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常识介绍范文
古代文学常识介绍范文第1篇
2、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为汉代散体大赋成熟的代表作,对后来的辞赋创作影响很大。
3、东汉中期郑衡的《归田赋》语言平浅清新、体制短小,通常被看作汉代散体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的标志。
4、《史记》首创纪传体,第一次找到了文学与史学的契合点。“历史人生化,人生历史化”。 《史记》旧注有三家,即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张守节《史记正义》。 《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史学著作,是司马迁的首创。
5、班固《汉书》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6、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其中王粲、刘桢的成就最突出。王粲的诗歌被刘勰许为“七子之冠冕”。
7、曹植的诗歌“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锺嵘《诗品》)。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诗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以游仙为题材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
8、鲍照对七言诗的成熟与发展很有贡献,其创造的七言歌行体对唐代李白、高适、岑参等人有较大影响。鲍照的边塞诗,在边塞诗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9、江淹诗文上承元嘉,下启永明,至永明后期,即有“才尽”之讥。
10、庾信诗歌风格以华艳为主,为宫体诗的重要作家。其诗赋集六朝之大成,导唐人之先路,其骈文更是自隋唐至明清一直被学者奉为楷模。
11、庾信《哀江南赋》名“哀江南”,盖有取于《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句意。
12、曹丕《燕歌行》是我们能见到的最古的完整的七言诗。
13、锺嵘《诗品》评论左思诗:“文典以怨,颇为惊切,得讽谕之致。”就是指《咏史》而言。 左思的《咏史》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
14、谢灵运是中国诗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作家,他的诗打破了东晋诗坛上玄言诗的统治,扩大了诗歌的题材领域,推动了文学的发展。谢灵运诗往往是由纪游、写景、说理三部分构成。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15、鲍照、谢灵运和颜延之被称为元嘉三大家。
16、沈约历仕宋、齐、梁三代,是齐梁文坛的领袖。他和谢脁等人开创的“永明体”是比较自由的古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
17、谢灵运与谢脁并称大小谢。
18、谢脁的《玉阶怨》是一篇写宫怨的小诗,是唐代诗人以
五、七言绝句写宫怨的先声。
19、“八友”是指萧衍、沈约、谢脁、王融、范云、萧琛、任昉、陆倕。 20、《吴越春秋》进一步强化史传作品的文学性,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
21、马第伯得《封禅仪记》,是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游记。
22、《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锺嵘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刘勰谈到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的古诗时称“实五言之冠冕也”。
23、贾谊是汉初骚体赋的代表作家,也是现今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汉代赋作家。
24、扬雄“四大赋”是:《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京都赋滥觞于扬雄的《蜀都赋》。
1
25、“箫声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原型。王褒《洞箫赋》有生成开创之功。
26、两汉乐府叙事诗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27、刘歆的《遂初赋》是汉代纪实性述行赋的开山之作。
28、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
29、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30、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31、萧统的《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32、锺嵘《诗品》说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33、《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34、阮籍的《咏坏诗》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35、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36、郭璞被刘勰评为“足冠中兴”,被锺嵘评为“中兴第一”。朱自清说“游仙之作以仙比俗,郭璞是创始的人。”
37、兰亭诗艺术水平不高,但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
38、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
39、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填空题收集: A
1、《哀江南赋》的作者是。
2、“北朝三才子”是指、、三位作家。
3、《玉台新咏》的编者是。
4、“举手长劳劳,。”(《孔雀东南飞》)
5、 “,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答案:
1、庾信
2、温子升、邢邵、魏收(答对三个给1分,否则不给分)
3、徐陵
4、两情同依依。
5、丈夫志四海。(
4、5填空有错别字不给分)
B
1、《五噫歌》的作者是。
2、文学史上的“阴何”是指、两位作家。
3、“永明体”产生在时代。
4、“蝉噪林愈静,。”(王籍《入若耶溪》)
5、 “,澄江静如练。”(谢灵运《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答案:
1、梁鸿
2、阴铿、何逊
3、南朝齐永明时期
4、鸟鸣山更幽。
5、余霞散成绮。
C
1、《论衡》的作者是。
2、文学史上的“元嘉三大家”是指、、三位作家。
3、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是、等人。
4、“落地为兄弟,。”(陶渊明《杂诗》)
5、 “,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答案:
1、王充
2、谢灵运、颜延之、鲍照(答对三个给1分,否则不给分)
3、孙绰、许询
4、何必骨肉亲
5、时危见臣节 (
4、5填空有错别字不给分)
D
1、司马迁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____________。”
2、《乐府诗集》的编者为______。
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__________。
4、“刚肠疾恶,遇事便发”的诗人是__________。
5、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诗人是__________。 答案:
1、成一家之言
2、郭茂倩
3、《文选》
4、嵇康
5、庾信
E
1、标志着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作品是__________。
2、司马迁在__________一文中说明了他遭受“李陵之祸”的经过。
3、《孔雀东南飞》最早见载于徐陵所编__________。
4、正始时期四言诗写作别开生面的诗人是__________。
5、《哀江南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
1、《七发》;
2、《报任安书》;
3、《玉台新咏》;
4、嵇康;
5、庾信。
F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年不满百,_____________。 3.自古圣贤皆贫贱,_____________。 4.池塘生春草,_____________。
5.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 6.奇文共欣赏,_____________。 7.平畴交远风,_____________。 8.大江流日夜,_____________。
答案:
1、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2、常怀千岁忧;
3、何况我辈孤且直;
4、园柳变鸣禽;5.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6.疑义相与析;
7、良苗亦怀新;
8、客心悲未央。
G 27.《吕氏春秋》属于:
①儒家著作 ②道家著作 ③法家著作 ④杂家著作 28.两汉王朝总共:
①二百余年 ②三百余年 ③四百余年 ④五百余年 29.今存汉代最早的一篇以秦亡为史鉴的文章,是:
①贾山的《至言》 ②贾谊的《过秦论》 ③晁错的《论贵粟疏》 ④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30.两汉文学史上,第一位凭吊屈原的作家是: ①贾谊 ②枚乘 ③司马迁 ④刘向 ⑤王逸 31.曾任过长沙王太傅的汉代作家是: ①贾谊 ②枚乘 ③司马相如 ④王褒 ⑤扬雄 32.贾谊所著文章五十八篇,刘向编为:
①《新语》 ②《新书》 ③《新论》 ④《陈政事疏》 33.被后人称为“万言书之祖”的奏疏之文是:
3 ①贾谊的《陈政事疏》 ②晁错的《论贵粟疏》 ③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④司马相如的《封禅文》 34.《天人三策》的作者是:
①贾谊 ②董仲舒 ③桓谭 ④王充 ⑤张衡 35.下列人选中,哪一位作家“字长卿”: ①枚乘 ②司马相如 ③司马迁 ④扬雄 ⑤班固 36.下列人选中,哪一位作家“字子长”: ①枚乘 ②司马相如 ③司马迁 ④扬雄 ⑤班固 37.《说苑》的编者为:
①扬雄 ②刘向 ③班固 ④王充 ⑤王符 38.《新论》的作者是:
①陆贾 ②贾谊 ③扬雄 ④桓谭 ⑤王充
39.东汉时期,敢于在当朝皇帝面前明确反对谶纬的作家是:
①桓谭 ②王充 ③班固 ④张衡 ⑤蔡邕 40.王充最为推崇的作家是:
①贾谊 ②司马迁 ③司马相如 ④扬雄 ⑤桓谭
41.在自己的论著中鲜明地提出“疾虚妄”主张的是:
①贾谊 ②司马迁 ③桓谭 ④王充 ⑤张衡 42.“才有浅深,无有古今;文有真伪,无有故新”,出自于 ①《报任安书》 ②《报孙会宗书》 ③《盐铁论》 ④《论衡》
43.《潜夫论》的作者是:
①邹阳 ②东方朔 ③司马迁 ④王符 ⑤仲长统 44.《昌言》的作者是:
①邹阳 ②东方朔 ③司马迁 ④王符 ⑤仲长统 45.标志着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作品是:
①《吊屈原赋》 ②《七发》 ③《子虚赋》 ④《上林赋》 ⑤《二京赋》
46.《长门赋》的作者是:
①贾谊 ②枚乘 ③司马相如 ④扬雄 ⑤张衡 47.《大人赋》的作者是:
①贾谊 ②枚乘 ③司马相如 ④扬雄 ⑤张衡 48.“曲江观涛”一节见于:
①《七发》 ②《上林赋》 ③《两都赋》 ④《二京赋》 ⑤《归田赋》 49.《洞箫赋》的作者是:
①贾谊 ②枚乘 ③司马相如 ④王褒 ⑤扬雄 50.《悲士不遇赋》的作者是:
①贾谊 ②东方朔 ③司马迁 ④扬雄 ⑤赵壹
51.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这一看法的赋家是: ①贾谊 ②枚乘 ③司马相如 ④扬雄 ⑤张衡 52.《论六家要旨》的作者是:
①司马谈 ②司马迁 ③班彪 ④班固 53.《史记》人物中说出“彼可取而代也”一语的是: ①荆轲 ②嬴政 ③陈涉 ④项羽 ⑤刘邦 54.在《史记》中,孔子的传记见于: ①本纪 ②世家 ③列传 ④表 ⑤书
4 55.《艺文志》始见于:
①《史记》 ②《汉书》 ③《后汉书》 ④《论衡》 56.汉乐府诗中,以下列哪一类歌辞数量最多: ①郊庙歌辞 ②鼓吹曲辞 ③相和曲辞 ④杂歌谣辞 57.《乐府诗集》的编者为:
①刘向 ②王逸 ③萧统 ④郭茂倩 ⑤徐陵 58.《孔雀东南飞》最早见载于:
①《文选》 ②《玉台新咏》 ③《乐府诗集》 ④《汉书》
59.以安分守已与铤而走险两种思想冲突作为主线的汉乐府作品是
①《战城南》 ②《孤儿行》 ③《妇病行》 ④《东门行》 ⑤《有所思》 60.“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出自于:
①《战城南》 ②《有所思》 ③《平陵东》 ④《十五从军征》 61.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点是:
①现实主义精神 ②叙事性 ③以五言为主 ④浪漫主义色彩
62.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
①班固的《咏史》 ②张衡的《同声歌》 ③辛延年的《羽林郎》 ④秦嘉的《赠妇诗》 ⑤《古诗十九首》 63.“缇萦救父”是下列哪一首诗的主题:
①班固《咏史》 ②辛延年《羽林郎》 ③汉乐府《孤儿行》 ④《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64.与《陌上桑》在内容与写法上极为相似的东汉文人诗是: ①《四愁诗》 ②《羽林郎》 ③《赠妇诗》 ④《董娇饶》
65.《同声歌》的作者是:
①辛延年 ②张衡 ③秦嘉 ④班固 ⑤蔡邕 66.《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_ ①《文选》 ②《玉台新咏》 ③《乐府诗集》 ④《汉书》 67.“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是钟嵘对下列哪一类作品的评价: ① 屈原的作品 ②汉乐府 ③《诗经》 ④《古诗十九首》 68.建安著名诗人曹操字
①孟德 ② 孟起 ③子桓 ④ 子 建 69.《咏怀诗》的作者是:
①阮籍 ② 嵇康 ③何晏 ④山涛 70.建安诗风的特点是
①志深笔长,梗概多气 ②嵇志清峻,阮旨遥远
③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④ 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71.《洛神赋》的作者是
①曹操 ②曹丕 ③曹植 ④曹彰 72.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①志深笔长,梗概多气 ②嵇志清峻,阮旨遥远 ③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④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73.下列作品为曹植所作的是
①〈三都赋〉②〈赠白马王彪〉 ③〈咏怀诗〉 ④〈游仙诗〉 74.下列作品作者为刘义庆的是
①〈世说新语〉 ②〈搜神记〉 ③〈笑林〉 ④〈郭子〉 75.最早的纯粹的文人七言诗是
5 ①曹操的〈短歌行〉 ②曹操的〈蒿里行〉 ③ 曹丕的〈燕歌行〉 ④曹植的〈升天行〉 76.左思的代表作是
①〈咏史诗〉 ②〈咏怀诗〉 ③〈游仙诗〉 ④〈赠妇诗〉 78 .郭璞的代表作是
①〈咏史诗〉 ②〈咏怀诗〉 ③〈游仙诗〉 ④〈赠妇诗〉 79.被评为“文典以怨”的作者是 ①左思 ②刘琨 ③ 陆机 ④ 潘岳
80.干宝的志怪小说是
①〈世说新语〉 ②〈搜神记〉 ③〈笑林〉 ④〈郭子〉
答案:27.④ 28.③ 29.① 30.① 31.① 32.② 33.① 34.② 35.② 36.③ 37.② 38.④ 39.① 40.⑤ 41.④ 42.④ 43.④ 44.⑤ 45.② 46.③ 47.③ 48.① 49.④ 50.③ 51.④ 52.① 53.④ 54.② 55.② 56.③ 57.④ 58.② 59.④ 60.④ 61.② 62.① 63.① 64.② 65.② 66.① 67.④ 68.① 69.① 70.① 71.① 72.③ 73.③ 74.② 75.① 76.③ 77.① 78.③ 79.① 80.②
H 12.被后人称为“杂家”著作的有:
①《吕氏春秋》 ②《淮南子》 ③《春秋繁露》 ④《法言》 ⑤《论衡》 13.西汉前期、中期的著作有:
①《吕氏春秋》 ②《淮南子》 ③《法言》 ④《春秋繁露》
14.以下所列作家,哪些主要生活于汉武时期: ①司马相如 ②司马迁 ③刘向 ④东方朔 ⑤枚乘
15.刘向编撰的野史杂传有:
①《吴越春秋》 ②《说苑》 ③《新序》 ④《列女传》 ⑤《七略》 16.东汉反谶纬的代表人物有:
①桓谭 ②班彪 ③王充 ④张衡 ⑤赵壹
17.以下所列,哪些是东汉时期的散文作品:
①《狱中上梁王书》 ②《淮南子》 ③《潜夫论》 ④《论衡》 ⑤《报孙会宗书》 18.属于汉末清议之文的有:
①杨恽的《报孙会宗书》 ②扬雄的《解嘲》 ③王符《潜夫论》 ④崔寔的《政论》 ⑤仲长统的《昌言》 19.“马扬班张”指的是:
①司马相如 ②司马迁 ③扬雄 ④班彪 ⑤班固 ⑥张衡 20.下列作家中,哪几位是蜀郡成都人:
①贾谊 ②司马相如 ③司马迁 ④扬雄 ⑤班固 21.下列作品属于司马相如的有:
①《难蜀父老》 ②《大人赋》 ③《美人赋》 ④《解嘲》 ⑤《幽通赋》 22.写有京都大赋的作家有:
①贾谊 ②枚乘 ③司马相如 ④班固 ⑤张衡 23.司马迁除《史记》外,还写有:
①《报任安书》 ②《答宾戏》 ③《悲士不遇赋》 ④《太史公自序》
24.司马迁从实际出发为那些虽非帝皇但在一定时期为实际统治者的历史人物所作的本纪有:
①《项羽本纪》 ②《高祖本纪》 ③《秦本纪》 ④《吕后本纪》 ⑤《孝景本纪》
6 25.下列人物传记,哪些被司马迁的《史记》撰为“本纪”: ①刘彻传 ②项籍传 ③孔子传 ④嬴政传 ⑤李广传 26.下列司马迁的文章,哪些属于《史记》中的篇目:
①《报任安书》 ②《太史公自序》 ③《悲士不遇赋》 ④《平准书》 ⑤《天官书》
27.班固死后,最终撰完《汉书》的两位作者是:
①班昭 ②马融 ③马续 ④蔡邕 ⑤陈寿
28.大体而言,汉乐府民歌可分为下列三类:
①燕射歌辞 ②相和曲辞 ③杂曲歌辞 ④琴曲歌辞 ⑤鼓吹曲辞 29.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乐府的有:
①《战城南》 ②《回车驾言迈》 ③《妇病行》 ④《西北有高楼》 ⑤《客从远方来》 30.下列诗句中,属于汉乐府的有: ①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②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③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④举手常劳劳,二情同依依
31.下列东汉文人诗作中,属于五言诗体的有:
①辛延年的《羽林郎》 ②班固的《咏史》 ③张衡的《四愁诗》 ④《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2.下列作品中,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有:
①《战城南》 ②《回车驾言迈》 ③《妇病行》 ④《西北有高楼》 ⑤《客从远方来》 33.下列诗句中,属于《古诗十九首》的有:
①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②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 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34.陶渊明的散文作品有
①〈五柳先生传〉 ②〈桃花源记〉 ③〈归园田居〉 ④〈饮酒〉 35.下列小说属于志人小说的有
①〈拾遗记〉 ②〈搜神记〉 ③〈西京杂记〉 ④〈郭子〉 ⑤〈笑林〉 36.南朝民歌大多收入郭茂倩〈乐府诗集〉的
①郊庙歌辞 ② 清商杂曲 ③杂曲歌辞 ④杂歌谣辞 ⑤梁鼓角横吹曲 答案:12.①② 13.②④ 14.①②④ 15.②③④ 16.①③④ 17.③④ 18.③④⑤ 19.①③⑤⑥ 20.②④ 21.①②③ 22.④⑤ 23.①③ 24.①④ 25.①②④ 26.②④⑤ 27.①③ 28.②③⑤ 29.①③ 30.①④ 31.①②④ 32.②④⑤ 33.①③ 34.①②③ 35.③④⑤ 36.②③④
I 16.秦代的唯一作家是_______。
17.西汉前期最为重要的散文作家是_______。 18.贾谊所著文章五十八篇,刘向编为_______。 19.《淮南子》又名_________。 20.《答客难》的作者是_______。 21.字子云的汉代作家是______。 22.《解嘲》的作者是______。
23._______是西汉后期政论文的代表作。它既是文史著作,又是了解中国古代经济体制的材料性文件。 24.《新论》的作者是________。
7 25.《政论》的作者是______。 26.《潜夫论》的作者是______。
27._____是汉代最为主要的文学样式,其形式介于诗歌与_____之间 28.标志着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作品是__________。
29._________这一赋作设为子虚先生与乌有先生的对话。 30.“亡是公”是_________中的人物。 31.据《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曾曰:“赋家之心,_________,总览人物。” 32.“枚马”指的是枚乘与_________。 33.西汉后期最大的辞赋家是_______。 34.首创京都题材的赋家是_________。 35.东汉前期最大的辞赋家是_______。
36.由汉大赋转为抒情小赋、在汉赋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作家是_______。 37.司马迁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____________。” 38.司马迁在__________一文中说明了他遭受“李陵之祸”的经过。 39.《史记》将贾谊与______合为一传。 40.“作壁上观”这一成语源于___________。 41.“今若屈原,露才扬己”是______所言。 42.《乐府诗集》的编者为______。 43.《孔雀东南飞》最早见载于徐陵所编__________。
44.以安分守己与铤而走险两种思想冲突作为主线的汉乐府作品是_______。 45.汉乐府民歌最大的艺术特点是_________。 46.《汉书艺文志》称汉乐府“皆_________,缘事而发。” 47.《大风歌》的作者是______。
48.张衡是在_______之后继续创作
五、七言诗的著名文人。
49.与《陌上桑》在内容与写法上极为相似的东汉文人五言诗是_________。 50.《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__________。 51.“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是_______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 52.著名文学批评著作〈典论。论文〉的作者是。 53.〈哀江南赋〉的作者是。 54.〈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 55.“刚肠疾恶,遇事便发”的诗人是。 56.北朝诗人庾信的字是。
57.建安“三曹”是指、、。 58.正始时期四言诗写作别开生面的诗人是。 59.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发生在。
60.晋末宋初对七言诗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诗人是。 61.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是。 答案:16.李斯17.贾谊18.《新书》19.《淮南鸿烈》20.东方朔21.扬雄22.扬雄23.《盐铁论》24.桓谭25.崔寔26.王符27.赋,散文28.《七发》29.《子虚赋》30.《上林赋》31.苞括宇宙32.司马相如33.扬雄34.班固35.班固36.张衡37.成一家之言38.《报任安书》39.屈原40.《史记项羽本纪》41.班固42.郭茂倩43.《玉台新咏》44.《东门行》45.叙事性46.感于哀乐47.刘邦48.班固49.《羽林郎》50.《文选》51.钟嵘52.曹丕53.庾信54.阮籍55.嵇康56.子山57.曹操 曹丕 曹植58.嵇康59.晋宋之交60.鲍照61.庾信
8 J 13.十五从军征,____________。
14.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来归相怒怨,____________。 16.我欲与君相知,____________。 17.人生有新故,____________。 18.所遇无故物,____________。 19.生年不满百,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与君生别离。 21.相去日已远,_____________。
22.胡马依北风,____________。 23.浮云蔽白日,____________。 24.不惜歌者苦,____________。
25.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 26.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 27.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 28.采菊东篱下,。 29.自古圣贤皆贫贱,。 30.池塘生春草,。
古代文学常识介绍范文第2篇
一、先秦时期
1.诗歌
A.《诗经》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2)《诗经》原名《诗》或《 诗三百 》。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其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列为“六经”之一。( 诗 、 书 、 礼 、 易 、 乐 、 春秋 )
(3)《诗经》内容上分为“ 风 ”“ 雅 ”“ 颂 ”三个部分。表现手法为“ 赋 ”“ 比 ”“ 兴 ”,合称“六义”。
(4)“六艺”是指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包括: 礼 、 乐 、 射 、 御 、 书 、 数 。
B.楚辞 (1)《诗经》和“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代表先秦诗歌的最高成就,开创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到西汉 刘向 编辑成书,《楚辞》又成了诗歌总集的名称。
(2)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离骚 》是现存第一篇抒情长诗。 屈原,名 平 ,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他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 九章 》、《 天问 》等。
宋玉,屈原弟子,主要作品有《 九辩 》、《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 2.先秦历史散文 (1)《 尚书 》:原名《书》,儒家“六经”之一,又称“书经”。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2)《 春秋 》: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一般认为是 孔子 所作。儒家“六经”之一。开创了编年的体例。核心思想是“尊王攘夷”。“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一字寓褒贬的语言特点。
(3)《 国语 》: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相传由 左丘明 所著,以记言为主,按照八国分别记载了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的历史。
(4)《 左传 》: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先秦史家散文的高峰。是《 春秋左氏传 》的简称,与《 春秋公羊传 》、《 春秋谷梁传 》合称“春秋三传”。相传为春秋时期 左丘明 作。
(5)《 战国策 》:战国“杂史”,纵横家言。由西汉 刘向 整理汇编而成,国别体史书。 3.先秦诸子散文
《汉书艺文志》所谓“九流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家。其中,儒墨二家并称“显学”。
(1)《论语》:儒家经典。是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以记言为主。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与“礼”。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春秋鲁国人,儒家创始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2)《孟子》:儒家经典。孟子,名 轲 ,字 子舆 ,邹国人,儒家重要人物,提出了“性善论”,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
(3)《荀子》:儒家著作。荀子,名 况 ,后人尊称“荀卿”,赵人,战国后期儒家代表人
1 物,集大成的思想家。提出“性恶论”。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名 翟 ,鲁国人,墨家创始人。 (5)《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老子,姓 李 名 耳 ,字 伯阳 ,春秋楚国人,道家创始人。
(6)《庄子》:唐玄宗时称《南华经》,道家经典,庄子,名 周 ,战国宋国人。代表篇《逍遥游》、《齐物论》、《秋水》。
(7)《韩非子》法家重要论著,韩非,韩国人,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兵家著作,孙子著。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名 武 ,字 长卿 ,春秋末期齐国人,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即《吕氏春秋》,杂家代表著作。相传由 吕不韦 集门人编写。 (10)南宋朱熹将《 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 》合称为“四书”。 “五经”,指儒家的五种经典,指《 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 》。
二、秦汉时期
1.汉代的论说散文
(1)贾谊,西汉初杰出的和文学家。著名散文有:《 过秦论 》、《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著名辞赋有:《 吊屈原赋 》、《鹏鸟赋》。
(2)晁错:《论贵粟疏》、《守边劝农疏》、《论削藩疏》是代表政论文。
(3)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字子政,与其子刘歆完成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七略》。另著分类故事集《说苑》《新序》。(09年高考已考过)
(4)刘安:西汉淮南王,招门客集体编著《 淮南子 》(《淮南鸿烈》)。 (5)扬雄:仿《论语》作《 法言 》,仿《周易》作《 太玄 》。 2.汉代的史传散文
(1)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字 子长 ,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史记》,又叫《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分为 本纪(12) 、 世家(30) 、 列传(70) 、 书(8) 、 表(10) 五部分。司马迁还有辞赋8篇和著名的散文《 报任安书 》。
(2)班固与《汉书》
班固,字 孟坚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西汉)。全书共100篇,分为 纪 、 传 、 表 、 志 四部分。班固还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著有《 两都赋 》。
(3)《史记》、《汉书》和南朝宋范晔的《 后汉书 》、西晋陈寿的《 三国志 》被称为“前四史”。
3.汉赋
“汉赋四大家”是: 扬雄 《甘泉赋》、 司马相如 《子虚赋》、《上林赋》、 班固 《两都赋》、 张衡 《二京赋》、《归田赋》。
4.汉乐府民歌 《 孔雀东南飞 》(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离骚》),也是古代最长的民间叙事诗,它与北朝的《 木兰诗 》合称为“乐府双璧”。
2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1.建安文学和“三曹七子”
建安文学文风清峻,慷慨悲壮,被称为“建安风骨”。
“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 曹丕、 曹植。曹操的《 观沧海 》、《蒿里行》、《 龟虽寿 》,曹丕的《 燕歌行 》(我国诗歌历史上第一首成熟的七言古诗),曹植(建安之杰)的《名都篇》、《 白马篇 》、《 洛神赋 》都很有名。
“建安七子”: 孔融 、 陈琳 、 王粲 、徐干、阮瑀yǔ、应玚yáng、刘桢zhēn。
“竹林七贤”: 阮籍 、 嵇康 、山涛、 刘伶 、王戎、向秀、 阮咸 。 2.两晋文学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指张载、张协、张亢、陆机、陆云、潘岳、潘尼和左思。 3.晋宋山水田园文学
陶渊明,名 潜 ,字 元亮 ,世称 靖节先生 ,自称五柳先生。《桃花源记》、《归去来辞》、《五柳先生传》、组诗《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颜延之、鲍照、 谢灵运 合成“元嘉三大家”。 诸葛亮《 出师表 》、 范晔 《后汉书》、 陈寿 《三国志》、王羲之《 兰亭集序 》都名垂史册。
4.魏晋南北朝文论
(1)曹丕《典论论文》我国第一篇文学批评论文。 (2) 陆机 《文赋》第一篇系统的文学创作论。
(3)刘勰《 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 (4) 钟嵘 《诗品》,第一部诗歌专论。 (5) 萧统 《(昭明)文选》,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 5.魏晋南北朝小说
(1)干宝《 搜神记 》我国第一部志怪(神话)小说集。
(2)刘义庆《 世说新语 》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四、隋唐五代时期
1.唐诗
“初唐四杰”: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滕王阁序》、 杨炯 《从军行》、 卢照邻 《长安古意》、 骆宾王 《在狱咏蝉》。
“吴中四士”: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贺知章、张旭、包融。 田园山水诗人:王维,字 摩诘 ,世称 王右丞 ,人称“诗佛”。苏轼赞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名作有《渭川田家》、《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竹里馆》、《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关西》、《鸟鸣涧》。孟浩然《过故人庄》、《宿建德江》。
边塞诗人: 高适 ,字达夫,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 岑参 ,世称岑嘉州,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 (七绝圣手)代表作《从军行》
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人民诗人 白居易 。
李白,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3 杜甫,字 子美 ,又称 杜工部 ,自称少陵野老,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名作有“三吏”(《 潼关吏 》、《 石壕吏 》、《 新安吏 》)、“三别”(《 无家别 》、《 垂老别 》、《 新婚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
白居易,字 乐天 ,号 香山居士 。是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 , 歌诗合为事而作 ”。著有《白氏长庆集》,主要作品《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
李贺 被称为“诗鬼”。 刘禹锡 被誉为“诗豪”。
“小李杜”: 李商隐 、杜牧。李商隐,字义山,代表作《无题》、《夜雨寄北》、《锦瑟》、《贾生》。杜牧,字 牧之 ,世称“ 杜樊川 ”,代表作《阿房宫赋》、《泊秦淮》、《赤壁》。
“诗中三李”为 李白 、 李商隐 、 李贺 。 2.唐代散文古文运动
韩愈,字 退之 ,自号 昌黎 ,又称 韩吏部 。韩愈的文学主张:文以载道、不平则鸣、学古创新、提高学养。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代表作《师说》、《祭柳子厚文》等。
柳宗元,字 子厚 ,又称 柳河东 。柳宗元的文学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主张文以明道,强调作家的修养,重视艺术形式的作用。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
3.花间词派: 温庭筠 ,本名岐,字飞卿,代表作《菩萨蛮》、《商山早行》。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五、宋代文学
1.宋词从风格上划分,大致分为以 苏轼 、 辛弃疾 为代表的宋词豪放派。以 柳永 、 李清照 、 姜夔 等人为代表的宋词婉约派。
苏轼,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人。与其父 苏洵 、弟 苏辙 号称“三苏”。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龙吟》、《浣溪沙》。
辛弃疾,字 幼安 ,号 稼轩 ,有《稼轩长短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爱国词人。
柳永,字 耆卿 ,原名三变,世称“ 柳屯田 ”。代表作《八声甘州》、《雨霖铃》。 秦观,字 少游 ,代表作《鹊桥仙》、《满庭芳》。 周邦彦 ,字美成,号 清真居士 。 李清照,号 易安居士 ,著有《漱玉集》、《词论》一篇。代表作《声声慢》等。提出“词别是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姜夔,号 白石道人 ,代表作《 扬州慢 》。 陆游,字 务观 ,号 放翁 ,代表作《示儿》、《游山西村》、《书愤》、《长歌行》等。 范仲淹,字 希文 ,谥号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 文天祥,号 文山 ,代表作《 过零丁洋 》《正气歌》。 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及
欧阳修 ,字 永叔 ,号 醉翁 、 六一居士 ,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代表作《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秋声赋》。
王安石 ,字介甫,晚年号 半山 ,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代表作《伤仲永》、
4 《游褒禅山记》。
苏洵 ,字 明允 ,号 老泉 ,眉州眉山人。代表作《六国论》。 苏辙,字 子由 ,眉州眉山人。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
曾巩,字 子固 ,南丰(今属江西)人。世称“ 南丰先生 ”。
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字 鲁直 ,号山谷。以及 张耒 、 晁补之 、 秦观 。 4.诗话:欧阳修《 六一诗话 》、 姜夔 《白石诗话》、严羽《 沧浪诗话 》。 词话: 李清照 《词论》。笔记: 沈括 《梦溪笔谈》、陆游《老学庵笔记》。 5.司马光《 资治通鉴 》,中国第一部(最大的)编年体通史。
六、元代文学:
散曲和 杂剧 统称为元曲。散曲,又分 小令 和套数。 元曲四大家: 白朴 ,名作有《墙头马上》、《梧桐雨》。 关汉卿 ,名作有《窦娥冤》。 马致远 ,名作有《汉宫秋》。 郑光祖 ,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王实甫《 西厢记 》、纪君祥《 赵氏孤儿 》。
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梧桐雨》、《汉宫秋》。
七、明清文学:
明清小说
明朝人称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为四大奇书。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刘鹗的《老残游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曾朴的《孽海花》。
“三言二拍”(明)是指 冯梦龙 编选的《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及 凌濛初 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代表作《 聊斋志异 》。
吴敬梓 《儒林外史》。
明代,汤显祖《 牡丹亭 》。
清代,洪升的《 长生殿 》,孔尚任的《 桃花扇 》。两人被称为“南洪北孔”。 龚自珍《已亥杂诗》、他的散文《病梅馆记》。
前后七子
出现于明代,由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等为领袖,称为前后七子的十四人,标榜所谓的"复古",并且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
唐宋派
中国明代中叶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嘉靖年间的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人。该派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
5 公安派
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宗道(兄),袁中道(弟)又次之。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桐城派
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创始人是方苞,代表人物还有刘大櫆、姚鼐。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
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袁枚倡导性灵说。它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派别之一。
古代文学常识介绍范文第3篇
(二)主要特征:
理解后简答
古希腊文学的特征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的冲天怒火,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 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 寓言、 故事、 教谕诗、 抒情诗、 散文 、小说
(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等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 主要成就:戏剧成就最大,另外还有抒情诗、 散文、 寓言、 悲剧、 喜剧、 文艺理论。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文艺理论家 :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代表作 《对话录》。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第三时期从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 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米南德(雅典人)田园诗(牧歌):主要作家:忒俄克里托斯
二 古罗马文学(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古罗马文学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时孕育时期繁荣时期 早期:戏剧首先繁荣
代表作家普劳图斯:多以希腊的故事题材为基础(代表作《双生子》《一坛黄金》早期基督教文学(是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相交而产生的,产生于公元1世纪中叶到2世纪末,罗马帝国强盛时期。与后来的基督教文学一道构成了欧洲文学的另一个源头)早期基督教文学的最高成就:《新约全书》:共27卷,分为“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启示录”4类。福音书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基督教精典:《旧约全书》(简称《旧约》)
第二节 古希腊神话
神话是原始人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古代人们通过幻想和想象把自然界和社会形态拟人化或形象化的展示。
产生原因 1生产力低下2人们认识能力低下
希腊神话 英雄的传说(人神结合); 神的故事
两大神系:前奥林波斯神系
混沌神(哈俄斯) 光明 大地(地母该亚)
黑暗神(厄瑞波斯)光明白昼 (天神乌拉诺斯) 提坦诸神(六男六女)
克洛诺斯 宙斯瑞亚 赫拉
俄林波斯神系:阿波罗(太阳神)三个摩伊拉(命运女神)赫拉(天后掌管婚姻) 雅典娜(智慧女神)宙斯 阿弗洛狄忒(爱神) 阿忒弥斯(月神) 缪斯(文艺女神)
体现了:
1 血缘家族、杂交婚姻。
2 母权制(该亚、瑞亚)
术语解释:
奥林波斯神系:
1 相传俄林波斯山上居住了一个神的大家族。众神之王掌管天上人间,其它神有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忒弥斯等。
2 他们和人同形同性,有时还和人间美貌男女恋爱,不同之处他们长生不死。3 希腊众神没有主宰人类的绝对力量,体现了希腊神话的民主性和进步性。
英雄传说:主要有赫刺克勒斯建立十二大功的故事、伊阿宋率众英雄取金羊毛的故事等。
希腊神话的特征:1 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偏重于神人同形同性,他们不但有人的形象和性格,甚至七情六欲等。与人的区别:长生不死,无比的法术和智慧,超人的神力。他们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而且也是社会力量的表现。“神的故事”实际基于人的体验、感受,可以说是“人话”。2 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希腊神话“神人合一”神所经历的生活,实际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活。对神的肯定与赞扬,实际也是对人的。他们的冥界也充满光明、人间气息,不存在“末日审判”的恐怖与神秘。3地位和影响无可比拟,思想性和艺术性相当高。 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是它的土壤”。
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也是它的土壤。1 希腊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大多以神话为题材。2 希腊文学中没一部完整的神话。散见于希腊的各种文学作品中,因此希腊的文学作品保留了希腊神话。3希腊神话的地位和影响是无可比拟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相当的高度。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4 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愿望)主要特征:适应市民的政治要求和生活愿望。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赞扬市民的才智,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主要创作手法:讽刺主要体裁: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市民戏剧等。
《列那狐的故事》:以动物讽喻现实,通过动物间的斗争来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在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列那狐是市民的化身,在它身上体现市民阶级的二重性:一方面:与象征豪门权贵的狮、狼、熊、等大动物斗争,表现了市民阶级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思想。另一方面:它又欺凌和残害象征贫苦人民的麻雀、乌鸦、鸡、兔等小动物,表现了市民上层与下层之间的斗争诗中运用喜剧手法,通过动物的形象歌颂了市民阶级的机智讽刺和嘲弄了贵族、僧侣等统治阶级。
普罗旺斯抒情诗:(1) 抒情诗的中心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2) 普罗旺斯所所抒情诗受民间诗歌影响较大,主要是写骑士和贵妇人的爱情故事。(3) 最著名的《破晓歌》写的是骑士和贵妇人在黎明前依依惜别的情景。具有反禁欲主义和反封建等级制度的特色。 但丁 (意大利)身于佛罗伦
古代文学常识介绍范文第4篇
(1)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主要作品有《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为《范文公集》,属豪放派。
(2)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主要作品《雨霖铃》、《八声甘州》等,有《乐章集》传世。大量创制慢词(长调),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3)晏殊,字同叔,谥元献。主要作品有《浣溪沙》、《蝶恋花》等,著有《珠玉词》、《曼元献遗文》。尤擅小令,风调闲雅,气象富贵。
(4)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他的《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5)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嘉祐集》,《六国论》出于此。作品以史论、政论为主。
(6)曾巩,字子固,谥文定。南丰人,又称南丰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元丰类稿》(以年号命名)。
(7)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洲》等,集为《王临川集》,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8)司马光,字君实,封温国公,谥文正,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史界“两司马”之一。主要作品《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上自战国下至五代计1362年的史实,史书“双壁”之一。
(9)沈括,字存中,晚年居梦溪国。主要作品有《梦溪笔谈》,《采草药》、《雁荡山》、《活版》出于此。
(10)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之子。在书法上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主要作品有《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七集》。他是宋代最伟大的文人,能“出心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开创了豪放词派,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
(11)苏辙,字子由,“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之弟,主要作品有《栾城集》。
(1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古代最重要的女词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13)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书愤》、《示儿》、《钗头凤》等。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14)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人称“词中之龙”。主要作品有《稼轩长短句》,名篇《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等。宋词中成就卓越者,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
(15)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主要作品有《白石道人歌曲》,《扬州慢》等出于此。
(16)文天祥,字宋瑞、履善,号文山,民族英雄。主要作品有《正气歌》、《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17)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岳飞今存词仅三首,他的《满江红》词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18)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作品有《诚斋集》,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西湖夏季秀丽风貌,新鲜活泼而富有诗趣。
(19)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苏轼。
7﹒元代文学
(1)关汉卿,号已斋叟。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2)王实甫,主要作品有《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3)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结为《东篱乐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古代文学常识介绍范文第5篇
诗歌按时代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类型,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三)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①新诗旧体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写的自由体诗,如《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都是新诗。今人用文言写的格律诗称为旧体诗,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陈毅的《梅岭三章》。二者都是现代诗歌。
②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③律诗绝句(又叫截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④歌行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⑤乐府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⑥题目词牌
题目和词牌的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题目,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分成两段的词上段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下阙”(或“下片”)(“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⑦散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只有“天净沙”一曲。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它含有属于“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子,而其中“哨遍”是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⑧元杂剧
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每本为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必要时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如《窦娥冤》就是旦本,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是宾白,宾白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的人物自叙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旦(女角色),扮演女主角的叫正旦,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末(男角色),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扮演老年妇女的称卜儿。
⑨宫调曲牌
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如《长亭送别》中的《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四边静》《朝天子》《满庭芳》《五煞》等都是曲牌。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须属于一种宫调;一种宫调下有的有若干个曲牌;宫调是音乐术语,表示声音的高低等,如《长亭送别》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和文学运动
1.山水田园诗派。以描写恬静悠然的自然风光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或流露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或表现隐逸避世的消极思想。其代表作家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等。
2.边塞诗派。以边塞生活、战争为题材。代表作家有唐代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等。
3.豪放派。宋代词坛的一大流派,其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婉约派。宋代词坛上的一大流派,其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
5.新乐府运动。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虽称为乐府,但不拘于声律,故称新乐府。白居易所作五十首,颇多反映社会矛盾之作,在当时较有现实意义,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多以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三、中国古代诗人作品
(一)春秋时代
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植》《硕鼠》《七月》。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
《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二)两汉
3.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情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4.曹操,小名阿瞒,字孟德,追尊为武帝,“三曹”之首。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属乐府歌辞。开创“建安风骨”新风。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5.曹植,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
6.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7.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
(五)唐
8.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杨炯)。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9.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10.王之涣,字季陵。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属边塞诗派。
11.孟浩然,襄阳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
12.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善边塞诗、宫怨诗。
13.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相思》《观猎》《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结为《王右丞集》,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4.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
15.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等,结为《李太白集》,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古典诗歌艺术的高蜂。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16.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为《杜工部集》。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首创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17.岑参,曾任嘉州刺使,世称岑嘉州。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结为《岑嘉州诗集》。
18.孟郊,字东野。著名苦吟诗人。主要作品为《秋怀》《贫女词》《游子吟》等,结为《孟东野诗集》。长于五言,多寒苦之音,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
19.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谥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为《师说》《马 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掘弃南北朝以来的骈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提出“唯陈言之务去”的要求。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20.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为《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结为《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2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传其诗老妪可懂。
22.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柳州刺使,又称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 (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信》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 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23.李贺,字长吉。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结为《昌谷集》。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词瑰丽,有浪漫主义色彩,风格独特。被称为“诗鬼”。
24.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结为《樊川文集》。尤擅七律七绝。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25.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主要作品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乐游原》《锦瑟》《无题》等。结为《李义山诗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是一首长篇政治诗。《无题》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秀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26.李煜,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主要作品为《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令》等,与其父李碾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六)宋
27.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为《范文正公集》兼工诗词散文,属豪放派。
28.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主要作品为《雨霖铃》《八声甘州》等,有《乐章集》传世。大量创制慢词(长调),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29.晏殊,字同叔,谥元献。主要作品为《浣溪沙》《蝶恋花》等,存《珠玉词》《曼元献遗文》。尤擅小令,风调闲雅,气象富贵。
30.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文坛领袖,“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出于此)。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31.苏询,字明允,号老泉。“八大家”之一,与子轼、辙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嘉右集》(《六国论》出于此)。作品以史论、政论为主。
32曾巩,字子固,谥文定。南丰人,又称南丰先生。“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元丰类稿》(以年号命名)。
3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谥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乡贯临川,集为《王临川集》,列宁称之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34.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八大家”之一,在书法上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七集》《苏文忠公集》。宋代最伟大的文人。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开创了豪放词派。与韩愈并誉为“韩潮苏海”。
35.苏辙,字子由,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栾城集》。
36.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古代最重要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37.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结为《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38.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拭并称“苏辛”。人称“词中之龙”。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等。宋词中成就卓异者,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
39.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主要作品为《白石道人歌曲》,《扬州慢》等出于此。
40.文天祥,字宋瑞,履善,号文山,民族英雄。主要作品为《正气歌》《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有《文山先生全集》。爱国精怀激昂动人。
(七)元
41.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
42.王实甫,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43.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四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等,结为《东篱乐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44.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主要作品为《云庄休居自道小乐府》,其中《山坡羊潼关怀古》一首最成功。
古代文学常识介绍范文第6篇
一、文史典籍: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二、朝代传说: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zhuān xū )、帝喾(kù)、唐尧、虞舜
三、地理: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今山东省),西岳华山(今陕西省),南岳衡山(今湖南省衡阳市境内),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境内,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被誉为“塞外第一山”。恒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旅游胜地。现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之一,是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一),中岳嵩山(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四、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稷(jì)、黍、麦、菽(shū)、稻) 3.五味:指酸、甜、苦、辣、咸
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豕)、狗(犬)、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 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乡试第一名)、会元(会试第一名)、状元(殿试第一名)。 11.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2.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3.科举考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14.《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15.“风骚”,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16.《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风、雅、颂”三大类。
17.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五更3点5点。
18.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
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
四、
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19.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20. “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21.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拂教名词,指佛、法、僧。
22.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23.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五、古代别称: 1.桑梓:指家乡 2.巾帼:指妇女 3.须眉:指男子 4.鸿雁:指书信 5.社稷:指国家
6.汗青:指史册。例如: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轩辕:指祖国。例如: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8.“三尺”:指法律
9.谦称:①自称:愚、鄙、敝、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老衲)等
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太子、王子、公主:殿下 ③称将军:麾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六、古代年龄称谓
0
1、襁褓( qiǎng bǎo):未满周岁的婴儿
0
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
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
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
5、及笄(jī):指女子十五岁 0
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
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
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
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
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科举考试的等级:
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科举考试的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3)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4)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5)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6)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7)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08)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09)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0)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1)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 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古代文学常识介绍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