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学生户外安全教育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大学生户外安全教育(精选4篇)

大学生户外安全教育 第1篇

关键词:户外课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独立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2011年5月,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 该通知明确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 保证大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目前,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全国高校中实现普遍化。但是,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安排不合理等问题, 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迫在眉睫。

1. 户外课堂的理论基础

户外课堂, 一词来源于“户外教育” (Outdoor Education) 。美国户外教育学者George Donaldson提出:“户外教育就是户外教学, 包含有关户外的教学以及为户外而教学。”美国国家教育协会定义户外教育是所有学校科目、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由教师运用环境资源去帮助学生了解各学科、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协助艺术、科学、社会研究的教学活动。我国2004年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后, 户外运动进入高校体育课堂, 开启了我国高校户外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建立和探索。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户外教育”概念的总结, 笔者认为“户外课堂”是指教师利用户外资源, 以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为主要内容, 组织学生参与预设活动, 自主体验, 结合小组交流分享, 教师引导归纳, 以实现大学生知情意统一发展的教学模式。

2. 户外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是可行性

从发展心理学来看, 大学生此时正处于青年初期 (14-19岁) 与成年初期 (19-25岁) 的过渡阶段, 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期, 他们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发展问题, 如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处理、恋爱心理、学习生活适应、人生价值观取题、挫折应对、职业心理等问题。

综观文献及笔者独立学院实际工作表明, 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一般高校学生心理特点存在较大差异, 性格上, 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且意志相对薄弱、忍耐力不足;学习上, 学习动机不明晰、文化基础总体较差;生活上, 优越感强、攀比心理重, 同时不良行为习惯较多、自控力不足。但是, 他们也有自身的优势, 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动手能力强、善于创新、社会实践经历丰富, 有较强的处理人际交往的能力、组织能力, 个性张扬爱展示自我, 在学生活动中经常脱颖而出成为关注焦点。“户外课堂”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 同时具有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特殊价值。户外课堂式教学正是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而设计的, 是切实可行的。

3. 户外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操作性及实用性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向学生传授生活经验, 而非刻板的理论知识, 如果仍采取传统的讲授法填鸭式教学, 很容易使其变成空洞的说教, 难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应当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 采取以活动体验、经验分享为主的户外课堂模式,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体验, 让学生获得经验, 并将其转化为知识的建构, 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运用课堂获取的知识经验来调节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 使大学生的心理得到真正的发展。

户外课堂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是教师利用户外环境资源, 根据大学生面临的共同的心理困惑, 预先合理设计户外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亲身体验, 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 共同分享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积极参与者、探究者, 更有利于经验与知识的建构。因此, 将户外课堂式教学法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 亦可将在“课堂”中学会的经验技术迅速迁移到实际生活中, 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

4. 户外课堂式教学的模式探究

户外课堂, 其实质是一种探索体验式的实践教学法。它以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实践过程中, 可分为“制定契约—活动体验—小组讨论分享—教师归纳”四个阶段。

(1) 制定契约

户外课堂式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中承担活跃的角色, 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体验。制定小组契约则是户外课堂中的行为指南及活动规范。在户外课堂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 教师以班级为单位, 根据活动需要, 将学生随机分成几个小组, 并制定好小组契约。其内容包括:第一, 要求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亲身体验。第二, 体验过程中关注自己的心路历程。第三, 注意安全, 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有责任确保大家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学习, 同时要体现出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

(2) 活动体验

活动体验是户外课堂式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预先设计活动方案, 将学生获取的经验与理论知识建构起来。活动体验开始前, 教师要告知学生即将进行的活动内容、规则及注意事项。活动进行过程中, 教师要时刻关注活动的进程, 同时要着重关注学生活动中的细节, 如活动的纪律、学生的肢体语言、情绪状态等等。

(3) 小组讨论分享

小组讨论分享是户外课堂式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 小组成员交流活动中的心路历程, 分享体验后的感受, 借鉴他人经验, 助人自助, 更有利于经验的累积。

(4) 教师归纳

教师归纳是户外课堂式教学的升华。通过教师归纳, 可将学生活动体验的感悟、小组讨论分享的经验与教师讲授的新知识合理建构起来,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5. 户外课堂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践

教学内容: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活动项目:信任之旅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体验信任与被信任的心理感受;帮助学生学习非语言情境下的合作活动。

活动方法 (阶段) :

制定契约:将学生随机分成若干组, 每组2人;同时将3-4对2人组组成6-8人的小组, 为小组讨论做准备。

活动体验:

(1) 教师预先设计好户外场地, 即盲行路线, 最好户外场地中设有阻碍, 每组准备一个眼罩。

(2) 介绍活动内容、规则及注意事项:“盲人”蒙上眼睛, 原地转3圈, 暂时失去方向感, 然后在向导的搀扶下, 沿着指导者选定的路线, 绕室外活动。向导在此期间不能讲话, 只能靠肢体接触给同伴提供指导, 共同完成特定距离。返回时, 互换角色进行体验。

小组讨论分享:

谈谈成长经历, 交流心理感受:

(1) 作为盲人, 你什么都看不见, 遇到难免磕磕碰碰, 你有什么感觉?你对你的伙伴的帮助是否满意?

(2) 作为向导, 你怎样理解你的伙伴?你是怎样想方设法帮助他的?这使你想起什么?

教师归纳:

通过聆听小组成员分享的感受及经验, 归纳活动主题的知识点, 将学生已获取的经验及教师将传授的知识建构起来。重点讲述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因素, 常见的人际心理障碍及调试, 提升人际交往的技巧等。

6. 户外课堂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效果

将户外课堂式教学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 要求教师将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体验活动的方案设计上, 并能动员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 自主体验。

通过笔者近五年独立学院的实际工作表明,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户外课堂式教学, 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同时增加了课程知识的趣味性。学生在更为宽阔的户外环境中, 通过自主体验、小组讨论及共同分享, 将在“课堂”中学会的经验技术迅速迁移到实际生活中, 实现了大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达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朱伟强.户外教育课程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0 (12) :16-18, 42.

[2]段元梅.体验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4 (06) :47-49.

[3]郭晓薇.团体咨询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2010 (8) :15, 52.

幼儿户外活动安全教育教案 第2篇

飞机大部分幼儿只在电视上见过,从飞机上跳下的伞兵更是他们敬佩的对象,在她们幼小的心里对伞兵充满了向往,充满了敬畏。让孩子通过亲身的体验,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也能更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

1、练习腿部弹跳力,发展和强化幼儿的身体素质。

2.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椅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慢跑,扭身,弯腰等,组织幼儿和教师共同布置场地。

2、情景导入

小朋友你们见过飞机吗?(幼儿争相回答见过)此时部分幼儿的眼睛都投向空中,希望有飞机此时在他们头顶上飞过。你们见过从飞机上跳伞的伞兵吗?在飞行过程中,如果有需要,他们就要从飞机上跳伞下来去完成神圣的的任务,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当伞兵的感觉?(幼儿争相回答想)要想当伞兵,从高处跳下来,你们必须勇敢,你们有信心吗?(幼儿争相回答有)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做这个游戏好不好?(幼儿回答,好),

3、活动过程

两名幼儿为一组,一名幼儿扶住小椅子,另站在小椅子上,等候老师的口令,“我们都是小伞兵,个个勇敢练本领”跳伞!!站在小椅子上幼儿同事两臂伸开,象征降落伞的打开,双脚轻轻跳下,然后绕场地“飞”一圈,回到原地,与另一个幼儿交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开始

幼儿分成两个大组,一起开始,游戏过程中要提醒幼儿注意自己的安全。教师密切关注注意幼儿的行动。

4、活动结束

对幼儿的表现给与鼓励和表扬,你们今天表现真棒!!

整理场地,提醒幼儿放到原来的地方整理好,带幼儿回教室

5、活动反思:

山地户外运动:安全不容漠视 第3篇

事故频发安全措施亟待完善

近日, 一则驴友摆拍坠崖身亡的新闻惹人唏嘘。一户外运动爱好者在某山地户外景点拍照时, 不慎坠崖遇难。据悉, 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该景区没有设置安全防护栏, 安全防护设施不健全所致。类似的不幸不只一起, 据了解, 全国每年参加山地户外运动的人数规模庞大, 呈不断上升趋势, 而随之“驴友”遇难、失踪等事故也层出不穷, 且由此造成的伤亡数字和参与人数一样, 也呈明显上扬趋势, 每年都有众多山地户外运动爱好者不幸殒命, 这样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户外运动的高风险性显而易见。

太原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谈到, 山地户外运动是指在海拔3 500 m以下的山区、丘陵开展的与登山有关的户外运动。2011年, 《全民健身条例》中明确了4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 山地户外运动位列其中。由于山地户外运动本身具有较强的探险性, 危险系数高, 加之山区小气候让人难以把握, 参与人员如果组织程度不高, 技术、装备不足, 再加上有的山地户外场所安全设施不健全, 紧急救援措施不完善, 就很容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分析近年来山地户外运动事故频发的原因, 大多与活动无序、不规范组织, 活动场地安全措施不完备有关, 而这也折射出山地户外场所配套安全设施、救援措施以及专业技术指导人员的重要性与现状的不足。对于户外运动, 尤其是运动场所, 亟须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引导和管理。这也是我国发展户外运动所要面临的关键课题。

标准出台为户外运动场所安全把关

值得庆幸的是, 经过多年酝酿, 规范山地户外运动场所经营, 保障消费者参与山地户外运动安全性的新标准《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30部分:山地户外场所》 (GB 19079.30-2013) 终于出台了, 并将于201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的出台预示着山地户外运动行业将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今后, 山地户外运动爱好者可以在一个更安全开放的场所内自由地运动。

标准主要围绕与参与者安全息息相关的关键性项目———山地户外运动场所提供的安全设施设备等做出了强制性规定。要求安全带、头盔、铁锁、静力绳、快挂、上升器、下降器、制动保护器等装备, 应具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已有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的户外设备, 必须使用达标产品。如动力绳应符合GB/T 23268.1的要求, 水上救生技术装备和器材应符合JT/T 107规定的要求。

有了设施设备质量达标的前提保障, 山地户外场地的安全保障制度更是必不可少。对此新标准也作了最为详细的条款规定。标准要求户外运动场所应制定《安全须知》, 并在每次活动前对山地户外运动参与者进行宣示。目前不少户外运动造成不良后果的一大原因就是参与者不清楚相关运动的安全要点, 缺乏安全防护意识。而对其进行宣示, 让其脑中紧绷一根安全弦, 变相增加了户外运动的安全系数。

专业技术从业人员方面, 新标准也做出了较为严苛的规定, 山地户外运动技术指导人员、救生人员等应持有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除此之外, 标准中还明确了技术指导员的具体数量等。标准的这些硬性规定, 全面规范山地户外运动场所经营行为, 为确保参与者的安全提供了支撑。

齐心协力安全地走向户外

山西是山地户外运动的重要基地, 巍巍太行山, 绵绵吕梁山, 铸就了山西物华天宝丰富的户外旅行资源。记者从山西省体育局获悉, 2014年山西将加强培育和发展登山户外运动产业,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与此同时, 加大对全省山地户外运动场所的监管力度, 督促相关单位认真执行新标准, 严格按照国标规范配备安全设施, 并严格从业人员准入资质, 确保山地户外运动的安全。

山西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秘书长袁乃平谈到,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山地户外运动已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消费重要载体, 但应充分认识到“户外探险”本身是带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活动。新标准的出台对降低当前户外场所的安全隐患具有重要作用, 将新标准切实落到实处对扭转当前多发的户外安全事故现状具有关键意义。但要完全消灭安全隐患, 保证山地户外运动的“零风险”仅靠标准可能并不能达到威慑和保障的效果。确保山地户外运动的安全性需要一个长期的、系统的配套保障体系和过程以及户外运动参与者自身安全意识的提高、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等等。

拉紧户外运动的“安全绳”, 首先应有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保证, 以法律的层面保证户外运动的安全;其次, 应加强对山地户外运动行业的引导、规范, 对户外活动的组织者实行资质认定和准入制, 推广具有公信力的各种户外运动资质认证;第三, 进一步完善基础安全设施及救援体系, 建立健全户外运动安全保障机制,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此外, 户外运动牵涉的部门较多, 包括交通旅游、林业、体育等, 不是体育部门一家能够独立制约的, 需要多个部门联合起来共同规范山地户外运动的经营。同时应倡导驴友选择有资质的户外俱乐部, 出行要自律, 不要擅自走陌生线路, 不要脱离人群等, 提升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学生户外活动安全协议书 第4篇

甲方:______ 乙方:组织管理者___

本次万圣节活动为自愿参加,为明确参加者的义务及责任,凡参加活动的同学,请详细阅读以下条款后,与本次户外组织者签定协议备案,活动当天自行生效。

1.本次万圣节活动属于学生自愿参加的非赢利性活动,组织者仅有负责组织的义务。(即活动地点,内容的安排,人员的组织,活动成本费用的核算及统一收取等工作。)

2.凡参加活动学生均必须有监护人陪同,活动中发生的有关人身伤害,疾病及其他民事责任问题与组织者无关,学生监护人对其人身安全和健康状况负责。

3.凡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必须互爱互助,要服从大局利益,听从组织者统一指挥,不准中途未经请示组织管理者私自离开。

4.凡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须签订本协议。本协议一式两份,由活动组织者和参加者各持一份,本协议自活动开始前签字,活动开始自动升效,活动结束后自动解除。

5.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补充解决。

甲方:(签名)乙方:组织管理者(签名)

****年**月**日

大学生户外安全教育

大学生户外安全教育(精选4篇)大学生户外安全教育 第1篇关键词:户外课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