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讲话稿的写作技巧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11-191

讲话稿的写作技巧范文第1篇

.

.

.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一)掌握技巧:(1)注意篇章结构,合理布局

开始部分(opening paragraph)说出文中的要点、核心问题。

正文部分(Body paragraphs)围绕主题开展叙述、讨论。

结尾部分(concluding paragraphs)对全文的总结和概括。

要做到全文中心突出、段落之间必须是有机地联系,内容完整、连贯。前后呼应,祛除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确定主题句

主题句是对全文的概括,是文章的主旨。它能在文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常主题句出现

在一篇文章的开头,而后,全文对主题句所提出的内容进行解释,扩展。写主题句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归纳出你要写的文章的几个要点

②提炼出一句具有概括性的话

③主题句应具有可读性,抓住、吸引读者。

(二)巧用连接词

要想使文章有整体性、连贯性,就要学会正确使用连接词

表示罗列增加

First, second, third,

First, then / next, after that / next, finally

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Besides / what’s more / in addition / furthermore / moreover / another / also,

Especially / In particular,

表示时间顺序

now, at present, recently,

after, afterwards, after that, after a while, in a few days,at first, in the beginning, to begin with,

later, next, finally,

immediately, soon, suddenly, all of a sudden, at that moment, as soon as, the moment

form now on, from then on,

at the same time, meanwhile,

till, notuntil, before, after, when, while, as during,表示解释说明

now, in addition,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n this case, moreoverfurthermore, in fact, actually

表示转折关系

but, however, while, though, or, otherwise,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in contrast, despite, in spite of, even though, except (for), instead, of

course, after all,

表示并列关系

or, and, also, too, not onlybut also, as well as, bothand, eitheror, neither

nor

表示因果关系

because, because of, since, now that, as, thanks to, due to, therefore, as a

result (of), otherwise, sothat, suchthat

表示条件关系

as (so) long as, on condition that, if, unless

表示让步关系

though, although, as, even if, even though, whetheror, however, whoever,

whatever, whichever, wherever, whenever, no matter how (who, what, which, where, when,

whom)

表示举例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takefor example

表示比较

be similar to, similarly, the same as, in contrast, compared with (to)just like,

just as,

表示目的

for this reason,, for this purpose, so that, in order to, so as to,表示强调

in deed, in fact, surely, certainly, no doubt, without any doubt, truly,

obviously, above all,

表示概括归纳

in a word, in short, in brief, on the whole, generally speaking, in my opinion, as far

as I know, As we all know, as has been stated, as I have shown, finally, at last, in

summary, in conclusion,

这是你应该牢记的口诀:细审题,巧构思,列要点,防遗漏。写日记,同汉语;书信,通知格式要牢记。看清图表细梳理,写人记事按顺序;完稿后查遗漏,整洁干净莫忘记。

英语组

讲话稿的写作技巧范文第2篇

2、写作应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文章逻辑性。

3、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

4、消息类稿件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00字,两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

5、文章应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

6、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

7、消息以细节数量取胜,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

8、消息的结构是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

9、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具有信息的面。

10、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写作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

11、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平的体现。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

12、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13、采访是全身心的采访,而不仅仅是用嘴,视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眼睛采访是文章生动的重要手段。

14、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

15、重要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本文来自[文书文秘网]

16、记者的基本功之一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人名单,要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

17、不要过分使用录音机,录音机应与笔记本一起使用,录音机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笔记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被访者的表情。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

18、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被采访者畅谈。

19、让文章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您能举个例子吗”;“这是不是像”;将文章的内容引向自己相对熟悉领域。

20、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待被访者会完整地理解你提出的问题。

21、学会滚动式采访,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

22、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

23、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

24、采访批评性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以示客观公正。

讲话稿的写作技巧范文第3篇

二、组工信息工作的基本概念、工作内容、程序

1、什么是组工信息?在党的组织工作领域产生以及与组织工作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信息。 作用:

服务决策:这是最主要的作用。组工信息工作是制定组织工作各项决策的基础和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说,决策就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制作和成果转化运用的过程。例如:乌市天山区党委组织部报送的《一些基层党组织建议中组部对<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进行完善和规范以适应新形势下党员管理工作的需要》一文被中组部采用后,受到中组部领导的批示,并按照信息的思路对组织关系介绍信进行了修订,并在全国进行了推广。

二是在决策实施过程中,需要通过信息反馈,及时对决策进行修正、控制和调整,从而使决策取得最佳效果。决策作出后,其中的目标、任务、措施等是否切实可行,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以检验;同时决策是否落实也需要运用信息进行全面、快速、准确的反映,以便使领导同志依据这些反馈信息对决策方案进行不断修正,使其更完善、周密、更合乎实际,并及时纠正决策实施中的偏差和失误,保证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是决策执行过程终结后,还需要凭借各方面的信息验证决策效益和总结经验教训,为新的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如此循环,以推进工作不断跃上新的层次,保证党的组织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例如:南疆某县报送的一条关于缺乏汉族干部的信息受到自治区党委的重视,从退伍军人中选拔优秀人才到南疆工作等。

发现、推广好的典型经验:发现和反映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使领导及时掌握这方面的信息,对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引起警觉,及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例如:中央下发四个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后,最近,中组部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了综合反映。又如,面临换届,针对部分领导干部心思不稳的情况,中组部在信息刊物上刊发文章,教育干部要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同时,刊发了一位领导干部的言论,面对转岗,该领导觉悟很高,所说的话出自肺腑,刊登出来后很有感染力。信息起到了统一思想,影响舆论的作用。 促进工作:提高组织工作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组工信息工作不仅在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通过领导对信息成果运用这一关键环节,也带动和促进了组织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为横向交流搭建桥梁。一方面,不断把组工信息工作放到经济建设、党的建设以及整个社会生活领域,积极拓展信息来源,进一步拓宽了组工信息工作的视野。另一方面,组织部门通过信息量作中发现和总结的一些新经验、新做法以及重大部署、重要成就和先进典型等,积极推向社会,加大组织工作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组织工作,扩大了组织工作的舆论影响,也最大限度地促进了组工信息成果的转化和运用。

2、组工信息的基本内容。

一是学习贯彻上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重要决策的思路、措施;贯彻落实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二是领导班子建设方面的情况,包括领导班子理论学习、班子配备、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三新两点”。 三是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的重要情况,包括党员、干部教育、选拔任用、监督和人事制度改革情况等;

四是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情况。村队、社区、企业、学校和“两新”组织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五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情况;

六是上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是本地调研、指导工作时的动态和指示。本级党委主要领导关于党建言论;

七是与组织工作和党建工作相关的重要社情民意、突发事件等。

原则:领导需要什么,我们就报送什么,要围绕中心任务,重要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兼顾重大的社情民意。反映热点、难点问题。即“三新”、“两点”。 落脚点:“三新两点”,即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热点、难点

要求:不迟报、不漏报、不虚报,漏报是“失职”,迟报和虚报是“不称职”。

3、组工信息的类型。组工信息按照内容划分的不同类型。一般分为以下6类:

①动态性信息。包括会议动态、工作动态、思想动态、社会动态。动态类信息数量多,出现频率最高,在信息中所占比例较大。

应做到及时迅速、特色鲜明;忌原文照抄、人云亦云。

②经验性信息。是用于指导和推动工作的典型经验,内容完整,信息量大。 应做到内容翔实、成效突出;忌千人一面、数例单薄。

③问题性信息。即“报忧”信息,主要反映组织工作中存在问题、失误和不足。反映问题和暴露矛盾是其显著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此类信息分量更重。 应做到一针见血、有理有据;忌无中生有、以偏概全。

④建议性信息。一般情况是问题与建议交织在一起,有问题的信息一般都有建议,建议类信息写作之前,也要反映存在的问题,有针对的提建议。写作要求同上。

例如:十六大召开之前,有信息反映建议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又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来自于基层对党员思想现状的大规模调研等。 ⑤综述类。一般是县级以上组织部门归类刊发,“群英荟萃”是其特点。

⑥征文类。近两年比较多,一般是反映某项组织工作成效的通讯类文章,特点是灵活多样,小中见大。

应做到生动感人、紧扣主题;忌无病呻吟、离题千里。

4、组工信息与党办、政办信息和新闻的联系与区别。略

三、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组工信息工作 一是思考什么是好信息 好文章≠好信息

从表面上看有几个特点:

1、用大量的事实(主要是数据和例子)说话。

2、没有什么空话、废话、套话,没有多余的话。

3、大、小标题非常贴切,朴实,一目了然,大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小标题高度概括这一段落的内容。

从信息刊载要求上看,容易被上级组织部门采用的信息必须具备几个要素:

1、主题突出,紧扣上级党委的中心工作,紧扣上级组织部门的现阶段的重点工作,紧扣上级组织部门主要领导同志当前十分关注的问题。

2、内容丰富。要把某方面的工作综合起来,不要割裂成许多个小块。要显得大气,显得丰满。

3、报送适时。报送信息要及时,也要适时。早了不行,晚了不行。

4、要有新意。要求信息员在写信息时要把思路打开,要变换几个角度来思考。前提是要有工作,有事实,建立在事实基础上。

5、用事实说话。这一条最为重要,也是地、县组织部门报送的信息最缺少的。什么是事实?就是数据、实例,而且数据、实例必须真实可信。如某地报送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信息:目前,全县举办党员培训班17期,培训党员1.8万人次,粗算一下每期培训1000多人,显然是弄虚作假。还有,某地报送发展党员数字“这几年以来,先后发展农村党员大约100多名。”,这样的数字十分不负责任。

6、有可读性。

以下情况的信息不容易被采用: ①超过了2000字(一般情况下)。

②少于300字,只列了一个写作提纲(一般情况下)。 ③文件原文照搬。

④反映某个单位、部门的工作(不是突发事件),如某县把他们每个乡镇党委换届挨着报了一遍。一个县把某个村党支部召开民主生活会的信息报上来了,不合适。

⑤信息的层次太多。有的信息:

一、(一)、

1、(1)。要尽量只安排两级标题,最多在小标题下用“一是”、“二是”再分一下层次。

⑥跟风报送,看别人报什么,自己就写什么。 ⑦主题不明,逻辑混乱。 二是解决“报什么”的问题。

组工信息是内部刊物,主要读者是上级领导,主要作用是为上级领导决策服务,因此信息要紧紧围绕领导工作的需求和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来进行,这是最根本的要求。信息员不是领导,要站在领导的高度。所以要求:向谁报送就站在谁的角度和高度。 怎样收集信息(选题): 一是从讲话、文件等公文中了解; 二是从会议中收集; 三是从信息(包括正刊和业务通讯)中了解; 四是从调研中了解;

五是从报刊、新闻、网站(新疆昆仑网和赛里木湖网等等)中了解;善于运用“拿来主义”。 六是从热点文章中了解,特别是组织人事报、中国人事报、《新疆党员之友》等报刊中的一些好评论文章中去找。因为热点往往有人议论,难点受到的关注也会多一些,这些问题都会在媒体和内部刊物中表现。

要求信息员养成好习惯,注意收集资料,手头常备领导讲话稿,重要文件资料要注意备份,以便查阅。对领导的新思路、新提法要及时收集,避免说“过时话”。 三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把握了领导的关注点,找到报送信息的选题以后,还要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

1、立意高,不要老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信息不是报工作之所及,而是报领导之所想,报其所需,适用对路,成为领导的“解渴茶”。

2、切口小,选好角度十分关键。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3、采集广,做到洞察秋毫,发幽探微。广泛收集,充分占有各种材料,文件、领导讲话、工作报告、会议材料、经验材料、报刊杂志、调研文稿、网络资源,凡是有用的都可以利用起来,必要时还要深入基层工作一线,从实际工作中挖掘。

4、标题巧,尽力脱颖而出。总的来说,好的大、小标题,第一条标准是朴实,看得懂,并高度概括全文、概括这一段的内容,这是底线要求。第二条才是新颖。用几个好的词语,讲究句式对称等等。这方面可以多借鉴报纸新闻和通讯题目的写法,从中汲取灵感。 大标题:

《让“空中课堂”造福农村浙江积极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 《山东日照市委组织部建议重视并切实解决组工干部培训“灯下黑”问题》;

《河北滦平县连续七年选派三分之一干部下基层县乡干部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先锋》 《杭州市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努力把西湖风景区“景中村”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小标题:一般经过梳理后,按照工作的不同侧面、不同阶段进行分类,从属于文章的层次需要,最好是新颖生动,便于阅读和理解。

山东东营市完善三项机制着力提升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完善培养管理机制,提高党员队伍素质。 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完善服务群众机制,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

党代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搭建平台:推进党委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畅通渠道:充分发挥党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健全制度:强化党代表的民主监督职能 发挥优势:在服务群众中增强影响 配套措施:营造党代表发挥作用良好环境

起标题总体上要坚持形式服从内容,自然活泼,切忌生拉硬拽,为了押韵、对仗和整齐划一硬造词语,搞“密码电报”,或者文不对题,标题与内容相分离。

5、编辑精,源于工作,又要高于工作。坚持出精品,报出去的信息首先自己要欣赏,不要把不完整、不准确、不深刻、不新颖的信息轻易上报而丢失好的信息选题。

(1)精心筛选素材,根据信息中说明问题的需要选择有用的素材,突出特点,合理取舍。 (2)突出特色,让亮点凸显出来。要注意从“熟面孔”中提炼出新颖独特的观点,力戒似曾相识。大家都做的一般性的措施少写,地方特色的措施多说。在主题上要集中突出特点,不出“无名之师”。例如,《鄱阳湖上党旗红江西鄱阳县探索湖区党建工作新路子促进湖区发展与社会和谐》一文,从把党支部建在水面上、把党小组建在码头上、把党员责任岗建在服务链上、把支部委员责任区建在湿地上等角度去写,就很有地方特点。报送信息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信息员能抓住其中的一个“点”,写出自已的特色,就能达到众里寻“他”的目的。

(3)用事实说话。要用实例、用数字来证明信息的有效性。一些通讯类的信息还要见人、见事,有具体的细节。不要把信息写成干巴巴的原则要求,也不能写成红头文件、领导讲话和工作汇报,或者简单把文件和领导讲话缩写一下草草上报,更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抄上级文件和讲话中的原文来凑数字。 几点感受:

一是多学习。“信息员不能当门外汉”。在政治理论素养、组织工作业务知识、文字水平等多方面进行积累、提高。信息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勤于积累,切实增强做好信息工作的责任感和光荣感,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认真学习中央、自治区各级组织部门的重要文件,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及对信息、调研工作的重要批示等。学习中组部信息的写作方法,借鉴优秀信息的写作手法。

二是要多思考。不琢磨不知道领导需要什么选题,不琢磨没有信息点子,不琢磨选不出好的写作角度。要善于发现,好的信息苗头在爱思考的有心人那里就是金子,对于麻木迟钝的人来说,就入过眼烟云。

三是要多写。我们的不少组工信息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埋头苦干,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常常就一个字、一段话进行反复推敲,工作状态则是“天天短平快,年年马拉松”,这种作风要坚持,不能丢。搞文字工作,我的体会是,很辛苦,常常面对一篇稿子字斟句酌,费尽心神。各乡镇场的组织干事平时办事较多,在组工信息工作的写作上千万不能有畏难情绪,相反,要迎难而上,写得多了,进步肯定会有的。另外,还要多修改,“文章是改出来的”,信息写出来不要急于上报,至少要修改两遍,不要指望“一气呵成”。 四是多深入调查研究,拓宽信息来源。信息要灵敏,调研要先行。通过深入扎实调研,及时捕捉信息,才有可能提供科学的依据。否则,决策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有群众意识,高度重视基层群众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呼声与要求。提倡到基层蹲点,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新经济新社会团体组织负责人交朋友,及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紧紧围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重要内容开展信息调研活动,结合实际,提出符合实际的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实际的新思路、新措施。

五是报送信息要“适时”。全疆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报送信息的地州有13个,县(市、区)有近百个,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信息室每天收到各地报送信息基本都在50条以上,过早、过晚报送都会错过良机。

四是报送信息要“深”。不仅要有做法、措施、安排、部署,还要有效果、体会以及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的意见、建议。

五、信息稿件分析

六、州党委组织部信息稿件投稿须知

1、重要信息请电子邮件加传真,有必要的话电话告知;

2、报送稿件请注明单位、作者、联系方式(外网邮箱及电话),标题加注“市(乡)组工信息:标题”(因为《博尔塔拉党建》与《博州组工信息》同用一个信箱,以示区别);

3、联系方式: 电话:2318506 传真:2318705

电子邮箱:bzdjyj@126.com

讲话稿的写作技巧范文第4篇

1.对不同的雇主和行业,你的求职信要量体裁衣。

2.提出你能为未来雇主做些什么,而不是他们为你做什么。

3.集中精力于具体的职业目标。

4.不要对你的求职情形或人生状况说任何消极的话。

5.直奔主题,不要唠叨。

6.不要写没有实力的空话。

7.不要超过一页,除非你的未来雇主索要进一步的信息。

8.对任何打印或拼写错误都要仔细再仔细。

9.在你发送之前先给其他人看一下。

10.所有发信copy存档,包括你的信件、传真、email。并把记录保存,以便进行下一步行动。

写求职信的注意事项:

求职信要短,但一定要引人入胜,记住你只有几秒钟吸引你的读者继续看下去。在求职信中要重点突出你的背景材料中与未来雇主最有关系的内容。通常招聘人员对与其企业有关的信息是最敏感的了,所以你要把你与企业和职位之间最重要的信息表达清楚。

言简意赅,切忌面面俱到。求职信的功用只是为你争取一个参加面试的机会,你不要以为凭一封求职信就可以找到一份你满意的工作,而且这种错误的心态会使你写的求职信啰啰嗦嗦。招聘人员工作量很大,时间宝贵,求职信过长会使其效度大大降低,1992哈佛人力资源研究所的一份测试报告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即一封求职信如果内容超过400个 ,则其效度只有25%,即阅读者只会留下对1/4内容的印象。

不宜有文字上的错讹。一份好的求职信不仅能体现你清晰的思路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还能考察出你的性格特征和职业化程度。所以一定要注意措辞和语言,写完之后要通读几篇,精雕细琢,切忌有错字、别字、病句及文理欠通顺的现象发生。否则,就可能使求职信"黯然无光"或是带来更为负面的影响。

切忌过分吹嘘。从求职信中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人的经历,还有品格。

针对性和个性化让你的求职信从数百封的信件中"脱颖而出"。不少人事经理反映,现在求职信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千人一面"。的确,网络给求职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但面对着互联网上成千上万的职位,有的求职者采用了"天女散花"式发求职信的方式,事实上它的命中率很低,结果不仅是"广种薄收"都达不到,而是多以"广种无收"告终。原因很简单,这种千篇一律、没有任何针对性的求职信,招聘人员看的太多了。此时,针对性已成为求职信奏效与否的"生命线"。另外,个性化也很重要。有的求职信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也没有使用任何华丽的 ,却使人读来觉得亲切、自然、实实在在。

讲话稿的写作技巧范文第5篇

When you prepare to write a cover or application letter, you could refer to the following checklist.

I. Attention(Opening paragraph)

A. Capture the reader’s attention in a businesslike way. Choose an option:

1. Summary opening. present your strongest, most relevant qualifications, with an explanation of how they can benefit the organization.

2. Name opening. Mention the name of a person who is well known to the reader and who has suggested that you apply for the job.

3. Source opening. When responding to a job ad, identify the publication in which the ad appeared, and briefly describe how you meet each requirement stated in the ad.

4. Question opening. pose an attention-getting question that shows you understand an organization’s problem, need, or goal and have a genuine desire to help solve or meet it.

5. News opening. Cite a publicized organizational achievement, contemplated change, or new procedure or product; then link it to your desire to work for the organization.

6. personalized opening. present one of your relevant interests, mention previous experience with the organization, or cite your present position or status as a means of leading up to a discussion of why you want to work for the organization.

7. Creative opening. Demonstrate your flair and imagination with colorful phrasing, especially if the job requires these qualities.

讲话稿的写作技巧范文第6篇

来源: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时间:

2010-01-09 14:07 说到调研报告,就不能不先说调查报告,有许多人把这两种文体混为一谈,在写作中不加以区分,其实是错误的。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调查研究后,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的使用范围很广,制定方针政策,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弄清事情真相,扶植新生事物,推广典型经验,都离不开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反映具有普遍意义或带有关键性问题的情况,内容比较复杂,深度广度的要求比较高。广义上说,所有的调查报告都或多或少带有某种研究性质,都是调研报告。而狭义的调研报告指的是以研究为目的写出的调查报告,它不包括反映特定情况、介绍工作经验、揭露特殊问题的专题报告,但它又包含这几方面的内容。

调查报告与一般的调研报告并不一样,主要原因在于调查报告与调研报告的侧重点不同。调查报告侧重调查过程,而调研报告侧重于研究与结果,是以调查为前提,以研究为目的,研究始终处于主导的、能动的地位,它是调查与研究的辩证统一,充分反映调查研究的结果。以前的应用写作只讲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成为应用写作的专门体裁和热门话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21世纪,我国各项事业突飞猛进,不仅党政机关需要大量的调研报告,企业集团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形势,也需要更多的调研报告,因此,调研报告在应用写作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抓好三个主要环节:调查、研究、报告。这三个环节中,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调研报告的写作是把调查获得的材料所形成的观点,通过布局安排、语言调遣组织成文章。这里,调查与研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不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而且相互贯通。调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大量、真实、全面的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对基本情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研究的目的是对已经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报告则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书面形式说明结果。

因此,可以说“调查”是“研究”的事实基础,“研究”是“报告”的理论依据,“报告”是调查、研究的具体体现。

一、调研报告的特点 1.调研报告目的明确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2.调研报告注重事实

调研报告讲求事实。它通过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用事实材料阐明观点,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调研报告的基础是客观事实,一切分析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价值所在。因此,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是调研报告的最大特点。写入调研报告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调研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背景介绍、资料引用等等都要求准确真实。一切材料均出之有据,不能听信道听途说。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如果调研报告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3.调研报告论理性

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事实,主要的表现方法是叙述。但调研报告的目的是从这些事实中概括出观点,而观点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因此,占有大量材料,不一定就能写好调研报告,还需要把调研的东西加以分析综合,进而提炼出观点。对材料的研究,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用科学方法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找出起支配作用的、本质的东西,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运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并合理安排,做到既要弄清事实,又要说明观点。这就需要在对事实叙述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议论,表达出论文的主题思想。议论是“画龙点睛”之笔。调研报告紧紧围绕事实进行议论,要求叙大于议,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如果议大于叙,就成议论文了。所以要防止只叙不议,观点不鲜明;也要防止空发议论,叙议脱节。夹叙夹议,是调研报告写作的主要特色。 4.调研报告语言简洁

调研报告的语言简洁明快,这种文体是充足的材料加少量议论的,不要求细腻的描述,只要有简明朴素的语言报告客观情况。但由于调研报告也涉及可读性问题,所以,语言有时可以生动活泼,适当采用群众性的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同时注意使用一些浅显生动的比喻,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前提必须是为说明问题服务。

一、调研报告的前提调查研究

要想写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调研报告,必须进行深人细致的社会调查。而正确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科学的调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其次要努力深入到基层,扎扎实实地把社会调查工作做好。再次就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要科学。仅靠过去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调查已显然不够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一系列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来,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现代化的三大特征:数学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渗透;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综合运用。这就为调查研究的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们除了要了解并掌握有关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以及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各种具体的调查方法以外,还必须注重对调查对象加强正确引导,确保其讲真话、讲实话。在实地考察时,要防止被假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确保调查的科学性。 二是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要科学。(注释:参见1983年1月5日《人民日报》有关专文,提出了政策调查的“十个要点”。)

二、调研报告的材料整理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整理,一般分成三个步骤: l.检查鉴别。首先检查调研报告材料是否切合研究的需要,其次要鉴别事实材料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确实反映客观实际。

2.制作图表、数表。以其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帮助读者理解调研报告内容。

3.分类分组。调研报告材料分类的标准,依研究目的而言,可按材料性质分为记录资料、文献资料、问卷资料、统计调查资料等。可根据研究的目的按年龄、性别分类,或按职业分类等。也可分为背景材料,统计材料,典型(人或事例)材料等。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分析,应该说是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是能否将调研报告材料化为研究成果的关键所在。所谓调研报告材料分析,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审查、剖析调查材料中包含的被研究对象的状况、特点、社会背景、基本结构、本质属性与成因、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机制和结论的过程。对调研报告的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最基本的类型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事物,对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一)调研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

调研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是据事论理,用思辩的方式,依靠个人经验判断能力和直观材料,确定社会现象或事物发展变化的性质和趋向.以划清事物性质界限的方法。定性分析的根本的方法是哲学方法,即揭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采用系统方法、逻辑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矛盾分析法

即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原理,具体分析事物内部矛盾及其运动状况,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其具体作法分三个步骤: ①从调查所得的大量材料中找到事物的矛盾,即找到问题。因为问题即是应该消除或缩小的差距,差距就是矛盾。

②对事物存在的矛盾进行分类,看它们是属于:历史遗留现实产生;客观存在主观思想;自然条件人为造成;局部全局;根本枝节;眼前长远的矛盾。

③分析矛盾的对立面,考察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其它方面互相依存、斗争、转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特性。

2.调研报告材料分析比较分析法

做调研报告常用的比较方法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为:先进行比较,弄清事物的异同,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归集为一大类,然后再根据差异将大类划分为几个小类,依此类推,事物就被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层次的大小类别,明确地反映出客观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调研报告材料分析因素分析法

即指从调研报告材料中寻找出对事物产生、发展、运动起作用的要素,通过系统分析和科学的归纳,探寻到对事物变化起着关键作用的要素系列,掌握决定事物变化的原因,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方法。运用因素分析法,首先应进行总体分析。

第一步是把蕴藏在现象之中的各个方面的基本因素清理出来,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将它们按一定的标准组成一个有机的多层面的网络结构。影响事物变化有种种因素,归纳起来可以划分为外因(客观因素)和内因(主观因素)两大因素系列,在这一层面下,又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因素分为:主要因素、次要因素;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一般因素、特殊因素;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必然因素、偶然因素;历史因素、现实因素;起始因素、终极因素;潜在因素、诱发因素;阶级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或工作单位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各个系列因素有可能相互交织,错综复杂,显现出一种网络状态。

第二步就是通过对这一网络的分析,从总体上考察研究对象,分析出现某一社会现象的综合原因。这就要求实事求是地把握诸因素的内部联系,把握其特征和转化规律,对事物的总体进行多维的、系统的,内因与外因,客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辩证的分析。其次是进行关系分析。即对因素与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分析。要着重分析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功能关系、转化关系、共因关系。共因往往是事物存在或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如诸多腐败现象的产生,其共因是私欲恶性膨胀,再进一步深究,就可找出其根本原因是权力作祟.从而找到问题的关键,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再次是进行因素树分析。即以某一种关键性的因素系列为主要分析目标,予以系统的多层次的剖析,按因素之间的联系绘出因素树图,即:4.调研报告(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材料的因素分析法因素树图

这样逐层深人,直至找出最基础的原始性要点,即具体行为表现。

定性分析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科学抽象法、社区研究法(是以分析社区人口集体与特定生活环境、社会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社区的社会构成、社会功能、价值观念、日常生活及发展变化的方法)、历史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二)调研报告材料的定量分析

调研报告的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规模、范围、程度、速度等方面数量关系的情况和变化,进行变量计算和考察分析,弄清其数量特征的方法。简言之,就是从事物数量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在调查研究中进行定量分析已越来越普遍,使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已成为大势所趋,也是调查研究走向完善的标志。定量分析的 基本方法有: 1.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统计分析法

即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对调研报告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关系,以揭示事物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统计分析法包括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两个部分。

①描述分析,是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加工,找出其中的规律以及现象之间的关系.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它主要包括:编制次数分布表.绘制次数分布曲线,测绘现象的集中趋势的离散趋势以及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等。例如:我们研究城市居民近五年来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把每户居民年收人划分为六个等级:2万元以上,17000~20000元,14000~17000元,11000~14000元,8000~11000元,8000元以下。然后计算每一个等级中有多少户居民,这就是事件次数分布统计。计算各等级居民在全体居民中所占的比重。就是比例分布统计。计算全体居民的平均收人,就是对这个数列的集中趋势的统计。计算全体居民平均相差多少钱,就是离散趋势的统计。

②统计推论,则是指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资料对全体进行推论。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区间估计,统计假设检验。 2.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社会测量法

调研报告的社会测量法即通过测量和评定某一社会群体或团体中社会关系或社会意向的一种方法。社会测量法分社会关系测量和社会意向测量两种具体方法。社会关系测量法较为常用,是指将所研究的某一社会团体内部成员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关系状态数量化,从而分析其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法可分五个步骤。

其一,确定选择标准,有六种类型:①工作标准,以测量工作团体内部的关系;②娱乐标准,以测量娱乐群体内部的关系;③社交标准,以测量社交群体内部的关系;④生活标准,以测量生活团体内部的关系;⑤学习标准.以测量学习团体内部的关系;⑥服从标准,以测量被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其二,选择指示项。一个标准,可以拟出多个指示项。如服从标准可拟出:你认为本单位谁当领导最合适?谁威信最高?你最不服谁的领导?等等。

其三,制作测试答卷。给出选择标准;限定选择数目;交代测试目的、选择范围(团体之内),说明对测量结果保密等。

其四,填答试卷。当面填写,当场收回。

其五,对试卷进行整理分析。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选择,要注意: 1.运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典型材料是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它显示着事物和现象的某些本质特征,有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2.运用综合材料说明观点。将一组有可比性的材料进行对比(今昔、成败、好坏、新旧、内外、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能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增加说服力。

3.用精确的统计数据说明观点。统计数据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增强调研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说服力。

三、调研报告格式 1.调研报告的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研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调研报告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研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调研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 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2.调研报告的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调研报告前言

调研报告的前言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写作者根据调研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调研报告主体

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横式结构。即把调查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紧紧围绕主旨,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每个问题可加上小标题。而且每个问题里往往还有着若干个小问题。典型经验性质调研报告的格式,一般多采用这样的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纵式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一般情况调研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的写法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物发展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一般综合性质的调研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调研报告结尾

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写调研报告时,要注意克服四种问题: 一是观点与材料脱节;二是材料不充分,不能说明观点;三是堆砌材料,没有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缺乏分析与研究;四是表述不当。写作调研报告,应尽量避免枯燥无味的语言,力争写得通俗、朴实、生动。

附一:调研报告的样本

附二:毕业论文格式

附件一:

四川理县调研报告

由『凯瑟克基金』出资支持的『川越5.12』专业团队能力建设研究培训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香港理工大学、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基于2008年5月底民政部赴灾区社会工作专家服务队提出的灾区需求评估调研报告,2009年8月15日至21日,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派马福云、成彦2位同志前往四川理县,对当地乡镇干部和村级干部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以进一步完善该培训项目的课程设臵,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材料,保证基层干部能力的提升。现对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理县概况

理县位于四川省中部,阿坝州东南部,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是川西北交通要塞和商贸集散市场之 一,总面积4318平方公里,总人口不到5万人,居民以藏、羌、回、汉等民族为主。全县辖4镇9乡,包括杂谷脑镇、米亚罗镇、古尔沟镇、薛城镇、夹壁乡、朴头乡、甘堡乡、蒲溪乡、上孟乡、下孟乡、木卡乡、通化乡、桃坪乡。全县经济以水电、蔬菜、药材及旅游为主。

地震灾害后,在湖南省的援建下,理县灾后重建工作如火如荼。重点工程建设如学校、医院、农村饮水灌溉工程等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农房重建及加固工作接近完成,乡村道路、村组道路、户间道路硬化工程,乡村风貌改造,三湘大道建设等项目建设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力争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建设目标。

二、调研目的与对象:

本次调研目的是通过对基层干部的调研访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现状,了解他们对能力培训的期望,以确定能力建设的具体目标、培训方式、课程内容,并征询其对培训时间、地点的意见建议。『基层干部』是能力建设培训的对象,经过与理县县委组织部协调,本次调研主要选取了理县13个乡镇中的7个乡镇:古尔沟镇、朴头乡、杂古脑镇、甘堡乡、薛城镇、通化乡、桃坪乡,有9名乡镇干部和4名村居干部进行了培训需求访谈,其中9名乡镇级干部均为男性,年龄在28-45岁之间,均为大学专科以上文化,其中1人为硕士研究生;4名村居干部也均为男性,年龄在30-45岁之间,均为高中以上学历。

三、调研主要结果

1、灾后主要工作

地震灾害后,乡镇及村居干部的主要工作内容分为三阶段,首先是抢险工作,包括转移安臵村民、救援受伤灾民、从倒房中挖掘物资等;其次是救灾工作,包括受灾情况统计、救灾物资发放、组织搭建过渡房、兑现死亡伤残补助、配合医疗队实施救援等;第三是灾后重建工作,包括农房重建及加固以及配合湖南援建队所进行的学校建设、医院建设、三湘大道建设、农村饮水灌溉工程、道路硬化、乡村风貌改造、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扶贫工作等。

2、工作中的问题

基层干部在灾后重建中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这主要包括:

(1)工作压力过大。调研中被访干部普遍表示目前面临极大的工作压力。理县经济社会发展本来存在很多欠缺,灾后重建有大量繁杂而具体工作要做,但是乡镇级政府工作人员少、工作能力不强,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原定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内要完成使得乡镇工作任务倍增,面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乡镇基层干部疲于奔命,再加上理县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高山地带生存环境差,河谷地带耕地短缺等条件的影响,乡镇干部感到极大的工作压力。

(2)身心压力大。繁重的工作任务给基层干部带来了深重的身心压力。我们走访6个乡镇政府的办公楼建设都滞后于当地农房、学校和医院建设,干部工作、办公环境较差,基本没有体育健身设施。乡镇工作人员长时间臵身于重建第一线,吃住在办公室,难得回家得到家庭的温暖,特别是大部分干部自家也是受灾户,自家住房的重建他们却无暇顾及,有的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地震救灾以来,基层干部都没有休过节假日,每天超时工作,高负荷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低质的生活质量,加之对家人的愧疚使得他们面临极大的身心压力。一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焦虑、愧疚、孤独、失落、抑郁等不良情绪,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3)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及困惑:在调研中,被访者具体讲述了他们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这主要集中在:民众对干部排斥不理解及其在民众中信誉度过低问题,重建过程中的征地补偿、拆迁问题,政策执行过程中百姓认可难、配合难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管理、技术问题,干部身心调适问题,基层干部法律法规及专业能力缺乏问题等方面。

3、教育培训需求

尽管重建过程基层干部面临极大压力,但是他们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心,根据近来工作规划。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培训支持,这主要包括:

(1)基层管理的政策法规培训;

(2)社区(地区)发展理论、模式及方法培训;

(3)基层管理服务工作的技能技巧培训;

(4)自我缓解压力、疏导心理技能培训;

(5)与发达地区基层干部之间的交流学习;

(6)基层干部通用能力和素质培训;

(7)特定人员培训:例如民政、低保、妇女、计生,以及服务于西部乡村的大学生等;

(8)特定技能培训:例如解决冲突、民事调解、财务管理、村庄规划等。

四、具体培训建议

1、培训时间建议

鉴于理县当前重建工作任务繁重,考虑到工作进度安排,建议将培训时间放在10月底或11月进行,每期10天左右。

2、培训地点建议

为保证受训人员按时、集中、全面得到高质量的培训,调研小组建议将培训地点放在理县以外,九寨沟、成都是可以优先考虑的省内地点。

3、培训对象建议

根据培训方案设计以及调研情况,建议将培训对象定位于县乡基层干部、村居干部两个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建议对两个不同层次的对象分别进行培训。

4、培训方式

鉴于灾区干部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及身心压力,建议培训与休闲相结合,在课程安排上给学员一些休息时间,在课余安排一些健身娱乐休闲活动,以利于缓解压力,恢复身心健康。

5、培训课程

根据调研结果,干部能力建设培训课程应该包括如下主题:基层法律法规、社区发展与资源开发、基层政府转型(由管理到服务)、心理疏导、政府/民间团体/志愿者的协作、群体需求与服务等。对于县乡干部增加社会工作服务、危机事件干预、人力与资源管理等;对于村居干部增加社会工作服务技能、生计重建、文化保护传承等。

讲话稿的写作技巧范文

讲话稿的写作技巧范文第1篇...高考作文写作技巧(一)掌握技巧:(1)注意篇章结构,合理布局开始部分(opening paragraph)说出文中的要点、核...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