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研学心得体会范文
党员研学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七营
八年八班
这次研究性学习使我受益不少,也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研究性学习提高了我们的“提出问题能力”、“探究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等,而这些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难得到培养。
研究性学习使我培养了负责、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在走近生活、走近社会的实践中提高了对生活的热情,主动地去学习与探讨新事物。我不仅从此项活动中获得了巨大的乐趣,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发现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常常忽略的事物。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既是学习的实践者,又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研究计划的制定者,学习研究结果的总结者、创造者。推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研究本身,不在于让我们研究出什么成果来,而是让我们有所感受、有所体会、有所体验,培养学生主动 去研究的意识,养成主动研究的习惯、探索的状态。
在领略老北京的过程中,我们小组间成员,互相协作,认证研究,不断汲取经验,未完成任务不辞辛苦,跑到各地探求,受益匪浅。我们也学到了不少知识,我们不断总结失败经验,力求下次更好的完成任务,合作更加愉快。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实践性的活动,着实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增色了不少。通过彼此之间的思想交流,我深刻领悟到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了两种思想”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让我学会了许多课堂之外的知识,看到了更为真实的社会,更为真实的人生。
党员研学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2017年秋季研学旅行感受
沣东新城三桥五一小学
张巧荣
2017年11月23日,经教育局批准,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学校四至六年级学生,到张裕瑞纳城堡酒店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旅行。此次实践活动,全体师生不仅从中学到了一些有关葡萄以及葡萄酒的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学校之外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别样情谊。
一、实践中认知、探寻
这次活动中,经导游的介绍,我们认识了许多葡萄品种,知道了许多有关葡萄的秘密。比如,我们知道葡萄分为酿酒葡萄和鲜食葡萄以及这两种葡萄的特点,知道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葡萄品种:赤珠霞、蛇龙珠、美乐、霞多丽、金手指、维多利亚等,这些都是不曾听说过的;还知道了葡萄的生长周期和葡萄酒的酿造过程,知道了如何区分酒的颜色,知道了为什么在每一行的葡萄地里种一株月季......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在课本上所学不到的。
同时,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不仅了解了葡萄的相关知识,也了解了“张裕”这个民族企业的发展史,从这个企业的百年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探寻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历程,领略中国人酒文化的魅力。这对于我们每个师生来说都是一次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别样的课堂,不同的感悟
在这次活动中,学习知识是一个方面,我感悟最深的是我们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那份深深的情谊。
平时,我们在学校,和学生的交流主要在课堂上,事无巨细:安全、劳动、学习,而且学习为多,我们见到孩子们不是怕他们捣乱,就是怕学习不好,师生之间总有一些距离。可走出课堂,孩子们表现出来的那份纯真让我很是感动。
每到一处,当我为他们照相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开心是发自内心的,有的学生在学校见到我就躲,怕我问他的作业,可到了这里,他们一路上不时地和我谈导游提出的问题,拉着我照相,跟我开玩笑......我们之间不再是猫和老鼠的关系,而是朋友之间的相互沟通。
尤其在我们吃中午饭的时候,学生们都把自己带的零食拿出来和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吃完饭的时候,我带的被他们瓜分,而我的背包里又多出许多。大家围在一起,互相给对方嘴里塞吃的,互相谦让,同学之间也没有了任何间隙,一张张笑脸是那么地生动。我拿起手机,拍下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记录下的是我们美好的时刻..... 这时候我就在想:这才是孩子们本真的童年,却常常被我们平时的教育抹杀掉了,我值得反思。
三、拉近家校关系
在这次活动之前,如果说有个别家长对我们持怀疑态度,那么活动之后,这种怀疑则变成了感激。活动中,我们随时拍下照片,发到班级群里,随时让家长看到孩子们的状态,了解我们的活动情况,家长的回复非常迅速,当看到孩子们在美丽的爱神雕塑前的照片时,当看到孩子们在游戏中甜美的笑脸时,当看到孩子们的涂色作品时,家长和我们一样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快乐,他们与我们老师的距离拉近了,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结果吗?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走出学校,融入社会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正是为孩子们开辟一个新的课堂,引导他们从中有新的收获。
党员研学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我们的第一站是秦皇岛的山海关,众所周知,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有“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那座城楼,是那么雄伟,那么坚固,那“天下第一关”的匾额,高挂于楼上,特别引人瞩目,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果然名不虚传。
踏入那承载历史的长城博物馆,我们了解了长城的历史,亲身感受到了长城的气息,我们参观了许许多多的长城遗物,“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为了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就开始修筑长城来抵御敌人入侵,迄今为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就修筑了东西绵延十万里的长城,自从长城修筑以来,就一直作为战略要地。
看海,儿时的一个梦想,童年的一个希望,在北戴河我们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沙软潮平,我们在海上嘻欢玩耍,和大海亲密接触,尽情的享受,之所以在这里玩的愉快是因为大海许久的向往。
在秦皇岛的一天旅就要结束,晚饭后,来到住宿的地方由老师领着分配到了自己的房间,收拾好以后,老师组织我们开会,总结自己一天所见所闻所感,并记到自己的成长日记上,第二天早上我们坐车赶到北京。
来到北京,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来到天子脚下,我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作为首善之区,北京的精英意识是免不了的,这是很容易泛滥成一种城市的优越感。
中国科技馆,外形犹如一个巨型魔方,从东门进入,人们会看到有各种齿轮、连杆、气缸、活塞等组成的复杂机械装置“机械旋律”,这里共分成“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之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还有若干实验室,探索与发现,我们又去到了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外形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远远望去就是一座巨大的钢铁鸟巢,紧接着就是水立方了,水立方的外墙被人们称为“泡泡墙”。
走在天安门广场,跟着导游走近雄伟的故宫,同学们的脸上都布满了笑容,参观故宫聆听历史的启示,参观故宫,领略中国历史风采,这次的游览,让我收获颇多,心中深深地被感触和震撼,不禁感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清华、北大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也是亿万莘莘学子向往的大学,我们慕名前往,准备一睹它们的风采,参观清华的人可真多,我们排了好长时间的队才进去,在清华校园里“荷塘月色”可谓算得上是名景之一,北大与清华毗邻,蓝色的屋檐上有着精美的雕刻,四个烫金大字“北京大学”游玩了清华北大,给我们的感受很大,名校就是不一样。
党员研学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研学后教课改心得体会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学 谭日新
从2012年3月开始,番禺区全面掀起了课堂改革,经历两年的实践探索,课改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本人作为课改的一名实践者,下面就课改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高效课堂”的好处
要进行课堂改革,推行“高效课堂”模式,教师是践行者,他们对于“高效课堂”是否从心底接受,直接关系到推行高效课堂的成败。所以,要引导老师们积极学习,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
首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十分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效课堂真正的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具体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学会了自主探究,学会了团队合作。唯有敢于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
其次,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这种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而且是带有责任感的参与。高效课堂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为 1 “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尖子生,而是让尖子生带后进生,最终让差生变好,优生更优。
第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终身受益。高效课堂的应然目标:从“学会知识”到“掌握学习方法”到“训练终身发展能力”。有人把 “高效课堂”称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心灵的跑马场。当学生在自主探索、团结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感受到幸福以后,他们会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以后的人生,教育便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催化剂了。
二、学习方式的革命
“教为不教,学为成长” 在研学后教的课堂因互动而精彩,互动出高效。这种理念与模式彻底转变了学习方式,找到了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的课堂模式。“教学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而教师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而非讲师。我们有多少教师教学教得辛苦,学生不爱学:学习效果却不佳。这是很多教师的困惑。在研学后教课堂因快乐而高效,教师是引领学生追求幸福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
1、“研学后教”理念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①“研学后教”理念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多少年来都 2 是先“教”后“学”,即老师讲了之后,再让学生去练,而“研学后教”理念却明确规定要先“研”(看书并检测看书的效果),然后才“教”(解决“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②“研学后教”理念改变了“教”与“学”的主次。传统的理念是以“教”为主,“学”为次。“研学后教”理念,却把“学”放在开头,即以“学”为首,以“学’’为主,也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而“教”为次,合作学习为次。再从时间的分配上讲,课上30多分钟的时间是自主学习(包括先学、看书练习、检测及当堂完成作业);教的时间不足15分钟,其中还包括“兵教兵”,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这样教师教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这个理念就决定了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次。
③“研学后教”理念摆正了“学”与“教"的关系。即“以学定教”,根据“先研”的“学情”来确定“后教”的内容和方法;“以教促学”,“教”(后教)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促进学生举一反三,继续自学,完成作业。
④“研学后教”理念摆正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以教师讲、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始终在听,接受知识,处于被动状态。而运用“研学后教”理念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看书、检测、更正、讨论、作业),这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
教师呢?教师的角色变了,变成了节目主持人,也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尽管教师讲少了,但学生学习的每一步都要靠老师引导, 3 尤其要教师谋划好自学的策略或设计好学生自学的作战方案。教师在课堂上的形象、感情都要给学生良好的印象。这样,教师就能发挥主导作用。
2、“研学后教”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怎样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怎样把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原则转化为课堂教学结构、具体教学操作方法呢?“先研”(学生看书、检测)和“当堂训练”(当堂完成作业)是自主学习,“后教”(学生更正、讨论)是合作学习,“研学后教”的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研学后教”是符合并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原则的教学法。
3.“研学后教”科学地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这个教学模式,课堂上,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先研读书、检测),暴露出疑难问题,个人不能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合作学习(后教学生更正、讨论),这时,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如果一上课就合作学习,搞什么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学生就轻轻松松,因为还没有碰到疑难问题,没有必要性),也有了合作的内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合作的目的(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合作的方式(更正讨论)、合作的人(做对的学生帮助做错的学生更正,懂的学生教不懂的学生)。这样的合作学习(后教)解决了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最后,还是自主学习(当堂完成作业)。
三、合作中学习,学习中成长
小组合作学习是研学后教的重要助推器。高效课堂的实施,关键 4 在于学习小组的建设。学习小组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了能让每个人都积极表现、获得发展,也让小组合作的方式更有效地开展,鼓励学生的合作精神,研学后教总体要求为:每堂课都要设计好三维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时间分配合理,控制得当,收放自如;课堂“三量”(信息量、训练量、思维量)要高;课堂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由教书到教人。下面具体解释一下各程序及具体要求:
1、学习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是高效课堂的“方向盘”。
①要按新课程三维目标准确设定学习目标,体现出知识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
②教师板书学习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具体解析,要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注意。
③整节课都围绕目标达成展开,既要重视既定目标的达成,又要注重生成目标的生成和挖掘。
2、自主研学:独立学习是高效课堂有效讨论的前提。
①教师要明确自主学习的时间及要求,任务布置要具体。
②学生自学期间教师要在各小组间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引导,为点评做准备。
3、小组合作探究:每时每刻都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①老师明确讨论的内容及要求,学科小组长起立安排本组任务,具体布置每层学生的学习目标并组织组内ABC分层讨论、分层达标。
5 ②小组长控制讨论节奏,小组讨论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在3个不同的层次中一对一地讨论,第二步集体讨论解决相关的问题。
③讨论要全员参与,防止假讨论或不讨论。
④教师要充分发挥作用,要即时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和学生共同探讨、交流,适时点拨、引导,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进一步开展全班交流做准备。
4、展示交流: 展示的准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学习动力。
①各小组自己主动展示,脱稿展示,积极、有序。一般由各小组C层、B层展示,由A层负责点评和拓展。
②展示要注重四点:重点、难点、易错点、联想点。
③展示平台及方式: 以前后黑板和每班的两块小黑板为展示平台,固定地方,还可使用实物投影仪。 展示方式可口头、可书面,要求必须简洁、条理、重点突出、见解深刻。
④非展示同学要学会倾听,学会整理,进行思考,准备点评和质疑。
5、点评拓展:点评的准备和对知识方法的归类拓展是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
①由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拓展,点评时要关注达标和结论生成过程,每个点评学生要做到声音洪亮、体态优美,落落大方,点评结束要问一句“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
②老师、学生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 6 重点疑难进行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
③即时评价时,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语言表达。
6、反刍总结:总结、梳理、巩固、深化、当堂达标。
①小组总结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构建知识体系,教师作补充点评。
②对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检测,检测情况可以是教师口头检查,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检查,也可以是书面检测,灵活处理,重在实效。
7、课堂评价:无时无刻不在的评价就是无时无刻不在的管理,评价是引领。
①课堂只要有要求,就一定要有评价。
②每节课学科班长负责总结评价,表扬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和表现突出的同学。
③评价的三个指标:
参与率:每一个成员必须积极参与。
精彩度:观摩方自动为展示方鼓掌喝彩为依据。
含金量:展示方展示内容的正确度、创新度、思维度。
研学后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学习。“研学后教”不仅要求“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最重要的是要“效果好起来”,真正使课堂成为“知识的 7 超市,生命的狂欢”。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1、学生互补作用得到发挥,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合作学习最大的优势是充分发掘和利用了人际资源。在合作中懂得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也明白了只有大家同心协力,精诚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通过优化合作学习小组,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同奖同罚,荣辱与共的观念。这样,在一个小组里,一个人的进步或退步不仅仅只是个人的事,而是与学习小组中每个人的奖与罚密切相连,促使人人自觉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2、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能力有所增强
党员研学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八六班
李玲洁
研学旅行,说是一次游玩,不如说是一次体验。是国家和教育局为了培养我们中学生的自立自强能力而准备的一门科目,自我认为,这一门学科,是远远胜于我们八本教科书的。因为现在中学生需要的不只是一味的灌输知识,而是需要一次真是的体验。只有在体验中才能收获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早上,金灿灿的阳光照在我们还略带稚嫩的脸庞,阳光仿佛也在为我们高兴。终于能出去啦!为个同学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踏上旅程.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黄河小浪底。在下面我们简单参观了一下,我们迎来了本次旅行最大的挑战爬黄河大坝!!
放眼望去,我看到的除楼梯外,什么也没看见,这初步估计也有200阶吧?要靠两条腿走上去,这无疑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我一步步往上爬,到中间时,我的脚每上一阶都是犹如登天。我们的体力都已经到了极限。但是更可怕的还在后面,爬完楼梯还要走斜坡. 路上,每个同学都几乎是气喘吁吁,已经接近中午十二点,大家都有点饿了,体力更是不行,但我们仍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上去,尽然来都来了,不爬上去,岂不是很可惜?
终于,所有同学都坚持了上来了,迎来了我们认为美好的事:吃午餐
在车上我幻想着应该有鱼肉鸡肉什么的,但事实却让我大跌眼镜。算了,既然是来挑战的,苦点也没什么,吃吧!
下午,我们又参观了杜八联和抗日英雄薛平华老爷爷的家,在其中我们体会到了当时他们生活的艰辛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党员研学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六月末,学校组织同学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在渭南桥南卫星观测中心里的军旅生活中,同学们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这次的目的地是桥南卫测中心,桥南镇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长寿塬秦岭北麓,是渭华起义的发源地之一。区位优势明显,素有杂果之乡,畜牧强镇的美誉。
一大早我们便聚集在学校,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帐篷睡袋背包等着徐徐驶来的军绿色大卡车。在经过几个小时的旅途后我们到达了卫测,在此开展为期两天的研学活动。
党员研学心得体会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