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滋病宣传标语范文
防艾滋病宣传标语范文第1篇
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今年主题为实现“零”战略目标,即“零”新发感染、“零”艾滋病相关死亡、“零”歧视。
抗击艾滋,要爱,不要歧视! 世界艾滋病日标语
1、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2、遏制艾滋,信守承诺
3、遏制艾滋,造福子孙
4、全民动员、遏制艾滋,
5、责任、权利、落实
6、认真贯彻《艾滋病防治条例》
7、关心艾滋病致孤儿童
8、关心困难艾滋病家庭
9、预防艾滋病,推广100%的安全套
10、关心青少年艾滋病健康教育
11、预防艾滋病创建和谐社会
防艾滋病宣传标语范文第2篇
珍爱生命、谨防溺水,远离危险、平安成长; 依法监护子女,杜绝溺水事故;
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安全第一,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从我做起 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珍爱生命,坚决不下水游泳; 生命只有一次,杜绝私自游泳。 珍爱你我生命,河塘切勿靠近! 关爱生命旅程,预防溺水,注意交通安全。 花样年华,别为溺水停下! 常在水边走,安全记心头。 不要让珍贵的水带走你可贵的生命! 关爱生命旅程,预防溺水,注意交通安全。 溺水警钟长鸣,安全教育记心中。 雨季河道山洪多,岸上行走保无忧 私自戏水要杜绝,放学早早把家回 游泳要有大人陪,安全保障常相随 野外游泳不安全,陌生水域暗藏险 真爱生命防溺水,茁壮成长人人羡
防艾滋病宣传标语范文第3篇
(一)活动目的 1.提高认识,防范艾滋
青少年的思想还不成熟,识别事物的能力较弱,而好奇心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易在性和毒品方面误入歧途,从而成为艾滋病易感人群。我国10%左右的感染者年龄在20岁以下,超过50%的HIV感染者年龄在15~29岁。因此,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工作已刻不容缓。通过主题日活动,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艾教育,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达到自我保护、预防艾滋病的目的。
2.克服无知,消除恐惧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也无有效治愈的药物,很多人谈“艾”色变。其实,艾滋病虽可怕,但恐惧与无知比艾滋病更可怕。实践证明,宣传教育与干预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本次主题日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现状、症状、传播途径、预防的方法,提高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让学生明确艾滋病虽然尚不可治,但可预防,克服恐惧心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艾滋病及其艾滋病患者。 3.明确责任,贡献力量
艾滋病是人类的敌人,而艾滋病感染者却依然是大家的朋友!中学生要增强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关怀和理解艾滋病感染者,用关爱化解艾滋病感染者心灵上的冰霜。青少年不只是一个易感人群,他们更是一种资源和力量,他们是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通过这次主题日活动,班主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和社会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有关艾滋病的知识,让更多的人重视并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要远离毒品,行为谨慎,洁身自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消除歧视,奉献爱心
社会上很多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存在偏见和歧视,错误地把他们与生活不洁和道德败坏联系在一起,其实不然。我们要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及家属多一点人性关怀,这不仅有利于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改善日益恶化的健康状况,帮助他们在不受歧视的环境中生活,促进其适应社会生活,也可以让未被感染的人不被感染,让已被感染的人不要传染给他人。通过这次主题日活动,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歧视,用自己的积极行动向他们奉献爱心,共创和谐社会。
(二)活动准备 1.组织准备
(1)召开班委、团干部会议,商讨主题日活动方案,进行活动动员。
(2)成立主题日活动领导小组,任命班长、组长统筹全面工作,团支书、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学习委员为主委,分别负责社交联系、节目排练,准备保管设备、资料编辑印刷工作,要求他们制定工作计划书和时间表。
(3)班长负责把全班同学划分为八大活动小组,并要求他注意按照性别、个性、特长统筹分配,并由他负责选举任命活动小组组长。
(4)邀请校医、相关领导参加活动。 2.物质准备
(1)提请借用校学生文化活动中心。
(2)利用手工课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红丝带,购买别针若干。 (3)准备白纸若干,制作用于游戏活动的纸条八份,上网查阅防艾资料,编辑印刷宣传材料若干。 (4)购买制作宣传横幅一条。
(5)向卫生防疫站借用防艾宣传片一部,下载纪录片《颍州的孩子》。
(6)制作募款箱一只。 (7)借用电脑、音响各一套,用于社区宣传,准备DV、数码相机各一部。
(三)过程导引 1.认识艾滋病
班主任组织学生观看艾滋病防治宣传片,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发展现状、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危害等知识,以提高学生对艾滋病及其防治事业的认知。 2.游戏活动危险地带
(1)分发分别写有“高危、低危、无危”的分类卡片:每小组一份。
(2)分发写有日常生活行为的小纸条数份(每张纸条只写一条),每小组一份。具体内容有:社交性亲吻、共用餐具、拥抱握手、使用同一厕所、共用针头吸毒、打篮球、共用剃须刀、使用公用电话、蚊虫叮咬、受感染母亲的婴儿、帮助流鼻血的人、打喷嚏、照看宠物或动物、穿其他人的衣服、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扎耳眼、接受未经检测的血液、在同一个游泳池里游泳、共用一个水杯、共乘一辆拥挤的公共汽车、献血、有多个性伙伴、共用牙刷。
(3)假设在每种情况下都有艾滋病病毒的存在,请各组同学将这些小纸条按危险程度进行分类。
(4)各组都完成后,针对组间存在的差异展开讨论,找出公认的或对立的观点。 (5)总结:请校医用投影仪或在黑板上进行总结,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进一步说明艾滋病病毒传播和不传播的途径,以及如何预防的具体技能。(活动中要明确地告诉学生,每种回答都要建立在“可能存在”的基础上。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知道自己周围的人中是否存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时刻警惕,并随时作出最安全的选择。) 3.走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
(1)观看华人导演杨紫烨拍摄的奥斯卡获奖纪录片《颍州的孩子》。
《颍州的孩子》主要讲述了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的小男孩高峻的真实生活状态。高峻的父母因患艾滋病去世,唯一与他相依为命的奶奶也离开了人世。叔叔因怕别人的歧视而不愿收养高峻。在阜爱协会的帮助下,高峻走入艾滋病家庭,在那里开始了他短暂而快乐的童年生活。但是,随着艾滋病的恶化,高峻又不得不再一次地离开(全片中不时穿插任楠楠、黄家三姐妹,这些受艾滋病侵扰的孩子的生活家庭的贫穷与无力,亲情的冷漠与无奈,周围人的歧视与无知,自己的恐惧与无助)最终,高峻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渐渐走出艾滋病魔的阴影,快乐、自信而坚强地生活。 (2)师生交流观后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艾滋儿童身上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关爱之情,为下一环节的活动作准备。 4.爱心行动
(1)佩戴红丝带:每人发一条红丝带与别针。全体起立。播放配乐朗诵《以红丝带的名义祈愿》。与此同时,每人把红丝带端正地佩戴在自己的胸前。
(2)大家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募捐,或给艾滋儿童捐书写信。
5.社区志愿者行动
(1)张挂自己制作的防艾宣传横幅,播放音乐营造气氛。 (2)发放红丝带、防艾资料,帮助人们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办法等相关知识。
(3)表演自创的防艾文艺节目(歌唱、小品、情景剧等)。 朗诵诗歌《不由得握住你的手》献给艾滋病患者的关爱; 歌曲《爱在阳光下》; 表演手语《感恩的心》。
(4)共抗艾滋联合签名,在“用自己的行动,履行关爱的承诺”主题长卷上签名。
(5)为社区出一期防艾宣传墙报。
(6)有条件的话,爱心志愿者可与艾滋儿童共度一日,了解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结成伙伴,向他们学习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帮助他们走出艾滋的阴影。
(四)效果反思 1.活动中要注意加强安全教育。本次主题日活动有一部分内容要在社区进行,有些社区的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活动之前加强安全教育十分必要,活动中班主任要邀请其他老师协助管理,要充分发挥班级组织的中坚作用,防患于未然。 2.活动中要给予学生评价激励。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感,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激起进一步成功的动力。活动中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给予评价激励,对他们的积极行为要及时表扬,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肯定。我们不能吝啬我们的表扬,过程中的赞许和活动后的赞扬都是不能少的,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在活动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3.活动中有效地实施了生命教育,提升了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在本次主题日活动中,通过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生活的了解,我们的学生丰富了人生阅历,获得了生命体验,他们的灵魂得到了一次净化,情感得到了一次提升。他们更加懂得了要热爱生命,履行承诺,加强防范,远离艾滋;他们增进了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理解,初步学会了人文关怀。不难看出,他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关爱,再也不是廉价的怜悯,而是共同面对艾滋噩梦的共勉与坚定。
(五)相关链接 以红丝带的名义祈愿 艾滋病,这个在大多数人听来有些遥远又充满恐惧的病症,从出现到现在的短短20多年时间里,带给世界的是巨大的灾难和损失。那些不幸身染此病的人们,饱受人生毁灭性的打击,或来自病痛的折磨,或来自心灵的绝望,或来自他人的歧视。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一些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一条长长的红丝带在会场上空抛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此呼吁人们的理解,支持者们将其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后来,许多关注艾滋病的爱心组织、医疗机构、咨询电话纷纷以“红丝带”命名,“红丝带”逐渐成为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的防治问题,理解、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国际性标志。 红丝带,寄托了人们三重象征意义: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心和支持;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对每个人用“心”参与预防艾滋病工作的希望。
研究表明,当前世界70%以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由于性接触而传播,感染者中超过50%是14~25岁的青少年。我国的病毒感染者,也以青壮年为主。当这些生命之花徒然消殒,我们除扼腕叹息之外,还有一种刻不容缓的警示。因为,我们失去了他们,社会也就失去了更为美好的未来!更令人痛惜的是,作为生命的个体,他们则失去了宝贵的健康乃至整个人生的美好前程和梦想。
国人生活观念日益开放,今天或将来,我们如何避免年轻一代乃至全社会继续遭受来自艾滋病的威胁和恐惧。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的攀升也在不断提醒我们,了解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普及健康知识特别是性健康知识已经非常迫切。 红丝带
在那些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眼里,是荒漠中的绿色,是坚持生命的一种力量;
在那些为防治艾滋病昼夜奔走的“高耀洁”们的眼里,是一种悲天悯人的胸怀;
而在我们中学生的眼里,应该是一种态度和一份责任。 今年12月1日,是第X个“世界艾滋病日”。我们以红丝带的名义,郑重祈愿:
所有已经承受不幸的人,能够得到幸运,包括治疗、关爱和尊严;
所有健康的人们,能够永远拥有幸福,包括健康、宽容和爱心。
摘自: http://hi.baidu.com/ytmssq1/blog/item/82c6031391feedd7f6039e68.html 案例评析 世界防艾滋病日主体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案例是一个成功的案例,预防艾滋病教育是一个教育研究的新课题。在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教育需要深入研究。此案例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其成功主要在于:
1.防艾日主题活动目的和内容的设计针对性很强,贴近学生的实际。案例中的班主任针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不成熟,对艾滋病存在各种错误认识的问题,在世界防艾日组织防艾主题活动,对学生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懂得防范艾滋的知识,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和歧视心理,奉献爱心。目的性明确,针对性也很强。
2.防艾日主题活动的准备工作非常充分、细致,为主题日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案例中的班主任对防艾日主题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专门召开班团干部会议,讨论主题日活动方案,并成立了专题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活动计划,落实了工作时间表。同时,还对活动场地、活动需要的相关器材及各方面的材料等一一落实,从组织准备、到物质准备都细致有序,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3.防艾主题日的活动内容丰富,活动环节的设计和具体安排科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保障了活动的有序和有效开展。活动设计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认识、情感、行为,逐层深入开展教育活动,首先通过播放防治艾滋病的宣传影片,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然后通过游戏活动和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防范艾滋病,同时通过播放讲述艾滋病人生活状态的电影,让学生更懂得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关爱艾滋病人的情感,最后通过为艾滋病人募捐及志愿者行动等,将防艾教育引向深入,使活动的教育效果得以深化。
防艾滋病宣传标语范文第4篇
关爱生命,预防溺水,注意交通安全。
珍惜生命 严禁入水,
.珍爱生命、谨防溺水,远离危险、平安成长
防艾滋病宣传标语范文第5篇
1、预防艾滋病,你我齐参与。
2、拒绝毒品,远离艾滋,珍爱生命。
3、预防艾滋,咨询检测,利己利人。
4、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
5、安全套就是好性病艾滋阻隔了。
6、生命安全帽,健康安全套。
7、进城打工挣钱忙,千万不要乱上床。
8、离别家人进城来,回家莫把艾滋带。
9、远离家乡莫花心常把家人挂在心。
10、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珍爱生命。
11、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12、关注艾滋病问题,关爱艾滋病病人。
13、再忙不忘家人再慌不忘带套。
14、艾滋病经性接触、血液、母婴三条途径传播。
15、外出找钱不容易预防艾滋要牢记。
16、票子健康带回家,娃儿才喊好爸爸。
17、致富十年功乱搞一场空。
18、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共抗艾滋。
19、更改对待艾滋病,科学防治艾滋病。
20、务工经商千辛万苦,预防艾滋全家幸福。
21、工地戴好安全帽“性福”不忘安全套。
22、出门在外洁身自爱,预防艾滋造福后代。
23、预防艾滋病,你我共参与。
24、切莫恐惧艾滋病疾控中心去咨询。
25、防治艾滋有政策疾控免费做检测。
26、找个婆娘不容易,得了性病谁跟你。
27、外出打工致富忙预防艾滋不能忘。
28、依法推广使用安全套,有效预防性病艾滋病。
29、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
30、预防艾滋病,人人有责任。
31、出门打工要赚钱,娱乐生活需安全。
32、开展农民工健康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
33、农民朋友去务工预防艾滋记心中。
34、奉献爱心携手同行共抗艾滋。
35、不安全性行为和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促使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高危行为。
36、预防艾滋保健康,妻儿老小心欢畅。
37、戴好安全套你好他(她)好大家好。
38、预防艾滋保健康,全家和睦心欢畅。
39、关爱艾滋病人共建和谐社会。
40、进城打工求致富预防艾滋多防护。
41、避免共用注射器,有效预防艾滋病。
42、全民动员,遏制艾滋,共建和谐。
43、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44、遏制艾滋病预防是关键。
45、咱个传播艾滋病血液母婴性途径。
46、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
47、怀疑染上艾滋病疾控保密做鉴定。
48、花心乱晃压力大疾控咨询来减压。
49、健康牵系你我他预防艾滋靠大家。
50、携手遏制艾滋,共建和谐社会。
51、离开家乡来打工预防艾滋别放松。
52、外出打工不要晃,妻儿老小放心上。
53、进城高高兴兴回乡健健康康。
54、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农民工防艾意识。
55、建设多亏农民工预防艾滋再建功。
56、同心携手,遏制艾滋,共建和谐。
防艾滋病宣传标语范文第6篇
参加人员:防疫股全体人员、外科医生
1、为了有目的、有教育意义、科学地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按照上级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全镇31名乡医,由院务处统一安排培训课程,由防疫股王股长对乡医进行培训。
2、为了提高全镇人民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老百姓自我防护能力,共进行2次有关知识讲座,内容包括:
(1)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对人类危害的普遍性、长期性及毁灭性。
(2)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与HIV感染者区别;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病毒的体外消毒方法。
(3)艾滋病预防原则:洁身自爱、拒绝毒品,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4)同情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告知同学们目前全人类的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我们要关心他们,如果歧视,只会加速艾滋病的传播。
3、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利用广播、讲座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为老百姓提供预防吸毒和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等。
总之,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全民宣教,是预防艾滋病在我国蔓延的最有效手段,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方法。通过活动,我们可以让老百姓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知道了对待HIV感染者、艾滋病人不应歧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今后,我院将在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艾滋病预防工作的长效机制,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力争为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防艾滋病宣传标语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