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快乐的罗嗦》教案人音版
二年级上《快乐的罗嗦》教案人音版(精选8篇)
二年级上《快乐的罗嗦》教案人音版 第1篇
快乐的啰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弹拨乐曲《快乐的罗嗦》,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力度、速度与高低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浓郁的民族风格。
2、能力目标: 模唱法学习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通过录音与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轻声模唱,并学习演唱的声音要干净面富有弹性。
3、情感目标: 学习用节奏型为歌曲作伴奏并通过创编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弹拨乐曲《快乐的罗嗦》,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力度、速度与高低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浓郁的民族风格。
教学难点:学习用节奏型为歌曲作伴奏并通过创编动作 教学方法:讲授法、听唱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节奏创编练习(以简单的节奏重复组成节奏型为主)
二、新课学习:
1、欣赏弹拨乐曲《快乐的罗嗦》,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初听后:乐曲是什么情绪?与题目的解释
2)复听时,提示学生可用简单的舞步表示所听到的音乐情绪。
2、教师范唱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彝族娃娃真幸福》 1)引导学生用课前所创编的节奏型为歌曲作伴奏;
2)动作创编(要求自创与教师的民族舞动引导相结合)按句创编;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3)录音、学生的节奏、舞蹈结合起来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四、作业布置:根据歌词创编舞蹈动作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通过学习了本首歌曲,让学生认识了×× ×××× / ×× × / ”“××× ×× / ×× × /”的节奏型,歌曲通过对彝家娃娃在喜庆佳节中狂欢歌舞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
二年级上《快乐的罗嗦》教案人音版 第2篇
第五课《快乐的舞蹈》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一、通过《金孔雀轻轻跳》的学习,从音乐中感受所描绘的动物形象,理解本课主题——美丽的动物;并由本课主题向音乐内部元素(速度、情感)及音乐外部元素(环保、民族文化等)拓展。
二、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探究孔雀的同时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通过“意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孔雀的美,锻炼学生即兴表演的能力,能够积极与同学合作用优美的语言、舒展的歌声及肢体动作编创一定的情境,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四、学会歌曲《喜鹊钻篱笆》,要求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要求学生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激发音乐兴趣;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能做几个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五、通过聆听《霍拉舞曲》,感受歌曲强烈的舞蹈性;能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教学 重点
一、感受傣族风格的歌曲,了解傣族的风情;启发学生初步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二、学会歌曲《喜鹊钻篱笆》,能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教学 难点
一、从音乐中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和从容的步态;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
二、能基本听出《加伏特舞曲》的段落结构,用适当的动作对音乐作出相应的表现。教学 方法
视听唱法结合 教具
钢琴、纱巾、课件、部分打击乐器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舞蹈片段《金孔雀》(学生观看)
2、、通过刚才的舞蹈片段设问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刚才这段舞蹈表现的是什么小动物吗?(孔雀)今天就让我们和美丽的孔雀一起渡过这快乐的一天,好吗?(出示课题)
二、律动表演,突破难点:
你们知道孔雀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孔雀生活在被称为“动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也是“孔雀之乡”。它是傣族的象征。
1、看孔雀。(孔雀优美的姿态)
现在我就请小朋友到傣族人民最喜爱的“孔雀园”参观。这有许多美丽的孔雀,它们正在休息呢?孔雀最爱比美了,哪位小朋友来和它比一比?(学生模仿孔雀的动作,教师可提示)孔雀是傣族人民的吉祥鸟,所以傣族的舞蹈中很多动作都是表现孔雀的。师生一起做一个表现孔雀的简单造型——孔雀鹤立。做法:双手呈冠形,右手上举略弯曲,左手提襟。
2、探究孔雀的其他舞蹈动作。
例如走路、喝水、开屏等,并模仿动作。
3、说孔雀。
你们喜欢孔雀吗?喜欢它什么呢?
三、多维感悟,探究学习:
(一)感悟傣族的民族文化。
1、介绍傣族乐器。
① 象脚鼓:因鼓的形状类似象脚,因而得名象脚鼓。是一种打击乐器。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和我一起学打象脚鼓好不好?(节奏练习)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出示葫芦丝)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声音优美,主要流传于傣、彝等民族中。它演奏的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我来为大家演奏一段好不好?(教师吹奏,学生初步感受音乐)
现在我们就来模仿葫芦丝的声音lu来唱一唱。(音乐模唱,突破难点)5 3 5 6 │ 6 — │ 3 1 │ 5 — ‖ lu lu lu lu lu lu lu lu
2、游戏:
分组:一组打节奏,一组模唱,一组律动。
3、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看到的舞蹈都表现傣族风情的,你们能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傣族风土人情吗?
(傣族的衣服很漂亮;傣族人民个个都能歌善舞,傣族人生活的地方很美丽等„„)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出示幻灯)
① 傣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采,有自己的历法、语言文字,并以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音乐、舞蹈、民歌、民间传说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响甚广,主要聚居在热带、亚热带的平坝地区,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环境十分优美。四周田地肥沃,特产丰富。
② 竹楼,顾名思义,是以竹为主要材料建筑而成的。傣族的竹楼一般用数十根大竹子作支撑主架,在离地2米多高处铺楼板。楼分上下两层,楼下无围墙,是拴牲畜、养家禽和堆放农具的地方。楼上住人,竹墙缝隙较大,既采光又通风,所以一般竹楼都没有窗户。
③ 泼水节在每年公历四月(傣历六月)间举行,是傣族最为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节日。其实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因为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故称泼水节。节期一般为三四天,因为泼水是一种祝福,被泼越多认为越吉利。
④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着窄袖短衣和统裙,图案多种多样,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⑤ 象脚鼓:打击乐,外形象大象的脚而得名。葫芦丝: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二)感悟歌曲内容。
1、师生一起跟着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学生念一次歌词,并为歌词加上动作。(老师可指导)
孩子们一起表演,选出一两个做得好的孩子再带着大家做一遍。老师请一个孩子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来一次。
3、听范唱。(听孔雀)
闭上眼睛想想傣家人民和小孔雀的景象。(想孔雀)你们想到了什么?(说孔雀)
4、学生跟音乐有感情的演唱,老师做提示让孩子唱得更有感情。(唱孔雀)
(歌曲处理: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句尾每个字收音要轻,体现出亲切感;展翅飞翔一句力度稍加强;歌曲结尾处用较弱的力度,表现歌曲美妙的意境。)
5、用动作表演歌曲。
四、创造表现,寓教于乐。
1、师生齐唱共舞。(跳孔雀)
学生可跟着老师一起跳,也可自己创编好的动作。
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演。(可以打节奏,可唱歌曲,可跳舞„„)
(女同学可以把纱巾围成筒裙,表演傣族小姑娘,男同学可模仿象脚鼓打节奏,提高学生表演兴趣。)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小孔雀漂亮吗?云南省是我国唯一有孔雀的地方,孔雀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地方,是因为傣族人民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环境保护得很好。它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保存最完好的热带雨林之一。你们还知道哪些美丽的小动物呢?并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它。这些小动物都非常的可爱、美丽,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要保护环境,让动物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爱护动物,不滥杀滥捕动物,更不能吃国家保护的珍惜野生动物)师:刚才我们用优美的舞蹈、甜美的歌声来表现了的美,那你们想想还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美丽的呢?
第二课时
一、律动引入,营造氛围
首先(播放课件),随着欢快的音乐《掀起了你的盖头来》响起,同学们随老师舞蹈,这样,课堂活动由律动开始,很快把每一个学生都吸引过来参与游戏活动,营造和谐、民主、欢快的课堂气氛,以愉快的心情为后边的学习活动做好情感铺垫.二、走进彝族,了解民俗
1、播放《喜鹊钻篱笆》伴奏音乐请生欣赏,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再简要介绍彝族文化,风土人情,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更为歌曲的演唱做下铺垫。
2、范唱彝族歌曲
三、节奏读词,解决难点
1、先听教师随着鼓点节奏读词,增强了浓浓的音乐韵律感,《喜鹊钻篱笆》的节奏琅琅上口;
2、通过师读、生读、师生接龙读词的方法,学生在模仿中渐渐熟悉歌曲,解决节奏的难点,再过渡到学唱歌曲阶段。
四、演唱歌曲,动口动脑
1、由读节奏入手,引入歌曲,通过老师对彝族的介绍,勾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2、学唱歌曲时采用老师唱曲、学生唱词、分句教唱的方法来降低难度,使导学、铺垫、演唱教学处处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由易到难,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五、随乐律动,激发兴趣
这一环节让学生随歌曲音乐和老师一起律动,掌握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音乐课的无穷乐趣。而教师本人强化参与者,合作者身份,以增强与学生的亲和力,师生共同尝试,体验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六、游戏延伸,快乐升华 《喜鹊钻篱笆》是彝族小朋友做游戏时唱的歌曲,在这一环节我向学生了解他们平时喜欢做的游戏,如:跳山羊、丢手娟、跳皮筋、老鹰抓小鸡、火车钻洞、打花巴掌„„.然后在《喜鹊钻篱笆》这首欢快的乐曲中,请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游戏边唱《喜鹊钻篱笆》这首歌边做游戏,在游戏的同时巩固了歌曲。让孩子在自己最喜欢的游戏中结束本课学习,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求知欲得到满足,短短的四十分钟虽已过去,但他们仍沉浸在欢乐当中。
七、课堂小结,结束新课
今天,同学们唱得高兴,玩得也高兴,学会了贵州彝族民歌《喜鹊钻篱笆》,感受了欢快的情绪,你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请你们把快乐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好不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景(意图:组织教学,稳定情绪)1.师生问好(师弹奏起立音乐)
2.师弹奏《郊游》音乐,让学生边拍手边唱 3.练声
二、导入(意图: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不想出去郊游啊?生:想
师:那今天我们干脆走远一点,我要带着你们分别去两个国家旅行。让我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出发吧!准备好没有? 生:准备好了
三、聆听《霍拉舞曲》(意图:体会音乐情绪,并随音乐跳舞)
1.师:在美丽的罗马尼亚大草原,正在举行国际儿童音乐夏令营,来自各国的喜欢音乐的小朋友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听,东道主罗马尼亚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当地的民歌(出示课题---《霍拉舞曲》)。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
2.学生闭上眼睛初听音乐(意图:让学生对音乐进行初步感受)
3.师提问:通过刚才的认真聆听,你感受到了歌曲怎样的情绪?你又想象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欢快、热闹、载歌载舞„)4.复听,要求学生每人用一张白纸用线条为乐曲画“心电图”,要能看出音乐的变化、停顿、高低,看哪一个同学找准了乐曲的“脉”,对音乐体会得深刻 5.师简单对歌曲进行分析:霍拉是流行于罗马尼亚和摩尔达维亚地方的一种民间歌舞体裁,又称多伊那,产生于牧民地区。通常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多为悠长的歌调,犹如牧人的悲歌;第二部分为活泼的轮舞,常用2/4拍子,多用装饰音和颤音。该曲一开始便以明快活泼的伴奏引出小提琴以断弓技法奏出的顿音主题,如同鸟鸣般婉转的颤音和飞瀑般奔流的快速的顿音,形成了欢腾的乡村舞会场面,充满了炽烈的欢乐气氛
6.跳一跳:师:大家听到这么欢快热闹的歌曲后是不是很想跳舞啊? 生:想
师:那我们也加入罗马尼亚小朋友的行列,在音乐中跳起来吧!7.师再放一遍音乐,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对歌曲进行表演
四、聆听《加伏特舞曲》(意图:感受舞曲轻松、欢快的特点)1.导入:
师:好了,我们的罗马尼亚之行就暂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要去旅行的地方是美丽的荷兰。荷兰这个国家,有古老的风车和五彩缤纷的郁金香,那里不仅风光秀美,它的音乐更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聆听一首来自荷兰的《加伏特舞曲》 2.欣赏《加伏特舞曲》
①初听音乐:师放录音
②师提问:
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一首荷兰的《加伏特舞曲》。你知道什么是舞曲吗?(学生自由答)这个舞曲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快乐、有趣)
③复听音乐:
师:听着这么轻松的音乐,老师都情不自禁的想跳起来。那么,请你仔细观察:老师的舞蹈动作有变化么?为什么会变化?(教师随音乐跳舞,让学生感受乐曲aba段式)
④听完讨论,让学生发现:前面音乐和后面音乐有重复,中间音乐有变化,比较舒展优美
⑤师简单讲解aba三段式:
老师用“▲○▲”来表示这首音乐,你还能用什么方式呢?(让学生用自己将自己喜欢的方式标在书上)
3.用舞蹈表现乐曲
①师:你们想随着音乐跳吗?先请你们瞪大眼睛观察老师的脚步动作?
②师随音乐示范跳8个小节,然后请个别学生起来尝试跳一跳
③师总结:是这样吗?师按跳跃节奏在黑板上画出脚印(嘴哼音乐)
④师再点一次黑板上画的脚印,请学生用手指轻轻地在膝盖上随音乐点一点
⑤尝试用脚点一点,师生边哼边用脚做一次(4句)
⑥师生随音乐跳:
方式:a.学生在原地跳(放音乐),老师在中间跳
b.邀请同学出来跳(没轮到的同学坐在原位置跳,a部分用手指做动作,b部分用脚跟做动作)
五、总结,组织下课
1.师小结:今天,在短暂的40分钟里,我们走访了两个国家,聆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更多的音乐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发现、欣赏和创造。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2.师弹奏《郊游》音乐伴奏,让学生边唱边离开音乐教室。教学 反思
二年级上《快乐的罗嗦》教案人音版 第3篇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生:喜欢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喜欢什么动物?(模仿自己所喜欢动物的声音)生:
师:老师发现你们是一群有爱心的孩子。老师这里有一首乐曲,表现的就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啊? 生:想
二、完整聆听
师:好,仔细听音乐。它是谁?在干些什么? 【完整聆听】 师:它是谁啊? 生:青蛙
师:对,是青蛙,很容易听出来。那它们又在干些什么呢?(对学生期盼地,但不要急于让学生说,可以继续引导)你都听到了些什么? 生:青蛙叫声。
师:对,有青蛙叫声。同学们见过青蛙吗? 生:„„
师:听到过青蛙叫声吗? 生:„„
师:青蛙的叫声可是它的骄傲,声音既洪亮又好听,就像我们人类美妙的歌声。(停顿)在这段音乐里有许多许多的青蛙放开歌喉高声歌唱,就像举行音乐会一样。【课件显示“青蛙音乐会”】 生:想
三、分段聆听
师:好,你听,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青蛙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场了。【播放A】
师:青蛙的队伍整齐吗? 生:整齐
师:对啊,节奏非常整齐!
师:上台的青蛙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啊? 生:多
师:你怎么听出来的? 生:音乐力度越来越强
师:你耳朵真灵,是啊,小青蛙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上台,舞台上的小青蛙越来越多,最后齐亮相!鞠躬!【哼唱相应的乐曲旋律】
师:你们的队伍能不能像小青蛙一样整齐啊? 生:能
师:信心满满啊!老师相信你们!全体起立!
——小青蛙们都是优秀的小演员,它们一边上台还不忘记与观众交流呢!你们看:一二三,二二三。老师愿意做你们忠实的观众,一边上台一边和我交流行吧?你们来试试!第一步:不跟音乐喊着节拍,第二遍跟音乐。师生,一起表演
师:孩子们,你们真是超级棒的小演员啊!这就是音乐的第一部分我们用 字母A来表示,行吗? 生:行
师:接下来啊,表演开始了,他们带来了什么节目呢?仔细听,老师播放的音乐前后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它们分别表演的什么? 【聆听B、C】 师:两段音乐一样吗? 生:„„ 师:怎么不一样?
生:„„(第一段有青蛙叫声)
师:两段音乐不一样。那第一段它们在表演什么?第二段又在表演什么呢?(停顿)是唱歌?还是跳舞? 生:„„ 师:为什么? 生:„„
师:是啊!第一段音乐有青蛙的叫声,所以,青蛙可能在唱歌。对吗? 生:„„
师:第二段音乐没有青蛙叫声,所以,可能青蛙在跳舞。是这样吗? 生:„„
师:这么来判断,也是很有道理的。(停顿)那,除了青蛙叫声以外,两段音乐都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两段音乐的速度一样不一样?(停顿)我们再来听一遍。
【聆听B、C】(听的同时,老师插入提示问题,以提醒学生注意速度、音色)
师:先来问同学们第一个问题,速度一样吗? 生:„„ 师:怎么不一样? 生:„„ 师:乐器呢? 生:„„
师:两段音乐的速度不一样,第一段音乐慢,第二段音乐明显快了。(停顿)那,哪一段音乐安静一些?哪一段音乐又热闹一些呢? 生:„„
师:弦乐器用稍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奏出温馨甜美的旋律。(哼唱旋律)好像在一个美丽的夜晚,天空挂着无数颗星星,池塘中圆圆的荷叶,漂亮的荷花,还有轻轻摆动的水草,水面波光粼粼,就像洒满了钻石一样。这时,传来了青蛙美妙的歌声,它们尽情的歌唱:静静的夜晚池塘边,青蛙在歌唱,青蛙在歌唱,甜美的歌声传四方。还有很多青蛙为他们伴唱呢!【播放B后半部分】
师:你喜欢这美妙的夜晚吗?你们想不想和青蛙一起歌唱? 生:想 【学唱B】
师:你们的声音可真美啊!这段音乐我们用字母B来表示。(停顿)还记得第二段音乐吗? 生:„„
师:第二段音乐速度明显加快了。音乐变得活泼轻盈,首先弦乐响起,【哼唱曲调,并做表演】接下来管乐加入【哼唱+表演】原来啊是青蛙公主和青蛙王子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舞蹈。老师发现你们当中的女孩子们很像美丽的公主,男孩子很像英俊的王子呢!那我们一起来吧? 【师生随C舞蹈】首先像小松树一样站好,王子呢安静的等待。公主我们先开始。王子一起来!
师:公主的舞姿很美,王子也很绅士,这是音乐的第三部分,我们用C来表示。(停顿)后面还有精彩的节目呢!接下来青蛙们快速调整队形准备下面的演出。【播放A2】 师:这段音乐听过吗?和哪一部分一样? 生:A 师:对啊!小青蛙快速的调整好了舞台,下面的演出继续开始。【播放BC】【提示学生表演】 师:熟悉吗?和哪一部分相同? 生:BC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出示B C】
师:孩子们,现在音乐会结束了吗?对啊!还没结束呢!你听 【播放A3】
师:音乐会结束了吗? 生:结束了
师:这段音乐熟悉吗?和哪一部分一样?完全一样吗? 生:比A、A2更热闹了
师:好,那我们用A3来表示这段音乐行不行?【课件出示A3】 生:行
师:所有的青蛙演员排着整齐的队伍上台来谢幕,所有的青蛙观众为音乐会的圆满完成鼓掌喝彩。【哼唱结束旋律】最后青蛙的叫声渐渐变弱,小青蛙们离我们越来越远,他们一边议论一边回家去了。【出示图片青蛙姑娘,众青蛙】你听是不是这样?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是一首外国管弦乐曲,曲名是《青蛙音乐会》。好听吗?我们完整地听一遍。小青蛙们排好整齐的队伍准备上台吧!【播放音乐完整聆听表现,课件随音乐出现各部分图片】 A1小青蛙们排好整齐的队伍我们准备上台了,一二三、二二三 B:青蛙合唱开始了
C:公主的表演开始了,王子也来了 A2:调整舞台,看看你们的队伍整齐吗? B:青蛙合唱开始了 C:王子、公主准备
A3:青蛙演员排着整齐的队伍上台谢幕,鞠躬,青蛙观众响起掌声,欢呼声为音乐会的成功喝彩。
四、聆听《百鸟朝凤》片段
师:你们表现的可真棒,让老师享受到了一场温馨甜美的青蛙音乐会。孩子们,在我们生活中像青蛙一样叫声好听的动物还有很多呢,你听,这是什么动物?
【播放《百鸟朝凤》片段鸟的叫声】 师:你听出来了吗? 生:小鸟
师:你知道那些小鸟的叫声很好听啊? 生:。。。
师: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那你们觉得,刚才老师播放的那段声音是真的小鸟的叫声吗? 生:不是,是音乐
师:对啊,是音乐,是用乐器模仿的,那这像什么鸟的声音啊? 生:
师:像不像布谷鸟?(播放布谷鸟音频)生:像
师:恩,可能就是模仿了布谷鸟。那你知道是什么乐器这么神奇吗? 生:不知道
师:老师告诉你们啊,这种乐器是吹奏出来的 【课件显示唢呐图片】你们看,它短小的身体,大大的嘴巴。别看它身材短小,嗓门可很大,能吹奏出很洪亮的声音,特别适合演奏欢快热烈的音乐。他的名字叫唢呐。老师告诉你们啊!唢呐的模仿力特别强,能模仿各种小鸟和昆虫的叫声。
那你听这又是谁【播放知了叫声】 生:知了
师:他还能模仿很多种小鸟的叫声呢,你听【播放中间鸟叫,老师可以根据鸟叫声变化做提示动作】 你听出是什么小鸟了吗? 生:。。。
师:是啊,大森林里的小鸟实在太多了,有一些我们都叫不上他们的名字,这首乐曲就是表现了大森林中的各种鸟儿,曲名是《百鸟朝凤》,鸟儿多不多啊? 生:多
师:你知道凤是谁吗? 生:凤凰
师:对啊,【出示凤凰图片】凤凰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小鸟们和百鸟之王在一起,他们心情怎样?他们又会干些什么? 【播放B】 师:心情怎样? 生:高兴
师:他们在干什么? 生:唱歌、跳舞
师:是啊,为什么想到他们在唱歌跳舞啊? 生:音乐速度快,很热闹。
师:音乐速度很快,很热闹。小鸟们与他们的王在一起非常高兴,一起唱歌,一起跳舞,我们也和小鸟们跳起来吧,起立。
【随音乐表演】小鸟们跳上这个枝头,跳上那个枝头,小伙伴们都来吧,唱起歌,我们的歌声最动听了!和百鸟之王在一起真开心啊!师:真是一群快乐的鸟儿。大家都一起表演,鸟王能不能看不出谁的技艺更高啊?那小鸟们想不想轮流展示一下自己那高超的本领呢!你们听老师接下来播放的音乐和刚才一样吗? 【播放D】【老师辅助动作】 生:不一样。
师:那你觉得小鸟们在干什么?还是像刚才一样一起唱歌跳舞吗? 生:不是了 师:为什么? 生:。。。
师:唢呐与伴奏乐器笙交替出现。小鸟们开始轮流展示自己的本领,这边的小鸟唱一句,那边的小鸟唱一句,这儿小鸟又唱起来。(辅助动作)你听是不是这样?【播放D,老师辅助动作】 师:咱们完整听一遍这段音乐。【完整聆听。【老师讲述,表演】
小鸟都来了,你一句,我一句聊的热闹极了。A,提示孩子聆听小鸟叫声的变化;(小鸟还真不少,一起跳起来。)B表演;C提示孩子聆听小鸟叫声的变化;(这么多的小鸟谁的本领最强呢?于是小鸟们开始分组表现了。);E知了也来歌唱了,你听它怎么了?(飞走了)。】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参加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和动物朋友一起唱歌、跳舞,你们高兴吗? 生:„„
师:老师也很高兴。孩子们,虽然音乐会结束了,但是老师希望你们能像这些动物朋友一样,爱上音乐,用音乐来丰富你的生活。好吗? 生:„„
二年级上《快乐的罗嗦》教案人音版 第4篇
课题:《快乐的音乐会》
教材分析:
《快乐的音乐会》是一首具有民歌风的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六声徵调式,一段体的分节歌。这首歌词曲结合紧密,级进、流畅的旋律不时的插入八分、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极尽得意的炫耀了小乐手吹、拉、弹、唱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加入使歌曲略有停顿,歌曲活泼欢快,耐人回味,是一首让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了解二胡、唢呐、小鼓的声音及演奏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音乐想象力与音乐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体会快乐的情绪,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及民族乐器的音色,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中 ×× ×× ×× ×│×× 0× × —│节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动物头饰若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教学目标
2、律动 《幸福拍手歌》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
3、画笑脸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做了一个游戏,大家快乐吗?老师能从你们的脸上看到快乐吗?嗯,眼睛特别明亮,脸上挂着微笑。老师看到了你们心中的快乐。”
(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笑脸)
4、出示课题
师:大家想不想把我们心中的快乐延续下去?那老师就带你们去参加一个快乐的音乐会(课件出示课题),不过啊我得先考考大家,敢接受我的挑战吗?
【设计思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音乐学习中。】
二、节奏闯关,激发兴趣。
1、第一关:请你跟我拍一拍(前置作业)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挑战第一关,请你跟我拍一拍。
×× ×× ×× ×│×× 0× × —│
教师拍节奏,学生进行模仿。
师:恭喜大家闯过了第一关,要再接再厉啊!
2、第二关:反力度拍手
师:现在我们进入第二关。老师用强的力度来拍,你们就用弱的力度来拍,老师用弱的力度来拍,你们就用强的力度来拍。【设计思路:运用节奏闯关的形式,突破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这样本身就将难点易化,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闯关之后,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为上好本节课做好铺垫。】
三、感受新歌、培养兴趣。学习新知。
1、初听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老师提问: 两关已经顺利闯过,恭喜大家拿到了“快乐音乐会”的入场卷,现在就让我们去参加快乐的音乐会吧!你们猜,音乐会上都有哪些嘉宾呢?它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后播放音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吧!
2、熟悉歌曲内容
师:小朋友,你听出来都有哪些嘉宾了吗?
生:
师:它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它们的心情愉快。
3、再次感受歌曲,模仿动作
师:同学们感受音乐的能力真强。那么想不想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再来欣赏一次。(想)再请你听一听音乐会中都有哪些节目呢? 生: 师:你能告诉大家(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分别回答小乐器的样子。
媒体分别展示乐器的图片。
师:你能模仿一下这三种小乐器的演奏方法吧?(个别学生表演,然后再集体模仿表演。)
4、解决歌曲难点并有节奏地朗读部分歌词(课件出示分别出示“小乐器声音和小狗、小猫听到后的反应时的歌词。)
师:你知道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吗?当小狗和小猫听到之后,又会有什么反应呢?
5、学生随音乐模拟表演。
师:同学们想不想当一回小小演奏家。(想)请同学们随着音乐一起演奏起来吧。
6、教师范唱,激发兴趣。
师:看了同学们精彩的演奏,我忍不住也想露一手,可以吗?
【设计思路: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感受,让学生来熟悉歌曲,并为学生歌曲降低难度。另外再让学生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姿势,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学唱歌曲
1、朗读歌词第一段。
2、随琴模唱第一段。
3、解决问题:学生完整地演唱一遍歌词。
师:同学们请看第一句,这是我们刚刚练习的节奏,注意休止符的停顿。第二句同学们要注意唱准歌词。请同学们完整地演唱一遍。
学生活动:
4、多种形式进行巩固:
师:同学们演唱得不错,如果能够边表演边演唱就更好了。让我们一起拉着胡琴唱起来。学生演唱(随伴奏音乐)。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小猫、小狗心情很高兴,那么你能带着愉快的心情来演唱吗?” 学生演唱:(随伴奏音乐演唱)
5、分角色演唱
学习歌曲二三段
师:瞧,同学们笑得多甜哪,老师都被感染了,咱们一起来个歌曲接龙吧!老师演唱第一句,同学们演唱第二句。让我们一起演唱歌曲的二三段,看看我们配合的怎样。(师生进行歌曲接龙,并把唱不好的地方处理解决一下,可以找会唱的小朋友帮助解决。)
【设计思路:通过歌曲接龙的方式,使单调的练习游戏化,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6、演唱二三段歌曲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我们配合的怎样呢?看来我们真是最佳搭档呢!现在你们的心情又如何呢?(很高兴,很快乐)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一起来唱一唱歌曲的二三段吧。
7、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小组表演,才艺展示。《快乐的音乐会》
1、小组分式合作,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唱。师:我们也来开个“快乐的音乐会”吧!
2、小组展示
师:快乐音乐会现在开始。哪个小组愿意上台表演?
【设计思路:通过该环节,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他们音乐表现能力,并给他们戴上小动物的头饰激发了学生的表演兴趣和表演欲望。】
六、创编新词:
师:你们唱的真是太好听了,老师忍不住好想给你们竖起大拇指呢。嘘,别出声,我好象听到谁在叫我(在学生刚演唱完之后,教师故作神秘状)。噢,原来是小鸡和小鸭。(媒体展示小鸡小鸭图片)原来呀,他们也被同学们的歌声吸引了,想来参加音乐会,欢迎吗?(欢迎)师:可是他们要求同学们也把它们唱进歌里,能行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生:学生试唱歌曲。(随伴奏演唱歌曲)
师:孩子们多棒啊,瞧,你们现在又变成小作家了。想不想让更多的小动物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想)(媒体展示:各种动物头饰)
师: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择,然后创编歌词并分角色表演”。
学生分组创编歌词。
【设计思路:通过歌词的创编,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七:拓展欣赏 观看视频
孩子们在这个音乐会中你们玩的高兴吗?现在老师再带着大家去参加另外一个音乐会,它是在美丽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的演奏会。维也纳金色大厅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之都,在这里会举办最高水平的音乐会,只有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大师才能在这里表演呢,孩子们你们想去参加吗?(想)
七、老师小结:
师:同学们,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下课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这节课,你们从音乐中感受到快乐了吗?你们又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回答)让我们把“快乐的音乐会”延伸到课外吧,最后让我们唱着欢乐的歌结束本节课吧。
(播放伴奏音乐,师生边演唱边走出教室)。
二年级上《快乐的罗嗦》教案人音版 第5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感受两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教学内容:
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 教学过程:
一、聆听《马刀舞》。
1.设问: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电视剧、电影„„)
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曲。 设问: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3.师生讨论:自己根据乐曲所想像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粗略的)4.细细聆听: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是怎样的场面?中间一段又是怎样?„„
5.把你们想像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二、聆听《小步舞曲》。
1.谈话:《马刀舞》表现的是战争的场面;现在你听听又表现怎样的情景——初听乐曲。2.师生交流所听乐曲的印象。3.再欣赏乐曲,教师作简要介绍:(1)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巴赫。
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古典派复调音乐大师。18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感情和大胆的革新精神。他的创作手法以复调为主。主要作品有200多部《康塔塔》(指有乐队伴奏的世俗或宗教合唱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创意曲集》、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他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典雅的宫廷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从容,节奏平稳,能表现许多礼仪上温文尔雅的动作和意境。最初流行于17世纪法国宫廷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中,后演变为3/4拍。18世纪以后,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器乐创作中,往往在奏鸣曲、交响曲中采用此体裁作为套曲的第三乐章,在风格特点上也有了演变。 4.“舞曲”体裁说明。
5.小结:这两首舞蹈音乐,描绘两个时代背景,两种风格特征。请回家收集本地区的舞曲,我们将在下节课交流。
三、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下课。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一、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风格。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
二、学习掌握3/8拍的含义。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我和提琴》,掌握 3/8拍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我和提琴》
1.音乐知识导入:我们已经唱过很多3/4拍的歌曲,你们愿意唱哪一首?3/4拍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指挥图式是怎样的? 2.介绍挪威民歌《我和提琴》:
(1)出示欧洲地图,找出挪威的地理位置:北欧。(2)欣赏《我和提琴》演唱。
设问:从歌曲内容中,你了解到挪威人的风土人情吗?歌曲是几拍子的? 3.学唱歌曲曲调。
(1)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找出基本重复的乐句。(2)根据3/4拍的含义,启发学生讲3/8拍的含义。
设问:3/4拍与3/8拍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从分析对比中理解3/8拍。
(3)学习3/8指挥图式,并用指挥图式自学曲调的第一、三、五乐句。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学习起拍及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4)流畅地唱好曲调(强弱弱节奏要鲜明,分句要清楚),用色块表示乐句的基本重复。4.学唱歌曲:
(1)再听范唱→第二次时学生轻声跟唱。
(2)填上歌词。 5.表演歌曲。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有感情地歌唱。请少数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伴奏,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即兴伴舞。6.将《平安夜》3/4拍改写成3/8拍。
二、教师总结学生学习情况,下课。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一、学唱新疆民歌《跳吧,跳吧》,掌握歌曲的节奏曲调,即兴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
二、聆听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感受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教学内容:
聆听《新疆舞曲》(第二号);学唱《跳吧,跳吧》;本地区舞曲交流。教学过程:
一、聆听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1.谈话导入:新疆各兄弟民族都能歌善舞,我们大家来唱唱《娃哈哈》,边唱边跳。
2.我们来听一首钢琴独奏曲,听听乐曲的风格是哪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格音乐?为什么?——欣赏乐曲。
3.学生讨论——新疆风格的音乐——伴奏的音型具有新疆节奏的风格。4.再欣赏一遍。
设问:钢琴中的伴奏音型节奏是模仿新疆少数民族中哪件民族乐器? 5.学生讨论——手鼓。
6.全体学生轻轻地模仿手鼓的节奏:,为钢琴独奏伴奏。 7.小结:这是一首反映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音乐。
二、学习歌曲《跳吧,跳吧》。
1.图片导入:出示新疆儿童歌舞的图片。 设问:图中儿童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他们在做什么? 2.介绍一首短小精悍的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仅仅两句,但非常欢快,听两遍就能唱,一唱就能记住,唱了还想跳。不信你试试——欣赏歌曲范唱。3.大家说说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4.范唱曲调,大家看着歌谱。
设问:这个短曲中有哪两个主要音?这两个主要音是怎样行进的? 5.师生讨论。
答案:一个“2”(re)一个“5”(sol)。
教师提示:我们学过上行、下行,那么re与sol行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平行。
用心
爱心
专心 3
6.放慢速度,划着2/4拍指挥图式,每人自选一句即第1-4小节或第5-8小节,有困难举手,老师过来教。唱会了就停止划拍指挥动作,说明你会了。 7.请自学第1-4小节的同学站起来,我们进行二句接唱。8.交换自学另一句→交换接唱→齐唱(按原速要求)。
9.填入歌词歌唱(教师分别用四种节奏型手鼓伴奏),请同学们在练唱中选择伴奏型。
10.表演《跳吧,跳吧》,请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合着歌声即兴舞蹈。(根据学生的兴趣及时间的可能,可以表演数次,让更多学生参与,体验新疆地区载歌载舞的风格。)11.小结:音乐与舞蹈一体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 12.结合本地区舞曲跳一跳、唱一唱,进行相互交流。
三、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期情况,下课。
用心
爱心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6篇
一、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唱《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二、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聆听《在钟表店里》
1、初听音乐,学生根据音乐展开联想。 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像看到了什么?
你知道些细、高、轻、短、快的声音表现了什么?那些低、粗、长、慢的声音表现了什么?
2、复听音乐,听到相同的音乐举手表示。
你感到音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表演《时间像小马车》
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学生听录音跟唱歌曲,边唱边用手按课本上的示意线做旋律的走向动作,感受音的高低。
2、这首歌速度比较快,演唱时尤其要注意节拍重音,字头要清楚,唱“哒哒”时应舌尖动作,使吐字清晰,唱时省力。
3、初步学会歌曲便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听录音,编创歌曲动作,选择打击乐器。
选择哪几件打击乐器伴奏这首歌曲比较理想?
哪一件乐器像马铃声?哪一件乐器像马蹄声?
小马车奔跑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声音伴奏?
怎样变换力度敲击更加合适?等等
4、分组汇报,一组学生表演,一组学生唱歌,一组学生打击乐伴奏,共同合作完成歌曲的表现。
三、编创与活动:探索生活中的声音
这是一个高低、长短、强弱的综合性练习。
1、教师事先准备好水桶、玻璃杯、易拉罐、木梳、纸等物品。
2、启发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能发出声音?怎么使它们发出高低、长短、强弱不同的声音?
二年级上《快乐的罗嗦》教案人音版 第7篇
教材: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 教学目标 :
1、巩固“X X X ”节奏,复习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2、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与创作能力。
3、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教学重点:即兴创作与表演。课 型: 以创作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准备:头饰、音乐磁带、电子琴、小磁铁块,课前游戏。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教师带领学生把小磁铁块利用起来,同位之间在桌面上摆出几种节奏型,如:摆放一块小磁铁即表示一个四分音符,两块摆在一起即表示两个八分音符,稍大一点的磁铁块代表二分音符,同桌之间摆出一条简单节奏,让另一个同学用手拍出这条节奏。
一、组织教学,调适学生心理。(1分钟)
1、唱《师生问好歌》,上课。
2、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做了一个游戏,大家快乐吗?老师能从你们的眼睛里看到快乐吗?嗯,眼睛特别明亮,脸上挂着微笑。老师看到了你们心中的快乐。(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微笑的娃娃头)
二、设计教学情景,创设“快乐”气氛。(3分钟)
师:大家想不想把我们心中的快乐延续下去?那老师有个建议,这堂课我们来开个快乐的音乐会,请你们同座的小声商量一下,音乐会上,大家想表演那些节目呢?
(学生商量,教师和学生商量,注意引导学生说出欢迎的形式:歌、舞、小品,并建议做一个游戏。)
排序:舞蹈(或歌表演)——小品——游戏——唱歌并表演(加节奏乐器)
三、举行“音乐会”,培养创造力、合作学习习惯等。
同学们!“快乐的音乐会”现--在--开--始。老师要告诉大家,凡是在今天的音乐会上,表现得好、表演得好的同学,将获得奖励,发给漂亮的头饰一个。
(一)第一个节目:舞蹈(歌表演)《这是什么》——体验2/4节拍。(3分钟)
请同学们自己决定表演什么内容。(放录音或带学生唱)
表演结束,由教师评价颁发头饰。
(二)第二个节目,小品,老师给大家出一个题目吧。大家看过
1、请学生模仿表演动作、叫声,并随机给学生颁发头饰。
(教师出示小狗、小猫、小鸭、大象的图片,竖着,便于写合奏节奏)。
2、教师随机评价,提取节奏
(1)小鸭: ||:X X X X | X X X X :||
嘎 嘎„„
(2)小猫: ||: X:||
喵 喵
(3)大象: ||: X X | X X :||
咚 咚 咚 咚
(4)小狗: ||: X 0 | X X 0 :||
汪 汪 汪
(5)请全班同学合作表演。
要求:节奏清楚,音量中弱,速度中速稍慢,一边模仿声音,一边表演动作。
(三)第三个节目:游戏“听听、走走、跑跑。”——巩固节奏,培养聆听及对音色与节奏型的反应能力。(6---8分钟)要求:感受节奏,并变换动作。方法:双圆,反向,动作不同。
1、学自由选择节奏如:
大象: ||: X X | X X :||(走 走)
小鸭: ||:X X X X | X X X X :||(跑 跑)
2、教师用小鼓区别节奏型。学生聆听表演。适时评价,颁发头饰。
(四)第四个节目:小小音乐家——复习巩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创作能力。(14分钟)
师:刚才,同学们用惟妙惟肖的模仿,表演了一支动物交响曲。第三个节目,是什么呢?全班齐唱音乐会主题歌《快乐的音乐会》。
四、复习巩固歌曲:
1、(放录音范唱)全班齐唱。要求:用快乐、活泼的情绪演唱。
2、本主持人有个问题,《快乐的音乐会》都唱了哪些乐器?你们都谁去参加了音乐会?
(学生表演,教师评价,并出示二胡、小鼓、唢呐提示.鼓励学生加动作表演。)
创编歌词,展示比赛,培养创作能力:
刚才,我们模仿了那么多动物的声音,能不能把这些把这些声音编成歌词,创作出一首新的《快乐的音乐会》主题歌呢?
1、学生分小组,自由创编歌词,并小组集体编动作表演。(教师巡回指导、鼓励)
2、小小音乐家展示比赛。
(学生分小组展示,学生互评,颁发头饰。)
要求:情绪快乐、活泼,加动物、乐器表演。
五、综合表演:音乐会主题歌《快乐的音乐会》(3---4分钟)
选择学生创作的新编《快乐的音乐会》,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动起来。(放录音范唱)
六、下课。(1分钟)
二年级上《快乐的罗嗦》教案人音版 第8篇
第七课《跳动的音符》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音乐小屋》,使学生感受到音乐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有音乐存在的生活是幸福、美好的。
2、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自由创编律动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二拍子的特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乐于与他人合作,使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参与为歌曲伴奏活动,能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4、通过演唱汉族民歌《箫》感受歌曲流畅、起伏的情绪,体验歌曲所表的抒情、愉悦的情感,体验歌曲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5、能用连贯、有支持的气息和舒展流畅、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6、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乐器、渗透传统民族音乐,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7、听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知道波尔卡这种乐曲的体裁及风格特点。
8、能随乐进行动作与体态、打击乐器等参与表现,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9、了解、认识单簧管这种乐器,能随乐模仿演奏参与。
10、通过复习歌曲熟练唱出旋律,掌握3/4拍节奏并抒发对音乐的喜爱。
11、通过听赏《三只小猪》了解故事情节,掌握主题乐句,并抒发对音乐的喜爱。培养学生勤劳、团结、勇敢的美德。
12、学生能用生动活泼的形象再现故事情节。教学 重点
1、符点的认识和运用。
2、休止符的作用。
3、能唱好歌曲中出现的一字多音处。
4、渗透传统民族音乐。教学 难点
1、听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能随乐进行动作与体态的参与表现,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2、能随乐用自己的方式与他人合作进行动作与体态的参与表现。教学 方法
视听唱法结合 教具
三角铁、响板、铃鼓、电子琴,幻灯片、自制乐器等。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设 计
第一课时
学唱歌曲《音乐小屋》
一、导学铺垫,激发兴趣
(一)小音乐家们入场
音乐教室里,多媒体播放着《音乐小屋》的范唱,在轻快活泼的歌曲声中,孩子们做着律动快乐地走进教室。
(二)小音乐家练习曲 2 3 4 | 5 — |5 5 5 |5 5 5 | 5 4 3 2 | 1 — | 2 2 3 |1 — || 小 花 猫 在 唱,喵 喵 喵 喵 喵 喵。小 花 狗 在 唱,汪 汪 汪 汪。
(三)欢迎小音乐家们 师:“同学们刚刚进教室的样子可真神气,个个都像一个小小音乐家,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可爱的音乐小屋。”
二、感受了解,学习歌曲
(一)聆听感受,初识歌曲
1、歌曲范唱,提出问题 师:“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个小礼物,请你们闭上眼睛。”(大屏幕上出现图片及歌曲《音乐小屋》范唱)
2、复听歌曲,提出问题 师:“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一首好听的歌曲,那么这首歌曲带小朋友们去了一个什么地方?那里都有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来欣赏。(再次播放歌曲范唱。)谁能说一说?”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生1:去了音乐小屋。生2:那里有门,有窗。生3:还有快乐。师:“这几位同学听得多认真呀!” 师:“我们有音乐小屋,其他小朋友们也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小屋,他们在那里舞蹈、歌唱,那么他们的心情是快乐的,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
3、用自己的方式为歌曲伴奏,感受歌曲旋律 师:“这首歌曲这么好听,你能不能用你自己的方式为这首歌曲伴奏?比如说用你身体的某些部位?如果你能成功地为这首歌曲伴奏,老师还会带给你另外一个惊喜!”生1:做出拍手的样子。生2:做拍手跺脚的样子。生3:用拍手拍肩的形式。师:“同学们的伴奏方法都很新颖。”
4、根据歌曲的强弱规律以组为单位选择更加合适的伴奏形式为歌曲伴奏 师:“现在老师要问大家一个小问题,这首歌曲你感觉是几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生:“二拍子,它的强弱规律强--弱。” 师:“那么我们遵循二拍子的强弱规律为歌曲伴奏,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适当的音乐形式表现歌曲的节奏特点。”
(二)解决难点,学唱歌曲
1、悬念引入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成功地完成了老师教给大家的任务,那么老师就要履行自己的诺言给大家另外一个惊喜,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出发吧!”(播放课件:《音乐小屋》)师:“瞧!这是什么小屋?”生:“音乐小屋。”
2、重点,难点节奏练习师:“这个音乐小屋就是老师带给大家的惊喜。老师本来想带同学们到这个音乐小屋中去玩玩,可谁知,一个小淘气拦住了我们的去路,它给我们出了一个小难题,只有答对了才能进去。他是谁?它又出了怎样的难题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上的小猫咪:“我这里有一条节奏,请小朋友们将它打出来!”(x x.x | x.0 ||)师:“原来是这样,让老师来帮助大家一块儿来解决这个小难题!这个红颜色的音符中间这个小点点就叫做附点,有了这个小东西,前面的音符就要拖得长一点,后面的音符就要短一点。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学生们跟随我整齐地拍打着节奏。)师:“节奏打完了,看他还说些什么!”
3、唱出音高 小猫咪:“请小朋友们将这些音符上的音高唱出来。” 师:“这可难不倒我们,谁来试一试!一定要注意这个淘气的小附点呀!”(同学们轻松地唱出了每个音符上的音高:f s.f | m.0 ||)(如图)师:“现在它该满意了吧!”(点开声音按钮,小猫咪:“请进吧!”(课件出现了一位小仙女,她用温和的语气介绍自己)
4、重、难点旋律练习课件上的小仙女:“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音乐小屋,我是音乐小屋的主人,我的名字叫do-re-mi,音乐小屋里面有一个宝盒,盒子里面有我送给小朋友们的礼物,小朋友们想要拿到他就得解决我给大家出的小难题。” 小仙女:“这里有几片树叶,请小朋友们把叶子上面的音全部唱出来!”(如图)师:“原来是这样,好,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音。”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这几片叶子有大有小?这是因为大叶子上面的音要唱得长一些,小叶子上面的音要唱得短一些。来,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我们已经唱会了这条旋律,听听小仙女说什么。”小仙女:“请你们去打开那个宝盒吧!”(宝盒被打开了,课件上出现了一首歌曲的谱子)
5、出示歌谱 师:“原来小仙女送给我们的是一首歌曲,同学们有没有觉得这首歌曲有一些熟悉?”
6、板书揭示课题 师:“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音乐小屋》。”(如图)
7、随旋律诵读歌词,感受旋律美
8、轻声填词,尝试表现美
9、循序渐进学唱歌曲,划出旋律线
10、采用不同方式巩固教学:师生接龙;男女生分组唱 结合歌曲,自学寻找问题 师:“同学们在唱歌的过程中有没有新的发现不懂的问题?生:“有一个大于号,不太明白。”
11、讲解表情记号
师:是的,第一个小音符和其他的音符有些不同。难为同学见过它?谁知道?生:“这可不是大于号,在音乐里面,它叫做重音记号,有了它的出现,这个音就要唱得重一些。” 师:“你懂得真多一定学过器乐吧!这个是重音记号,要比别的音唱得重一些,但是不要喊唱!试一试吧!
(三)情感处理,唱好歌曲
1、启发学生发掘歌曲情感 师:“在进入音乐小屋的过程中,在音乐小屋里面,你有什么收获?感受到了什么?你怎样来表现你此时的心情?”
2、教师范唱加休止符与无休止符的乐句进行比较
师:在第二个叮咚后面有一个休止符,它是几分休止符?”生:“四分休止符。” 师:“在这首歌曲里面有好几个休止符,请同学们一一地把他们找到,并且要特别地留心他们。接下来,老师想将这首歌唱给同学们听,请同学们认真地听,想想为什么要加休止符?”生:是歌曲更欢快。
三、体验创造,演绎歌曲 师:“刚刚,我们去了小仙女的音乐小屋,那么在我们的音乐小屋里面都有些什么?下面就让我们在音乐小屋里举行一场快乐的音乐party吧!我们将在这个音乐party上唱歌,还要用我们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一定会为音乐小屋增添新的色彩。
(一)介绍个别学生自制的打击乐器
请看老师的这件打击乐器,它的作者是谁?请你上来,你准备怎样来使用你制作的这件打击乐器为音乐小屋这首歌曲伴奏?
(二)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打击乐器及演奏方法
(三)分配表演,进行评价
孩子们边演唱歌曲边用自己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七、课堂小结
我们在音乐小屋里度过了一节愉快的音乐课、我们在音乐小屋中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就在这个音乐party即将结束的时候让我们踏着歌声走出音乐教室回忆音乐小屋带给我们的收获与快乐吧!”(生做律动,快乐地走出音乐教室。)
聆听乐曲《单簧管波尔卡》
一、听赏导入:
1.播放乐曲《闲聊波尔卡》片段,随乐参与体态律动。
2.播放乐曲《铁匠波尔卡》片段,随乐参与画图谱。活动:总结音乐情绪,揭示乐曲名称。师:从这些乐曲的名称你发现了什么?生:。。。课件总结:波尔卡的基本音乐情绪:欢快地、活泼的、有趣地、诙谐幽默地。
二、介绍“波尔卡”。
师:你们知道音乐名《波尔卡》中,“波尔卡”是什么吗?大家看一看就知道了。生:。。。师小结:波尔卡最初是欧洲的一种舞蹈形式。这种舞蹈是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轻快活泼的男女对舞,舞蹈速度快舞步小,而且舞者常会以圆圈的队形进行表演。而这种舞蹈的音乐也被称为称为“波尔卡”。后来有很多伟大的音乐家,喜欢这种活泼欢快的音乐风格,用“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三、听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师:听过这么多好听的波尔卡音乐片段之后,我们该怎样记住一首好听的波尔卡音乐呢?接下来,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聆听老师最喜欢的一首《波尔卡》乐曲,学习完之后,也许你会掌握好听赏音乐的好方法。1.初听全曲。带问题聆听:你能记住音乐中的某一个片段吗?生:。。。2.听第一主题旋律。
①随乐律动。
②随乐选择不同的方式参与律动。
③师生随乐参与律动接龙。
3.复听全曲。师:当你听到第一主题旋律出现时,请你做踏步拍手的律动,听到不熟悉的旋律时,请你随乐点点头。4.听第2、3主题旋律。
① 当你听到长音或者舒展的音乐时候,请你和老师一块用一个舒展而优美的动作来表示。
② 当你听到长音或者舒展的音乐时候,请你自己用一个舒展而优美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再听第2、③ 随琴哼唱第三主题旋律。
5.复听主题1旋律。师:这段音乐与刚刚听到的哪一段音乐相同?请你用动作参与体验。生:。。。6.再听全曲。
①随图谱画一画。师:看同学们表现得这么带劲,动作做得这么好,老师也想来表现一下,请你跟着老师画一画音乐图谱。
②请一学生随音乐在黑板上指挥音乐图谱,其余学生参与体态律动。7.打击乐器参与随乐演奏。(三角铁、铃鼓、响板)师:小乐器也想加入到小朋友的表演当中,请大家拿出你的乐器,看看它有几种演奏方式?老师播放音乐,请你尝试即兴随乐敲一敲。活动:师指导每组小乐器的演奏方式。
①、随音乐即兴演奏:生评价:你觉得刚才我们演奏的效果怎样?师评价:我们应当和谐的参与演奏,要仔细聆听音乐,要随音乐进行演奏,力度要稍微弱一点。
②、组建小乐队:活动:老师当指挥,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进行短音、长音的演奏。学生随指挥的手势参与演奏。
四、介绍乐曲名。
1.师:如果要你给这首好听的音乐取个名,你会取什么名?课件:()波尔卡生:。。。2.师揭示曲名,介绍演奏乐器。(单簧管)波尔卡,因为这首音乐非常欢快好听,人们又取名为《欢乐波尔卡》。单簧管又叫黑管,是西洋木管组的一种乐器。
3.模仿演奏姿势参与表现。活动:播放音乐主题1旋律,学生随乐参与演奏姿势的模仿。
五、拓展与延伸:
师生随乐曲参与集体舞表现全曲。
六、结束: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欢快好听的音乐波尔卡,这都是作曲家根据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些音乐元素创作出来的。由此,我们也明白了,音乐其实离我们一点也不遥远,就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去尽情的享受音乐的美妙吧!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教师弹琴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好!生:你好!你好!张老师你好!
2、教师弹奏音乐
发声练习
3、复习敲打乐曲《小星星》
师:好!同学们,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我们用酒瓶琴学打的《小星星》,谁来敲打?
生:学生敲打
二、问答式导入、师生问答互动
1、说说自己认识的民族乐器
师:好!同学们敲打的很好!这是我们自己做的乐曲‘酒瓶琴’。我来问同学们,咱们中国的民族乐器很多,谁能给我们讲一下你了解认识几件乐器?生1:有笛子,生2:葫芦丝,生3:二胡
师: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很多,除了刚才同学们讲到的,像古筝、琵琶、唢呐、箫等等,好多好多的。今天呀我带来了一件乐器,2、辨别“箫”和“笛子”【教师出示民族吹管乐器箫实物】
师:谁知道这是件什么乐器?生1:笛子,生2:箫
师:好!箫、回答对了。
师:有的学生说是箫,有的学生说是笛子、不好辨认,【教师出示笛、箫实物】
师:笛是横着吹、箫是竖着吹。
三、渗透民族传统音乐
1、教师现场演奏箫
师:我来吹一下你们听一听、它的音色是什么样的、【教师用箫示范吹奏古曲《春江花月夜》片段】怎么样?生:好听!
师:它的音色是什么样的?生:是低沉的。
2、教师现场演奏笛子
师:好!下面同学们再听笛子【教师用笛子示范吹奏民乐曲《喜洋洋》】生:真好听!
师:笛子的音色是怎样的?生:明亮、快捷
师:好!明亮快捷,回答的很好!
3、出示课题,学生试吹
师:今天呀、我们就以箫做主题展开。教师播放课件“箫”图片
师:下面请哪位同学来试吹一下,生:学生试吹笛、箫。
师:好!有问题,刚才前面几位同学没吹响、而后面的一个同学吹响了、为什么?谁来告诉我?生:方法不对
师:对了!主要原因是方法的问题。吹笛、箫不但要有正确的方法,还需要细心和耐心。
4、介绍“箫”
5、音乐故事《冼星海与箫》
师:接下来我给同学们讲一个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与箫的故事:伟大的人们音乐家冼星海、从小跟着外祖父居住在江边的大堤下面,到了晚上的时候、随着微风会传来一阵阵美妙的声音。每到这时小星海就问外祖父;这是什么声音?那是什么歌?这时外祖父发现幼小的小星海很喜欢音乐,于是就用竹子给小星海做了一支短箫,跟着外祖父学吹箫,小星海得到了这支短箫爱不释手,很快就学吹会了好多小曲和民谣。后来冼星海带着外祖父为他做的那支短箫远渡重洋去了外国学习音乐,学成后又带着那支短箫回到祖国,直至后来成为了我国伟大的人民音乐家。
6、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同学们通过冼星海的学吹箫的故事,你们有什么感想?生:冼星海很坚定。
师:对!冼星海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立志坚定学音乐当音乐家,经过不断的努力实现了理想。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有自己的远大理想,而现在就要为自己理想而努力了。
四、教唱歌曲《箫》
1、新歌学习导入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箫的历史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与箫的故事。接下来我为你们还带来了一首有关箫的歌曲、歌名就叫《箫》同学们喜欢不喜欢?生:喜欢!教师播放课件歌曲《箫》。
2、聆听歌曲
师:好听不好听?生:好听!
3、按节奏读歌词、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来看歌词:“一根紫竹直苗苗,送给宝宝做管箫,箫儿对准口,口儿对准箫,箫中吹出时新调,小宝宝,吁底吁底学会了。生:(1)、引导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2)、教师用琴弹奏歌曲旋律,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3)、教师引导学生学唱歌曲
4、处理重难点部分;教师范唱并引导学生练唱
师:同学们在演唱中,要注意一字一音、一字两音、和一字多音的正确唱法。教师播放课件歌曲《箫》学生模唱。
五、复习歌曲
师:好!同学们演唱的很好,接下来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我们学过的歌曲《打花巴掌》、我们要边唱边舞噢!教师播放课件歌曲《打花巴掌》生:边唱边舞
六、教师小结
师:好!同学们这节课上的很好、了解认识了很多我国民族乐器,下去以后回到家里上网查找了解更多的我国民族民间乐器,希望同学们都喜欢我们自己的民族乐器好不好!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l、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师生问好;
2、律动;
为复习歌曲做准备,帮助学生感受3/4拍节奏。
二、复习歌曲《音乐是好朋友》
1、钢琴伴唱。
2、师生讨论如何唱出歌曲的情绪。
3、歌舞表演唱。(学生自由组:唱歌组、伴舞组、伴奏组)
三、听赏《三只小猪》 师:“音乐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位好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出示课件:三只小猪)你们喜欢他们吗?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生活的?”(播放动画片段《三只小猪》)(说明:以故事贯穿整首乐曲,激发学生兴趣,轻松自如的掌握旋律。)
师提问:你们喜欢影片中的哪只小猪?为什么?生:我喜欢老三,因为它勤劳聪明。(我又让他随音乐演演小猪盖房的情景)师:有没有喜欢其他小猪的?生:我喜欢老大,他会吹笛跳舞。(我听了特高兴,让班里喜欢老大的同学一起表演吹笛的动作,按照从个体到全体的教学理念,使全班同学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师:我们都知道了三只小猪可爱、善良,那么谁知道接下去发生了什么事情?生:讲故事。师:这真是一个动听的故事,小猪们齐心协力战胜了大灰狼,让我们听听歌声中是怎样唱的?(完整欣赏乐曲)师问:音乐中哪一句唱出了小猪们的勇敢?生:我们才不怕大灰狼。出示媒体文字“谁会害怕那大灰狼”,师范唱。给学生旋律,让学生用勇敢的声音演唱。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在这段音乐中有一句重复了很多次,我们一起听听,当你听到重复的那句时用小猪的动作表示出来。(学生轻松掌握主题乐句)(进一步掌握主题乐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美德。要求:跟上音乐的节奏,做自己喜爱的动作。)
四、拓展表演
师:小朋友,如果你是可爱的小猪,在森林里遇到了大灰狼会怎么办呢? 一个小朋友说:“我用石头砸死它”。
师:真好!有节奏的示范:我用石头砸死它 动作加模拟声音× × × × × 我想每个小朋友肯定都有对付大灰狼的最好办法,分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像老师那样把它读出来(生讨论)交流表演l、石头;
2、大火;
3、大水;
4、手枪,四组连起来朗读+拟声动作+主题句,(此时课堂气氛高涨,学生很容易掌握节奏的学习和主题乐句的巩固)
五、总结下课
今天我们欣赏了有趣的歌曲《三只小猪》他们那样可爱,勇敢,我们也要学习它们团结互助的精神,这样再大的困难都能战胜了。下面让我们随着音乐做一只可爱的小猪,喜欢老大的请你吹起小笛(师示范),喜欢老二的可以拉起小提琴,喜欢老三的也可以盖新房,你们也可以演演森林的小草小花,选个地方做几个美丽的造型。
师:放音乐,和学生一起表演,学生在音乐中做着各自的动作造型走出教室。教学 反思
一、在学唱歌曲《音乐小屋》时,有几句难点句的演唱,需要我们用打击乐器为歌词伴奏,使节奏更明朗。但是,用什么乐器比较适合呢?于是,我在手上随意系了一个小铃铛,到用时,轻轻一拍,节奏、音乐就像高山流水一样自然流淌出来了。发出的声音既清脆,又响亮,当然,为我这堂课锦上添花。
二年级上《快乐的罗嗦》教案人音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