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11-191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范文第1篇

2、见证员和取样员应对材料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及材质证明书的检查核对,外观质量有疑问,则由材料员申请质检人员复验,试验室负责原材料性能,质量指标的试验。并出具试验结果报告。

3、原材料进场后,首先由见证员和取样员核对质量证明书、材料牌号、品种规格、数量、炉号、出厂日期、编号、包装及检查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等,并做好检查记录。

4、经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由资料员填写《试验委托单》将原材料送试验室进行试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5、材料经外观质量检查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能验收入库和投入使用,材料经检验结果如果不符合标准规定时,不得验收入库。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范文第2篇

材料及设备进场验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根据《皇城相府集团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要求,同时为加强项目建设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管理,确保设备材料质量、数量、规格符合要求,满足项目建设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材料及设备进场验收管理

第二条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设计文件规定的材料及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质量进行购买,

第三条 项目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应邀请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有针对性地制定设备、材料进场验收要求、验收程序和验收方法,明确各环节具体负责人。

第四条 材料、设备进场时,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必须依照国家相关规范规定,按照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程序,认真查阅出厂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明等文件的原件。进口材料、设备进场时,应确保质量证明文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对进场实物与证明文件逐一对应检查,严格甄别其真伪和有效性,必要时可向原生产厂家追溯其产品的真实性。发现实物与其出厂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不一致或存在疑义的,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条 材料、设备供应单位要制作并提供标的样品。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封样,在施工现场封存。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运到施工现场后,要严格执行报验程序,对封样与到场产品进行比对,与封样不一致的不得使用。

第六条 重要设备应按照供货合同中约定的厂内初检的相关内容,于发货前在生产厂内进行初检。厂内初检由建设单位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供货合同双方共同监督设备重要参数出厂检验的全过程,确认产品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技术要求。

第七条 材料、设备进场时,施工单位要提前通知监理单位,监理人员对进场的材料必须严格审查全部质量证明文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签认。监理人员在查验批验收过程中,发现材料、设备存在质量缺陷的,应该及时处理,签发监理通知单,责令改正,并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进场的材料、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第八条 涉及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材料、设备进场后,应严格依照相关标准进行见证取样复验。

第九条 材料的取样和送检工作应100%在监理单位见证下进行,未经检验的不得使用,检验不合格以及不符合合同约定的严禁使用,必须清出施工现场。

第十条 设备安装工程未经系统查测,不得组织工程验收。经查测发现主要设备存在严重缺陷没注意,不符合相关技术质量标准或者不满足合同约定的,必须更换并重新检测。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一条 本制度由工程技术部拟定,并由工程技术部附则解释和修改。 第十二条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山西皇城相府宇航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2013年4月10日

附:设备材料基础验收程序: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范文第3篇

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之规定,确保公司开发项目的工程质量,规范材料进场验收管理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用到工程上,制定此制度:

一、材料供货验收:

1、甲供材料:

(1)甲供材料签订供货合同前,采购部根据施工单位提报的材料技术要求及规格型号会同监理单位、预算部及工程部现场工地负责人进行质量确认,书面填写《甲控材料(设备)进场前样品品牌、质量确认单》,合格后依据样品进行《封样标签》、《封样清单》的填写。样品一式三份分别存放于公司、现场工程部及监理单位。

(2)甲供材料签订供货合同后,采购部书面填写《甲供材料(设备)合同及技术要求交底单》通知现场工程部、监理及施工方到货的名称、数量、质量、品牌等基础资料。

(3)甲供材料进场后,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甲方采购部及工程部现场工地负责人在工地直接根据合同要求和样品进行验货、收货。验货要认真审查出厂证明、质保单等证明资料并鉴证是否符合合同要求或指定品牌,要仔细核对品种、规格、数量等,按核对的实际情况向施工单位和供货商交接签收,并认真填写《甲供甲控材料(设备)进场验收表》,此验收表由监理单位跟踪填写并统一编号汇总,上报建设方,作为供货单位付款的依据。收

货时要严把质量关,坚决执行国家有关建材的质量标准。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建材,不得用于工程,由甲方负责通知退货。对出现的问题,采购部组织协调处理,公司可根据合同条款内容进行处罚。

2、甲控材料:

(1)大宗的甲控材料,依据施工单位与现场工程负责人共同确认的《楼盘甲供(单项分包)及甲控材料计划时间节点安排》,由建设单位组织公开招标,确定品牌及价格,并对样品进行封存(样品封存程序同甲供材料),下发施工单位,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

(2)大宗甲控材料,由施工单位进场前一天书面填写《材料进场时间申请表》,上报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

(3)大宗甲控材料验收程序同甲供材料。

3、单项分包项目牵扯材料部分的封样及验收,均执行甲供甲控材料验收流程。

4、小宗的甲控材料(含地材)及零星材料

二、验收时间要求:验收须安排在材料进场时当日进行,若因夜间进场的材料,须在第二天上班由施工单位及时组织采购部、工程部、监理单位的相关验收人员进行验收,绝对杜绝施工单位在未经三方验收的情况下,将未验收的材料擅自用到工程上去,一经发现,监理单位下达监理通知单,勒令停工,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三、材料验收批次要求:对于大宗甲供甲控材料(设备)需

要分批进场时,第一批次验收严格执行材料供货验收条款,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甲方采购部现场负责人及工程部现场工地负责人确认后方可接收货物。其他批次由监理单位跟踪验收,并通知建设方现场负责人。建设方现场负责人有权对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对现场已进材料进行抽检。(钢材、塑钢、保温材料除外需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甲方采购部现场负责人及工程部现场工地负责人逐批次跟踪验收)。

四、 送样检测:甲供甲控材料(设备)批量送到施工现场后,施工方2天以内必须送样检测(或督促检测),送检样品由公司工程部工地负责人、监理、施工方及供应商在现场随机抽取,由监理单位监督送达实验室,并由监理单位进行对该样品检测封签的时间统计,检测结果经监理签证后分送监理、甲方存档,作为甲供材料供货商的拨款依据。对于试验不合格(或复试试验不合格的),施工单位无条件全部拆除,并对该次进场的材料全部退场处理。由此造成的工期及其他损失由责任方承担。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范文第4篇

材料及设备进场验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根据《皇城相府集团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要求,同时为加强项目建设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管理,确保设备材料质量、数量、规格符合要求,满足项目建设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材料及设备进场验收管理

第二条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设计文件规定的材料及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质量进行购买,

第三条 项目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应邀请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有针对性地制定设备、材料进场验收要求、验收程序和验收方法,明确各环节具体负责人。

第四条 材料、设备进场时,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必须依照国家相关规范规定,按照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程序,认真查阅出厂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明等文件的原件。进口材料、设备进场时,应确保质量证明文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对进场实物与证明文件逐一对应检查,严格甄别其真伪和有效性,必要时可向原生产厂家追溯其产品的真实性。发现实物与其出厂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不一致或存在疑义的,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

第五条 材料、设备供应单位要制作并提供标的样品。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封样,在施工现场封存。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运到施工现场后,要严格执行报验程序,对封样与到场产品进行比对,与封样不一致的不得使用。

第六条 重要设备应按照供货合同中约定的厂内初检的相关内容,于发货前在生产厂内进行初检。厂内初检由建设单位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供货合同双方共同监督设备重要参数出厂检验的全过程,确认产品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技术要求。

第七条 材料、设备进场时,施工单位要提前通知监理单位,监理人员对进场的材料必须严格审查全部质量证明文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签认。监理人员在查验批验收过程中,发现材料、设备存在质量缺陷的,应该及时处理,签发监理通知单,责令改正,并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进场的材料、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第八条 涉及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材料、设备进场后,应严格依照相关标准进行见证取样复验。

第九条 材料的取样和送检工作应100%在监理单位见证下进行,未经检验的不得使用,检验不合格以及不符合合同约定的严禁使用,必须清出施工现场。

第十条 设备安装工程未经系统查测,不得组织工程验收。经查测发现主要设备存在严重缺陷没注意,不符合相关技术质量标准或者不满足合同约定的,必须更换并重新检测。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一条 本制度由工程技术部拟定,并由工程技术部附则解释和修改。 第十二条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山西皇城相府宇航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2013年4月10日

附:设备材料基础验收程序: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范文第5篇

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质量管理控制,现场质量工程师负责工序的检查,分部、分项、单位工程的验收,工程检查,报验和监理签证工作,组织职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及时发现质量隐患,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整改,把工程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1、项目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核施工图纸、设计文件,认真详细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错误及必要的设计变更,应及时向设计、监理单位提出

2、施工测量放线,放线实行“双检”制,大中型建筑工程由公司、项目部双检,一般工程由经理部采用不同人或不同方法测量、核对结果,测量记录要规范,字迹工整清晰,主测人员要签字。

3、水泥、钢筋、砂石料等各种原材料进场,应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质量不合格或质量合格证明书,质量检验报告等凭证不全者,不得进场。

4、原材料应按指定地点设置,经试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2014年中考冲刺综合复习指导北京地区试题广东地区试题江苏地区试题

5、对施工中的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必须事先编制详细的质量措施和技术操作标准,施工中必须派技术人员

6、试验人员须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做到各种试验数据齐全、真实、资料完整。

7、质检工程师根据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要求检查程序,配合监理工程师及时认真进行工序,隐蔽工程检查、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工作。

8、质检工程师认真阅读设计文件,掌握设计尺寸,每道工序完工后,会同技术人员及时进行自检,填写有关检查证,核定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专项检查,并及时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签认。

9、质检工程师该经常深入现场,发现违反设计、施工规范或技术操作规程的行为,除向当事人进行教育、帮助和提出纠正意见外,还应填写“工程质量问题通知书”责成限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应进行必要的处罚,对因质量问题及人身安全或对以后工程质量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有权决定停止其施工作业,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10、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由项目经理带队,安质、工程、物资、试验等部门人员参加的对在建工程的质量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改进措施,限期整改,同时核查考核相关部门的工作质量以及质量控制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行文通报,奖优罚劣。

11、出现工程质量事故较小的情况下,可采取返修或返工,构成一般以上事故,应及时在24小时内报公司分管领导、公司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处理方案,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材料进场检验

坚持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确保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使用前符合技术规范的质量要求。

(1)严格控制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施工中所用的材料均应具有相应的出厂合格证及质量证明书,而且还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检试验,检验合格后才用于本工程的施工。对经检验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原材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降级使用或退货处理。

(2)原材料、半成品的堆放应符合现场要求,按照IS0操作手册的要求,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并挂好标识牌,以防误用。

(3)每月对不合格半成品、成品或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对一些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工序,分析其所用材料、工艺、生产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人员的技艺或其他因素,对质量的不同影响,区别提出和采取预防措施。

三、材料投入保证措施

本工程使用的工程材料,除应由厂家提供的质保书外,还应按设计、施工规范进行抽样检验,并提前向有关部门提交拟订购的材料供应商名单。

l、原材料检验程序表

原材料检验程序表

2、材料、构件供应保证措施

我公司计划在本工程中狠抓材料质量,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全部由我单位材料部统一采购,钢筋、商品沥青混凝土、无机混合料及其它各种构配件,全部从具有相应资质的厂家定购,杜绝使用不明身份的材料。

材料进场实行检验制度:原材料取样送检,构配件进行外观检查并查验出场合格证,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在工程中使用。项目总工和质量员、材料员对此全权负责。

四、现场见证取样

(1)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场、试件以及有关材料,按规定进行取样检测。

(2)取样和送检是工程质量的检测重要环节,其真实性和代表性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公正性,为保证试件能代表母体的质量和取样的真实,本工程现场取样应在监理单位人员见证下,由施工人员在现场取样,送至试验室进行试验。

五、班组自检和交接制度

1、工程质量验收首先是班组在施工过中的自我检查,自我检查就是按照施工操作工艺的要求,边操作边检查,将有关质量要求及误差控制在限值内,这就要求施工班组搞好自检。自检主要是本班组(本工种)范围内进行,由承担检验批、分项工程的工种工人和班组等参加。在施工操作过程中或工作完成后,对产品进行自我检查和互相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上,及时整改,防止质量验收成为“马后炮”

六、专职质量检查员检查制度

(1)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专职质量检查员应进行检查。

(2)施工时对路基的中线桩位进行放样测量,对箱涵的基坑开挖及所有基础位置进行放样,由专职质量检查员组织监理对测量放样进行复测,保证施工的准确性。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范文第6篇

为了有效地指导对各种原材料的检验工作,以使原材料的各类要求符合规定,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合格,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南弘项目所需的原材料检验。 3.职责

3.1 工程技术部负责编制材料计划,设备物资部负责采购。 4.自检 4.1 概述

4.1.1 工程技术部负责编制用料申请计划,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报至设备物资部,由设备物资部负责采购和供应。

4.1.2 设备物资部在进料过程中应向供应商索取材料的有关材质证明资料,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进料后,工程技术部派人对材料的表观质量、数量、尺寸等进行核查,并由试验员在监理见证下对进场材料进行取样并送至检测单位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归档、保存。未经检验和试验的材料,未经批准紧急放行的材料,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材料,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楚的材料,过期失效、变质受潮、破损和对质量有怀疑的材料等不得使用。若检验结果不合格,则应对进场材料重新取样送检,如还不合格,则严禁使用。 4.2原材料检验指标、检验标准及取样要求

4.2.1 水泥

1 4.2.1.1 水泥进场应附有产品合格检验单,并送至检测单位进行检验,确认检验符合有关要求后,方可使用,如不合格,设备物资部应及时退货或更换。

4.2.1.2 一般情况下,每批袋装水泥不大于200t的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出厂日期的水泥为一验收批(袋装水泥:随机地从不少于20袋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搅拌均匀后从中称不少于12kg作为试样),对水泥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抗压强度等项目应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当一批进场水泥,袋装不足200t时,也应按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

4.2.1.3 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不同编号的水泥,应分别储存,储存库要求干燥通风,防潮湿。水泥使用应本着先进库,先使用的原则。

4.2.2 细骨料

4.2.2.1 首次进厂的细骨料,应检查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进场细骨料,应取样送至检测单位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2.2.2 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细骨料400m3(或600t)为一检验批,不足400m3(或600t)时按一批进行验收。在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砂8份,组成一组样品,总量不少于25kg。对于所取的试样,先风干或烘干(105±5℃)后,可以采用四分法将其缩分至材料质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须的质量为止。

4.2.3 粗骨料

2 4.2.3.1 对于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产品,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2.3.2 首次进厂粗骨料时,应检查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进场粗骨料,在监理见证下取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2.3.3连续供应同厂家、同规格的粗骨料400m3(或600t)为一检验批,不足400m3(或600t)时按一批进行验收。在料堆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试验样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试样,总量不少于120kg。对于所取的试样,先风干或烘干(105±5℃)后,可以采用四分法将其缩分至材料质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须的质量为止。

4.2.4 外加剂

4.2.4.1正常生产情况下,每批不大于50t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混凝土外加剂为一检验批,不足50t时,也按一批进行验收。在三个以上不同点采取等量的外加剂。取样总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的减水剂量。

4.2.5 非预应力钢筋

4.2.5.1 钢筋进场应附有出厂合格证。每批钢筋,按不大于60t的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钢筋为一验收批。

4.2.5.2 必须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观质量,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的凸块和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

3 尺寸的允许偏差(带肋钢筋为横肋的高度);测量本批钢筋的直径偏差。

4.2.5.3 检查结果及时通知设备物资部材料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设备物资部应及时退货或更换。

4.2.5.4 钢筋焊接接头取样方法及数量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以同一焊工、同一级别、同一规格,每200个接头为一批。每一批随机切取一组6个试样(三个拉力试件、三个弯曲试件)。

4.2.5.5 检测结果:不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且试件均应断于焊缝之外,呈塑性断裂。弯曲试件弯至900均不得发生断裂。 接头检测结果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及时安排返工。

4.2.6 锚具、夹片

4.2.6.1 以1000套的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的锚具为一验收批。初次选定厂家时,应对外观、锚固效率系数、极限拉力总应变、锚口摩阻、喇叭口摩阻等项目进行检验。每批进场锚具外观检查抽取总数量的10%,且不少于10套,外观检查表面无裂缝,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4.2.6.2检测结果及处理:对于检测结果应及时通知设备物资部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设备物资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4.2.7 防水层

4 4.2.7.1 防水卷材外观质量:表面应无气泡、疤痕、裂纹、粘结、孔洞。颜色应采用除黑色外其他颜色。

4.2.7.2 防水卷材,同一品种、牌号、规格的卷材,抽样数量为大于1000卷抽取5卷;500~1000卷抽取4卷;100~499卷抽取3卷;小于100卷抽取2卷,进行规格和外观质量检验。

对于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外观质量达到合格的卷材中,将取样卷材切除距外层卷头2500mm后,顺纵向切取长度为800mm的全幅卷材试样2块进行封扎,送检物理性能测定;对于CPS反应粘结型高分子湿铺防水卷材和CPS-CL反应粘结型高分子湿铺防水卷材,在外观质量达到合格的卷材中,在距端部300mm处裁取约3m长的卷材进行封扎,送检物理性能测定。

对于同一规格、品种、牌号的防水涂料,每10吨为一批,不足10吨者按一批进行抽检。取2kg样品,密封编号后送检;双组份聚氨酯中甲组份5吨为一批,不足5吨也按一批计;乙组份按产品重量配比相应增加批量。甲、乙组份样品总量为2kg,封样编号后送检。

4.2.7.3 检测结果及处理:及时将材料检测结果通知设备物资部,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如不合格,设备物资部及时退货和更换。

4.2.10 不合格原材料控制程序 4.2.10.1 目的 对进场材料进行有

效控制,采取妥善措施,使不合格得到有效地纠正,防止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以保证工程质量。

4.2.10.2 定义

5 经过现场对原材料取样送检试验,发现有项目不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视为不合格材料。

4.2.10.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工程范围内各个工程部位的不合格材料或不合格品的控制。经过现场对原材料取样试验,发现有项目不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视为不合格材料。

4.2.10.4控制程序

不合格控制程序流程:原材料进场待检标识取样送检出现不合格通知现场隔离处置通知厂家人员清场处理监督记录处理结果处理结果的确认。

4.2.10.5原材料进场检验流程图如下:

6

4.2.10.5 试验员应及时将不合格材料上报工程技术部、设备物资部、安全环保部和项目领导,由工程技术部部长针对出现不合格的材料,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和分析原因,研究出更好地更有效的控制原材料的措施,以免同样的事情重复发生,并就此考虑制订相关措施进行预防。

材料进场自检记录表如下: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范文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范文第1篇2、见证员和取样员应对材料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及材质证明书的检查核对,外观质量有疑问,则由材料员申请质检人...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