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制作教学反思范文
果蔬制作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摘要:“果蔬加工贮运学实验”课程是食品专业学生的综合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翻转式课堂学习模式是将传统课堂中的“课上”活动和“课下”进行互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构建“知识+能力”的翻转式教学模式,涵盖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实施程序、教学策略、评价体系、教学效果评价和反思反馈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根本立足点,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科学创新等综合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与改善。
关键词:果蔬加工贮运学实验;翻转式教学;教学质量
Key words:Fruit and Vegetable Processing and Storage Experiment;flipped teaching;quality of teaching
0 引言
“果蔬加工贮运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学生在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后,通过实验课程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教学效果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还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对实验教学环节重视不够,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高。
“果蔬加工贮运学实验”尚未形成独立的面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在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仍以传统的教学体系为主。对实践教学的充分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1]。教学目标仍停滞于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术。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主要是专业基础验证性实验,忽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遵循“课上教学+课下作业”的基本模式,教学方法单一[2]。实验教学评价也基本以实验报告为主,评价标准无法反映出学生真实的能力。
“果蔬加工贮运学实验”课程特点适合采用翻转式的教学方法。该课程着重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需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翻转式教学法就是颠倒传统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引导[3],适合“果蔬加工貯运学实验”课程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最终实现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人才培养目标。
1 翻转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翻转式实验教学模式是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4-6]。实验教学模块式和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更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研究在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实验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创造性地设计与构建了“果蔬加工贮运学实验”课程翻转课堂教学体系,真正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解决了学生动手能力弱、创新意识不足、团结合作沟通能力不够等问题,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围绕提高学生能力而开展的教学活动。
2 构建翻转式教学法的实施程序
(1)构建“果蔬加工贮运学实验”课程翻转教学模式下的教学体系。分析“果蔬加工贮运学实验”课程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将实验内容分为3个层次:基础必做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型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实现3个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首先,确定基础必做实验的教学内容,这类实验以验证性为主,比例为20%。教学内容主要是果蔬加工贮藏过程中理化指标的测定及一些经典实验,如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呼吸强度、硬度、冰点等,它们有标准测定方法和要求,教师着重强调学生掌握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要点。其次,明确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内容,比例为40%,主要是以产品为主线,组成以项目为主的专题式实验,如果蔬加工工艺实验。这类实验要求学生完成从原料选择处理、工艺参数设计、产品的检测等各个工艺环节,结合工程应用学习和实践。最后是要确定研究型实验教学,比例为40%。
(2)构建“果蔬加工贮运学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方式,遵循教学合一的学生认知规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坚持教学合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体验来掌握并运用知识,最终形成能力。教师根据实验中暴露的問题,进行批判性反思,优化实验方案,补充课程资源,进一步促进课程建设,实现自身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在实施过程中,建立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知识内化、课后评价反馈3个阶段的教学过程。①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教师注重课前导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建立在线网络课堂平台,包含实验电子课件、微视频模拟实验FLASH、精品资源网站、QQ群、微信、电子文献、经典书籍等。学生通过在线平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深入,根据教师的要求,做针对性准备,并提出问题。②课堂中建立“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实现课堂知识的内化。教师组织课堂活动,检查学生实验、听取学生的实验汇报,掌握学生的实验情况,同时面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解答学生实验过程中未解决的问题,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验和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③实验课后,建立有效的课后反馈体系,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师解惑答疑,拓展问题,学生完成报告,讨论交流,实现知识固化和提升。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进行批改,把存在的问题及时通过交流平台和学生进行沟通和讨论,并把各类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和综合实验,引导学生总结提升。
(3)构建注重过程评价,并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教学评价考核体系要能够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设计“过程+结果”的实验评价方法。内容包括通过在线网络学习平台进行交流的次数,学生提交的实验设计水平,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能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室进行评测的表现、实验室参与讨论的活跃度、实验汇报时的熟练程度等;结果评价内容包括实验完成及创新性、实验报告的规范、实验操作评测、回答问题正确性、实验后整理等。
(4)建立翻转实验教学实施效果评价反馈体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翻转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看法和感受,并分析翻转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为下次实践提供参考。将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引入“果蔬加工贮运学实验”实验教学,通过构建翻转式教学体系、考核体系及评价反馈体系,形成以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为目标的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主体。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了学生针对任务的个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可以提高“果蔬加工贮运学实验”课堂教学效果。
3 结语
通过在“果蔬加工贮运学实验”课程中进行翻转式教学的实践,实现了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创新性、有效性的统一[7],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提高了能力。大学的教学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在知识传授的组织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今后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调整、完善适合课程内容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加强个人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丁雪梅,张晓君,王鹏,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6):207-212.
卜彩丽,孔素真. 中国远程教育现状和反思: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J]. 中国远程教育,2016(2):26-33.
秦炜炜. 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 电化教育研究,2013(8):84-90.
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3(8):11-16.
吴晓娟,郑仕宏,吴伟. 翻转课堂在“现代食品加工新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农产品加工,2016(14):73-75.
赵兴龙. 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王爱玲. 试论有效课堂评价体系的构建[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52-55.
果蔬制作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随着学科的发展, 科研仪器方法日新月异, 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其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将学科的发展反映到教学过程中。21世纪科技发展, 信息急剧增长, 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参与竞争的能力, 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更重要的是应具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等综合素质。因此, 只有不断更新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及其施教方法, 才能适应人才培养新形势的需要。《果蔬加工贮运学》实践教学的加强对于专业建设、学生就业乃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都具有重要意义。
1《果蔬加工贮运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果蔬加工贮运学》是一门实验性、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理论与生产结合紧密, 果蔬采摘、采后的商品化处理、加工工艺、贮藏保鲜等技术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且果蔬采后生命活动仍在继续, 每个采后环节产品的生理、病理均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对环境条件也有不同的要求, 而且对之要采取一些不同的处理措施。因此, 该实验课具有连续性强、干扰因素多、数据处理复杂、结果分析难度大等特点。另一方面, 随着果蔬采后加工和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 需要及时补充、更新、完善原有的实验内容。
传统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 实验指导一旦确定, 则很难引入新的实验内容。再加上实验经费紧张, 也为实验课内容的更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学存在明显的缺陷。《果蔬加工贮运学》需要加强动手实践, 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
2 加强《果蔬加工贮运学》实践教学的措施
2.1 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加强实验课教学是提高《果蔬加工贮运学》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1]。通过实验, 学生才能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 提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以实验教学硬件建设为重点, 抓住石河子大学进入“211大学”的机遇, 利用本课程被评选为石河子大学一类课程的契机, 新进和补充了各类仪器设备, 如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真空冷冻干燥机、高速冷冻离心机、食品水分活度测定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分子蒸馏设备、喷雾干燥、超临界CO2萃取等气相色谱仪、红外分析仪、O2和CO2气体分析仪等。使实验室的硬件条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2 采用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 开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在实践教学中, 坚持经典内容的稳定性和现代内容的可塑性之间的有机统一,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补充新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讲解理论在指导生产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可能采取的技术措施.使学生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结合果蔬加工贮运学内容让学生做开放性创新型实验和科学研究。确保完成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情况下, 尽可能安排较多的实验课内容。在实验课内容的安排上, 既有验证课堂基本理论的一些常用的简易实验, 如果蔬可固含量的测定、果蔬总酸含量的测定等研究;也有联系生产实践的一些初级实验, 如果蔬罐头的制作、果蔬汁的制作、果蔬呼吸强度快速测定等, 同时还有一些实践性强的综合试验, 如简易气调贮藏等。这些实验可使学生开阔视野, 得到创新性思维方法的训练。
2.3 建立《果蔬加工贮运学》实践教学基地
为学生建立固定的《果蔬加工贮运学》课程参观、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强调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 建立双方“平等、互利、互信”的合作关系, 调动基地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3]。我们先后与中基华隆食品有限公司、新天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石河子神内食品有限公司、石河子粮油加工厂、康师傅食品厂、香巴拉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使之成为果蔬贮藏加工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 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资源开展实习教学, 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最好手段之一[2]。教学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4 按论文格式撰写实验报告, 培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
实验结束之后, 教师选一组比较典型的数据结果对学生进行实验报告撰写的范例讲解, 要求各组同学进行数据整理和结果分析, 并按照标准研究论文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 对各自的结果进行系统分析, 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讨论。由于每位学生均有自己的实验结果, 故在报告的分析讨论中学术思想异常活跃, 充分运用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于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结果, 也能主动与教师讨论或查阅有关资料找出发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巩固了课堂理论教学内容, 对以往所学知识能有效利用, 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论文写作的能力, 为将来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在《果蔬加工贮运学》这门课程的实验课上应用以上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 使该门课程更加合理、科学和完善, 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为《果蔬加工贮运学》实验课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摘要:《果蔬加工贮运学》是一门实验性、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针对传统实验课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经过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果蔬加工贮运学,实践教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君兰, 张有录.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教学设计实验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 2004, 20 (5) :90~95.
[2] 杨国良, 高瑞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学研究, 2005 (1) :20~21.
果蔬制作教学反思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