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书籍欣赏范文
儿童书籍欣赏范文第1篇
自由版式设计从字而上理解就是无任何限制的设计,它是通过版式编排的自身元素自由组合排列的设计方式。它打破古典设计与网格设计的束缚,打破版式设计所提倡的统一秩序,是当代出现的具有前卫意识的版式形式和风格。大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具有现代意义的自由版式设计就已经出现在美国。但是直到8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在设计行业中被大范围运用,版式设计语言才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自由版式也开始更加活跃。到了90年代后期,自由版式设计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广泛流行并越来越受到承视。 (一) 自由版式设计的原则
对丁自由版式设计来说,唯一不变的原则也许就是变化本身。自由版式设计这一自由的、实验性的手法首先来源于科技成果的突破,它受到朋客设计风格的影响,融合了超现实主义的插图设计,吸收了达达主义、未来主义的拼贴设计,从这些新兴的平而设计语言中找到立足点,再借用工业革命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已经成熟的激光照排技术、电脑制版艺术对自由设计语言进行实现。可以说,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使书籍装帧的自由版式设计如虎添翼,使得思想与纸而之间的壁垒得到以消失,也使得自由版式设计既能采州古典设计与网格设计的基本布局,又能对字体、版而进行随心所欲的装饰性加工。
自由版式的语言非常多样(冈
9、冈l0),我们大致可归纳为剪贴、切割、复制、障碍、零乱、非线性结构。其实经过对大量的流派风格的吸收与消化,我们已经很难将几乎任何一副自由版式作品归纳为某种单一的语言。自由版式设计已经包含了太多的现代语言元素,它糅合了如此多的形式,形成了一种与传统设计原则背道而驰的叛逆风格。
(二)自由版式设计的影响 在经济发达的现在,在一个设计文化开始高度发展的国家旱,各种风格的设计概念也就应运而生,自由版式设计作为一种已经相对成熟的,实用的,顺应大多数青年人心态的风格给入们带来了相当的新鲜感和向往感。在某种程度上,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化载体的形式的转变,也是心态上文化的解放。它给我们不仅带来了视觉传达上的一种自由形式,也带来了对社会文化自由的思索。
最早推崇自由版式设计潮流的是美国设计师戴维.卡森。他所箸的《印刷的终结》一书(冈11)打破了人们对版式设计原有的认识,它给人们带来的欣喜和惊讶至今让人激动不已。他作为最早的系统推行自由版式设计概念的人,他的思想和精神已经影响到了相当大的一批年轻人,这些人从事着艺术及报业、广告、新闻、社论、心理学等各个行业,继续把他们的思想和风格再传播给更多的人。 第四章儿童图画书与自由版式设计 第一节
解构的图形
(一)文字的图形化
自由版式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冈文一体性,字体已经成为冈形的一部分,变成了一种“字体罔案”,一个好的版而设计就是把图形和各种元素天衣无缝的集合起来,一些基本的手法有:l。文字和图像相对独立时,文字要根据画而的走向排列,画而要根据文字的形式变化,两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有好的视觉效果。2。文字变成冈像时,文字可以叠加在冈像之上,或放大缩小文字,虚化“文字效果”,将之转变成为一种“罔像效果”。
在没有某种讲述形式的支持下,很多我们要表达的内容(文字语言)在传播领域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因此,对于视觉(文字语言)的塑造就不可避免的成为超越语言本身的工作,在罔画书中,为了表达内容,创作者挖空心思的将画而构造成一个具有文字传达作用的图形,作为辅助(甚至替代)文字语言的工具,而那些不可抹去的纯粹文字也需要对它们再加工,让他们具有一种新的形象外表来强化传达的感染力。 同样,在儿章罔画书的字体编排中,这方而的运崩也相当的广泛,也是因为儿奄更偏向直觉,对审美的反映更加快速、直接,所以他们对图画的识别性要远远大于对文字的识别性要求,图像是比文字更直观的,因此很多的创作者在创作时候也不会把大段的文字简单放置在图画上,而是突出图形,简化文字,并且想方设法地把文字给图形化,让孩子们更能自由地接受。 西蒙特巴克在他的《This is 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中(图12)把文字的图像化发挥到了极致,原书的英文全是越来越长的定语从旬,在每次翻页中,我们就能看到这些越来越长的五颜六色的句子占据了越来越多的画而,配上每个句子所捕述的入或动物,在最后的这一而到达顶峰,满页密密麻麻的图像和文字营造出一种混乱但极富趣味的效果。儿童在阅读这种文字时就不会感到丝毫的枯燥,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是在读“画”。
法国画家Pascal Lemailre在创作(POUROUOI Yatil des CHEES》(图13)这个小故事时候应该非常愉快,因为我们从他轻松随意的画风和简约幽默的造型中感受到一种清新诙谐的情绪。同样,在读出那些完全手写的字体时候,也不想是感觉在“看文章”,因为手写的像图案一样的字母配上这种画而更像是一种装饰,而不像解说同,这种处理比标准的印刷体更能吸引孩子的目光。
贾森福特的(My East End))(图14)中,虽然文字造型比较标准正式,但作者成功的将它当作衣服的纹理融入到整个版而之中,在传达信息的同时,变成了人物身上闪耀的装饰,配合着夸张简洁的线条排列,给人的视觉效果非常强烈。 (二)形象的图形化
自由版式设计核心的概念就是自由的构冈,没有疆界的版式。它不去追求古典严谨的对称画而,也不追求细化的网格排列,而是根据所要表达的内容来把整个页而上出现的,包括文字,罔片都作为整体构图的元素,很多时候,罔形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张罔,它已经融入到整体的构罔之中。这也是非常符合儿童冈画书设计的风格的,因为儿童喜欢想象力十足的东西,一个有板有眼的物体经过加工夸张后的造型往往更加容易受到注意,所以很多图画书的创作者在而对一些实际的物体图像时会增加形状的感染性,或者进行特殊的排版以加强原始罔像的“罔形性”。
在图画书《独一无二》中我们看到了这个例子(图15),读者看到的是一个孩子说话的外形,但是这个外形已经被完全的“罔像化”了,画而中的主角已经完全为了配合画而效果,其“形状”只取了适合构罔的那部分,并做出夸张再处理。创作者把孩子的头部进行裁切取景,对展开的嘴巴和举起的右手进行变形捕绘,牙齿变成了一圈珠子含着“NON”的字母,右手有意的弱化在旁边,来突出孩子说出句子时的情绪,这种捕绘配合文字的图形化,使得整个画而生动而颇具艺术性。
杰犬费尔西在《爱莉,搬芹菜!》的这副画而中(图16),夸大了“leek(蒜)”的外形,把它变成了贯穿画而的一个图形,这只巨大的蒜出现在这旱,已经不仅仅是告诉读者主人公不吃蒜,而是撑起了整个画而,变成了一个“罔形”。配合红色的底色和手写文字,视觉感非常强。 (三)版面的图形化 常见的儿童图画书构冈形式有横向型,纵向型,十字型,对角型,三角型,环型,散点型;按线条构成方向也可分为单向,双向,放射,反复,曲线等等,通过构罔和方向的合理结合,来有效的引导孩子的视线,但是因为儿章书籍的特殊性,需要很多自由的组合才能带来章趣性。
怎样让本来没有生命力的素材和内容引起读者的共鸣?除了内在信息外,对其加工和承新组合带来的视觉效果是第一眼的力量。戴维卡森早期设计的杂志《海滩文化》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海滩有什么文化?这个群体大吗?但是戴维就是通过绝妙的版式设计给这个原本非常小众的杂志带来了新的精神,使得它成为无数青年人手中的第一本传递着自由设计信息的杂志。同样,在儿童冈画书中,巧妙的编排设计可以为版而带来富有生气的感觉,奇特、好玩、新意,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橡皮擦》是台湾画家陈佩娟所创作的(罔17),在此幅画而中,画家为了表现橡皮擦清理文字,上彩下灰、上密下疏的对比来表现,构图上是一个倒三角,自由勾勒的笔触和随意拼贴的字母效果。
《发臭的乳酩男入和其他美妙的笨蛋故事》(冈18)是由莫利利奇设计,兰史密斯绘画合作而成的,在这本打破常规的图画书中,绘画和设计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在这页上,创作者把一大片的文字内容设计成一个冈形来支撑巨人踩下时的巨大承量,而且最开头的几个字母非常细心的被压扁了,踩在了巨人的脚下。另外一张则采用颠倒文字的方式,来吸引读者的视线。 在海伦
华德的《小公鸡与狐狸》中(罔19),画而表达的是狐狸咬住公鸡的那一瞬间,这是一个具有相当动势的一瞬间,画家把公鸡和狐狸的背部画成同样曲度的弓形,然后配上纤细简洁的字体,使得画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动感,读者在读出文字的同时,视野也就跟随着文字的曲线进入到此页的画面,然后看到主角的动作,这样的图文结合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视野。
第二节无羁的编排
(一)文字的非线性解构
任何优秀的版式设计都离不开文字的编排,这就包括了文字的外在形状和编排位置。在自由版式设计中,多变的字休和出人意料的排列给版而带来视觉效果不可忽视,戴维卡森相当迷恋各种字体的变化和排列,并做了大量的尝试来实验效果,怎样的变化和相配才能传达出最适合的信息,这样的要求使得设计师要了解更多的字体,并把它们当成基本罔形一样去增加创意。
在儿章冈画书中,各种字体被广泛应削,包括出现几率很高的手写体,这些手写体文字可以更好的与图画融为一体,产生一种亲切而振奋的效果。
《A是犀牛》由英国画家哈旱叶
罗素创作(冈20),书中大量运崩的手写文字配合上清晰的画风,使得画而看起来亲切宜入,很有点非主流的实验感觉。
我们来看杰犬费尔西的《爱莉,搬芹菜!》(图21),创作者的画而以绘画性、精致有有趣的方式融合了字体和图像。
“pass the spaghetti,betty(贝蒂,把意大利而端来)”这三个单词被巧妙地隐藏在女孩费力拉扯的满页的“而条”之中,配合女孩的动作和前后页的铺垫,读者迅速的就明白主角矛盾的心情了。
再看乔尼
儿童书籍欣赏范文第2篇
百年孤独
原来这才是春秋
大秦帝国
那时汉朝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西方哲学史(上)(下)罗素
中国禅学思想史洪修平
全球化陷阱汉斯
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江平
木偶奇遇记(少儿注音彩图版)
三毛流浪记全集(彩图注音读物)纪江红
海底两万里(少儿注音彩图版)胡皓
昆虫记(彩图注音版)杨红樱
一粒种子的旅行艾克拜尔吾拉木
香草女巫狐狸姐姐
小布头奇遇记(获安徒生奖提名)周小霞
三国演义(少儿普及版彩图注音)王智英
稻草人(彩图注音)德亚米契斯 (Amicis.E.D.)月光下的肚肚狼郑渊洁
红鞋子-汤素兰
小学生趣味游戏•每个小学生都爱玩的脑筋急转弯平慧善
世界最伟大的100科学发明发现(彩图版)孙锐
逃家小兔安徒生(Andersen.H.C.)
《为爱种棵树》、《许愿星空下》、《海豚在微笑》
有时间的话,还是多看些书,建议家长能为孩子精心挑选。最近买了一套罗尔德达尔的书,文学类的,故事富有想象力,10岁左右的孩子都可以看,蛮好的。还有一套今古传奇的猫武士动物小说系列,记得有一本叫蚂蚁飞翔,总共三本,翻了一下,觉得挺不错,推荐8-15岁的孩子阅读。
《神探老莫》孩子非常喜欢,这书的特点是图画文字并重,比较适合小学低年级孩子阅读。
北京小多出版社出版的《红松鼠》(故事类)、《问你问我》(科普类)和《探索自我》(讲心理、生理和生命科学的)
知识童话《酷蚁安特儿》系列,看了对孩子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伍美珍的《惜呆兔咪开心旅行》系列,开阔孩子的眼界和胸怀。
《鼠武士》,有思想的童话说,语言优美、故事有趣,尤其贯穿着普世价值,对树立孩子的价值观有帮助。 《鲸歌悠扬》,第一部写鲸的小说,有趣,神秘,还能学到不少海洋动物知识,很适合孩子看,
推荐《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系列,如《南极大冒险》。
冒险小王子和冒险小虎队系列的
丁丁历险记,阿凡提故事,科普 Why 系列,
笨狼的故事(有些小幽默),建议看些《笨狼的故事》、韩国的科普书。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孩子喜欢看《神奇校车》《上学就看》《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木偶奇遇记》
里面有好多好看的故事,比如《长袜子皮皮》《怪医杜立德》等等。。
小飞人卡尔松 丁丁历险记 森林大帝 和 凡尔纳的系列书
DK儿童太空百科全书 - 美国DK公司
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现将优秀的课外读物推荐如下:推荐书目二<中段>:
《笨狼的故事》汤素兰
《快乐王子集》王尔德
《大林和小林》张天翼
《长袜子皮皮》林格伦
《大盗贼》普鲁士勒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候》 德国
《晴天,有时下猪》日本
《昆虫记》法布尔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繁星 春水》冰心
《贾里贾梅系列小说》秦文君
《草房子》曹文轩
《怪老头儿》孙幼军
《小布老虎译丛》内斯比特(英国)
《小飞人卡尔松》林格伦(瑞典)
《时代广场德蟋蟀》
《两只大雕》椋鸠十(日本)
《蓝熊船长德13条命》瓦尔特莫尔斯
《寄小读者》中国儿童文学丛书冰心
《严文井童话》中国儿童文学丛书严文井 《陈伯吹童话》中国儿童文学丛书童话陈伯吹 《金近童话》中国儿童文学丛书金近
《叶圣陶童话》中国儿童文学丛书叶圣陶 《小坡的生日》中国儿童文学丛书老舍
《长生塔》中国儿童文学丛书巴金
《皮皮鲁传》《鲁西西传》郑渊洁
《调皮的日子》秦文君
《小兵张嘎》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徐光耀 《两个小洛特》埃里希凯斯特纳 《犟龟(恩德童话小说集) 》米切尔.恩德 《爱的教育》阿米琪斯
《吹牛大王历险记》拉斯伯
《柳树间的风》格雷厄姆
《水孩子》查金斯莱
《小思想家在行动》克涅斯特林格 《凡尔纳选集(精选集)》中国青年出版社 《长腿叔叔》简韦伯斯特 (一本百年难得一见的好书,一部爱与奇迹的成人童话) 《北风的背后》(雅典娜童书小经典)乔治麦克唐纳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新世纪出版社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内斯比特
中. 高年段:
《星星们动也不动》
《这一切如此神奇》
《艺术之旅从书》
《数学家的眼光》张景中
《飞翔的教室》凯斯特纳(德国)
《风的旱冰鞋》安房直子(日本)
《毛毛》米切尔。恩德
《根鸟》曹文轩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保罗。科埃(巴西) 《隐身人 时间机器》威尔斯(英国)
《人类的故事》房龙(美国)
《中国儿童文学丛书(第二辑)》
(包括葛翠琳的《野葡萄》、洪讯涛的《神笔马良》等) 《小溪流的歌(上下)》严文井 曹文轩主编 《中华当代少年小说丛书》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秦文君文集》
《蓝鲸的眼睛》(中国儿童文学获奖者自选文库)赵冰波 《绿太阳和红月亮》(中国儿童文学获奖者自选文库)白冰 《琵琶甲虫》(中国儿童文学获奖者自选文库)高洪波 《羚羊木雕》(中国儿童文学获奖者自选文库)张之路 《第十一根红布条》曹文轩
《麻雀不唱》常新港 《蟋蟀也吃兴奋剂》张之路 《草房子》曹文轩 《希腊神话》施瓦布 《王子与贫儿》马克.吐温
《苦儿流浪记》埃克多马洛 《骑鹅旅行记(上下)》塞.拉格洛夫 《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E.T.西顿 《好兵帅克》雅哈谢克 《汤姆索亚历险记》
《蓝色的海豚岛 》
《海蒂 》
《做个快乐少年人》
《盲音乐家》
《格列佛游记 》
《莫吐儿世界儿童文学丛书》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英)
《纽伯瑞儿童文学金牌奖丛书》
中国少年儿童 出版社
《少年维特之烦恼》
《白痴》
下列作家的书也非常好,适合少儿读:
汪增祺沈从文丰子恺朱自清
儿童书籍欣赏范文第3篇
一、儿童书籍装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儿童书籍装帧的现状:
从目前市场上儿童书籍的情况可以看出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儿童书籍在材质、种类和设计上越来越丰富多样, 不过在进步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我认为有一下几个方面:
1) 是设计师水平的高低层次不齐, 所设计的优秀儿童书籍装帧设计屈指可数, 满足不了大多数儿童的需要。
2) 是一些商家在利润的催使下, 或生产劣质的书籍, 抄袭严重, 风格类似;或过渡包装, 华而不实, 没有真正结合儿童的特点进行书籍的设计, 这些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都是很不利的。
3) 是我国儿童书籍普遍呈现出过度模式化的情况, 在对儿童书籍设计前, 没有对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做认真的调查研究, 也没有真正做到站在儿童的角度观看他们的世界, 只是根据其他书籍的模式, 简单的对文字内容进行调整, 这样就偏离了儿童的需求, 无法与儿童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从而难以调动儿童的读书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 由以上几点可以看出, 在进行儿童书籍装帧设计时, 应对儿童这个群体有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关注儿童的兴趣所在, 增加书籍的趣味性设计, 这样就更加容易融入到儿童的世界中去, 使儿童将书籍视为一个有趣的伙伴, 从此爱上看书, 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更久远的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儿童书籍装帧中的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 例如:书籍形态, 文字, 图形, 色彩等。[1]
二、趣味性设计的概述
1、趣味性设计的定义
趣味性是指在设计中, 通过设计形态, 色彩, 形式等手法的表现, 创造出全新的设计亮点, 使作品呈现一种新奇, 惹人喜爱, 使人愉悦的一种心理状态。
2、趣味性设计的特性
趣味性针对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 是必不可缺少的。趣味性的融入, 符合儿童的心理特质和成长需要, 能够使儿童对书籍产生好奇和喜爱。
三、趣味性设计在书籍装帧上的表现形式
现在书籍设计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审美的提高, 如今的儿童书籍市场上, 书籍材料上的选择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不管是新科技仿生材质的运用还是纸质材料的应用, 材质上的突破, 让书籍获得了更有趣的, 具有时代气息的形式语言, 使得各式各样的儿童书籍琳琅满目。还有一些非纸类材料用来作书籍装帧的封面, 例如塑料覆膜等材质, 能更好的保护书籍, 增加书籍的耐用度。仿真材料与平面图形的结合所呈现的立体互动的效果, 也是我们常常能够见到的, 真实的材料给儿童的感官更真实的刺激, 也更能传达书籍的主要内容与趣味性结合的表现手法。[2]例如:故事关于一个梳着两个辫子的小姑娘, 书的封面在设计是平面图效果的这个小姑娘, 不过局部的两个辫子设计成真实的仿生辫子, 这种设计不仅让儿童得到了一般的精神满足, 而且凭借自身的感性体验到了真实的感受, 增加了儿童触觉上的趣味性。还有一种3D立体式书籍, 打开时整个平面的图形立马以逼真立体式呈现, 更加吸引儿童们的眼球, 很快能使儿童融入整个书籍的故事中。立体的呈现和书籍的内容相搭配, 让儿童们视觉上更好的享受穿梭其中的乐趣。
儿童的书籍装帧不仅仅是考虑材质对儿童的适合度, 还需要考虑书籍的尺寸大小和厚度。
由于儿童力量相对单薄, 手臂的力度和双手的协调性比较低, 所以为方便儿童阅读, 通常会选择开本在16寸以下的大小, 方便携带;厚度一般不宜超过5mm, 重量轻, 方便取阅;还有一种很小型的书籍, 犹如儿童的大半个手掌那么大, 这种书籍携带方便, 除了具有承载知识的功能, 更多的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小巧可爱, 易惹儿童喜爱。另外, 书籍的边角设计应该尽量避免选择比较尖锐的形, 弧形设计对儿童来说会更加安全。
四、结语
从最初单一的儿童书籍到今天丰富多样的儿童书籍设计, 每一步都说明了儿童书籍装帧设计的进步和发展, 在未来儿童书籍装帧设计中, 趣味性设计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趣味性设计的加入, 不只是仅仅体现在书籍的形态, 文字, 图形和色彩上, 更多的创意性和趣味性设计需要我们去了解和探究, 为设计更具有童趣, 活泼生动的书籍形象和积极健康的儿童书籍而努力, 当然, 这也少不了科学技术的支持。最后, 希望通过各行业的共同努力, 我们中国的儿童书籍装帧设计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摘要:本文以趣味性在儿童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为主线, 以儿童趣味喜好为切入点, 辅以儿童心理学等, 对趣味性书籍装帧设计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分析, 归纳总结了趣味性设计在儿童书籍装帧设计中的重要性, 也为现代儿童书籍装帧的趣味性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综上所述, 以趣味性为儿童书籍装帧的出发点在儿童书籍装帧设计中, 应把趣味性作为儿童书籍装帧设计的出发点, 以便更好的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喜爱。
关键词:趣味性,儿童书籍装帧,儿童心理
参考文献
[1] 吕敬人.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5:18.
[2] 下井芸华 (日) .色彩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27.
[3] 蒋杰, 姚翔宇.书籍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2.
[4] 丁剑超, 王剑白.书籍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35.
[5] 张若岩.设计色彩[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39.
[6] 邱成德, 邱世红.书籍装帧设计[M].北京:刷工业出版社, 2007:5
儿童书籍欣赏范文第4篇
1 阅读最有情意的事
最是书香能醉人, 营造书香人文氛围, 深化书香环境儿童阅读, 应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为出发点。提高孩子们的阅读素养, 培养孩子们适应社会发展并获得终身受益的知识素养。千百年来, 在人类慢慢发展的进程中, 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一个国家进步与落后标志, 是一个国家的强大与民族昌盛的具体体现。反应在孩子的世界里, 在简单的白纸黑字, 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不知不觉塑造着孩子们心灵的美, 谛造着孩子们的人生观, 世界观的清润。孩子们在书中寻觅着、濡养着人身的价值取向, 在涤荡着人类美丽的智慧中畅游, 使孩子们在优雅、宁静的阅读环境中, 其作用犹如春雨沁入, 润物无声般, 注入人类文明繁衍文化的精神力量, 让更多的知识透过缓慢、绵密、恒久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通过时间的推移, 孩子们的心灵会因为优美文字的熏陶, 而获得心灵的轻盈与圣洁, 获得知识, 获得力量。因为, “知识就是力量”。
可现如今的社会, 上学的人多了, 可真正读书的人少了。特别是现在许多的家庭, 许多的家长花费大量的时间把自己粘在网上, 而孩子们也深受其影响, 把他们那点可怜的业余时间也黏在了互联网上。可是, 由于互联网上信息量大, 但内容粗浮, 很多缺少内涵、不适宜于深读、咀嚼, 只适于浏览。孩子们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熏染”, 到底还有多少的孩子们能真正地坐下来读本书呢?缺少了宁静的书香氛围, 缺少了静心凝思的深层思考, 失去了手捧书卷在书的海洋中浮浮沉沉, 失去了一本书在手的那种摩挲的感觉, 失去了一段一段的品味, 一页一页的轻翻, 失去了晚间的亲子阅读。低年级的触摸童话, 中年级的浅涉经典, 高年级的轻挽大师, 那种沁入灵魂般的阅读心境。有的只是随意的网上浏览, 而这种随意的浏览, 让人变得浮躁与慵懒, 渐渐地孩子们变得浮躁与茫然。长此以往, 还有多少的孩子能正真的静下心来, 领略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思考人生真正的价值与意义?还有多少的孩子能体会到掩卷深思的读书意境?故而不能深读。可是人生的修养, 很多则是从深思的阅读中产生的。
2 书籍育人的作用
关注孩子从心开始, 从阅读开始, 书本是立体的, 时刻触摸可感触的。当孩子们手捧书卷, 安静地静心凝读, 或开怀大笑、或满眼含泪、或掩卷深思, 徜徉在书的海洋中, 如绵绵溪流吮吸着知识的甘露。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的阅读还有个重要因素, 那就是文字。文字除了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外, 其书本文字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它们可以是波澜壮阔的, 也可以是潋滟片片、回环不绝的。对于孩子来说, 特别是对于幼小的孩子, 他们对人生的认识很多都是从阅读童话开始的。司马光砸缸、善良的白雪公主、小美人鱼、灰姑娘是孩子们稚小心灵最初的憧憬, 这些经久的世界文学名著, 影响了多少代的孩子们。它们如春雨润物悄然无声, 在不知不觉中塑造桌孩子们的灵魂, 影响着孩子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因为, 人类社会的文化传承, 历史的沿袭发展, 都是通过文字的记载、阅读、代代相传的。
3 用书籍去呼唤孩子的心灵
一位作家说到这样一件事,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扉页上有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远没有黑暗的时间, 只是不被黑暗所淹埋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没有卑下的情操, 只是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些文字给人的力量, 让多少人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领略到阅读的重量, 文字给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感到人来到这个世界上, 是可以做很多的事, 创造很多的价值, 体会到很多的乐趣!
4 馆员孩子们传递知识的枢纽
斯宾赛指出“教育应重视具体开始, 而以抽象结束”。儿童图书馆馆员的育人作用, 是用馆员的和蔼可亲、循循善诱与具体指导来影响孩子们阅读的。馆员的形象会影响到孩子们的阅读心理与阅读兴趣。作为为儿童服务的馆员, 会因她的衣着, 举止言谈, 仪表个性、知识水平、兴趣爱好、价值观念、教育观点、行为习惯等, 在工作中无不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一位举止大方, 态度温柔和蔼, 具有与孩子们天然相溶与亲和力的馆员, 工作中会特别自然地流露出对孩子们的挚爱。因为她们明白, 自己不但是担负着为孩子们传递知识的作用, 更是用自己的爱去塑造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播撒爱的种子。在某种意义上, 儿童图书馆的馆员, 实际上也称得上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日常平凡的工作中, 认真地履行着自己工作的职责, 用开朗温和、坚强的意志品格等这些书本外的人为环境, 对孩子们施以优良的影响等, 无不是作为一种个体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 在看似一复一日的工作中, 在潜移默化的濡染、传递给小读者, 默默地发挥着教育的功能。对此, 笔者认为, 每一位儿童图书馆的工作者, 都予以引起充分的重视。
5 用“心”为孩子们挑选优美的精神精品
正如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 则中国强。”孩子们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孩子们的现在的阅读, 关系到一个国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与进步。孩子的们心灵就像一块等待开垦的土地, 他们需要优良的精神种子的播撒, 为孩子们种下善良、愉悦、坚韧、勤奋、成功的种子, 用明媚的阳光照耀、浇灌这块园地, 用人类最美好的文字精品, 耕耘孩子们的心田, 让孩子们用心去领悟书本上字里行间的人类智慧滋润心田。让孩子们在读书的乐园中长成一棵棵苍天大树, 成为祖国栋梁之才。少上网, 多读书, 孩子们才可能成为真正的读书人, 才可能真正读进去, 才可能读出人类文化的精髓, 才可能读到精神境界的升华, 才能雅化情趣、修养人格, 成为一人格建全的, 具有优良知识素养的优秀人才, 才能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找到自己立身之地, 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摘要:阅读的意义, 关注孩子从心开始, 从阅读开始, 多读一点好书, 智慧一个民族, 关心中国的未来, 为孩子们提供人类最优秀的智慧——书籍。
儿童书籍欣赏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