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竞赛教案范文
初中数学竞赛教案范文第1篇
1、解方程:|x2||2x1|7
2、求方程|x|2x1||3的不同的解的个数。
3、若关于x的方程||x2|1|a有三个整数解,则a的值是多少?
4、已知方程|x|ax1有一负根,且无正根,求a的取值范围。
5、设|xy
22
3y5
2||3x
22y|0,求xy。
6、解方程组:|xy|1
|x|2|y|3
7、解方程组:|xy|xy2
|xy|x2
8、解不等式:|x5||2x3|1
9、解不等式:1|3x5|2
10、解不等式:||x3||x3||3。
11、当a取哪些值时,方程|x2|||x1|a有解?
答案:
1、x8
3或x2。
2、2个。
3、a1。
4、a1。
5、1。
1155xxxxx113333
6、
7、。
8、x7或x。,,,3y2y4y4y2y2
3333
9、1x
训练: 43或2x73。
10、x32或x
3211、a3。
1、解下列方程:
(1)|x3||x1|x1(2)||1x|1|3x(3)|3x2||x1|x2(4)|3y2||5x3|
2、解方程组:
(1)|x1||y1|5
|x1|4y4(2)|xy|1
|x||y|2
3、解不等式:
(1)|13x5
4
初中数学竞赛教案范文第2篇
1、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 )
2、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是谁? ( )
3、下面的称号各是谁? ( )
A、诗圣李白 B、诗仙杜甫 C 、诗鬼王维 D、田园诗人陶渊明
4、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 ( )( )
5、地震在地球上每年多少次? ( )
A、300万次 B、400万次 C 、500万次 D、600万次
6、春节有哪些风俗? ( ) A、扫房 B、放爆 C、贴春联 D、吃年夜饭
7、像牛、羊、鸡等动物能预测地震吗? ( )
8、桃树是先开花,后长叶吗? ( )
9、地球的血是岩浆还是水? ( )
10、地球的骨架是山脉还是岩石? ( )
11、为什么不要看电焊火花? ( )
12、正确的看电视方法是不是关了灯看电视? ( )
13、随便举出三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大元帅? ( )
14、按顺序写出我国古代都有什么朝? ( )
15、什么是流星? ( )
16、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天文学家是谁? ( )
17、电池的发明人是伏特还是瓦特? ( )
18、第1个到达月球的两个宇航员是谁? ( )
1
19、泰山在哪个省? ( ) 20、亚马逊河在哪里? ( )
21、世界上最毒的蜘蛛是狼蜘蛛还是红蜘蛛? ( )
22、木头都会浮在水上吗? ( )
23、法国的首都是什么? ( )
24、英国的首都是什么? ( )
25、日本首都是什么?
26、意大利的首都是什么?
27、美国的首都是什么?
28、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
29、最大的两栖动物是什么? 30、最早的农作物是什么?
31、驰名全国的三大饮料是哪三样? (
32、世界四大水果是哪四样? (
33、日本的国花是什么?
34、郁金香是什么地方的国花?
35、甩掉中国贫油帽子的人是谁?
36、谁发明了麻醉术?
37、橡皮是谁发明的?
38、中国是谁发明了导弹?
39、海龟的寿命有几百岁? 40、中国是世界上产虎最多的国家,那么什么最为名贵?
41、什么动物是人最早驯养的?
42、最高的哺乳动物是什么?
43、泰国的国花是什么?
44、代表着和平的植物是什么?
45、不给仙人掌浇水,最多能活4年、5年还是6年?
46、飞机是谁发明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全球的四大害是哪四种? ( )
48、第一个预报彗星的是谁? ( )
49、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什么? ( ) 50、用手“读书的文书是什么文? ( )
51、最古老的文学体裁是什么? ( )
52、微萍是不是世界最小的有花植物? ( )
53、龙血树是不是活的最长寿命的树?
54、被称为天然监测仪的植物是小草还是苔藓?
55、被称为捕虫神刀手的是什么动物?
56、中国是何时参加奥运会的?
57、乒乓球是中国人引为骄傲的“国球”吗?
58、使用裁判最多的比赛项目是什么?
59、冰淇淋是哪国发明的? 60、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若贝尔奖的是谁? 6
1、酱油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6
2、领带是最早出现在中国的还是罗马国时代的? 6
3、厨师帽是英国发明的还是法国发明的? 6
4、最早的地雷是爱迪生发明的还是戚继光发明的? 6
5、感恩节是哪国的节日? 6
6、感恩节是每年的几月的第几个星期几? ( 6
7、植物是空气的净化器代器吗? 6
8、含义深刻的小故事是什么? 6
9、中国最大的诗歌集是《盛唐诗》吗? 70、中国最早的名医是谁? 7
1、我国最有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什么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2、谁根据小仲马的《茶花女》改编了同名歌剧? ( ) A.奥斯汀 B.威尔第 C.福楼拜
73、李清照词中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牌名是: ( ) A.醉花阴 B.一剪梅 C.如梦令 D.声声慢
74.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 ( ) A.《飞鸟集》 B.《吉檀迦利》 C.《草叶集》 D.《瑭璜》
75."破釜沉舟"讲的是历史上哪位名人的事迹 ( ) A.李煜 B. 项羽 C. 贾岛 D. 李世民
76.樱花的花期一般有几天 ( ) A. 5天 B. 6天 C. 7天 D. 8天
77.在俄罗斯象征友谊的颜色是什么 ( ) A. 蓝色 B. 红色 C. 绿色 D. 黄色
78.旗袍起源于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服装 ( ) A. 傣族 B.汉族 C. 维吾尔族 D. 满族
79. 历史上被称为“家之贤妻,国之良相”的是___朝的马皇后。(
) 80.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你知道世界上仅有的三名获得过"大满贯"的运动员 的名字吗? ( ) A. 瓦尔德内尔,刘国梁,王励勤 B. 孔令辉,王励勤,金泽洙 C. 瓦尔德内尔,孔令辉,刘国正 D. 瓦尔德内尔,孔令辉,刘国梁 81. 我国可以发展边境贸易最多的省(区)是 ( ) A.内蒙古 B.新疆 C.云南 D.西藏
82.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我国古典园林是 ( ) A.圆明园 B. 颐和园 C.拙政园
83. 战国时期,主张人们不分贵贱等级、互爱互利,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84. 战国时期,总结前人医疗经验归纳出的四诊法,是哪位名医? ( ) A.李时珍 B.华佗 C.李冰 D.扁鹊
85.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 ( )
( ) A. 敦煌莫高窟 B. 龙门石窟 C. 云港石窟
86、中国农业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是: ( )
A 龙卡 B 金穗卡 C 牡丹卡
87、人在死海里会浮还是沉? 8
8、吴敬梓是哪本名著的作者? 8
9、薄公英靠什么传播种子? 90、“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下句是: 9
1、“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是什么? 9
2、“打蛇打七寸”的七寸是指:
A 心脏 B 大肠 C 胆
9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谁? 9
4、不明飞行物的英文缩写是? 9
5、俗称“四不象”的动物是: 9
6、被称为我国“瓷都”的是指哪一城市? 9
7、北极的气温比南极的气温: 9
8、校园歌曲《童年》的词曲作者是:
99、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100、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对不对? 10
1、将断丝的白炽灯泡重新搭上后,灯光与灯丝未断前相比哪个亮 10
2、蜗牛在农业生产上是害虫还是 益虫 ? 10
3、冬天倒开水时,容易爆破的杯子是薄的玻璃杯还是厚的玻璃杯? 10
4、马是怎样睡觉的? A 站着睡 B 躺着睡 C 倒着睡 10
5、“新郎官”最早用来指: A新科状元 B 新科进士 C 新科秀才
5 10
6、下列对围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执黑者先走 B 执白者先走 10
7、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是指哪四种植物? 10
8、"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下一句是: 10
9、六弦琴是什么乐器的别称: A 钢琴 B 吉他 C 小提琴
110、植树节是指哪一天? 1
11、中国三大火炉是除了重庆 南京还有哪个城市? 1
12、人体最坚硬的部分是: A 牙齿 B 头盖骨 C 指甲 1
13、鱼有心脏吗?
1
14、海马是马吗? 1
15、“皇帝”的正式称号,始于:A 周王 B 秦始皇 C 汉高祖 1
16、电脑的中央处理器英文简写是什么? A CPU B ROM C RAM 1
17、一公斤铁和一公斤棉花哪一个轻? 1
18、冰糖是用白砂糖做的,对不对?
119.唐朝是历史上空前强盛的帝国,第二个皇帝李世民执政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 荣。被称为什么?
120.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一个别称,哪个国家被称为“黄金之国”? 1
21、.世界上跑得最快,每小时可达145公里的动物是什么? 1
22、神州六号乘载的航天员是聂海胜和谁?
123.用户在互联网上的另一台主机传输文件到自己的计算机,称为?
1
24、一草一木总关情,赠送玫瑰表达爱情,赠送百合表示百年好合,赠红豆约定俗成的意思是什么?
1
25、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叫什么?
1
26、水表上的度是表示耗水量,一度即一吨水,而电表上的度表示耗电量,请问,一度表示多少?
6 1
27、 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哪位著名画家之手?
1
28、.在天平上的两个盘子里各放一个大小相同盛满水的桶,其中有一只桶里浮着一块木头,请问两只桶哪个重一些?
129. ___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____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
130、. 园林史上光彩夺目的瑰宝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最宏伟的园林,被誉为“一切造园林艺术的典范”。
1
31、酒中含有酒精,饮酒过多或经常饮酒,会造成酒精中毒,使身体受损,那么,饮酒对人体的哪些器官最为有害?(
) A.眼睛 B.皮肤 C.心脏 D.肺
1
32、.哪国人送礼时避偶就奇,通常用
1、
3、
5、7等奇数,但却忌讳“9”?(
) A 朝鲜 B 泰国 C 中国 D 日本
1
33、牛奶是健康的食品,牛奶含钙丰富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元素。牛奶在什么时候喝对身体最有好处?(
) A.早晨 B.下午 C.晚上 D.随时
1
34、.我国许多名山都有一个雅称,请问,“五岳独尊”指的是哪座名山?(
) A . 黄山 B. 泰山 C .九华山 D. 普陀山
1
35、. 152.李白的《静夜诗》中“床前明月光”的“床”指的是什么?(
) A.床 B.井栏 C.窗户
1
3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名句,其中“孺子牛”一词出自《左传》当时是什么意思?(
) A. 对子女的宠爱 B .对下属的关爱 C. 对大众的奉献
1
37、.看完电视节目后,将电视机用电视机罩套住是防尘的好方法,那么什么时候用最恰当呢?(
) A. 关机,完全冷却后 B.关机 ,稍微冷却后 C. .关机后的任何时间 D.一关机就立即罩上
1
38、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岛屿,他属于_____。(
) A .珊瑚岛. B . 大陆岛
7 1
39、.提及电影时,人们都钟情于“好莱坞片”,其实,好莱坞指的是?(
) A .电影厂 B .电影制作公司 C .电影城
140、人生中只能换一次牙,正常情况下乳牙有多少颗?(
) A.16 B.18 C.20 D.22 1
41、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冬至湖北宜昌,全长193公里,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三峡居中间位置的是哪个峡“?(
) A瞿塘峡 B巫峡 C西陵峡
1
42、世界上被称为“瓷国和诗国”的是哪个国家?(
) A.印度 B.新加坡 C.中国 D.美国
1
43、.因特是中文译音。英文为interner,是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因特网是由哪个国家政府出资创建的?(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 .中国
1
44、.我国单位面积产量位居谷物作物之首是( )?A 水稻B 玉米C 高粱D 小麦 ) 1
45、 姐姐责怪弟弟:“你已经把糖块总数的吃掉了一半”,接着又说“你已经吃掉剩下块数的平方值。”请问原来有多少块糖?(
)
1
46、大挂钟敲6下用30秒,敲12下要用多少秒?(
) A.60 B.66 C.72 147. 在两个并列数字3和4之间,加上一个什么符号可以得到一个大于3小于4的数呢(?
) 148 唐、宋、元、明、清以来帝王在位时间最长的是谁?多少年?(
)
149 三个2,不许用运算符号,写出最大的数。(
)
初中数学竞赛教案范文第3篇
教师招聘初中数学试讲教案《认识负数》
一、教材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
1、例2。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负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山西教师资格面试考试
山西特岗教师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山西教师资格面试考试
山西特岗教师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 -18 ℃~-5 ℃ 北京: -6 ℃~6 ℃ 深圳: 15 ℃~25 ℃
山西教师资格面试考试
山西特岗教师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5.练一练
山西教师资格面试考试
山西特岗教师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读一读,填一填。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更多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请关注:山西教师招聘网
山西教师资格面试考试
初中数学竞赛教案范文第4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经历探索平行线的性质的过程,初步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结合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皮衣学生的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逐步养成言之有理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平行线性质的探索和对性质的理解
2、应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写出推理的过程。 课前准备 :预习课本
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板 教法
:引导、探究、
学法
:研讨、探究 教
学
进
程 情景导入
(一) 动手操作: (1)利用一块三角板和一把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a、b; (2)画直线c使它与直线a、b均相交;
(3)写出一组同位角、一组内错角、一组同旁内角,并用量角器量出它们的度数;
(4)观察各组角度数的关系,你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
(二) 交流、探究 观察发现,得出结论: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请你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说明成立的理由。如图 因为a∥b, 所以∠1=∠2 又因为∠1与∠3是对顶角 ∠1=∠3 所以∠2=∠3 类似地、请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说明
“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成立的理由,并与同学们交流。学生画图板演 小组讨论 合作学习
(三) 应用、提高 如图AD∥BC,∠A=∠C,试说明AB∥DC 解:因为AD∥BC 所以∠C=∠CDE
又因为∠A=∠C 所以∠A=∠CDE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可以知道AB∥DC 练一练:
如图a∥b∠1=
55、∠2=68,求∠
3、∠
4、∠5的度数
(四)总结升华
老师画了一个△ABC,他问同学们∠A+∠B+∠C等于多少度? 你能有几种方法得到结论、画图并简述你的理由。
(五) 布置作业:P
23、(3 、
4、5)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这样处理的 1.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2.组织合作交流,营造探究氛围。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真正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思,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尊学生需要,关注学习过程。,更是放手让学生大胆去作、比较、争论、分析归纳,课堂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
4、在练习的设置过程中,从简到难,由简单的平行线性质的应用到平行线性质两步或三步运用,学生容易接受。 这节课存在的问题:
1、
在上课过程中,担心学生由于基础差,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所以新课教学时间过长,学生练习时间短。
2、
初中数学竞赛教案范文第5篇
教师招聘初中数学试讲教案《认识负数》
一、教材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
1、例2。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负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山西教师资格面试考试
山西特岗教师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山西教师资格面试考试
山西特岗教师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 -18 ℃~-5 ℃ 北京: -6 ℃~6 ℃ 深圳: 15 ℃~25 ℃
山西教师资格面试考试
山西特岗教师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5.练一练
山西教师资格面试考试
山西特岗教师考试
2015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读一读,填一填。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更多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请关注:山西教师招聘网
山西教师资格面试考试
初中数学竞赛教案范文第6篇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虽经七年级的数学学习,基本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具备一定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知识灵活应用上还是很欠缺,同时作答也比较粗心。两极分化严重。在学习能力上,一些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指导思想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结合具体的实物或图片,知道轴对称现象的基本特征;
2.会推导乘法公式,在应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感受乘法公式的作用和价值。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了解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3.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熟练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化简分式。会进行分式的约分、通分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分式、分式方程有关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会检验分式方程的根。
4.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5.经历无理数发现的过程,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意义。
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用平方运算与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并能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包括通过估算比较大小,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等等。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
能对带根号的数进行化简,并能利用化简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使学生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并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医院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问题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领会理论来自于实践、对立统一及事物之间既联系又制约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四、教材分析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教材分析:本单元初步教学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能以新的视角去观察物体,研究图形,体验它们的对称美。
重点: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难点:认识对称现象是单元的一个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的特征,往往是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因此将其作为难点。主要将采用“观察发现实践验证操作应用”的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二章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整式的乘法”是整式的加减的后续学习从幂的运算到各种整式的乘法,整章教材都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依据原有的知识基础,或运用乘法的各种运算规律,或借助直观而又形象的图形面积,得到各种运算的基本法则、两个主要的乘法公式及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学生自己对知识内容的探索、认识与体验,完全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利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时,注意把握多项式的特点,对比乘法公式乘积结果的形式,选择正确的分解方法。
因式分解是一种常用的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公式的逆向变形,它是将一个多项式变形为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积。
1、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乘法公式的意义、分式的由来和正确运用;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难点:正确运用乘法公式;正确分解因式。
关键:正确理解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的意义。
第三章 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乘法、除法,分式的通分与加法、减法,比和比例,分式方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
(2)熟练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化简分式
(3)会进行分式的约分、通分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4)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难点:(1)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分式、分式方程有关的实际问题
(2)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会检验分式方程的根.
第四章 样本与估计
本章的内容包括普查与抽样调查、样本与样本的选取、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本章内容是在七年级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统计图”、“走进概率”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对数据描述、数据处理与数据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是前面所学内容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八年级(下)与九年级进一步学习“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频率与概率”的重要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的后继学习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 实数
本章在有理数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平方、和立方运算的逆运算以及由勾股定理已知一边的平方求这边边长的需要,引入了新的运算-----开平方运算和开立方运算,以及开方运算产生的新数----无理数,将数的范围括充到实数。
重点: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意义,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难点: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与联系,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第六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本章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不等式这一章的教学,是初中代数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而不等式组一节又是这一章的难点,是这一章画龙点睛的一堂课。
本章的重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
难点是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以及基本性质3的应用。
关键在于正确运用基本性质3,使学生正确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组解集的含义,以弄清不等式与方程的不同。
五、教学措施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所学的概念。
4.搞好阅卷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5.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6.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7.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8.组织单元测试。根据教学进度对每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做好试卷分析,查找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试卷讲解时要重点进行分析讲解,力求透彻。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后进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后进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数学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数学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数学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和阅读写作能力,以便在语数年赛和毕业测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补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成绩。
二、制定目标:
在这个学期的培优补差活动中,培优对象能按照计划提高读、说、写的数学综合能力,并协助老师实施补差工作,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补差对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成绩有一定的提高,争取在毕业测试时取得及格分数。
三、定内容:
培优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介绍或推荐适量课外阅读,让优生扩大阅读面,摄取更多课外知识,多给他们一定的指导,以期在写作中能灵活运用,提高写作水平,定时安排一定难度的练习任务要求他们完成,全面提高数学能力。
补差的内容是教会学生敢于做题,会做题,安排比较基础的内容让他们掌握,写作文至少能写得出,可先布置他们摘抄、仿写,后独立完成,保证每个后进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训练后进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堂上创造情境,让后进生尝试说、敢于说、进而争取善于说。
四、主要措施:
l.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
2.采用一优生带一后进生的一帮一行动。
3.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后进生加以学习。
4.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
5.对后进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作品阅读,不断提高做题和写作能力。
6.采用激励机制,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充分了解后进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后进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8.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9.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后进生的学习问题。
四、培补对象:
1、优生名单
2、差生名单: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3
一、本学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上,学习分式与分式方程的相关知识,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掌握二次根式的计算或化简,初步理解定义和定理的含义与证明,掌握理解相似图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条件,能够熟练应用,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二、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认真教学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2、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3、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5、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两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到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6、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4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4、初步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有关的知识。
5、能灵活应用有关知识解直角三角形。
6、掌握圆的性质,并能应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措施:
1、开展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增加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能力。
3、加强实习作业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建立学习小组,鼓励合作学习,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差生成绩。
教学进度:
1、解一元二次方程 27课时
2、解直角三角形 20课时
3、函数及其图像 13课时
4、圆的有关概念 20课时
合 计 30课时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5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两个班差别很大.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九年级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为高中输送合格学苗,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相似形,三角函数.视图是新授课外,主要是综合复习,迎接中考。
三、教学目的
1、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及数学方法。掌握 数式的基本运算,理解应用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学会必要的推理方法.
3、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围绕初中数学“六大块”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适时的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四、教学重难点
第一阶段(第5周第12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变式题,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要让学生弄懂、会做,书后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也要学生认真想一想,集中精力把九年级和八年级下的教学内容等重点内容的例题、习题逐题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一味搞题海战术,整天埋头让学生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其效果并不明显,有本末倒置之嫌。
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章节:第一章数与式;第二章 方程与不等式;第三章 函数;第四章基本图形;第五章图形与变换;第六章统计与概率。复习中可由教师提出每个章节的复习提要,指导学生按“提要”复习,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遗忘了知识重温一遍,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加深记忆,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并注意分析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2、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都应熟练掌握。
3、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数形结合的思想,不少同学解这类问题时,要么只注意到代数知识,要么只注意到几何知识,不会熟练地进行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相互转换,建议复习时应着重分析几个题目,让学生悉心体会数形结合问题在题目中是如何呈现的和如何转换的。
第二阶段(第13周第18周):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能力。
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是越难越好,要让学生可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使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前进的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阶段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初中总复习的内容多,复习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复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各个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除了复习形式要多样,题型要新颖,能引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外,还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益。
五、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习上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6.深入研究__省近三年的中考试题,选择适当的习题精练.
六、教学进度
第1周-第2周 第二章相似形。
第3周第4周 第三章三角函数。
第5周试图。
第6周 复习七年级数学。
第7周-第8周 复习八年级数学。
第9周-第10周 期考。
第11周-第12周 复习九年级数学。
第13周 专题一。
第14周 专题二。
第15周 专题三。
第16周-第19周 综合模拟训练。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
初中数学竞赛教案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