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第二课时范文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范文第1篇
上课时间:9月29日 上课记录:30人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熟读与交流中了解祖国,感受祖国的伟大。
一、导入
1、把自已收集到的祖国各地的风光,及知识拿来给同学们看一看,小组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让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读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宝岛未归的遗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自由说说从每一句三字经中,读出了什么,体会到什么。比如,从第
一、二句中读出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从第三句中读出宝岛台湾与大陆是一家,两岸人民盼望着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从第四句中读出各族人民正在齐心协力,奋发向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课文的内容只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说,不要一句一句地讲解。中华民族的情况,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等地理名词,可让学生在课前了解一下,教学时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让他们自己说说,教师也可以适当予以点拨。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解答。小组解答不了的,由组长向全班提出。
4、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称为“神州、华夏、中华”?
(2)“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在哪儿?是什么样的?
(3)台湾在哪儿?为什么说台湾和大陆是一家?
(4)“各民族”指哪些民族?我们自己是什么民族的?
以上这些问题你最想了解哪个,你打算怎么解决呢?
5、选取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回家利用多种途径找答案。明天开一个祖国知识讨论会:“我来说说我们的祖国”。
在理解和感悟“各民族”时,可结合课后“读读认认”中的图画和词语,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三、实践活动
少数民族知识知多少:搜集少数民族的服饰、房屋、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可以按民族把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在学习园地或板报上办个专栏。
四、布置作业
大练习册《识字3》做完。
五、板书设计:
识字3 夕 与 川 州 台 争 民 族
六、教学反思:
《识字3》教学反思
《识字3》是一篇识字课文,类似三字经,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篇课文虽然只有短短的48个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国的山川大地,黄河汹涌澎湃,长江一泻千里,珠峰高耸入云,台湾隔海相望,祖国渴望统一,小朋友应该努力学习,兴我中华。需要很多的课外知识,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文生字也非常的多,有12个是新认识的字。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范文第2篇
《翠鸟》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入手的好课例。
(一)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爱的自然段。
3.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4.品德目标: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设重点为:
1.学习写翠鸟外形特点和捉鱼的第
一、
二、三自然段。
2.理解作者的观察、描写方法。
(三)设难点为:
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
我们强调一堂好的语言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因为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三、说学法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看说读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说课堂教学行为策略的具体运用
(一)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读第一自然段,然后边观看翠鸟图片,边口述翠鸟的外形特点,注意有顺序地描述。可以同桌互相描述,也可以在小组里互相描述。
(三)对比读下面两段话
1.课文第一自然段:“它长得可真漂亮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2.它十分漂亮,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还有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
对比朗读后让学生自由议议,感觉哪一段写得好,为什么?
(四)过渡:翠鸟不仅长得十分漂亮而且还是捉鱼的能手呢,读
二、三自然段,比一比,谁把翠鸟读活了?把你最喜欢的词和句子画下来。
学生自由读
二、三自然段,指导读出翠鸟动作的敏捷、灵活、神速。
(五)对比读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体会“贴着”、“蹬开”、“像箭一样”用词的贴切
再找出几句类似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用词的准确、形象、生动。如:
1.一眨眼,翠鸟又轻轻地落在苇秆上了。
2.一会儿,翠鸟又站在苇秆上了。
(六)激趣过渡:翠鸟那么美丽可爱,你想捉一只来饲养吗?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想的,老渔翁怎么说的?
1.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1)老渔翁怎么知道我们想捉翠鸟?
(2)老渔翁的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听了老渔翁的话,脸有些发红,并打消了这个念头?
3.有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有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4.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七)积累好词、佳句
把喜欢的词句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抄下来。
(八)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九)课后活动
1.举行背诵比赛。背
一、二自然段,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背诵全文。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范文第3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写两个生字。
3、初步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学写两个生字。初步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2006年10月24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小朋友们,上节课你们为校内公园出谋划策,设计了许多美景,有自然风光,有各种造型的设施,还有各式各样的儿童玩具,瞧,它们来了(出示词卡),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二、动画欣赏,指导朗读、背诵。
1、谈话: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给小公园里设计了这么多的东西!让我们来看看自己亲手设计的公园是什么样儿的。
2、边欣赏本课的动画片,边听老师范读。
3、说一说,你觉得这个公园怎么样?(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连贯)
4、谈话:是啊,多美多有趣的公园呀,绿树成荫,红花遍地,清澈的小河,弯弯的小桥,高耸的宝塔。瞧,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呀!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公园的美吗?
5、学生练读全文,边读边想象图中的美景与设施。教师巡视指导。
6、指名读,评价。齐读。
7、小朋友们读得真好,你能加上动作把公园的美和有趣表现出来吗?先自己试一试。学生练习边背诵边表演。
8、指名上台表演,评价。
9、播放轻音乐,集体边背诵边表演。
三、更换补充,自编韵文
1、小朋友,你知道公园里还有什么?
2、我们可以把这些词语和我们韵文中的词语进行替换,如:将第三行更换为吊环、碰车、山洞把它们接在韵文下面,三个一组,这样你们也就能编书了。
3、学生小组合作,替换、续写韵文。
4、集体交流小组的合作成果。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木、马)指名读。
2、词语开花。(口头组词)
3、多媒体演示生字笔顺,学生书空。
4、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说说注意点)。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范文第4篇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指名读,组词(出示卡片)
2、过渡:早上起来都会做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图中的小朋友名字叫做小红,她和你们一样,也是一位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红早上都做了什么吧!(出示:小红的早晨)
二、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
1、指导读第一行词语
请小朋友齐读(出示:太阳、闹钟、小鸟)
师:读了这行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太阳升起来 闹钟响了 小鸟叫了) 师:是呀!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请你看着图,把这三个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好吗?
师:我想我们班的小朋友看到这么美好的早晨,心情一定和图中的小红一样,很开心很高兴,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吧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指导读第二行词语
师:小红醒来了,然后她又做了什么呢?
指名大声的读一读第二行的三个词语 (出示:穿衣 下床 起早)
师:你知道小红醒了做了先做了哪些事吗? (指名回答:先穿上衣服,下床了)
师:你们知道什么叫起早吗?
师:起床后的小红精神一定非常好, 让我们一起有精神的读一读这三个词语
3、指导第三行的词语
师:起床后的小红又干什么了呢? (出示:刷牙 洗脸 用餐) (学生一起读)
师:这三个词语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指名说)
师:你能说一说这个句子吗? (小红起床后,先刷牙,然后用餐) 学生边做动作边读。
4、指导读第四行
师:早餐吃饱后小红开开心心的去上学了,让我们一起读 (出示:上学 升旗 做操)
师:上学以后的小红做了哪些事呢? (小红上学以后,升国旗,还做了早操)
分男女生朗读
三、巩固、小结
1、过渡
老师这里的词语卡片,你能把它们按顺序摆放吗?(指名让学生上黑板摆放整齐)
开火车读
2、同学们要向小红学习,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做好每一件事。学生齐唱歌曲《上学歌》
四、布置作业
1.以《我的一天》为题目,按顺序说一说自己一天做的事情 2.给生字组词
五、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范文第5篇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上个星期是开学的第一周,大家都开开心心地回校注册上课,但是湖南省新化县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比较凄惨的事:一名14岁少年因不愿上学,跟前来规劝的父亲发生冲突,少年用匕首当场将父亲刺死。具体经过是这样:18日下午(星期二),被害人肖福民从学校得知其子肖某(男,1999年7月出生,初一学生)无故旷课,便四处寻找,晚上21时许,在新化县一网吧找到了儿子肖某,当时父子在网吧门口外过道上发生冲突,其子用随身携带的弹簧刀捅了肖福民左胸口一刀,致其当场死亡。
事情发生之后,当地公安等部门迅速处置,一方面将肖某抓获,另一方面对网吧进行停业整顿。虽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青少年上网成瘾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今早晨会主要就同大家学习一份材料,题目是《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危害》。
一、首先,就让我们来了解下中学生沉迷与网络的一些表现及其原因。
上网成瘾的主要表现是:
网络操作出现时间失控,逐渐发展成躯体上的依赖,欲罢不能,难以自拔。如有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上网聊天,甚至上黄色网站,象着了魔一样没日没夜地泡在“网吧”,导至逃学、辍学、偷窃、伤人,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在上个学期,我统计了一下,我校撬防盗网、
爬墙外出上网的同学不下十人。
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
其一是好奇心,自控能力差。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生理急剧变化发展的动荡不稳定时期,独立性、好奇心日益增强,青春期躁动烦乱,而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事物的影响,改变原有的学习和生活的方向和秩序。青少年有一种天然、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网络游戏吸引(据我了解,目前大家出去玩的游戏主要是Q飞,穿越火线,)、诱惑了一些人的好奇心,使其一发不可收拾,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我希望未去过网吧,未玩过网络游戏的同学不要轻易尝试,网络游戏堪比电子海洛因,十个玩就有十个上瘾,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一发而不可收拾,比老豆打都冇戒得脱,在上个学期,我去网吧就发现,有个别同学瘾到这样的程度,冇钱上网亦出去,担张椅子坐在一边,通宵熬夜看人玩游戏。
其二是心理不成熟,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等原因,导致青少年处于一种心理的苦恼期,心情爽同心情冇爽、郁闷,都想出去上网,游戏同网络聊天,成为得以宣泄和求得理解的方式。
二、沉迷网络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甚至荒废学业。中学生上网大多是玩游戏,聊天和点歌等。有的上网时间长,休息少,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低下;有的为了上网甚至迟到、早退、逃学、夜不归宿......这些同学浪费了大好时光,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荒废了学业,断送了大好前途. 我们在学校学习
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应当把时间尽量都用在学习上,珍惜时间。我以前教过一位学生,在网吧上网的历史记录是两日两夜冇出过网吧门口,最后冇读书,连初二都冇读完,就比巨老豆滴回去做泥水了。我希望大家都要读完初三,甚至读高中大学,如何沉迷网络,肯定无心向学,所以大家应该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远离网吧。
2.影响健康成长.一个人如果沉迷网络,使自己生活在虚拟世界,减少与人交流的愿望,容易患上电脑自闭症,直接导致心理障碍.一些心灵单纯的中学生.如不及时调整心态,很容易上当受骗,以前听讲过有个别同学约会网友,结果受骗上当,后悔莫及。另外网吧里面鱼龙混杂,一些社会闲杂人员专门欺诈伤害学生,以前也听讲过有个别同学在网吧里面比人打冇敢讲比屋企人听。特别现在社会比以前更加复杂,晚上离开学校外出上网,万一遇到坏人,很难保证不会发生点事,所以讲无论如何晚上都不要轻易外出,如何你爬墙冲卡外出,你的安全只能由自己负责。
3、诱发违法犯罪。网上不健康的内容极易诱使学生违纪违法甚至犯罪。有的学生为了上网常常入不敷出,从而产生邪念,为了能弄到进网吧的钱,有的结伙敲诈,打架斗殴,有的偷盗抢劫,从而走上不归路。这里有一个列子,2013年3月,某市中学生为了上网抢走同学20元钱,被抢的学生约同学携带砍刀匕首前来抱复,他们模仿网吧暴力游戏中的场景对前来劝架的同学进行砍杀,最终导致了一死一伤的严重恶果。问其原因,这些未成年人竟然无法想像现实生活中的生命比游戏中脆弱许多,也没有办法复活。
4.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如果长时间上网,对眼睛的伤害非常严重。由于痴迷,有的达到了不吃、不睡的疯狂地步,心跳加速,精力消耗很大。再加上网吧空气混蚀,卫生、条件极差,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据各地报道,上网猝死者不乏其人。一个年仅13岁的初中学生因沉迷游戏, 整整8天8夜泡在网吧中不归宿,甚至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 8天后,才疲惫不堪地回家, 我们无法真正进入那些网迷们的内心世界去体味他们的感受,但可以想象到他们通红的眼睛、疲惫的心理到底有多少精力去学习。当我们正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在网吧玩游戏的时候,想想我们的父母,想想我们来学校的初衷,目的吧
5、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上网需要一定的费用,一般每小时两元左右,通宵网8元,吃的东西、抽支烟、喝点饮料,十几二十元,好容易就使齐了。学生长时间上网或上网次数太多,就需要太多的支出,就会加重家庭的负担,有的学生每月上网费用在百元以上,家长苦不堪言,我们很多同学的父母都系出去打工,爸爸妈妈挣钱也都不容易,爸爸妈妈辛苦的挣钱供我们读书,我们应当感恩,应当珍惜,千万不要去网吧玩游戏,浪费银子有冇学好。
三、下面再重申一次学校有关学生在校期间去网吧上网的有关纪律规定:
1、学生在校期间不得去网吧上网,违者每人次扣5分,并通报批评。违纪上网行为,一次警告批评,两次处分。
2、学生伪造请假条、撬防盗网、爬墙、冲卡,每人次扣5分,通报批评。严重违纪行为,一次警告批评,两次处分。
今个学期,学校重新聘请了一位宿舍管理员陈叔,协助学校领导、教师,专门负责管理宿舍。我安排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宿舍门岗管理,安全管理,特别是一栋学生宿舍的门岗、安全。宿舍开门期间,看住宿舍门口,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宿舍;晚上11点半,宿舍楼锁门之后,主要任务就是伏击并拦截撬防盗网爬墙的外出上网的同学。希望各位同学明白学校的用心良苦。
另外亦希望各位同学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发现有同学外出上网及时向老师领导报告。我同学校其他领导商量了一下,在学生会里面新增一个预防学生爬墙外出上网纪检志愿者队伍。如果一个同学因为上网被扣了分,觉得对不起班集体,可在被学校通报批评之后,痛定思痛,向我申请加入预防学生爬墙外出上网纪检志愿者队伍,当月且是6日内有立功行为,可奖励5分以抵消之前因为违纪外出上网被扣分数。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范文第6篇
[设计理念] 根据本课的特点,结合新课程理念,教学本课时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咆哮”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抓住课文中感动我们的地方,感受老汉在危难之时,把生的希望留给别,自已却英勇献身的精神。
4、 体会文中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课文独特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嵩高精神,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抗洪救灾的短片,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 学习生字词,正确读写“咆哮、放肆”等词语
2、 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一、 复习导入
1、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桥》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方法提示:讲清故事的主要内容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 指名学生回答,生补充。
3、 师小结并板书:洪水肆虐人们惊慌老汉献身。
4、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这些内容。
二、 品读感悟,体会精神
(一) 感受洪水肆虐
1、 默读全课,想想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大雨和洪水的可怕,把它用“”画出来。
2、 小组内交流自己画出的句子,并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 体会洪水和大雨的可怕,形势的危急。
出示句子:
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③近一来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
④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⑤水渐渐地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想像画面。
(2) 将红色字去掉或换掉,与原文对比,让学生读读哪个效果好,为什么?课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体会比喻、拟人的运用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3) 习作中也要善于运用这种写法,使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4) 再读读这些句话,你还发现什么特点?
放大出示:像泼。像倒。两个字一句话,能不能将中间的句号改为逗号?效果上有何不同?
(5) 课件播放发生洪灾的画面,感受洪水和大雨的可怕气势。
(6) 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二) 了解人们的惊慌
过渡:面对如此猛烈的洪水,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
1、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2、 学生反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人们的惊慌失措。
(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
3、 你能想像当时的场面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 此时此刻,求生是人的本能。大家都逃命要紧,可是情况怎样?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5、 由“窄窄的”“木桥”你想到了什么?随时有可以塌掉,到时候大家就会走投无路。
(三) 体会老汉的精神
1、 和这些人们相比,有一个人站出来了,他是谁?他都做了什么?默读课文,把描写老汉的句子用“”画出来。
2、 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句式一: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拥戴的老汉。
(1)“拥戴”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老汉平时是怎么对待全村人的。
(2)师生对比读这句话。
句式二: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1)“像一座山”你觉得像一座什么山?(泰山)怎样的泰山?高大,镇定。从中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老汉?
(2)“他不说话”老汉心里在想些什么?想办法。想出了什么办法?往下读。
句式三: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1) 反复读这句话,为什么要排成一队?不排队会怎样?
(2)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老汉想出了这种办法,你觉得老汉怎样?指挥有方
(3) 引读。此时此刻,在这猛烈的风雨声中,老汉沙哑地喊话(学生接读)“桥窄党员排在后边!”
(4) 引读。此时此刻,容不得老汉多想,他果断地喊道(学生接读)“桥窄党员排在后边!”
(5) 老汉要求党员排在后边,他想到了什么?时刻不忘党员的职则(坚守原则)。课文中哪里还体现出老师坚守原则。
句式四: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豹子。
(1) 从“突然”“冲”“揪”“豹子”这些词语中,你体会什么严格坚守原则。
(2) 老汉揪出的是谁?他儿子。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例外大公无私。
(3) 老汉真的是一个无情的人吗?(不是)哪些句子体现他们父子情深?
句式五: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1)“用力”他用了多大的力?竭尽全力。为什么?
(2)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他们的父子情深。
3、出示: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响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就这样老汉和他的儿子英勇献身了。
(2)没容老汉喊出来,一个浪头吞没了他,此时,他会喊些什么呢?拿出你的笔,把它写下来。
三、 理解题目,升华感情
1、课题为桥,没有老汉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果,想想老汉在这当中起着怎样的作用?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桥的理解。
2、学生互相交流。
3、师小结:这是一座生命之桥,是老汉用自己的血肉之身搭起的永不倒塌的一座生命之桥。
[作业设计]
1、当洪水过后,人们得知老支书和他儿子牺牲的消息时,他们心中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想想他们都会说些什么,并把它写下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6、桥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