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整形修剪技术
果树整形修剪技术(精选10篇)
果树整形修剪技术 第1篇
1 盆景果树常用的树形
盆景果树栽培中,为了提高其观赏价值,并有利于开花结果,健壮生长,达到连年稳产、丰产和优质的栽培效果,盆景果树栽培中根据各树种的生长习性,常采用的树形有主干形、自然开心形、丛状形、小冠疏层形等。
1.1 主干形
有明显的主干,可以是直干、弯干或斜干,主枝直接着生在主干上,不分层。苹果、梨、枣树、山楂、柿子等干性明显的果树多采用此树形。
1.2 自然开心形
主干矮或无主干,3个主枝错开排列,每个主枝配备个侧枝,在主枝和外侧枝上培养大、中、小型结果枝组。桃树等核果类果树由于具有中心干容易衰弱且喜光生长特性的特性,因此桃、樱桃、杏等核果类果树多用此树形。
1.3 丛状形
无主干或主干很短,无主干丛状形一般有4~5个主枝以40~60°角向上斜伸,每个主枝上留侧枝3个左右,按70角向外侧延伸,构成丛状形。几个主枝呈丛状直立生长,树冠呈圆头形。石榴、无花果等多用此形,桃树等核果类果树也可采用多主枝丛状形树形。
1.4 小冠疏层形
对于干性不强的果树树种或品种,可以采用小冠疏层形。小冠疏层形第1层3个主枝,第2层2个主枝。第1层每个主枝上有2个侧枝,侧枝在主枝上的着生点要略偏背下。第2层的主枝根据需要和可能而安排,其上无侧枝,直接着生枝组。苹果、梨、桃树、枣树等树种也可整成此形。
盆栽果树中采用哪种树形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并结合果树的生长结果习性灵活调整的,如苹果树既可以采用主干形也可以采用小冠疏层形;桃树既可以采用开心形也可以采用小冠疏层形。在所有的盆景果树中以葡萄的整形最为容易,由于葡萄枝蔓柔软,树形变化也多,常见的有丛状形、螺旋形、扇面形、披散形等,均可予以支架、引缚。
2 盆景果树的修剪方法
为了达到果树盆景栽培中既定的树形,需要采用一定的修剪技术手段。盆栽果树应注意控制枝条生长,可用撑拉、环剥、扭梢等方法促进花芽形成,这几种修剪方法仅仅是改变枝条生长角度和生活势,不在树体上造成伤口。
在树体生长过程中,同时采用抹芽、刻芽、摘心等修剪方法促生分枝,特别是促生中、短结果枝;采用环剥、环割绞缢等修剪方法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采用疏枝方法疏除无用的、生长衰弱的以及背上旺盛生长的枝条;采用回缩对多年生枝和过长枝进行更新复壮,以保证健壮的结果势并用短截方法促生适宜部位促发适量的枝条,调控树冠,使盆景果树树体结构更丰满、美观。这几种修剪方法对树体会造成伤口,因此还需注意伤口的保护,以免引起病虫害。
为了减少短截对树体局部的刺激作用,旺树、旺枝应多缓放少短截,采用以果压树的方法,树体结果变弱后及时回缩。不可全部疏除背上旺盛生长的枝条,如有生长空间,可采用多次摘心、拉枝、拿枝等方法加以控制;结果盛期,树势稳定,背上枝不易旺长,可视空间、位置情况取舍;对于盛果期后的老树,背上枝应全部利用,以便更新树势,延长结果年限。
3 盆景果树的修剪原则
果树盆景修剪应根据树龄大小、树势的强弱、枝条的长势、花芽量的多少以及修剪反应灵活修剪,最终达到造型独特、美观和连年丰产稳产优质的目的。
3.1 树龄大小
对于处于幼龄的盆景果树,应以尽早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为主要目的,增加枝叶量,扩大树冠,冬季修剪可在落叶后进行。对于适龄结果的旺树,可推迟冬剪时间,于早春萌芽时进行。盛果期的弱树,冬剪应在12月底前完成,以促进营养生长和树势恢复;盛果期旺树,冬剪于1—2月进行以削弱树势,促使花芽形成。
3.2 树势强弱
修剪要以维持树势均衡为目的。树冠圆满紧凑、主从分明、上层骨干枝明显短于下层骨干枝,从属枝条为主导枝条让路,同层骨干枝的生长势近似一致。只要能达到树体骨架牢固、紧凑,通风透光,早果高产的目的,便可随其原有的树形、树势进行整理、疏导,一定不要过分强调整形,尤其对于幼树,往往导致其不能早果早产[1,2,3,4]。
3.3 枝条长相
对于上强下弱果树盆景,为了调整上下部枝条的生长势,可在上强枝条弱芽处回缩,削弱枝条的生长势,也可将上强部分直接疏除;下部弱枝的主枝头从基部饱满芽处重短截,刺激新的健壮枝条萌发。对于基部主枝生长势不一致的果树盆景,要通过修剪技术抑强扶弱。强主枝齐花剪,细弱主枝从顶部饱满芽处重短截。若是无侧枝和内膛枝的盆景果树,修剪的重点是选择合适的直立枝条,通过拉枝等修剪方法,建立各主枝上的侧枝,过密的疏除。有些果树盆景树形杂乱无章,整形时应随树造型,通过多年调整达到一定的形状。可以逐年疏除掉一些明显多余的大枝,打开层间距,选出骨干枝重点培养,长远规划,采用“拉、撑、压”等手段使树形结构尽量趋于合理[1,2,3,4]。
3.4 花芽量的多少
若盆景果树的花芽极少或没有,应多甩放、多疏枝、少短截,促进花芽的形成。若盆景果树的花芽量较多,则可采用疏花的方法,直接疏除花序;或者可以采用短截的方法刺激营养生长,使花芽枝和叶芽枝有适宜比例,一般为1∶2~3从而达到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的目的。
3.5 修剪反应
若三年生枝段上的一年生枝,中、短枝量大且粗壮,芽体饱满,生长长度显著小于延长枝头,并分生有部分叶丛枝,说明前几年修剪量适宜,当年可继续延用。否则,当年应适当轻剪。若三年生枝段上不发中短枝,只着生一些叶片很小的叶丛枝,则当年应适当重剪[1,2,3,4]。
此外,果树喜光性强,盆景果树制作时还应该掌握“三稀三密”的原则,即大枝稀,小枝密;外围枝稀,内膛枝密;上部枝稀,下部枝密。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增加盆景果树的通风透光,植株生长健壮,有利于盆栽果树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盆景果树的整形修剪可以按照人们的观赏喜好,根据树体年龄的大小、树势的强弱、枝条的生长情况、花芽量的多少以及修剪反应,调整树体的形状和姿态,控制树冠的高度和造型,调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使树冠紧凑,不仅正常的开花结果,还可以增加盆景果树的美感,提高盆景果树的观赏价值。
参考文献
[1]果树盆景养护管理说明[EB/OL].[2014-10-20].http://wenku.baidu.com/view/6c4e0708f78a6529647d53bd.html.
[2]果树盆景制作技巧与养护、欣赏[EB/OL].[2014-10-20].http://wenku.baidu.com/view/69640230a32d7375a4178049.html.
[3]果树冬剪的“五看”和“三稀三密”[EB/OL].(2013-01-13)[2014-10-20].http://blog.sina.com.cn/s/blog_b519480e010189p4.html.
矮化密植苹果树的整形修剪 第2篇
1培养纺锤形树形
矮化密植苹果树。树形不宜采用多主枝,多侧枝,多级次,多枝头的树形(如主干疏层形、十字形等树形)。多主枝多侧枝的苹果树,60%以上的营养物质,被用于生长新梢和枝干。只有1/3的营养物质用于形成花芽,结果。多主枝多侧枝的苹果树,在树冠内膛结的果与树冠外围结的果。质量差异很大。
矮化密植苹果树,树冠矮小,单位面积上的群体株数多,树定植后,若要求早结果,则应简化树体结构,骨干枝的数目和分级次数要少,树形无需标准化。矮化密植苹果树,树要植株密,树的枝条不要密,大枝要稀小枝可密,树冠的枝条应上稀下密,外稀内密。
纺锤形树形(包括自由纺锤形、细长纺锤形、改良纺锤形),适宜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此类树形,要培养一个生长健壮的中干,在中干上只留主枝(也叫侧生分枝),在主枝上直接培养结果枝组。主枝上不再留侧枝。也可在中干上直接培养结果枝组,这样,骨干枝数目及级次减少,结果枝就相对增多,每个枝条都有可能结果。由于主枝长的开张又水平伸展,单轴延伸生长,接受光照良好,树体的营养就可能多用于生殖生长,易成花结果。因此,果树单位面积产量高,且结果质量好。
2幼树修剪应整形和结果并重
密植矮化苹果树的修剪不要多短截,要轻剪多留枝。过去的果树修剪,由于冬剪时短截多,疏枝多,修剪后遍地枝条,等于无效消耗了很多营养;树在生长季节。仍是枝条满树,通风透光不良,树难成花,不能早结果和丰产。旺盛生长的幼龄苹果树的扩冠,不需要用修剪的方法集中营养扩大树冠。传统的修剪技术,冬剪后虽然缩小了树冠,减少了生长点,树上留下的枝条,相对的多得了水分和营养,会起到增强营养生长作用,树势旺长。但是,也破坏了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平衡。密植矮化苹果树的修剪,应该既要注意促进营养生长,增加枝量扩大树冠,加速整形,还要注意促使保持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争取早结果。幼树修剪应整形和结果并重。
3纺锤形苹果树的修剪方法
矮化密植苹果树幼龄树。有中心干,生长极性弱,枝条的生长顶端优势不强,主枝加粗生长快等特点,一般基部主枝(侧生分枝)长的比中心干粗。因而导致苹果树进入结果期以后,树冠矮,树冠形状偏向某一方向,树冠体积小,单株树结果不少,但树群体产量并不高。修剪应掌握以下重点:
3.1扶直中心干
矮化砧苹果树和矮化中间砧苹果树,中干直立性差,应设立竹竿及时绑扶中心干,用铁丝(或绳)拉直倾斜生长的中心干,保持中干健壮直立生长。
3.2押侧促干
“抑侧促干”。就是修剪时,对主干疏层形树形或改良纺锤形树形的树,抑制基层主枝(主枝也叫侧生分枝)加粗生长,对自由纺锤形或细长纺锤形树形的树,抑制主枝加粗生长,促进中心干的生长,使中心干的生长势比主枝的长势强壮,从而使苹果树的树冠体积能更高大一些,结果更多一些,克服矮扁形树冠结果量低的缺点。
3.3抑制主枝(侧生分枝)生长的剪法
在栽树的第2年春,对矮化苹果树幼龄树上的长势强的侧生枝,进行重截剪(重短截),对中心干轻短截。克服矮化砧木极性差,果树不易长高的缺点。主枝(侧生分枝)经过重截后再发生的枝条长成的侧生枝,能长的很长,平均长度在1米左右,而中心干的加粗生长则很明显,侧生枝尖削度小,春梢与秋梢的长度比,显著增长,主枝(侧生分枝)的角度也容易开张。
3.4辅养枝的修剪
对于辅养枝的修剪,除每年适当短截外,幼树期间一般不必太多短截,用轻剪或缓放代替部分短截。主枝以外的枝条,都当作辅养枝处理。将辅养枝中的强旺枝条拉成水平状、下垂状。促发中短枝。
对辅养枝要加强夏剪夏管,促生短枝,进而使其成为结果枝。如此,则可整形与结果两不误。
3.5调控树的生长
苹果初结果树期整形修剪技术 第3篇
关键词:苹果,初结果树期,整形修剪技术
苹果为落叶乔木, 高达12 m, 小枝幼时密生绒毛, 后光涌, 紫褐色, 叶椭圆形至卵形, 长4.5~10.0 cm。先端尖, 缘有圆钝锯齿, 幼时两面有毛, 后表面光滑。花白色带红晕, 径3~4 cm。花梗与萼均具灰白色绒毛, 萼片长尖。果为略扁之球形, 径5 cm以上。苹果喜光照充足, 要求比较冷凉和干燥的气候, 耐寒, 不耐湿热。对土壤要求不严, 在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而排水良好的砂壤中生长良好, 不耐瘠薄。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一般定植后3~5年开始结果, 即进入结果初期, 此时期为6~7年。在这一时期内, 结果量逐年由少到多, 且生长势仍较旺盛。除通过修剪促使营养枝转化为结果枝、提高早期产量外, 同时还要继续做好树体骨架的扩大和调整工作。苹果幼树从栽植定干到第5~6年进入结果初期, 结果量逐年由少到多, 且生长势仍较旺盛。除通过修剪促使营养枝转化为结果枝、提高早期产量外, 同时还要调整主从关系, 平衡树势;辅养枝的利用和处理;控制竞争枝;短剪延长枝;培养结果枝组等继续做好树体骨架的扩大和调整工作, 从而达到枝组在一株树上能够充分利用空间, 又不影响通风透光, 有利于枝组的生长和结果。
1 调整主从关系, 平衡树势
在幼树整形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主从不分、树势不均衡的现象。从1株树整体说, 有的上强下弱, 有的下强上弱。从同层主枝说, 有的过强, 有的过弱。从主侧枝关系说, 有的侧强于主, 有的侧枝又过弱。这些现象都要通过修剪进行调整。上强下弱时, 可以疏除中心干上部分过密的辅养枝, 削弱其生长势;对基部主枝上的枝条, 则多留少疏, 以增强生长势。如果中心干上部有2个强枝和中心干构成三叉枝时, 还要除去原头。用下面斜生的第2枝代替原头, 以削弱上部的生长势力。原头如系多年生枝, 应先重剪, 削弱生长势, 几年以后再从基部疏除。
若中心干弱、三大主枝强, 形成下强上弱时, 则应尽量保留中心干上的辅养枝, 并扶助中心干直立生长。而对基部主枝则需疏除部分大枝, 加大主枝角度, 或用背后枝换头的方法, 以减弱基部主枝的生长势力[1]。各主枝间, 生长势不平衡或主侧之间主从关系不明, 都可采用上述方法处理。
2 利用辅养枝
辅养枝是初结果树的重要结果部位。对有发展空间的辅养枝可以短截一年生枝, 使之继续发枝补空;与骨干枝发生碰头交叉的辅养枝, 要先压缩削弱, 最后从基部除去;暂时可以保留的辅养枝, 先去直留平, 去强留弱, 加大角度或进行环剥, 促使其开花结果[2]。
3 控制竞争枝
在中心干上或主枝上, 由于开始时对竞争枝处理过轻, 往往形成和中心干或主枝生长势力相近似的并生枝或三叉枝, 如果任其生长, 就会削弱中心干或主枝头的生长势力, 对这类竞争枝应先压缩控制, 最后从基部疏除。如有空间, 经控制后也可作结果枝组, 利用其结果[3]。
4 短剪延长枝
初结果树各级骨干枝的延长枝剪留长度应比幼树短, 一般不超过35 cm, 这样可以使骨干枝粗壮牢固, 同时可加密枝组分布。如因树势过旺, 结果不多, 则应全树适应轻剪, 延长枝也可留至40~50 cm。延长树附近的长枝缓放后, 加粗生长快, 往往“喧兵夺主”削弱枝头生长势, 应较重短截或从基部疏除。但对枝头附近疏枝也不宜过多, 否则也会削弱延长枝生长势, 成为“缩脖子”[4]。
5 培养结果枝组
随着骨干枝的延伸, 初结果树需要培养结果枝组, 结果枝组是一个包括若干果枝和若干营养枝, 既结果又长枝、成组生长的生产性枝条, 分布在各级骨干枝和长期性辅养枝上。根据枝组体积的大小, 可分大、中、小3个类型。小型枝组具有1~2次分枝, 占直径30 cm左右的空间;中型枝组具有2~3次分枝, 占直径30~60 cm的空间;大型枝组具有3次以上的分枝, 占直径60 cm以上的空间。枝组一般从主枝、侧枝、副侧枝上开始培养。其来源:一是由结果枝逐步培养;二是利用发育枝培育或利用徒长枝改造而成;三是回缩过密的侧枝、副侧枝、三叉枝后逐步改变而来;四是辅养枝经过控制, 削弱后形成。用一年生发育枝培养枝组的方法有2种。一是先轻后缩法。即对一年生发育枝先轻截或连续缓放几年, 待基部生长势缓和, 形成花芽结果后再逐步回缩至2~3年分枝处。这种方法适用培养中、小型枝组。二是先重后轻再回缩法。先对一年生长发育枝留10 cm左右重截, 翌年剪口下发出几个旺枝和中、短枝, 再去直留平, 去强留弱。所留中枝再轻剪长放, 以后可形成大、中型枝组。用先轻后缩法培养枝组, 易缓和枝势, 形成花芽, 是幼树早期丰产的主要枝组类型, 但枝组成长, 容易形成“长腿”, 需要及时进行回缩。先重后轻法培养的枝组圆满紧凑, 结果能力强, 寿命长, 但结果时期较晚。随着树龄的增长, 培养树组的方法应该逐步由先轻后重为主变为先重后轻为主[5,6]。
枝组在1株树上合理安理原则是, 既能够充分利用空间, 又不影响通风透光, 有利于枝组的生长和结果。根据这个要求, 下层主枝上的枝组应多于上层主枝上的枝组, 侧枝上的枝组应多于主枝上的枝组。主枝上的枝组的配置应该大、中、小相结合。按其位置说中部宜大, 前部宜小, 后部居中。背上以斜生枝组为主, 两侧枝组为辅。侧枝上则以两侧为主, 背上斜生为辅。结果枝组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大型枝组相距50 cm左右, 同方向相距65 cm;中型枝组相距30 cm, 同方向相距50 cm;小型枝组, 只要能错开尽量多留。
参考文献
[1]那恩正.寒地苹果树整形修剪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 2011, 27 (9) :181, 187.
[2]陈培民, 王建民, 张敏聪.无公害优质苹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 (4) :26-27, 38.
[3]庆州, 王俊.早熟苹果主干形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6 (11) :89-90.
[4]田林森, 管志武.金红苹果栽培管理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0 (3) :38.
[5]王光全, 孟庆杰.特早熟苹果早红玉早期丰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3 (2) :41-42.
果树整形修剪技术 第4篇
摘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目前苹果树修剪中层间大枝过多,叶幕间距过小,内膛光照差;只放不回,结果部位外移;枝组密弱,结果能力下降;层间距过小,背上枝过旺等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苹果树;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文章编号:1005-345X(2016)01-0026-03中图分类号:S605+.2文献标识码:A
1层间大枝过多,叶幕间距过小,内膛光照差
近年来,由于果农求早果丰产心切,大部分果园树冠保留枝量过大,忽视了树形培养,辅养枝年年结果年年不舍得去除,结果造成大枝过多,枝多密挤。当前在去大枝上,普遍存在着枝条已大,无论去哪个都感到可惜的思想,只好采用“舍小保大”以求通风透光,这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因大枝多、小枝少导致减产。有经验的果农对此类树这样总结:“大枝棒挨棒,小枝光打光,要柴一大堆,就是没产量”。尤其是在初、盛果期,由于对连年缓放的辅养枝没有及时回缩、疏除,致使这些层间辅养枝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大,逐渐变成了害枝;恶化了通风透光条件,严重影响骨干枝的生长和内膛枝组的配备。有些果园的果树就因层间大枝过多,造成中干势力过强,内膛郁闭,出现了“上强下弱,外强内弱”的现象。有的只顾产量而忽视质量,因而在修剪时极度轻剪或粗放修剪,造成树体高大,层次过多,枝条过密,外部郁闭,内膛光照不足,树冠内部枝组变弱枯死,造成结果部位外移,果品产量质量下降。
应对措施:对层间大枝应及时控制或及早疏除,以保持60~70 cm的叶幕间距(上下相邻两层叶幕间的垂直距离),使其达到“稀密适度,光照良好”的要求。一般要求原则是 :“宁使稍大,不使偏小”。在具体疏除层间枝时不要操之过急,可在2~3年内因品种、树势、树龄、立地条件和结果量逐步进行。疏枝掌握适度,避免过轻过重。从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疏枝标准是:冬季,树冠的对面站人不挡视线;夏季,阳光照射地面上有稀疏的“日光点”。如树冠下看不到这种日光点,表示疏枝程度过轻;反之,日光点过多、过大,表示疏枝太狠;日光点不匀,说明疏枝不匀,要注意调整。进入盛果期的树,应尽早疏清层间枝,以改善内膛光照,为枝组的配备提供良好的空间。大枝疏回看条件,同样枝条看两面,后部光腿基部去,中后部有枝截上边。对上层主枝的下垂枝和下层主枝的背上枝,要进行适当控制,以保证一定的叶幕厚度,提高光能利用率,并防止背上枝直立旺长,影响内膛风光条件。一般应掌握树势强者少疏,树势弱者适疏。若需要去掉的大枝较多或辅养枝过大时,先疏除枝条基部光秃、影响通风透光严重的枝,剩下的回缩控制,逐年去除。或采用“大枝疏除,小枝缓”的方法,只动大枝,少动小枝,可避免翌年冒条。也可根据大小年结果情况分别处理。
2只放不回,结果部位外移
放任生长,连年不修剪或轻剪;枝组只放不缩,内膛枝条只疏不截。群众总结为“上稠外密挡光线,光线只好绕树转;内膛无光花果少,结果都在梢上边”。
周吉生等:当前苹果树整形修剪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应对措施:对这类树要本着“疏前养后,先养后更”的原则,疏除先端密挤强旺枝,解决光照;扶壮内膛细弱中庸枝组,增强内膛叶功能。造成回缩条件后,找准火候,及时回缩更新,逐渐使结果部位向内转移。内膛枝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形成徒长枝,二是变成细弱枝。对前者可进行短截,扩大结果部位;对后者进行自养。对连年缓放、后部光秃的长枝,应在后部刻芽目伤,内打外拉,逐步回缩改造为圆满紧凑的枝组。
3枝组密弱,结果能力下降
结果枝组老化,结果效能下降(果树老区较为严重)。不仅枝组的结构不合理,而且忽视新老枝组的交替更新复壮,特别是不注意培养新的接班枝组,枝组密挤细弱,开花不结果,生产能力减弱,致使产量质量逐年下降。
应对措施:在修剪时要不断改造老枝组,培养新枝组,更新复壮弱枝组,使树龄老、骨干枝老,而枝组枝龄不老。对生长较弱的枝组,应采取以截为主的修剪方法,选其有再生能力的枝缩剪一部分,促进萌生新枝,再在新枝饱满芽处短截。对再生能力弱的枝不宜缩剪,往往越剪越弱,只能用疏除过多花芽的办法,控制花量,以便减轻负担,集中营养,尽快恢复树势。对于“有枝不成组,有组不成形”的辅养枝,可采用疏除强旺光秃的,轻缩剪水平斜生的方法。交叉过密的枝组可采用“放放缩缩”“抬高压低”的方法缓和树势,使其结果;衰弱过密枝组可及早疏除。旺树要求疏上留下,弱树疏下留上。如红富士密挤枝组间疏,可保持15~20 cm左右1个枝组,达到“大窟窿,小眼睛”,通风又透光。群众经验:结果枝组细而弱,十截一、二不可多,下垂枝子抬头剪,背上枝子分两边。老龄枝组结果差,疏回需要有计划,一次大搞损失重,有放有回两手抓。1年甩放2年缩,3年结果不会错。华冠、金冠截应重,一般品种缩中等,元帅甩放缓3年,结果以后再缩剪。枝组短枝细而弱,年年开花不坐果,疏弱甩壮小回缩,肯定来年会坐果。中庸树势怎么剪,密疏稀截为重点,偏弱枝组缩一缩,偏旺枝组适当缓,中庸枝组缩一缩,缩后来年再甩缓,缩1年后缓一缓,缓1年后再缩剪。避免小枝年年缓、枝枝缓,而造成小枝前部细弱无花,后部枝弱枯死的现象发生。
4层间距过小,背上枝过旺
近几年,层间距过小,骨干枝背上旺长的问题日渐突出。不少果园不按树体实际生态条件去留骨干枝,机械地采用外地一些模式,使主枝与辅养枝发生竞争,难以控制利用。背上枝过旺原因有四:其一,主枝两侧、背后留枝太少,枝条多集中于背上;其二,枝干开角过大,过早过多结果,压头下垂;其三,开角时形成弯弓,使顶端优势转化为背上优势,造成背上旺长;或过分强调单轴延伸,对外围枝疏剪过量,或背后枝换头过急,回缩过狠等原因,使养分得不到分散,背上强旺背后光,两侧衰弱果不长;其四,对背上枝缓放时没有采用控长措施,或控制不当,造成树上树,层间关系紊乱,光长树不结果。例如,每年大量疏除背上枝,有的全部去光,其结果是压而不服,反而会促生许多徒长枝,不但浪费了许多营养,减少了结果,而且背上光秃,易患日灼。此类现象在红富士苹果树上尤为显著。
应对措施:乔化中冠型树体,对第1层至第2层层间距在100 cm以内的,应把第2层主枝作为辅养枝处理,重新选留第2层主枝。开张角度以撑、拉为主,少采用背后枝换头开角,在两枝粗细悬殊大的情况下更不可采用。开角防过头,保证先端优势。开角应采用春拉开角,秋拉到位。春季4-5月份将主枝拉至45°~55°,辅养枝拉至60°~70°;秋季8月中下旬至9月份将主枝拉至65°~75°,将辅养枝拉至80°~90°一条线状态;同时,应注意选择拉枝部位,把基角拉开,以防拉成弓形,背上冒条 。也可采用周年修剪法,经常深入果园,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解决背上枝过旺,不能采用疏疤强压的方法,应采用增加枝数,使两侧背后加强长势的方法加以解决。切疏枝不能过多,短截过多也不宜,否则易抽旺条,不利于结果。背上枝组的培养要掌握“三去、三留、三不宜”。“三去”是去掉
果树整形修剪技术 第5篇
关键词:红富士苹果,结果树,整形修剪
红富士苹果在我国已有30多年栽培历史, 但由于树形选择和修剪技术不当, 造成红富士苹果质量差, 效益低, 而且树体粗皮病和腐烂病较重。因此, 2003年笔者对红富士苹果树进行改形技术研究, 通过3年试验, 苹果树病害减轻, 苹果质量提高, 经济效益增加。现将红富士苹果结果树高光效整形修剪的2种树形介绍如下。
1 三主枝小冠开心形
1.1 树体基本结构
主干高1.0~1.5m, 树干总高2.0~2.5m, 中心干上着生3个不重叠的主枝, 且呈错落“十”字状, 分层排列, 主枝间方位角为120°左右, 在主枝上配有大、中、小的斜生、平生及下垂的结果枝组, 并呈垂帘状。树体呈蝴蝶形。
1.2 整形修剪任务
落头开心, 提高主干高度, 选留主枝, 建立结果枝组体系, 确立平面化叶幕层, 调整树势、修剪量、枝量及各类枝比例, 延长盛果期年限。
1.3 整形修剪方法
1.3.1 落头开心与提高主干高度。
根据树体生长发育状况, 树体高度分1~2次进行落头, 落头时留好保护枝或保护桩, 缓和顶端枝的生长势。在原来树体结构的基础上, 根据主干的要求高度, 对多余的下部主枝每次疏除1个, 在2~3年内, 从基部疏除, 并注意伤口的保护。
1.3.2 主枝的选留与修剪。
根据原来主枝的着生状态选留的第1主枝着生在主干南部, 第2、第3主枝着生在主干东北和西北部, 有利于主枝的伸展和解决行间的光照状况, 多余主枝在2~3年内疏除。
1.3.3 结果枝组的选留与修剪。
主枝上结果枝组的配置要求做到大、中、小搭配合理, 高、中、低错落有序, 形成通风透光条件良好的立体组体系。对背上的大型结果枝组在1~2年内疏除, 培养平斜及下垂结果枝组, 并形成结果枝组群, 要求大型结果组间距离在80cm左右, 中型结果枝组间距离50cm, 小型结果枝组间距离25cm, 形成垂帘状、松散形的结果枝组群。当结果枝组下垂后, 会因其生长势的着生部位生长出不同状态的枝或芽。枝或芽更新复壮时要选择壮枝、芽, 生长势较弱的要疏除, 一般在6~7年后进行枝组回缩。如果生长势过强, 要进行疏剪, 减缓生长势。
1.3.4 临时辅养枝的修剪。
在主枝的选留过程中如出现空间较大时, 可留临时性辅养枝1~2年。对这一类枝, 不要在主枝轴上留大型结果枝组, 回缩部位在有大量花芽的结果枝或盲节处, 疏除上部的强旺枝条, 减缓生长势, 以免影响树体光照。
1.3.5 树势的调整。
主枝头要保持一定的生长势, 新梢的长度要控制在30~35cm, 当树外围新梢平均超过35cm时, 说明树势偏强, 要将后部枝梢疏除1~2个, 偏弱时要选择壮枝代头。
1.3.6 修剪量与留枝量的控制。
树体的修剪要根据树龄、树势、树冠大小及地下管理水平来确定。一般情况下, 修剪量第1年不能超过50%, 一般控制在30%~40%。第1年以疏除大枝、调整骨架和树冠形状为主, 以培养结果枝组为辅。第2年以培养结果枝组为主, 以调整主枝为辅。第3年完成主枝的调整, 结果枝组基本布满空缺部位, 并形成平面化的叶幕, 留枝芽量基本控制在75~80万个/hm2。
1.3.7 各类枝与花芽的比例调整。
长、中、短枝的比例在原来2∶1∶7的基础上调整为2∶3∶5, 适当加大中枝的比例, 为培养中果枝结果打下良好基础。为增强树冠内相对光强, 花叶芽比应控制在1.0∶3.5 (富士等大型果) 较为适宜。
1.3.8 主枝角度的控制。
主枝角度的开张应采用支拉顶吊的方法, 结果树的腰角和梢角不要过大, 以防树势衰弱。
1.3.9 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主要对一些直立生长势较强的枝进行强拉枝, 对一些斜生较旺的枝进行环割环剥、拿枝和及早抹除一些生长不好、位置不好的芽。同时, 疏除生长势较旺的徒长枝、直立枝。对于一些光秃带较长的枝进行刻芽, 以促发枝芽;对生长势较强的树要进行主干环剥或环割, 促进成花。
2 四主枝X型开心形
2.1 树体基本结构
主干高度1.5~1.8m, 树体总高度2.5~3.0m, 中心干上着生4个主枝, 错落排列, 主枝与主干夹角为80~90°, 第1层每个主枝上着生2个侧枝, 第2层每个主枝上着生1~2个侧枝, 第1侧枝距中心干80~100cm, 第2侧枝距第1侧枝60~80cm。主枝与侧枝的粗度比以1.0∶0.5~0.6为宜。第1~2层主枝上着生大量自然下垂的结果枝组群, 叶幕厚度为1.60m左右, 树冠呈扁平状, 全树为披头散发形。
2.2 整形修剪任务
落头开心, 选留主枝、侧枝的结果枝配置;调整枝量、花量, 花、叶芽比, 夏季修剪等。
2.3 整形修剪方法
2.3.1 落头开心。
根据树体高度, 一次性进行落头, 落头时留好保护桩或跟枝。
2.3.2 选留主枝与修剪。
在主干1.5~1.8m高度之间选留4个主枝, 分2层, 错落着生, 呈“X”型排列, 对多余的主枝或辅养枝从枝的基部自下而上每年疏除1~2个, 在2~3年内完成。对主枝背上的大型结果枝组在2年内疏除, 对直立枝、徒长枝在当年疏除, 对主枝头一律缓放, 疏除竞争枝, 保证主枝头的优势。
2.3.3 侧枝的配置与修剪。
第1层每个主枝上保留2个中型侧枝, 第2层每个主枝上保留1~2个中型侧枝, 疏除过密或过粗的侧枝, 形成良好的主侧枝结构, 对侧枝背上影响光照的枝在1~2年内疏除, 侧枝头一般不短截, 多缓放, 要严格控制竞争枝及徒长枝, 保持侧枝头的生长势。
2.3.4 结果枝群配置与修剪。
结果枝群配置要按照主枝及侧枝的级次及空间大、中、小合理配置, 高、中、低错落搭配。上下层空间较大时, 要配备大型下垂结果枝组群;空间较小时, 要配置中、小型结果枝组群。结果枝组要保持纵向生长, 减少横向生长。大型结果枝组间距离80cm左右, 长度50~130cm, 形成“龙爪”槐状的下垂结果枝群。结果枝组群在七年生前多进行疏剪, 利用果台副梢结果。七年生后多采用交替更新、轮流结果的修剪法, 提高结果枝组的生产能力。
2.3.5 总枝芽量及枝类的调整。
枝量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 修剪量第1年在25%~35%, 不能超过40%, 枝芽量调整在85万个/hm2左右, 第2年调整到82.5万个/hm2左右, 第3年调整到80万个/hm2左右。长、中、短的比例调整为2∶3∶5。花、叶芽比例控制在1.0∶3.5。
2.3.6 夏季修剪。
春季对剪锯口及背上萌发的无用枝及时抹除, 减少营养消耗。对生长较旺的树进行主干环剥, 对生长较旺的枝进行环剥, 以缓和树势, 促进成花。对于一些生长角度较直立、斜生旺长的枝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拉枝, 缓和枝势, 促进萌芽, 增加枝量和花芽量。
参考文献
[1]董文.苹果整形修剪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5) :60, 64.
[2]康建伟.浅谈红富士果树的夏季修剪[J].河北农业, 2008 (7) :33-34.
[3]曹银玲.苹果高产树形修剪技术[J].榆林科技, 2007 (2) :31.
[4]孟彦贞, 王文清.苹果树修剪技术的综合运用[J].河北农业科技, 2008 (24) :24.
果树整形修剪技术 第6篇
关键词:苹果树,改良,细长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
引言
在我国山东、北京等地在种植苹果方面普遍使用细长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 这对于密集种植以及早产、丰产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的地区还没有得到普及, 针对苹果树改良细长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的结构模式及特点进行分析, 探讨苹果树改良细长纺锤形整形修剪原则以及苹果树改良细长纺锤形的关键整形技术。
1 苹果树改良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的结构模式及特点
改良纺锤形是把疏层形和纺锤形的特点融为一体的树形, 它的成形较快, 骨架稳固、树势稳定, 比较容易更新, 并对早产、丰产也有很好的帮助。树干的高度为50~60cm, 树高为3~3.5m, 中心干直立, 树木根部预留3个主枝, 主枝上有3个左右的中小型结果枝组。树体上端培养8~10个主枝, 没有层次区分, 所有主枝呈现螺旋式插空排列的方式, 单轴延伸呈现出辐射状, 主枝的长度在100~150cm之间, 由下到上渐渐缩短, 基角为80°~90°之间, 在主枝上直接培育结果枝组, 不预留侧枝。一侧方向的主枝, 其上下距离不小于50cm, 一个层面的主枝间距在15~25cm之间。各个部位枝条的粗细程度是着生位置的1/3, 所以从属关系非常明显。因为树体的所有局部都依照纺锤形进行整形修剪, 所以树体的下端较大, 上端较小, 大纺锤体上衍生小纺锤体, 通过累积构成树冠, 让树体呈现圆锥形。
改良后的纺锤形树形的基部较大并且非常稳固, 它的负载量占整体的70%以上。上端通风效果好, 花芽非常饱满。中间枝干直立, 营养运输畅通。可以生长出品质优良的苹果。树体上端的主枝朝四外呈单轴状延伸, 较易更新种植。操作技术非常简便, 因此对于种植户来讲也较易掌握。
2 苹果树改良细长纺锤形整形修剪原则
依照树体的结构, 改良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应当依照以下几个原则进行修剪:
2.1 3稀3密的原则
需要枝条在树冠上呈现上稀下密、外稀内密、大枝稀小枝密的分布状态, 这样才可以有利于冠内的通风和透光, 提升果品的质量。
2.2 逐级大3倍的原则
确保主干和主枝之间的从属关系, 侧枝、主枝、主干以及结果枝组之间的枝轴粗细程度要呈现逐级大3倍的状态, 这样才能确保主干和主枝的优势。
2.3 四季修剪的原则
冬季为修剪打好基础, 主要进行的是调整树木的骨架, 将冠内的弱枝、竞争枝、长枝进行修剪, 将树体的营养配送进行优化, 将生长和结果的关系进行调整。春季刻芽, 以便促生中短枝, 以防枝条出现光秃现象, 提升短枝的数量, 将树势进一步缓和, 对成花非常有利。夏季修剪的重点在于促花果, 要融合疏、拿、扭、剥等技术, 这样才能充分的节约养分, 改善光照, 加快花芽分化, 提升果品的质量。秋季要进行拉枝, 对背部茂盛的枝条进行控制, 促使中短果枝的生长, 枝条要尽可能呈现90°。在修剪的过程里要以拉代替剪, 促发结果短枝, 以便实现早结果的目的。
3 苹果树改良细长纺锤形的关键整形技术
3.1 定干高度和主干高度
通过实验证明, 在3月份定值后, 依照70cm以及90cm的高度进行定干, 12月调查长富2、M26、八棱海棠分别15株, 平均单株的枝条数目分别是4.8条以及7.5条, 它的中短枝分别是1条和2.4条, 而90cm又比70cm的定干高度单株的枝条数量多出了2.7条, 这里面的中短枝数目又多出了1.4条。12月调查乔纳金、M26、八棱海棠各10株, 平均单株条数分别是5.1条和8.4条, 这里面的中短枝数目是1.2条和2.7条, 而90cm相对于70cm来讲, 定干高度的枝条树木又多出了3.3条, 中短枝数目多出了1.5条。如此可认定, 应当选择优质的树苗进行定值, 而90~100cm之间的饱满芽定干为最佳。
3.2 扶持中干的优势
扶持中干直立强大是形成细长纺锤形整形的重点技术之一, 要采用以下技术进行:定干之后要立刻创建支柱或者支架, 令中干可以直立生长, 直到整形完成;将中干和侧分支的粗度对比值拉开;中干延伸枝通常不用修剪;养成水平状单轴延伸的侧分枝。
3.3 将中干和侧分支的粗度比值拉开
将中干和侧分支的粗度对比值调整为1:0.5之下的程度, 这对于扶持中干优势以及中干多生枝条和形成细长纺锤体树形非常有利。通常来讲, 在树木生长到1a时, 冬季修剪一定要疏除和中干延长枝同一年衍生的侧生旺枝。假如中干上全部是侧生旺枝, 就要将其全部进行疏除, 运用下一年萌生的侧生枝梢重新进行培养。
3.4 中干延长枝长放不剪
在冬季修剪时对于中干延长枝长放不剪, 就可以使下一年的中干延长枝的长度加长, 整体枝数增加, 中短枝数也增加。这对于培养较为理想的树形以及成花结果非常有利。因此, 只要不是中干延长枝生长的不理想, 就要在冬季修剪时采取长放不剪的方法。
3.5 培养水平状单轴延伸的侧分枝
这个工作是为了保持紧凑小型侧分枝、缓和生长趋势、扶持中干优势的重要方法。它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在冬季修剪时对于侧分枝要采取长放方式, 疏除超出50cm的侧生枝、竞争枝以及背上枝。在萌芽阶段, 侧分枝上要选择3个还没有生长的芽进行环割。从6月下旬~7月中旬期间, 要把侧分枝拉枝开角, 并将两侧的枝进行适当的疏除, 保留侧分枝上延长枝以及正在形成的顶芽。
4 结语
苹果树改良细长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的改造, 一定要对树下、树根、树干以及控制病虫害等方面加强管理, 同修剪相结合, 才能创造更高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王田利.红富士苹果改良纺锤形整形常见问题及对策[J].山西果树, 2011 (05) .
果树整形修剪新法 第7篇
弯干就是在果苗长到定干高度时, 在定干处把树体拉至与地平面成20°角, 与行向成45°角。这样可以避免成园后树体枝条相互交叉。弯枝就是把成年树上的直立枝按弯干的角度要求拉成近水平状。采用这种方法既可增加枝量, 又可提早结果, 还能促使成年大枝形成更多花芽。
二、弯干两面青
果树萌芽具有“向上性”:即在主干、主枝水平面上萌发的芽多, 下面萌发的芽少。利用这一特性, 一年生嫁接苗定植后, 在早春顶芽萌发时, 将苗木在定干处拉弯 (距地面50厘米, 与地平面成20°角, 与行向成45°角) 成第1弓;待弯背上的新梢长达5厘米时, 将苗干扶起, 再向相反方向以同样角度拉弯成第2弓;待弯背上萌发出的新梢长6~9厘米时, 再将苗干扶起, 还原成第1弓的方向位置, 然后固定不动成为第1台主枝;翌年早春拉第2台枝时, 照样如此处理;第3、4、5年时, 一样处理。这样每台主枝弯背的上面和下面就都有萌芽了, 可显著增加枝叶数量, 为丰产打下基础。
三、巧用刻伤
谈果树的整形修剪 第8篇
1 果树整形修剪目标的确定
栽培者栽植果树的目的是为了早果、丰产、优质、低耗, 最后达到高效[1]。因此, 要针对不同类型树的树体, 根据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确定不同的整形修剪目标。根据这一修剪目标, 再选择最合适的修剪时期和适当的方法。
在幼树阶段, 影响早果的主要矛盾是枝叶量少, 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迅速增加枝叶量, 以提高同化能力, 在此基础上整形修剪主要目标是培养树形构建骨架, 建立和保持既通风透光、又充分占领空间、还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树体结构, 为优质、稳产奠定基础[2]。
在成龄树阶段, 由于树体已达到或超过最佳叶面积, 此时的主要矛盾已由枝叶量少转变为树冠内部光照不足的问题, 只要光照问题得到解决, 就会丰产稳产。此期如果枝、叶量再增加, 就会使树冠下部寄生叶面积增大, 无效空间增加, 使产量、品质下降。因此, 修剪目标主要是调整树体骨架, 既保持通风透光, 又平衡树势, 使树体上部与下部、各个方位间、各个大枝间的生长势相称, 一般要下部强于上部, 各部位的大枝间要基本一致, 维持合理的从属关系。并根据品种、树势和树龄, 来确定合理的结果枝留量, 以维持树体平衡的生长和结果关系[2]。
衰老阶段, 树体因生长衰弱, 成花多而产量降低, 品质差, 此时的主要矛盾是生长不足, 叶果比失调, 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肥水促进生长, 延长结果年限和提高品质, 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刺激生长, 调整适当的叶果比[2]。
还要注意到, 树体在不同的年龄时期有不同的生长类型, 大体有偏旺型、中庸型和衰弱型[3]。这样就要求针对不同的主要矛盾确定具体修剪目标, 并选择最适宜的时期和最适当的方法来实现这一修剪目标。
2 果树整形修剪时期的把握
一般果树整形修剪的时期可分为休眠期 (冬季) 修剪和生长期 (夏季) 修剪[4], 但不同时期修剪有不同的特点。在生产中修剪者应根据不同果树的年龄时期和树体类型选择最适合的修剪时期, 以达到修剪目的。
2.1 休眠期修剪
休眠期修剪即冬季修剪, 是从秋季正常落叶后到翌年萌芽前进行, 此时果树的贮藏养分已由枝叶向枝和根部运转, 并且贮藏起来。这时修剪对养分的损失较少, 而且因为没有叶片, 容易分析树体的结构和修剪反应[5]。因此, 冬季是多数果树的主要修剪时期, 特别是成龄大树;但也有例外, 例如核桃树休眠期修剪会引起伤流, 必须在秋季落叶前或春季萌芽后到开花前进行修剪;葡萄萌芽前也有伤流期, 修剪要避过这一时期进行。冬季果树整形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骨干枝, 平衡树势, 调整从属关系, 培养结果枝组, 控制辅养枝, 促进部分枝条生长或形成花芽, 控制枝量, 调节生长枝与结果枝的比例和花芽量, 控制树冠大小和疏密程度, 改善树冠内膛的光照条件, 对衰老树进行更新修剪[6,7]。
2.2 生长期修剪
生长期 (夏季) 修剪按时期又可分春季、夏季和秋季修剪。由于主要在夏季进行, 故常称为夏季修剪。在生长季节, 果树根系、芽、叶、梢、花、果等各器官的建造开始或旺盛进行, 各种生理代谢活动如呼吸、蒸腾、根系的吸收、合成芽的分化、营养物质的运转等旺盛进行, 各种代谢对外部环境条件也极为敏感, 代谢方向也最易改变。如果根据不同目的及时进行管理调节, 则能够起到节约营养、加速整形、开张角度、平衡树势、促进成花、提高坐果、改善品质、提高越冬能力等作用。夏季由于树体贮备养分较少, 新叶又因修剪而减少, 故对树体营养生长抑制作用大, 而一般有利于控制树形, 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7]。生产上通常在生长旺盛的树种如桃、葡萄等树上运用, 或在其他树种的幼、旺树和旺枝上运用, 对幼旺树早期丰产有重要作用。
2.2.1 春季修剪。
春季修剪在春季萌芽后到开花前进行, 又分为花前复剪和晚剪。花前复剪是冬季修剪任务的复查和补充, 主要是进一步调节生长势和花量。例如, 苹果的花芽不易识别时, 特别在“小年”时, 可在冬剪时有意识地多留一些不易确定的“花芽”, 在花芽开绽到开花前进行1次复剪, 保留带花的枝进行结果, 疏除或回缩过多的无花营养枝, 以利于提高“小年”产量。幼树萌芽前后, 加大辅养枝的开张角度, 同时进行环剥, 以提高萌芽率, 增加枝量, 这样有利于幼旺树早结果。晚剪是指对萌芽率低、发枝力差的品种在萌芽后短截, 剪除已经萌芽的部分。这种“晚剪”措施, 有提高萌芽率、增加枝量和减弱顶端优势的作用, 是幼树早结果的常用技术[3,4]。
2.2.2 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是在果树生长的旺盛时期5~7月进行, 也是控制旺长树的最好时机, 许多果树都可利用夏季修剪来控制枝势、减少营养消耗, 以利树势缓和、花芽形成和提高坐果率, 还能改善树冠内部光照条件, 提高果实质量[4]。常用的措施有开张角度、摘心、疏枝、曲枝、扭梢、环剥、环刻等, 是葡萄、桃和苹果幼树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2.2.3 秋季修剪。
秋季修剪是在落叶前对过旺树进行修剪, 可控制树势和枝条旺长。此时疏除大枝和回缩修剪, 对局部的刺激作用较小, 常用于一些修剪反应敏感的树种、品种。秋季剪去新梢未成熟或木质化不良的部分, 可使果树及早进入休眠期, 有利于幼树越冬[4]。
摘要:介绍了果树整形修剪目标的确定以及果树整形修剪最适时期的选择方法, 以期为果树整形修剪提供参考。
关键词:果树,整形修剪,目标,时期
参考文献
[1]章镇, 王秀峰.园艺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2]郗荣庭.果树栽培学总论 (第3版)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3]魏钦平, 王丽琴.苹果优质丰产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2.
[4]郗荣庭.果树栽培学总论 (第3版)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5]杨卫军, 张坤朋, 果树整形修剪技术要点[J].河北农业科技, 2007 (6) :33.
[6]文贤有.果树冬季修剪[J].农家之友, 2000 (12) :5.
园林苗木整形修剪技术 第9篇
关键词:园林;修剪;整形;发展
前言:园林苗木整形修剪是通过对植物的主干进行培养,将多余枝干或者叶片修剪成为具有美观效果的形状,通过改善苗木能够帮助植物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使园林植物覆盖率大情况下进行阳光与空气的流通,促进植物生长,避免由于密度增大所造成的病虫灾害严重的问题,能够促进植物平衡发展。这种整形与修剪方法目前被大量普及,无论是城市建设中的植物绿化还是园林建设中,对于植物的形状要求成为必要因素。同时,整形与修改能够促进城市规划的美化效果,改善园林植物单一化的特点。对于园林苗木修剪的要求主要是保持枝干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进行修剪,控制枝干的生长并及时进行整形修剪。
1园林苗木整形修剪的重要性
园林苗木是整形修剪有利于树苗主干吸收更多养分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在人工掌控下生长,形状也按照人工控制进行美化,呈现出具有形状美观、生长快速的状态,同时,对于苗木的透光作用起到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增加阳光照射的范围,还大大增强了空气流通,减少植物密集型造成的影响,使苗木快速、健康生长。
2园林苗木整形修剪的最佳时间
修剪工作的进行一般利用植物在停止生长时期,也就是植物的休眠期,休眠期主要在冬季,这时候修剪能够避免对植物的伤害。反之,春夏季节就是植物生长的茂盛期,这时候植物会大量繁殖、生长速度快,当植物在萌芽时必须停止修剪,保证植物的生长安全。
3园林苗木的主要培育类型
园林苗木培育类型主要有行道树、庭院树、垂直绿化树、绿篱树四种。其中行道树苗一般选择树干通直、分枝较高、树冠宽广完整、根系强大的树苗,主要选择有杨树和槐树。而庭院树一般要求树苗的树形美观自然,庭院树的类型一般比较多,有乔木、灌木、观花、观果、观叶、观枝的选择,因此修剪时要格外注意不同的树木特点。垂直绿化的树苗要求要有三大主蔓和良好的冠苁。而绿篱用苗则要求树木树冠紧凑,有良好的耐荫能力。
4园林苗木主要修剪方法
4.1剥芽。
树木发芽时往往是许多芽一起生长,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根部进行水分和养分供给的压力,而使得树芽的生长情况不能达到预期的需求,这就需要剥去一些不必要的芽,从而使剩下的芽能够得到更好地发育,从而朝着理想的树形生长。
4.2摘心。
树木枝条生长时往往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这样会影响树冠的成形,因此要对强枝进行摘心工作,从而使树枝的生长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树形达到匀称丰满的要求。
4.3短截。
短截是指植物的枝干减掉一部分,同时要保留一定长度和芽,既保证质感生长,又能减少多余植物对于养分的吸收。短截方法能够刺激其它芽的生长,在短截中分为轻、重两种方式,一般多采用重短截。
4.3疏枝
从枝条或枝组的基部把其全部剪去即:疏枝或疏剪。疏去的可能是一年生枝条,也可能是多年生枝组。疏枝的作用是使留下来的枝条生长势增强,由于它营养面积相对扩大,对生长发育有利。但使整个树体生长势减弱,生长量减小。疏枝后枝条少了,改善了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对花果类树种形成花芽,开花结果有利。如苹果、梨、桃等对枝条密集拥挤的疏剪,枝条密集拥挤,通风透光不良,都可采用疏枝的办法解决。留枝的要求是宁稀勿密,枝条分布均匀,摆布合理。疏去背上枝、直立枝、交叉枝、重叠枝、萌芽枝、病虫枝、下垂枝和距离较近过分密集拥挤的枝条或枝组。在培养非开花结果乔木时,要经常疏除与主干或主枝生长的竞争枝。针叶树种轮生枝过多过密过于拥挤,也可疏去一轮生枝,或主干上的小枝。为提高枝下高把贴近地面的老枝、弱枝疏除,使树冠层次分明,提高观赏价值。
4.4 拉枝
即采用拉引的办法,使枝条或大枝组改变原来的方向和位置,并继续生长。如针叶树种云杉、油松等。某一方向上的枝条被损坏或缺少,为弥补缺枝可把两侧枝拉向缺枝部位的方法,弥补原来树冠缺陷,不然就会成为一株废苗。拉枝用的最多的还是花、果类大苗培育。由于苗木向上生长,主枝角度过小,用修剪的方法往往达不到开角的目的。只能用强制的办法将枝条向四外拉开,一般主枝角度以70°左右为宜。拉枝开角往往比其他修剪方法效果好。拉枝改变了树冠所占空间,有的甚至能增加50%的空间量。营养面积扩大,通风透光条件改善。拉枝还能使旺树变成中庸或偏弱树,使树势很快缓和下来,对成花和结果有利。
4.5 刻伤
在枝条或枝干的某处用刀或剪子去掉部分树皮或木质部,这种影响枝条或枝干的生长势的方法即刻伤。刻伤切断了韧皮部或木质部的一部分输导组织,阻碍了养分向下运输及树液向上流动。植物枝条或枝干受到刻伤后,形成愈合组织,也因伤口的阻挡.在刻伤处养分得到了积累,而养分主要是由根部向上运输,根部吸收水分、矿物质养分和少量有机物,根能贮藏并合成有机物,尤其是能合成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等。而养分来源于和积累于刻伤的下方,对伤口上下的芽或枝干产生影响。在芽或枝的下方刻伤,养分积累在刻伤口的下方,对伤口以下的芽或枝有促进生长作用,而对刻伤口上面的枝或芽有抑制生长作用。
5 园林苗木主要的整形方法和干枝的处理
5.1截干和养干。
如果树木的主干生长情况良好,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可以进入骨架枝的培育阶段,但是如果树木的树干生长情况不良,那么则要进行截干处理。截干主要是人为地改变树木的根茎比,从而使树木茎干能够获得更好的生长。在截干前必须进行养干措施,保证在截干后养分供应充足,促进枝条萌发。
5.2抹芽和摘叶。
抹芽和摘叶是为了确保苗木能够进行正常的分枝,在苗木生长初期,将分枝点以下的枝、芽抹掉1/3,在苗木生长过程中继续进行抹芽,最后全部去除分枝点以下的芽,同时保留分枝点以上一些分布均匀的芽、枝。
5.3骨架枝的培养和处理。
树木的高、粗情况和樹冠的高、径与树形的形成与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和骨架枝的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进行骨架枝培育时,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特性进行不同的处理。
5.3.1具有明显领导主枝树种的处理方法。对于具有明显领导主枝的树种,例如杨树和白蜡,在进行骨架枝培养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其原有的主干生长优势,在上部出现竞争枝时要及时修剪,对于一些重叠枝、徒长枝、病虫枝要及时修剪。
5.3.2不具有明显领导主枝树种的处理方法。柳树、国槐这类树种没有明显的顶芽,因此,在进行骨架枝培育时要考虑骨架枝是否匀称分布,选择合适的定干,再选择3~5个主枝来形成骨架枝,第2年再进行短截处理,从而形成良好的树形。
结束语:园林苗木整形修剪能够将部分枝条剪掉,既减少多余枝干及叶片对主枝干的作用,是质感、叶片减少,还能够促进植物对于养分的充分吸收。修剪过程中,越重,对于苗木的生长越有利。目前,我国园林苗木的整形与修剪尤为重要,并被大量应用到城市规划及园林绿化中,对于园林绿化的苗木来说,主要任务是控制修剪,及时掌握植物生长情况并进行及时的修剪,在减少生命力稍弱的枝干的同时增加对粗大枝干的保护。通过整形修剪,还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植物繁密造成阳光照射不足而产生的病虫灾害问题,促进了植物的生长。
参考文献:
[1]尚锦,周保伟,董银河,梁萧.园林苗木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14(12)
苹果树的整形与修剪 第10篇
苹果树的树形很多, 一般可以分为主干型、纺锤型、圆柱型、疏散分层型、小冠疏层型、十字型、开心型等。结合西吉县的土壤、气候及光照、气温等条件, 比较适合疏散分层型的树形。疏散分层型的树形主要应用于乔砧稀植大冠的树形, 适用于株行距4.0 m4.5~5.0 m的乔化砧普通型品种。要求是树高4.0~4.5 m, 树冠4.5~5.0 m, 主干高50~60 cm, 主枝2~3层不等。疏散分层型的优点是骨架牢固, 层次清楚, 通风透光好, 结果面积大, 产量高, 更新容易。缺点是成型时间较长, 整形技术要求高。具体的整形过程:幼树的整形修剪, 应本着“以轻为主, 轻重结合;因树修剪, 随枝作形;开张角度, 主从分明;平衡树势, 控制竞争;利用辅养, 培养枝组;适龄结果, 早期丰产”的原则。幼树修剪长留骨干枝, 促使树冠迅速扩大, 多留小枝以缓和生长势, 增加枝叶量和结果部位[3]。
1 整形
1.1 定干
定植后要及时定干。定干可在距离地面70~80 cm处短截, 选顶部6~8个芽约20 cm长为整形带, 下部是主干高度。一般土层薄、肥水条件差、风害大的园地, 定干高度可低些;土层厚、肥水条件好的园地, 定干高度可高些。成型后, 其主干高度分别为50、60 cm。定干当年, 萌芽力和成枝力强的品种, 在剪口下能发出6~8个枝条, 易选出2~3个主枝。而萌芽率低的品种, 仅在剪口下发3~4个枝条, 不易选出3个理想主枝, 可在发芽后, 把已萌发的3~4个嫩芽的一段枝条剪掉, 进行二次定干, 改变顶端优势, 使下部重新萌发较多的枝, 一般能发6~8条枝, 比较容易选出基部3个主枝。采用二次定干, 第1次剪留高度应比一次定干长留10 cm, 以备二次定干时剪掉。干性弱的品种, 要求基部三大主枝邻近, 但往往1年不能选出三大主枝, 需2年才能选出。如植株不够定干高度, 也需在较饱满芽处剪截, 促使发旺枝, 以备下年再定干。苗木整形带以下的芽, 不必除萌、抹芽, 有利于养枝养根。
1.2 主枝配置及中心领导枝的选留
第1层3个主枝, 分别向3个不同方向均匀伸展, 它们间的水平夹角为120°, 3个主枝依次保持15~20 cm的距离。第2层主枝2个, 即第四、五主枝, 第四主枝垂直应插在第一、二主枝之间;第五主枝垂直应插在第二、三主枝之间;第六主枝应插在第三、一主枝之间。各层主枝应顺序螺旋上升, 插空选留, 以利通风透光。在第3层最上一个主枝上落头开心, 最上一个主枝应留在迎风面, 以增强抗风力。后期树势转弱后, 疏除第3层主枝, 变成2层枝。主枝角度:第1层基角60°~65°, 腰角65°~75°, 梢角50°~60°, 第2层基角55°~60°, 腰角60°~70°, 梢角50°~55°。定植当年的冬季, 选上部中间直立枝作中心领导枝, 生长旺盛的树留80~120 cm短截。有的生长量不够, 或萌芽力低的品种, 一次剪留过长, 易造成“光腿”, 可在2年内培养成80~120 cm长。把剪口下第三、四芽调节在第2层主枝的位置。中心枝的下邻枝如发生竞争, 可换头或转头, 或重剪削弱, 或拿枝、折枝加以改造。在中心领导枝下20~40 cm的范围内选出3个主枝, 开张角度为50°~60°, 方位角约120°, 主枝剪留长度一般为60 cm左右, 剪口下第三芽应留在侧枝的位置上。主枝剪截应本着“强枝重剪, 弱枝轻剪”的原则, 保持三大主枝势力平衡。竞争枝一般不用作主枝, 可改造成枝组或逐年疏除。
1.3 侧枝的配置
基部主枝第一侧枝应距主干50 cm开外, 过近会使主枝加粗过快, 破坏主从关系, 影响养分按比例分配, 并且主枝与中心干之间容易劈裂。第一侧枝也不应距主干过远, 以不超过60 cm为宜, 否则成型慢, 投产晚。第二侧枝距第一侧枝40 cm左右, 第三侧枝距第一侧枝100 cm。在第一侧枝至主干的左右两侧, 配置2~3个小枝作为裙枝, 以增加早期结果部位。第2层每个主枝配侧枝2个, 第3层每个主枝配侧枝1个。同级侧枝一般顺同一方向伸展, 以便合理利用空间。不得不相对方向选留时, 要上下错开。基部3个主枝的第一、二侧枝, 应采用背后倾斜配置, 各向主枝背后两侧伸长, 侧枝开张角度应比主枝大10°~15°, 呈背斜侧, 使基部2个侧枝与所着生的一段主枝又分成1层, 以利通风透光。
2 修剪
2.1 定植后第2年的冬季修剪
在定植后的第2年, 如已长出第2层主枝, 上部的中心枝在冬剪时留50 cm左右, 剪口留饱满芽短截。剪口芽留在迎风面, 第三芽留在第3层主枝的位置上。第2层主枝一般留2个, 作为第四、五主枝, 开张角度50°左右, 第四、五主枝留45 cm左右短截。基部3个主枝的延长枝留50~60 cm, 第二侧枝距第一侧枝40 cm左右。其他枝条可作辅养枝, 但过密的要疏掉, 一般轻剪或不剪, 如扰乱树形, 应超重剪或在基部瘪芽处剪截。徒长枝可以从基部疏除。近直立生长的营养枝, 不剪缓放易形成光腿枝, 可采用“别”、“压”和圈枝等方法予以解决。
2.2 定植后第3年的修剪
中心领导枝留60~70 cm短截, 留剪口芽和第三芽位置的要求, 与上年一样。主枝的修剪, 第1层主枝延长枝剪留50~60 cm, 剪口下第三芽可留在第三侧枝的方位上。第一、二侧枝在饱满芽处剪。第二层主枝延长枝留50 cm短截, 剪口下第三芽留在第一侧枝的位置上。辅养枝的修剪, 当年的辅养枝不剪或剪到轮痕处。二至三年生辅养枝轻剪长放, 如影响骨干枝生长可在分枝处回缩。
以后每年的修剪, 根据树形的要求, 结合树体具体情况, 继续培养各级骨干枝, 方法大致与前几年相同。并注重培养结果枝组, 采取多疏少截, 以利于大量形成花芽结果。中心领导枝和主枝, 凡属于骨干枝延长枝, 每年都要在饱满芽处短截, 一般中心干留60 cm, 主枝留50 cm即可。侧枝每年留40 cm左右[4,5]。
摘要:介绍苹果树的整形与修剪, 包括定干、主枝和侧枝的配置、修剪等方面内容, 以供果农参考。
关键词:苹果树,整形,修剪
参考文献
[1]徐贵轩, 王宏, 宋哲, 等.关于2007年苹果树整形修剪的建议[J].北方果树, 2007 (2) :53-55.
[2]张瑞.苹果树整形修剪若干疑难问题与处理意见[J].北方果树, 2013 (2) :23-25.
[3]赵志芳, 李梅.苹果树整形修剪丰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4) :121-122.
[4]那思正.寒地苹果树整形修剪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 2011 (9) :181, 187.
果树整形修剪技术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