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室管理制度范文
急救室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1.抢救物品一律放于抢救间内,定点定位放置,专人负责,按时清点清洁,做到完好备用账物相符。
2.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及时清洁、消毒、归还原处。
3.精密贵重仪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保养维修。 4.抢救物品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下,应认真交接,有借条。 5.抢救车内抢救药品定点定位定量存放,标签醒目,有账目表,用后及时补充,做到账物相符。
6.定时检查药品质量,过期、变质、标签不清的药物均应及时更换,不得应用。
急救室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院“120”急救服务体系,确保市“120”急救中心网络的正常运行,更好地对突发事件及危重病预案实施快速、有效的抢救,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根据启东市卫生局关于“120”急救服务工作有关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细则:
第一章
120急救服务体系
第一条“120”急救服务体系设有“120”急救电话两条线和外线电话一部(电话号码831060
53、18752816078),现有救护车四辆,其中两辆救护车确保在启东市范围内正常运行,一辆救护车为市外接送病人专用车,另外一辆作为维修备用车。任何人都不得随意派用救护车。特殊情况,必须经过“120”指挥中心,报告值班院长同意后才能动用。
第二条
“120”急救服务体系配有4名医生、5名护士、1名接警员、4名驾驶员,共同组成“120”急救小组,统一属于急诊科管理,驾驶组在执行“120”急救服务工作细则的同时,服从行政办公室双重管理。
第三条
“120”实行24小时双班制。
1、
2、 护士:正副班护士24小时上班,就餐半小时在值班室。 随车医生、驾驶员:在确保3分钟内(冬季8分钟内)发车的前提下,可自行调节就餐时间。正班出警后,副班应立即到位。
第四条
医生组、护士组、驾驶员组必须严格执行考情制度。分别指定专人负责排班,并在每月25日前将下月值班表报院部办公室。
第五条
根据省卫生厅及南通市卫生局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必须确保市内一辆救护车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动用第二辆车出长途。
第六条 “120”急救收费执行江苏省物价局规定的价格标准,救护车费为每公里2元(含来回里程),其他收费按实际项目收取。收费由随车医生负责,必须开具医院正规的收费依据,不得多收、漏收、少收和违规收费。
第七条 急救中心下设七个医疗急救站:市中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吕四)、市第三人民医院(原传染病医院)、第四人民医院(启西)、第五人民医院(江海)、第六人民医院(王鲍)、第七人民医院(海东)。各急救站救护车必须按规定具有统一的标饰,在本院车辆不能满足救护需要时,由120急救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调度。
第八条
“120”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值班人员一律住在值班室,保持通信畅通,每次接听电话不得超过3响。
第九条 “120”服务体系必须坚决执行“先抢救后付款”、“就近救急”的急救原则,服从统一调度,严格岗位职责,确保抢救设施的完整和完好,认真执行告知和报告制度。
第十条
所有急救用车必须确保一医一护一驾。
第二章 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
第十一条
“120”当班护士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严守岗位,确保“120”急救电话的畅通,不得擅离职守。 第十二条
值班护士不得在值班室内集群谈笑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第十三条
接警护士在接听电话时必须温柔,用语文明,态度和蔼,不得有粗话、脏话或有厌烦情绪。
第十四条
接警护士接到求救电话后,必须详细问询:病人姓名、年龄、病情、事发地点。并立即通知值班驾驶员和跟车医生出车,备班人员到位。同时与所指派救护车辆的车号、驾驶员及跟车医生、护士姓名等,一并做好记录(时间精准到时、分)。
第十五条
随车护士抢救病人,必须服从医师安排,协助医生做好现场抢救。严格执行医嘱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重复一遍,核对无误时方可执行,并做好记录(时间精准到时、分)。
第十六条
随车医护人员必须守在病人身边,随时观察病情,不得坐在驾驶室内。
第十七条
跟车医师到达现场后,必须立即下车,仔细询问病情和体格检查,作好记录,并迅速作出判断,根据病人相关生命体征,决定现场或回院抢救。
第十八条
在他院接转病人,必须床头交接,根据病人病情,在确保途中安全时方可接回。如病情危重,不能确保途中安全,而病家执意要转院者,必须交代清楚,由对方医院及病人或其家属签字后方可接回医院抢救,应要求需转出医院者,必要时有相关专科医生随车陪同。 第十九条
随车医师遇病人心跳呼吸骤停,应就地给予心肺复苏等抢救;遇农药中毒、溺水、触电、重度挤压伤等危急病人,必须给予基本的紧急抢救处理后,再转回医院。
第二十条
跟车医师应掌握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技术,在抢救外伤病人时,避免造成再损伤,延误抢救时机。
第二十一条
遇到特大群体灾害时,必须及时向120指挥中心、医院总值班或值班院长报告,启动《启东市人民医院重大突发事件急救预案》。
第二十二条
救护车接到病人后,跟车医护人员对危急重病人应在到院前及时告知120值班人员,由120值班人员通知急诊或相关科室医生作好抢救准备。
第二十三条
病人到院后,工作人员应立即下车,协助病人转运入抢救室,并立即向接诊医师介绍病情、生命体征及用药情况。
第二十四条
抢救完毕后,当班医师必须及时清点物品及仪器设备,随时做好物品补充剂仪器的维修,确保药品齐全,仪器性能完好。
第二十五条
驾驶员必须定期做好车辆检修、保养和清洗、消毒工作,保持车况良好,节约用油。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交通法律法规,确保用车安全行驶。
第二十六条
“120”救护人员接到出车指令后,不得拒绝出车,如遇特殊情况时,必须提前汇报请假,安排好代班,并及时书面通知“120”指挥中心。 第二十七条
遇救护车途中故障或交通事故时,必须向“120”指挥中心汇报,并请求另派车辆,告知出车地点及救护地址。
第二十八条
驾驶员必须严守岗位,不得脱岗、串岗,值班前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第三章 抢救特大突发灾难性事故的预案
第二十九条 组织建立灾害性事故的抢救系统,由分管院长、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负责,下设二个抢救小组,名单及电话见附一。
第三十条 急诊科实行24小时值班制。
第三十一条 “120”值班护士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通知总值班,由总值班通知院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后勤等有关负责同志,由各部门负责同志通知有关人员,迅速组织抢救。
第三十二条 急危重伤病员到院后,急诊当班医师与灾害事故抢救组成员一起立即组织抢救,进行必要的监护和检查,并对伤病员进行分类疏散。
第三十三条 护士长负责急救药品及设备仪器的管理,各种抢救药品、物品要实行“四定”(定数量、定地点、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各类仪器要保持性能良好。救护车内药品、器械等由随车医生负责。
第三十四条 医院灾害性抢救指挥系统,抢救组成员,总值班及其他有关人员接到抢救通知后,应立即到位,服从安排。抢救指挥系统与现场救护人员保持联系畅通,及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人员,调拨急救药品,组织各科协作,并根据情况迅速组织其他救护力量参与抢救,协调并通知各有关科室做好准备,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后勤部门必须确保物资供给。
第四章
处罚措施
第三十五条 各类人员凡违反以上规章制度,不服从管理,造成不良影响或有投诉的,按有关规定进行重罚。对问题比较严重、认识态度不好,有抵触情绪的,给予待岗、调离急救中心等处理;对因工作失职,贻误病人抢救而造成后果的,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以至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处罚标准按医院行为指标考核方案执行。 第三十七条 凡违反上述规定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均有当事人承担。
第三十八条 该细则从2012年03月01日开始实施。
启东市人民医院
启东市120指挥中心
急救室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2、负责接警人员应准确记录求救人地址、病情、联系方式以及出车时间,经复核无误后在5分钟内出车。
3、急救人员执行任务时要主动、耐心、细致,积极搬运病人,不准袖手旁观,在有家属的情况下指挥、协同搬运病人。患者的病情、死亡由医务人员鉴定,任何人不得擅自拒绝抢救送院。
4、出诊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如病人已死亡,应详细询问病人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和在场人员。
5、急救人员值班时一律穿工作服,做到衣着整洁,坚守岗位,不随便离岗,不准饮酒,执行任务时不准无故停车或绕道行驶,不准带非值班人员及无关人员出车,不准穿拖鞋,不准听音响及谈笑、吸烟等。
6、急救人员在任何情况下必须服从调度指挥,有问题待完成任务后向有关主管部门汇报反映,不得借故不出车。在急救工作中,救护车的开、停应服从医疗需要。
7、急救出诊途中不准擅自改变救护对象,若新出现的救护对象病情确实危急,须经科室同意后方可改变。遇有救护车辆损坏或交通事故不能行驶时,应及时向科室或120指挥中心汇报,请求另派救护车。
8、转送过程中,出诊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遇危急情况时,可送就近医院抢救,任何医院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病人。
9、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力求完整、清楚、准确、扼要,送转医院急诊室后应作详细交接。完成急救出车任务后及时向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室或有关部门报告。返回后及时作好补充抢救药物、更换物品等工作。
急救室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一、我院120急救由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在院前急救各环节严格执行相应工作制度,确保院前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二、我院120急救实行24小时值班制。
三、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照操作规范和救治流程工作,认真完成急救任务。
四、医护人员必须符合准入标准,持有效证件上岗。医护人员必须服从120统一指挥调度。
五、出车人员必须履行工作职责,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对患者的救护。当现场救护需要增援时,应及时报告120指挥中心,直到增援的救护车到达现场后方可离开。
六、出诊医师将患者送达医院后,必须向接诊医师交代病情及诊疗情况。
七、为维护院前急救工作的正常秩序,树立良好的120形象,120急救所有院前急救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学习,不断规范急救服务行为,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行业风气。
八、院前急救人员应语言文明、态度端正、积极抢救患者,严禁对患者态度“生、冷、硬”及工作中玩忽职守。做到“让患者满意在救护车上”。
九、严禁院前急救人员私自与各医院及科室联系,谈取转送患者收受好处费的问题。出车人员将患者送到医院后,一律不许收取好处费。
急救室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急诊创伤抢救护理中应用快捷护理路径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急診收治的186例创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快捷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抢救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创伤患者抢救护理中应用快捷护理路径可缩短其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进而增加其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急诊创伤;快捷护理路径;抢救时间;满意度
[文献标识码]A
创伤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其病情发展较快且严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创伤的发生率明显上升,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70万人因创伤而导致死亡,目前其已经成为导致中青年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对其进行抢救很重要,这对其生命安全有关键性作用[1]。但临床中对创伤抢救护理流程还未进行统一,缺乏规范性就会延误患者的治疗,反而会危及其生命[2]。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护理方法,其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进而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将其应用于急诊创伤抢救护理中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还能加强其满意度。本次研究主要对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86例创伤患者抢救护理中应用快捷护理路径的影响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急诊收治的186例创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男女各52例、41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7.8±5.4)岁,其中车祸伤73例、坠落伤13例、击打伤7例;观察组男女各53例、40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57.5±5.2)岁,其中车祸伤75例、坠落伤10例、击打伤8例;经过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显示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已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经检查确诊为创伤的患者;年龄35~77岁;患者家属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肝肾功能严重衰竭的患者;拒绝配合治疗的患者。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急救车快速将患者送至急诊室进行登记、挂号,由两名医护人员对其实施抢救并进行相应的记录,通知医生并在其指导下给予患者吸氧、开放静脉通道并进行多参数监护等措施,保证患者呼吸道顺畅,开检查单,家属完成缴费后医护人员全程陪伴其进行相应的检查,检查结束后护送其回到急诊科,由医生根据其检查结果及症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必要时医护人员要通知专科医生会诊并办理住院手续将其送入病房[3]。观察组采用快捷护理路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成立创伤快捷护理小组,主要人员包括N1、N2、N3、N4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由N4担任组长,根据临床经验制定出创伤患者抢救时快捷的护理方案,分析总结抢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初步制定,创伤专家对制定好的方案进行评价,对于不合理的部分根据其意见对护理方案进行适当调整,经过实践后将其制成书面方案应用于临床创伤患者的抢救护理中。2急诊科接诊后立刻联系救护车让其快速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在1min内开放绿色通道并对其进行急诊创伤抢救,检查患者创伤部位、严重程度并询问其原因后进行分类,1min内对其创伤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同时对其瞳孔反射、意识进行检查,在1min内根据患者的昏迷指数判断其是否有生命危险,4min内对患者的患肢进行快速固定,同时为避免其呼吸不畅,应立即清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开通静脉通道,避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监测其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以保证生命体征的稳定,将患者送至急诊室后立即进行实施抢救,10min后协助其完成各项影像学检查,标本送检,抢救成功后继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等到其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送回病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办理住院手续并缴纳相应费用。3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护士长要及时与医生其相应病室进行沟通,根据医生的要求尽快安排成员对患者实施抢救。
1.3评价指标两组抢救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对比。记录两组患者平均分诊评估时间、平均急救时间并进行对比。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表评估患者的满意度,总分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对比两组抢救就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应用SPSS23.0,计量资料(抢救时间)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以“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抢救时间对比观察组平均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2.2两组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讨论
创伤患者的病情严重也比较复杂,并且还会有多处合并伤,患者在实施抢救时大多都处于昏迷或休克的状态,其无法对自身情况进行描述也不能配合医生查体,其病情发展迅速若不能及时对其采取有效的治疗,患者会因失血过多、器官衰竭等出现死亡,临床中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抢救都能保证其生命安全,所以给予其高效、快捷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4]。有研究资料显示创伤患者有三个死亡高峰期,分别是在创伤后几秒或几分钟、创伤后几小时内及创伤1d后,尽管急诊也会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但其主要是以遵医嘱、辅助医生为主,会在不必要的环节浪费过多的时间进而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实施,进而增加患者的死亡率,经研究证实,快捷护理路径应用于急诊创伤抢救护理中能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急诊创伤患者抢救过程中其特点为急、忙、杂,急是患者病情突然且比较严重,需要立即对其进行处理,忙是患者病情发展较快,病情复杂很容易在短时间内死亡,抢救时要准确对其病情進行评估并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杂是患者多部位损伤病情复杂,要多科室相互配合才能对患者实施抢救。快捷护理路径是针对急诊创伤患者的一种护理方法,其不仅能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还能使抢救流程更加流畅,同时也能使抢救流程更加规范化,有效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5-6]。通过成立快捷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分析讨论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易出现的问题,经过创伤专家的论证及意见对护理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这能使其流程更加顺利,也有利于护理措施的实施,进而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7-8]。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完成各自的任务,评估其创伤情况然后对患者实施抢救,在极大程度上促使护理流程更加规划,也缩短了患者的抢救时间,降低其差错的发生。另外为保证患者能及时得到救治,医护人员在操作时其有时间限制,这能加快护理流程,促使患者能尽早得到抢救及护理,有效保证其生命安全。同时护士长会进行全程管理,保证医护人员能互相协作,进而缩短抢救时间[9]。抢救成功后其家属办理住院手续、缴费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患者抢救护理造成的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平均分诊评估时间、抢救使劲短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快捷护理路径可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保证其能尽快得到救治。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由此看来与常规护理对比,快捷护理路径在急诊创伤抢救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急诊创伤患者抢救护理中应用快捷护理路径可缩短其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进而增加其满意度,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许士海,王进,史菲,等.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创伤患者急救时效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8,25(13):29-32.
[2]张海青.急救护理路径对严重创伤患者绿色通道停留及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3):949-950.
[3]王建玲.严重创伤患者应用急救护理路径对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2):101-103,153.
[4]曲涛.快捷护理路径在神经系统危重患者急诊抢救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1):144-145.
[5]吴弥,王海燕,庄小露,等.快捷护理路径对急诊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25(3):67-69.
[6]桂文芳,干文芳.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和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6):98-100.
[7]赵兵刚,赵威,张松涛,等.不同急诊液体复苏方法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合并创伤性凝血病的防治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6):25-27.
[8] Barmaan Benjamin, Winkle Julie. Current topics in emergency trauma care: part 2: resuscitation in trauma, 2020, 22(8): 22-37.
[9] Baron Bonny J, Scott Jinel, Abbey Mensah Gerladine N. Current
topics in emergency trauma care: part 1: limiting radiation exposure in trauma imaging. 2020, 22(l 8): 21.
(收稿日期:2021-3-11 接受日期:2021-4-26)
急救室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为顺应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急救需求,实行院前急救规范化管理,充分调动急救人员工作积极性,特制订以下制度及奖惩措施
一、驾驶员工作制度
1、急救中心司机负责救护车的使用、维护与清洁,做到勤检查,勤保养,保证车况性能良好。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救护车不得上路。
2、上班后做好出车前的准备工作,下班后要加足油、水、及时排除故障,详细记录车辆运行情况。
3、保证一线救护车24小时正常运行,行车要坚持安全第
一、速度第二的原则,完成出车急救任务后,做好行车记录。
4、驾驶员要熟练掌握急救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接到急救指令后能迅速及时地到达急救现场,不得中途办私事和单独出车。
5、驾驶员不得酒后开车,驾驶车辆时,不得抽烟,与人闲谈,驾驶室中不得私自带人;病人及陪同人员上车关好车门后再启动车辆。
6、执行救护任务时,应使用警报灯,严格遵守公安部门关于警报和标志灯的管理规定。
7、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救护任务,在急救工作中,服从医疗急救的需要。
8、到达急救地点,如找不到病人,要及时与120调度中心联系,调度中心同意后,方可返回。
9、驾驶员应接受急救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0、服从120调度中心的调度和安排,接“120”派车指令后, 5分钟内出车,根据任务完成及现场情况,及时将急救工作信息反馈120调度中心
二、车辆维修管理
车辆发生故障后须立即报告中心主任,经主任同意后,请示院办后进行维修,有关维修细则由院办制定
三、燃油管理
1. 驾驶员需加油时,到调度室办理取加油卡手续并填写加油登记表
2. 奖惩 按照百公里油耗17升标准,冬季12月、1月、2月(车辆启动预热)夏季5月、6月、7月、8月、9月(空调)另加2升,再根据里程数、得出总汽油量和金额,结余部分奖励个人50%,超出则罚个人50%。
四、出车管理
1、 值班车除急救外,任何人不得借用,已经发现,严肃处理,如造成一切不良后果自负,扣发当月奖金,
2、 参照临近市县兄弟医院,出车补助驾驶员、急救医生每人次各10元
3、 送病人出院提30%(保证120急救任务外,可适当安排接送出院病人)
4、 病人转院提30% 医疗急救项目收费标准
安徽省卫生厅 皖价费(2003)220号文件
救护车费 12元 说明:往返路程5公里以内12元,超过5
公里每公里加收3元(含来回里程)
急救室管理制度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