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丹青校本教材范文
翰墨丹青校本教材范文第1篇
近年来, 学校先后荣获“激情奥运、阳光校园”读书活动全国一等奖、市级“先进教研组”、“首批重庆市60所书法教育试点学校”、“教育质量目标考核”一等奖等多项殊荣。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 我校两人获等级奖;在重庆市第五届艺术展演活动中, 我校获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同时代表綦江县在重庆鲤鱼池小学参加了现场决赛和集中展演。2010年3月, 我校师生在重庆市第十三届“课堂内外杯”书画大赛中有46人次获奖。
■大力实施“3345”工程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我们将教师专业成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提出了“3345”工程实施计划, 即“三个不断”教师要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认识自己, 在不断的自我约束中完善自己, 在不断的自我充实中提升自己;“三步曲”课前准备要充分, 课堂艺术要精彩, 课后督查要到位;“四种意识”教师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五个以”以爱育人, 以学论教, 以认真求提升, 以参与求体验, 以创新求发展。
■规范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认真组织新课程系列校本培训和知识考试, 使全体教师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进一步走进新课程。通过观摩课堂、互动评课、等级评定和教学反思, 进行深入解析, 提出改进措施, 不断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不断完善我校的课堂“五步教学模式”, 让课改步入常态。与此同时, 为了不让综合学科掉队, 我们还加强了综合学科专题研讨, 定期召开工作例会, 及时总结经验, 反思问题, 寻找措施, 着力提高各学科、各环节的教学效益。
■创新研训机制提高课堂有效教学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 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新课改的关键所在。因此, 我校打磨出了构建高效课堂“三板斧”。
1. 培训领先, 课例引领。
学校构建了“两坚持一载体一赛课”培训模式, 即坚持单周一次业务学习, 学习内容力争针对性和时效性并举, 做到有记录, 有讨论, 有心得;坚持双周一次集中教研, 共性问题集中解决, 个性问题教研组解决。一载体是教研活动以常态课例研讨为主, 倡导相互学习, 共同研讨, 相互促进;实行推门听课, 行政、年级组长牵头, 不定时随堂互动听课, 及时了解教学动态, 帮助教师成长。一赛课是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赛课, 学校统一评定等级。此外, 还坚持骨干教师走出去, 一般教师轮流派出去;行家里手逐一请进来等方式让各层次的教师多方位互相学习,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2. 集体备课, 强化反思。
我们采用年级组集中研讨, 学科负责人合理分工;执笔人提前一周将教案初稿交学科负责人和分管行政审核签字的备课形式, 做到课前精心准备。在每次教学活动后, 要求教师每课写教学后记, 每月一篇成文反思或阶段总结, 每期一次全面总结。让教师养成积极反思的习惯, 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学校在反思中发展。
3、狠抓质量, 捆绑考核。
学校坚持各年级一月一次的教学质量专题研讨例会, 校长、分管副校长作专题培训讲座, 分管年级的行政全过程参与年级研讨, 共同制定计划, 统一组织实施, 确保质量稳步提升。为了凝聚团队力量, 发挥团队作用, 以年级教研组为单位捆绑考核, 实行年级组长负责制, 学校教学、教研、竞赛等方面集体考核年级组, 分管行政同时纳入年级组考核。
■发掘自身潜力彰显办学特色
1、审读三个需要, 确立指导思想
我们从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 探索特色学校建设之路。确立以《农村学校营造“翰墨校园”的研究》课题为引领, 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促进学生发展, 提升教师素养, “植根经典文化打造翰墨校园”的整体思路, 提出“练字炼人”的指导思想, 学校从此迈上了一条良好的特色发展之路。
2、开发有利资源, 营造育人环境
我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弘扬祖国文化, 让校园浸润书香。拓展“翰墨”范围, 将书法、诵读、文学、美术、工艺融为一体;用名帖、经典、美文装点校园。将“翰墨轩”用于陈列和展出师生优秀作品;配备“翰墨作坊”供教师练习书法专用;塑造“练字炼人”30多块主题文化石;师生共写“涂鸦墙”;共制“笑脸墙”;每一个角落, 每一处细节, 似春风送暖, 激励着学生, 置身校园, 仿佛徜徉在飘溢着翰墨书香的世界。
3、多项措施并举, 促师生同发展
(1) 制定常规, 开设校本书法课程。我们制定了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的教学常规:一是落实课程, 落实教师。书法课进入课程, 建立和培训合格教师队伍。二是抓好课堂教学。以“一”带“五”, 导练结合;上足上好每周一节书法课, 带动一周五天书法教学;因材施教, 精讲多练;注重“双姿”, 狠抓作业规范书写, 统一格式要求, 制定评价标准。三是将写字教学列入“2+X”拓展课程, 每天开设20分钟的“翰墨小课”;师生共练书法, 自觉参与, 强化训练, 常抓不懈。四是编印《翰墨飘香》系列书法教材, 用于课堂教学。
(2) 分层设班, 举行多姿多彩活动。在学生规范书写基础上, 选拔10%左右的尖子生, 由书法专兼职教师进行拔尖辅导;在“2+X”活动中, 分设书法初级班、提高班和高级班, 分类指导, 分层推进, 培养一批可堪造就的书法小能手。每期还认真组织一次学生规范书写和书法小能手的评比展示活动;组织参与市级书法特色学校现场成果展示活动、县级“六校书法联展”和各级各类书法竞赛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教师“三笔字”比赛和街头免费书、赠春联活动;每年“六、一艺术节”书法纳入综合展示评奖。
4、建立长效机制, 促进特色发展
(1) 建立书法档案, 实行动态管理。我校建立学校、教师个体和学生个人三级书法档案。实行“三个一”动态管理, 即每周选交一篇书法作业, 装入学生个人书法成长档案;两月1次作业达标评价, 看谁进步大;每期一次书法验收, 整体考核班级学生规范书写水平。
(2) 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我校制定了“三项考核, 三项评比, 两项激励”的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挂钩。三项考核是学生作业规范书写考核、学生参加书法竞赛获奖考核和教师辅导学生考核。三项评比是学生写字星级评比、写字教学优秀经验论文评比、写字教育先进集体、个人评比。两项激励是设立优秀作品固定栏目, 选择优秀的师生作品定期进行更换;通过校报《永小艺苑》登载学生优秀作品、介绍星级学生。
■加强宣传交流提升品质效应。
我们利用县教委办公平台、县教研网、县德艺体网、《綦江报》、中国《西部开发报》和中国《语言文字报》, 通过校报《永小艺苑》、简报《永新小学工作动态》和“永新小学网站”, 及时宣传报道学校教研成果, 扩大对外影响。同时, 还广泛开展校际联谊教研活动, 为多级课改研讨提供现场, 参与课改特色经验交流和成果展示, 做到经验互享, 纵深推进课程改革。
翰墨丹青校本教材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