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运行和管理制度范文
电梯运行和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一、每日巡查流程:
1、 早上7:00开启电梯,我方工程人员进行一遍巡逻,保证电梯显示在正常状态。
2、 早上8:00左右,工程部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对电梯进行比较全面的检查,(轿厢内卫生、厅门与轿门地坎卫生、轿箱内照明、轿内风扇、轿内呼梯按钮测试,电梯舒适度、外呼按钮测试,顶层曳引机运行声音)
3、 下午14:00左右,工程部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对电梯进行一次检查。步骤同上
4、 晚上19:30左右,工程部值班人员上楼巡查电梯一遍运行并将每座3部客梯关闭,留用1部消防电梯。
二、每周检查流程:
每周六或周日对每座电梯进行一遍系统行检查,并对电梯维保公司工作进行检查,主要包括(曳引机、控制柜、轿顶、导轨、对重装置、井道厅门、地坑、各安全部件)。
曳引机检查标准:曳引机抱闸片间隙按照国家规定距离,曳引机噪音在外部不得高于60分贝
1、 控制柜检查标准:控制柜内线路、电路板无灰尘、控制柜检修开关正常、抱闸开关正常启动、控制柜内五方通话话机正
常。
2、 轿顶要求检查标准:轿顶无灰尘,轿顶检修灯正常、检修开关灵活,轿顶安全钳开关、门电机开关、安全窗开关正常启动,轿顶油盒是否有润滑油。
3、 导轨检查标准:检修开启电梯由顶层至地坑,查看导轨油膜覆盖情况。
4、 对中装置检查标准:将电梯提至对重平齐位置,晃动对重装置,查看晃动间隙,电梯对重间隙小,电梯运行正常。如出现偏大需要调整对重靴衬间隙或更换靴衬。
5、 井道厅门检查标准:每层厅门主门锁无脱扣现象、厅门门锁触点无灰尘不活动,厅门门球与轿门门刀距离正中,厅门门头无灰尘,厅门门弹簧伸缩度适中.
6、 电梯地坑检查标准:电梯地坑卫生干净,地坑照明良好,急停开关启动正常,地坑缓冲器正常起落、缓冲器开关正常启动,涨紧轮开关常常启动,涨紧轮铅坠位置平齐。
7、 安全部件检查标准:控制柜内检修开关、上下选层开关、轿门门锁开关、门电机开关、限速器开关、专用开关、急停开关、安全钳开关、安全窗开关、涨紧轮开关、缓冲器开关,在自动或手动状态下都能正常启动。
三、月检查流程:
每月月底与电梯维保公司人员一起对电梯进行一次检查,检查项目按照周检查项目进行,并且包括月电梯损坏配件、更换配件明细,
维保单、维修单。 电梯突发事件处理:
工程部接到电梯困人电话时,值班人员立即安排2名工程人员到达现场放人,值班人员在打电话给电梯维保公司派人处理。
2名工程人员到达现场,先确定被困人层数,一人到被困人层站安抚被困人员,一人赶到被困人上层打开厅门,确定电梯是否在平层状态。
如:在平层状态,上轿顶手动启动门电机开门放人。
如:不在平层状态,
1、去楼顶控制柜查看电梯是否运行死机,从启电源,电梯能自动回复,自动放人。
2、从启电梯电源,电梯无法启动,查看门锁是否正常,将门锁回路短接,手动提升电梯平层放人,
3、短接门锁线无法启动电梯,将控制柜内抱闸松开,提升电梯至平层位置,开门放人。
电梯运行和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1 电梯故障种类及其原因分析
1.1 电梯故障种类
电梯故障多种多样, 按照故障发生的部位进行分析, 主要分为顶端故障、底部故障、门系统故障等。在这些故障中, 门系统故障的发生比例是最高的, 约占总故障的五分之四。
1.2 案例分析
本文将使用我们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例对电梯故障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和处理方法等进行解析。这个事例是在石家庄金谈谷便民超市的两部电梯。这个超市的电梯自开始使用, 就出现了数次故障, 而且故障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根据调查, 超市经常使用电梯进行超市内部的货物运输。超市的人流, 物流非常大, 使电梯的使用频率高。而且在超市内货梯的数量较少, 当超市处于营销旺季时, 为了保障货物的供给, 常出现运货工作者抢电梯, 或者一次性运输很多货物的现象, 使电梯进行高强度的工作。同时, 超市对电梯方面没有足够重视, 既没有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 也没有对那些经常使用电梯的人员进行培训, 使之在使用过程中, 常伴有很多错误, 久而久之, 电梯由于人们的不正当使用, 造成了巨大的损坏。而且电梯没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电梯内的垃圾得不到及时的清理, 不仅对电梯内的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也会随时出现电梯门被阻塞等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1.3 故障原因分析
1.3.1 电梯门、厅所出现的问题。
电梯门如果受到很强的外力冲击, 它就会出现扭曲变形, 使电梯门无法正常开关, 从而造成电梯故障。同时如果有异物不小心卡在了地坎当中, 异物会阻挡轿门, 这时电梯门就无法正常使用。
1.3.2 电梯门关闭后死机。
如果地坎中有异物挡住电梯门, 使电梯门没办法正常关闭或者没有全部关闭, 这时电梯系统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就会启动自我保护程序, 对电梯门进行断电的处理。
1.3.3 安全回路动作停机。
这种安全故障是所有电梯事故中比较稀少的一种, 即使在我们的事例中也仅仅发生过了两次, 况且是因为使用过程中强行开门造成的。因为人为的强行开门, 系统会及时的切断电气回路, 对电梯进行保护。
1.3.4 平层不良。
平层不良的发生与电梯箱有关, 当电梯箱受到来自外部的力的强大撞击, 这时就造成平层变形、松动、位移等状况, 使感应器改变了原来的位置, 造成了平层不良的现象。
冲顶。冲顶事故的造成与上一项平层不良事故的发生息息相关。当平层不良后, 感应器就会停止工作, 因此电梯最上方就没有办法感应出自己确切的位置, 会一直往上拉, 就造成了电梯冲顶。
2 电梯管理上的缺陷
我们通过对上面例子的简单了解, 很清楚的看出, 电梯故障的原因虽然有很多, 但最主要的还是电梯使用单位在对电梯管理方面有着很大的问题。有一部分单位甚至连最基本的电梯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都没有, 而也有一部分单位虽然设置了这些, 但也如同虚设, 管理标准模糊不清, 同时也有的管理人员没有严格的执行。总之, 电梯故障的出现与电梯使用单位的电梯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样也会使电梯的使用寿命减少。
3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
3.1 电梯管理制度
如果工作想要做的比较顺利, 那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作为指导。电梯使用单位和企业如果要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 可以从电梯的管理制度方面下功夫。针对这些现状, 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对那些用电梯比较多的单位进行规范和引导, 同时也为他们的管理提供方向。因此, 各单位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按照国家的法律规范进行自我引导, 自我管理, 策划出一个简单高效的管理体制。
3.2 电梯管理措施
电梯使用单位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制定简单易行的电梯管理具体的措施来确保电梯的正常操作使用, 使电梯管理制度可以得到很好的执行。具体的几点如下:
3.2.1 第一, 要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规范性, 把每部电梯分配到某些人的手中, 责任到人。
对电梯的使用也要注意, 客梯就是客梯, 货梯就是货梯, 不能再出现以往中客梯、货梯交替使用的现象, 尤其是货梯不够用而且抢客梯用, 这就严重影响了电梯的安全性。同时为防止运货人员的错误操作影响电梯的寿命, 要对货梯安排专业的操作人员, 他们不仅要正确的操作电梯, 还要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测, 维护电梯内的环境。
3.2.2 第二, 电梯也要有专业的检修工作者, 来完成对电梯的不定期检查。
检修工作者可以与电梯操作人员共同合作来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查, 当发现电梯存在问题时, 要在第一时间对电梯进行维修, 减少因电梯的故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
摘要:由于城市化的发展, 楼层逐渐增高, 传统的楼梯已满足不了人们需要, 电梯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电梯的高效、快速性备受人们欢迎, 已成为日常生活生产中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电梯事故频繁发生, 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更对人们生命安全具有巨大威胁。为此,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电梯运行的监管, 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 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关键词:电梯,运行,管理,事故,质量
参考文献
[1] 梁卓成.论电梯管理对电梯运行质量的影响分析[J].科技与创新, 2014, 13:105-106.
[2] 韩建志.影响电梯运行安全的因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24:25.
[3] 黄锦津.浅析电梯使用管理对电梯运行质量的影响[J].机电信息, 2011, 18:189-190.
[4] 沈燕.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商情 (财经研究) , 2008, 06:101.
电梯运行和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1 电梯运行噪声的解析
2010 年3 月1 日, 《电梯技术条件》 (GB/T10058-2009) 正式执行。此项条例明确规定了电梯的舒适度及电梯运行噪声检测的标准依据, 同时此项新标准更是严格区分了电梯运行噪声的来源, 详见表1。根据表1, 本章节试图从下列方面对电梯运行噪声的来源与治理进行简单说明。
1.1 曳引机动作噪声
曳引机是为电梯运行传递动力的设备, 动作时会产生电磁噪声、机械动作噪声:
1.1.1 机械噪声 (:1) 对于装设有齿轮的曳引机, 主要依靠蜗轮/蜗杆传动型减速箱来实现动力的传递, 因此动作时易发出机械动作噪声。为此, 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改有齿轮曳引方式为无齿轮曳引方式, 即以电机直接拖动的方式来消除齿轮啮合及涡轮/蜗杆动作噪声。 (2) 在曳引机座与钢梁之间设性能较好的减震橡胶垫, 以消除曳引机座与钢梁之间的振动噪声。3.调节曳引机抱闸间隙至适中状态, 以降低抱闸动作噪声。
1.1.2 电磁噪声: (1) 当电机转子、编码器的磁场/磁极位置保持无死角偏差, 便可判定变频器对电机驱动处在最佳状态, 同时此角度偏差与电磁噪声呈正相关, 如此一来, 电梯的长时间运行定会引起位置偏差。对此, 应定期消除此种位置偏差, 以降低曳引机动作时所产生的电磁噪声。 (2) 改转子转速高的电动机为转速低的电动机, 以降低电动机动作噪声。
1.2 电器元件动作噪声
调查发现, 电梯控制柜内接触器的吸合及继电器触点动作均会产生噪声。为此, 应采取下列治理办法:
1.2.1 选用噪声低、性能高的器件, 并使之与控制柜钣金进行非直接连接及与周围电器元件保持较大间隙;
1.2.2 将橡胶垫垫在噪声较大的继电器、接触器与控制柜钣金之间, 以隔离继电器、接触器动作噪声。
1.3 承重及悬臂系统噪声
研究表明, 电梯设计时对下列因素的把握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电梯运行中振动与噪声的产生, 因此应予以重点考虑:承重梁的刚度、承重梁与曳引机之间的缓冲、绳头隔震装置的规格、悬挂中心的整齐度、钢丝绳张力的均匀度、绳头组合类压缩弹簧的质量与规格、钢丝绳扭度、传动及咬合度等。
1.4 导向装置噪声
电梯运行时, 轿厢与对重装置均是顺着导轨运行, 因此下列因素均会对轿厢运行的稳定程度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导轨与导轨之间连接的平整度、导轨与导靴之间的间隙量、导轨间距的偏差及导轨的垂直度等。对此, 笔者认为应从下列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治理:
1.4.1 选用精度高的导轨;
1.4.2 改滑动导靴为滚轮导靴, 以降低导靴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及振动;
1.4.3 用超薄型垫片填平导轨与导轨之间的连接缝隙等, 以控制电梯运行噪声。
1.5 轿厢内部噪声
电梯运行时, 站播报声音、风扇转动声、轿厢门的碰撞与摩擦声均会成为轿厢内部噪声的源头。为此, 较为有效的处理办法是:
1.5.1 选用音量适中、声调柔美的到站钟或报站器;
1.5.2 风扇外围装设隔音罩;
1.5.3 轿门门机系统、厅门门道系统、厅门及轿门的设计均应采用到当时先进的降噪技术, 以提高电梯运行质量。
1.6 建筑设计不当所引起的电梯运行噪声
除上述因素外, 电梯运行噪声还与建筑结构的设计有关, 具体表现在下列方面:
1.6.1 电梯轿厢外壁与井道壁之间的距离过窄, 亦或说井道尺寸与设计要求不符;
1.6.2 机房内通风孔设计面积过窄或根本未设通风孔, 从而导致电梯运行时出现活塞效应, 并最终产生噪声;
1.6.3 井道形状与设计标准不符, 存在变形或沉降, 从而导致导轨支架位移及导轨扭曲变形;
1.6.4 机房内楼板过薄, 致使机房楼板与电梯之间产生较大的振动。
对于上述问题, 最为有效的办法是从建筑设计方面进行考虑, 如采用先进的隔声、吸音及减振技术, 同时注重对服役期的电梯进行维修保养:
1.6.5 按设计要求留设尺寸相当的井道, 同时在设计导轨、导轨支架时, 考虑到井道误差对电梯运行效果的影响;
1.6.6 改良井道中通风口的设计, 以提高井道的通风效果;
1.6.7 设计井道时, 切忌采用突出的柱、梁等结构构件, 同时将井道设计成结构简单、形状规则的形式;
1.6.8 分别将吸音棉、吸声海绵体或减振胶贴在机房四周的墙壁上、电梯承重工字钢上, 以隔绝或吸收机房内部的噪声。
2 结语
电梯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产物, 与城市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 提高电梯运行质量势在必行。本文分别从电梯自身质量、电梯安装技术、建筑设计等相关方面对电梯运行噪声的治理做了简单说明。研究证实, 电梯运行噪声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且治理手段多样。因此, 对于电梯运行噪声, 要从电梯自身、电梯安装、建筑设计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解决。
摘要:当下, 电梯的使用频度相当高, 而电梯运行噪声对居民的危害也相当大。因此, 减少电梯运行噪声, 提高电梯运行质量具有现实意义。鉴于此, 本文对电梯运行噪声的来源与治理进行简单说明。
关键词:电梯,噪声,治理
参考文献
[1] 陈英.浅谈电梯运行中噪声的解决[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31) :2-2.
[2] 杨磊.浅析电梯及曳引机产生振动、噪声的分析以及应对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 (22) :220-220.
电梯运行和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序号 考评项
1 考评内容 (1)电梯应安装以下安全装置:①超载、超速和失控保护装置。②载人电梯轿厢顶部舱门联安全装置完好情况 2 起升机构 3 轿厢 4 电气部分锁保护装置。③停层保护装置。(2)各种安全装置灵敏有效,有检测记录。 (1)曳引机工作正常,油量适当,无渗漏。(2)制动器动作灵活,工作可靠。(3)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由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实现。(4)曳引机、导向轮在空载或满载情况下,对垂直线的偏差不大于2mm。 (1)轿厢顶部设安全窗,应有电气保护装置。(2)轿厢内应装有紧急报警装置和应急照明。(3)如电梯行程超过30m时,应在轿厢和机房之间设置对讲系统或报警电话。(4)轿厢门开启灵敏。 (1)系统接地应采用TN-S或TN-C-S系统,进入机房后,中性线与保护线应始终分开。(2)动力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电路的绝缘电阻不小于0.5MΩ,照明电路和其他电路不小于0.25MΩ。
电梯运行和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在当前的建筑当中, 近些年有关报道可以看出, 电梯事故经常产生, 比如, 在电梯的实际应用中, 因为对电梯频繁的启动以及电梯零件之间产生相应的摩擦也在增多, 使得电梯的机械尺寸产生变化, 从而将电梯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这是电梯在实际的运行中所难免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所以, 强化电梯的有效维护以及保养, 对电梯的安全事故的预防非常重视。其次, 电梯的安全运行对于社会稳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 由于高层建筑的增多, 电梯的使用也非常的频繁, 电梯产生安全事故不可避免, 其在一定意义上也能够为人们带来一定的恐慌, 所以相对电梯应用单位来讲, 加强电梯的维护以及保养, 能够将电梯安全事故能够有效预防, 以此使得人们将电梯的信赖程度提升, 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2 电梯常见故障问题
2.1 电磁干扰
对于电磁干扰主要就是由于电气控制系统在受到相应的电磁影响之后, 相关的控制系统自身的性能降低。电磁在产生干扰中缺少相应的规律并且还会经常产生。电梯当中的电子板很容易产生影响。除此之外, 旋转编码器往往也很容易受到影响, 其在受到影响之后, 往往对信号的平稳性产生影响, 造成电梯产生振动, 这样就会产生滑梯, 所以, 在这当中就需要对相关实际的问题有效分析, 以此来将电磁干扰降低。
2.2 电气安全回路故障
一般, 人们对于安全回路称之为保护线路, 其主要构成部分有触点和开关以及继电器等, 在这当中, 继电器主要起着串联的价值, 触点和控制开关是保护元件最为主要的元件, 在这当中, 只有确保相关的装置有效的连接, 同时确保这些装置能够在实际的运行中, 才能够将电梯的安全保护作用体现出来, 并且在电梯当中其自身的安全保护元件非常多, 因此, 电梯的安全性有着很重要的保证。
2.3 启动方式不正确
相关的人员在对电梯启动中, 对电梯自身的运行状态不加强重视, 使得电梯经常产生启动, 在实际的启动中电梯的转子其自身的电流比较大, 以至于导致集电环产生发热的情况。
2.4 电梯发生振动
若是电梯的零件或者其机械设备安装不准确, 就会使得电梯产生振动的情况, 电梯的转子轴向产生相应的偏差, 所以, 对于集电环当中的电刷其自身的运动轨迹不是规整, 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整流子以及集电环产生过热的情况。
3 电梯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方法
3.1 健全维护保养制度
需要和电梯设备的应用寿命以及型号和要求等相关因素进行结合起来, 电梯应用单位需要加强对相关的保养制度进行完善, 对管理方案进行编制, 并且在这当中, 制定长期以及短期的保养计划, 对电梯维护保养的相关流程进行有效的规范, 以此来确保电梯的维护保养质量。
3.2 加强日常巡检
电梯在实际的运行中, 一定要加强对电梯巡检以及保养的重视, 检修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是确保电梯安全正常运行的基础, 在这当中, 对于相关的人员, 一定要加强其工作态度的重视, 将自身所从事的工作重要性加强认识, 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有很高的责任意识, 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重视。第一, 需要有相应的结构性能应用以及检修技术, 在实际的工作中对电梯的安装个工艺有效熟悉, 对电梯的实际性能以及维护方式加强了解, 并且, 在一定意义上为了能够保证电梯检修和实际的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素质, 电梯应用单位一定要加强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在使得其和相应的标准相符之后才能够上岗操作, 这样才能够保证有关检修人员在电梯产生故障之后, 应用自身的知识, 将电梯故障及时的排除, 对检修时间尽可能的缩短, 使得电梯能够及时应用。第三, 按照电梯实际的应用寿命以及使用实际状况, 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 对维修时间进行确定, 对电梯的曳引机以及控制柜等主要部件需要定期实施维护, 通常, 在这当中, 对于大修以及中修的间隔时间保持在五年和三年, 对电梯当中各个重要的部位进行加强重点维修。
3.3 做好电梯的预防性维护
对电梯运行当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 按照实际的状况对电梯的润滑以及测试和相应的频率进行确定, 将电梯设备的相应备件做好准确, 以此来将维修和保养的主动性进行提升, 以此来将其维修效率提升。对电梯设备的相关运行状况加强检查, 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工作做好记录, 以此来对电梯的相应运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同时还需要对电梯在之后的应用中对其部件更换以及对相应的部位有效预测, 同时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赢多。
3.4 设计远程监控系统
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可以和电梯的实际运行情况有效结合起来, 进行相应的远程监控系统实施设计, 确保人员能够对电梯的实际运行情况有效监测, 对电梯所产生的故障及时发现, 并且相应的发出警报信息, 能够对保养人员及时提醒, 这样就能够将电梯产生故障的排除以及保护时间缩短, 同时采用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对电梯的相应故障位置有效判断, 以此来实现针对性的保养以及维修。
结语
近些年, 随着电梯数量的增多, 电梯产生的故障也逐渐增加, 现阶段, 在电仪维修保养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同时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会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 因此, 为了确保电梯安全以及稳定的运行, 就需要将保养维护措施有效落实, 并且定好相应的维修和巡检, 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对电梯的运行状况有效监测, 做好电梯的保养维护工作。
摘要:在高层建筑当中, 电梯是经常能够应用到的一种运输设备, 因为电梯的存在, 对于人们的生活在一定意义上有着很大的改变, 对电梯的应用频率非常高, 所以, 做好电梯的维护以及保养工作非常重要。近些年, 电梯事故经常产生, 这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电梯中的安全隐患, 希望能够有安全的电梯使用体验。另外, 电梯的有效维护和保养在一定意义上对电梯的运行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 就需要加强对电梯维护保养和安全运行的重视。
关键词:电梯,维护保养,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钟广雄, 曾耀传, 许春桥.强化电梯维护保养的监管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有效途径[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2, (05) :57-60.
电梯运行和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一、现代程控交换网络的运行方式
(一) 现代程控交换网络结构
现代智能程控交换网络NGN是基于传统交换网络PSTN本地网的改进和升级, 其中交换功能和智能网络为核心, 改变了原有PSTN本地网的结构特征。优化后的NGN现代程控交换网络形成了十分清晰的二级目标网络, 这一网络结构有效提升了交换功能的实际效率, 并增加了网络本身的智能扩展能力。同时, 网络结构当中采用SSP进行全网业务, 改变了原有网络在端局层面的功能缺陷, 使网络形成了统一开放模式, 响应了市场化需求。
目前应用于电信网市场当中的NGN网络, 建立于IP基础之上, 在网络结构层级方面, 总共可以被分为三个层级阶段。第一个层级阶段为交换中心, 主要处理程控交换网络所面对的交换业务。用户端通过业务诉求进行与汇接端的连接, 汇接端则主导业务服务功能的实现, 进行语音、智能控制、管理维护的集成;第二个层级阶段为用户中心, 该中心是NGN网络中与用户进行对接的网络端口, 用户通过这一端口进行相关信息数据的导入导出, NGN则以端口形式为用户提供电信交换服务, 实现对于大众需求的满足[1]。同时在智能技术的影响下, 用户中心还可以实现分类管理, 其中用户媒体业务、用户签约业务等, 都可以都在用户中心完成操作;第三个层级阶段为智能中心, 这一中心的应用保证了NGN网络的功能业务完善, 其中多媒体业务的运用使得程控交换网络可以依据大数据处理方式, 实现与汇接端之间的联络, 从而使智能服务业务覆盖之整个通信网络之中。
(二) 现代程控交换网络软交换技术应用
软交换技术是现代网络交换技术当中的智能化应用技术, 通过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进行与媒体网关的独立, 来实现完整的选路、管理以及信令互通, 从而实现交换控制的功能编程。在目前应用的智能化NGN现代程控交换网络当中, 软交换技术主要以网关管理、带宽管理、呼叫控制、连接控制等服务, 来实现新业务水平下的交换能力提升。
对于电信网络运营商来说, 现代程控交换网络当中运用软交换技术, 能够使网络层面上实现三网之间的互联互通, 甚至可以保证业务层面的渗透和交叉。NGN网络则可以借助统一分组方式, 完成多种类型业务的承载, 从而改变原有运营商的分别投资状态, 极大程度地解决资本、实现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现代程控交换网络的维护管理
(一) 进行带宽支持
NGN现代程控交换网络的实际运行离不开高带宽网络设备的接入支持, 因此在进行系统维护管理时, 需要通过管理手段和接入手段控制, 实现高速率带宽支持。NGN网络的交换功能实现, 主要目的在于满足电信网络的服务需求, 随着用户网络需求的不断提高, 原有的传统以太网带宽不足以支持现代网络带宽需求, 因此在维护管理当中, 需要保证多模光纤技术的运用, 通过将多模光纤与无源光网进行并网的方式, 实现NGN网络与客户服务端口的对接[2]。技术作用下, 现代城市用户理论峰值带宽能够达到10Gbps这一速率。为了能够保证这一高带宽速率的全面覆盖和有效应用, 在维护管理过程中, 还需要采用多光源检测技术, 实现NGN网络带宽速率的实时监控。同时维护管理工作还需要进行802.11ac协议的控制, 例如采用mimo ofdm系统, 对无线网络进行管理和控制, 保障无限网络信道通路畅通。
(二) 智能交换传输运营
传统电信网络中程控交换网络所采用的OSI网络架构方式受到系统功能的影响, 无法发挥交换传输功能, 导致用户服务水平不高。NGN网络运用下, OSI网络架构逐渐被跨层虚拟层架构方式取代, 因此在维护管理当中, 需要强调网络控制与数据传输方面的相互解耦, 以此来实现智能交换功能的传输运营。例如在带宽分配方面, 维护管理单位需要借助数据协同技术, 对相邻节点的数据进行调整优化, 从而保证传输运营的最大速率。
(三) 网络安全管理
目前NGN网络环境当中的网络安全维护管理需要与NGN服务对象和传输速率相匹配。主要采用的维护策略由信任网络设置、网络密钥安全设置、虚拟连接密码设置等组成, 这些加密策略是保障网络交换和传输服务中数据安全的有效方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 目前的程控交换网络与传统电信网络中程控交换网络在应用方向、功能和服务内容方面有着极大的不同。智能化NGN网络能够结合高带宽技术和优化网络架构等方式提高服务能力, 成为智能网络建设中的主流。因此在维护管理策略方面, 也应当与NGN网络服务特征相适配。
摘要:现代程控交换网络在智能性和云服务等领域, 相比于传统电信网络而言, 具有极大的应用能力提升, 其中对于传统网络结构的改善成为现代网络运行的核心。本文结合日新月异的现代智能网络发展特征, 对程控交换网络当中的组网运行和交换功能的实现方式进行论述;同时以智能化建设为方向, 总结现代程控交换网络维护管理的策略方案。
关键词:程控交换网络,交换功能,智能网络,云服务支持
参考文献
[1] 卢佳佳, 朱秀娥, 兰其斌.基于通信网发展现状的现代交换技术课程改革探索研究[J].福建电脑, 2018, 34 (9) :69-70.
电梯运行和管理制度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