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考试题范文
初一历史上册考试题范文第1篇
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要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去
(
)
a.北京市
b.陕西省
c.云南省
d.浙江省
年,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稻之道》摄制组一行来到浙江某遗址博物馆进行耕作文化内容拍摄。请问该遗址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3.下列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
(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年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被列为2007年第30届遗产大会上我国的申遗项目。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造型奇特,花纹秀丽成为商代青铜器中的精
品的是
(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三星堆青铜树
d.三星堆青铜立人
6.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
主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关系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在古代史上,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
)
a.灵渠
b.都江堰
c.白渠
d.大运河
8.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
)
a.编磬
b.鼓
c.瑟
d.编钟
9.《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主张是
(
)
a.道德教化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10.“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测定出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是我国历法的重大成就。人们最早可以用到24个节气是在
(
)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1.河南省文物局2009年12月27日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如果你想了解曹操,应查阅的历史时期是
(
)
a.三国
b.魏晋
c.东汉
d.西汉
12.“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三首诗赞扬了同一位历史人物,这个人物是
(
)
a.汉武帝
b.霍去病
c.张骞
d.王昭君
14.建立北魏政权并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是
(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
羌族
15.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每天坚持锻炼,其所表现出来
的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晨练的人为之叹服。创编这套体操的古代医家是
(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6.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联系。那时,台湾被称为
(
)
a.夷洲
b.
琉球
c.流求
d.澎湖
17.“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我国古代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
a.汉武帝
b.班超
c.张骞
d.甘英
18.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
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郦道
元
19.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是
(
)
a.王羲之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顾恺之
20.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的范围是
(
)
a.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b.西起长安,东到辽东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共15分)
(1)请根据材料填写三国的名称(9分)
a
;b
;c。
(2)请写出两个与这一时期历史有关的历史典故。(6分)
23.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共15分)
(1)诗中提到的孝文皇帝是哪朝人(3分)他进行改革的历史大背景是什么(3分)
(2)诗中提到了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5分)
(3)这次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24.公元前356年的一天,秦孝公召集商鞅等大臣讨论富国强兵之策。请结合所学知识,
写一篇关于此历史情境的小短文。(共15分)
要求:
(1)题目自拟。(1分)
(2)文中需包含商鞅变法的措施以及历史作用,指出其中哪一项变法措施触动了秦国
旧贵族的利益,并发表你对改革者最后结局的一点感想。(13分)
(3)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字数100字以上。(1分)
初一上册历史期末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
cdabb
610
bbdcc
1115
cddbc
1620
aca
bc
二、非选择题(
4小题,共60分)
21、(1)a
蜀国
b吴国
c
魏国(各3分,共9分)
(2)符合题意即可(各3分,共6分)
22、(1)北方人口南迁(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人手。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3分)
(2)①社会安定,较少战乱
②自然条件优越
③统治者重视(9分)
(3)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3分)
23、(1)北魏(或者北朝)(3分);
北方各族民族大融合(或者北方民族汇聚成为时代的主流)(3分)
(2)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任用汉族官员(任意5条即可得5分)
(3)加强了民族融合;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可按教材表述)(4分)
24、评分标准:
题目:我眼中的商鞅变法等,其他题目符合题意也可。(1分)
内容(1)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分)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分)
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2分)
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分)
(2)触动旧贵族利益:第3条奖励军功(2分)
(3)作用: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3分)
初一历史上册考试题范文第2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要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去 ( )
A.北京市 B.陕西省 C.云南省 D.浙江省
2.2014年,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稻之道》摄制组一行来到浙江某遗址博物馆进行耕作文化内容拍摄。请问该遗址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3.下列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 (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4.2006年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被列为2007年第30届遗产大会上我国的申遗项目。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造型奇特,花纹秀丽成为商代青铜器中的精 品的是 (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三星堆青铜树 D.三星堆青铜立人
6.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 主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7.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关系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在古代史上,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 )
A.灵渠 B.都江堰 C.白渠 D.大运河
8.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 )
A.编磬 B.鼓 C.瑟 D.编钟
9.《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主张是 ( )
A.道德教化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10.“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测定出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是我国历法的重大成就。人们最早可以用到24个节气是在 ( )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1.河南省文物局2009年12月27日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如果你想了解曹操,应查阅的历史时期是 ( )
A.三国 B.魏晋 C.东汉 D.西汉
12.“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三首诗赞扬了同一位历史人物,这个人物是 ( )
A.汉武帝 B.霍去病 C.张骞 D.王昭君
14.建立北魏政权并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是 (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 羌族
15.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每天坚持锻炼,其所表现出来 的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晨练的人为之叹服。创编这套体操的古代医家是 (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6.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密切的联系。那时,台湾被称为 ( )
A.夷洲 B. 琉球 C.流求 D.澎湖
17.“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我国古代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
A.汉武帝 B.班超 C.张骞 D.甘英
18.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
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郦道 元
19.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是 ( )
A.王羲之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顾恺之
20.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的范围是 ( )
A.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B.西起长安,东到辽东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共15分)
(1)请根据给出的材料填写三国的名称(9分)
A ;B ;C 。
(2)请写出两个与这一时期历史有关的历史典故。(6分)
23.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共15分)
(1)诗中提到的孝文皇帝是哪朝人?(3分)他进行改革的历史大背景是什么?(3分)
(2)诗中提到了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5分)
(3)这次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24.公元前356年的一天,秦孝公召集商鞅等大臣讨论富国强兵之策。请结合所学知识,
写一篇关于此历史情境的小短文。(共15分)
要求:
(1)题目自拟。(1分)
(2)文中要包含商鞅变法的措施以及历史作用,指出其中哪一项变法措施触动了秦国旧贵族的利益,并发表你对改革者最后结局的一点感想。(13分)
(3)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字数100字以上。(1分)
初一历史上册考试题范文第3篇
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要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去
(
)
a.北京市
b.陕西省
c.云南省
d.浙江省
年,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稻之道》摄制组一行来到浙江某遗址博物馆进行耕作文化内容拍摄。请问该遗址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3.下列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
(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年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被列为2007年第30届遗产大会上我国的申遗项目。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造型奇特,花纹秀丽成为商代青铜器中的精
品的是
(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三星堆青铜树
d.三星堆青铜立人
6.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
主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关系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在古代史上,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
)
a.灵渠
b.都江堰
c.白渠
d.大运河
8.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
)
a.编磬
b.鼓
c.瑟
d.编钟
9.《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主张是
(
)
a.道德教化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10.“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测定出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是我国历法的重大成就。人们最早可以用到24个节气是在
(
)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1.河南省文物局2009年12月27日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如果你想了解曹操,应查阅的历史时期是
(
)
a.三国
b.魏晋
c.东汉
d.西汉
12.“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三首诗赞扬了同一位历史人物,这个人物是
(
)
a.汉武帝
b.霍去病
c.张骞
d.王昭君
14.建立北魏政权并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是
(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
羌族
15.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每天坚持锻炼,其所表现出来
的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晨练的人为之叹服。创编这套体操的古代医家是
(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6.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联系。那时,台湾被称为
(
)
a.夷洲
b.
琉球
c.流求
d.澎湖
17.“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我国古代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
a.汉武帝
b.班超
c.张骞
d.甘英
18.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
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郦道
元
19.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是
(
)
a.王羲之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顾恺之
20.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的范围是
(
)
a.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b.西起长安,东到辽东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共15分)
(1)请根据材料填写三国的名称(9分)
a
;b
;c。
(2)请写出两个与这一时期历史有关的历史典故。(6分)
23.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共15分)
(1)诗中提到的孝文皇帝是哪朝人(3分)他进行改革的历史大背景是什么(3分)
(2)诗中提到了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5分)
(3)这次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24.公元前356年的一天,秦孝公召集商鞅等大臣讨论富国强兵之策。请结合所学知识,
写一篇关于此历史情境的小短文。(共15分)
要求:
(1)题目自拟。(1分)
(2)文中需包含商鞅变法的措施以及历史作用,指出其中哪一项变法措施触动了秦国
旧贵族的利益,并发表你对改革者最后结局的一点感想。(13分)
(3)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字数100字以上。(1分)
初一上册历史期末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
cdabb
610
bbdcc
1115
cddbc
1620
aca
bc
二、非选择题(
4小题,共60分)
21、(1)a
蜀国
b吴国
c
魏国(各3分,共9分)
(2)符合题意即可(各3分,共6分)
22、(1)北方人口南迁(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人手。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3分)
(2)①社会安定,较少战乱
②自然条件优越
③统治者重视(9分)
(3)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3分)
23、(1)北魏(或者北朝)(3分);
北方各族民族大融合(或者北方民族汇聚成为时代的主流)(3分)
(2)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任用汉族官员(任意5条即可得5分)
(3)加强了民族融合;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可按教材表述)(4分)
24、评分标准:
题目:我眼中的商鞅变法等,其他题目符合题意也可。(1分)
内容(1)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分)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分)
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2分)
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分)
(2)触动旧贵族利益:第3条奖励军功(2分)
(3)作用: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3分)
初一历史上册考试题范文第4篇
纵观今年初一历史试题,就全卷内容来看,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 度来考查学生。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使学生掌握了广泛的历史知识。
(二)具体分析
1、选择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失分最高的是第11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封建社会了解不太清楚。其次是第
5、18题,主要是这两题不在课文正题中,没有扩展,有点偏题。
2、非选择题。本题共有
21、
22、23三道大题,主要考察了齐桓公改革,商鞅变法和秦王扫六合等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21题做的不是很好,主要问题出现于学生材料分析不到位,有些古文不太理解。特别是21题的材料二,学生不求甚解。有的答成分封制,有的空着失分很多。从这些题可以看出,学生做自由发挥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第23题的4个问题中,第4题学生做得不好,不能从正反两方面评价秦始皇。有的即使评价了,但是没有做到有理有据。
3、简答题。本题共
24、
25、26三题。25题秦疆域的西边答的不好,与长城西端相混。26题比较不错,部分同学容易把此题与材料分析的23题中的第3题相混。
(三)综合分析
1、覆盖面广:20道选择题涉及115课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
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将历史知识与课文中的插图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如第2题。
4、本次考试优秀率 40% 及格率 75% 平均分为73.65
(四)教学反思
针对此次评卷工作中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应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进: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2、重视学习,深入研究探究教学。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提高归纳、辨析判断的能力。
3、在学习中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多问、多探讨,强化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初一历史上册考试题范文第5篇
2、答卷前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第Ⅱ卷密封线内。考试结束后,只交第Ⅱ卷。
3、第Ⅰ卷的答案必须填写在第Ⅱ卷选择题表内,第Ⅱ卷的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好了,开始认真答题吧,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第Ⅰ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假如你已经去过出土我国最早人类的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它位于哪个省吗?
A.广东 B. 云南 C. 湖南 D.陕西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3、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氏族 ④半坡氏族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1998年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内容讲述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在魔头。游戏中的大魔头是课本上的哪一个传说人物? A.尧 B.舜 C.蚩尤 D.大禹
5、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 禅让制 C.世袭制 D. 投票制
6、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时间大约是在 A、 距今约170万年 B、 约公元前2070年 C 、距今约70万年 D 、距今约四五千年
7、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奴隶制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8、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刀形币B.蚁鼻钱C.铲形币D.圆形方孔钱
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商朝 B.夏朝 C.西周 D.黄帝时期
10、决定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战役是 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11、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剧时,扮演韩非子的同学,所说台词反映的主题是() A.中央集权B.为政以德C.崇尚和平D.顺其自然
12、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体现人文关怀的主张是 A.“兼爱、非攻” B. “仁”者爱人 C. 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13、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逐渐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的是 A、晋文公 B、秦穆公 C、齐桓公 D、楚庄王
14、“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来源于 A、吴越争霸 B、 吴齐争霸 C、齐楚争霸 D、晋楚争霸
15、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 A.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B. 司母戊鼎 C.四羊方尊 D.大盂铜鼎
16、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周时期 D、夏商时期
17、我国最早测定一年的24节气,是在 A、商朝时 B、西周时 C、春秋时 D、战国时
18、以下几种主张,哪一种是老子的思想 A、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B、主张“春秋无义战” C、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
D、提出“仁”的学说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语出自 A.孙武 B.孙膑 C.韩非子 D.孟子
20、秦朝能够统一的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B.秦王赢政采取远交近攻和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灭掉六国 C.秦王赢政尊重贤才,任用能人 D.采纳了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治理国家
21、秦灭六国完成统一是在 A、前260年 B、前221年 C、前230年 D、前213年
22、秦朝修建的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郑国渠 D、白渠
23、中医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自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A.华陀
B.张仲景C.扁鹊D.鲁班
24、下列选项中,迫使陈胜等在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A、繁重的兵役 B.刑法严酷,误期杀头C.赋税沉重,压迫残酷 D到渔阳服兵役
25、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铁农具和青铜器的使用 C.青铜器和陶器的使用 D.陶器和牛耕的使用
26、我们今天的的文字最早来源于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符号
27、毛泽东《沁园春》的词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秦皇汉武”指的是 A、秦始皇、汉高祖 B.秦二世、汉武帝C.秦二世、汉高祖 D.秦始皇、汉武帝
28、当今我国高等学府林立,西汉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是 A、太学 B.大学
C.学院 D.学堂
29、下列国王与谋臣配对错误的是 A、商汤伊尹 B.秦穆公商鞅 C.周文王姜尚 D.齐桓公-管仲 30、亲临治理黄河工地的皇帝是 A、汉文帝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光武帝
第Ⅱ卷 20092010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一历史答案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题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题号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
二、填空题:(10分)
31、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 ,海内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
32、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继续领导秦末农民战争的是()和() 。
33、汉武帝在经济上将地方的 权和 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钱。()在思想上接受() 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 的国家。
三、材料说明题(28分)
35、阅读下列材料(11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请回答:
(1)文中的“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4分)
(2)谈谈变法的时间、内容、意义?(7分)
36、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材料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请回答;
(1) 材料一的作者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4分)
(2) 材料二中的李太守指的是谁?伯禹指传说中的谁?(4分)
(3) 材料三是对 水利工程的评价,它使得 获得了 天府之国的美称。(4分)
37,(5分)上图是什么工具?它是谁发明的?有什么意义?
四、问答题(17分)
38、简述秦始皇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所采取的主要措施。(7分)
39、孔子的思想主张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40、汉武帝如何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4分)
20092010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一历史答案
二、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C C B B C D A A A B C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A A A B B C B
A C D A B C
二、填空题:(10分)
31、人文初祖、炎黄子孙
32、刘邦、项羽
33、铸币、盐铁、五铢、董仲舒
34、水稻、粟
三、材料说明题(28分)
35、(1)商鞅、秦 (2)公元前356年、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6、(1)屈原、《离骚》 (2)李冰、大禹 (3)都江堰、成都平原
37、水排、杜诗、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人力,提高冶炼质量。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四,问答题(17分)
38、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定。③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④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⑤为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⑥反击匈奴,修万里长城。⑦兴修灵渠,开发南疆。
初一历史上册考试题范文第6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要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去 ( )
A.北京市 B.陕西省 C.云南省 D.浙江省
2.2014年,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稻之道》摄制组一行来到浙江某遗址博物馆进行耕作文化内容拍摄。请问该遗址是 (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3.下列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 (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4.2006年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被列为2007年第30届遗产大会上我国的申遗项目。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造型奇特,花纹秀丽成为商代青铜器中的精 品的是 (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三星堆青铜树 D.三星堆青铜立人
6.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 主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7.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关系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在古代史上,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 )
A.灵渠 B.都江堰 C.白渠 D.大运河
8.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 )
A.编磬 B.鼓 C.瑟 D.编钟
9.《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主张是 ( )
A.道德教化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10.“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测定出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是我国历法的重大成就。人们最早可以用到24个节气是在 ( )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1.河南省文物局2009年12月27日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如果你想了解曹操,应查阅的历史时期是 ( )
A.三国 B.魏晋 C.东汉 D.西汉
12.“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三首诗赞扬了同一位历史人物,这个人物是 ( )
A.汉武帝 B.霍去病 C.张骞 D.王昭君
14.建立北魏政权并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是 (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 羌族
15.有一位老中医善于养生之道,每天坚持锻炼,其所表现出来 的虎、熊、鹿、猿、鸟各种形态惟妙惟肖,许多一同晨练的人为之叹服。创编这套体操的古代医家是 (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6.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密切的联系。那时,台湾被称为 ( )
A.夷洲 B. 琉球 C.流求 D.澎湖
17.“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我国古代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
A.汉武帝 B.班超 C.张骞 D.甘英
18.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
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郦道 元
19.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是 ( )
A.王羲之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顾恺之
20.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的范围是 ( )
A.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B.西起长安,东到辽东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共15分)
(1)请根据给出的材料填写三国的名称(9分)
A ;B ;C 。
(2)请写出两个与这一时期历史有关的历史典故。(6分)
23.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共15分)
(1)诗中提到的孝文皇帝是哪朝人?(3分)他进行改革的历史大背景是什么?(3分)
(2)诗中提到了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5分)
(3)这次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24.公元前356年的一天,秦孝公召集商鞅等大臣讨论富国强兵之策。请结合所学知识,
写一篇关于此历史情境的小短文。(共15分)
要求:
(1)题目自拟。(1分)
(2)文中要包含商鞅变法的措施以及历史作用,指出其中哪一项变法措施触动了秦国旧贵族的利益,并发表你对改革者最后结局的一点感想。(13分)
(3)史实准确,表述清晰流畅,字数100字以上。(1分)
初一历史上册考试题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