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佛学考试真题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11-191

佛学考试真题范文第1篇

不知不觉,期末又要来临了,期末复习的任务加重起来了,为了更好地督促同学进行期末复习,学校让我为大家进行一次期末动员,为不久之后的期末考试敲响警钟。

期末考试的日期已经确定:元月

18、19日两天,今天是元月6日,距期末考试也仅有12天时间了!有些同学说12天能干些什么呢?这有一篇文章,主人公名叫]谢咏殊,美术学校学美术,大家听一听他的高考,4月5号的时候学校组织的模考成绩也出来了---文综97分语文70多分英语30多分数学12分总分217分,意料之中;于是我制定了一个计划,仅仅靠20天,每天各科一个单元这样学习。英语靠每天背200~300个单词,早上8点钟睡觉,10点钟左右就起来了。20天下来,勉强把文综的基础知识学了个半桶水,英语数学弄了个一知半解吧。5月初参加了模拟考,文综合提高到了185分,语文也上了107分,英语和数学提高最快,分别是60多分和50多分。考了410分,把班里的同学着实吓了一大跳。这样的分数当然不是我的最终目标,因为我知道--起点越高,梦想才能越远,凡事都不能给自己设限。于是我着重要求自己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网上收集了很多的学习经验,包括名师指点,各省高考状元经验谈,去其裨,制定出了真正适合我这个情况的学习计划和创新出了自己的一套生活模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了题海战术进行复习。取得了在别人看来相当大的成功。

经过了30天的地狱般的生活,这在别人看来的确是地狱般。六月初我再次参加了模考,我的成绩居然创造了整个城市能在三个月内分数提高的纪录。文综我考了236分语文却差强人意,由107分下降到了105分,但这掩饰不了我所付出努力,英语和数学我分别考了118分和104分总分是563,回到了家,我没有像同学一样在高考的前几天疯狂的玩,我所思考的是如何在最后几天内做高中时期,或者说是少年时期做最后的努力。

我把重点放在了语文基础整理上和作文上。最终高考成绩出来了--文综252语文126英语109数学115总分602我在短短的两个月里创造出了整个城市的神话,一个学了三年美术的人以文化成绩考取了南京大学经济系。

每个人都能创造奇迹,关键是看你的态度。现在对的同学们提四点要求:

1、要有明确的个人目标。

美国耶鲁大学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人员问参与调查的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有目标吗?”只有10%的学生确认他们有目标。研究人员又问了第二个问题:“如果你们有目标,那么,你们可不可以把它写下来呢?”结果只有4%的学生清楚地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他们发现,当年白纸黑字写下人生目标的那些学生,无论是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另外那些没有写下目标的同龄人。这4%的人拥有的财富居然超过那96%的人总和。那些没有明确人生目标的96%的人,一辈子都在直接间接地、自觉不自觉地帮助那4%的人实现人生目标。 1

可见,人生目标的确定,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啊!你要堂堂正正走正道,你要光明正大学正理,你要正儿八经地干正事,你要光明磊落地扬正气,这样你才能一心一意地成正果。

我希望同学们要尽快确立自己的期末考试目标,并把自己目标写下来,时时提醒自己,时时鞭策自己。

我想告诉大家:思想问题是大问题,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思想不消沉,平时学习定发愤,只要思想跟得上,学习成绩定向上!

2、从现在就开始行动。

谁动手早,谁就会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谁拥有的时间多,谁就会拥有考试的成功;机遇总青睐于有准备的头脑,“不打无准备之仗”,先下手为强,面对考试,要周密安排,及早动手;千万不能贻误最好的复习备考时间。在河北衡水中学,发现他们那儿的学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用功、刻苦。记者观察,吃饭时间不到30分钟,校园里已空无一人,教室已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课间操集合时,每个同学都拿一个小本本,嘴里念念有词,他们在利用集合时间在记英语单词!衡水中学学生流传得比较响亮的一句口号就是“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两眼一睁,学到熄灯。进校学习,不是走亲戚,没有好酒好菜等着你不劳而获地去享受;进校学习,不是进网吧,没有潇洒自在等着你自由自在地去挥洒,进校学习,不是守株待兔,没有佳肴美味等着你白白地去获取,进校学习,就意味着吃大苦,流大汗,同学们应该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学习,学习它不是一件很轻松愉快的事情,它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在你的思想上,不要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一种包袱和苦差事,学习是一种追求、兴趣、责任,一种愿望,学知识是为人生更快乐,更有滋味,更有价值。

动手要早,还意味着 计划要细。每天干什么,什么时间干,要有详细的计划,计划要切合实际,要略高于自己现在的学习能力。

目标不是口头说说的动人话语,它需要用行动去证明,需要用行动去实现。从现在就开始行动,不把今天的事情留给明天,因为明天是失败者找借口的日子。从现在就开始行动。如果我们迟疑,成功就会投入别人的怀抱,永远弃我们而去。从现在就开始行动。立即行动!

我们要用行动去迎接每一次挑战,实现我们美好的人生梦想。

3、要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

期末考试渐渐向我们走来,我们也一步一步走向期末考试。在这过程中,同学们在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困难似弹簧,你弱它就强。困难在弱者目前永远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那些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垂头丧气的人一定是困难目前的弱者。为了实现我们心中的目标,我们要鼓足勇气,迎难而上,做思想上的强者,做生活上的强者,做学习上的强者。

4、要全身心地投入。

期末考试与我们距离将越来越近,同学们要在心中竖立一块倒计时牌,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要一门心思扑到学习上,将全部精力、全部时间用到学习上,不该看的书,一页都不能看,不该交的朋友一个都不能交,不该聊的天,一句都不能聊。

佛学考试真题范文第2篇

3新课程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哪五大领域,包括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径赛的距离应从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 √ )

2、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得参与进攻。()

3、以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叫田赛,以高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径赛。 ()

6、重复训练法的主要特征是(C)

A、不间断进行训练

B、循环进行训练 C、反复做同一练习

D、控制练习的间歇

7、《全民健身计划刚要》颁发布的时间是(

B )

A、1994年

B、1995年

C、1996年

D、1997年

8、奥林匹克精神是 ( B )

A、更快、更高、更强

B、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 C、团结、友谊、进步

D、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加

9、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又称“三步上篮”,是在行进间接球或运球后做近距离投篮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三步”的动作特点是(A ) A、一大、二小、三高

B、一大、二大、三高

C、一小、二大、三快

D、一小、二小、三快

10、在有13个足球队参加的比赛中。若采用淘汰共需( C )场就可决出冠军。 A、10

B、11

C、12

D、13

11、最早提出体育教学法的是( B )

A、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B、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D、瑞典体育教师W?斯卡斯特罗姆

D、美国教育家杜威

12、最合理的跳高过杆技术是( C )

A、剪式

B、跨越式

C、背越式

D、俯卧式

13、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是采用(

C )方式助跑

A、直线

B、弧线

C、直线加弧线

D、弧线加直线

14、背越式跳高的8步丈量法,为了便于记忆,可叫做(

B )

A、4 、

5、6

B、

5、

6、7

C、

6、

7、8

D、

4、

6、8

(六)简答题(共28分)

1、简述坐位体前屈的测试方法(10分)

2、游戏教学的内容趣味性、娱乐性很强,但调控不好,也会有一些负面效应,如伤害事故、不道德、不文明、不团结的言行及运动负荷难以控制等。为防止这些负面效应的产生,在运用游戏教学的时候,简述你的做法。(13分)

3、(本题5分)

李老师设计了一堂"韵律活动和舞蹈--集体舞:春天在哪里"为主题的体育课,主要教学步骤是:

1、复习歌曲("春天在那里")。

2、分组各人独立创编"春天在那里"集体舞的单个动作。

3、小组内交流自我创编的动作,"把你的好动作告诉你的好朋友"。

4、各组展示创编的单个动作,集体模仿单个的动作方法。评出"优秀创编个人"。

5、分组讨论、合作创编并练习整套集体舞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6、各组展示整套集体舞动作,评出"最佳创编小组"。

7、师生共同学练最佳创编小组所创编的全套集体舞动作,能很好地与他人配合。

8、师生共同展示集体舞动作,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佛学考试真题范文第3篇

同时阅读还有一些实用性强的功能性短文,如菜单、产品说明、通知、住宿安排和广告等,非常贴近西方的实际生活。这就要求考生们争取每天阅读一定量的原版英文报刊、书籍,如time、reader’s digest等,尤其注意其中的各种各样的广告。并非要读懂每一个字,或完全理解,只要能理解其中大至含义既可。  http:///study/abroad/toeic/

托业的一些考试技巧

 http:///TOEIC_4762/

中国教育在线-托业 对于现在的新托业真题,难度最接近真题的是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托业全真模拟试题集》是人民大学引进的韩国的辅导书,韩国对于托业考试研究很早而且很重视。

科学出版社的《新托业官方考试全真模拟》这本书有些简单,比真题简单很多,推荐刚开始复习时用,同时该出版社还推出了《新托业官方考试指南》分为

一、

二、三等级,难度也逐渐加大,这本书对于有充分时间并且想系统复习的考生比较有用。

但是个人还是觉得按规定时间做真题效果比较好,因为托业考试单个题难度并不大,但是完整的答整套题就有些难度了。 本人还买了一些托业词汇方面的书,觉得帮助不大,主要还是六级词汇,通过做真题积累词汇就可以了,除非你有完全的毅力坚持背枯燥的单词。 托业考什么

TOEIC考试是单项选择的纸笔考试,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共200道题,分为听力理解和阅读两大部分,分开计时。

听力理解部分共100道题,计时45分钟,由盒式录音带给出,你将听到各种由英语录制的陈述、问题、简短对话和短文,然后根据听到的内容回答问题。共分为4类问题,分别为图片题(20题,四选一)、问答题(30题,三选一)、简短对话(30题,四选一)和短文(20题,四选一)4种题型。

阅读部分共100道题,计时75分钟,考生根据给出的资料按照自己的速度回答问题。此部分包括3类问题,分别为完成句子(40题,四选一)、错误识别(20题,四选一)和阅读文章(40题,四选一)。

考生所获得的分数是由正确回答的试题数量决定的,答错不扣分。考生在听力和阅读两大部分中所获得的分数加起来,就得出一次考试的总分。托业考试的满分为990分。

首先,分析一下目前仍在实行的TOEIC(接下来简称老托业),是由两大部分组成:

听力部分:(Listening Section)由4个子部分组成,分别是图片题(Part 1)20题,问答题(Part 2)30题,简短对话(Part 3)30题和简短谈话(Part 4)20题。一共100题,满分495分。

阅读部分:(Reading Section)由3个子部分组成,分别是句子填空(Part 5)40题,句子找错(Part 6)20题和语篇阅读(Part 7)40题。一共100题,满分495分。

考试的总时长为120分钟,听力部分45分钟,阅读部分75分钟。每次考试开始前的30分钟需要填涂问卷调查。

从11月起将要实行的TOEIC(以下简称新托业)对内容的改革为:

听力部分:原看图题(Part 1)从原来的20题减少为10题,简短谈话题(Part 4)从20题增加到30题,并确定为3个听力段子,每段10道题。

阅读部分:原句子找错题(Part 6)取消,转为完成段落(12题);语篇阅读(Part 7)改为两种考试形式单语篇阅读(28题)和双语篇阅读(20题)

加入口语和写作部分作为选考部分

其余诸如考试长度、考试流程、满分等元素,依然保持不变。

有考生担心从形式上看,考试难度增加了。确实无论是减少听力语篇数量,增加单篇考察量,还是双语篇阅读题,都是我们所不熟悉的考试形式。但是从ETS以往改革的经验来看,大家完全没有必要恐慌。为了保证证书具有等同效力,考试的难易程度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而且对现有的样题进行分析之后,笔者得出的结论是考察的能力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方法略有不同。因此,不必去抢报10月份之前的考试。

从过往的经验分析,原来中国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存在的最突出的两大问题是:对听力注意力集中训练不足和轻敌大意。从上面的题型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新老托业如何改变。听力部分的时长为45分钟,超过了几乎目前所有的英语考试。因此对考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而如果想要在托业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听力成绩保证在450左右是一个必要条件。

第二个考生容易犯的毛病是:轻敌大意。因为从单道题角度来看,托业考试的难度和托福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问题恰恰就出在“单道题”思路。托业,作为商务考试,考察的是考生的实用英语的能力。而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的要义就是简单明了。因此,如果仅仅做某一道题或者某几道题,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托业考试真正的特点就是题量大,考察考生大量快速阅读的能力。有很多考生甚至出现不复习就去考试的情况,出现比较低的分数就不足为奇了。

佛学考试真题范文第4篇

物理学家杨振宁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并得了诺贝尔奖.当年毛泽东曾专门找他问过,杨振宁说宇宙是在圆形轨道上做振荡运动。从宇宙运行的某一段来说,看似好象在向前进,是不平衡的,但从整体来说是循环的,是平衡的。毛泽东理解之后有一个星期没说话,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呆着,到了临终时,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有很多问题要和马克思去讨论.宇宙是在圆形轨道上做振荡运动,这个宇宙运行模式证明了以下两点:

1.我们的宇宙存在着自发平衡规律,这个规律的基本含义就是:

从宇宙时空的任何一个局部来说,都是绝对不平衡的;但从宇宙时空整体来说,宇宙是绝对平衡的。宇宙不是在某一个局部内平衡,而是在整体范围内平衡。这个规律,体现了佛学的因果循环规律。

因果循环的含义是:我们今生所受的,其实是前生所做的;我们今生所做的,就是后世要受的.因果循环,生生不息.现在你怎样付出,将来就会怎样获得.为什么我们现在想尽一切办法取得的东西将来要如数付出呢?就是因为宇宙有一把平衡尺,这把尺子是默默存在,自发运行地,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老子说: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人总是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往自己身上刮,而老天爷会把你搜刮的多余的东西给划回来,再划回到损失的人身上。

2.我们的宇宙从整体上说是环行的运动模式,而并非什么螺旋性上升。

这个规律体现的是循环和轮回。宇宙是在一个圆形轨道上运行的,这种运行模式必然产生循环,只要循环,就必然产生轮回。这是肯定的。所以这个规律证明了生死轮回规律。佛教讲六道轮回,这六道是:天道,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鬼道,地狱道。宇宙中的一切生物就是要在这六道中生生不息的轮回.不管人也好,鬼神也好,畜生也好,虽然生命形式各不相

同,但都属于众生的范畴.只要是众生,就都要轮回。

二、生命结构

人人都知道我们人有思想和肉体,但每个人其实都还有另一个东西,这就是元神(或说灵魂),人的肉体是有质有形的,既看的到又摸的到;思想也是确实存在的,但看不到也摸不到;而元神不但看不到摸不到,而且人们对它无知无觉,所以我们从思想上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另外,我们知道思想支配肉体,但思想本身也是受支配的,它受元神支配。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结构:

支配 支配

元 神思 想肉 体

(无知无觉) (我们的意识) (有质有形)

从这个结构图中看,我们人的意识处于第二层,并且是受第一层支配,因为受支配,所以我们看不到第一层。按太极理论说,这个元神相当于太极之上的那个无极。可以看出,我们的思想是介于绝对的无和绝对的有之间的。

有时候,看似你的想法是偶然出现的,但其实不然,人在什么时候有什么想法都是注定的,人的元神就像提前编好的程序,到时候必然会运行。这就是命运为什么是注定的。我们人这辈子会想什么,然后根据我们的想法会去做什么,都是在元神这个磁盘中规划好的,我们人生的轨迹是确定的。

佛教讲六道轮回,这六道是:天道,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鬼道,地狱道。宇宙中的一切生物就是要在这六道中生生不息的轮回 .不管是动物还是鬼神,只要是六道中的,只要是必须轮回的,他们不是靠别的去轮回,就是靠元神.其实,不管人也好,鬼神也好,畜生也好,虽然生命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属于众生的范畴.只要是众生,就都要轮回.而轮回,不是肉体(也就是说报身)轮回,也不是思想轮回,其实就是元神在

轮回.我们这一世的肉体和思想都不会带到下一世,但元神是不灭的,他是无限次轮回的.我们原来生生世世的轮回经历其实都在我们的元神中记载着,我们的元神就像一张磁盘,记录着原来生生世世的东西.

我们的元神并非永远都无知无觉,在人刚死后到轮回到下一世有一段时间,有49天,这时被称为"中阴身",此时只有元神,没有别的.过了这49天后,元神就要去下一个应该轮回的世界了.比如一个人在人世做了好事,功德很大,那他在经过49天的自由中阴身阶段后,就会轮回到天道,成为天人,也就是神仙。等他在天道的寿命终了,他又会去另一个世界,比如返回人道,或轮入畜道等等.不管元神在哪个道,只要是在那个道投胎了,就会在那个道有相应的报身,就跟我们人在人道的肉体是一个性质,当然具体形式是不同的

三、永恒不灭

我们生物之所以要生老病死,实际是因为我们在随着时间做循环振荡运动,如果我们能冲破时间的要挟,不再跟着时间变化,那我们就达到了永恒不灭的如来真境,这就是佛学中所说的涅磐。佛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人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永恒不灭。

世俗人以为世界是随着时间的流转而变化的.其实,时间就像电影胶片,时间是由一秒一秒组成的,胶片是由一个画面连着一个画面组成的.时间的每一秒都对应着胶片的一个画面,当我们用转动地电影机把这一个一个的静止胶片连接起来,就成了一部活动的电影;当我们用转动地心把时间的每一秒静止的画面连接起来,就成了流动的时光.胶片本来是不动的,但电影机把他转了起来,静止的画面也就成了运动的画面.电影机要是停了,电影也就定格了.世界本来是不动的,但心把它转动了起来,所以本来静止的世界就成了运动的世界.心要是静止了,世界也就定了.如果我们的意识不把前一秒发生的事和后一秒发生的事联系起来,那我们就不会看到一个活动的世界,这时我们就冲破了流转时光的强迫,我们就不必再跟着时间运动下去,生老病死的轮回了,我们的身心就进入了那个无动无静的真如境界了,也就是入定了。

心动不止,产生无限生死轮回;狂心瞬歇,即入一如永恒真界。

之所以我们随着时间在生老病死,说到底,是因为我们的心在动。

总之,时间的流动是产生我们生老病死的根本原因。如果要超脱生死轮回,就必须超脱时间,不再跟着时间运动。要想不再跟随时间运动,就必须先把心静下来,心静止了,时间也就停止了。这个时候,人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无生也无死,外在的一切环境都由心而发,这个境界贯穿其他一切时空,人进入这个境界,就可以在宇宙中自由穿梭,来去自由了。佛所说的五眼六通等神通也就自然具备了。这就是进入了佛经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

四、真实的佛学

佛教有八万四千方便法门,来渡众生的八万四千种贪痴妄心。但所有法门最后都归到一种不二法门,那就是修心修习心性。前几天世界首届佛教论坛的口号: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 中国禅宗祖师六祖惠能在圆寂前留下一首偈语: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其根本内涵是让人既不要作恶,也不要修善,因为世界根本没有绝对的善恶。人要超脱出尘世的羁绊,让心在浩瀚宇宙中自由穿梭,就要超脱出善恶分别心。烦心事痛苦事固然让人烦恼痛苦,可高兴事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只有当人不管遇到好事坏事都心境超然宁静,才能开启智慧的大门,进入真正的自由境界。

现代的人都害怕各种约束,都在执着的追求身心自由,但自由不是靠外在事物给予,而是自己内心的放逐。当人不被任何世俗意识羁绊的时候,人就可以让心自由穿越宇宙时空了。 爱因斯坦晚年曾说:如果要找一个宗教来和科学共存共荣,相较发展,那就只有佛教了。叔本华说:佛教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实证的宗教 . 现代西方的学者公认:实际上佛教是真正的无神论,因为佛教只叫人修心,不叫人迷信,佛祖在世时就曾告诉徒弟不要拜鬼神。可佛学后来被那些愚昧的人给歪曲了,形式化了。

佛经让人烧香拜佛,实际是要人以身为炉,以心为香,用戒定慧三种心境为三味真火,来修行。佛祖只是打了这麽个比方以便让人更明白,结果后来人都形式化了,思想上不能领悟,就抓一些能把握的形式性的东西,最后发展成了寺庙烧香拜佛像,以为不用自己修心,多烧香多烧纸就能有福报,真是笑话!如果佛祖是可以用香纸就能贿赂,那叫什么大智慧,那不成贪官了?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禁区逐渐打破,受人的本性的使然,信佛拜佛的人越来越多,对佛法的理解越来越深,还有不少人真正走入了正法修炼,证悟到了很高的法理,在一定层次上明了了自然、宇宙、生命之特性和存在的意义。但也有人对佛法没有正确的认识,步入了误区,给佛法、他人和自己都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炼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然、宇宙、生命存在的法理,修去心灵上存在的污垢与愚见,达到至真至善之纯净境界,在此基础上使生命得以升华。而不是去求得世间的荣华富贵和安逸享受。佛讲的法是用于指导修炼的,烧香拜佛只是对佛的一种敬意。而现在有的人信佛完全是求佛保佑升官发财生儿子,成把成把地烧香,见到佛像就磕头,这是对佛的一种亵渎的肮脏心理。特别是有些贪官,一方面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国家和他人利益,一方面又在烧香拜佛。其实佛是不会按人的要求去保护他们,反而会为了他不继续做坏事,增加无尽的业力,免得堕入无间地狱,用人间的制度法律等手段制止其继续行恶。还有些旅游景点和寺庙引诱游客花高价烧高香、请佛像,这都是污辱佛败坏法的邪恶行为。

2、遍览经书而不实修。

释迦牟尼传法49年,虽然没有亲自留下文字,但其弟子根据记忆回忆整理了大量经典著作,加上后来历代各宗各派高僧参空悟道也留下了不少名篇,佛家经典可谓汗牛充栋,但再多的经书实质就三个字“戒、定、慧”。真正的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只有围绕这三个字去实修

才能理解佛讲的法的真正含义。但现在不少人把佛家经典当作学问在研究而不是按佛讲的法去实修,有的甚至在所谓批判地学习和继承。人是因为有无明的执著才成为人的,佛讲的法则是告诉人如何去掉心中的执著,人只有不折不扣地按照法去修才能去掉心中的执著,才能得以升华。如果抱着批判的态度去学习,就会出现符合自己观念的才认为是对的,不符合自己观念的认为是错的现象。而许多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本身与佛法是背道而驰的,是需要清除的,怎么能用观念去衡量佛法呢?!这样只会歪曲和篡改佛法的原意,最终乱法。

3、重行善事轻悟法理。

佛学考试真题范文第5篇

上 供

上供是指在诸佛、祖师圣像前,用鲜花果物或其他物品供养,以表示虔诚礼敬。上供是寺院中经常举行的活动,无论是初

一、十

五、佛菩萨圣诞,还是施主供斋,都要先供佛。尤其在大年三十,寺院中所有殿堂都要上供,几乎需要半天的时间,才能最后完成。

首先,打板,大众集合于大殿。礼佛三拜后,维那举腔唱“炉香赞”或“戒定真香”。如果有斋主打斋,斋主随方丈拈香、礼佛。接着,诵持十方诸佛法僧名号,表示一心奉请莅临道场,接受供养。其次,念诵“变食真言”、 “甘露水真言“、“普供养真言”各三遍,通过咒语的力量使上供的物品变成各种美味佳肴,使诸佛、菩萨和诸天鬼神得以受供。此外,还要念诵供养偈:

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随愿皆饱满,令今施者得,无量波罗蜜。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

最后,唱“天厨妙供赞”:

天厨妙供,禅悦酥酡,户唵苏噜萨哩嚩,怛他阿誐多,怛你也他,苏噜娑嚩诃。南无禅悦藏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如果是大法会,而且开始唱“戒定真香赞”,那么,最后应该唱“献供赞”:

虔诚献香花,智慧灯红焰交加,净瓶杨柳洒堪夸,橄榄共批把。蒙山雀舌茶奉献,酥酡普供养释迦。百宝明珠奉献佛菩萨,衣献法王家;百宝明珠奉献佛菩萨,衣献法王家。南无普供养菩萨摩诃萨(三称)。

普 佛

“普佛”一词来源于隋代信行所创立的三阶教。三阶教将佛法分为普法和别法。所谓普法,即于法不分大小,于人不辨圣凡,普信普敬,不尊此法而斥他法,所以名为“普”;所谓别法,是分别大小乘法和圣贤凡夫,所以名为“别”。信行认为在佛灭后初五百年的正法时期,众生的根机只能学一乘法;第二个五百年的像法时期唯学三乘法,所学各别,所以称为“别法”,全称为“别真别正法”。在佛灭后一千年的末法时期,众生由于根机较钝,具有空有偏见故,如果偏学大乘或小乘,就会受此憎彼,必然造成谤法之罪,所以第三阶相应的佛法,名为“普法”,全称为“普真普正佛法”。

三阶教归依的佛有五种,即真佛、应身佛、形象佛、邪魔佛(外道诸神、佛菩萨所变应身)、普真普正佛。而普真普正佛又有四种,即如来藏佛、佛性佛、当来佛、佛想佛,就是“普法四佛”。三阶教认为,一切迷于现实的众生,从其本有可以为佛的可能性,即如来藏或佛性来看都是佛,因此一切众生即为“如来藏佛”和“佛性佛”;如果这种可能性开发实现时便成为佛,所以一切众生都是“当来佛”;对一切众生皆作佛想,所以一切众生都是“佛想佛”。正因为如此,世界众生无不为佛,所以四佛实际是一“普佛”。既然一切众生都是如来藏佛,故对一切已成未成诸佛,应该加以尊敬,这就是普敬普礼;因为末法众生具有空有邪见,所以应该劝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罪,因此三阶教非常重视忏悔。所以,普礼请佛与忏悔认恶便联系起来。

由于三阶教重视普礼诸佛与忏悔,所以信行编有《七阶佛名》作为礼佛忏悔的仪式。根据敦煌文书发现的几个《七阶佛名》写本,或称为《礼佛忏悔文》,或称《昼夜六时发愿法》,内容次序虽有不同,但都是三阶教徒持诵的课本。《七阶佛名》的礼诵次序是:敬礼常住三宝、叹佛功德、普光佛等五十三佛、释迦佛等三十五佛、宝集佛等廿五佛、忏悔文、梵呗文、说偈文、三归依文、无常偈等。这一系列宗教仪轨,成为后来中国佛教寺院晚课及“打普佛”的母本。

随着佛教忏法的流行及仪轨制度的完善,尤其是明清以来,佛教寺院的法事仪轨基本成为定型,“普佛”也成为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仪轨。普佛可以分为“延生普佛”和“往生普佛”。延生普佛是祝愿施主福寿康宁、离诸灾厄;往生普佛则是超度亡灵、回向净土。但是,在打普佛时先设立牌位,延生普佛则用红纸写上“佛光注照本命元辰XX之禄位”;往生普佛则用黄纸写上“佛光接引XX之莲位”,然后在左下角写上“阳上XX荐”。现代寺院打普佛大都是随课普佛,即是在早晚殿时至长生禄位或往生莲位前回向,然后再加上拜愿、念文疏,其实就是药师佛圣诞祝仪和阿弥陀佛圣诞祝仪再加上牌位前回向,所以我们只介绍长生禄位前与往生莲位前回向的方法。

打延生普佛时,客堂先挂牌通知明早随课普佛。首先,唱“戒定真香”,斋主随方丈拈香;接着,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然后,唱“摩河般苦波罗蜜”三遍,维那起腔唱“药师赞”:

药师佛延寿王,光临水月道场,悲心救苦降吉祥,免难消灾障。忏悔众等三世罪,愿祈福寿绵长。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保安康;吉星高照沐恩光,如意保安康。

在药师赞时,斋主行“十方礼”,一般有知客师或僧值师带领,即在中间一拜,向左一拜,再向中间一拜,然后向右一拜,再向中间一拜;接着,往班首位前一拜,回到中间一拜,再到维那位前一拜,再回中间一拜;然后,到方丈位前一拜,回到中间三拜,最后回到自己的位置。

接着,维那起腔唱赞佛偈:

上来现前清净众,讽诵楞严秘密咒,回向三宝众龙天,守护伽蓝诸圣众。三途八难俱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山门清净绝非虞,众等归依增福慧。药师如来琉璃光,焰网庄严无等伦,无边行愿利有情,各遂所求皆不退。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

然后,绕佛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至长生禄位,斋主手持香亦随同前往。大众全部到齐后,停念佛号,维那起腔唱“南无增福寿菩萨摩河萨”三遍;接着,大众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三称,“药师灌顶真言”七遍;然后,唱赞:

“佛光注照,本命元辰,灾星退度福星临。九曜保长生,运限和平,福寿永康宁。”最后,唱回向偈:“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这样,长生禄位回向全部结束,大众继续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绕佛。然后,归位,停念佛号,开始拜愿,所拜的佛菩萨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南无日光遍照菩萨、南无月光遍照菩萨、南无药师海会佛菩萨”各三拜。三归依后,维那起腔唱“南无大乘常住三宝”三遍,将磬捶交给悦众,自己前往案桌前念文疏;斋主则到中间的斋主位跪下,手持一枝香,临听文疏的内容。念完文疏后,唱“韦陀赞”,礼佛三拜。这时,知客师或僧值师喊:“斋主礼谢班首师父、维那师父及大众师父三拜”,斋主在自己的位置上顶礼三拜,这样一堂佛事便全部结束。

往生普佛的程序与延生普佛相同,但是内容有所不同。首先,唱“戒定真香”赞,斋主随方丈拈香;接着,念晚课的内容,《阿弥陀经》、“八十八佛”、放蒙山、往生咒三遍、心经,唱“弥陀赞”:

弥陀佛大愿王,慈悲喜舍难量,眉间常放白毫光,度众生极乐邦。八德池中莲九品,七宝妙树成行。如来圣号若宣扬,接引往西方;弥陀圣号若称扬,同愿往西方。

在唱“弥陀赞”时,知客师带领斋主行“十方礼”。然后,唱赞佛偈”:

四生登于宝地,三有托化莲池,河沙饿鬼证三贤,万类有情登十地。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然后,大众念“南无阿弥陀佛”绕佛至往生莲位,斋主至莲位前上香。维那起腔唱“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遍,斋主顶礼三拜:接着,大众同音念“南天般若会上佛菩萨”三称,《心经》一卷,《往生咒》、《变食真言》、《甘露水真言》、《普供养真言》各三遍;然后,唱赞:“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至坐莲台。接引上金阶,大誓弘开,普愿离尘埃。”最后,唱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往生莲位回向后,大众仍然念“南无阿弥陀佛”绕佛。归位,开始拜愿,所拜的佛菩萨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拜。

三归依后,维那起腔唱“南无大乘常住三宝”三遍,然后出位念文疏。最后,唱《伽蓝赞》,礼佛三拜,斋主礼谢大众师父三拜,法事结束,大众排班退出大殿。

佛学考试真题范文第6篇

1.政府要求农民一个阶段看一场戏或看一本书,你对此有何看法?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出题思路】测查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对这一举措的评价,考察考生能否全面地理解政府的政策,能否坚持政府的工作导向,是否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合理地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办法。

【答题要点】要求农民一个阶段看一场戏或看一本书是加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这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尝试,对于拓展农村文化事业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送书给农民读,送戏给农民看,能否帮助农民改善生活水平,这就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而定了,如果农民连温饱问题都还没能解决的话,提高文化素养这一要求就没有了经济基础,很难实现。其次,“一个阶段看一场戏或看一本书”这样的表述可能会会误导舆论,人们会认为这是强制性地要求农民读书、看戏。因此,相关部门在政策的制定上应该细化,使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再次,文化活动可以再丰富些,不一定限于读书、看戏。最后,仅有政策上的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资金上的保证,最好能够设立专项资金,资助相应的文化活动,保证文化人才培养的经费,必要时设立一些补助项目。

最后总结强调自己的观点:和谐农村,不仅应该经济繁荣、村容整洁,也应当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只要办法合理、操作性强,有相应的资金支持,就有理由相信这项政策能够给农民带来实质性的文化需求。

2.群众袭击民警,你怎么办?(社会背景:一名女子拒绝地铁安检并将民警打成脑震荡。) 【测评要素】应变能力

【出题思路】情境性问题,测查应变能力。在压力状况下,思维是否敏捷、情绪是否稳定,考虑问题是否周到是判断应变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该题意在给考生设定一个特定的情境,要求考生按照一定的角色,完成特定的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考官观察其反应,从而推断考生在压力下的应变能力。这类题需要考生注意的是一定要进入角色,不能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泛泛而谈。答题首要的一点是先要采取措施解决最危急之事。

【答题思路】

首先要进行正当防卫,如果是单独一人被袭,应当利用周围有利的环境或工具来保护自身安全;如果是同行的同事被袭,就应当先保护同事的生命安全。其次,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及110报警电话,上报领导,寻求各方支援。再次,做好善后工作,与群众沟通,寻找遇袭的原因。最后,向领导汇报事情的最终结果,为应对此类突发状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3.请你组织一次人口普查。 【测评要素】计划、组织与协调能力

【出题思路】情境性问题。测查计划组织能力。此题意在通过为考生创设一种特定任务情境,考察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处理问题的实效性和把握任务的特殊性,能否根据特定问题的性质和主次安排好工作,避免顾此失彼,考官进而推断考生的能力水平。考生要明确考官的意图,有时考官是要求你拟定一个方案,那就要把方案的各个部分罗列出来,有时是完整地描述一个活动的实施情况,如此题,那就要把自己设定于情境中,从头至尾按照活动实施的时间顺序,把过程描述一遍。 【答题思路】 首先是组织人口普查的准备阶段。先拟定一个人口普查实施方案,确定此次人口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参与人员与个部门的职责,申请相关的经费,确定人口普查的范围、时间、地点以及方式,组织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的相关培训,开展人口普查的宣传活动。

其次是组织人口普查的实施阶段。按照方案的要求分阶段进行。首先开展普查前摸底工作,完成数据处理准备阶段;第二,普查员入户登记,复查、验收;第三,数据处理阶段;

佛学考试真题范文

佛学考试真题范文第1篇不知不觉,期末又要来临了,期末复习的任务加重起来了,为了更好地督促同学进行期末复习,学校让我为大家进行一次期...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