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房记录本范文
护理查房记录本范文第1篇
患者姓名:耿月英
性别:女
年龄:72岁
入院时间:2012年3月17日 诊断:中医:腰痛(肾阳亏虚)
西医:
1、腰椎间盘突出症
2、高血压 管床护士:田田 记录人:许小丽
参加人:李曼 岳丹 郭倩倩 谈芳芳 马坤豪 周小元 牛丽红 吴晓缺 丁晓医 吴俊华 陈利明
许小丽 刘玲霞
一、管床护士田田汇报病情
(一)病情简介: 现病史:患者,女,72岁,于2012年3月17日以“腰痛”为诊断入院,扶入病房。T:36.0℃,P:84次/分,R:21次/分,BP:130/88mmHg,神志清、精神差、形体适中,纳食可,夜眠差,小便正常,大便干。舌质暗淡,苔白,脉沉。现症见:腰痛,双下肢后外侧放射性疼痛、怕凉,以右侧为重,直立、久坐久行后加重,行约100米跛行。
辅助检查:腰椎正侧位片示腰椎退行性变,腰3椎体陈旧压缩性骨折;腰椎CT示腰椎退行性病变,L3-
4、L4-
5、L5-S1椎间盘突出;骨密度测定为严重骨质疏松。
既往史:子宫切除术20年,冠心病10年,高血压10年,重度骨质疏松5年,腰胸椎多节段压缩性骨折5年,右手腕骨折病史5年,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史5年。
社会家庭:患者家庭关系和睦,丈夫已故,子女孝顺,邻里关系良好,无不良嗜好。
(二)辨证施治
患者老年女性,肾气渐衰,气血不足,经络瘀阻,不通则痛,故腰痛。肝肾亏虚,精血不能濡养筋骨经脉,故下肢怕凉、疼痛。舌质暗淡,苔白,脉沉,皆为肾阳亏虚有寒之像。故此患者辩证为肾阳亏虚型腰痛。
诊疗计划:针灸推拿科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卧硬板床休息,留陪护一人,活血化瘀、营养神经、补钙、壮腰健肾类药物的应用。中药塌渍、针灸、推拿疗法缓解腰腿痛麻症状。
(三)护理问题
1、焦虑:患者思虑较多,怕麻烦子女。
2、疼痛:肾气亏虚、瘀阻不通。
3、知识缺乏:对疾病的转归不了解、缺乏预防性保健知识。
4、便秘:脾肾阳虚,阳弱气微,传导无力,大肠推动力不足。
(四)护理措施
1、焦虑
(1)经常巡视病房,多与患者沟通,解除焦虑情绪;
(2)讲解有关本病的知识、用药知识、相关健康宣教知识,消除患者心理负担使其配 合治疗及护理。
(3)与患者子女沟通,闲暇时多陪伴患者。
2、疼痛
(1)遵医嘱中药塌渍每日一次。 (2)腰部保暖。 (3)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3、知识缺乏
(1)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生活中不良姿势与本病是关系。 (2)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4、便秘
(1)辨证施膳:易食温补肾阳类食物,如枸杞、羊肉、当归煲汤饮用。忌肥甘油腻之品。
(2)低脂低盐饮食,多食含钙丰富及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等,多饮水。
(五)效果评价
患者焦虑症状减轻,腰疼及双下肢疼痛减轻,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能进行功能锻炼,大便通畅。
二、讨论
1、李曼:患者便秘,可指导患者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1-2次,每次5-10分钟。还可多食香蕉等食物。
2、岳丹: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不深入,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宣教知识应简洁易懂,让患者明白发病原因及治疗目的;应嘱患者走路时小心谨慎,避免桌角等碰伤,晚上上厕所及做治疗时应加强陪护。
3、郭倩倩:病室及卫生间地板应保持干燥,夜间保持灯光明亮,睡前要协助患者上厕所。
4、谈芳芳:由于肾阳亏虚加之近日气温较低,食用水果前要注意加温。
5、马坤豪:患者年龄大且有心血管疾病,输液时要注意滴速。
6、周小元:下床活动佩戴腰围,勿弯腰负重。教患者坐、站及拿物品的正确姿势。
7、牛丽红:床上翻身或陪护不在身边时,护士要加强巡视,加床档防坠床。
8、吴晓缺护士长:患者年老体弱,塌渍治疗时要注意保暖,夜间避免受风寒;老人怕
麻烦子女,应多讲一些儿女尽孝应理所当然方面的知识,促使病人释怀。
9、丁晓医护士长:
(1)在膳食指导方面,患者肾阳虚,有冠心病病史,故寒凉类水果及动物肝脏不易多食,可食用桂圆等温肾阳之物。
(2)患者年龄大,皮肤敏感度下降,塌渍时应防止烫伤。
(3)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并注意循序渐进。要逐渐减少佩戴腰围的时间,防止肌肉萎缩。
三、护理部主任刘玲霞总结:
在查房过程中,大家讨论的很热烈,说明大家在查房前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值得表扬。以下问题仍要注意:
1、通过查看病人,了解到其对疾病的发病原因及转归不清楚。因此入院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进行疾病介绍。
2、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时,要让病人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这样病人才能接受。
3、服中药汤剂要在两餐之间,温服。
4、病人有冠心病病史,不宜多吃动物肝、肾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5、防跌倒措施:如保持病室地板干燥、灯光明亮,嘱病人动作缓慢,穿防滑鞋等至关重要。
护理查房记录本范文第2篇
宋病例介绍:53床刘玉勤之子,生后1.5小时,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剖宫产,其母妊娠糖尿病,患儿生后阿氏评分,1分钟8分5分钟 10分生后患儿即出现吐沫,口鼻周紫绀明显,易惊明显,患儿反应差,测末梢血糖2,请我科会诊以新生儿吐沫原因待查,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与收入院,
专科查体:患儿新生儿貌,神志清精神反应差,哭声弱,前囟平软,口鼻周自感明显,四肢末梢紫绀,易惊明显,四肢肌张力略高,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心前驱可闻及二级吹风
样杂音,腹部软,脐带结扎好,体温体重3.55千克,脉搏120次呼吸58次头围胸围身长
辅助检查:血常规:
胸片
核磁:
心脏彩超:
生化指标:
入院后的诊断: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新生儿护理常规,一级护理,足月儿奶粉入监护室 入暖箱 箱温给持续心电监护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率呼吸氧饱和建立静脉通路,输液泵泵入抗生素,能量合剂,以抗炎支持治疗,测末梢血糖Q8H,即时监测血糖的变化,并发症发生,患儿9月10号生化结果示加上患儿易惊症状明显医嘱加用神经节,果糖以营养神经和心肌,奶量增至吸吮
9月11号出现皮肤黄染
现患儿情况:
主查人:此患儿的诊断有新生儿肺炎,糖尿病母亲新生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心肌损害 诊断比较多,今天咱们把重点放在新生儿肺炎,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上面,新生儿肺炎咱们以前也多次查过,业务学习也学过,今天重新复习一下新生儿肺炎,了解母亲糖尿病对患儿的影响及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的护理的重点是什么,首先请说一下什么是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以出生后24小时,或数日内出现不乳,吐沫,喘憋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以弥温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呼吸道疾病。由于新生儿呼吸器官和功能不成熟,如不及时治疗,就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
主查人:新生儿肺炎病因分为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感染,出生后感染性肺炎,由于新生儿刚离开母体成为独立的个体,身体各个系统发育不完善,它肺炎的表现与大孩子肺炎的表现不一样多不典型,请说一下它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新生儿肺炎与大孩子肺炎在表现上不完全一样,多不典型,少数有咳嗽,
体温可不升高。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有时就是“感冒”症状,如鼻塞、呛奶。呼吸快(大于45次/分,正常情况下是40~44次/分),甚至可能伴有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凹陷叫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产前感染的肺炎发病多在出生后3~7天内。症状常不典型,胎龄愈小症状愈不典型,体温正常者约占一半以上,其余则体温不稳,严重的病儿或早产儿体温常不升。症状多为非特征性表现如拒食、嗜睡或激惹,面色差、体重不增,多无咳嗽,不久渐出现气促、鼻翼搧动、呻吟、吸气时软组织凹陷,心率增快。早产儿易发生呼吸暂停,肺部体征有呼吸音增强或减低,伴干性或湿性啰音,但也可能完全阴性。
产后感染:出生后发生的各种肺炎起病较晚,症状比较典型,有鼻塞、咳嗽、气促、足月儿常发热,但也可体温正常,早产儿可能体温不升。肺部可听到粗细不等的湿啰音。并发脓胸或脓气胸时呼吸音减低,叩诊呈浊音或回想增强,各种不同病原引起的肺炎各有一些特点。主查人:说的比较全面,产前感染分为宫内和产时感染,宫内感染性肺炎多在生后24小时内发病出生时常有窒息史,复苏后可有气促呻吟呼吸困难,体温不稳定,反应差,肺部听诊呼吸音可为粗糙,减低或闻湿罗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DIC,休克或持续肺动脉高压。分娩过程中的感染性肺炎,发病时间因不同病原体而异,一般在出生数日至数周后发病,细菌性感染在生后3-5天发病,疱疹病毒感染多在生后5-10天,衣原体感染潜伏期则长达3-12周。请说一下它的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根据病史和体征孕妇如产前曾发生过感染性疾病或胎儿曾发生过宫内窘迫,出生扣的新生儿要警惕有产前感染性肺炎的可能。出生后肺炎诊断有赖于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诊断虽较容易,但要注意病情的发展和并发症。
胸部X线摄片病毒性肺炎以间质改变炎主,细菌性肺炎以支气管肺炎为主,有时似肺透明膜病。衣原体肺炎以间质性肺炎伴局灶性浸润较我。新生儿肺炎时肺气肿较明显,有时造成纵隔疝。局部肺不张的发生率也较其他年龄为高。
病原学诊断新生儿 肺炎的病原诊断不很容易,对细菌性肺炎可取气管内吸出物或鼻咽拭子作培养,同时作血培养。对病毒性肺炎和衣原体肺炎可采用快速诊断如ELISA或PCR。 它的治疗
主查人:新生儿肺炎的鉴别诊断,尤其对产前感染性肺炎比较重要,一般与NRDS,HIE相鉴别,对于此患儿来讲鉴别诊断相对来说是有一定难度,本身糖尿病母亲新生儿有数据表明它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几率是正常母亲新生儿的十几倍,糖尿病母亲因其糖代谢紊乱,致使新生儿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症、肺透明膜病等,严重危害新生儿生命。及时观察及护理,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母亲婴儿(IDMs)的病死率。那么它临床观察及护理有哪些?
临床观察及护理有哪些?1 、作高危儿观察,置患儿于重症监护室,辐射床保温,检查有无先天畸形,脉搏、氧饱和监护仪监护,记24h出入量,每晨空腹测体重。
2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A 低血糖症:低血糖是IDMs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于生后24h尤其生后1~12h内发生,常表现为喂养困难、少动、嗜睡、呼吸暂停、青紫、惊厥等,及时纠正能防止智能落后及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B高胆红素血症:多发生于生后48~72h内,期间黄疸较深,持续时间较长。对出现黄疸病人及时监测血总胆红素,并观察有无拒奶、嗜睡、尖叫、惊厥、角弓反张等核黄疸症状。C 低钙血症:及时作血钙测定,根据医嘱补充钙剂。对血钙低于正常者按医嘱给10%葡萄糖酸钙1~2ml/kg,用5%葡萄糖液稀释1倍,以1ml/min速度静脉推注,8~12h后再给1次,1日总钙不超过25~40mg/kg,在静注过程中监测心率,如心率低于80次/min时停用,并避免外渗、外漏,以免引起组织坏死,一般疗程3~4d,停用时逐渐减量,不能突然停药引起反跳性低血钙。D 红细胞增多症:由于髓外造血功能增强,本病常伴有红细胞增多症,所以在出生后1h和24h采静脉血或毛细血管血作红细胞压积测定,并观察有无气急、青紫、呼吸暂停及心衰,有无血尿、腹胀、腹泻、血便等,E 肺透明膜病:因胎儿的高胰岛素可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肺透明膜病发生率比正常儿高,所以对出生后在4h内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伴呼气性呻吟的患儿,及时通知医师床头摄胸片以确诊。
主查人:刚才说的很好,它的并发症里面我们最常见最熟悉的就是低血糖,而且对预防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低血糖现在也是非常重视,因为孕妇血糖高,胎儿血糖随之增高,胎儿胰岛细胞代偿性增高,生后来自母体的糖原中断,导致患儿生后出现低血糖,大脑的能量主要靠葡萄糖供给,当血糖低于2.2时,造成脑组织能量代谢失调,造成脑细胞变性,甚至不可
逆的损伤,对神经树突和新形成的神经突触的损害,可影响将来的神经发育,因此要重视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和预防。请说一下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和预防
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和预防 由于并不能确定引起脑损伤的低血糖阈值,因此不管有无症状,低血糖者均应及时治疗。
1、无症状性低血糖并能进食者可先进食,并密切监测血糖、低血糖不能纠正者可静脉输注葡萄糖,按68mg/(kg.min)速率输注,46小时候根据血糖测定结果调节输糖速率,稳定24小时候逐渐停用。
2、症状性低血糖:可先给予一次剂量的10%葡萄糖100mg/kg(1.0ml/kg)按每分钟1.0ml静注,以后改为68mg/(kg.min)维持,以防低血糖反跳。每46小时监测血糖一次,并根据血糖值调节输糖速率,正常24小时候逐渐减慢输注速率,4872小时停用;低血糖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加用氢化可的松5mg/kg,静脉注射,每12小时一次,或泼尼松(强的松)12mg/(kg.d)口服,共35天,可诱导糖异生酶活性增高,极低体重早产儿对糖耐受性差,输糖速率>68mg/kg/min易致高血糖症。
3、持续性低血糖:葡萄糖输注速率常需提高至1216mg/(kg.min)以上才能维持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还可①静脉注射高血糖素0.02/kg,间断给药,或10μg/kg/h静脉维持,②高胰岛素血症可用二氮嗪,每日10mg/kg最大剂量<25mg/kg,分3次口服,胰岛素细胞增生症则须作胰腺次全切除,先天性代谢缺陷患儿给予特殊饮食疗法。
疾病预防
1、避免可预防的高危因素(如寒冷损伤),高危儿定期监测血糖。
2、生后能进食者宜早期喂养。
3、不能经胃肠道喂养者可给10%葡萄糖静脉滴注,足月适于胎龄儿按35mg/(kg.min),早产适于胎龄儿以46mg/(kg.min),小于胎龄儿以68mg/(kg.min)速率输注,可达到近似内源性肝糖原产生率。
主查人:说的很全面,我们平时工作中有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也是这样做的对一般情况良好的婴儿尽早给奶。建立静脉通路泵点葡萄糖。还有新生儿肺炎的治疗和护理咱们在这里就不再提了,治疗放面,就是一个呼吸道的管理,供氧,抗病毒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护理方面一般护理包括室温湿度通风减少陪人皮肤臀部耳眼口鼻体位保持安静保暖,保持呼吸道通常包括吸氧雾化吸痰,用药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等。最后针对次患儿提一些护理诊断。请提一下。
1、对所有的IDMs一入院即用血糖检测仪检测血糖。
2、对血糖低于1.7mmol/L者进行静脉血复查,确诊为低血糖者即按医嘱予10% GS 2~4ml/kg,以1ml/min速度静脉推注,以后按医嘱在原来补糖基础上提高2mg/kg.min,一般控制补糖浓度为6~8mg/kg.min,
3、监测血糖q2h,根据血糖调节补糖速度,维持血糖在2.24mmol/L以上,待血糖稳定后改q4h监测,连续监测3d以上,以免引起医源性高血糖。
4、血糖稳定于正常24~48h后按医嘱逐渐降低补糖速度至4~6mg/kg.min维持24h后停止,避免突然中断输液引起反应性低血糖的危险。
5、对一般情况良好的婴儿尽早给奶。
护理诊断: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急促,患儿咳嗽反射功能不良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炎症有关。 3.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与感染、环境温度变化有关。 4.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与严重缺氧、酸中毒有关。
5、有低血糖的危险与母亲有糖尿病有关
6、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新生儿皮肤薄嫩、大便次数多有关
护理查房记录本范文第3篇
10月28日下午护理部参加医院行政查房,检查科室为小儿科、妇产科。检查内容为入院宣教、护理评估落实情况、6S持续改进情况、留置针使用规范等。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入院宣教落实情况。
以上2个科室对病人能够及时做入院宣教,而且病人或家属知晓相关安全知识和疾病的注意事项。对科室责任护士强调进一步加强护患沟通,保证护理安全。
二、护理评估制度落实情况。
护理评估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一项重要部分,所有护理操作和护理措施都要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小儿科、妇产科两个科室都需要完善护理评估工作,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和各项风险评估,评估的过程也是观察病情主要措施,通过评估既能掌握患者基本情况,未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打好基础,而且能够提高护士专业水平。下一步护理部将重点督导这项工作。
三、6S持续改进工作
两个科室6S管理整体较好,尤其是妇产科环境整洁、物品放置规范。存在问题:小儿科卫生还有死角,医生值班室物品放置不规范,地面不清洁;妇产科医生值班室床下杂物多。督促科室加强监管,持续改进。
四、留置针使用规范
提问护士留置针使用注意事项能够基本掌握。存在问题:小儿科留置针未记录穿刺时间和护士签名;妇产科留置针未有护士签名,已向护士长反馈,及时改进,护理部加强督导检查。
护理部
护理查房记录本范文第4篇
年 月
日
地点:儿科、妇产1病区、妇产2病区 主查人:护理部主任或者组长 参加人:儿科、妇产科系部分护士长 查房经过及主要内容
一、分组情况
1 :护士长手册,护士着装,护士长质控记录,护士掌握病人十知道情况。
2 :抢救,重症,急诊急救。 3 :护理文件书写,临床带教。 4 :治疗室,处置室,无菌物品。
二、各组检查情况
1 :儿科护士病情掌握十知道 妇产科护士病情掌握十知道 :
儿科雾化器用后处理 妇产科雾化器用后处理
2 儿科氧气使用 妇产科氧气使用 儿科药品柜 妇产科药品柜
3 :儿科执行医嘱核对 妇产执行医嘱核对
儿科体温单 妇产体温单
4 : 儿科治疗台 妇产科治疗台
三、查房后评价:组长
护士长能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督促护士遵守各项 规章制度。工作中的不足说明我们还有不认真的地方。护士长一定要时刻提醒护士认真执行医嘱,仔细观察病情。做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工作。
护理部
护理查房记录本范文第5篇
护理查房
患者XXX,男,74岁,因突发胸痛6+小时于2012年10月11日22时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6+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放射至背心及左颈部,程度剧烈,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无咳嗽、咯血,背部撕裂样疼痛、晕厥等症,立即由家属送往我院,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我科住院。患者患病以来未进食、精神差,二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质一般,发现高血压升高4+年,收缩压最高达180mmHg以上,正规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可,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祥,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身体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如下 T 36.5、P 84次/分、R 20次分、BP 138/84mmHg 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体力型,急性病容,平车送入,自动体位,神清语晰,精神差,查体合作。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未及震颤及抬举样搏动,心界不大,心律8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 入院诊断
1、急性下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诊疗计划
一级护理,病危,低盐低脂饮食,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测,使用抗凝、抗血小板、抗心绞痛、溶栓等药物对症治疗,急查心梗三项、BNP,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护理诊断及措施
1、疼痛:胸痛 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头痛 与血压升高有关
(1)饮食与休息:为病人提供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探视。发病后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至少一周,食用低盐低脂、多维生素、少刺激类的清淡饮食,提倡少食多餐。 (2)給氧:鼻导管给氧,2-6L/min。面罩吸氧,5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
(3)心理护理:疼痛发作时应用专人陪伴,护士应耐心的给予病人心理支持与安慰,向病人讲明在CCU任何病情变化都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下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无需担心。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音乐疗法、缓慢呼吸。
(4)止痛治疗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吗啡止痛,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若头痛难忍,可遵医嘱使用减压药物治疗。
(5)监测患者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有无放射。
2、活动无耐力 与急性疼痛,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和康复训练并向患者讲解其重要性。例如心肌梗死5-7天后可病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
3、有受伤的危险 与头晕、视力模糊、意识改变或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有关
(1)避免受伤:定时测量患者血压并做好记录。若患者感觉不舒服,嘱其卧床休息。上厕所或外出时有人陪伴,若头晕严重,应协助在床上或床旁大小便。伴恶心、呕吐的病人,应将痰盂放在病人伸手可及处,防止患者取物时跌倒。必要时床旁加护栏。
(2)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①告知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②指导患者预防方法:避免长时间站立;改变姿势,特别是从卧、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服药时间可选在平静休息时,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后再下床活动,如在睡前服药,夜间起床排尿时应注意;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气浴;指导患者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时应采取下肢抬高位平卧,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4、有便秘的危险
与紧张恐惧、卧床、活动少、进食少有关。
讲解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嘱咐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缓泻剂,或者用开塞露或低压盐水灌肠。
5、焦虑、恐惧 与剧烈疼痛伴濒死感及担心疾病控制与预后及治疗费用有关。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有濒死感及恐惧感,加上陌生的环境,急性期卧床休息,床上洗漱,大小便等,改变了往日的生活习惯,因此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多和患者沟通,给予患者安慰、支持,使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6、潜在并发症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等
安置床旁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心率情况;观察有无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少尿、湿罗音。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如利多卡因、除颤仪;避免引起猝死的诱发因素,如饱餐、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等。
7、知识缺乏 与医疗信息来源受限、对疾病不了解有关
以通俗的语言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绝对卧床的重要性,为患者讲解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嘱勿用力排便、按时按量服药。
护理评价
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主诉疼痛消失,血压稳定,住院期间未受伤,对自己的病情也有了一定了解。未有便秘及高血压危症出现,饮食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护理效果好。
健康指导
1、 坚持服药
出院后患者仍需要严格遵医嘱坚持服用口服降压药,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未经医生同意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的变化需定期监测;身边和家中应备有急救盒,其中包括:保心丸,硝酸甘油等。如出现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疼痛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片无效时,应急呼“120”救助及时就诊。
2、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要求患者构建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多进食对心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的鱼类及豆类优质蛋白,少吃高热量食物,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和纤维食物,少食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忌烟、酒、咖啡、浓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因烟中含有尼古丁,对心脏有一定刺激作用,可加速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烟叶中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过量饮酒可增加高血压加重的危险。
3、定期监测血压
嘱咐患者每天按时服用降压药,最好每日在服用降压药前后均进行血压测量并记录以供随访时调整药物剂量,注意稳定情绪,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定期到医院复查血压。
4、适当运动
⑴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⑵ 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例如病人出院后可适当步行(在运动开始阶段)、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周运动3-4天,开始时每次10-15min,逐步延长到30min/d以上。
⑶ 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
护理查房记录本范文第6篇
参加讨论姓名及职称:xxx副主任医师、xxx主治医师、xxx主治医师、xx住院医师、xxx住院医师、xxx见习医师、xxx研究所实习医师 讨论内容:
xxx住院医师汇报病史如下:患者因“肠镜检查发现直肠肿物3月余”入院。患者自述3个月前因反复腹泻行肠镜检查,检查发现直肠距肛门8cm一大小约5cm肿物,考虑直肠癌可能性大。患者因经济原因未继续检查及治疗。3个月来,存在腹泻及便秘交替表现,每日解稀黄色烂便4-5次,或2-3天解干硬大便一次,无肛周疼痛不适,便后肛门无滴血。患者自觉下腹部隐痛不适,偶有腹胀感。未诉有胃寒、寒战及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心悸、胸闷、气促及呼吸困难,无尿频、尿急及尿痛表现。现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直肠肿物性质待查”收入我科。患者发病至今,精神一般,眠尚可睡,小便无特殊,大便描述如上,体重下降约5kg。查体:神清,精神可,体温36.7°C,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5/72mmHg。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前区无隆起及凹陷,心前区未触及震颤和心包摩擦感。心浊音界不大,心率80次/分,心律整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区未闻及心脏杂音。双肺呼吸运动对称,双肺触觉语颤正常,双肺无胸膜摩擦感,胸壁无压痛,胸骨无叩痛,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和胸膜摩擦音。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存在,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触诊全腹软,未触及包块。肝右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未触及胆囊,Murphy征阴性,胆囊区无叩击痛,脾左肋下未触及,脾浊音区正常。肋脊角及腰部无隆起,肾脏未触及,肾区无叩击痛,输尿管全程无压痛;耻骨上区无膨隆,无压痛,未触及包块。专科检查:肛门外观未见明显异常。直肠指诊:直肠括约肌松度紧度适中,截石位6点钟位置,距肛门约7cm处触及一大小5*4cm肿物,质硬,固定,表面凹凸不平,无明显触痛,退指指套可见染血。辅助检查:(2015年7月1日 本院)肠镜:升结肠可见0.8cm带蒂息肉,直肠距肛门8cm可见5cm肿物,表面附着污秽苔,质硬,触之易出血,占肠腔三分之一圈,内镜勉强通过,余所见乙状结肠、降结肠、结肠脾曲、横结肠、结肠肝区、回盲部粘膜光滑,皱襞形态规则,粘膜下血管纹理清晰,未见糜烂、溃疡、肿物。检查结论:直肠肿物性质待定(直肠癌?)、升结肠息肉。入院查血常规:WBC 10.8210^9/L,NEUT% 0.865,NEUT 9.3610^9/L,RBC 3.9510^12/L,HGB 119g/L,PLT 43910^9/L;凝血五项:FIB 4.45g/L,DD 1.53 ug/ml;肝功能及电解质:GLU 8.87mmol/L,Cys-c 1.44mg/L,CCR 47.28ml/min,hs-CRP 15.68mg/L,TP 58.7g/L,ALB 33.4g/L,MAO 24.00U/L;肿瘤五项:CEA 65.30 ng/ml。肠镜检查结果提示进镜至肛门25cm结肠视界不清退镜。距肛门8-12cm直肠见环周增殖性肿物堵塞肠腔,内镜尚能通过,肿物表面糜烂,电子染色放大腺管开口紊乱、局部消失,已取活检行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为:(直肠肿物)腺癌伴坏死。现特请各位医生讨论其下一步治疗方案。
xxx主治医师:患者行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8-12cm见直肠肠腔内一外生型肿物,病理检查诊断为直肠癌,诊断明确。患者目前一般情况尚可,有手术指征,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可行手术治疗。患者肿瘤距肛门5cm以上,理论上可行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根治术,做好相关术前准备。
xx副主任医师:综合患者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患者诊断直肠癌明确,因患者肿瘤生长时间较久,且行CT检查发现盆腔多发淋巴结肿大,难以排除肿瘤浸润周围组织器官及发生远处转移可能。手术方式可选择剖腹探查并行直肠癌根治术,术中可能存在联合脏器切除可能性。
xxx副主任医师:同意以上两位医生意见。从患者CT结果来看,肿瘤几乎占据全腹肠腔,肠壁增厚,与周围组织间隙欠清晰,不能排除肿瘤浸润周围组织器官以至难以切除,只得已行单纯结肠造瘘可能。若术中发现肿瘤至肠腔内梗阻,肠道水肿、清洁度差情况,一期吻合至发生吻合口漏风险性高,则亦存在一期肿瘤切除,再考虑二期造瘘口还纳、肠吻合可能性。将患者病情及以上手术可能方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若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则可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做好相关术前准备。
总结:患者诊断直肠癌明确,有手术指征,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存在行剖腹探查、直肠癌根治术指征。术中可能肿瘤浸润周围组织器官以致联合多脏器切除可能。亦存在肿瘤广泛浸润及转移,只得单纯性结肠造瘘可能性。做好相关术前准备。
记录者签名:xxx住院医师
主任、副主任医师:xxx
护理查房记录本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