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校园的散文范文
回忆校园的散文范文第1篇
在我思绪的领地,我想,春天种点什么好呢?种理想?种希望?种情人?还是种幸福?不知所措,茫然中,我在我的种子库里,随手捡得一枚叫回忆的种子,俨然种进我初春的梦里,静等春暖花开。
时不待日,种子开始萌芽,拔稞,结穗,经过夏天的洗礼,种子渐渐的成熟了,在我秋季的梦幻里开始膨胀,在我冬天的蕴藏中开始释然,回忆许我幸福与悲凉,欢乐与忧伤,那回忆散发出来的韵味,有时咸,有时甜,有时苦,有时涩,总是叫人难以捉摸,更多时让人无可奈何。
我琢磨着,这回忆到底是什么东西,它可以让人追思过往、让人梦里故乡、让人欣然所至、让人痛彻心扉,更让人有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念想、浮想、意想、联想等等,以至于让人徘徊在醉生梦死里,彷徨在纠结与痛苦中,让我甜甜的得意忘形,让我涩涩的苦不堪言。
回忆,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总是让人在理不乱、剪不断的纠结中,不能自清、不能自理、不能自拔。
我不想去回忆,却不得不回忆,我不想去伤感,却不得不伤感,我只想去回忆甜蜜,去追逐幸福,去向往憧憬,可事与愿违,幸福总是伴着痛苦,甜蜜总是掺杂心酸,快乐总是附加纠结,欣然总是携带怅惘,回忆在带给我喜怒哀愁的同时,又带给我解不脱的爱恨情仇,让我在世俗之间迷茫,在红尘领域之中忧伤。
我悔恨,当初就不该种回忆,种什么不好,偏种回忆,回忆给了我什么好处?长长的回忆,总是让我哭笑皆啼,扪心自问,在甜蜜与痛苦的记忆里,我幸福过吗?我快乐过吗?索然...
其实不然,更多的回忆,让我泪奔过,亦为甜,亦为苦,绵绵不断。
回忆校园的散文范文第2篇
童年的事情在我脑中闪现,不断滋生蔓延。我的童年是在江南的水乡,在那个汉王刘邦想得到的封地,三国时期吕蒙曾在此筑城,还留下了孙权射虎的传说。八十年代乡村还不是很富裕,懵懵懂懂的记得小时候,有一天在国企的父亲兴冲冲回来,大声说发工资了,发工资了,还是新版的钞票呢。接着掏出一张新版十块钱的给大家看看,当时的一月工资可能也就几十块钱吧,家里人是轮流着放在手里把玩,塞给我看时还舍不得放手,像是怕我不懂事一用劲给撕了似的。当时村里父母大多是双职工,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们还要兼顾着农活,所以基本上无人照顾,常常是一帮孩子在一起玩耍,不分男孩女孩,往往是年纪大一点的负责照顾一群小孩。
我就是在这么一种环境下长大,记事起就和一帮一般大的小孩在一起,田埂上,小院里,村落间,四处游玩。当时家用电器还是很稀奇的东西,记得村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还是集资买的,每到晚上,只要是农闲时间,打谷场上都会特别热闹,大家聚集在一起播放电视,记得当时看翁美玲出演的老版射雕英雄传,几乎是万人空村,我还是小孩子看不懂这些,和一群小伙伴在一起玩闹,做游戏。或者看着场上灯光下,小昆虫们飞来飞去,有白色的蛾子,长着棕黑色翅膀的地鳖,甚至还有一些垂着双角,有黑底白斑花纹的漂亮天牛,一直玩到很晚,在大人的呼唤下,才恋恋不舍的回家,也不知道那个电视是何时结束的,只觉得时光珍贵,一晃而过。
虽然当时工作忙碌,农活辛苦,可是还是生活清苦,很少看到肉食,记得我小时候最好的营养品是鸡蛋,尤其是炖鸡蛋,现在只是很普通的食品了,更别说的糖果,营养快线,哇哈哈等。过年时村里人会每家分到鱼肉,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最高兴的也是过年了,过年时可以去人家拜年,领糖果,红包等,热热闹闹。冬天也没有什么事可做,孩子们可以在打谷场奔跑,踢毽子,丢沙包,跳绳等,一点也不觉得冷。
再长大点,就要承担一些农活了,割羊草 ,喂鸡喂鸭,现在想想这是多可爱的事情,雪白的小羊羔,可爱的小鸡,黄绒绒的小鸭,可是当时人小玩心大,往往是放学后几个孩子一起出门,到太阳落山还没有割到一篮子草,好在我家里还有爷爷奶奶,他们好像也不指望我。
等到栽秧时最忙了,父母都是职工,天不亮就出门,有时请假几天,有时候下班就赶忙干活,最苦的是爷爷奶奶们。而且插秧时期沟渠放水,也是最危险的时段,沟渠水满满的有一人高,里面有时候还会看见一群群的水蛇游过,有一次我们一群孩子曾仔细观察到沟底躺着一条土灰蛇,身子老长而且足有茶杯口那么粗,红褐色的皮肤躺在沟底一动不动。那时候在村里的学校上学了,说到小学现在还在,回去看过,是当年的知青办的,老师也是当年的知青,现在回城了。村里的小学规模很小,只有三个教室,午饭要回家吃,好在只要十几分钟路。等上到三年级,就要转到镇上上学了,镇子离得很远,每天早上父母送我到学校,放学后我们约好几个同学一起回家,要走上一个小时多的路,那个时候居然也不觉得累,好在没有人辍学,一路上很热闹。到了五年级就学会了骑自行车,放学时往往是一群车流,涌出学校,觉得很是快意。
回忆校园的散文范文第3篇
谨以此博文祝愿全国两千多万人民教师节日快乐 散文
(一):思念园丁
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 老师,我怀念中学时代,怀念母校,怀念您如果时光能倒流,让我重新回到学生时代――亲爱的老师,多么想再聆听您那语重心长的教诲 教师节诗歌别后,漫长的岁月,您的声音,常在我耳畔响起;您的身影,常在我眼前浮现;您的教诲,常驻在我的心田
人生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我走着,走着,不断地走着。当我疲惫懈怠时,记忆中就会浮起您坚定的面容,坚毅的声音,坚韧的精神。老师呵,您教会了我生活,我怎能将您忘怀! 每当收获的时刻,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辛勤播种的耕耘者----老师。
老师,离别虽然久长,而您那形象仿佛是一个灿烂发亮的光点,一直在我的心中闪烁。 今天,我在遥远的地方,把您给予我的昨天,折叠成记忆的小船,任其飘荡在思念的心湖里。 服饰依旧,容光依旧。您那熟悉的板书、熟悉的声音,将我们的思绪牵向往昔的学生时代。哦,老师
怀念您,亲爱的老师!在我心中珍藏着您明眸的凝视,它们像两眼清泉,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饮其流者怀其源, 学其成时念吾师。 散文
(二):仰慕园丁
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歌曲;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啊,我怎能把您遗忘!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您推崇真诚和廉洁,以此视作为人处世的准则。您是我们莘莘学子心目中的楷模。 我崇拜伟人、名人,可是我更急切地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普通的人―― 我的老师您。
您对我们严格要求,并以自己的行动为榜样。您的规劝、要求,甚至命令,一经提出,便要我们一定做到,然而又总使我们心悦诚服,自觉行动。这就是您留在我心中的高大形象。 在我的心目中,您是最严厉的父亲,又是最慈祥的妈妈;您是无名英雄,又是教坛名师。 您的音容笑貌,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您是品行人格,永远珍藏在我记忆的深处。 啊,老师――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唯有这光辉的名字,才有着像大海一样丰富、蓝天一样深湛的内涵! 老师,这个光彩夺目的名称,将像一颗灿烂的明星,永远高悬在我们的胸中。 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老
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师,您就像高高的航标灯,屹立在辽阔的海面上,时时刻刻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航程!
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己,发出全部的热,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老师,您像红烛,受人爱戴,令人敬仰!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我还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您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您是严冬里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浓荫洒湍流中的踏脚石,是雾海中的航标灯.―― 老师啊,您言传身教,育人有方,甘为人梯,令人难忘!篇二:赞美教师的好文章
情深深,意蒙蒙
为第二十七个教师节献礼
情深深,是老师手中的粉笔抚摸黑板的那一瞬间演奏的交响乐,就是这一声声天籁之音洗涤了学生的心灵,将世间的污秽拒绝于心门之外,使之具有品格,饱含节气;就是这一声声天籁之音开启了学生的智慧,将人间的真知输送于心门之内,使之富有学识,豁达睿智。 意蒙蒙,是学生见到老师时一句天真、稚气、真诚又略带调皮的问候,就是这一句无价的问候温暖了老师的心扉,把一身疲惫的外衣脱去,变得轻松,满心甜美;就是这一句无价的问候坚定了老师的信念,把心门内外的困惑和艰难付之一炬,变得自信,昂首阔步。 金秋送爽,硕果累累于中华大地;求知上进,书声朗朗于校园内外。
在这个孕育着收获的季节,辛勤耕耘了一年的园丁们又一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教师节!这是何等的可喜!又是何等的可贺!青莲居士曾豪言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此言甚为豪爽!既如此,就让我们将那一身的疲惫丢在一旁,高举金樽,满盛用学生的喜报酿制的美酒,畅饮三百,一醉方休!
常常听到人们用这样的一句话来评价老师,那就是“既当爹,又当妈”。且不管从事其他工作的人是怎样想的,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句话是对我们广大教师队伍最大的赞誉,也是给予我们的最高的殊荣!可知,为人母者,十月怀胎,孕育新生。为人父者,不辞辛劳,望子成龙。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老师?一旦成为老师又将意味着什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师说》一文里曾经这样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属能无惑?故三人行则必有吾师’焉!”所以,老师应该是传播文明、教授知识、启迪心智的天使!应该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典范。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愈加清晰的认识到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教育事业与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不容忽视的距离,落后并不可耻,自甘堕落才是真正的可怕!所以我们要奋力搏击,迎头赶上,如此一来,这个历史性的重任就自然而然的落到了广大教师们的肩膀上。这是一个挑战,一种荣耀,更是一句重若九鼎的诺言! 人们常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能不能雕塑人类的灵魂暂且不去考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老师的工作,其中的精髓在于育人,“劝之以学以使其明理,示之以礼以使其向善”一个人只有明白了事理,一心向善才是一个合格的人,一个对社会和民族有用的人。相反,一个坏人学到的知识越多他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所以,我们有时候可以大胆的这样说,即便事出有因,做老师的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最起码教会学生不去做一个对社会有害的人,那也是教育的一大成功之处!当然,只要方法得当,又肯付出足够的爱,是不会教育不好学生的,没有不称职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弹奏出美妙的乐声”。 老师是平凡的,老师也应该是平凡的!如果走在人群之中,他们会像其他平凡的工作者一样,淹没于茫茫的人海之中,没有明星所到之处耀眼的闪光灯,没有名人所到之处雷电般的鼓掌声。悄悄而来,默默而去,不曾带走一片云彩?? 但老师又是不平凡的,是伟大的,是平凡中的伟大,又因伟大而显得平凡! 因为!
三尺讲台,足以竖起你高大的身影;两寸教鞭,足以挥洒你美丽的人生;一生信念,足以诉说你奉献的故事?? 张君墓镇第三初级中学:赵双2011-9-8篇三:精选13首赞美老师的诗歌 听到斜阳里有人在唱着我们曾经唱过的歌。 我们相视而笑。
这样的歌声让我们想起了那不再回来的从前, 想起了从前的日子里, 曾经看到的无数次别离。
我们也曾经在那些别离之外唱歌, 但今天轮到了我们。
我们在夏天的风里握别,说一声珍重,再见。 为了这次道别,我们用了整个的青春做为铺垫。 我们什么都准备好了,
这一生将再也不会有如此豪华而隆重的道别, 但泪水还是从我们的心底奔涌而出,
就象那些逝去了就再也不肯回来的年轻岁月。 你对我说,不要再流泪了,
过去的一切我们将永不忘怀,我们相信这世上还有永远。 但是为什么呢,抬起头的时候,我看见你的眼里也有泪光。 那就让我们痛痛快快的哭一次吧。 在这个夏天的风中,握着你的手, 让我们再想起在一起走过的日子, 想起那些不再回来的梦想,
回忆校园的散文范文第4篇
1955届高三2班
陆同理
中学时期还有些深刻的记忆。
酆炳林,班上唯一的党员。那时候党员社会政治地位极高,加上他陕北(潘江汉注:山西)的口音,年长我们的相貌,当时我心里认为这位党员真棒!!
安蕴柯,好像比我们大,举手、投足,走路、说话,没有我们学生的味,完全是大干部的味。他与政治老师似乎来往密切(路开老师),路老师高个,方脸大块头,两条黑眉毛,每到政治课,路老师总好提问安蕴柯。我最喜欢听他们一问一答,有趣啊!!
刘铁良,团支书,每到周末班会,站起来有条不紊的讲些团的工作,稳稳当当,正是政治工作者的好苗子,印象深刻。
李久铭,比我大,绝对是我们的大哥。他多少年来与父母失去联系,后来不知如何?他好像是本班的大主管,每到周班会他都站起来,会很全面的分析各个环节,各部各种工作,很有条理,丝丝入扣,有很高的组织协调能力。那种年纪就这种能力,不简单啊!!
潘江汉,班长,全校鼓号队长。每到节日大家排队出发,老潘领着我们鼓号队,吹吹打打,非常神气。吹的越卖力,队伍走的越整齐,观众越多。有时吹累了,观众还催“再来一个” !
噢,鼓号队里还有张忠良,他是我们同学中非常朴实、诚恳、忠诚的人,吹喇叭非常卖力啊!!
于桂臣,生活委员,分管值日,打扫内务,发放生活用品。老于特点:严格管理,铁面无私。尤其叠被,必须豆腐块,叠不好不许走。好几次我的被叠不方,重叠!!正是这种素质决定他长大后做大事。有一次,电视上播放他在火箭弹方面的成绩,好榜样!!
学习委员是谁?忘了!我是体育委员,集合站队、跑跑颠颠。记得最深是冬天早晨起来跑步,开始跑寒风刺骨,绕过自流井,跑到圆明园遗址,再跑回来,已是满头大汗。这种半军事化的训练,锤炼了我们不怕苦,坚强毅力,打好身体基础!真应当感谢学校的苦心!!
自流井不知还在吗 ?(潘江汉注:50周年毕业纪念聚会没找到陆,事后才联系上,看来至今他还没回过圆明园)冬暖夏凉值得纪念。
还有一件事,有一天下午全班拔草,大家说说笑笑挺好。我不知怎么哪里来的神经,说“不许说话”,当时张增茂就说"话都不让说!!大家沉默了。多年我都记得非常清楚,张增茂你记得吗?年轻啊!不懂事啊?
张增茂,大高个,坐后排,脸上有红点,非常快乐开朗,读书很好。记得你!你边坐着卢元镇,大高个,文艺好,常常出个节目山东快书《一车高粱米》” ,好听,好听。高中毕业不知是否考上戏剧学院?
高中后期,班上来了一个新人,小孩一样非常聪明。我们俄语学了多年才会,他一点不会,但半年就和我们一样。此人据说是陈家康大使的子弟,一口四川话,忘了他的姓名。(潘江汉注:陈养渭)他的作文极好 常常得到语文老师赞扬!!语文老师满脸皱纹,瘦高戴眼镜。(潘江汉注:王兆苍老师)一次看打下美国无人驾驶飞机,作文时,我编了半天才凑了一点。那位小孩的作文,老师说好文章啊!!
高三时,我坐在靠窗的第二排。右前面是霍玉增,我们很说的来。一次鼓号队出行要穿皮鞋我没有,他把新皮鞋借给我穿,真够朋友!! 真够朋友!!现在霍大概地位很高了吧?霍的口音始终听不出是哪里人
我的座位后面王勤,小伙很帅。他的特点:有一笔好字,方方正正笔划匀称,非常潇洒好看。每当收作业我都仔细看他的字。 在我正前的人忘了姓名.,只记得浓眉大眼(潘江汉注:唐惠钦),功课很好分到捷克留学。坐在我旁边是冯秋和,非常和善的人,我们很要好。
张承霞,那一年夏天大家都忙着找凉快,他却在小食堂对着那架破钢琴让音乐老师指导着弹!!精神、意志专注!!我以为他想考音乐学院??
钟大辛,胖胖的上海人,但没有上海人的轻浮,非常朴实。记得有一次俄语课,白俄老师问他个问题(语言老师是白俄妇女,文法老师是个男的高个,黑板字非常好),他用一种非常怪的腔调回答,引起哄堂大笑!就记得这么一次玩笑。有一次钟大辛、庄毅、我们几个人玩捏鼻子,差点把我捏闭了气。
阎泽群,从小生在监狱,体弱,我们都很同情他。但他很聪明,功课也棒,不多说话,文弱的秀才。
张承安,总是高高兴兴的。他唱过一支歌“太阳出来照东墙,东墙后面是阴凉,一个老牛四条腿,黑母鸡下的是白蛋,红萝卜、白萝卜都不是葱啊”。我听了感到有趣极了,自然就记住了
还有许多同学,钱凌贤、刘振惠、刘玉亭、梁一鸣、庄毅,有些人想不起来。
我初中在华北中学,高中并到101。初中的李定
一、刘建军、谢自楚都到一班,我到二班。
顺便说说华北中学及开国大典。我初中在华北中学,学校就在新街口,校址很大,几十栋校舍。刚到时,里面已有八一小学200位6-10岁小学生,都穿着灰布四个兜的小军装,保育员牵着小手,一个个互相牵着,到食堂站队。200人到齐,老师讲话,做好孩子。然后排队进去吃饭。他们吃小灶。在那时,物资缺乏,能吃到鸡蛋、牛奶,真是幸福。这样小的孩子也军事化,现在的爷爷奶奶完全不会接受。
我们初中男女混班。由于占用民校,也有少量百姓子弟。但我们独立吃饭,大灶。独立住宿,穿灰布四个兜的小军装,供给制,发生活用品及一点另用。这拨同学中有刘志丹的侄子刘正娃,后改名刘正文,郭沫若的孩子..... 生活那叫艰苦30人大宿舍,平日吃白菜,肉、鸡蛋很少见。有一次,领导在苏联子弟回归,住到我校,都讲俄语,但几天后就走了,生活太差!!初中很愉快,和小朋友打篮球,学习很好,长的高了。
开国大典。快到十一,老师让大家扎灯笼,我们就用麻秸绑个五星,糊上红纸,做个钩提着。不上课,玩玩,当然愿意。十一早上3点起来,吃完早饭,每人发两个鸡蛋、馒头,咸菜,高兴有鸡蛋了。从新街口出发,走到东四,再北海,南池子,最后到三座门,天刚亮!!就在这里坐下等。
天大亮,人山人海,旌旗招展,敲锣打鼓,什么也听不见。 10点开始放礼炮,之外,也没听见什么。到晚上,有灯了,才轮到我们过天安们,满地骑兵的马粪,有高有低走过去。但我们小孩子却高兴的玩了一天,回学校已经半夜了。次年五一又游行,赶上下大雨,落泊而归。
第二年十一就大变,我们是少先队,发了白衬衣、黑短裤、白鞋、红领巾,发了好吃的,排队走到天安门,我们站在最前。几万红领巾,各校站一方不许动。其实,那么多大大小小红领巾的旗,什么也看不见!好在最后红领巾涌向金水桥,才看见一切。啊,场面真大,不可言喻。后来到101再游行,就另一天地了。 华北中学到我初三就与外校合并了。 男生去101 ,女去师大女附中。女生许多面孔记得,但名字忘了!!
到101就是一个新天地。环境好,在圆明园旁,有自流井、稻田、清泉。圆明园的空间空气好,吃的好,饭、馒头、包子、肉菜、牛奶,中等水平。保证我们身体成长 ,打好非常重要的基础。 教师都是一流的。数学的老师尤其几何老师(潘江汉注:郝树强老师),瘦小、精干、准确、逻辑性好。 教代数的魏老师(潘江汉注:魏普才)高个、大脸,好。 外语语法及口语好(潘江汉注:俄语崔立滨老师], 历史讲的好听(潘江汉注:历史老师刘占武),吸引人。 语文分析的到位(潘江汉注:语文老师王兆苍),考大学全因为老师好,我们才好(潘江汉注:当年高中二班的任课老师还有:物理老师王学斌,化学老师田凤歧,地理老师张家兰)。还有那位个子不高的体育老师(潘江汉注:王伯英),体育课真带劲!!
回来再说十一。到101了,游行就不一样。首先有鼓号队, 一般学校没有。鼓号队长潘江汉,他会吹号,组织能力好,手底下有四五十名号手,每天练。快过节了, 把小号擦得亮极了,太阳底下闪闪发光。四五十人合吹起来,那个气势!!
我是敲大鼓的,其实20多斤背在身上挺辛苦,游行一直背着,而且一直敲着,不能停,不然走不齐。但大家年轻,不累,还挺高兴。又到十一, 3点起床,穿上制服,借了高筒皮鞋,吃得饱饱的(条件好了,伙食好)。有汽车送到东单或西单,大家精神十足,就开始进军。 鼓号队最前排站好好队,先试吹,都调好,看怎么样!! 大鼓首先“通通通...”打起来,走一段。潘江汉把手中亮晶晶的小号一挥,那几十把号就憋足了劲,“滴滴达达”吹起来,那个”精气神“啊!想起来真是好啊!!多么快乐!回头看,队伍走的倍整齐。尤其对面来了外校的队伍,咱们就拼命的吹,年轻啊!!然后等过天安门,看到最后的群众队伍,我们很快超过他们。到南池子,就来劲了,吹吹打打起来,直到西四,有汽车接回校。多么青春活力的年华!
我还记得清华大学体育教授马约翰给我们讲,“孩子们,身体棒棒的!”
那天大礼堂坐得满满的。台上走来清华大学体育教授马约翰,头发斑白,上身穿短袖白衫,系一根黑蝴蝶结。下身短西裤,长筒白袜,典型英国绅士打扮。他讲了许多,印象最深是“我这么大岁数,体身还这么棒,全靠洗冷水澡!洗的时候,要拍水,不论冬夏坚持!坚持!百病全消。祝你们身体棒棒的!”最后,热烈鼓掌啊!!热烈的气氛少见。
以后,无论冬夏我一直凉水拍身,许多同学都这样。老人的引导, 帮助我们一生,这是最精彩一次讲话!
101游行第二特点是整齐精神。我们与一般学校不同,供给制,穿一样的衣服。和一般学校比,伙食水平较好,身体棒,各个小伙非常精神。因此,游行起来,完全半军事化,几百人的队伍非常整齐。在鼓号的引导下,步伐一致,每个同学都非常自觉,紧跟统一指挥,十分显目,马路旁的观众都说真棒!实际这种训练,让每个同学养成听指挥、守纪律,热爱自己的学校、国家,为之自豪的风尚。
高中期还参加过一次全市歌咏比赛。总指挥是那位精悍的体育教师,选了100人。二班有许多人,像钟大辛、庄毅、王勤、张成霞.....等,曲目是抗美援朝的歌。
一般在小食堂排演,选一班的一位同学指挥。唱了几次太单调,又加动作。因为唱的次数太多,歌词到现在还记得:“马达哄哄响,车辆快快转,车辆上下颠颤颤、颠颤颤;加大油门,次楞楞、次楞楞,上了山来。上山有下山.......”就在上山这里加动作,要晃一下,练了不知多少次才可以。
比赛在中山公园音乐厅。100人站在台上,白上衣黑裤子,台灯一亮非常刺眼,从未见过这种场面,都紧张极了。好在唱下来了,得了第三。 北京四中第一。他们不知从哪儿弄来西服100套,神气啊!那时哪有西服啊!
由于篇幅所限 还有许多101中,华北中学的趣闻,以后再慢慢的说吧。
高中三年的教育,铸就了远大的目标,铸就了坚强体魄,铸就顽强毅力,铸就知识与科学头脑.....终生受益!
101中,谢谢!!
继续前进!!!
回忆校园的散文范文第5篇
2.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曾经的伤痛和苦闷让我身心疲惫。
我流着泪,静静地躺在床上,细数前尘。
不时,翻开抽屉,数点往事记忆,思绪如浪如潮,这是本来的我吗?
记忆中的苦,都是福,放下过去,还有什么不能释怀?
坚持追逐,做一次勇敢的自己。
3.渴望轰轰烈雷的爱情,幻想惊天动地的海誓山盟。 可是内心的勇敢,总在最后关头化为失落的音符。 岁月磨洗,让激情与苦痛成为涓涓细流,流淌着平淡记忆。
纯挚的情感,或亲或友,总是一种莫名感动。
4.梦里依稀他年他乡,我的心有时咫尺,有时远方。 追逐与攀援,不仅仅是对过往自我的超脱,更是对灵魂的超越。
远方太平洋的浪掀起叠叠高潮扣动心扉,
近处酒瓶里珍藏的记忆依旧能让我回味幸福的往事流年。 听心动的脚步声,只要我的心在流浪,何必在意走向何方?
5.喜欢你当初的模样淡淡静静地清纯。
当我悄悄来到了今天,你还在原地坚守。
当我慨叹今天的失落时,才想到了你曾经的好。
原来,简单与本初,本身就是一种美丽。
6.心若有梦,何必在意流言,
也不要因此而任意改变,坚持自我才是真正的勇敢。
趁现在,此生未老,抓住点点。
当看到街头那位盛装的老妪,她一直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审视自己,又该如何?趁早,要活出自己的模样。
7.对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不必永远沉默。
直面现实中的困境与苦恼才不会留下遗憾。
回首往昔,曾因各种理由不曾迈出脚步,今天你是否还在踌躇?
如此,当初对过往的愤懑不安,
回忆校园的散文范文第6篇
每当暑假一到,我都会很高兴.想到有两个月的时间可以不用上课,那简直就是ㄧ年当中最美好的时光了.虽然暑假生活很轻松,可是却有一大堆的暑假作业要写,比起原来每天的功课多了好几倍,所以我连想都不敢想,就快让我烦死了.日子一天天不断过去了,暑假终於到来了!
暑假有许多美好的回忆,但也有不好的回忆.有一回,我们全家外加一个表妹,我们一起去布袋游玩,同时我们还邀请一些朋友同去.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来到布袋,到了布袋,爸爸说他要钓鱼,我,妈妈,姐姐和表妹只好一起去逛街.逛完后,就去跟爸爸会合,同时,我也加入钓鱼的行列,我钓了好多鱼,可是都是小条的鱼.到了黄昏,我们就要离开布袋了,回家的路途上正好有夜市,於是我们决定要逛一逛,逛了一会儿,夜深了,我们才踏上回家的路途.
另外一回,台风接连著来,大雨一直下,我们只好到姑姑家避难.可是,到了第二天,雨还是一直下,我们只好在姑姑家住了下来,一住就是好几天,回家后,还得整理家园.还有一次,爸爸要去医院开刀,妈妈和弟弟也要去,只留下我和姐姐相依为命,最害怕的还是夜晚,只有我一个人睡,不时还会做恶梦呢!直到爸爸他们回来,噩梦才结束.
回忆校园的散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