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幼儿园教学范文
绘本幼儿园教学范文第1篇
一、活动目标1.了解丑小兔改掉害羞毛病的过程,并尝试观察画面。 2.让幼儿知道要大胆勇敢地交朋友与人交流。
二、活动准备课件,小猪、小兔图片各一张,有大小洞的报纸 小兔的操作排序材料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出示带有洞洞的报纸,问: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报纸上有什么?报纸上怎么会有洞洞呢?这个洞洞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2、欣赏、理解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和洞洞有关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报纸上的洞》。(1)放课件第1-4张,介绍苹果猪和丑小兔。
问:这是苹果猪,他在干什么呢?哦,苹果猪喜欢趴在窗口看风景,遇上过路的人,就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说上几句。
(2)放课件第5-6面:这是丑小兔,她也喜欢趴在窗口看风景,可是遇上过路的人,问:她是怎么做的?这是为什么? 苹果猪想帮丑小兔改掉这个害羞的毛病。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3)放课件第7-10面:
问:苹果猪为丑小兔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问:苹果猪拿报纸干什么呢?是让丑小兔看报纸吗?这个洞洞是用来干什么的?(4)放最后一张课件问:报纸上的洞洞有什么变化? 问:你认为丑小兔最后还需要报纸么?为什么?
3、游戏:给报纸上的洞洞排排队报纸上的洞洞真有趣,它每天都在变化。下面桌子上有几张报纸,报纸上也有几个洞洞,请你来排一排,第一天丑小兔躲在哪个洞洞后面,第二天、第三天又躲在哪个洞洞后面。
小结:第一天丑小兔躲在有小洞洞的报纸后面,第二天躲在有中洞洞的报纸后面,第三天躲在有大洞洞的报纸后面。随着报纸上的洞洞一点点变大,丑小兔的胆子也一天天大了起来,直到有一天,报纸上的洞洞大得不能再大了,丑小兔对苹果猪说:"我不需要报纸了,我挺想和过路人交朋友的。苹果猪,谢谢你帮我改掉了胆小的毛病!"
4、我们一起找朋友丑小兔终于改掉了害羞的毛病,愿意和人交朋友了,你们有朋友吗?他是谁?朋友当然是越多越好,我们一起来找朋友吧!(放音乐,跟小朋友边唱歌边找朋友)小结:小朋友都是很大方、热情,所以每个人都有很多好朋友。
绘本幼儿园教学范文第2篇
一、把握整体,挖掘内涵
每一个绘本都蕴含着不同的寓意,教师要善于运用绘本所阐述的道理,挖掘绘本中的亮点及所表达的情感等等进行活动的设计,使之真正为音乐教学服务。
(一)以情感人
绘本中情感的体验往往成为孩子表达表现的动力。运用绘本激发幼儿的情感而开展音乐活动是绘本运用中的一个方法。如在大班“海底世界”的主题开展中,孩子们积累了许多关于海洋动物的知识经验,老师想通过开展一次音乐欣赏活动,通过肢体表现,进一步体验和感受,于是找到了《海底世界》这首魔幻而趣味的音乐,如何引导幼儿理解音乐,激发自主表现呢?绘本《小黑鱼》解决了所有的难题。故事中因为一条大鱼的侵入,使小黑鱼的朋友小红鱼们失去了生命,小黑鱼孤单地在大海里游着孩子们随着小黑鱼的不幸经历而发生强烈的心理变化小黑鱼没有朋友了怎么办?我们能不能帮帮小黑鱼?于是大海里出现由小朋友随着音乐表演的各种各样海里的动物:海马、海蛇、海龟、螃蟹他们都想成为小黑鱼的新朋友。故事感人的情节引发幼儿大胆地肢体表演,活动不再为表演而表演,当活动充斥着情感时,孩子们的表演是自然流露、情感的宣泄。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情感达到高潮。
(二)以趣引人
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大的兴趣之一,有趣而富于变化的故事内容更能引发孩子们的共鸣。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是绘本故事在音乐活动中有效运用的又一手段。
1.有趣的故事人物。人物形象是引起幼儿兴趣的一大要素。我们经常会看到商场出售的儿童用品中大多印有夸张的卡通人物,商家也利用消费群的心理设计商品。由此可见,这些有趣、可爱、熟悉的人物形象能吸引幼儿的眼球,引发幼儿的共鸣。我们的音乐活动也能运用绘本中幼儿所熟知的人物引发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
小班年龄段的音乐学习是兴趣培养的关键期,三段体统一模式的歌唱活动不再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朵拉是近几年来新兴的动画人物,以其可爱的形象,乐于助人的品质而受到大家的推崇,与其有关的动画绘本、故事光碟充斥着儿童文化市场。几乎每一个孩子都看过关于朵拉的故事,活动以她为主角势必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我们巧妙地运用多拉的探险历程而设计成一堂生动有趣的音乐新授活动《多拉的旅行》,幼儿在由故事人物牵引的有趣的情境中愉快地进行音乐的体验。
2.有趣的故事情节。音乐和故事向来就是融于一体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史上有许多作品取材于故事,又通过音乐向人们讲述故事。如《梁祝》、《天方夜谭》都取材于民间故事,著名的交响童话《龟兔赛跑》和《彼得与狼》它们既是一部音乐作品,又是一则生动的童话故事,还有久唱不衰的歌曲《二小放牛郎》,它的歌词本身就是一则完整而精美的故事,通过歌声向人们世代传颂这个动人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听故事、讲故事一直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在故事中孩子们更关注的是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故事情节与音乐的密切联系来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既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又能开发智力、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如中班音乐新授活动《三只小猪》,老师自编了一首旋律悦耳、歌词简单的三段体的《三只小猪》歌曲,运用三只小猪分别造不同材质的房子的故事情节,通过观看视频,引发幼儿帮助小猪盖房的愿望,激发幼儿学唱歌曲,幼儿的故事情境的引导下,自主且大胆地学唱。更巧妙地是老师还请幼儿通过观看故事,对歌曲进行创编,因为有了故事的支撑,创编对于中班幼儿不再困难,孩子们充分施展聪明才智,帮猪老大和猪老二选了最坚固的材料,盖起了铁房子、石头房子 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尾,或者一个圆满的故事结局是故事的点睛之笔,也成为以绘本为题材的音乐活动的出彩之处。
绘本《叶子鸟》中落下最后一片叶子的光秃秃的大树,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捅了马蜂窝后四处逃窜的狐狸等各种各样的故事结尾给音乐教学带来特别的创意。还是以《小黑鱼》为例,故事结尾大鱼又来了,该怎么办?孩子们讨论着,思考着。出去,就这样出去又会被大鱼吃掉;不出去,难道就一直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吗?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小黑鱼的彷徨。最终,大家还是选择了勇敢地面对敌人。在音乐声中,孩子们变成了无数条小鱼,大家游成了一条更大的鱼,共同赶跑大鱼。绘本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尾激发幼儿合作表现大鱼,巧妙地解决了音乐欣赏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合作表达表现这一难点问题。
3.以智育人。每一个绘本故事都蕴含一定的寓意,能够起到激励、警示等多种的教育意义。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优秀品德的形成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如绘本《我的爸爸不上班》描绘从事不同职业的父亲的形象,从而让幼儿了解、尊重、热爱爸爸。又如绘本故事《我的幼儿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幼儿园中的一天,有快乐,有忧伤,可能还有许许多多,激发刚刚入园的幼儿坚持来园的愿望。在小班,我们就运用了《小熊起床了》这一有趣的绘本故事,在生动的故事情境中伴随着欢快的旋律边学唱歌曲边表演,使孩子们感受到朋友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以及解决了该班幼儿冬天爱睡懒觉的不良习惯。
二、依托绘本,巧妙运用
不是每一个绘本都能适合幼儿在音乐活动的使用,也不是每一个绘本的每一部分都能有效运用到教学中去。在音乐活动中绘本的另一有效运用方法就是将绘本稍作修改,使之能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在这里罗列了几个绘本修改中的方法:
1.删减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去枝强干法。依据音乐活动的目标,以不打破故事的完整性为前提,能使幼儿在完整欣赏故事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活动。将故事中不需要的情节进行删减,使故事内容紧凑,故事情节的发展更便于幼儿的音乐活动。
大班幼儿音乐领域目标中提出能够用乐器模仿自然界中的声响,并尝试合作演奏。打击乐器丰富的种类,有趣的声响能形象地模仿各种声音。《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一绘本故事,贪吃的狐狸在抓母鸡的途中发生了许多倒霉的事而产生各种古怪的声音,老师巧用这一绘本设计了音乐打击乐活动。由于故事篇幅较长,有些情节很难用声音表现,老师就对原著进行删减,最后保留了狐狸所经过的四个场景进行演奏,请幼儿自由组合成四组,自由选择乐器,以回旋曲的方法将狐狸在每个场景中的遭遇所可能发出的声响用小乐器表现。
2.提炼法。在我们所接触的绘本中,有寓意简单,孩子较易理解的作品,但也有些涵义深奥,阐述的是成人世界的某一现象、生命的价值等等,对于幼儿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但是绘本中丰富的画面却是吸引幼儿的地方。老师运用绘本中的某一段,或是某一页来为音乐活动服务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春天到了,池塘里小蝌蚪成群结对地游来游去,立刻引起了中班幼儿的注意,蝌蚪会变成青蛙的知识不再能满足中班幼儿的需要,孩子们更关注的是蝌蚪生长过程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来了解这一知识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我们发现了《鱼就是鱼》这一绘本,绘本中描述了一条鱼与一条蝌蚪的经历。鱼因为羡慕好朋友变成青蛙了的蝌蚪可以在陆地上生活,而跳到了陆地,想要看一看青蛙所说的会飞的鸟,会用两条腿走路的男人、女人、小孩差点死去,当青蛙把它推入水里后,它才觉得水里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妙。绘本所要阐述的最关键的经验就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此深奥的道理幼儿能理解吗?最后,老师将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创编成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并结合《鱼就是鱼》的绘本动画中截取的池塘里小鱼变大鱼,蝌蚪变青蛙的片段设计了一个歌曲新授活动。诙谐而有趣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绘本画面,激发歌唱兴趣,促进歌词记忆,使幼儿在美妙的音乐中了解了蝌蚪的成长。
在金色的秋天里,落得满地都是的秋叶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于是我们开展了各种以秋叶为主题的音乐活动,在歌唱活动《秋叶》以后,孩子们产生了想要跳跳落叶飘落的舞蹈的愿望。如何能使幼儿更丰富地表现树叶飘落的形态呢?绘本《叶子鸟》,语言简洁,画面丰富,采用了真实的树叶形象,丰富的树叶造型,巧妙地排列组合,极富感染力。其中有一页,形态各异的树叶布满了整张画面,树叶旁还夸张地添画上漩涡和音符,似乎所有的树叶都随着音乐朝着不同的方向旋转着、飞舞着。中班的老师们就选用这一页作为音乐活动《秋天的树叶》的核心教具,引发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上树叶的动态,来进行模仿树叶飘落的肢体表现。
绘本幼儿园教学范文第3篇
2、幼儿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绘本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3、浅谈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4、探究幼儿园绘本教学问题与对策
5、浅析如何利用创客平台提高幼儿园绘本阅读的有效性
6、幼儿园绘本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指导策略
7、让儿童读出绘本的本来“味道”
8、浅谈边远地区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幼儿园绘本教学的问题及方法研究
10、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1、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增强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探究
12、多元智能理论与儿童绘本教学的应用策略
13、幼儿园区角游戏与主题教学活动整合的策略研究
14、浅谈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园本课程的开发
15、浅谈幼儿园双语教学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6、在绘本教学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
17、幼儿园绘本阅读延伸活动实施现状的调查
18、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9、关于绘本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运用的思考
20、以绘本阅读丰富一日活动,提升幼儿的前阅读能力
21、浅谈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2、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23、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24、浅谈提升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25、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探究
26、幼儿园绘本教学中PPT的应用分析
27、论绘本的文本分析与教学活动的关系
28、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9、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及改进方法
30、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31、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2、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
33、幼儿园体验式绘本阅读教学的思考
34、畅游绘本 让孩子“读”享快乐
35、幼儿园绘本教育质量现状及对策
36、农村幼儿园语言教学改进策略
37、浅谈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8、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9、幼儿园中班绘本游戏阅读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
40、幼儿绘本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41、课程游戏化下幼儿园语言活动的开展研究
42、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3、幼儿园绘本教学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44、幼儿园绘本阅读促进幼儿美育发展策略的研究
45、立体绘本创作培养幼儿空间想象力教学策略初探
46、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有效性
47、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8、幼儿园小班电子绘本教学研究
49、分析情感教育在藏区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渗透
绘本幼儿园教学范文第4篇
[摘 要]幼儿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决定了他们正处于“读图”的年龄阶段,图文互动的绘本画面比单纯的文本故事对幼儿的视觉冲击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绘本这种以图画为生命和灵魂的儿童读物被国际上公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适合幼儿学习和阅读的书籍。欣赏绘本画面所蕴含故事的过程对丰富幼儿的情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陶冶幼儿的审美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幼儿教师越来越关注绘本这种新的教育资源,幼儿教师也开始尝试开展各种形式有趣的绘本阅读教学活动。
[关键词]幼儿教学; 绘本阅读 ;园本课程 ;开发研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者续编故事结尾;鼓励幼儿运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画和故事的理解;鼓励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给自编的故事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这就为幼儿园利用图画书开展不同的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利用图画书开展相关活动可以在加深和拓展图画书的主题、激发和维持幼儿的阅读兴趣的同时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一、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
1.绘本教学缺乏计划性、系统性
虽然教师对绘本的选择呈现多元化和适宜性的特点,但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并没有专门的绘本教学,教师只是依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在特殊活动中利用绘本开展教学,如亲子活动、教学观摩活动。由此可见,绘本教学未被纳入幼儿园课程,从整体上看幼儿园绘本教学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
2.教师对绘本作品研析不够深入
绘本作为教师和幼儿互动的载体,需要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对图像传递的意义加以诠释和解读。教师应深入研读绘本,读懂画面和文字,把握图画书的真正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或思想脉络,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帮助幼儿理解图画书所要传递的重要价值。然而,目前的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存在着“拿来主义”倾向,教师常常缺乏对绘本作品的深入研读,致使教学时无法突出故事主线,对阅读重难点把握不当,甚至出现曲解绘本主题内涵的问题。
3.绘本教学模式存在套路化
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多以“谈话引题一逐页播放PPT→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大意→完整讲述绘本内容→总结故事的教育意义”为教学模式。而且在绘本教学过程常借助多媒体为阅读媒介,以观察视觉形象代替文本阅读,教师和幼儿手中并无绘本,使得整个绘本教学失去了阅读的感觉。这种套路化的教学过程和形式,冲淡了幼儿对学习重难点的关注,使得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自主阅读习惯成为空谈。
4.幼儿主体地位未能凸显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普遍缺乏幼儿自主阅读的环节,师幼互动的内容也比较明显地呈现出“下行型互动”的特点,活动中教师往往在唱“独角戏”,没能及时呼应幼儿的需求,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致使“幼儿的主体地位”流于形式。在绘本教学过程中,师幼间应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绘本教学是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而并不仅仅是教师对幼儿进行阅读指导,教师应给予幼儿的是协助与支持,而不是安排、要求和控制,阅读的过程应保持交流、分享、自由与开放的氛围。
二、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进行绘本选择
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来进行绘本选择,促进个性化教学方式的实现,以此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在绘本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心理特征、性格要素等来选择绘本,以此来不断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在进行绘本选择的时候,应该保证绘本情节的有趣性和多样性,注重对于幼儿审美视觉、感悟能力的启发,以此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只有从根本上保证画面的生动性、形象性、内容丰富性,才能够与幼儿的心灵产生共鸣,不断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2.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阅读地位
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阅读地位,是提升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课堂上,幼儿是教学的主体,一切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都要以幼儿为核心来进行有效设计,包括对于绘本阅读素材的选择、绘本教学方式的选择、提问方式和教学技巧的选取等,都应该以幼儿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设计内容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此来不断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强化绘本阅读教學质量。
3.不断提升绘本阅读内容的有效性
不断提升绘本阅读内容的有效性,深入挖掘绘本阅读素材本身的内涵,以此来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对于绘本阅读教学来说,必须要突出绘本教学价值,对于故事的内涵、思想进行深入地挖掘,以此出发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幼儿进行绘本感知,从而不断提升他们对于绘本内容的理解能力。老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必须要善于来对绘本进行解读,对其核心价值进行深入地分析,从而对其主要内容、教学方式等来进行有效的选择,提升幼儿对于绘本的好感。
4.注重提问设计,增强绘本阅读效果
注重提问设计,增强绘本阅读效果。提问是引导幼儿思考的关键环节,也是不断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实现有效的提问设计,由浅入深来进行问题设置,层层推进,不断地实现对于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引导他们对于绘本故事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并对文本中的细节进行把握,实现个人情感的提升。第一,教师可以采用猜想式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图画本身来对幼儿进行吸引,请幼儿猜想故事内容和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大胆猜想来实现对于文本内容的有效感知。这也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过程,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第二,实现设疑式的提问,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通过疑问的设定来调动幼儿阅读兴趣,比如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实现,调动幼儿绘本阅读能力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绘本阅读是幼儿的兴趣所在,教师要充分利用绘本阅读让幼儿得以全面发展,并为幼儿创设一定的阅读环境,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保证幼儿绘本阅读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周白琳.如何从宏观上把握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15.
[2]刘一霓.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探究[J].学前教育,2016.
[3]胡丽丽.如何提高幼儿绘本阅读的自主性[J].早期教育,2016.
绘本幼儿园教学范文第5篇
1.1 什 么是绘本
绘本,是一种以精致优美的绘画为主、简练生动的语言为辅辅的儿童文学作品。绘本不同于一般的漫画、连环画等儿童读物,它对文字、绘画和二者的构成形式均有特定的规范和要求,主要要是以不同阶段儿童的特质为依据的。它讲述的是能吸引儿童注注意力的短小故事,画面篇幅较大,且连续性很强,配以简单描述述的词汇,幼儿可以根据已有经验理解判断故事情节,所以绘本是是幼儿可以较轻松接受的读物。
1.2 什么是绘本教育
绘本教育就是通过绘本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师引导幼儿主动阅读绘本,辅以必要的讲解和简单的分析,在在让幼儿身心愉悦的基础上, 促使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力的发展。应注意的是,绘本教育不仅仅是讲故事,教师应该发挥挥积极性,引导幼儿主动理解、讲述绘本故事内容,总结故事中的的经验教训, 而不是强硬地灌输内容。总而言之应该遵循绘本教教育的基本原则:幼儿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领为辅。
2绘本教育的目的
2.1 丰富幼儿的绘画技巧 ,初步培养审美能力
在学前教育时期,幼儿的绘画能力还未发展充分,只能掌握握一些简单的线条和图形, 丰富多彩的绘本不仅在视觉上刺激了了幼儿,更在无形之中向幼儿展示了更灵活更丰富的绘画技巧,并并发展了幼儿对于周围事物的审美感知,初步培养了幼儿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2.2 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力
绘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一个故事, 前后有一定的因果果关系,幼儿通过阅读绘本,提高了逻辑推理和理解能力,进一步步地锻炼了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思维能力。
2.3 增加幼儿的自然人文知识和生活经验
绘本故事中许多情节都蕴含着科学知识或生活经验, 教师师应善于发现这些细节,并加以引导启发,让幼儿在读故事的乐趣趣中掌握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知识, 习得日常生活的礼仪和规范的的行为举止,寓教于乐。2009年的一则新闻证实了这种可能性:江江西某个幼儿园的老师为小朋友讲述了黑熊如何利用河水扑灭森森林大火的故事,十分巧合的是,几天后孩子们的午息房间真的起起火,几个小朋友首先发现,机智地用隔壁盥洗室的水浇灭了还未未蔓延开来的火势。事后, 老师们都十分庆幸给孩子们讲过那个个故事。的确,学前教育时期是孩子掌握生活常识的敏感期,任何何细微的经验都会被幼儿迅速理解和吸收,并运用于日常生活。
2.4 发展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 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被扼杀在在温暖的摇篮里,常常在面对困难时不知所措,放声大哭,这也时时常让幼儿教师哭笑不得。但只要教师在绘本教育中适时引导,就能激发幼儿面对困难的勇气,锻炼幼儿解决问题的思维顺序,这更影响幼儿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影响他的个性和气质类型的的形成。
2.5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其著作《童年的秘密》中提提到:儿童的想象力是无拘束的,是成人所不能解读的。缤纷而变幻的绘本极大地刺激了幼儿的大脑,他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会天马行空地挥洒自己的想象力,让故事更丰富更多元,这就是幼儿教师们会发现的一个问题:同一个故事,不同的孩子会转述出不同的内容。这就是幼儿被充分激发创造力的表现,绘本故事掀起了幼儿头脑中的创意风暴, 为其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3绘本教育的实施
3.1 环 境的创建
儿童在幼儿园受教育的过程中, 十分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或感染,所以,不论教师采取什么教育手段,环境的创设都是首位的。那么,绘本教育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呢?首先,必须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合于阅读的安静环境。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嘈杂而不稳定的环境会使幼儿无法专心阅读绘本。幼儿园应创建一个区别于游戏区的场所,房间色调偏浅,桌椅舒适,最好可以亲近大自然、远离车马喧嚣,在这里幼儿可以心无旁骛地捧一本自己喜欢的绘本,专注地读完。现今的幼儿园多关注儿童活泼性格的培养,故修建较多的娱乐设施和购置许多玩具,却忽略了儿童内部精神涵养的提升, 没有专门的区域作为阅读和观察的场所,这也是一种容易导致儿童片面发展的疏忽。
3.2 绘 本的甄选
幼儿教师为孩子购置绘本读物,极易陷入一个误区:为了让幼儿有更多兴趣读书,所以只挑选情节幽默曲折的绘本。这就违背了绘本教育的初衷。在挑选绘本读物时,除了最基本的正版、印刷清晰、颜色鲜艳以外,还应当注意绘本故事是否具有教育意义。一本好的绘本,故事情节流畅,人物形象特点鲜明,其蕴含的教育意义也是丰富的。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拇指姑娘”的故事, 一些版本只是单纯讲述了拇指姑娘遇到了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而对于这些人的性格和结果没有交代,这就忽略了绘本故事教会幼儿明辨是非的功能。所以,教师要学会解析图书特点,寻找教育入手点。这就要求教师细细解读绘本,领悟作者所传递的信息,才能找到相关的教育元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跟随幼儿的思维,在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
除此之外, 还应该注意绘本内容与儿童已有社会经验的衔接。故事情节难度适中,面部表情丰富、举止形态夸张的角色更受孩子的欢迎。所以教师应关注当下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运用这些人物作为切入点更统一让幼儿接受和喜爱。
3.3 教学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3.3.1 绘本教学的两个方法
预测引导法。这种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是:由老师讲述故事开头,并针对下面的情节发展提出问题,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指导幼儿阅读绘本,验证并对比之前的猜测,得出结论。这种方法能拓展幼儿思维,训练幼儿仔细观察和展开想象的能力,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不足之处是容易导致绘本故事教育意义的偏差,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中孩子阅读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在日常活动中进行适宜的引导和教育。
开放结尾法。这种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是:选用绘本故事的前半段, 大致情节讲述完毕后让幼儿为各个人物安排结局。这种方法有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是非道德观念, 不足是限制了儿童的想象力。
3.3.2教师发挥的作用
适时提问,勇敢质疑。在绘本故事进行到转折点时,教师应该及时向幼儿提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或者针对固有情节提出质疑“小红帽在森林里发现了狼外婆时,只能逃跑吗?”鼓励幼儿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改写故事情节。这就在思考中培养了幼儿的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
鼓励朗读,带动兴趣。针对文字叙述偏多的绘本,教师应采取鼓励幼儿朗读的方式,示范较难字词的读音,不仅能纠正幼儿的发音,识别更多汉字,还能通过朗读吸引其他儿童注意,以免文字过多使儿童丧失阅读兴趣。
情景模拟,场景再现。如果幼儿园条件允许,教师应组织幼儿针对绘本故事角色扮演,并配以相应的环境布置,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更能锻炼幼儿的肢体活动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做到真正的“在玩中学”。
4结论
绘本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尤其是锻炼自身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这要求幼儿教师以专业的态度对待和足够的耐心引导幼儿, 才能保证绘本教育的有效实施。
摘要:在幼儿的启蒙教育过程中,生动活泼的绘本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绘本是幼儿认识缤纷世界的窗口,也是幼儿发展理解能力的助推器,特别是在幼儿园语言教育阶段,绘本教育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讨论了绘本教育的概念和目的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利用绘本的问题。
绘本幼儿园教学范文第6篇
朱梅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星期、颜色、水果单词。学习词汇:snake, triangle rice ball, pineapple,climbing。
2. 理解运用句型:It likes,It’s;It eatsWhat happened?
(二)技能目标
1. 能理解并运用句型描述故事:it likes,It’s;It eats 2.正确理解和有感情朗读故事,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三)情感目标 激发英语绘本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triangle的读音 。 2.正确理解故事内容,会仿创编故事。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单词、短语卡片,图片。
四、教学过程 Step1: pre-reading 1. greetings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T: What day is it today ? 2. Leading-in导入
1.T: Do you like animals? Ss: T: I like cat .Because it’s cute. What animal do you like ? Ss:T: Today we are going to read a picture book about a animal. 课件出示图片Look,what is this ?((教拼读snake)。Do you like this snake? Why 2.猜书名: This is the cover of the book.Could you please watch carefully and guess the name of the book ? So many ideas. Great! Now, I will show you the name.It’s (读,板书) Step2:while-reading 一.分片段学习 1.Monday片段
A: Let’s enjoy Passage 1.listen and answer:What dose it like ?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dose it eat? Check out . B:教学句型It likes,It’s;It eats(板书,操练) 2.Tuesday片段
A; 猜T:What dose it eat? It eatsLook, a yellow banana It’s Tuesday. It eats a yellow banana.(带读)
B: 听故事-带读文本-操练guess,what happened?(one by one) 3.Wednesday片段
A; 猜T:What dose it eat? It eatsLook, triangle rice ball; 操练triangle rice ball (one by one),贴板书齐读It eats a triangle rice ball B: 听文本 C: 齐读:On WednesdayIt eats a triangle rice ball 4.Thursday片段
A:引出purple grapes.学生自读,个人展示。 B: 听文本-;齐读文本
C: On Thursday. It eats purple grapes. 个人展示 5.Friday片段
A:引出pineapple purple grapes.学生自读,个人展示。 B: 听文本-;齐读文本
C: On Friday It eats purple grapes. 个人展示齐读 6.Saturday片段
A:引出apple tree,climbing B: 听文本-学生齐读
C: On SaturdayIt eats an apple tree
二、整体欣赏故事 1.听故事,齐读 Step3:after-reading 1.小组合作,有感情表演故事 2.创编故事。
绘本幼儿园教学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