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筑物加固方案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建筑物加固方案范文第1篇

摘要: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优化加固提升,能够迎合居民生活的需求,符合居民房屋建筑差异性的要求,并且可以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建筑行业房屋建筑施工的结构加固技术进行分析,分析加固技术的意义和重要性,对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并结合社会实践,进一步提升房屋建筑的加固技术,提高房屋建筑的安全性,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居住环境。基于此,本文章对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加固设计;加固施工技术;应用

1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的作用

1.1提高房屋建筑的使用性能

在对房屋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做好房屋建筑结构稳定性的设计十分重要,一旦使用过程中结构性能出现恶化,就会影响建筑使用的安全性。那么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定期的加固工作,使其能够满足其使用的要求。那么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并进行有效的鉴定,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与此同时,还要求其中的施工技术人员结合建筑周围的环境以及本身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其中的各类影响因素,制定更为科学的加固设计措施,进而保证在后续的施工中能够发挥出有效的作用,提高房屋建筑的使用性能,使其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

1.2结构加固技术的安全价值

目前影响房屋的建筑质量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很多外界因素,比如对建筑区域的分析不够彻底、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不足等等,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导致房屋建筑的质量不过关,容易出现房屋变形或者裂缝的情况,对房屋的安全性、稳固性造成很大影响。若房屋正好处在地震好发地段,质量不好的房屋出现坍塌的情况会比较多,所以在进行房屋建设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结构加固能够明显的提高房屋的安全性,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1.3提升房屋建筑的使用年限

房屋建筑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使用年限,只有建筑结构稳定,居住的时间才会长久。当前,由于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我国的房屋建筑使用年限呈现降低的趋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通过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避免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和损耗问题,从而有效的提升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促进的人力、物力的科学利用,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

2加固设计的原则

体系加固是整体处理,提高抗震性。构件加固是对局部处理,增强抗震性。不管是哪种,首先需要满足加固目的,达到使用要求。然后要遵需建筑工程加固设计及施工中的一些原则性要求。一,加固方案必须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根据鉴定报告综合分析确定,对整体加固的要根据整体加固、区段及构件分步加工原则,逐步进行,逐步修固,提升建筑整体抗震效果,不可急于施工甚至不按次序的随意加固。二,因需要增加新的部件或是更换部件,应尽可能消除或降低不利因素,防止因为加固联接处刚度和强度处理不妥埋下潜在隐患。三,新增构件既要保证与原构件亲融,又要保证在提供加固支撑时有牢固的基础。四,对加固材料的选择必须与原始设计中的选材保持一致性,对材料的强度等机械性能不能低于原先使用材料的性能等级;五,节点连接处的加固设计应给于重视,防止损伤与核算数值不符。

3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及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3.1增加截面加固技术

从实际来看,在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加固设计的过程中,增加截面加固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加建筑物结构件的横截面积进而达到结构加固的目的。橄榄瓦不仅能够优化建筑本身的结构并提高其结构构建的承载能力,而且还对建筑物中部分受到损伤的建筑结构进行一定的修复,进而提高建筑构建本身的安全性。但从实际的应用来看,也需要在建筑物的周围进行脚手架的搭设,这也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环境,还会影响后续加固施工的工作。

3.2碳纤维房屋结构加固技术

碳纤维房屋结构加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房屋结构加固技术,它的出现使房屋建筑结构加固产生了新的技术,并且该技术马上成为了现在建筑行业常用的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碳纤维房屋结构加固技术就是说使用结构胶以及碳素纤维来对房屋的结构进行加固,这项技术的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对于一些专业技能不够好的施工人员来说也比较容易进行,并且解除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的必要,該种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很多类型的房屋建设中得到很好地应用。

3.3增加支点加固技术

通过提升单体构件的承载能力,从而提升整个建筑的承载能力。这种增加支点的加固方法,简单易行,但是缺点较多。尤其是在增加多个支点时,会严重影响到房屋的美观度,甚至会影响房屋建筑原本的功能,影响建筑的合理布局。但是增加支点加固方法,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效果十分明显,非常有效。

3.4植筋加固技术

植筋加固技术的应用原理为:将混凝土结构、锚固两者实现有效连接,以此达成加固效果。此加固技术的应用优势为:高效、便利,目前已获得广泛应用,一方面用于已建成项目的改造加固,保障已有项目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用于建筑项目的延续工程中,保障后续工程的建设质量。一般情况下,此类作业应用的建材为:普通钢材。在实施加固作业前期,正确选择钻孔位置实施作业,继而清理钻孔位置,用钢筋实施填充,以锚固校对方式,遵循钢筋植入物采用的方式,实现锚固作业的调整与校正,在钢筋状态稳定时,对其开展养护与检验作业流程。

3.5粘钢加固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很多新型技术手段可以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尤其是在建筑行业,为了实现与时俱进,对技术的革新速度普遍比较快。在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改造施工时,比较常见的一张加固技术就是粘钢加固技术。该技术在应用时,不仅整个操作过程比较简单,而且方便快捷,对原本结构会产生的作用力普遍比较小。通过该技术在加固改造中的应用,可以保证原结构的外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同时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会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小。同时,该技术在使用时,并不会对周围的施工环境提出复杂的要求,所以该方法在很多类型的结构加固施工中都可以实现合理的应用。

结束语

房屋建筑人们生活的必备部分,是人们居住的场所,那么就对其性能有着较 高的要求。通过剖析不同的加固方法,探讨加固施工技术,可以为之后开展房屋建筑加固工作提供计算依据。同时,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和改造能够有效提升房屋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通过借助这些加固方法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体构件的刚度,为促进房屋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晓军.结构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有效应用[J].门窗,2019(16):27-28.

[2]赵志强.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应用[J].门窗,2019(16):139.

[3]李松.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探讨[J].地产,2019(13):148.

[4]魏建波.房屋建筑施工中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2):3-4.

[5]王宇.浅析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应用[J].居业,2019(05):37+39.

西藏涧松实业有限公司 850000

建筑物加固方案范文第2篇

建筑物的维修,加固的设计和建造新的建筑物都有很大的区别,在受到建筑物现有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同时存在其自身的特点,在结构力学性能,施工方法,施工方面都有其要求,同时加固方案和施工也可能对原有结构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在选择和分析确定加固方法时要依据可靠的鉴定结果,结构和功能的情况,功能要求和其他因素相结合,按照加固效果,施工简便,操作简单,经济合理的原则来进行。在本文中就加固工作常运用的加大截面。

1增大截面加固法

(1)受力特征。

在加固混凝土构件中使用的加大截面法,导致原构件内部存在一定的压力,新增混凝土的应力水平低于原有的构件,这主要是由于旧混凝土的收缩不一致而导致相互平衡的张力和压缩应力。试验表明,新旧材料的应力均可按照各自本构关系而增长,这主要是由于新旧混凝土粘结可靠,整个构件截面的应变增量与线形关系基本符合。然而,由于存在受压区的应变滞后的现象,新的混凝土应力要比其抗压强度低,所以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新增混凝土的应力要比其抗压强度低,导致新增部分的应变滞后现象更严重,所能发挥出的作用会更小。因此,在降低原构件的应力方面,在加固时可以使用临时卸载、支顶等措施降低原构件应力。在共同受力过程中,新旧混凝土同时受到剪应力和一定的拉压应力的影响,由此导致其处于非常复杂的二向和三向的应力场中,在结合面上最先出现的是轴心受压柱的纵向裂缝,由于新旧部分的共同工作能力的降低使得构件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而降低。在实际加固设计表达式中,用于反映加固中新旧部分共同工作能力采用程度修正系数,它的值一般取0.8~0.9,这与构件受力性质、加固材料种类即原混凝土应力、应变水平相关。

(2)承载力计算。

①轴心受压构件。

在轴向压力下,轴心受压构件同时要考虑新增混凝土,钢筋的承压能力,计算原则和现有的混凝土设计规范基本相同。加固后的构件达到极限承载力的同时,原构件混凝土也将达到极限压应变,这时原构件的混凝土和纵向钢筋的压应力同时达到材料强度值,由于新的混凝土的应力与新增纵向钢筋的应力、应变要滞后于原柱的应力、应变,因此使用新增混凝土及钢筋的强度乘以强度利用系数方式来进行折减。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水平与新的混凝土,钢筋强度系数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新的混凝土,钢筋强度的利用程度较低,那么原有的混凝土应力应变级别越高。根据实验结果,由于抗震规范对轴压比的限制性,与此同时,在《混凝土加固设计技术规范》要求轴压比要小于0.75,在加固过程中,混凝土可以卸载部分外载,轴心受压构件的强度利用系数经综合确定近似取0.8。

②受弯构件。

有两种基本形式用于增大截面法加固梁、板等受弯构件,在加固板的过程中多增大受压区,楼层或屋面允许梁顶面突出时才在梁中使用。在加固楼板时为了确保新旧混凝土结为整体的情况下,在受压区加固受弯构件时可以按照现行的混凝土设计规范来验算和计算加固后的构件。在叠合式的受弯构件中,验算结果表明如果增加混凝土叠合层就可以满足承载力的需要时,那么就可以按照构件的要求来配置受压钢筋和分布钢筋。旧混凝土分为两个独立的组件计算以便来保证新旧混凝土成为一个整体,在新旧部分间分配可以采用后增弯距按挠度相等的变形协调条件,通常的状况下,分布时可以根据截面抗弯刚度来实施。一般增加受拉区加固弯构件即可使新增钢筋屈服,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一般受弯构件的模式来计算加固后受弯承载力,但新增主筋在连接构造和受力状态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安全起见,一般新增钢筋的抗拉强度乘以折减系数0.9,以及避免构件在使用时出现较宽的裂缝。

③偏心受压柱。

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时使用增大截面法,将新旧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参考轴心受压,受弯构件的基本原则计算,考虑到新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滞后,工作等方面的共同因素,新增混凝土和新增纵向钢筋强度乘以折减系数0.9,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来计算。

2粘贴钢板法

(1)主要特点。

加固混凝土结构可以使用粘钢法,它的优点在于施工工艺简单,质量有保证,对结构自重,构件的外形,使用空间没有影响,原构件的作用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然而,其中需要使用的粘粘剂不能腐蚀性介质,需要使用环境温度不高于60,相对湿度不大于70%。谨慎使用在承受动力荷载和循环荷载的构件,这主要是由于粘钢加固构件抗动力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方面试验没有充分的研究。

(2)受力特征。

在加固构件受拉区外缘的粘贴钢,加固构件抗弯刚度得以增加,混凝土受拉变形得到了改善,增加了加固构件开裂荷载,同时外粘钢板的优点在于限制了混凝土的收缩,抑制裂缝的增加和发展。测试表明,在加固梁发生破坏时使用粘钢法这样可以使粘结在梁底的钢板屈服。在适当的钢筋范围内,由于负载的增加,原梁钢筋和粘贴的钢板都能得以屈服,在受压区的混凝土破碎后也随之破碎。测试结果表明,位于梁底部的钢板在梁破坏时没有屈服,由于钢板端部与混凝土基层撕脱而导致梁的破坏,这种情况主要是钢板锚固长度,粘接剂质量低劣或基层处理不当导致的。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加固组件,因为现有的钢筋有一定的应力,所以存在粘贴钢板的应力滞后现象。

(3)承载力计算。

当采用粘钢法加固梁,板和其他受弯构件时,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正截面抗弯构件规定计算构件的抗弯承载力的组件,在受力过程中粘贴钢板,增补钢筋都有应力滞后现象,因此,原钢筋屈服时,钢板可能没有屈服,在确定钢板滞后应变时应依据构件在加固初时考虑二次受力影响的情况来进行,因此在计算的过程中,对钢板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应乘以折减系数。在构件达到受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前,外粘钢钢和混凝土不存在粘接破坏,它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增长幅度在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后不能超过40%,避免受弯承载力的增加还应检查其受剪承载力,导致构件受剪先于受弯破坏

3结语

根据建设现状和建设的目标要求来设计建筑加固,在现有的规范要求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为发挥加固措施的发挥综合效应以及提高加固的效率; 在加固计算时要充分考虑结构结构加固构件的应变滞后,新旧材料协同工作和其他工作应力的因素,以避免或尽量减少加固设计对原有结构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少杰,顾祥林.层次分析法在既有建筑结构体系可靠性评定中的应用[J].结构工程师,2005,21(2),3135

[2] 袁浩,何益斌.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案的模糊优选决策[J].湖南大学学报,2001,28(3),132~136.

[3] 赵志方,周厚贵.新老混凝土粘结机理研究与工程应用中国水利[M].水电出版社,2003,9.

建筑物加固方案范文第3篇

1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的必要性

1.1 安全承载的客观要求

如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让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物作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其结构安全和稳定性关系着人们的切实安全, 经济的发展带动的城市的进步, 很多建筑实际建设中出现了超复合的情况, 同时各个地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的综合影响下, 对于建筑物形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对于建筑物进行结构检测和加固是提升安全的客观要求。

1.2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建筑物最重要的功能是承载人们的居住, 另外就是实现一定的观赏功能, 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应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 同时城市的整体面貌与其也有很重要的联系, 为了能够实现建筑物的稳定性发展, 积极的进行结构的检测和加固实现了我国工程建设工程的进一步保障, 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建筑物进行加固能够实现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综合效果。

2 建筑结构检测方法

2.1 混凝土结构检测

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测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钻芯法、回弹法、回弹超声综合法、超声波法等等方法进行, 其中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回弹法以及超声回弹综合法这2形式, 在回弹法应用过程中, 通过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测试, 通过结果显示的内容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基本的显示, 此种方式应用中对于混凝土结构有一定的要求, 首先要求混凝土龄期要在14~1000天之间, 而且对其强度进行评定中要控制在10~50Mpa的标准, 具体来说, 此种检测方式所采用的设备便捷, 速度很快, 当然其只能对建筑结构的表面强度反应, 同时如果基层受到了碳化, 检测结果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2 砌体结构的检测

建筑结构中砌体进行检测所采用的方法要更加的广泛, 其中推出法、回弹法、扁顶法等在工程中时常被应用到, 他们各自有其自身的特点, 通过实践工作经验对其进行划分, 分为了两个类型, 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直接检测是对砌体结构中是否符合抗压强度来进行检测的, 能够对建筑结构中所采用的结构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以及后期是否能够获得较为稳固的结构畸形检测, 但是这种方法在实施中较为困难, 还会对建筑结构形成损坏。而间接法是通过工作人员对于建筑中所使用的砂浆进行收集, 对这部分材料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非常简单便捷, 对技术上的要求不高, 同时也不会对建筑结构形成影响, 但是其最终的检测结果准确定相对比较大, 因此应用中并不广泛, 因而实际检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2.3 钢结构检测

钢结构检测工作中涉及的内容众多, 其中对于钢结构的紧固件以及特种设备和设备材料、焊接材料以及螺栓等材料都要进行相应的试验检测工作。在钢结构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就是无损检测, 通过对各种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条件的分析和检测, 将可能会出现的缺陷和问题进行预测, 例如对结构、材料质量、制造方法以及工作介质等, 通过这些内容可以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无损检测工作中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射线检测、磁粉检测、超声检测、渗透检测和TOFD检测等, 如果在结构检测中对同一位置进行检测, 可以同时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法, 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危险等级的评定, 通过不同方式检测的结果如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了保证结构安全度, 应以危险大的评定级别为准。

3 筑施工中的加固技术的应用

3.1 托换技术

这种技术综合性非常强, 同时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很明显, 例如所形成的成本较低, 同时所需要建设的工期比较短, 其中最重要的是避免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当然这种技术方式对人员的要求较高, 技术性较高, 因此只有一些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才能够完成施工,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利用此种方式。

3.2 碳化混凝土修复

对混凝土的碱性进行恢复是这种方式的主要的内容, 通过采用高效的方式方法对混凝土组抗力进行提升, 让混凝土能够抵抗碳化问题, 避免发生进一步的腐蚀问题, 目前这种方式并不完善, 因此还需要更加深入。

3.3 裂缝修补

通过裂缝的修补来对结构进行加固, 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抗压程度, 让建筑物能够进一步实现可持续性利用, 这种方式适用于很广的范围, 并且对于人力以及物力的需求度不高,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总之,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的建筑工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对建筑技术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发展中人们更多的注意到了对结构的检测和加固方法上, 因此在对建筑结构加固中要积极的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方式, 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要求, 与实际相结合, 选择最合适的加固检测方法, 保证建筑结构稳定以及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的各项工程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让人们对于自己所居住的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现有的建筑工程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稳定和安全性更加关注, 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建筑结构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定期的检测以及加固, 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实现建筑行业的发展效益, 在对工程加固过程中, 对整体结构以及周边的环境要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确定完善的加固方案, 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 下面文章中将会对建筑工程的结构检测和加固技术进行简要的阐述, 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检测,加固技术

参考文献

[1] 王霆.现代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 2016, (08) :164+166.

[2] 宁迎福.关于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施工技术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 2017, (01) :104.

建筑物加固方案范文第4篇

摘要:在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建筑业也随着城市化的持续扩张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建设产业的建筑材料和建设技术有了很大的改善。现代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有效保障现有住宅的结构稳定性,还能延长寿命,保障用户安全,在生活环境和生活安全方面更好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物的结构是保障居民个人安全的基础,建设和加固设计是一个复杂的项目,不仅满足现代建设的要求,还为居民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这就需要根据结构特点加强加固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以确保建筑的安全。

1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意义

首先,加强建筑结构,可以防止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改善中国住宅建设质量和结构稳定性,为居民提供更安全更强的生活环境,提高建筑物内生活的幸福。其次,建筑结构的加强对建筑业有明显的优势。加强建筑物现有结构可以延长建筑物寿命,改善建筑物现有质量水平,为建筑公司带来更好的口碑效果。最后,加强建筑物结构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优秀特性,铁条的有效焊接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物的耐候性,在事故发生时加强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和施工的原则

2.1先鉴定后加固原则

在应用加固技术之前,施工人员应根据要求对需要加固的建筑物进行彻底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然后有效处理。检查中,为了完全理解建筑物的结构,掌握建筑物的性能和结构,避免其他因素对建筑物质量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加固计划,这是识别其坚固性并进行彻底分析的问题。

2.2加固方案的优化原则

首先,加固方式要保证整个技术的可靠性,加强加固材料的选择和强度的价值。其次,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建设便利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再次,加强现有结构后,要考虑新的应力特性,确认载荷承载力,加强整体抗震能力。最后,在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建设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3房屋建筑结构常用加固技术

3.1置换混凝土加固

置换混凝土加固意味着,当原结构的混凝土质量不能达到标准强度时,将被拆除,混凝土与原结构属于同一类型,但高强度的质量将用于二次积分,这将确保整个结构的混凝土能够满足质量要求。不仅可以恢复承载能力,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该方法具有经济成本低、施工成本合理、施工作业简单的优点。加固操作后,使用的相应空间环境保持不变,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即原有混凝土和混凝土之间的凝聚力需要改善,因此必须在加固建设前完成卸载工作,并确保加固时新浇混凝土的质量,以确保加固效果。对混凝土柱和有严重间隙的荷载轴承元素有很好的加固效果。

3.2灌注浆结构加固

为了加强建筑物的结构,泥浆加固技术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是一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的施工技术。建筑公司考虑到建筑结构加固的基本要求,为了在各种方案中满足建筑结构加固要求,必须通过现场调查,配置人力来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加固技术体系。尤其是在应用过程中不断练习,为了加强结构,特别是在建筑物结构的小裂缝中,为了击沉建筑物的结构,主要使用低压和低速轨道,正在进行相应的改善和完善。但是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结构裂缝的大小,包括密封压力的严格控制,准确计算泥浆量。

3.3截面扩大加固法

这种施工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例如高适应性和简单的施工技术。此外,该技术具有悠久的开发时间和丰富的施工经验,可为建筑物的结构加固设计的实施提供更多的标准。应用该方法时,施工人员应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弯曲元件,增加混凝土层,目的是扩大截面,持续改善截面高度,提高元素的剪切强度和刚度。此外,主要加固区的扩张不仅可以为未来建设提供基础,还可以有效提高全体会员的抗折能力。发现该方法适用于加强墙、柱和梁等结构,可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

3.4外部粘钢加固技术

外部加粘钢固技术被广泛使用。在实际施工中,钢板主要粘结在结构表面,以实现加固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加固效果,有必要保证结构胶粘剂的质量。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加湿,但必须确认钢筋混凝土的粘度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直接相关。加强粘钢板可以进一步弥补混凝土元素的不足,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定。

3.5增设支点加固技术

支撑点的加固技术简单,主要方法是增加支撑,进一步加强建筑物的结构。必须能够适当控制建筑结构的内部强度,提高承载能力。此外,增加支撑的技术通常用于加强相应的水平结构,如网格,通常分为两种类型的支撑体、弹性支撑和硬质支撑。在实际使用中,适当的配置一般是根据建筑物本身的要求来选择的。

4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第一,设计框架加固时,设计者应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改善施工效果,并在现有结构的保护基础上应用承载力,了解原结构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设计体系。第二,在铁条钢筋加固工程中,建设人员也要保护现有结构,以防止损失。同时,有必要加强建筑物原有结构和优点的有效应用,其次,由于结构的可靠性分析,在旧结构的明确和建筑物结构特点的结合基础上,进行加固工程,进行加固工程,主要目的是防止新结构和旧结构之间的巨大差距对实际施工效果的影响;第三,由于支援技术在结构加固过程中适用,为了不影响实际质量,有必要结合现行规定,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加强最小距离和最小距离的合理设计和控制,并以综合方式考虑钻孔和定位。为了不伤害以前的结构成员,可以有效地节省相关费用。

结束语

建筑施工时,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施工人员应根据工程的特定条件,合理地将加固设计及加固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结构,真正满足建筑施工的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为了保障住宅建设的整体稳定性,逐步完善框架设计内容,科学应用有助于促进中国住宅建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加固建设技术。

参考文献:

[1]李聪,李清元.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9):111-112.

[2]聂智宏.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7):26-327.

[3]高胜友.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69-70.

[4]武培卫.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469-470.

[5]颜怀平.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79-80.

建筑物加固方案范文第5篇

1 加固改造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建筑物加固改造技术发展迅速, 尽管取得一些成果, 但总体水平较低, 市场秩序较乱, 缺少统一行为准则来规范人们的业务活动。目前, 主要技术力量集中在少数专业研究院、高等学校及少数大型设计院、生产企业, 发展不平衡。在解决工程问题时, 有时仍以经验为主进行判断, 增加了技术风险。施工操作的随意性比较大, 缺少配套的施工操作规程规范以及质量验收标准。

2 加固改造工程程序

根据有关文献和我国近几年的工程实践经验, 加固改造工作一般程序可概括为现状鉴定、加固改造设计、施工与工程效果检验四步。

(1) 现状鉴定:进行现状鉴定的目的是为制定加固改造方案, 提供技术依据, 确定导致可见损坏的原因, 确认结构的整体性和工作性能。鉴定报告是现状鉴定的最终成果, 它是制定加固改造的主要技术依据, 鉴定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工程对象受损的范围、程度;工程对象整体技术状态;造成结构及结构材料劣化、损坏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或对策。

(2) 设计:在现状鉴定基础之上, 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加固改造方案, 选择加固改造材料及施工方法, 绘制加固改造施工图, 设计过程要充分考虑施工期间对建筑物正常使用时可能产生的影响。

(3) 施工:通常加固改造施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 要求施工单位既要有良好的技术素质, 又要有专业工程经验, 施工之前还要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制定完善的施工操作流程表。

(4) 验收与工程效果检验:加固改造完成之后要按照既定标准进行验收。

3 加固改造方法及其选择

(1) 加截面法:用增大结构构件或构筑物截面面积进行加固的一种方法, 不仅可提高被加固构件承载能力, 而且可加大其截面刚度, 改变自振频率。这种方法广泛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板、柱和钢结构中的柱、屋架, 以及砖墙、砖柱等。但使用这种方法会减少使用空间, 增加自重荷载。

(2) 外包钢加固法:是一种在结构构件四周包以型钢进行加固的方法, 可以在基本不增加构件截面尺寸情况下提高构件承载力, 增大延性、刚度, 适用混凝土柱、梁、屋架和砖窗间墙以及烟囱等结构构件和构筑物加固, 但成本较高。

(3) 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或撑杆, 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 可提高结构构件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 广泛用于混凝土梁、板等受弯构件以及混凝土柱的加固。

(4) 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是一种通过增设支点, 或采用梁拔柱的方法以改变结构受力体系的加固方法, 可以减少结构构件的计算跨度, 降低计算弯矩, 大幅度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力, 减小挠度, 缩小裂缝宽度, 多用于大跨度结构, 缺点是会减小使用空间。

(5) 外部粘钢加固法:是一种用胶粘剂把钢板粘贴在构件外部进行加固, 常用胶粘剂以环氧树脂为主配剂, 这种加固方法施工工期短, 可以大大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和正常使用阶段性能。

4 结构加固的基本原理

加固结构受力, 尤其是当结构临近破坏时, 结合面会出现拉、压、弯、剪等复杂应力, 特别是受弯或偏压构件的剪应力, 有时相当大。加固结构新旧两部分整体工作的关键, 主要在于结合面能否有效传递和承担这些应力, 而且变形不能过大。结合面传递压力, 主要是剪力和拉力。由于粘结强度低, 且离散性大, 结合面混凝土所具有的粘结抗剪和抗拉能力有时远不能满足受剪和受承载力要求。混凝土加固结构结合面和受剪承载力, 可按下式计算:

τfv+0.56ρsvfy

式中:τ结合面剪应力设计值;fv结合面混凝土抗剪强度设计值;ρsv横贯结构面的剪切-摩擦筋配筋率;fy剪切摩擦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该公式是保证混凝土加固结构新旧两部分按截面共同工作的必要条件, 但并不是充分条件, 在实际设计时, 加固结构承载力可采用截面组合系数ψ予以衡量, 根据有关试验研究, ψ值主要与结合面构造处理和施工做法有关。

5 工程实例

(1) 事故分析:某仓库发生火灾, 火源起于一层, 该仓库为五层内柱外墙结构, 柱间距为6m6m, 纵向4跨, 横向5跨, 楼盖为无梁体系, 板厚200mm, 双向配筋设计, 混凝土强度等级第一层为C30, 混凝土采用卵石骨料, 普通硅酸盐水泥。火灾后结构烧损严重, 第一层顶板、柱、砖砌墙体的水泥粉刷层、混凝土保护层全部剥落。第一层混凝土柱高5.7m, 共30根, 在标高1m以上区段烧损严重。第一层混凝土无梁楼板厚200mm, 钢筋保护层剥离, 钢筋外露, 最大裂缝宽10~13mm, 一层四周墙层出现剪切裂缝, 最大宽50mm。第二层顶混凝土无梁板保护层大部分剥离, 板面标高处四周墙体产生劈裂裂缝, 最大宽3~4mm。

(2) 加固设计: (1) 采用外包钢筒现场拼接, 定位后浇注C30细石混凝土, 内掺CMA外加剂。 (2) 外包柱截面原设计700mm700mm, 烧损后外包柱截面采用圆形外包钢板筒形成钢管取代模板, 浇注混凝土直径为1000mm, 钢板厚4mm。加固后柱截面面积为0.785m2, 原截面设计面积为0.49m2, 增加面积为0.295m2, 同时考虑外包钢板筒作用, 每根柱外包A3钢板, 钢板厚4mm, 面积约19m2。 (3) 加固钢管柱受力分析:外包钢板后, 形成钢管混凝土柱, 利用钢管和混凝土在受力过程中相互制约, 即钢管对混凝土约束, 使混凝土处于复杂应力状态, 同时混凝土的变形使钢管也处于复杂应力状态, 二者结合使承载力提高, 延性增大。 (4) 钢筋混凝土柱受压承载力确定:极限状态时, 钢管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的应力状态下, 钢管的变形条件对核心混凝土无影响。三向压力下的混凝土强度极限条件可用描述。钢管混凝土的外包钢板, 不仅起环向箍筋作用, 而且起纵向压筋作用, 承载力简化为Nu=Ac (fc+2utfs) , ut=As/Ac。据此条件, 计算加固柱承载力可达3.5106N以上, 加固可满足柱承载力要求。

(3) 工程施工:所有施工人员上岗前进行安全、技术培训;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做好个人PPE;现场严禁吸烟。整个施工过程中, 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施工速度及工程质量均受到好评。

摘要:通过对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是延长其使用性能的基本方法, 本文分析了加固改造行业现状, 说明了加固改造工程程序, 重点分析了加固改造的原理及方法, 最后通过一工程实例阐述了建筑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的过程。

关键词:现状分析,工程程序,方法,基本原理,工程实例

参考文献

[1] 彭振斌.托换工程设计计算与施工[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

[2] 卓尚木.钢筋混凝土结构事故分析与加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 王济川.建筑结构实验[M].北京:建工出版社, 2005.

建筑物加固方案范文第6篇

摘要:现阶段土木工程的发展速度较快,不仅规模日益增大,施工中所需求的技术和材料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很多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由于一些技术的应用缺乏科学性,同时后续的维修工作质量较差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其施工质量达不到预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重视土工工程中混凝土加固补强技术的方法和具体应用情况,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建筑的安全稳定性。本文基于这一观点,先简单说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后重点阐述基于土木工程混凝土加固补强技术方法及应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加固补强技术

1.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木工程施工完成以后,其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各项灾害影响较多,包括常见的火灾和地质灾害都可能导致建筑结构受损。因此要对建筑进行加强防护工作,使其可以更好地面对各种不可预知的灾难,同时也提高建筑自身的抵御能力,减少因灾害问题所造成的各项损失。之所以导致土木工程中存在混凝土结构的问题,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于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对建筑施工进行严格的技术管控和标准化的监督。

在应用加固技术的时候,首先需要重视了解需要加固的混凝土构件的需要受力情况,通过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来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加固方法和选择加固技术,在满足施工实际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事故的发生,也使得应用加固技术之后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其次在加固的过程中需要对加固材料进行相应的了解,根据混凝土加固设计的方案,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材料,同时满足不同加固方式的具体需求,结果最后的混凝土结构能够形成有效协调并且符合当前力学的应用原理,使其具备更高的安全性。

2.基于土木工程混凝土加固补强技术方法及应用

2.1截面加大加固法

针对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混凝土结构的各类问题,截面加大加固法也是常用的一种加固技术。而加大截面法主要应用原理是通过增设混凝土加层或者是砂浆层的方式来增大构件的横截面积,从而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目前截面加大加固法的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并且还具有操作简单的特性,并且能够适用各种普通墙体柱等混凝土构件的加固。不仅如此应用截面加大加固法,还可以保持原先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方向不变仍旧保持原先的受力水平。因此在混凝土加固过程中截面加大加固发是常常被运用的一种技术,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升混凝土承载能力。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原先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来分析其结构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固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然后设计加固方案的时候可以根据相关的要求来进一步地增大其减面积。比如,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在对建筑的梁和板等受弯构建进行加固的时候,一般就会选择增加上、下侧受压的方式,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还好是需要详细的划和增大原来构建的截面加固的形式,在有效的增大截面的同时也在确保加固作业的顺利展开,确保最后可以达到预期的施工标准。

2.2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主要是利用束缚原结构从而增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变形和承载能力,也是一种复合加固方法,应用外包钢加固技术之后其混凝土构件的整体性更好。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对构件的四个角展开外包角钢的工作,增加结构整体的刚度,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升及加固的质量,还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其横向连成一个整体,实现对原有混凝土构件的协同工作。外包钢加固技术有着自身的应用优点,不仅操作方法较为简单,并且现场作业量较少,在有效提高其混凝土构件稳定性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适当的调整和增加截面的抗震和承载能力。但是外包钢加固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钢材,并且由于其技术的自身特殊性,常常被运用在节点位置的加固上,因此其处理难度较大。现阶段常用的外包钢加固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外粘型钢材加固法,同时也叫做湿式加固法,这种加固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较为简单并且快捷。但是这种加固方法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升温措施对其进行辅助施工,从而加快其固化的过程,进一步优化混凝土结构的售价结构。第二种类型是无黏结外包型加固法,也叫做干式加固法。第二种加固技术相比于第一种其操作过程更为简单,但是其混凝土构件承载力的提升幅度却不高。无黏结外包型加固法在对其外包装和原有固件进行加固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连接,二者还是各自独立,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是影响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的一个较大原因,因此这种方法在加固过程中被利用的次数较少。

2.3粘贴钢板加固法

这种加固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钢板与补强结构的共同作用,从而进一步的提升混凝土的应用状态,增强结构的刚度和提升其承载能力。由于这种加固方法自身的特殊性,这种技术常常被应用于一些薄弱位置或者是墙体表面混凝土的价格。且这一种加固技术除了施工过程中较为简单,硬化所需要的时间和占用的空间都较小。这种加固技术应用之后不会对混凝土的结构外形产生影响,同时其加固效果质量还较好加固,费用较低。但是具有随行性较差的特点,不适用于一些特殊结构的梁和异形结构梁。粘贴钢板加固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对混凝土还具有选择性的,并不适合用来处理混凝土的结果,而且一般情况下选择这种加固技术,其混凝土的强度需要达到C15以上。并且对于周围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温度不大于60摄氏度,而湿度则是不能超过70%,如果其环境达不到这个要求,在施工之前就需要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确保加固的质量达到标准。

2.4贴碳纤维加固法

这种混凝土加固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运用胶黏剂将构建外层和碳纤维增强聚合物进行粘附处理,从而进一步的增强其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这种加固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加固方法,主要是利用碳纤维材料自身所具有的优越性能。因为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的强度较高,但是质量轻,同时还具备较强耐腐蚀性。因此将这种碳纤维材料运用到加固过程中可以保持混凝土结构外形不产生变化,同时进一步地提升其加固的强度和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构件负载能力和改善其受力特性。并且碳纤维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加固材料,在运用的过程中其费用较高,同时对加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为了充分利用碳纤维聚合物的性能,可以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的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管控。而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方法在施工中起应用具有普遍性,适用于各个种类的构建和部件的混凝土加固工作。但是在施工中为了充分发展碳纤维材料加固法的作用,需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基础资料的准备工作,根据不同的结构和对于黏贴方式的需求不同,选择最为科学的碳纤维加固方式。

结束语:综上所述,可知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土木建筑工程的规模较大,导致了建筑的负荷量提升,在施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种类也明显提升,也影响了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所以需要重视其混凝土加固技术的应用,通过使用更多全新的技术进一步提升其建筑的总体质量,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增强对混凝土加固技术的研究,针对混凝土构件的实际受力和受损情况规划合理的加固工作方案,针对性地提升混凝土构件质量,有效地提升其同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獻

[1]聂宏星.混凝土结构常用加固技术及其特点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08:58-60.

[2]赵彬.钢筋混凝土结构补强技术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2:11-12.

建筑物加固方案范文

建筑物加固方案范文第1篇摘要: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优化加固提升,能够迎合居民生活的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