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年级数学趣题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11-191

二年级数学趣题范文第1篇

2、

3、

4、

5、

6、

7、

8、

9、

10、1

1、12连起来成一串,像一串糖葫芦,我们把这样的一串数叫作自然数串(也叫自然数列),其中的每一个数都叫作自然数。自然数串的特点是:

①从1开始,1是头;

②在相邻的两个数中,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1;

③后面的数要多大有多大,也就是说,自然数串是有头无尾的。

在自然数串中,如果写到某一个数为止,就叫做有限自然数串,也简称自然数串。

这一讲的题目,都是与(有限)自然数串有关的。

【例1】如下页图所示。一份学习材料放在桌上,一阵风把材料吹落了一地。小军拣起来一看,糟糕,少了两张。根据下面拣到的材料的页码,你能说出少了哪几页吗?

解:一张材料的正反两面用两个自然数作页码,这两个自然数是相邻的。仔细观察找到的材料的页码,根据自然数串的特点,可知少了的两张纸的页码是(

7、8)和(

13、14)。

【例2】从1连续地写到100,“0”出现了多少次? 解:“0”出现了1 1次。因为从1到100含有“0”的自然数是:

10、20、30、40、50、60、70、80、90、100。数一数,这些自然数中共有11个“0”。

【例3】把1,2,3,4,5,28,29,30这三十个数,从左往右依次排列起来,成为一个数,你知道这个数共有多少个数字吗?

解:把这个数写出一部分来看看:

123456789101112131415282930

下面,分段计算这个数共包含有多少个数字: 1至9共有9个数字;

10至19共有10个自然数,每个都由两个数字组成,这一段共有210=20个数字。20至29这一段也有10个自然数,共有20个数字。30这个数由两个数字组成。所以这个数所包含的数字总数是: 9+20+20+2=51(个)。

【例4】小青每年都和家长一起参加植树节劳动。七岁那年,他种了第一棵树,以后每年都比前一年多种一棵。现在他已经长到15岁了,连续地种了九年树。请你算一算,这九年中小青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解:先把小青每年种几棵树写出来

再把每年种树的棵树加起来 1+2+3+4+5+6+7+8+9=45(棵)。

【例5】如下图所示。商店的货架上堆放着一堆火腿肠。你能很快地算出它的总数有多少根吗?

解:从上向下数,每层的火腿肠的根数组成一个自然数串,1,2,3,4,5,6,7,8,9 方法1:利用凑十法求和

方法2:用两串数“头尾相加”法求和

和=90÷2=45

这种自然数串的求和方法很巧妙,很重要,希望同学们能学会它。

【例6】把

1、

2、

3、

4、

5、

6、

7、

8、

9、

10、1

1、

12、

13、

14、

15、16填人正方形的方格中,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四个数相加得数都是34。

解(1)把这16个数依次排成如下四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12 13 14 15 16 (2)把带箭头的线的两端的数互换

(3)互换后,把16个数填到正方形的空格里你会发现每一横行、竖行、斜行的四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34。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还可以发现这个图中的奇妙的性质:不但每一横行、每一竖行和每一斜行的四个数相加之和都等于34,而且

①四个角上的四个小正方形里的四个数之和都是34;

②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里的四个数之和也是34;

③大正方形四个角上的四个数相加之和也是34。

真是不可思议!人们给它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幻方。见右图。

【例7】如果全体自然数如下 表排列,请问

①数20在哪个字母下面? ②数27在哪个字母下面? ③数70在哪个字母下面? ④数71在哪个字母下面? 解: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排列的规律:开头的七个数1,2,3,4,5,6,7分别排在A,B,c,D,E,F,G的下面以后每加七个数就又从头排起,如1+7=8,1+7+7=15,则8和15都和1那样,排在字母A的下面利用这个规律,就能求出哪个数在哪个字母下面。

①20=6+7+7,

可见20和6排在同一个字母下,即在字母F下面;

②27=20+7=6+7+7+7。

可见27也是排在字母F的下面; ③

可见70排在字母G下面;

④71=1+70,

可见71和1都排在字母A的下面。

1.小明从1写到100,他共写了多少个数字“9”?

2.把1到12这十二个数每两个数分为一组,要求每组的两个数之和都相等,怎么分?和是多少? 3.用

1、

2、

3、

4、

5、

6、

7、

8、9这九个数编三个算式,一个加法、一个减法、一个乘法,每个数只许用一次。

4.用

1、

2、

3、

4、

5、

6、

7、

8、9这九个数字,写成三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和等于1953。 5.用

1、

2、

3、

4、

5、

6、

7、

8、9这九个数字,写成三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和等于1989。 6.一只老猫捉了12只老鼠,其中有一只小白鼠。老猫自言自语地说:“我要分三批吃它们。不过吃以前叫它们站好队,我从头一个开始吃,隔一个吃掉一个,也就是:我第一次吃掉站在第1,3,5,7,9,11号位置的小老鼠;剩下的叫它们不许动,第二次还是从头一个吃起,隔一个吃一个;第三次也是照这个办法吃。但把最后剩下的一个放了。”这话被聪明的小白鼠听见了,于是它站在了某个号的位置上,最后没有被吃掉。

小朋友,你知道小白鼠站的是第几号位置吗? 7.所有自然数都按下表排列,问: (1)21排在第几列的下面? (2)30排在第几列的下面?

8.一个排版工人给一本1至50页的书排页码,如果书的页码的每一个数字都用不同的铅字块,问他一共要用多少铅字块? 9.把1至16这十六个自然数巧妙地填入正方形的十六空格里,可以做成有趣的幻方。右图是个未完成的幻方,当它被填满时,它的每行、每列和每条对角线上四个数字的和都相等。请你继续把这个幻方完成。

1.解:小明共写了20个数字“9”。

因为从1到100的数中有18个数含有一个数字“9”,它们是:

9、

19、

29、

39、

49、

59、6

9、7

9、8

9、90、9

1、9

2、9

3、9

4、9

5、9

6、9

7、98。

另外自然数99含有两个数字9。

2.解:自然数串有一个特点,相邻的两个数中,后一个比前一个大1,因此可以进行如下的搭配分组:

最小的数1和最大的数12成一组(1,12);

次小的数2和次大的数11成一组(2,11);

中间的两个数6和7成一组(6,7);

各组两个数相加之和都是13。

3.解:从受限制最强的乘法算式人手,在这九个数中两个数相乘的积等于另一个数而不发生重复数字出现的,只有23=6和24=8;经试验,可选用23=6,则剩下的六个数可组成两个等式1+7=8和4+5=9。再经过适当的变换就可以列出满足题目要求的算式(答案不惟一)。 1+7=8 9-4=5 23=6。

4.解:分拆1953=1800+140+13 再分拆13=9+3+1 作为三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 14=8+4+2 作为三个数十位上的数字; 18=7+6+5 作为三个数的百位上的数字;

于是,得到的三个数是789,643,521,

注意:此题答案不惟一,同学们还可以试着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其他三个数。 5.解:思路与第4题相同,

分拆1989=1800+180+9 再分拆18=8+6+4 作为三个数的百位上的数字; 18=9+7+2 作为三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字; 9=1+3+5 作为三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

于是,得到的三个数是891,673,425,

符合题意。

6.解:按猫吃老鼠的过程顺序进行思考; 老鼠站好队,

可见聪明的小白鼠如果站在第8号位置上就可以不被吃掉。

7.解:方法1:把下图的自然数继续写下去,一直写到21为止,就可以知道:21在第二列,30在第三列。

方法2:仔细观察表中自然数的排列,可以发现每经过7个数字就又会重新从第一列开始,完全重复前面的排列情况,由此,可以找到一个通过计算找出某个自然数在第 几列的方法: 30-7-7-7-7=2 这就是说30和2在同一列即在第三列。 8.解:分段计算:

从1至9页,共9页,每页用一个铅字块共有19=9(块);

从10至19页,共10页,每页用两个铅字块共用2 10=20(块);

从20至29页,共10页,每页用两个铅字块共用210=20(块);

从30至39页,共10页,每页用两个铅字块共用210=20(块); 从40至49页,共10页,每页用两个铅字块共用210=20(块); 第50页,共1页(但为两位数)用两个铅字块,

所以50页书共用9+20+20+20+20+2=91(块)(铅字)。

9.解:见右图,仔细观察可看出有一条对角线上的四个数都给出来了。这四个数相加之和是12+9+5+8=34由此可求第3行第一列空 格中的数是10;即5+16+3=24,34-24=10。第4行第三列上空格中的数是2,即

7+9+16=32。3432=2。

二年级数学趣题范文第2篇

一、自费出书,高风亮节

王树仁前辈,已是步入退休颐养天年的老者,正需大量的储蓄来养老,以备不时之需。可是钟情于教育的他,却从自己为数不多的养老钱中挤出钱来出书,这种不计个人得失、高风亮节的品格让人敬佩,让人不得不竖指称赞!

二、业精于勤,心存高远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一个人如果想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必须从小事着手。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不甘平凡的人,他高瞻远瞩,心怀大志,注意平日点滴的积累。1983年,王老师在育才小学(一完小的前身)任教,当时他所执教的小学毕业班有53名学生,其中43名学生考入我县名校一中,81%的升学率轰动全县,王老师也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园丁”。后来王老师又任临西镇校区教导主任,曾有校区工作蝉联十连冠的荣耀,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度。任职期间,王老师仍旧不忘钻研剖析数学难题,他细心记录下了平时的解题思路,写下了心得体会发表在国家期刊《小学数学》杂志上。如此精于事业的人,实在是让我等后辈望其项背而自顾不及。

三、钟爱教育,杏坛留名

王树仁前辈热爱教育事业,喜欢钻研数学,尤其对小学奥数兴趣浓厚,成果显著。在临西镇每年的备战百优竞赛中,他组织学生集训,精心安排部署,并亲力亲为,带头登上讲台为学生辅导奥数。他乐意享受“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解题过程,并把这些解题过程都写进了他自编的书籍《小学数学趣题探幽》,还免费送给了所需之人。这种对教育的钟情之恋让人难忘,他是临西教育留美名的老前辈,他的光辉将会照耀我们后来人一路前行,乐圆临西教育发展梦。

四、无私奉献,恩泽后人

古语有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活一世,总要为后世子孙留下点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王树仁前辈就为我临西子孙留下了凝聚着他全部心血与汗水的智慧结晶《小学数学趣题探幽》。这是一本开发智力、激发潜能、拓展学生思路的高年级数学成绩快速提升的法器。这是我临西教育的幸事,也是我临西学子的福事。王树仁前辈这种心有家乡、无私奉献的教育情怀实在是令我感动,这种恩泽后代的做法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仰。

二年级数学趣题范文第3篇

题目:有一次我下乡家访一位学生, 我知道他的爸爸是一位养猪能手。我问他你们家除了养猪, 还养些什么?这位学生回答说还养奶牛和鸡。当我问他各养多少时, 他说:“我家养的猪、奶牛和鸡, 腿的总数乘上牛角的数目, 再乘上鸡翅膀的数目正好得720。如果我只告诉您牛的数目, 您推断不出猪和鸡的数目;如果我只告诉您鸡的数目, 您也推断不出猪和牛的数目, 但如果我告诉您猪的数目, 您完全可以推断出牛和鸡的数目。其实, 谈到这里, 即使我不告诉您猪的数目, 您也可以推断出猪、牛和鸡的数目啦。”请问这位养猪能手养了多少猪、牛和鸡?

本题的条件象谜语一样, 令人难以捉摸。下面用探索法一步步把这个迷解开。

先根据“我家养的猪、奶牛和鸡, 腿的总数乘上牛角的数目, 再乘上鸡翅膀的数目正好得720。”这一条件, 设猪x头, 奶牛y头, 鸡z只, 则有 (4x+4y+2z) 2y2z=720

由 (1) 式可看出, 如果z为偶数, 则左边能被4整除, 而右边不能被4整除, 所以z只能为奇数;所以 (2x+2y+z) 为奇数, yz只能为偶数, y必为偶数。因为x、y、z为自然数, 所以2x+2y+z>y, 所以 (2x+2y+z) y>y2, 所以y为小于10的偶数。

∴有y=2或y=6。

当y=2时, z可能为1, 或3, 或5, 把y=2代入 (1) 式得 (2x+22+z) 2z=90;

当y=2, z=1时, 解得x=20;

当y=2, z=3时, 解得x=4;

当y=2, z≥5时, 无解。

当y=6时, z可能为1, 或3, 把y=6代入 (1) 式得 (2x+26+z) 6z=90;

当y=6, z=1时, 解得x=1;

当y=6, z≥3时, 无解。

通过上述探索, 我们得到3组解, 第一组是:猪20头, 奶牛2头, 鸡1只;第二组是:猪4头, 奶牛2头, 鸡3只;第三组是:猪1头, 奶牛6头, 鸡1只。现再根据“如果我只告诉您牛的数目, 您推断不出猪和鸡的数目”这个条件进行判断, 从这三组中可看出, 他家养奶牛的数目应为2头, 因为即使知道奶牛的数目为2头, 猪和鸡的数目仍无法确定, 又根据“如果我只告诉您鸡的数目, 您也推断不出猪和牛的数目”这个条件进行判断, 可知他家养鸡1只, 因为即使知道鸡的数目为1只, 也推断不出猪和牛的数目。故初步得出他家养奶牛2头、鸡1只、猪20头, 即应选第一组, 再根据“但如果我告诉您猪的数目, 您完全可以推断出牛和鸡的数目”这个条件进行判断, 可以看出三组数据中猪的头数是互不相同的, 只要知道猪的头数完全可以唯一确定奶牛和鸡的数目了。至此, 已经真相大白:这位养猪能手分别养猪20头、奶牛2头、鸡1只。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角度进行探索, 得出 (1) 式后, 我们可以推知yz为偶数, 因为如果y z为奇数, 则y和z同为奇数, 这时 (2x+2y+z) 为奇数, 则等号左边为奇数而右边为偶数是不可能的。又因为x、y、z为自然数, 故 (2x+2y+z) ≥5, 又因90=12335, 所以yz最多只有12、123、125、1233四种可能, 由 (1) 式可看出, 如果z为偶数, 则左边能被4整除, 而右边不能被4整除, 所以z只能为奇数;所以 (2x+2y+z) 为奇数, yz只能为偶数, y必为偶数。便可得y=2, z=1或y=2, z=3或y=6, z=1。同样得到三组解:

猪=1头, 奶牛=6头, 鸡=1只;

猪=4头, 奶牛=2头, 鸡=3只;

猪=20头, 奶牛=2头, 鸡=1只。

如果是第一组, 那么知道牛的数目就可以知道猪和鸡的数目, 这与“如果我只告诉您牛的数目, 您推断不出猪和鸡的数目”相矛盾;如果是第二组, 那么知道鸡的数目就可以知道猪和牛的数目;这又与“如果我只告诉您鸡的数目, 您也推断不出猪和牛的数目”相矛盾;所以只能是猪20头, 奶牛2头, 鸡1只。

通过本例的探究活动, 有力地证明了:“科学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究。通过科学探究活动, 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 还可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方法, 可以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1]

摘要:探究学习方式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流。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对这一教学方式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探讨, 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关键词:探索法,激发,兴趣

参考文献

二年级数学趣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统编版;小学语文;识字写字

一、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的要求

课程标准指出1至2年级学生能认识常用汉字1600至1800个,其中会写800至1000个,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要求学生会认450个生字,会写250个生字。同时课标指出低段的孩子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必不可少。

二、识字写字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阅读课文、识字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五个版块。语文园地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日积月累、我爱阅读、我的发现、书写提示、展示台八个部分,其中五个部分与识字写字相关。课文和识字课文版块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自不必说,由此可见,教材把识字写字教学摆在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三、识字写字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编排的特点

(一)遵循“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本册书要求学生能认识450个生字,会写250个字,会认的汉字比会写的汉字多200字,而且会认不一定要求会写,遵循了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也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做到科学安排识字、写字的顺序。

(二)集中识字与随文识记齐头并进

本册教材识字写字教学既随文识字,分散在课文教学中的各个部分,也通过专门的识字课及语文园地进行集中识字。

集中识字特征明显。除了第三单元是专门的识字课文,课后练习题还进行形近字的比较认识和同一个字组多个词集中识记,同时还在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字词句的运用、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等版块中进行集中的识字写字教学。

随文识记不可缺失,课文安排了许多生字让学生在课文中顺势记忆。如《祖先的摇篮》一文中出现的“掏、逗、逮”是生活中常见的表示动作的词,在学习“掏”字时,可以动作示范“掏口袋”“掏耳朵”等,达到识记目的。

(三)高频字、词编排更趋合理

与苏教版相比,统编教材优先选择构词率较高的字。本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中呈现了“湖、莲、穷、荷”4个必须会写的生字。这些生字并不是结构简单的汉字,甚至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但却是学生生活阅读经常接触的高频字。以“莲”字为例,它是苏教版第九册《清平乐村居》中出现的必须会写的生字。把高频字提前,符合儿童认知心理,有了这些汉字的帮助,儿童还能展开浅显的文本阅读。

(四)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注重渗透传统文化,文化内涵丰富。除古诗,识字课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展现了中华民族辽阔的版图、丰富的人文地貌,介绍了中华传统节日以及博大精深的汉字故事和历史悠久的诱人美食。教材中还加入了传统蒙学内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教育意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为二年级学生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打下了良好根基,也培养了民族自豪感。

(五)倡导在语境中识字

教材特别强调在语境中识字。如在《一匹出色的马》中认识“葱葱绿绿”的田野,由“葱”的颜色这一生活经验感受田野的绿;《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中,通过联系下句的“稀”猜出并了解“稠”的意思,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可以使感情更加细腻,感悟阅读的乐趣。

(六)注重方法的指导

有了对汉字偏旁、结构、构字原理的初步了解,教材中增加了笔顺、笔画规则、偏旁等内容,让写字内容的指导更加清晰、科学有效。“书写提示”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鼓励“发现”意识。如关注到了有些字变成偏旁后笔画的大小和形态发生的变化,以及笔顺也发生变化。这些在以前的教材中是没有明显标注的。

(七)注重培養自主识字能力

教材运用字理识字、游戏识字、图文识字等形式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学生通过体验或者观察图片、字形的方式刺激大脑神经,更好地发挥记忆功能,游戏识记或者生活情境识字记得更牢,也增强了书写和说话能力。快乐读书吧和展示台展示学习成果,沟通课堂内外,激发学习动力。

四、识字写字教学在教材中的特点

(一)充分融入字理知识

汉字的造字方法多样,字理知识充分融入是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特点。二年级合体字增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规律,引导学生大胆猜读课文,自主学习课文。《“贝”的故事》一文中介绍“贝”是象形文字,它分析了“贝”的外形以及甲骨文、小篆、楷书的演变,以图片的方式直观地呈现了中国造字方法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变迁。通过“贝”在古代的来之不易以及不易损坏的特点衍生出其作为钱币,所以用“贝”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相关,赋予了汉字历史文化的气息。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鼓励自主识字,让主动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同时引导并注重在生活中识字,增强生活识字的意识。

(二)查字典识字仍不松懈

学生会在生活中以及学习写文中遇到大量的生字生词,原有的知识无法满足新知识的需要时就需要字典来帮忙。通过查偏旁、音序可以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掌握理解字词的含义,增强学习能力,教材中多次提及让孩子自主查字典识字。语文园地三介绍了部首字,并要求学生查一查、记一记“鹿,金,高”等特殊的部首字,学生通过查字典识字又了解了未曾接触的知识。语文园地七中要求学生先猜一猜“摸、读、掲”的读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验证猜测与实际是否相符,仍然显示查字典是识字的重要举措。

(三)游戏识字增加趣味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结合学生特点,运用直观形象的识字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还要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积极拓展实施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教材中将游戏识字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例如扮演小导游认识公园导览图的景点名称,介绍自己的玩具和比赛玩游戏识字等,这既符合孩子天性,又能够结合孩子喜爱游戏的心理特点,通过认、传、贴、读的方式玩转识字卡,寓教于乐。

(四)扩展识字,集中记忆

扩展识字是积累的必经之路,本册教材对学生扩展识字提出了要求。课后练习题中出现“读一读,记一记”,将一个字扩展成几个词,大大增加学生的识字量,而且也更符合集中记忆的特点。

(五)反复呈现,巩固识记

教材把生字词统整在情境中进行复习和巩固。对高频字、构字能力强的字进行多次反复学习,如“礼”字是《开满鲜花的小路》一文中必须会写的生字,同时它又与“神,祖,福”出现在了语文园地八的《我的发现》中,让孩子发现“礻”与“衤”的区别,孩子通过自主发现,记牢反复出现的字词,从而真正达到识字的要求。

五、结语

统编教材的应用,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契机,新旧教材的交替也是思想观念的一次较量和挑战。执教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研读课程目标和理念,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让祖国的花朵获得最好的知识养分,必须要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超.观其形思其理练其技部编教材第一学段写字教学的指导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13).

[3]彭亚宁.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浅谈[J].青海教育,2018(10).

二年级数学趣题范文第5篇

1、2小题每题2分,3题各1分,共28分)

26+10=98+9=54+6-60=32-2-20=

3、38=94=76=52=19=66=73=85=03=48=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28分)

1、4个2相加的和是();6和8相乘得()。

2、算得数,填口诀。75=口诀()96=口诀()

3、12厘米-8厘米=()厘米15米+2米=()米

4、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3+3+3=5+5+5+5+5+5=

5、图中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6、在○里填上“+”“-”“”“>”“<”或“=”。8○2=167○7=4913○8=542○53-1134○1469○

527、比27多7的数是();59比34多()。

8、()里最大能填几?()7<3034>5()

9、1只8条腿,3只()条腿,7只()条腿。

10、把口诀填完整。()九二十七三()十八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前面的□涂黑)(12分)

1、下面各图形中()是角。

二年级数学趣题范文第6篇

今天我在家里发现了许多的数学问题,比如我们的楼道里每层有9个楼梯,一共有5层楼,那么就有45个楼梯。妈妈问我家里有5口人,一个人有2只手,5个人有几只手呢?我马上回答说:“有10只手。”中午吃饭的时候每个人用2支筷子,5个人我拿了10支筷子。妈妈告诉我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你要仔细地去发现它。

(二)

今天,妈妈交给我一项特殊的任务:和爸爸去买菜,由我来算帐。4元一斤的猪肝买二斤,黄瓜1元5角一斤买二斤,鸡蛋2元5角1斤买四斤。42=8元,1.52=3元,2.54=10元,8+3+10=21元。今天的帐都是我算的,爸爸夸我是他的小帮手,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三)

暑假里,妈妈给我在淮南报了个游泳学习班,让我学习游泳。第一天我和妈妈乘车去花了6元车钱,一共坐了40分钟到了健身中心。健身中心有5层楼,游泳馆在第三层,游泳馆里面很大,有8层水道,有15个小朋友学习游泳。经过12天的学习和训练,我终于学会了游泳,教练夸我是个有毅力的小男子汉!

(四)

今天爸爸妈妈和我起的很早,我们打算去“食为天”吃早点。爸爸妈妈特意让我去买东西。我买了三个卷圈,一个卷圈三角钱,三个卷圈九角钱。还买了两个烧饼,一个烧饼三角钱,两个六角钱。还买了我最爱喝的小豆粥,一元一碗,还买了一碗云吞一元五角。我一共花了四元钱(9角+6角+1元+1元5角=4元)。通过买东西我知道价钱相同的东西用乘法计算比用加法计算简单。

(五)

今天,杨老师和我们创造了一种武功秘籍的第一式,这一式共有九招,其实是书上的5的乘法口诀,但是和书上的不一样,书上是: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我们的从五六三十开始变作了六五三十,七五三十五,八五四十,九五四十五;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的不一样吗?因为我们是按照1个5,2个5,3个5,4个5,5个5,6个5来编的,这样第一个数每次多一,第二个数不变,结果每次多5,多好记啊!

杨老师让我们选择一种,我们都选择了自己编的,老师还表扬我们比编书的叔叔更能干呢!

(六)

早晨吃完饭以后我开始写作业。我先背乘法口诀然后写A本。写完以后妈妈给我出了几道数学题,其中一道是这样问的:一个数学本5角钱,买4本需要多少钱?我想了想说:需要2元钱。妈妈问我是怎样算的?我说是用乘法4X5=20角,20角不就是2元吗。妈妈高兴地表扬了我,我更喜欢数学

(七)

爸爸给我从新华书店买来一本《奥林匹克训练》。我一拿到,就开始做了。今天,爸爸问我:“婷婷,到现在为止,你已经做到第几页了?”我说:“我做到35页了!”爸爸又说:“如果每天都做5页,还要几天就能做完了?”我看了看书的最后一页,标着“60”。我想:60减35还有25页,25里有几个5呢?不一会儿,我就想出答案来了,对爸爸说:“我5天就能做完了。爸爸,你说我做得对吗?”爸爸笑着说:“非常正确。”

(八)

一天,我在数学兴趣小组里碰到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小狗汪汪邀请小熊壮壮去他家做客,可是没有直接告诉他门牌号码,而是这样说的:“我家住在森林公寓二号楼,门牌号是个三位数,个位和百位上的数字和是9,百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3,十位上的数字是0。”小熊壮壮很快就知道了小狗家的门牌号码,我也马上思考起来。因为每个数位上的数都不知道,所以,我先来确定百位上的数。而百位上最大的是9,个位上的数就是9-3=6,而个位和百位上的数字和就不是9了,而是15,所以百位上的数不可能等于9,我又继续试了

8、

7、6,发现6正好符合,所以,这下我也知道小狗家的门牌号码了,那就是603。

(九)

今天我去上奥林匹克班辅导班了,我们主要学了加减法综合练习,其中有一道题最有趣:用“

1、

2、

3、

4、

5、

6、

7、

8、”这8个数字组成两个数填入下面算式中( )+( )=9999。我仔细想了想终于想出来了,我先写前面4个数字,然后把后4个数字按相应的位置排好使每位上的和都等于9,也就是1234+8765=9999。数学中的乐趣可真多,我非常喜欢学数学。

(十)

一天,哥哥从同学那儿要来了一些蚕宝宝。它们个头很小,身子有点白。哥哥告诉我,它们已经不是“蚁蚕”了。我问哥哥:“那这里一共有多少只蚕宝宝呢?”哥哥摇摇头说不知道。我马上数了起来。数啊,数啊,数了半天也没数清楚。忽然,哥哥想出办法来了,神秘兮兮地对我说:“我放几片桑叶下去,就可以数出来了。”我还没弄清这是怎么回事,蚕宝宝们就全都爬到桑叶上来了。一会儿功夫,我就数清楚了,哥哥一共养了44只蚕宝宝。

(十一)

我爷爷有一面算盘。他说:“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可以用来记数和计算。”他还告诉我,算盘的每一档都分成上珠和下珠两部分。每一颗下珠都代表1,每一颗上珠都代表5。他还告诉我算珠的拨法:拨入下珠用大拇指,拨去下珠用食指;拨入和拨去上珠都用中指。

妈妈见我学得那么认真,就说要考考我要我在算盘上拨出4325这个数。我马上在千位上拨了4颗下珠,在百位上拨了3颗下珠,在十位上拨了2颗下珠,最后在个位上拨了1颗上珠。当妈妈说我拨对了时,我高兴地叫了起来:“我会在算盘上拨数了!”

(十二)

爸爸的装潢店里每天生意都很忙,我常帮爸爸找零钱。一天,我打开抽屉发现抽屉里有许多硬币,就数了起来。先数1元的,共有16枚;再数5角的,共有14枚;最后数1角的,共有22枚。数好后,我算了算。14个5角正好是7元,22个1角就是2元2角。这下,16+7+2=25(元),再加上2角就是25元2角。哇,抽屉里竟然有25元2角硬币。要这么多硬币有什么特殊的用处呢?我跑去问爸爸:“为什么不把抽屉里的硬币换成5元、10元的纸币呢?”爸爸说:“有了这些硬币,找零钱给顾客就会方便许多。”哦,原来是这样!

(十三)

今天是周末,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我和奶奶去买早点。走到店门口,“叔叔,请问一根油条多少钱?一袋豆浆多少钱?”叔叔亲切地说:“一根油条5角钱,一袋豆浆也是5角钱。”这时奶奶给我出了一道数学题:买5根油条和5袋豆浆共要多少元?我想了一下回答到:“要5元。”奶奶问我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说:“每袋豆浆5角,5袋豆浆“五五二十五”就是2元5角,5根油条也是2元5角,相加就是5元。”奶奶说:“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你猜猜看?”我拍了拍脑袋,可还是想不出来,奶奶就提示我一下:“把一袋豆浆和一根油条看成一份,那是1元,那五份不就是5元了吗?”我眼睛一亮,这种方法真简便!

(十四)

今天,妈妈买回了一大堆我爱吃的葡萄,我馋得直流口水,妈妈在一旁笑着说:“你如果要吃葡萄,就要先回答我的问题。”“什么问题?”我问道。妈妈不慌不忙的说:“小明比小红多8支铅笔,他要给小红几支笔,两人才一样多?” 我想了想,这不就是把多出来的8支铅笔平均分成两份吗?拿其中的一份给小红,两人就一样多了。可以用老师教过的除法8÷2=4(支)来解决。 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她夸我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而且给了我一个大草莓。我高兴地吃起了葡萄,我觉得这次的葡萄最甜,因为这是我用智慧换来的。

(十五)

今天,我做作业时,碰到一道有趣的题目:“小李去钓鱼,他钓到鱼的条数是:6条无头,9条无尾,8条一半,他钓了多少条鱼?”我想了很久都想不出来,就动笔在本子上画了画。终于发现:去掉“6”的头,就剩下“0”;而去掉“9”的尾和“8”的一半,剩下的也还是“0”。发现了这个“秘密”,我高兴极了,在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下答案:0条。

数学中的乐趣可真多,我非常喜欢学数学。

(十六)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上海的金茂大厦玩。 到了金茂大厦门口,我抬头一望,金茂大厦真高呀!爸爸告诉我它有88层,每层高4米,我算了算:884=352(米)。

我推开门,跑进大厦的一楼大厅,哇!人真多呀!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那些人都在排队买票。爸爸也去买票了,票买回来后,我看了看,成人票每张50元,儿童票每张25元,妈妈说:“猜猜看,我们家一共花了多少元?”我马

上说出了算式:502=100(元) 100+25=125(元)。“爸爸,一共用了125元。”妈妈说:“你真棒!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到了坐电梯的地方,还是很多人,我估记了一下大约有200人在等电梯,我们大约等了10分钟才坐上电梯。哇噻!这个电梯可以坐下50人。开始广播了,里面说:“这座电梯是亚洲速度最快的电梯,是一架时光穿梭机,以每秒9米的速度往上。”过了40秒,就到了88层,我连忙跑到窗旁看风景,咦!怎么外面的建筑物都变成小矮人了呢?

(十七)

我家有个正方形的钟,妈妈说,钟面上有3根针在赛跑。它们是时针、分针和秒针,最短的是时针,它跑得最慢,它跑1大格是1小时;接着是分针,它跑得第二快,它跑一大格是5分钟;最长的是秒针,它跑得可快了!转一圈就是60秒。我最喜欢分针和秒针,因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而秒针“滴答”一下就是一秒,60下就是1分,它们时刻都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再仔细一看,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一共就有60小格。

钟面上的数学真有趣啊!

(十八)

今天,我病了。头痛、发烧,很不舒服。我告诉老师后,老师通知了爸爸,爸爸就带着我去了城关医院看病。一到那儿,一个60多岁的老医生给我量了量体温,说:“还好,感冒了,不是很严重,挂点盐水吧!”爸爸一边让我在躺椅上坐下来,一边问医生:“多少钱?”“69元。”只见爸爸掏出1张100元给了医生,医生又找给爸爸一张20元,一张10元和1个一元硬币,爸爸马上把找钱放进了皮夹。我坐在躺椅上,见医生还没来给我扎针,就悄悄地帮爸爸算了算找回的钱数到底对不对。爸爸付了100元,应该能找回100-69=31(元)医生找的钱:20+10+1=31(元)。哦,一点都没错! 回家的路上,我和爸爸说起这事,爸爸用手点了一下我的头说:“你这个小鬼,病了还不忘算钱!”

(十九)

二年级数学趣题范文

二年级数学趣题范文第1篇2、3、4、5、6、7、8、9、10、11、12连起来成一串,像一串糖葫芦,我们把这样的一串数叫作自然数串(也叫自然数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