成就最突出。王粲的诗歌被刘勰许为“七子之冠冕”。
7、曹植的诗歌“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锺嵘《诗品》)。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诗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以游仙为题材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
8、鲍照对七言诗的成熟与发展很有贡献,其创造的七言歌行体对唐代李白、高适、岑参等人有较大影响。鲍照的边塞诗,在边塞诗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9、江淹诗文上承元嘉,下启永明,至永明后期,即有“才尽”之讥。
10、庾信诗歌风格以华艳为主,为宫体诗的重要作家。其诗赋集六朝之大成,导唐人之先路,其骈文更是自隋唐至明清一直被学者奉为楷模。
11、庾信《哀江南赋》名“哀江南”,盖有取于《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句意。
12、曹丕《燕歌行》是我们能见到的最古的完整的七言诗。
13、锺嵘《诗品》评论左思诗:“文典以怨,颇为惊切,得讽谕之致。”就是指《咏史》而言。 左思的《咏史》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
14、谢灵运是中国诗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作家,他的诗打破了东晋诗坛上玄言诗的统治,扩大了诗歌的题材领域,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谢灵运诗往往是由纪游、写景、说理三部分构成。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15、鲍照、谢灵运和颜延之被称为元嘉三大家。
16、沈约历仕宋、齐、梁三代,是齐梁文坛的领袖。他和谢脁等人开创的“永明体”是比较自由的古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
17、谢灵运与谢脁并称大小谢。
18、谢脁的《玉阶怨》是一篇写宫怨的小诗,是唐代诗人以
五、七言绝句写宫怨的先声。
19、“八友”是指萧衍、沈约、谢脁、王融、范云、萧琛、任昉、陆倕。 20、《吴越春秋》进一步强化史传作品的文学性,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
21、马第伯得《封禅仪记》,是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游记。
22、《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锺嵘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刘勰谈到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的古诗时称“实五言之冠冕也”。
23、贾谊是汉初骚体赋的代表作家,也是现今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汉代赋作家。
24、扬雄“四大赋”是:《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京都赋滥觞于扬雄的《蜀都赋》。
1
25、“箫声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原型。王褒《洞箫赋》有生成开创之功。
26、两汉乐府叙事诗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27、刘歆的《遂初赋》是汉代纪实性述行赋的开山之作。
28、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
29、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30、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31、萧统的《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32、锺嵘《诗品》说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33、《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34、阮籍的《咏坏诗》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35、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36、郭璞被刘勰评为“足冠中兴”,被锺嵘评为“中兴第一”。朱自清说“游仙之作以仙比俗,郭璞是创始的人。”
37、兰亭诗艺术水平不高,但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
38、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
39、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填空题收集: A
1、《哀江南赋》的作者是。
2、“北朝三才子”是指、、三位作家。
3、《玉台新咏》的编者是。
4、“举手长劳劳,。”(《孔雀东南飞》)
5、 “,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答案:
1、庾信
2、温子升、邢邵、魏收(答对三个给1分,否则不给分)
3、徐陵
4、两情同依依。
5、丈夫志四海。(
4、5填空有错别字不给分)
B
1、《五噫歌》的作者是。
2、文学史上的“阴何”是指、两位作家。
3、“永明体”产生在时代。
4、“蝉噪林愈静,。”(王籍《入若耶溪》)
5、 “,澄江静如练。”(谢灵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答案:
1、梁鸿
2、阴铿、何逊
3、南朝齐永明时期
4、鸟鸣山更幽。
5、余霞散成绮。
C
1、《论衡》的作者是。
2、文学史上的“元嘉三大家”是指、、三位作家。
3、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是、等人。
4、“落地为兄弟,。”(陶渊明《杂诗》)
5、 “,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答案:
1、王充
2、谢灵运、颜延之、鲍照(答对三个给1分,否则不给分)
3、孙绰、许询
4、何必骨肉亲
5、时危见臣节 (
4、5填空有错别字不给分)
D
1、司马迁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____________。”
2、《乐府诗集》的编者为______。
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__________。
4、“刚肠疾恶,遇事便发”的诗人是__________。
5、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诗人是__________。 答案:
1、成一家之言
2、郭茂倩
3、《文选》
4、嵇康
5、庾信
E
1、标志着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作品是__________。
2、司马迁在__________一文中说明了他遭受“李陵之祸”的经过。
3、《孔雀东南飞》最早见载于徐陵所编__________。
4、正始时期四言诗写作别开生面的诗人是__________。
5、《哀江南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
1、《七发》;
2、《报任安书》;
3、《玉台新咏》;
4、嵇康;
5、庾信。
F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年不满百,_____________。 3.自古圣贤皆贫贱,_____________。 4.池塘生春草,_____________。
5.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 6.奇文共欣赏,_____________。 7.平畴交远风,_____________。 8.大江流日夜,_____________。
答案:
1、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2、常怀千岁忧;
3、何况我辈孤且直;
4、园柳变鸣禽;5.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6.疑义相与析;
7、良苗亦怀新;
8、客心悲未央。
G 27.《吕氏春秋》属于:
①儒家著作 ②道家著作 ③法家著作 ④杂家著作 28.两汉王朝总共:
①二百余年 ②三百余年 ③四百余年 ④五百余年 29.今存汉代最早的一篇以秦亡为史鉴的文章,是:
①贾山的《至言》 ②贾谊的《过秦论》 ③晁错的《论贵粟疏》 ④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30.两汉文学史上,第一位凭吊屈原的作家是: ①贾谊 ②枚乘 ③司马迁 ④刘向 ⑤王逸 31.曾任过长沙王太傅的汉代作家是: ①贾谊 ②枚乘 ③司马相如 ④王褒 ⑤扬雄 32.贾谊所著文章五十八篇,刘向编为:
①《新语》 ②《新书》 ③《新论》 ④《陈政事疏》 33.被后人称为“万言书之祖”的奏疏之文是:
3 ①贾谊的《陈政事疏》 ②晁错的《论贵粟疏》 ③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④司马相如的《封禅文》 34.《天人三策》的作者是:
①贾谊 ②董仲舒 ③桓谭 ④王充 ⑤张衡 35.下列人选中,哪一位作家“字长卿”: ①枚乘 ②司马相如 ③司马迁 ④扬雄 ⑤班固 36.下列人选中,哪一位作家“字子长”: ①枚乘 ②司马相如 ③司马迁 ④扬雄 ⑤班固 37.《说苑》的编者为:
①扬雄 ②刘向 ③班固 ④王充 ⑤王符 38.《新论》的作者是:
①陆贾 ②贾谊 ③扬雄 ④桓谭 ⑤王充
39.东汉时期,敢于在当朝皇帝面前明确反对谶纬的作家是:
①桓谭 ②王充 ③班固 ④张衡 ⑤蔡邕 40.王充最为推崇的作家是:
①贾谊 ②司马迁 ③司马相如 ④扬雄 ⑤桓谭
41.在自己的论著中鲜明地提出“疾虚妄”主张的是:
①贾谊 ②司马迁 ③桓谭 ④王充 ⑤张衡 42.“才有浅深,无有古今;文有真伪,无有故新”,出自于 ①《报任安书》 ②《报孙会宗书》 ③《盐铁论》 ④《论衡》
43.《潜夫论》的作者是:
①邹阳 ②东方朔 ③司马迁 ④王符 ⑤仲长统 44.《昌言》的作者是:
①邹阳 ②东方朔 ③司马迁 ④王符 ⑤仲长统 45.标志着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作品是:
①《吊屈原赋》 ②《七发》 ③《子虚赋》 ④《上林赋》 ⑤《二京赋》
46.《长门赋》的作者是:
①贾谊 ②枚乘 ③司马相如 ④扬雄 ⑤张衡 47.《大人赋》的作者是:
①贾谊 ②枚乘 ③司马相如 ④扬雄 ⑤张衡 48.“曲江观涛”一节见于:
①《七发》 ②《上林赋》 ③《两都赋》 ④《二京赋》 ⑤《归田赋》 49.《洞箫赋》的作者是:
①贾谊 ②枚乘 ③司马相如 ④王褒 ⑤扬雄 50.《悲士不遇赋》的作者是:
①贾谊 ②东方朔 ③司马迁 ④扬雄 ⑤赵壹
51.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这一看法的赋家是: ①贾谊 ②枚乘 ③司马相如 ④扬雄 ⑤张衡 52.《论六家要旨》的作者是:
①司马谈 ②司马迁 ③班彪 ④班固 53.《史记》人物中说出“彼可取而代也”一语的是: ①荆轲 ②嬴政 ③陈涉 ④项羽 ⑤刘邦 54.在《史记》中,孔子的传记见于: ①本纪 ②世家 ③列传 ④表 ⑤书
4 55.《艺文志》始见于:
①《史记》 ②《汉书》 ③《后汉书》 ④《论衡》 56.汉乐府诗中,以下列哪一类歌辞数量最多: ①郊庙歌辞 ②鼓吹曲辞 ③相和曲辞 ④杂歌谣辞 57.《乐府诗集》的编者为:
①刘向 ②王逸 ③萧统 ④郭茂倩 ⑤徐陵 58.《孔雀东南飞》最早见载于:
①《文选》 ②《玉台新咏》 ③《乐府诗集》 ④《汉书》
59.以安分守已与铤而走险两种思想冲突作为主线的汉乐府作品是
①《战城南》 ②《孤儿行》 ③《妇病行》 ④《东门行》 ⑤《有所思》 60.“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出自于:
①《战城南》 ②《有所思》 ③《平陵东》 ④《十五从军征》 61.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点是:
①现实主义精神 ②叙事性 ③以五言为主 ④浪漫主义色彩
62.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
①班固的《咏史》 ②张衡的《同声歌》 ③辛延年的《羽林郎》 ④秦嘉的《赠妇诗》 ⑤《古诗十九首》 63.“缇萦救父”是下列哪一首诗的主题:
①班固《咏史》 ②辛延年《羽林郎》 ③汉乐府《孤儿行》 ④《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64.与《陌上桑》在内容与写法上极为相似的东汉文人诗是: ①《四愁诗》 ②《羽林郎》 ③《赠妇诗》 ④《董娇饶》
65.《同声歌》的作者是:
①辛延年 ②张衡 ③秦嘉 ④班固 ⑤蔡邕 66.《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_ ①《文选》 ②《玉台新咏》 ③《乐府诗集》 ④《汉书》 67.“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是钟嵘对下列哪一类作品的评价: ① 屈原的作品 ②汉乐府 ③《诗经》 ④《古诗十九首》 68.建安著名诗人曹操字
①孟德 ② 孟起 ③子桓 ④ 子 建 69.《咏怀诗》的作者是:
①阮籍 ② 嵇康 ③何晏 ④山涛 70.建安诗风的特点是
①志深笔长,梗概多气 ②嵇志清峻,阮旨遥远
③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④ 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71.《洛神赋》的作者是
①曹操 ②曹丕 ③曹植 ④曹彰 72.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①志深笔长,梗概多气 ②嵇志清峻,阮旨遥远 ③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④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73.下列作品为曹植所作的是
①〈三都赋〉②〈赠白马王彪〉 ③〈咏怀诗〉 ④〈游仙诗〉 74.下列作品作者为刘义庆的是
①〈世说新语〉 ②〈搜神记〉 ③〈笑林〉 ④〈郭子〉 75.最早的纯粹的文人七言诗是
5 ①曹操的〈短歌行〉 ②曹操的〈蒿里行〉 ③ 曹丕的〈燕歌行〉 ④曹植的〈升天行〉 76.左思的代表作是
①〈咏史诗〉 ②〈咏怀诗〉 ③〈游仙诗〉 ④〈赠妇诗〉 78 .郭璞的代表作是
①〈咏史诗〉 ②〈咏怀诗〉 ③〈游仙诗〉 ④〈赠妇诗〉 79.被评为“文典以怨”的作者是 ①左思 ②刘琨 ③ 陆机 ④ 潘岳
80.干宝的志怪小说是
①〈世说新语〉 ②〈搜神记〉 ③〈笑林〉 ④〈郭子〉
答案:27.④ 28.③ 29.① 30.① 31.① 32.② 33.① 34.② 35.② 36.③ 37.② 38.④ 39.① 40.⑤ 41.④ 42.④ 43.④ 44.⑤ 45.② 46.③ 47.③ 48.① 49.④ 50.③ 51.④ 52.① 53.④ 54.② 55.② 56.③ 57.④ 58.② 59.④ 60.④ 61.② 62.① 63.① 64.② 65.② 66.① 67.④ 68.① 69.① 70.① 71.① 72.③ 73.③ 74.② 75.① 76.③ 77.① 78.③ 79.① 80.②
H 12.被后人称为“杂家”著作的有:
①《吕氏春秋》 ②《淮南子》 ③《春秋繁露》 ④《法言》 ⑤《论衡》 13.西汉前期、中期的著作有:
①《吕氏春秋》 ②《淮南子》 ③《法言》 ④《春秋繁露》
14.以下所列作家,哪些主要生活于汉武时期: ①司马相如 ②司马迁 ③刘向 ④东方朔 ⑤枚乘
15.刘向编撰的野史杂传有:
①《吴越春秋》 ②《说苑》 ③《新序》 ④《列女传》 ⑤《七略》 16.东汉反谶纬的代表人物有:
①桓谭 ②班彪 ③王充 ④张衡 ⑤赵壹
17.以下所列,哪些是东汉时期的散文作品:
①《狱中上梁王书》 ②《淮南子》 ③《潜夫论》 ④《论衡》 ⑤《报孙会宗书》 18.属于汉末清议之文的有:
①杨恽的《报孙会宗书》 ②扬雄的《解嘲》 ③王符《潜夫论》 ④崔寔的《政论》 ⑤仲长统的《昌言》 19.“马扬班张”指的是:
①司马相如 ②司马迁 ③扬雄 ④班彪 ⑤班固 ⑥张衡 20.下列作家中,哪几位是蜀郡成都人:
①贾谊 ②司马相如 ③司马迁 ④扬雄 ⑤班固 21.下列作品属于司马相如的有:
①《难蜀父老》 ②《大人赋》 ③《美人赋》 ④《解嘲》 ⑤《幽通赋》 22.写有京都大赋的作家有:
①贾谊 ②枚乘 ③司马相如 ④班固 ⑤张衡 23.司马迁除《史记》外,还写有:
①《报任安书》 ②《答宾戏》 ③《悲士不遇赋》 ④《太史公自序》
24.司马迁从实际出发为那些虽非帝皇但在一定时期为实际统治者的历史人物所作的本纪有:
①《项羽本纪》 ②《高祖本纪》 ③《秦本纪》 ④《吕后本纪》 ⑤《孝景本纪》
6 25.下列人物传记,哪些被司马迁的《史记》撰为“本纪”: ①刘彻传 ②项籍传 ③孔子传 ④嬴政传 ⑤李广传 26.下列司马迁的文章,哪些属于《史记》中的篇目:
①《报任安书》 ②《太史公自序》 ③《悲士不遇赋》 ④《平准书》 ⑤《天官书》
27.班固死后,最终撰完《汉书》的两位作者是:
①班昭 ②马融 ③马续 ④蔡邕 ⑤陈寿
28.大体而言,汉乐府民歌可分为下列三类:
①燕射歌辞 ②相和曲辞 ③杂曲歌辞 ④琴曲歌辞 ⑤鼓吹曲辞 29.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乐府的有:
①《战城南》 ②《回车驾言迈》 ③《妇病行》 ④《西北有高楼》 ⑤《客从远方来》 30.下列诗句中,属于汉乐府的有: ①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②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③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④举手常劳劳,二情同依依
31.下列东汉文人诗作中,属于五言诗体的有:
①辛延年的《羽林郎》 ②班固的《咏史》 ③张衡的《四愁诗》 ④《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2.下列作品中,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有:
①《战城南》 ②《回车驾言迈》 ③《妇病行》 ④《西北有高楼》 ⑤《客从远方来》 33.下列诗句中,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有:
①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②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 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34.陶渊明的散文作品有
①〈五柳先生传〉 ②〈桃花源记〉 ③〈归园田居〉 ④〈饮酒〉 35.下列小说属于志人小说的有
①〈拾遗记〉 ②〈搜神记〉 ③〈西京杂记〉 ④〈郭子〉 ⑤〈笑林〉 36.南朝民歌大多收入郭茂倩〈乐府诗集〉的
①郊庙歌辞 ② 清商杂曲 ③杂曲歌辞 ④杂歌谣辞 ⑤梁鼓角横吹曲 答案:12.①② 13.②④ 14.①②④ 15.②③④ 16.①③④ 17.③④ 18.③④⑤ 19.①③⑤⑥ 20.②④ 21.①②③ 22.④⑤ 23.①③ 24.①④ 25.①②④ 26.②④⑤ 27.①③ 28.②③⑤ 29.①③ 30.①④ 31.①②④ 32.②④⑤ 33.①③ 34.①②③ 35.③④⑤ 36.②③④
I 16.秦代的唯一作家是_______。
17.西汉前期最为重要的散文作家是_______。 18.贾谊所著文章五十八篇,刘向编为_______。 19.《淮南子》又名_________。 20.《答客难》的作者是_______。 21.字子云的汉代作家是______。 22.《解嘲》的作者是______。
23._______是西汉后期政论文的代表作。它既是文史著作,又是了解中国古代经济体制的材料性文件。 24.《新论》的作者是________。
7 25.《政论》的作者是______。 26.《潜夫论》的作者是______。
27._____是汉代最为主要的文学样式,其形式介于诗歌与_____之间 28.标志着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作品是__________。
29._________这一赋作设为子虚先生与乌有先生的对话。 30.“亡是公”是_________中的人物。 31.据《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曾曰:“赋家之心,_________,总览人物。” 32.“枚马”指的是枚乘与_________。 33.西汉后期最大的辞赋家是_______。 34.首创京都题材的赋家是_________。 35.东汉前期最大的辞赋家是_______。
36.由汉大赋转为抒情小赋、在汉赋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作家是_______。 37.司马迁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____________。” 38.司马迁在__________一文中说明了他遭受“李陵之祸”的经过。 39.《史记》将贾谊与______合为一传。 40.“作壁上观”这一成语源于___________。 41.“今若屈原,露才扬己”是______所言。 42.《乐府诗集》的编者为______。 43.《孔雀东南飞》最早见载于徐陵所编__________。
44.以安分守己与铤而走险两种思想冲突作为主线的汉乐府作品是_______。 45.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点是_________。 46.《汉书艺文志》称汉乐府“皆_________,缘事而发。” 47.《大风歌》的作者是______。
48.张衡是在_______之后继续创作
五、七言诗的著名文人。
49.与《陌上桑》在内容与写法上极为相似的东汉文人五言诗是_________。 50.《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__________。 51.“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是_______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 52.著名文学批评著作〈典论。论文〉的作者是。 53.〈哀江南赋〉的作者是。 54.〈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 55.“刚肠疾恶,遇事便发”的诗人是。 56.北朝诗人庾信的字是。
57.建安“三曹”是指、、。 58.正始时期四言诗写作别开生面的诗人是。 59.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发生在。
60.晋末宋初对七言诗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诗人是。 61.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是。 答案:16.李斯17.贾谊18.《新书》19.《淮南鸿烈》20.东方朔21.扬雄22.扬雄23.《盐铁论》24.桓谭25.崔寔26.王符27.赋,散文28.《七发》29.《子虚赋》30.《上林赋》31.苞括宇宙32.司马相如33.扬雄34.班固35.班固36.张衡37.成一家之言38.《报任安书》39.屈原40.《史记项羽本纪》41.班固42.郭茂倩43.《玉台新咏》44.《东门行》45.叙事性46.感于哀乐47.刘邦48.班固49.《羽林郎》50.《文选》51.钟嵘52.曹丕53.庾信54.阮籍55.嵇康56.子山57.曹操 曹丕 曹植58.嵇康59.晋宋之交60.鲍照61.庾信
8 J 13.十五从军征,____________。
14.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来归相怒怨,____________。 16.我欲与君相知,____________。 17.人生有新故,____________。 18.所遇无故物,____________。 19.生年不满百,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与君生别离。 21.相去日已远,_____________。
22.胡马依北风,____________。 23.浮云蔽白日,____________。 24.不惜歌者苦,____________。
25.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 26.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 27.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 28.采菊东篱下,。 29.自古圣贤皆贫贱,。 30.池塘生春草,。
经典古代名言整理范文第3篇
本书概念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近代史的开端
战前中国和世界(清落西发)
反对 英侵战争(鸦片扩中禁烟、英侵战、战三阶段、条约)
战后十年中国(经济、思想学风变化)
第二章:太平天国和二鸦
太平起义(洪秀全和金田起义、定都南京北伐西征)
太平制度和政策(《天》、各项制度)
二鸦(英法《天津》、《北京》、沙俄侵占北方)
辛酉政变以其后格局((政变、格局)
太平后及失败(集团分裂、后形势和《资》、安庆浙江、失败)
第三章:洋务和中资产生
太平败后社经(外政经势力扩大、农经凋)
统内部对洋务的看法(宗旨派别形成、争论)
军工海陆军
民用企业(官督商办、商办) 新阶级出现和思想演变
第四章:中法中日战争
中边疆危机(新疆收复《伊犁》、日美侵台湾、《烟台》、英俄西藏)
中法战争(法侵、不败而败)
中日战争(朝鲜问题和清内部矛盾、日侵、辽东失陷北洋军灭、《马关》、台湾人抗战)
第五章: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帝瓜分危机(租地划范围、帝资本输出、清危机)
资阶维新运动(民资初发、维新发端和康理论、运动高潮、维新与顽固争论、失败、思想文化转变) 义和团和八国侵华(反教会斗争、义在山东发展、侵华宣战、东南与保、失败《辛丑》
第六章辛亥革命
民族灾难和清末新政
资阶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兴中会、思想传革命团体、爱国运动、同盟会和纲领) 革命发展(论战、武装起义、)
清预备立宪运动(预备措施、国会请愿运动和保路风潮)
革命胜利和失败(各地响应、临时政府成立、袁夺、北迁和二次革命 革命时期的文化
第七章:北洋军阀和近代中国的走向
袁反动和护国运动(与袁斗争、洪宪帝制和护国运动)
北洋军阀争权与护国运动(割据和张勋复辟、段祺瑞统治和护法运动) 帝国分裂(俄分蒙古、新疆、英藏独) 辛亥革命后串国社会(民资发、工人阶级发)
新文化运动(兴起和中西言论经问题的论争、思想文化上的新局面、马克思传播)
鸦战和中近开端--太平和二鸦-----洋务和中资--中法、日战--戊变和义和团--辛革-- 北洋
禁烟和《南》
《天朝》《天、北》辛酉
军、民业
《马关》
瓜分、维新、八国、
新政
新文化 复辟
1
条约
《南京》=割香港、2100、广厦福宁上、协定关税
《天津》(俄美英法)外国公使进北京、南京等十处通商口中、军OR船在长江行、赔英法军费、外国人在中国活动 《北京》(俄英法):承认《天》有效、开天津、割9龙、华工出国、英法800、割俄库页 《瑗珲》(俄)割外兴安岭和南黑龙江60多
《中法新约》法对越南殖民、中法边界开商埠、与法商办广西云南铁路、法从基隆澎湖撤军 《马关》害辽东半岛台湾澎湖、二亿、沙重苏杭=日船可进、日开厂、运内地免税
《辛丑》4-5亿、东交文巷为使馆界、北至大沽口炮台、允各国守北至山海关、禁止成立反帝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于六部之上、改商约
填空:
1895.4.7中日马关。
三国干涉还辽-19末反分开端 1898德迫清《胶澳租界条约》租期99年。
1898俄同清《旅大租地条约》后《续订旅大租地条约》-旅顺口大连湾租俄25年。 1899法清《广州湾租界条约》99年。
1898英清《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界租英99年。
瓜分中,输入大量资本-特点 甲午后瓜分-救亡图存
马关后清借内债于1898“日昭股标”:一万万两
甲午后民企公商人发出“实业救图”
允民间设厂-清工商政策改变 缫丝业-甲午前发民最早最多民资本工业,战后也明显发展。 1898毋须变法是中资阶第一次政治演出。
维新领导康有为 中儒家今文经学三统三世说马为康政治来源。
新学、思想界飓风。孔子改火山喷发。是维新依据。 1895康公车上书。毋须幕。
1895清帝党后党。康北京办《万国公报》后改《中外纪闻》。北京强学会。
1896梁主笔《时务报》 《变法通议》中梁“法者 ,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谭《仁学》述其思想 湖南省在维新中最活跃。
谭和唐才常《湘报》南学会机关报 严复《天演论》康称其为西学第一人。
资阶第一次向封建制度和思想挑战-维和顽固派的辩论
1897德占胶州 1898康上《应诏统筹局折》让光绪变法。成立保国会,救亡保国为口号 1898-611明定国是-921百日维 新。
毋须变君子。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 政变后。京师大学堂保留
1896-98梁,谭,夏曾佑“诗界革命”
1895康梁《中外纪闻》创办 直隶是清统治中心。也是帝国教会强大地区
义和团-天津成为以帝战场。 义和团山东后不久就“助清来洋”“光清灭洋”后“抚清灭洋” “扶清灭洋”反映了帝国与中华矛盾为主要
东局子清华北最大兵工厂。
1901十一国迫清《辛》-洋人的朝庭 1905《朴次茅斯条约》日俄议和
清末新政-改革官制、兵制、学制、奖励工商
2 1906停科举-加速 学堂建立
张謇-东南实业领袖 中资阶民主革命从孙中山开始
1895兴中会“驱,恢,创立合众政府”推清建资政
1903成立华兴会。 03拒俄运动为爱国运动 第一声
05抵制美货运动 收回铁路营利权争议-奥汉、川汉、苏杭铁路为焦点 湖广铁路为革命导火线
03年首提三民主义,05同盟会-东京-三权分立-成员:中小资阶-兴中会是其基础 -《民报》归纳三民主义-中国革命为新阶段
民报和新民丛报论战-要不要反满和用暴力推清为中心
1906清预备仿行宪政’9年 设立咨议局是地方官制的重项 资政院为中第一个代表民意法定机构
1911.10.10革命党人武昌起义为国庆日
首先响应武昌的是湖南和陕西 1912孙中山南京就职
二次革命是辛最后一战,其失败标志着辛失败 袁称帝,中代革命党是坚决力量
护国战争推洪宪制迫段其瑞恢复临时约法
参战问题是府院的焦点 沙俄和德支持复辟
1917张勋上演丁己复辟 1917《大总统布告》对德宣战
黎元洪、冯国彰、段其瑞新的府院之争-直皖系之争
1915反日本21条和以法强占天当老西开 的斗争为最大的工人为主力 1915陈独秀《青年杂志》为新文化的标志-新青年-民主科学 民主-法-反君主和军阀
科学-自然科学和态度
新文化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新文学。反旧文学和文言文-胡适《文学改良》陈独《文学革命论》蔡元培1916北大校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新诗《女神 》郭沫若 十月革命送来马列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最早的马列文献 洋政府怎样实行官僚专制?
扩充封军,建特务警察系统、造宁教仁案、复帝制、炮制《中国民国约法》 190
1、
9、7==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11 孙中山的五次起义:黄花岗、惠州、云南河口、镇南关、钦州马笃山 三国干涉还辽:俄法德-为瓜分开端 张振勋-张裕酿酒厂
张謇-大生纱厂
《南京》附件《五口》、《虎门》取得“领事裁判和片面最惠国” 清与英《南京、五口、虎门、天津、北京、辛丑》 清美《望厦、天津、辛丑》
清法《黄埔、天津、中法、北京、辛丑》
清俄《中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瑗珲、勘分西北界、改订、辛丑》=150万平方公里公里 清日《马关辛丑》
中近代D1大规模反侵略斗争:1841三元里抗英 粉碎西方瓜分:义和团
1860英法-园明园
57最早地方傀儡政权-联军委员会-广州柏贵 53赫德-阗殖民海关-英法美-上海
太平王-东杨秀清、西萧朝贵、南冯云山、北韦昌辉、翼石达开 1851金田、永安
53天京
洋务派:弈訢 曾国藩,李,张,左
3 中资兴起:上海-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县继昌隆果厂
无阶产生:19C
4、50 甲午1894:平壤、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标志北洋军破产) 瓜分:争做债主-俄、
抢夺路权-法
办厂权-日
强占租借地分势力范围
德-胶州
英-香港新界、威海卫
法-广州
俄-大连 早期维新人物:王韬,郑观应,冯桂芬
90S代表:康,梁
军机四章京标志着维正式参与了政权
1898《应诏统筹全局折》资阶维新施政纲领
98光绪《定国是诏》毋须标志 毋须内容:官民上书言事、工农业发、征兵制、京师大学堂、废八股 1894檀兴中会 95香港兴中会
平均地权的作法:核定 地价、照价纳税、照价收买、土地涨价归公
府院之争:府-黎元洪,冯国彰(资及地方实力)
院:段祺瑞(封建)
复习思考题:
评魏源学习西方、反抗侵略的思想主张。
试述《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试述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特点。
名词解释: 同盟会
由孙领导组织国人全国性政党、1905-8-20日本东京、前身华兴兴中会、根本政治要求为16字纲领、民报、孙为总理、1912分裂、标志中资阶革命新阶段、历史重要地位作用
三民主义
:孙倡导民革纲领、由三构成、简称、两阶段旧新、民权为核心、号召推封建民国、新后孙联俄共扶工农发展为新三民,表现资阶的进步性,成为D1国共合作基础
“苏报”案
:是清与帝国勾结镇压革命的政治案件、晚清最大文字狱、因发表鼓吹反封反帝吹共和而被镇压 、是民众和文人同封建斗争、是文字狱用于报界最早最典型的案件
护法运动
郑观、应王韬、李善兰、三河大捷
“门户开放”政策
:美提出其无力兼中国,向英德俄提、门户开放,贸易均等、内容、缓矛盾联合侵略 淮军
晚清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因为兵员来自江淮一带,故称。 太平军向上海进军,上海守备、外援英军未到。曾国藩湘军驻安庆,上海向他求援。曾国藩早有计划,即命李鸿章招募淮勇,于1862编成 “淮军”。淮军乘轮船,闯过太平天国辖境,前往上海,与英、美各军合作对抗太平军。 洋枪队
19C60S清为镇压太平招外中人组成装备洋枪炮雇佣性,当太平攻苏州帝国阻止招外中人抵抗,后戈登与淮军配合太平、是中外联合表现 、不长但其制装备等都近代化,其中淮军最早仿洋枪队先走上近代化。
4 厘金制度:太平后清为筹军饷而设1853江北雷以诚首先在扬州开设向商贾、为工商税、坐贾板厘、行商活厘、值百抽
一、清推广到全国成制度、对近经济阻碍
百日维新:1898康改良主义通过皇的资阶改革、内容:西学教育工商等、太后反对政变、皇囚维新逃、10
3、由皇领导变革望走上君立制
东南互保:义和团北部反帝帝国与地方勾结保护利益、1901东南刘坤义,张之洞与各帝国《东南互保章程》:上海租界各国保护,其他归各个、表现洋务与帝国合作抵义、维护南利益破坏人民斗争
赫德:
英侵人物、1863中海关总税务司、制定海关制度控中国财政,得李鸿信任、干涉内政外交、任48年
天京变乱:建都天京后领袖作风关系变化、
56年杨秀清“逼封万岁”
、洪令韦;石返天京、 韦杀杨、洪诛韦、 后石走、 大伤元气弱战斗力坏团结
北京政变:1861咸丰死子载淳上位、8位政务大臣掌权 、砫怀奕訢勾结政变“垂帘听政”号同治、太后内重用汉地主外投降、标志外资和清封勾结
天朝田亩制度:53颁布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田分9等好坏搭配无分男女同食同耕、反映平均思想和废封土制的愿望、但为空想和违经规的落后性
清末新政
1901-05清为维权推行新政,内容“改总理为外务部裁汰官衙废科举建学堂开新科 工商,而练兵筹銄是中心
加剧了矛盾,促资革发
“亚罗号事件”
二鸦导火线。“亚罗号”走私的中国船只,曾在香港注册,执照失效。广东水师搜查黄埔的“亚罗号”,拘捕水手。本是内政,英诡称“亚罗号”是英国船只送回拘捕的人,并捏造说中国士兵扯下英国旗,要向英国道歉。叶名琛驳,避免事态扩大,将获疑犯交给英国。在事件中,英方故意激化矛盾。 “亚罗号事件”是英为战争的借口。 马神甫事件
即“西林教案”,二鸦导火线。53年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省传教,吸收地痞流氓勾结土豪劣绅,无恶不作,激起民愤。56西林知县逮捕马赖等,处死马赖。法以此为借口,同英一起发动了二鸦。
《中英烟台条约》
亦称《滇案条约》,附有“另议专条”。第一部分为:中国偿20万两;中国大臣带国书前往英国,对滇案表示“惋惜”;云南与英国商订滇缅通商章程;自1877年起,五年,英国驻云南大理等察看通商情形;英国有印度派员赴云南之权。第二部分涉及中外司法及官方交往,规定扩大英在华治外法权。第三部分为“通商事务”,《另议》中规定英国可派探路队进入西藏,或由印度来藏。
总理衙门
鸦战后,由两广总督专办与欧美国家的交涉,称“五口通商大臣”。《北京》后,各国在华设使馆、驻使节。外国要求建立专门机构。1861,奕请求建立。总理衙门首任事务大臣均为清朝贵族,且与外关系密切,使成为外控制清的总枢纽,是中国半殖化的表现。40年。到1901年,《辛丑》改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后,俄纠集德、法迫日放弃辽东半岛的领土要求的事件。《马关》中割辽东给日本,妨碍俄向东北扩张。俄联法德,向日施外交和军事压力,要求日本放弃。日放弃要求,但清三千万两白银为“补偿”。该事件是帝国争夺东北的斗争,是瓜分狂潮的开端。
问答题:
甲午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影响:
原因:日帝国主义为满足资利转移为战争
影响:中国割地赔款主沦,输出资本、瓜分、新阶段半殖和国际地位
人民救国维新和义和团
日本战略要地台湾-辽东地区
远东帝国间争夺勾结-三国还辽 甲午中国战败原因
主观:清腐朽-战前不准备避战自保、太后庆寿
客观:日本谋久、经政军先进单纯学技术是不行的。 马关的主要内容和对中国的影响
内容:割地-辽东台湾澎湖
赔款:2亿
开口:沙市。重、苏、杭
设厂:口岸日本设且免税
独立:朝鲜
影响:半殖深-政治贷款、铁路、开矿、办厂
瓜分狂-德=胶湾、俄=东北、法=广东西云南、长江=英国 20C70-90S资义如何侵略我国边疆:
西北英俄。英扶阿古柏政权。俄出兵伊犁。 东南日美。美扶日侵朝鲜和台湾,日军国主义
西南英侵云南,西藏-通过印度和《烟台》《藏印条约》来加强长江和藏 戊戌变法性质、失败原因、历史作用
性质:爱国救亡、资阶自上而下改革、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唤醒-变法图强对帝国抵制
推中资
西学。思想文化风气-推封
原因:封建强、中资弱、没有提升到反制度和发展资的目标上、国际环境 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
1、 灭洋放在第一位-主要矛盾变化,有爱国主义性质,鼓力
2、 只是感性认识,没有冲破皇权,保卫封建国定
3、 盲目排外落后性
4、 对清放松警觉,受骗 辛丑条约内容和危害义
内容:赔款-巨大,贫困经凋
使馆界-国中之国
占京津地区-镇压运动
清成为帝国帮凶,镇压 外务部-卖国外交政策
标志:两半社会确立,清成为工具 团运动 的性质特点意义失败原因 性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特点:自发性-无纲领,无统一力量
分散性-各大自为战,无统一指挥领导 意义:显民力量大粉碎帝国计划
原因:主观上自发群众性:无领导理论
盲目性元目地性
无组织形式
用迷信手段封建落后 对封建认识不清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
评析旧三民主义
比较完备的资阶民革纲领,是进步的民族-反帝,民生-推封土地制建资制
但:不彻底,有革命性和妥协性但也进步-反应主要矛盾,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阶纲领,是旗帜,指导论点,动员群众反帝 试论革命派与保皇派思想大论战
1905-0
7、革命《民报》保皇《新民丛刊》
要不要以武力推清、建资民国、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扩大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影响、划清与改良的界限、革命派胜利 、为辛革作准备
6 辛亥背景失败原因、经验教训、历史意义 背影:清成工具,民族反抗。矛盾激化
原因: 主观方面经薄革命弱,软弱和妥协性(无彻底纲领,革命军队,统一领导,统一战略)
客观:帝国封建力量强(帝国控制中国。袁买办封建力量强) 教训:要有统一领导革命党,明确纲领等。
没有依靠群众的力量
民资软弱性妥协性不能胜利
在中国封建半殖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民资
意义:近代第一次民资革、
推清完封建
打击帝国主义
解放生产力,促民资
思想传播 范例 从鸦片到辛亥,清政策哪些调整?什么趋势?什么认识? 1, 自上而下进行了:洋务、维新、新政、和预备立宪 2, 从器物到制度的调整再到形式上的政体改革 3, 坚持中体西用在中外冲击下潮流,符合近代化 比较太平和义和团异同点
同:背景-列强侵,半殖
形式:武装斗争,农民
规模:大
作用:打击中外反动
失败原因和教训:主-阶级、客:中外联合
异:组织领导:前有后无
斗争目标性质:前反封反侵,后反帝爱国
对西文明:前通商发资
后排外 近代上的几次论点:
洋与顽固派:要不要向西方学习
维新和顽固派:要不要支,兴民权,行君立制,提西学
D1思想解放运动 革命和保皇:
传播,D2思解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道德新文学
动摇封建
D3思解 三民主义内容:
民族:驱除、恢复。 --推清,变民族歧视和压迫、求建民族独立国家 民权:创立。
--推清专,建资阶民主共和国
民生:平均。
--核定地价,革命后地价归国与民共享 但没有提 出反帝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可能完成两反任务 军阀内容:
袁强选为总统==散国民党==散国会=废《临时》颁《约法》将内阁改为总统制==二十一条==改中华帝国,“洪宪”1916==护国运动中,消帝制
根源:半封建性=封建经济
半殖民性=分而治治 帝制失败:逆流而上、观念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 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
2、 民主科学弘扬
3、 为五四作准备,民族觉悟
4、 后期传马克思,-无产
5、 文化普及
6、 但过于偏激
民族工业短暂发展的原因:辛激发、一战和国外市场扩大、抵制日货 特点:外资,封建重
轻重不协
户开内容 :在其势力内,别国不得干涉
势力内口岸的货物,由中国收税
税收一律平等
实质:机会均等缓和矛盾。保护中对美的开放 东南互保:
原因:义和团影响长江,对帝国威胁
长江损失会很大
局限在北方
影响:免损失
护帝国利益 东南为清提供物资
为清朝和帝国谈判协调 辛丑为啥没有割地开埠?
1、 没地
帝国矛盾 美门开
人民反抗
其时重于政治和殖民掠夺
2、 对《资政新篇》的评价
3、
(1)以学习西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方案,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治国方案;
4、
(2)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治斗争的需要,强调集权、反对帮派,目的是要维护和巩固太平天国的政权;
5、
(3)脱离了当时军事斗争实际的方案,未解决最紧近的军事问题。打仗是第一位的,却未提出,只提出了宏观的长远的空的设想
论述题
1. 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①是由封逐渐沦为两半的转折点。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②政治上:独立自主统一领土、主权遭破坏;
经济上:自然经济的基础遭破坏,被纳入殖民主义体系;
革命性质和任务:从此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思想领域: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折点。 2.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 清腐败,战和不定;2没有发动依靠群众,反而打击压制群; 3军队和战略失误。
4八旗、绿营兵腐败,装备落后。 4. 评析《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1,绝对平分土地。2,按太平军编制建立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人民生产生活。 ②空想性与局限性:
一,生产和分配着矛盾。
二,平分一切土地,超越了反封建的界限,伤及自耕农的利益。
三,否定了商业手工业的地位,幻想自然经济生活方式,不符趋势,倒退。
③《制度》的空想落后性,并未实行,而 “照旧交粮纳税”政策,农民得到实惠,《制度》的基本精神有所体现。 5. 试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特点。 出现:19-60-70S。
途径:由官僚、地主和商人(买办)直接投资兴办近代工矿企业;
由原来的旧式转变为近代企业的。
原因:一,外资和洋务派的高额利润的刺激作用;
二,外资的侵入自然经济解体。 (劳动力市场)。 三,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市场形成。
四,洋务引进了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有先导借鉴作用。 特点:轻工业和小型采矿业投资规模小;
技术设备陈旧落后;
多分布在沿海的通商口岸;
不是中国社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而是由商人、地主和官僚直接投资而产生 6. 如何认识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
1这两派在镇压人民革命和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但对如何维护却存在分歧。几乎都遭到顽固派的阻挠,使洋务事业举步维艰,
2争论有六十年同文馆之争、应否停造轮船的争论、修建铁路问题的争论。
8 7. 概述左宗棠一生的政治活动并简述其历史功绩。
政治活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镇区西捻军与陕甘回民起义;从事洋务活动;收复新疆。 9. 试评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美对列强在华抢夺势力范围狂潮的外交政策。
内容为:美国承认各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但在各国势力范围内,美国既得利益不受
侵犯;要求均沾利益,这样,表面无“势力”的美国,却分享一切权益,并凭借其经济优势取得有利地位。 “门户开放”帝国协调侵略利益的产物;置中国于国际列强的共同奴役之下。 10. 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失败原因:1维新派不推翻清封建统治,又触动帝国主义依靠皇帝,又寄希望于帝国支持,软弱性和妥协性,这是基本原因;
2维新脱离了群众使孤立无援;维新不反帝国,又幻想靠帝支持实行变法,同时也不从根本上反封。
意义:在当时的情况下,维新派要求变法自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 有爱国性质;它是以改内政、发展民资的政治改良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 13. 综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第一,提出了指导革命的理论和纲领。 第二,创建了中国同盟会,奠定了组织基础。
第三,发动与领导多次武装起义并同改良派展开论战。 第四,为巩固新生的政权而斗争。
回答题:
经典古代名言整理范文第4篇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 都 荒芤疲 洳荒芮 ! 睹献印?/SPAN>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三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着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经典古代名言整理范文第5篇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昼夜乐>>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不怨天,不尤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孔子的名人名言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经典古代名言整理范文第6篇
(一)古体诗
1.古体诗特点: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这种形式的诗歌。篇无定句,句无定字,自由换韵,不讲平仄,不讲对仗。
2.古体诗包括:
(1)古诗:古诗四言、五言、 七言、杂言等,《诗经》开创现实主义诗歌传统。
(2)楚辞:六言为主
开浪漫主义先河。
(3)乐府诗:五言为主
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的基础。
(4)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均属古体诗。
(5)古体诗的发展轨迹: 《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唐以后以上这种形式的诗歌。
(二)近体诗
1.近体诗特点:出现在唐朝,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2. 近体诗从体裁上分为:诗、词、曲。
诗:诗又按其体裁可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是由
(四)联
(八)句组成,每联两句,第一联被称为(首联),第二联被称为(頷联),第三联被称为(颈联),第四联被称为(尾联)根据每联的字数,律诗又分为(五律)和(七律)。绝句是由
(四)句组成,根据每联的字数,绝句又分为(五绝)和(七绝)。
词: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 (1)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3)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
(4)词在结构上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或“一片”)。 (5)词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 (59字至90字)、“长调”( 91字以上)。
曲:曲特点:(1)曲盛行于元代。(2)元曲分为散曲和杂剧。我们鉴赏的元曲一般指散曲。 (3)曲有曲牌。(4) 散曲的体制又分为小令(叶儿)和套数两种
二、古代诗歌按题材划分:
1、写景抒情诗;
2、即事感怀诗;
3、咏物言志诗;
4、怀古咏史诗;
5、边塞征战诗;
6、惜别送别诗;
7、思乡怀远诗;
8、山水田园诗。
三、古代诗歌按表现形式划分:
1、叙事诗;
经典古代名言整理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