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H7N9禽流感中医防治方案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H7N9禽流感中医防治方案(精选13篇)

H7N9禽流感中医防治方案 第1篇

福建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

(2014年修订版)

在总结2013年中医药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阶段我省气候偏于寒冷、干燥的特点,现对我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修订如下:

一、预防

(一)一般预防

1.生活规律,起居有常。饮食清淡、注重营养。多喝温开水,少食生冷以防止寒凉伤阳气,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以防湿热内生。经常进行活动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2.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热,避免受寒而感受外邪。衣被等物品要勤洗,勤晒。

3.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4.居室和室内工作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脸。6.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

(二)中药预防

服用原则:仅适用于高危人群,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一周内曾接触过禽类及流感病人者。健康者在无流感发生流行期间,无须服用药物预防,以免矫枉过正,损伤正气,只要在平时遵照上述一般预防措施预防即可。

— 4 — 1.成人

金银花9g 荆芥6g 大青叶8g 白茅根15g 芦根15g。适用人群:平素身体健壮,面色偏红,口鼻时干,大便略干,小便黄。

煎服法:每日1剂,清水煎。早晚各一次,少量频服,3剂为宜。

属于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或老人可加用太子参6g或选择服用玉屏风颗粒。

2.儿童

荆芥5g 大青叶5g 白茅根15g 芦根15g 炒山楂10g 适用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平素经常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剂,清水煎。早晚各一次,少量频服,3剂为宜。

(三)其他预防 1.漱口方:

藿香6g 卤地菊15g 桔梗6g 甘草3g 功效:清热化湿、利咽解毒

适用于经常外出者,每日1付,清水煎约300ml,用于频频漱口。

2.中药香囊:

可选择藿香、艾叶、山柰、羌活、苍术等各等量粉碎制成香囊。

— 5 — 功效:芳香辟秽解毒。

用法:每人1个(3.5-5克/个),挂前胸佩戴,并每天置于鼻前闻香2~3次,每次3分钟,晚上睡觉时放置枕边。每周更换一次。

3.艾灸足三里、神阙、气海等穴位,每日灸1次。4.按摩迎香穴。

(四)注意事项

1.老人应在医师的辨证指导下适当调整用量服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慎用;

3.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用量也不可过大,以免损伤正气;在流行期间一般服用3天,连续流行期间,可每周间隔服用3天。

4.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5.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6.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偏方和验方。

二、治疗

(一)轻症

临床表现:发热,畏寒,咽痛,咳嗽,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或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参考处方:

葛根15g

柴胡18g 银花15g 连翘10g — 6 — 大青叶12g 黄芩10g 石膏30g 豆豉9g 白茅根20g 芦根30g 甘草5g 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至2剂。加减:

恶寒、无汗、身痛明显:加羌活或桂枝10g 咳嗽:加蜜麻黄10g杏仁6g 咽痛:加牛蒡子10g 恶心呕吐:加姜半夏10g 腹泻:加苍术10g、苡米20g、黄连4g 大便不通:加大黄10g~15g(后下)高热不退、口渴汗出:加大石膏量至40g-60g,知母10g 常用中成药:酌情选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双黄连类制剂;藿香正气滴丸/口服液类、葛根芩连类制剂等。

中药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二)重症

临床表现:高热不退,咳嗽,痰少难咯,喘促,烦躁不安,甚则神昏谵语;舌红或绛,苔黄厚腻,脉滑而数,或脉微欲绝。

治法:清肺解毒,扶正固脱。参考处方:

蜜麻黄8~10g 杏仁10g 金银花15~30g 连翘12g 大青叶15g 生石膏(先煎)30~60g 知母10g 浙贝母10g 桔梗10g 黄芩10g 鱼腥草15~30g 生甘草6g

— 7 — 煎服法:水煎服,一日1至2剂。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一次。

加减:

便秘:加瓜蒌20g、生大黄10~15g或元明粉10~15g(冲服); 痰多喉鸣,粘稠难咯:加半夏10g或川贝粉10g、鲜竹沥1~2支;

咯血:加仙鹤草20~30g、藕节30g;黑便加白及; 胸水:加葶苈子10~20g,大枣5~10枚;

正气欲脱,张口抬肩,大汗淋漓:加人参(西洋参或红参类)10~15g、山茱萸15~30g;

常用中成药:酌情选用清肺解毒类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等。以及清开灵颗粒、安宫牛黄丸等。根据病情也可选择使用痰热清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或益气复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血必净等静脉点滴。

(三)恢复期

临床表现:热退神疲、乏力纳差、口渴等等;舌红少津、脉细而数。

治法:清解余邪,益气养阴。参考处方:

北沙参12g 麦冬15g 玉竹12g 桑叶9g 扁豆12g 生米仁15g 连翘9g 生甘草6g 中成药:生脉饮口服液等。

(四)外治法

— 8 — 1.高热不退者,可选大椎、曲池、合谷等穴位针刺或十宣放血治疗;

2.腹胀明显者,可选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针刺或艾灸,或以具有消胀行气的中药如木香、丁香、胡椒粉、肉桂等研粉调姜汁敷于神阙穴(肚脐),外以纱布或麝香镇痛膏类的膏贴封盖之,每日1次。

H7N9禽流感中医防治方案 第2篇

赵桥乡中心小学张晓征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度,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伴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要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2、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H7N9禽流感?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A)、乙、丙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目前出现的病人,是全球首次报告人感染H7N9病毒病例。经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结果,未提示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人传人能力。

3、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度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

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4、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来源?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确诊病例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5、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目前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播人的能力。

6、如何预防H7N9流感?

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的疫苗。市民预防禽流感,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也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清洁口鼻后应及时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购买无卫生检疫的活禽。应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

(3)买回家的禽类制品要洗净,烧熟后方可食用,加工时要注意手部是否有伤口,如有伤口应带橡皮手套操作。

(4)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5)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发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2013年4月8日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赵桥乡中心小学

张晓征

H7N9禽流感中医防治方案 第3篇

1 临床资料

2014年3月26日, 该院接诊了1例“H7N9禽流感”病例, 由该院急诊科承担一切就诊需求。患者68岁, 女性, 退休人员, 于3月18日出现怕冷、怕热乏力症状, 3月22日上午来该院急诊科就诊, 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给予对症治疗。3月24日上午, 患者症状未缓解, 且出现咳嗽、发热症状, 再次就诊, 急诊科预分诊体温>38℃, 指导由专用通道至该院发热门诊进一步诊治。3月26日经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 结果为“H7N9禽流感”核酸病毒阳性, 经专家再次根据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 将该患者诊断为人感梁“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立即传上级公共卫生临床人感梁“H7N9禽流感”病毒隔离病房治疗, 其余4名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医学观察。

2 方法

2.1 建立“H7N9禽流感”防范制度优化急诊流程。

由于人文素质的提高, 门诊急诊科患者流量大且混乱等因素, 在“H7N9禽流感”流行期间要重新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防范管理制度,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最佳效果的控制人类禽流感的传播。首先在门诊急诊科大厅预检分诊台再多设一名主管护师分诊, 将所有进入急诊科大厅的患者先测量体温再挂号, 若发现发热或伴有咳嗽症状的患者立即给患者或陪护人员发放医用口罩, 保护易感人群, 避免医院内发生再感染, 由专门通道直接就诊发热门诊, 急诊科预留一个独立的隔离诊断室及抢救室备用。急诊科分诊护士需做到快速预检入诊, 严防漏诊, 特别是发热病员, 严格按照医院规范管理做好引导, 管理好疑似病例。

2.2 建立科学排查机制, 加强高危人群管理。

建立科学合理的排查机制, 避免有明确发病原因的患者就诊发热门诊, 取得患者的信任, 避免患者恐慌, 有效控制交叉感染, 规范排查流程执行由该院组成的“排查专家准入制度”, 经排查符合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定义的患者入住隔离观察室, 也不让普通发热患者住进隔离观察室。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提出“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性弱而致死率高, 且高危人群是老年人及儿童。因老年人免疫力差, 多伴有基础性疾病, 所以易得感染性疾病, 急诊科需对每例老年患者测量体温, 认真询问流行病学史, 对发热或患有流感症状的老年患者, 应经专用通道至发热门诊就诊, 告诉老年患者不要到其他就诊区域走动, 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又不懂卫生意识, 有较多的手、口动作, 之所以也是高危人群。该院在急诊科设单独儿科诊断室及儿科候诊室、输液室尽量避免与其他成人患者接触, 加强高危人群的管理。

2.3 成立“H7N9禽流感”防范应急小组。

应急小组由业务副院长、感染办主任、护理部主任、药剂科主任、急诊科主任、急诊科护士长组成, 且24 h开机。急诊科医师、护士组成应急防范圈, 由应急小组指导应急防范圈内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因急诊科医务人员的文化水平及健康教育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需要强化, 当“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时, 应急小组对存在的问题迅速制订整改方案。设立消毒隔离监督人员, 负责督查、培训医务人员、保洁员的消毒隔离工作质量, 在该例患者就诊的范围内进行环境消毒, 并由感染办主任指导下严格把握好消毒剂的浓度、剂量及消毒时间的质量关。专人专管, 各类垃圾正确处置, 应急小组指导强调预检分诊、工作人员防护、预防控制实战演练标准等, 强化急诊科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2.4 做好“H7N9禽流感”的预防知识宣传工作落实回访制度。

首先全院医务人工作者集中学习“H7N9禽流感”知识, 再利用多媒体及宣传栏宣传。导医台、急诊科医师、护工采取面对面宣传, 医院候诊大厅、输液大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 各病区宣传栏张贴宣传画, 通过医院网络宣传栏宣传改善就诊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真实无误登记到该院就诊的个人信息, 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求, 对疑似或确诊与患者有密切接触者详细登记进行医学观察, 密切随方, 如出现可疑症状, 立即到医疗机构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该院发现“H7N9禽流感”病例1例, 且对4例密切接触者按规定进行了严密的医学观察。

3 结果

在“H7N9禽流感”流行期间, 该院通过培训、宣传知识、改进服务流程, 从多方面采取最佳有效措施, 控制住了“H7N9禽流感”的疫情传播。该院确诊的“H7N9禽流感”1例, 根据国家卫计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 (第1版) 要求诊断防控, 及时逐级上报, 使该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救治, 且密切接触者解除了医学观察, 实现了该院内患者零交叉感染, 医护人员零感染。

4 体会

4.1 医务人员的培训及病区知识的宣传是控制“H7N9禽流感”的关键。

该院采取以“H7N9禽流感”为中心成立应急小组及应急圈, 加强人员知识服务培训, 使其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由应急小组指定相关人员讲解“H7N9禽流感”的防范问题, 规范急诊科医务人员行为, 能应对突发性事件, 优化急诊科工作流程, 加强高危人群管理, 随时督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建立合理的排查机制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接触者得到及时解除观察。

4.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是交叉感染的关键。

由该院感染办主任负责指导督查, 消毒隔离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首先加强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 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注意手卫生, 休息营养。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各诊室保证通风, 紫外线消毒, 急诊大厅、观察室、候诊区使用空气净化仪, 所有操作台、桌椅、门窗用含氯消毒溶液擦拭, 地面用含氯消毒液喷洒, 每日2次且实施登记存档, 做到了患者无交叉感染, 医务人员零感染[3,4,5,6]。

实践证明有序的组织管理能营造一支强大精干的医疗队伍, 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 积极治疗自身的疾病, 降低及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病率, 使“H7N9禽流感”得到控制, 且能解决突发的共公卫生事件。

参考文献

[1]朱国荣.上海H7N9禽流感病例超七成是老人[N].新晨报, 2013-04-12 (A4) .

[2]贺调, 杨珠红, 邓顺娇, 等.非特殊时期发热门诊护理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 2007, 7 (4) :37-38.

[3]张海霞, 李春梅.运用危机管理应对发热门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 (3) :326-327.

[4]秦成峰, 秦鄂德.人类禽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与防控策略[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6, 31 (1) :81-82.

[5]吴照春, 李贤相, 汪金生, 等.安庆市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J].职业与健康, 2015, 31 (7) :939-942.

H7N9禽流感中医防治方案 第4篇

H7N9禽流感症状

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

1,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

2,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3,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4,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戴手套。

5,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和保存。

6,肉类及蛋类需煮熟煮透才可食用,避免接触发热病人。

7,体弱者到医院看病,建议佩戴口罩。

8,五六分熟的鸡排、没熟透的火锅涮肉需谨慎食用。

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 第5篇

全体师生:

近期我国上海、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目前疫情处于散发状态,还没有发现人传人,所有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都已采取医学观察措施,未发现异常情况。针对H7N9禽流感,介绍一些疾病的相关知识和防控常识,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自身防护,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减少校外就餐,不食用未煮熟的禽肉、不接触病禽、死禽,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

为了帮助我们了解禽流感防治知识,现将相关问题整理如下;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度,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伴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要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2、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H7N9禽流感?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

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A)、乙、丙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目前我国出现的多例病人,是全球首次报告人感染H7N9病毒病例。经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结果,未提示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人传人能力。

3、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感染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度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4、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来源?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确诊病例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5、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目前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播人的能力。

根据我国不明原因肺炎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海、浙江、安徽和江苏的卫生部门对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实施了认真的医学观察。上海1例确诊病例发病前,其2名家庭成员也发生了重症肺炎,病因仍在调查和检测中。该家庭的3个病例的发生是否存在关联,有待进一步调查。除此以外,确诊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没有发现类似病例。

6、如何预防H7N9流感?

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的疫苗。市民预防禽流感,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清洁口鼻后应及时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购买无卫生检疫的活禽。应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

(3)买回家的禽类制品要洗净,烧熟后方可食用,加工时要注意手部是否有伤口,如有伤口应带橡皮手套操作。

(4)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5)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全身酸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发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如果自己家人出现可疑症状,请劝说其尽快就医。

(6)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疾病防控工作。

祝全体师生身体健康!

墩上初级中学

禽流感H7N9防治知识 第6篇

人感染禽流感H7N9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H7N9禽流感?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至2013年4月尚未证实此类病毒是否具有人传染人的特性。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这个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到目前还没有依据进行分析判断。

二、禽流感H7N9主要症状?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一般表现: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三、禽流感H7N9的流行病学特点?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四、禽流感H7N9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 预防措施。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H7N9禽流感中医防治方案 第7篇

为及时发现和掌握H7N9禽流感病毒在动物群体中的感染情况, 分析评估传播方式和规律, 以及H7N9禽流感病毒变异趋势, 及时清除动物群体中的H7N9禽流感病原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要求

结合《2013年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 (农医发[2013]9号) 中有关禽流感监测工作安排, 开展下半年动物H7N9禽流感监测。

三、监测对象

鸡 (重点监测蛋鸡、黄羽肉鸡等饲养周期较长的鸡) 、水禽 (鸭、鹅) 和人工饲养的鸽子、鹌鹑等, 野生禽鸟, 以及相关高风险区域监测场点的环境。

四、监测范围及时间

(一) 监测范围

1. 所有的活禽批发市场;

2. 农贸市场活禽交易摊位 (档口) , 规模养禽场、散养户、禽类屠宰场和候鸟栖息地。

(二) 监测时间

各省和国家参考实验室, 要结合下半年禽流感监测工作在9月份进行一次集中监测。

五、监测数量

活禽交易市场按2%的预期流行率进行随机采样监测, 平行采集咽喉和泄殖腔双拭子、血清学样品各150份, 环境样品30份进行检测。

对检出H7N9禽流感阳性样品的活禽交易市场, 要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并对相关养殖场进行重点排查, 每个养殖场各采集血清学和病原学样品30份。

其他场所采样数量按照《2013年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 (农医发[2013]9号) 执行。

六、检测方法

(一) 血清学检测方法

采用血凝抑制试验 (HI) , 检测血清中H7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抗体。具体操作参照《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 (GB/T 18936-2003) 。

(二) 病原学检测方法

采用国家推荐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 检测咽喉和泄殖腔拭子样品H7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片段。具体操作参照推荐试剂 (盒) 使用说明。

七、判定标准

1.抗体阳性:按照《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 (GB/T18936-2003) , 通过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 HI抗体水平≥24, 结果判定为阳性。

2.病原学监测疑似阳性:采用国家推荐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 结果为阳性。

3.确诊阳性:病原学监测疑似阳性个体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 结果为阳性。

4.阳性群体:至少检出1个确诊阳性个体的群体。

八、其他事项

(一) 监测结果及时上报

地方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全国动物卫生监测信息平台”的动物卫生监测信息系统将H7N9禽流感监测结果逐级上报至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对监测到阳性个体的, 要及时上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并将阳性样品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经确诊阳性的, 国家参考实验室要尽快完成病毒的分析鉴定, 结果及时报农业部兽医局, 并抄送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相关省。

(二) 严格处置

对于确诊阳性的群体, 严格按照《动物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指南 (试行) 》进行处置。

(三) 开展动物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一旦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各地要及时开展动物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四) 开展动物H7N9禽流感相关研究

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应开展动物H7N9禽流感病原生物学特性等相关研究, 必要时具备相关资质的禽流感专业实验室可参与相关检测、诊断及研究工作。

(五) 做好数据记录与保存

各地要严格遵守监测采样相关管理制度, 要规范填写采样记录单, 确保记录真实、准确、可追溯。

(六) 加强人员防护

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第8篇

为切实加强我校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地领导,有效应

对我校可能出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切实保障师生健

康,维护社会稳定,我校决定成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

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赵廷勋

成员:李新顾兴

陈潘峰杨允奎

张保强贾操夫

侯福林胡素丽

王咏梅

永城市卧龙乡高胡楼小学

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班会教案 第9篇

121班 参加人:全班学生

主持人:蒋慧娴

教学目标:

1.认识H7N9型禽流感。

2.如何预防H7N9型禽流感。3.增强学生的疾病防范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早上一起床,我就看到一张朋友发送的照片,照片是一张通知,上面的内容是:据临武县卫生部门抽样化验,我县市场内的鸡、鸭身上均携带有H7N9病毒,为了防止该病毒传染,县教育局、卫生局统一下发文件到我县各个学校,要求各学校发放宣传有关H7N9病毒的知识和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二、认识H7N9型禽流感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此次人感染的甲型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虽然偶尔会有某些H7病毒感染人类的报告,但过去没有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报告,直到最近报告出现了人类感染病例。

三、介绍H7N9禽流感病毒最新情况

湖南省卫生厅官网28日下午对外透露,当日该省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 例,为湖南第15例确诊病例。这例新增病例肖某,现住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目前正在郴州某医院救治。截止2月26日,我省此前确诊的1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中,已有4例死亡。

四、病毒传播途径及易感染人群 病毒可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 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病毒易感人群为对病毒抵抗差的人群和长期从事与禽类相关工作的人群。

五、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主要症状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度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级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六、预防控制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 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 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 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 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七、春季传染病知识普及

1、春天为什么容易传染病流行

2、春天传染病有哪些流行特点

3、觉的春天传染竱的种类有哪些

4、这些病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识别?

5、如何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八、课堂小结

H7N9禽流感中医防治方案 第10篇

(试行稿)

(仅供院内使用)

为指导和规范我院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按照卫计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一)医院成立人感染禽流感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

***副院长

*** 院长助理

组员:由相关职能科室科长组成(二)下设工作组:

组长:***院长助理

副组长:*** 院长助理

****院办主任

组员

联络人:***预防保健科科长

***医务部副主任

(三)职责和分工

1.2.3.4.预防保健科科长负责落实疾病预防、流行病学调查和报告。医务部主任、感染科科主任、呼吸科科主任负责落实疾病诊治规范、院内理论技能培训。护理部主任负责护理人员安排和护理质量。院感科科长负责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5.总务科科长、设备科科长负责物资、设备、房屋的保障工作。

6.院长办公室主任负责综合协调及文件资料的印发和医院局域网的发布。

7.门诊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发热病人的就诊流程。

二、诊治队伍

(一)专家组

(二)第一梯队

队 长 ***感染科主任医师

成 员 ***感染科主治医师

*** 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急诊科医师一名

大内科轮换医生一名

护理人员由护理部安排,具体联络****,日常管理由***总负责

(三)第二梯队

队 长***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成 员*** 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 感染科主治医师

急诊科医师一名

大内科轮换医生一名

护理人员由护理部安排,具体联络***,日常管理由***总负责

(四)第三梯队

附:A.发热门诊大内科轮转表(待定)

B.护理第一梯队:发热门诊现有护理人员 + 科室储备人员

护理第二梯队:体检部、呼吸科、心内科

护理第三梯队:神经内科、内分泌科

发热门诊现有护理人员陈亚华、姜丽莉、陆琴、张卓云

三、症状监测

对就诊的发热伴流感样或肺炎症状以及有人感染流感流行病学史的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死亡病例,以及本院出现的有流感样症状和不明原因肺炎的医务人员,进行登记、监测并向防保科报告,防保科负责信息收集和报告。

特别注意:流行病学史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四、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

性,可以诊断。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

2.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2)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重症病例: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

(二)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六、治疗

(一)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

(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选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或扎那米韦(Zanamivir),临床应用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1N1感染等有效,推测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应有效。奥司他韦成人剂量75mg每日两次,重症者剂量可加倍,疗程5-7天。扎那米韦成人剂量10mg,每日两次吸入。

2.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耐药,不建议单独使用。

(四)中医药治疗。

(五)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六)重症患者的治疗。重症患者应入院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它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1.呼吸功能支持:

(1)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较快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例,可参照ARDS机械通气的原则进行。

①无创正压通气:出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可尝试使用无创通气。但重症病例无创通气疗效欠佳,需及早考虑实施有创通气。

②有创正压通气:鉴于部分患者较易发生气压伤,应当采用ARDS保护性通气策略。

(2)体外膜氧合(ECMO):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和(或)通气时,有条件时,推荐使用ECMO。

(3)其他:传统机械通气无法维持满意氧合时,可以考虑俯卧位通气或高频振荡通气(HFOV)。

2.其他治疗:在呼吸功能支持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医院获得性感染。

六、消毒隔离和防护

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消毒隔离和人员防护,提高医务人员防范意识,确保职业安全,防止出现院内感染。对于出现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严格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的规定,开展诊疗、医学观察、转送期间各场所和交通工具的消毒和防护工作。

七、培训

认真组织学习卫计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提高自身针对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的工作能力,做到有讲稿,有签到,有考试。

八、宣传

院内组织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各类宣传、普及防控知识,协助消除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和焦躁情绪。

九、物资保障

医院对床位、设备、设施、药品、防护用具的储备情况进行清点并加强维护和储备,保证其处于备用状态。如我院被确定为定点医院,我们将会把部分医疗用房改作人禽流感防控专用病房。

二○一三年四月六日

附件1:防控人禽流感疫情报告及诊断流程

附件2:发热病人就诊流程

附件3:发热病人门急诊就诊流程图

附件4:《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

甲流感防治:中医药优于疫苗 第11篇

甲型H1N1流感于年初从南美洲发现, 目前已传播至全球五大洲。我国大陆地区于2009年7月5日发现首例输入型确诊流感病例, 截止7月29日15时, 我国内地累计报告2003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已治愈1853例, 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1]。

1 甲流感的预防与治疗

目前各国都在积极与甲流感做斗争, 主要从2个方面, 一是预防, 如政府采取的公共场所的监控, 对患者的隔离等, 本文讨论的是我国流感疫苗的研制、生产与应用;二是治疗, 主要是对确诊患者的药物治疗, 本文讨论的是中医药疗法。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在2009年6月11日对新闻界的讲话中指出, "根据现有的证据, 绝大多数患者出现轻微症状并迅速地完全康复, 常常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治疗。在世界范围内, 死亡人数很少, 严重或致命感染的人数不会突然剧增。"[2]专家指出, 甲型H1N1流感与以往季节性流感比较, 传染性较强, 但病情比较轻, 好转较快。全球甲型H1N1流感的病死率也较季节性流感低。[3]从全球形势看, 甲流感死亡率较高的地区大多位于南半球, 而我国地处北半球。可见, 甲流感并非不治之症, 它比起2003年的SARS, 危险要小很多。根据目前甲流感的流行态势和我国国情, 笔者认为甲流感的接种疫苗预防虽然很重要, 但不一定能取得预期效果, 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且可行性上有一定难度, 而应将措施重点放在确诊患者的治疗上。

1.1 甲流感的疫苗预防

1.1.1 疫苗的研制

我国于6月获得毒株, 首批11家单位研制疫苗, 目前华兰生物公司已经进入疫苗临床试验阶段。但是甲流感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 如发生变异, 疫苗是否还具有效用, 有待进一步观察, 存在不确定性。此外, 疫苗研制还可能发生一些问题, 以猪流感疫苗为例, 在已研制的猪流感疫苗中, 技术最成熟并用于生产的主要是H1NI亚型和H3N2亚型单价或双价猪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 此类疫苗存在产生抗体较慢、诱导细胞免疫的能力弱、应激反应强等不足, 而且一旦疫苗制备过程中发生病毒泄漏, 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诱发新的疫情[4]。

1.1.2 疫苗的接种使用

我国人口基数较大, 目前约13亿人口, 要为大多数人准备一份疫苗, 不太可能, 国内的疫苗生产企业也不具备这个实力。陈冯富珍博士指出许多严重病例是原本患有慢性病的人, 最常见的病症包括呼吸道疾病 (尤其是哮喘) 、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纵使将这几类人作为高危人群以缩小范围, 这个数目在我国还是不小。甲流感并非不治之症, 所以大量的疫苗储备, 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是否适合我国国情, 以及是否必要有待商榷。

1.1.3 疫苗的成本

不考虑变异等不确定性因素, 单例疫苗的成本几乎与确诊患者治愈所需药物费用相当。而在初期投入看, 疫苗的研制成本远大于中药。疫苗针对的是可能感染甲流感的人群, 而药物治疗的是确诊患者, 毕竟在可能感染人群中, 最后确诊为流感患者的还是少数, 占的比例很小。所以从社会经济角度看, 药物较疫苗更有优势。

1.2 甲流感的中医药治疗

类似于甲流感的疾病, 中医称之为瘟, 所以我们可以将甲流感认为是瘟病的一种, 与瘟疫较为相似。中药治疗瘟疫的案例古籍中早有记载, 现代中药治疗温病的研究, 更是深入到生化水平。如秦华珍等开展了南板蓝根和北板蓝根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比较研究, 研究中通过血凝滴度实验发现南、北板蓝根均能明显灭活甲型流感病毒[5]。李庆国等开展了银翘散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快速老化小鼠血清中TNF-α及IFN-γ动态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6]。针对甲流感, 我国目前仍是以中医药治疗为主, 辅以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卫生部办公厅最新颁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中对于高危病例、重症病例应及时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如奥司他韦) 抗病毒治疗。诊疗方案还强调了甲流感的中医辨证治疗, 将患者分型:风热犯卫, 热毒袭肺;气营两燔[1]。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尚未出现高危或死亡病例, 这说明我国的治疗措施很到位,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而且应用中药治疗甲流感就不存在上述应用疫苗预防甲流感的弊端。

2 结语

根据甲流感在我国的流行态势和我国的国情, 笔者认为我国传统中医药应作为防治甲流感的首选, 从经济学、社会效果、可操作性等方面看, 中医药优于疫苗。当然, 接种疫苗、有效隔离等重要预防措施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3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 要继续坚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 要抓紧做好应对疫情的物资准备, 加强疫苗研发, 按计划落实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生产收储任务。重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1]。最后笔者坚信, 我国政府和人民一定能够和全世界人民一起战胜"甲流感", 度过这个难关。

摘要:本文对甲型H1N1流感 (甲流感) 的疫苗预防和药物治疗就经济成本、操作可行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笔者认为药物治疗, 特别是加大我国传统医药的使用, 可能更加适合我国国情, 更具可行性, 能更有效地减少甲流感对我国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甲流感,中医,中药,疫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2]世界卫生组织http://www.who.int.

[3]广东省卫生厅网站http://www.gdwst.gov.cn.

[4]廖明, 叶贺佳, 张文炎.猪流感疫苗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J].猪业科学.2007, (10) :30-31.

[5]秦华珍, 时博, 李世阳.南板蓝根和北板蓝根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 27 (1) :168-169.

H7N9禽流感中医防治方案 第12篇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

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H7N9禽流感的防治工作,有效防范禽流感疫情向人间传播,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与领导

1.领导小组及职责:为切实做好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成立医院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全权负责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和疫情突发后所有应急处理工作,负责H7N9禽流感防治所需人员、设备、防护物品和药品、卫生材料的调配和供应。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专家救治小组及职责:为确保各项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H7N9禽流感专家救治小组。负责全院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的培训教育,疑似患者的预检分诊、诊断、治疗、会诊、排查、护理、转运等工作,参与全市疫情处理和技术服务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加强医院H7N9禽流感的预防

1.医院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救治小组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广大医护人员掌握最新H7N9禽流感诊断知识和防护标准。(责任科室:医务科、院感科、呼吸内科)

2.医院组织H7N9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的桌面推演和现场演练,达到熟练掌握诊疗知识和工作流程、提高救治能力和防护能力的目的。(责任科室:医务科、应急办公室)

3、加强医院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舆情管控。制定宣传计划,明确宣传内容,固定专职宣传人员。利用新闻媒体开辟专题栏目等形式扩大宣传,向患者和群众宣传预防H7N9禽流感疾病的健康知识。做好舆情管控,外宣材料统一由宣传科审查、发布。(责任科室:宣传科)

三、H7N9禽流感疫情的监测、报告

1.疫情监测的分工:由公共卫生科组织人员具体负责疫情的监测与报告工作,由专人24h负责,严格报告程序。(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

2.疫情的监测与报告流程

(1)各科室对接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特别是住院的呼吸道感染病例,开展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2)一旦发生H7N9流感疫情,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日常监测资料,适当扩大监测范围和采集标本的数量。

(3)所有医务人员,发现H7N9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应立即向上级医师、主诊医师或科主任汇报,经会诊后仍属H7N9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立即报告公共卫生科和医务科,公共卫生科和医务科及时汇报分管院长和院长,由公共卫生科向市疾控中心汇报,不得缓报和瞒报。(责任科室:临床科室、公共卫生科、医务科)

四、H7N9禽流感的救治措施

H7N9流感的救治,要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科配合,积极救治,降低病死率,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减少发病人数的原则。

1.医疗救治

(1)医院配备H7N9禽流感院前急救人员。一旦发生疫情,急救人员做出快速反应,携带必须的医疗器械、药品及防护用具等及时赶赴现场,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并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责任科室:院前急救科)

(2)由“120”接诊的患者或自行来院的患者,由门急诊预检分诊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严格按照流程护送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到专用门诊或专用病房进行救治。白班上班时间由发热门诊负责接诊,夜班上班时间由急诊内科负责接诊。(责任科室:急诊科、门诊部、院感科)

(3)首诊医师认真收集病史,进行初步检查,发现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应立即向上级医师、主诊医师或科主任汇报,经会诊后仍属H7N9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立即报告公共卫生科和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专家救治小组进行会诊讨论,并汇报分管院长和院长。

(4)根据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病情严重程度,普通病例收治到呼吸内科隔离病房,重症病例收治到重症医学科负压病房。(责任科室:临床科室、医务科)

(5)H7N9禽流感门诊和专病病房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卫计委统一制定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年第1版)》,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和消毒,同时要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和医护人员的防护,防止发生医院内感染。(责任科室:临床科室、院感科)

2.流调工作和污物的处理

(1)结合市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院内完善的疫情监测和流调网络。(2)发现H7N9流感疫情,公共卫生科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消毒喷杀,同时做好流调人员和消杀队员的个人防护。

(3)对H7N9流感患者要及时报告,及早隔离,积极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留检,医学观察10d,必要时予以隔离。(责任科室:公共卫生科)

(4)对感染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要及时消毒处理。(责任科室:院感科)

五、保障措施

1.药械、试剂等物资保障:物资供应科、药剂科、设备科要保障应急预防性药物、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药品、消杀药械、检测试剂等药物,对药品采取专门贮备、专人管理、专病供应。(责任科室:物资供应科、药剂科、设备科)

2.防护用品保障:根据H7N9的防控工作要求,配备足量防护服、防护口罩、防护眼镜、一次性乳胶手套或橡胶手套、鞋套、长筒胶鞋、医用工作服、工作帽、消毒垫、污物桶、消毒桶等防护材料。对防护材料建立专门仓库,实施专项供应,落实专人管理。(责任科室:设备科、总务科)

H7N9禽流感中医防治方案 第13篇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安排

一、院前急救:(陈和平、黄国荣负责)

1.负责院外120救护车出诊、接诊。

2.每日安排正、副班司机和医生两批值班人员。正班必须严格值班制度,严禁空岗缺岗和

遛岗。副班必须手机24小时畅通。

3.接到电话后,仔细询问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要症状、具体地址及联系方式。

4.出诊人员及时到位、紧急出动。

5.所有出诊人员穿好防护服、戴好专用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6.检查车上物资贮备。

7.见到病人后给发热患者及陪人发放口罩,指导其正确戴好口罩。

8.简要询问病情,量体温,简单体格检查。

9.给呼吸困难患者上氧。

10.接上救护车。

11.电话与发热门诊和ICU联系(发热门诊电话58669017,ICU电话58669153)。

12.普通患者直接送发热门诊,危重症患者直接送ICU。

13.做好登记和交接。

14.完成救护车的消毒处理及患者和陪人接触过的垃圾处理。

15.及时补足车上物资。

二、门诊大厅分诊台和急诊大厅分诊台:(向海燕、李益良负责)

1.给发热患者及陪人发放口罩,指导其正确戴好口罩。

2.给患者量体温。

3.认真做好详细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号码、生命体征),住址必须明细

到房号。

4.做好发热病人分诊工作(有禽类接触史、有流感样症状的成年患者一律归到发热门诊进

行首诊,儿童发热患者一律归属儿科门诊进行首诊)。

5.中午、晚上或节假日,若有儿童发热患者,一律在儿科门诊就诊,急诊大厅分诊台必须

电话与儿科值班医生联系,请其来儿科门诊接诊,禁止将患者直接送往儿科。

6.电话与发热门诊及儿科联系,告知有发热患者就诊,做好接诊工作。

7.带领患者前往发热门诊或儿科门诊。

8.所有人员必须穿好防护服、戴好专用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9.正确处理患者及陪人的垃圾。

10.患者及陪人接触过的物品正确消毒。

四、发热门诊:(曾伟华、李向荣负责)

1.24小时专人负责接诊。

2.接到病人后首先检查个人防护工作,再指导患者及陪人戴好口罩。

3.有专门的登记表,认真做好详细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号码、生命体征)。

住址必须明细到房号。不能和普通就诊病人登记在一起。4.询问病史,做好体格检查,完善门诊记录。

5.正确开具检查申请单(必须在页眉左上角空白处注明“发热病人”,以求提示采样、检

查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工作)。6.给发热患者正确采集标本送检。

7.完善相关检查后,对于非人感染H7N9禽流感、需要留观患者,在感染科留观室留观;

也可在急诊科留观室输液留观,但必须急诊科和发热门诊医师共管。8.对于疑似患者,必须在感染科留观室留观或收住院处置。9.对于疑似患者,及时向医务科和院感科报告,申请专家组会诊。10.及时书写会诊记录。

11.正确处理患者及陪人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12.患者及陪人接触过的物品正确消毒。

四、急诊科及儿科门诊:(急诊科胡艳娟、李益良负责;儿科成连英负责)

1.原则上成年发热患者归属发热门诊首诊。

2.上班人员穿好防护服、戴好专用口罩,做好个人防护。3.接诊到发热患者后,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4.完善门诊记录,完善相关检查。

5.有专门的登记表,认真做好详细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号码、生命体征)。住址必须明细到房号。不能和普通就诊病人登记在一起。

6.正确询问病史。正确体格检查。

7.有禽类接触史、有流感样症状的成年患者,请发热门诊会诊或送患者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8.对于需要留观的发热患者,若在急诊科留观室输液留观,完善留观记录。9.开具检查申请单,在页眉左上角空白处注明“发热病人”。10.给发热患者正确采集标本送检。

11.对于疑似患者,及时向医务科和院感科报告,申请专家组会诊。12.及时书写会诊记录。

13.正确处理患者及陪人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14.患者及陪人接触过的物品正确消毒。

15.正确与家属进行沟通。

五、感染科和ICU(感染科曾伟华、李向荣负责,ICU龙洪、肖群负责)

1.设立专用收治病房,做好隔离(该病房不得收入其他患者)。2.准备好个人防护服(包括来会诊的所有专家的),做好个人防护工作。3.感染科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普通患者和疑似患者。4.ICU收治危重症病人。

5.给发热患者及陪人发放口罩,指导其正确戴好口罩。6.正确询问病史。

7.给患者量体温,正确体格检查。8.正确开具医嘱。

9.正确开具检查申请(在页眉左上角空白处注明“发热病人”)。10.正确采集标本送检。

11.对于疑似患者,必须及时向医务科和院感科报告,申请专家组会诊。12.对于确诊患者,必须及时向医务科、院感科和主管院长报告。13.及时完成病历。

14.正确处理患者及陪人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15.患者及陪人接触过的物品正确消毒。

16.正确与家属进行沟通。

六、其他所有临床科室(各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

1、高度重视发热病人。

2、对所有发热病人,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是有禽类接触史、有无流感样症状等。

3、接待发热病人,必须穿好防护服、戴好专用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并指导患者及陪人戴好口罩。

4、对于疑似患者,必须及时请感染科会诊,可疑患者,再向医务科和院感科报告,申请专家组会诊。并及时书写会诊记录。

七、人感染H7N9禽流感会诊专家组(名单见附件)负责会诊、讨论,明确诊断,指导救治。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畅通。

八、检验科(李剑鸿负责):

1.负责接收标本。

2.接到申请单后先查实是否为发热病人的标本。3.正确个人防护工作。4.做好初筛工作。

5.做好标本的保存、转运和处置工作。6.与上级疾控部门保持密切联系。7.追回上级疾控部门的检验报告。

8.向科室及时反馈检验结果,尤其是检验阳性者,按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报告。9.有专门的登记表,登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号码、申请科室、标本名称、采集时间、完成时间、初筛结论、送上级疾控部门情况(包括接标本人员、接标本时间、接收部门、报告结果及报告时间等)。

九、放射科(贺智高、周向葵负责):

1.完成放射影像检查。2.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3.接到申请单后先查实是否为发热病人。4.开具绿色通道,特殊对待,优先检查。

5.感染科和ICU的申请单,尽量出诊行床旁X线检查。6.发热病人尤其是可疑患者来检查时,先清空过道其他人员。7.及时发出报告,阳性者按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报告。8.正确处理患者及陪人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9.患者及陪人接触过的物品正确消毒。

十、院感科(钟茹负责):

1、组织、参与会诊,与卫生局、疾控中心等联系。

2、负责与上级定点医院联系专家组来院会诊、指导。

3、负责培训工作。

4、负责上报。

十三、医务科(肖谦负责):

1、组织、参与院内会诊。

2、负责以上各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

3、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4、负责联系转诊、转运工作安排。

特殊注意事项:

1.禁止全院任何个人和部门在任何传媒上发布有关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任何信息。2.信息上报部门只能是(唯一)院感科,上报人为钟茹。

3.信息上报前必须事前经人感染H7N9禽流感会诊专家组、并报告刘群友院长和杜君书记

知晓。

医务科2013-4-28

附件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

人感染H7N9禽流感会诊专家组成员名单

组织: 肖谦***(67876)

周维新***(67260)

会诊专家:

H7N9禽流感中医防治方案

H7N9禽流感中医防治方案(精选13篇)H7N9禽流感中医防治方案 第1篇福建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2014年修订版)在总结2013年中...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