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泥土施工合同范文
混泥土施工合同范文第1篇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法》《建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工程名称:
二、工程地址:
三、承包范围:
(一)实质内容:汽车运输混泥土
四、工程价格及支付
万元。
(二)单价/㎡(每平方米叁元伍角正)
(1)此单价为含五公里内运输,超出五公里外另行协商。
五、安全责任
汽车运输过程中出现大小事故一律由乙方负责。
,工程完工十天内付清。
七、违约责任:
的违约处罚。
八、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九、本合同自签订之日生效。
甲方:乙方:
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 电话:电话:
混泥土施工合同范文第2篇
我国古代建筑施工技术纷杂众多, 受文化的影响, 古建筑彩画装饰也有众多流派, 不同地域, 建筑材料与环境气候不同, 彩画艺术的样式及施工程序也呈多样化。本文主要对仿古建筑的彩画施工工艺改进进行阐述。
2、我国古建筑彩画施工特点
过去受材料与施工技术限制, 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 有其易加工的特点, 也有其易腐蚀、易失火不耐长久保存的特点。古人为了在装饰美观, 把时代艺术通过绘画的形式在建筑的柱、檐、斗拱、檩、梁、枋、顶、柱头等各相关部件进行描绘, 即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 也起到保护相关构件的作用。
人们通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 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工艺标准, 在彩画工程基础的制作主要为油灰地仗工艺, 为保护木结构, 根据工程需求不同, 一般从一道灰到四道灰, 在暴露在外的构件, 则有“一布四灰”、“一麻五灰”、“一麻一布六灰”, 甚至“二麻六灰”和“二麻二布七灰”等做法, 由于成本限制, 这种高规格的工艺主要在高规格的建筑才会使用。
3、现代仿古建筑彩画现状
如今, 仿古建筑主要出现在历史风景区、寺庙、部分公共园林内, 混泥土材料替代了木材, 由于混泥土材料的特性, 在复杂的斗拱、雀替、老角梁等部位, 很难像木材那样加工细腻。现代仿古建筑不是文物, 因此在形式规制上并不会像古代遗迹那样受到很多约束, 在题材绘制上多以杂式、和玺、旋子为基调, 穿插地方题材绘画设计与制作。
4、木结构与混泥土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木结构受材料特性限制, 多遵循传统工艺的工艺流程, 而混泥土结构受其材料限制, 多使用新材料、新工艺, 具体流程对比如下:
流程1: (木作结构工艺) 木基层处理砍木撕缝下竹钉汁浆捉缝灰扫荡灰披麻压麻灰中灰细灰磨细钻生桐油沥粉刷底色扎谱子打谱子油漆彩绘油漆彩绘。整个施工工艺相对复杂, 但是可以一次性解决成品后的裂缝、空鼓现象。
流程2: (混泥土结构工艺) 混泥土基层处理 (铲除表面不平整物) 水泥修整 (边线不整齐修补) 二次混泥土基层处理 (铲除表面不平整物) 涂刷界面剂刮腻子三遍 (基层根据需要采用外墙腻子或内墙腻子) 打磨沥粉喷底色扎谱子打谱子油漆彩绘。
通过以上两种流程比较我们发现, 混泥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工艺相对简单, 施工材料也有较大变化, 这主要是由于混泥土材料特性以及现代有机颜料的使用, 可以省略掉传统工艺中的油灰, 披麻等工艺。
5、混泥土仿古建筑彩画工艺改进
5.1 谱子
传统工艺中, 匠人把需要的图案绘制在牛皮纸上, 然后利用针按照所绘图案扎上连续的孔, 再把扎好的牛皮纸对应到相应的位置, 用布包上色粉, 均匀的在牛皮纸上拍打, 把图案拓印到建筑上, 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扎谱子和打谱子
(1) 问题1:牛皮纸不透明, 在对应建筑构件上时候, 不能直观的观察到纸下情况, 容易造成对齐误差, 增加了工作量, 甚至会影响工程质量。
改进对策, 经过多年实践尝试, 利用成卷的硫酸纸进行绘制, 然后进行大号缝衣针密集轧孔, 可以很好的解决此问题, 硫酸纸的优点:纸张透明, 硬度高;缺点:不能暴晒, 怕水, 纸张较脆, 因此使用时候需要注意这些情况。
(2) 问题2:传统做法需要工匠在牛皮纸上进行徒手绘制图案, 如果图案复杂, 则对匠人的绘画水平要求比较高, 而在实际工作中, 高水平的匠人较少, 很多施工方会请当地的美术相关人员进行绘制, 由于题材的限制, 绘画人员对古建彩画题材不熟悉, 因此画出的图案“精”“气”“神”甚至形都会有较大偏差, 在不同类型的图案上由于不熟悉也会出现较大偏差, 效果常常不尽人意。
改进对策:由于混泥土仿古建筑非文化古迹, 在技艺上大多不会追求特定的艺术形式, 因此可借助OUTO CAD或Corel Draw软件, 参照古建彩画图集或者相应题材进行绘制, 输出在硫酸纸上, 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 也可以制作出更严谨的谱子, 可以在非文化古迹的仿古建筑中应用推广。
5.2 刷底色
在正常的施工中, 基底做好后, 会根据设计刷底色, 一般底色以蓝、绿、大红三色为主, 用大的刷子进行刷涂, 为达到均匀, 一般刷两到三遍色。
(1) 问题1:由于仿古建筑造型复杂, 各构件缝隙多, 很多地方刷子很难伸入并刷均匀, 且由于腻子打磨后有毛细孔, 刷后经常会出现刷子颜料无法进入毛细孔内产生飞白, 为了避免飞白, 需要工人直立拿刷子沾更多颜料戳飞白位置, 这样容易造成面层色彩不均匀, 且施工效率低。
改进对策:经过多年实践摸索, 采用空气压缩机, 并用喷涂枪, 进行喷涂, 可以有效的解决缝隙不便施工的问题, 且喷涂均匀, 各缝隙及毛细孔均可通过喷枪均匀的喷涂进去;为了避免颜料堵塞喷枪嘴, 在颜料调和后, 需用细纱布折叠两到三层后进行过滤, 且经过多次验证, 在天气寒冷时候, 胶水需要在热的状态调和颜料, 使用起来比较流畅, 天气炎热的时候不受此影响。
5.3 柱子防裂脱漆
(1) 问题1木作结构的柱子, 往往地仗活做的比较足, 其中刷桐油必不可少, 但是在混泥土结构的时候, 则无法刷桐油进行保护, 而檐外的柱子由于会受到阳光暴晒, 及大风雨天气雨水淋到, 因此两三年后柱子就开始脱落油漆及褪色。
改进对策:在混泥土柱子表层, 先用水泥配合高钙粉, 并掺入801胶水做底, 然后用防裂布, 裁切成20CM宽的幅面, 趁底未干时缠绕在柱子上, 从上到下整体缠绕, 接口需要有2-3厘米压边, 再用水泥调和801胶水及高钙粉进行封闭, 等干后, 用外墙腻子找平, 最后再用磁漆进行刷涂, 经过实践验证, 这样的施工工艺可以保证5-8年内油漆不脱落, 褪色慢的效果, 非直接暴晒位置效果可以达到10年以上。
6、总结
仿古建筑彩画发展到今天, 在非文化古迹仿古建筑建设中, 也应该跟随时代的步伐进行改进, 在人工成本日益高涨的情况下, 通过新技术, 新材料的运用, 能够合理的在不降低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成本, 这必将成为一种常态。
摘要:通过对传统古建彩画施工工艺过程中的画谱子、打谱子、柱子防裂、刷底色工艺结合实践经验, 进行技术改进, 以便适应现代混泥土仿古建筑彩画的需求, 为现代混泥土仿古建筑施工提供一种施工捷径。
关键词:施工工艺,技术改进,施工捷径
参考文献
[1] 顾红.仿古建筑营造及古建筑修缮的成本控制《苏州科技学院硕士论文》2015.
[2] 邢圣德, 吴松泉.太湖珍宝舫的设计与建造《武汉造船》1996.
混泥土施工合同范文第3篇
承包方乙:
二、工程地点:天城观巢沿街楼#。
三、承包范围和内容:包工包料
(1)混凝土楼板,板筋用8#国标螺纹钢。板筋螺纹钢间距20公分。
楼梯板筋用14#国标螺纹钢。
(2)钢材主梁用350*175#工型钢,次梁用250*125#工型钢(莱钢国
标型材)。锚栓用20*260#国标化学锚栓,钢板用0.8#,主梁和副梁有焊接处。
(3)混凝土用C25#商业混凝土。
(4)模板、木材均由乙方承担。
(5)水、电由甲方负责工和料,乙方配合施工。
(6)主梁和次梁的焊接根据原始图纸施工,如有问题需和甲方协商
解决。
(7)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有变更项目,费用需另外结算。
(8)工程分三次验收。(1)做完钢结构验收一次(2)浇灌完混凝土
验收(3)撤完模板之后验收。
(9)楼房楼板若出现施工造成的质量问题,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四、工程款造价元
工程款支付,签订合同当日支付工程款元,工程中期支付 清元。
本合同一式俩分,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混泥土施工合同范文第4篇
第一部分2013年工作回顾
1.完善管理、规范检测
根据总站现在的管理体系,对原有试验室的管理体系进行了重新的修定,重新建立了包括取样制度、混凝土出厂制度、试验室工作制度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设备操作规程,规范、统一了所有记录、报告的填写要求及序号编写方式。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有设备进行了更换,重新建立了检测设备档案、检测设备台帐、检定周期计划并对试验检测设备进行分类管理,使其处于受控状态,确保了检测的准确性。
2.稳定部门队伍、加强后备技术人才培养
针对总站试验技术人员短缺的现状,对新进员工进行一对一的快速培养,并且对新进员工进行检验试验轮岗制,使他们对试验室工作有一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为使成为一名优秀的试验人员做下坚实的铺奠,同时培养了他们对试验检测工作的兴趣,再根据他们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专项的培养。经过一年的轮岗培训,两名技校生现已成为
完全胜任本职岗位的合格的试验人员
3.保证质量、加强检验及过程监控
针对今年砂比较紧张的现状,中山拌站经试验研究,率先采用
粗细砂搭配使用措施,对每批砂进行检验,以试验数据为依据,进行
粗细砂搭配,在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砼成本。
以客户为关注焦点,对各工地进行定期的质量回访,根据项目
部反馈石子偏多现象,我们采取措施,实行5-16mm和5-31.5mm搭配
使用的办法,即满足工地施工的要求,同时使我们混凝土的和易性和
强度也有了更好的保证。
回顾过去我们质量上出现的各种波动,发现砼坍落度起着主导
的作用,为此我们把坍落度作为我们过程监控的重点,同时我们对当
班人员提出要求,夏天砼坍落度不超过160mm(特殊要求除外),此举
措对混凝土质量控制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4、加强数据分析,为降本增效提供依据
每月对各配比编号及标号的混凝土进行统计,分析其强度变化
规律、强度和原材料之间的关系、各配比编号及标号成本情况。由于
数据的客观准确,为我们质量管理及成本管理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使我们随时掌控质量及成本的变化。
5、技术创新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总站年初技术创新指标要求,到目前为止,中山拌站已完
成“论文2篇、专利2个、工法1篇、QC1篇”,满足总站的要求。
同时中山拌站配合研发中心进行一些新型混凝土的研发工作,到目前
为止在“煤矸石混凝土、再生砂混凝土”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中山拌站质量管理工作在全员的共同参与及努力下,已实现了开创性的开展,使出厂混凝土质量在可控状态。
第二部分2014年工作规划
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质量管理对总站的品牌树立、成本管理、
市场开拓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提高质员检测人员的责任心、工
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非常重要。中山拌站的质量管理坚持与
总站步调保持一致,督促员工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和业务素质,
以服务于质量可控、降本增效。
一 质量管理方面:
1、进一步加强与上级管理部门、总站职能部室、各项目部、同
行业之间的沟通,使各方信息畅通。
2、加大试配创新工作,严控配比,初步想法是在09年5月份前
做好石屑在混凝土中的使用,在08年材料使用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
降低原材料成本。
3、把好五关、监督三不准:把好原材料检验关、配比验证关、
计量校准和混凝土搅拌时间关、上料石子级配关、坍落度及强度关;
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计量不准的设备不准生产、不合格的混凝土
不准出厂。
4、加强人员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岗位经济责任制和一系
列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岗位对混凝土质量应负的责任,做到奖罚
分明。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对所有与质量相关的部门及人员进行定期
培训,对各部门管理人员开展商品混凝土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全体员工都了解商品混凝土的有关知识,并且熟练地掌握各个岗位应该掌握的技术技能和把握质量控制的关键。
二 生产设备管理
混凝土中各种物料在体系中分布的均匀性对混凝土的质量也至关重要。搅拌不均匀的混凝土往往会出现强度偏低、坍落度偏小、粘聚性差、泌水量大、难泵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时甚至出现局部混凝土无强度或局部缓凝的严重质量事故,因此搅拌设备在质量控制方面也显得尤为重要。
1、砝码校验
定期对称量系统用砝码校验,遇质量异常波动时应即时复验,以保证混凝土按配合比准确地计量,同时必须保持控制室、各称量控制系统的清洁,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生产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2、搅拌机维修保养
认真做好搅拌机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搅拌桨及其附件的完好,保证搅拌系统各项使用功能的正常。在生产中应确保混凝土有足够的搅拌时间,杜绝一味提高产量,随意缩短混凝土搅拌时间的现象。
总之,为了把2014年的质量工作做的更有效,使质量管理工作为总站的降本增效提供更好的服务,使质量管理更好的服务于总站行业内部的品牌树立及市场占领,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恪尽职守。
中山搅拌站
混泥土施工合同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养护
前言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与措施将直接影响土木工程的使用性能,必须很好的了解积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原因,掌握应对此类问题所采取的相应施工措施,才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
一、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水泥水化热的相关影响
水泥水化热的放热速率及峰值,直接影响了水泥的水化过程,水化过程快,温度收缩大,直接影响了结构物的整体质量,温缩裂缝的产生,是造成结构物质量整体下滑的重要因素,对结构物的耐久性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2、混凝土的配比与搅拌的相关影响
由于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的强度值总是离散的,这一强度受原材料的配比与施工条件共同影响,不合适的配比和不规范的施工会对结构物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尤其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砂、石的实际含水率一般都会与设计配比存在差异。因此,要对施工时的配比与工艺进行规范。
3、混凝土浇灌的相关问题
在混凝土浇灌时将会遇到的问题很多,相对来讲比较繁琐,应在施工时详加注意。此外,在浇灌前的运输问题,预埋件表面与模板贴得是否严密,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等也需注意,虽然问题的影响对结构物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如果不予注意,将对整体施工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在土木工程中,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由于,决定混凝土施工技术好坏的关键在于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应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的规范要求。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做好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夯实混凝土施工质量基础
(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应遵循经济合理原则,尽量选用能减少混凝土绝对温升的水泥、活性掺合料和外加剂,有效降低水泥水化热,推迟水化进程,降低温度收缩度和水泥放热的速度及放热最高峰值,避免出现温缩裂缝。
(2)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利用经济适用的原料设计混凝土配比,并按照一般混凝土掺合物性能测试法标准进行实验,达到施工要求。
(3)在生产混凝土时,应改良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泌水率,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避免沙石含水率与配比设计出现差异,并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检测。
2、规范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
由于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浇筑过程十分繁杂,为了更好的施工,必须规范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具体做法是:浇筑前开展模板相关参数的检查工作,重点对钢筋的位置、保护层的厚度、混凝土垫块的数量和安置的预埋件表面是否与模板紧密相贴等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施工记录表。对于模板内的杂乱物品和钢筋上的污渍,予以及时清除,待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对于模板、钢筋、预留孔洞、支架等构件出现变形或移位时,予以及时采取措施,使之各司其责;对于模板上的缝隙和预留孔洞应加强保障其严密性,严防被堵塞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对混凝土结构物的结构特性竖向分布时的浇筑,应遵循从低到高的原则,进行分层浇筑。具体的说,就是先在底部进行浇筑保证水泥砂浆同混凝土的完整性。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过程应一气呵成。对于必须暂停的情况,应尽量缩短暂停时间,务必在底层混凝土没有完全凝结之前,完成上一层混凝土的浇灌工作。确保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和暂停时间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对于暂停时间必须大于初凝时间的情况,应预留施工缝,但此处是混凝土的新旧结合点,导致结合效果不佳,成为构造物的薄弱点,所以预留施工缝的位置应在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且其位置应在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中进行明确标识。
混凝土在浇筑入模后应立即进行充分的振捣,使新入模的混凝土填满模板的每一角落,应根据分层下料、分层振捣的要求,把每层厚度严格控制在规定数值以内。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以确保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负责检查,经常敲打正在浇筑部位的墙柱模板,以排除影响混凝土中的气泡,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
3、加强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建议
(1)注意水泥水化热对工程结构物的影响。水泥水化热在放热过程中,其放热的速度和放热最高峰时放出的热量,对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的进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当水化过程过快时,造成温度变化大,对工程结构物的总体质量构成直接威胁。由于温度变化大,忽冷忽热,极易出现裂缝,对工程结构物的性能大大降低,导致工程结构物的经久耐用性不强。
(2)注意混凝土的配制受施工条件的影响。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因混凝土的配制受施工条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原材料质量差、施工不规范、缺乏相关制度保障,混凝土配料比与实际设计方案不同等方面,导致混凝土质量强度不高。
(3)注意混凝土浇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混凝土浇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浇灌前选择混凝土的运输方式,安置的预埋件表面是否与模板紧密相贴,钢筋、预留孔洞、支架等构件是否达到工程质量要求。由于这些影响看似对工程结构物影响不大,且比较繁琐,因此必须在混凝土浇灌时应多加注意,否则将会给整体工程进度带来不小的影响。
三、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凝结与硬化是水泥与水产生水化反应的结果,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建立适当的水化反应条件的工作,称为混凝土的养护。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曝曬、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①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h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②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③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
结语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与措施将直接影响土木工程的使用性能,必须很好的了解积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原因,掌握应对此类问题所采取的相应施工措施,才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在现代的土建技术中,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混凝土作为多组成分构成的一种性能多样化的材料,其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等的性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运输施工技术、施工环境及维护条件等有关。我们应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适合自身情况的现代混凝土施工的新方法,新举措。
参考文献:
[1]张岩、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 2013,(35).
[2]王永辉,高斌彬、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风, 2010,(24).
[3]顾大伟、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0,(23).
[4]王丹、浅议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5]陈枫、浅谈安装配合土木工程施工界面的技术管理[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14,(01).
[6]崔岩,卢春燕、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4).
混泥土施工合同范文第6篇
C30混泥土每立方的水泥、沙子、青碎石一般参考用量:
1、青碎石粒径20mm 水泥#525 403kg、沙子0.54m^
3、青碎石0.87m^3 水泥#425 476kg、沙子0.52m^
3、青碎石0.84m^3
2、青碎石粒径40mm 水泥#525 374kg、沙子0.52m^
3、青碎石0.88m^3 水泥#425 422kg、沙子0.50m^
3、青碎石0.85m^3
普通混凝土C30每立方米材料消耗量 碎石粒径10 水泥(P.C32.5):0.457t 中砂:0.620m3 碎石:0.800m3 水:0.200m3 碎石粒径20 水泥(P.C32.5):0.452t 中砂:0.560m3 碎石:0.830m3 水:0.200m3
碎石粒径40 水泥(P.C32.5):0.417t 中砂:0.560m3 碎石:0.830m3 水:0.200m3
混泥土施工合同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