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礼仪的基本知识
服务礼仪的基本知识(精选6篇)
服务礼仪的基本知识 第1篇
1.常见的不正确鞠躬姿势
鞠躬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但许多孩子在这样做时没有做对。例如,当一些孩子鞠躬时,他们的下巴向前突出,他们的脸向前倾斜。如果此时脚和腰部用力过大,整个身体的平衡可能会被破坏;有些孩子只是头在动,背不向前倾斜。这种感觉不是鞠躬,而是低头承认错误;有些孩子一次又一次地鞠躬。事实上,没有必要深深鞠躬。
2.站着鞠躬
鞠躬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站立,双脚并拢站立,双手放在身体侧面。头部似乎有一根绳子拉着的感觉,背部伸直。同时,眼睛应该看着对方的眼睛。当头向前倾斜时,背部也应同时向前倾斜。头部、头部、颈部和背部应在斜线上,从腰部慢慢向前弯曲,鞠躬后回到原来的站立姿势。鞠躬时不要太用力,慢慢抬起。
3.坐着鞠躬
由于空间的限制,坐着鞠躬时有发生。这时,你应该把背伸直,然后把整个上半身向前倾,把手放在膝盖上,肘部可以稍微向外伸展,这样看起来就不会僵硬。
4.点头礼仪
这是一种相对随意的鞠躬仪式,不适合长辈。这时,双手可以放在前面,放在大腿上。点头时,眼睛朝下,手指并拢,身体从腰部弯曲。
服务礼仪的基本知识 第2篇
1、访问前应与对方预约访问的时间、地点及目的,并将访问日程记录下来。
2、访问时,要注意遵时守约。
3、到访问单位前台时,应先自我介绍。“我是同╳先生预约过的平安保险╳╳╳,能否通知一下╳先生”等。
4、如果没有前台,应向附近的人员询问。
5、如果被访问人繁忙时,或先去办理其他事情或改变其它时间再来访问。“您现在很忙,那么我们约在明天╳点再见面好吗?”等。
6、如需等候访问人时,可听从访问单位接待人员的安排,在会客室等候,边等候边准备使用的名片和资料文件等。
7、看见被访问人后,应起立(初次见面,递上名片)问候。
8、如遇到被访问人的上司,应主动起立(递上名片)问候,会谈重新开始。
9、会谈尽可能在预约时间内结束。
10、告辞时,要与被访问人打招呼道别。
11、会谈时,要注意谈话或发言不要声音过大。
【秘书礼仪知识:访问客户的基本礼仪】相关文章:
1.访问客户的基本礼仪
2.关于现代秘书的基本礼仪
3.询问客户的基本礼仪
4.秘书礼仪知识之面试礼仪
5.问候礼仪的基本知识
6.商务礼仪的基本知识
7.关于教师的基本礼仪知识
8.实习礼仪的基本知识
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服务研究分析 第3篇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Web of Knowledge[1]。数据库选择SSCI, 检索条件为:标题= (Knowledge Services) OR标题= (Knowledge-based Services) ,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检索结果共获得636篇文献。利用Cite SpaceⅢ, v, 3.6.R1 (32-bit) 可视化软件进行分析, 该软件是国际著名信息可视化专家陈超美博士研制, 属于多元、分时、动态的第三代信息可视化技术, 利用Cite Space绘制的科学知识图谱, 每1年为一个时间段 (time slice) , 每个时间段中提取30篇被引次数最高的文献。阈值 (c, cc, ccv) 为系统默认。
在可视化的图谱中, 每一个节点代表一篇文献, 引文年轮代表这篇文章的引文历史。引文年轮的颜色代表相应的引文时间, 一个年轮的厚度与某一时间分区内的引文数量成比例, 节点中心旁的数字代表整个时间跨度内的被引次数 (Frequency) [2]。节点间的连线代表两者之间的联系, 连线越粗表示联系越紧密, 节点颜色越暖表示应用关系越新[3]。紫色的圈表示中心性, 紫色圈的厚度越大表示该节点的中心性越大, 是网络的转折点, 也是焦点[2]。
1 时空分布
1.1 时间分布
根据检索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时间统计分析, 本文按文献发表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进行统计, 从1968年开始有连续的数据, 1992年之前每年的发文量都低于10篇。1993-2013年度数据统计见图1, 有连续的数据记载, 且每年的发文量都大于10篇。考虑数据的准确性, 除特殊说明外, 本文所有项目的研究数据均从1993年开始, 共涉及570篇文献。
由图1可知, 有关“知识服务”领域的研究进展不均衡, 分为三个阶段。1993年至2000年, 这个阶段每年的发文量均不超过11篇;2001年至2007年, 这个阶段每年的发文量在20篇至35篇之间;2008年至2013年, 这个阶段的发文量在45篇至70篇之间。文献发表总体来说呈现一个上升趋势, 反映出在世界范围内, 知识服务领域研究在近几年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
1.2 空间分布
利用Cite Space软件进行分析, 选择节点类型为Country, 设置合适的阈值, 运行得到国家知识图谱 (见图2) 。共涉及59个国家或地区, 前10的国家见表1。由图2分析, 节点半径突出并且边缘呈紫色最突出的是2个国家, 美国 (179篇, 中心性=054) 和英国 (95篇, 中心性=0.55) 。由中心性和频次两个方面共同说明, 在知识服务研究领域, 美国和英国是核心国家, 相关研究者应当予以高度关注。中国 (20篇) 排名第8, 中国的发文量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相距不远, 开始研究的时间较晚 (1999年1篇, 2009年4篇, 2010年3篇, 2011年6篇, 2012年5篇, 2013年1篇) , 但是相关研究在近年还是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
2 代表人物分析
利用Cite Space软件进行分析, 选择节点类型为Cited Author, 设置合适的阈值, 运行得到被引作者知识图谱 (见图3) , 由图3分析, 节点厚度和边缘紫色, 即中心性和被引频次均较高的被引作者有6位, 见表2。根据Cited Space软件给出的解释, 红色年轮即被引频次急速增加, 是网络中的热点。
紫色外圈代表转折点, 是网络中的焦点。说明这些作者既是知识服务领域研究的热点作者, 也是核心作者, 是应当予以关注的知识服务领域的代表人物。其中心性和被引频次均最高, 最突出两位作者是GRANT RM和MULLER E。
3 共引文献分析
利用Cite Space软件进行分析, 选择节点类型为Cited Reference, 设置合适的阈值, 运行得到共引文献知识图谱 (见图4) 。按Frequency排序, 频次大于5的文献34篇。其中节点半径最突出的5个, 这些文献的被引频次超过了29。中心性大于0.01的被引文献有20篇, 这些是核心被引文献。图4中节点边缘呈紫色最突出且及节点半径较大的文献见表3, 其中最为突出的文献, 即中心性=0.94的被引文献是作者GRANT RM于1996年发表在STRATEGIC MANAGE J第17期的文献。
4 学科期刊分析
利用Cite Space进行分析, 选择节点类型为Cited Journal, 设置合适的阈值, 运行得到学科期刊知识图谱 (见图5) 和统计结果 (见表4) 。节点期刊为119种。
被引频次大于等于5的期刊共涉及119种这些期刊是高被引期刊。中心性大于0.01的期刊有84种, 列前4位的期刊见表4, 这些期刊的中心性均大于0.3是核心期刊。
这些期刊涉及管理学类。这与专家学者对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的研究有很大关系。人们对知识的管理, 目的在于提供知识服务。国内外有人对知识管理这一称呼感到不满意, 成为广义的知识服务也许更恰当。因为管理意味着控制、约束, 人们本来是希望让知识更多的发挥作用, 而服务含有主动性, 使得知识提供者更有责任感[4]。
5 研究主要领域
利用Cite Space软件进行分析, 选择节点类型为Category, 设置合适的阈值, 运行得到学科领域知识图谱 (见图6) 。
中心性大于0.01的学科领域有9个, 见表5, 其中BUSINESS&ECONOMICS的节点半径最大, 这些节点的颜色呈现暖色, 引用关系很新[2]。由此分析可知, 知识服务的重点研究领域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程技术、情报学与有图书馆学、社会学、信息学、生态学等领域。
6 结论
知识服务领域可视化研究作为一个在图书情报领域较新的研究方向, 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收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在时间方面, 对知识服务领域研究主要是从2001年开始, 激增时间从2008年之后, 结合年度文献发表总量进行分析, 说明关于知识服务领域的研究较晚, 文献发表总体来说呈现一个上升趋势, 反映出知识服务领域研究在近几年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
在国家方面, 由中心性和频次两个方面共同分析, 美国和英国是知识服务研究领域的核心国家, 这与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及较高的科研投入是分不开的。其次是澳大利亚、西班牙、加拿大, 这些欧洲经济发达国家的文献发文量及质量也是较高的。相关研究者应当予以高度关注。中国的发文量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相距不远, 虽然开始研究的时间较晚, 被引文献不多, 但是相关研究在近年还是引起了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
根据学科期刊和研究领域共同分析, 知识服务设计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程技术、情报学与有图书馆学、社会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领域。
在学科代表人物方面, 根据作者和共引文献分析,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6位, 这些作者既是知识服务领域研究的热点作者, 也是核心作者, 是应当予以关注的知识服务领域的代表人物。中心性和被引频次均最高, 最突出两位作者是GRANTRM和MULLER E。GRANT提出知识作为一种独特的战略资源在企业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知识 (尤其是隐性知识) 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企业是知识协调机构或社会性社区;企业的竞争优势或持续的竞争优势来自对有价值的、不易流动的、难以模仿的、无法替代的知识资源的获取、创造、组合、整合和应用。MULLER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通过知识转换的角色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通过知识的生产、转换、传播等过程进行知识的创新, 为国家创新和中小企业提供知识服务。
摘要:本文利用文献引文网络分析的CiteSpace可视化软件, 以ISI Web of Knowledge收录的文献为数据样本, 通过文献共引分析和聚类分析, 绘制出了知识服务领域研究的相关知识图谱, 从时间分布、国家或地区分布、核心人物及代表文献的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 总结了知识服务研究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知识服务,CiteSpace,可视化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首页[EB/OL].[2013-06-25].http://apps.webof knowledge.com
[2]陈超美.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 2009, 28 (3) :401-421
[3]邱均平, 赵月华, 赵蓉英.国外图书情报领域可视化研究之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3, 36 (1) :124-128
谈职场的基本礼仪 第4篇
关键词:职场 握手 电子信息 电梯
职场礼仪是职业人处在职业环境时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职场上具备礼仪规范,有助于一个人职业形象的提升。因此,每一个职业人都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懂得通过职场礼仪树立、塑造并维护自己的职业形象。
1 职场礼仪的作用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礼仪都能够发挥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可以说,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人们在交往时能够按照礼仪规范去做,有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互相尊重,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缓和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进而有利于各种事业的发展。
了解、掌握并恰当地应用职场礼仪有助于维护和完善职场人的职业形象,会使其在职场中左右逢源,事业如鱼得水,从而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人。才华横溢对职场的成功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职场中要有一定的职场技巧,用一种恰当合理的方式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在职场中赢得其他人的尊重,才能在职场中获胜。
2 握手礼仪
采用正确的握手方式,握手时遵守礼仪原则将有助于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有利于自己在职场中建立起积极的交流舞台。握手的姿势、力量和时间的长短都能够反映出不同的礼遇与态度,显露自己的性格,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良好的握手礼仪有助于在职场中赢得交际的主动。
2.1 正确的握手顺序 握手时应该是上司、长辈和女士主动伸出手,下属、晚辈和男士再相迎握手。如果有的人忽略了握手礼仪的先后顺序已经先伸出了手,对方则应毫不迟疑地回握,表现出自己的礼貌和良好个人素养。
2.2 恰当的握手方法 握手时应距离对方约一步距离,上体稍微前倾,双脚呈立正姿势,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握手时应切忌掌心向下握住对方的手,因为这样的握手姿势显示着这个人很强势,似乎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会给人傲慢无礼的感觉;掌心向里与人握手的方式显示出这个人的谦卑和,对人毕恭毕敬;如果显得自己对人谦恭备至,则可用伸出双手的方式捧接与人握手。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态是两手的手掌都处于垂直状态,这是一种最普通也是最稳妥的握手方式。男士在握手前应该先脱掉手套,摘掉帽子。在严寒的室外双方都戴着手套、帽子,相见时则可以不脱掉,但应该在握手时先说声“对不起”。握手时应双目注视对方,微笑,问候,致意,不能目光旁视或显得心不在焉。握手的时候,眼睛一定要注视对方的眼睛,实现目光的交流,传达出你的诚意和自信。切忌一边握手一边东张西望,或者和这个人还没完握手就将目光转移到其他人身上,这样会让别人通过你的眼神和行为感觉到你对人的轻视或者慌乱。握手的力量要适度,不能握得太轻,否则对方会感觉你在敷衍他;不能太重,让人感觉你是个莽撞之人,使人心里不舒服;握手要主动、积极,显得热情和带有诚意,掌握好力度,使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恳和大方;与女士握手时,出于礼貌,只可以握女士的手指部分。握手时应该注意把握时间,一般时间为1-3秒。与领导和较重要人物握手,或者与女士握手,时间应该为1秒钟左右为宜。如果由第三方对双方进行介绍之后,是否主动握手应该根据职位、年龄和性别等情况而定。职位较低者、年龄较小者被介绍给职位较高和年长者时,应根据对方的反应确定自己的下一步行为,即职位较高者、年龄较长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职位较低者、年龄较小者也应该向对方点头致意。和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握手,应该由女士先伸手,男士不要主动伸手。在职场上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为了避免在介绍时让别人误会,给人以傲慢的感觉,女士应该先伸出手,体现出自己对别人的尊重。
3 电子信息礼仪
现在工作中很多时候需要通过电子邮件和手机等方式进行交往和联系,这种联系方式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使人们的职场礼仪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电子邮件是一种职业信件,应该注意邮件的正规性,按照邮件的书写格式书写,禁止在邮件中出现垃圾邮件及与工作不相关的内容,保证邮件的严肃性。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沟通的方便工具,但是在通过手机联系时,要注意礼貌,寻找安静的地方打电话,注意语言,主动打电话时要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接电话;发现自己有未接电话时,应及时回复;通过短信沟通时,注意内容的编辑要规范,避免发送垃圾短信,及时回复短信。
4 电梯礼仪
职业人应该注意电梯职场礼仪,展现自己的个人良好素质和道德修养。上电梯时应该先按住电梯按钮,让其他人先进入电梯,自己随后进入;或者先行进入电梯,一只手按住开门按钮,另一只手按住电梯侧门,让其他人进入;主动询问其他人要去几楼,帮忙按下楼层。在电梯内要侧身面对其他人,不要大声喧哗,也不用寒暄;到达目的楼层后,让其他人先行走出电梯,如果有客人,要主动热情地为其指引方向。电梯里面人很多时,先行进入电梯的人,要主动往里面走,为后进入的人腾出空间,后面的人,要根据电梯内的人数确定自己是否进入电梯,如果自己进入会使电梯十分拥挤,或者当超载铃声响起时,后上来的人要主动走出电梯,等待下一趟。如果后上来的人是比较年长着或者是领导时,自己则应该主动的要求下电梯。
参考文献:
[1]杜以会.不可忽视的职场细节小礼仪[J].中等职业教育,2009(1).
[2]乔现锋.职场礼仪三原则[J].秘书之友,2012(4).
礼貌礼仪的基本知识 第5篇
备受重视的个人形象:
1、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真实地体现着他的个人教养和品味。
2、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客观地反映了他个人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态度。
3、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如实地展现了他对待交往对象所重视的程度。
4、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是其所在单位的整体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5、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还往往代表着其所属国家、所属民族的形象。
镜铭: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阔,背容直;颜色忌傲、忌燥、忌怠,气象宜静、宜庄、宜和。
着装的“TPO”原则:
Time(时间)、Place(地点)、Occasion(仪式);六合(合身、合意、合时、合礼、合俗、合规).
艾伯特梅拉比公式:
一个信息的传递由以下因素组成:7%语言(有具体信息含义的有声语言)+38%语音(语调、音频、语速、语气等)+55%表情(面部各器官的动作和身体姿态等).
四语:否定语、斗气语、烦躁语、蔑视语
十一字: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接、打电话程序1
1接听电话
电话铃响,立即去接,一般铃响不应超过三次
2拨打电话
预先将电话内容整理好,避免临时回忆浪费时间或遗漏,确认电话号码,拨通电话
接、打电话程序2
1接听电话
致以简单问候,如“早上好”或“您好”语气柔和亲切
2拨打电话
待对方拿起电话,简单问候后,以同样的问候语回复对方
接、打电话程序3
1接听电话
自报部门名称或个人名称
2拨打电话
作自我介绍
接、打电话程序4
1接听电话
认真倾听对方的电话事由,如需传呼他人,应请对方稍候,然后轻轻放下电话,去传呼他人
2拨打电话
使用敬语,说明要找的通话人的姓名或委托对方传呼要找的人
接、打电话程序5
1接听电话
如果对方是通知或询问某事,应按对方要求逐条记录,并复述或回答给对方听
2拨打电话
按照事先准备逐条简述电话内容
接、打电话程序6
1接听电话
记录或问清对方通知或留言的事由、时间、地点和姓名并对对方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2拨打电话
确认对方是否明白或是否记录清楚并致谢
接、打电话程序7
使用再见语,等对方放下电话后,自己再轻轻放下电话
着装的注意事项
①着衣要注意整体美。只有美而得体的,才会符合礼仪。各式休闲鞋、时装鞋不能与正视礼服相配。穿西服一定要配颜色相宜的皮鞋。忌戴帽子。西服的衣裤兜内,忌塞得鼓鼓囊囊。
②正式场合不要穿短裤、背心、超短裤、紧身裤等,内衣(背心、衬裙、袜口等)千万不能露在外衣外面。宴会联欢时女士应穿裙子。穿旗袍时,开叉不可太高,膝上1-2寸为宜。
③公共场合只穿内衣是非常失礼的。睡衣只适宜在卧室穿着;在家里或宾馆内接待来宾和客人时,也不得光脚或只穿内衣、睡衣、短裤。
④参加社交活动,进入室内场所,均应摘帽,脱掉大衣、风雨衣等。男子任何时候在室内不得戴帽子和手套。室内一般忌戴墨镜,在室外遇有隆重仪式或迎送等礼节性场合,也不应戴墨镜。有眼病需戴有色眼镜时,应向客人或主人说明并表示歉意,或在握手、交谈时将眼镜摘下,离别时再戴上。
饮食礼仪:
中餐上菜程序
中餐的出菜顺序通常是开胃菜,然后是主菜,最后是点心。
开胃菜通常是四种冷盘组成的大拼盘。有时种类可多达十种。最具代表性的是凉拌海蜇皮、皮蛋等。有时冷盘之后,接着出四种热盘。常见的是炒虾、炒鸡肉等。不过,热盘多半被省略。
主菜紧接在开胃菜之后,又称为大件、大菜。如菜单上注明有“八大件”,表示共有八道主菜。主菜的道数通常是四、六、八等的偶数。在豪华的餐宴上,主菜有时多达十六或三十二道,普通为六道至十二道。菜肴使用不同的材料、配合酸、甜、苦、辣、咸五味,以炸、蒸、煮、煎、烤、炒等各种烹调法搭配而成。其出菜顺序多以口味清淡和浓腻交互搭配,或干烧、汤类交配列为原则。最后通常以汤作为结束。
点心指主菜结束后所供应的.甜点,如馅饼、蛋糕、包子、杏仁豆腐等。最后则是水果。
每个座位前都摆有筷子、汤匙、取菜盘子、调味盘、汤碗、茶杯、酒杯等。有时也会备有放置骨头的器皿或餐巾。
作为主人,如何安排座位;作为客人,也需要了解自己的座次。自古至今,饮食的座次安排都有一定的规矩。
入席后礼仪
入席前,主人或招待人员应礼貌性的亲自递烟倒茶。入席时主人事先就要有计划地分配坐席,分别招呼客人入席,以免临时紧张,乱作一团。
上菜之前,主人先要向同桌的客人敬酒,照例说一句感谢光临的话,以后每道菜来时,也要举杯邀饮,然后请客人“起筷”。在大规模的中式宴会中,有时会多至数十席的,主人要带主要亲人到每桌去敬酒,要估计大约需要的时间。在适当的时候,到每桌去敬酒,遍见每位客人,并一一致意。
散后、主人便要回到门口,等待客人离去。道别的形式,可以一一握手送行。在规模较大的宴会中,送客是到此为止。若三两桌的小型宴会,主人对某些来宾,如长辈、路远的稀客,还有送一程的必要,或者给他们雇车,以表示自己的情意。
用餐礼仪
开始用餐,要讲究文明礼貌,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吃饭时,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食指、中指、无名指扣碗底,手心空着。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对着碗吃饭,易压迫胃部,影响消化;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或面对自己的盘边夹起,忌从盘子中间或靠别人的一边夹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倒去;闭嘴咀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要求;口含食物,最好不要与别人交谈,开玩笑要有节制,以免口中食物喷出来,或者呛入气管,造成危险;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如果要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向后方转。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吃饭时要精神集中。
宴饮将近结束,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食。如果主人进食未毕,“客不虚口”,虚口指以酒浆荡口,使清洁安食。主人尚在进食而客自虚口,便是不恭。
文明礼貌用语30句
一、十字文明用语
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二、接听电话用语
1、您好!这里是单位股(室),请问您找谁?
2、我就是,请问您是哪位?......请讲.
3、请问您有什么事?
4、您放心,我会尽力好这件事。
5、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6、同志不在,我可以替您转告吗?(请您稍后再来电话好吗?)
7、对不起,这项业务请您向股(室)咨询,他们的电话号码是......。(同志不是这个电话号码,他(她)的电话号码是......)
8、您打错号码了,我是单位股(室),......没关系。
9、再见!
三、打电话用语
10、您好!请问您是单位股(室)吗?
11、我是单位股(室),请问怎样称呼您?
12、请帮我找同志好吗。
13、对不起,我打错电话了。
四、接待来客用语
14、请进!
15、您好!同志您是......?
16、请问您找谁?
17、他(她)不在,请问有事需要转告吗?
18、单位(或同志)在楼,我带您去(或指明地点)。
19、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20、请坐(请喝茶)。
21、我就是,请问有事需要办理吗?
22、请稍等,我马上为您尽快办理。
23、您反映的情况,我们尽快办理。
24、对不起,这个问题......,请留下您的联系电话,我们研究后给您答复好吗?
(以上第2324句同样适合接听电话)
25、不用谢,请慢走!
五、到单位办事用语
26、对不起,打扰您一下。
27、请问股(室)在那间房?
28、请问同志在吗?
29、非常感谢您(麻烦您了)。
礼貌礼仪的基本知识 第6篇
《一》尊重顾客习惯 在日常服务接待工作中,要以我们的礼貌礼节方式为主,特殊情况下,要尊重顾客的礼貌习惯。
礼貌的表现形式不一样,每一种礼貌形式都有一种崇高的含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的则不信,所以在对待他们时一定要尊重。
《二》不卑不亢不卑就是不显得低贱,不亢就是不显得高傲。在宾客面前永远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到本餐厅来就餐,你就是客人,我就是服务员。为你提供服务是我的之责。
如果我到一家餐厅进餐,服务员为我提供服务,我坐在那里也应该心安理得。
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所扮演的角色在不断变化,服务与被服务也在随着角色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服务员必须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既不和身份高,地位高,经济条件好的人比。
也不和身分低,地位低,经济条件差的人比。
服务员对所有的进餐宾客而言,仅仅是一种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关系。
《三》不与客人过于亲密 要内外有别,公私有别。在服务工作中,出于礼貌与创造一种和谐的进餐气氛。
可以和宾客有些简单的交谈,特别是对一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可以借此机会向他介绍本餐厅的风味特色,厨师的名肴绝技,以及一些地方特产,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
但这些交谈,一不能影响工作,二不能离题太远。比如不宜谈论政治问题,以及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
更不许服务员与客人“一回生,二回熟”,从此就拉不开,扯不断,甚至称兄道弟,不分彼此。
对常客也要礼貌当先,不能“熟不讲礼”。
随时都要清楚的记得你是服务员,他是客人。
这就是内外有别,公私有别!
《四》不过分繁琐,不过分殷勤对于顾客提出的要求,托办的事项,服务员只要轻轻说一句“好的”或“您稍等”即可,不要喋喋不休的重复,免使顾客感到厌烦,实际上这是失礼的表现。
在服务过程中,有些事情本来应该是服务员做的,但顾客执意要亲自体验一番,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服务员不要死活不让。
《五》一视同仁,区别对待来店就餐的客人,身份、地位、年龄、健康状况虽然不一样,但应当一视同仁的对待他们,均应给以热情的接待,不要有以貌取人的做法。
但对某些客人又必须给予适当特殊照顾,比如老弱病残等人,进门都应有人搀扶。
这样做才能切实体现本餐厅人员的礼貌修养四 培养礼貌修养的方法 培养礼貌修养的方法,首先在于提高认识,必须从心眼里认为有必要,是真的而不是假的,是一心一意的而不是三心二意,这样才有加强礼貌修养的内在条件,其次是在实践上,处处都要礼貌待人,不能断断续续,时有时无。
要持之以恒地久天长,才能养成习惯。
服务礼仪的基本知识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