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倡导全民健身万里行的问卷调查
大学生倡导全民健身万里行的问卷调查(精选2篇)
大学生倡导全民健身万里行的问卷调查 第1篇
大学生倡导全民健身运动的问卷调查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所知道我国每年的全民健身日是()
A、8月5日B、7月8日C、8月8日D、9月6日
3、您对全民健身活动的看法是()
A、非常支持自己也会积极响应B、支持,响应程度一般
C、没有特殊的看法,无所谓D、觉得厌恶,没有精力去做这些
4、您平时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一般是:()
A、每周不少于2次B、每周一次
5、您觉得怎样才算是健身呢?()
A、跑步、打球、爬山之类的激烈运动
B、跳舞、太极、瑜伽、做操等系列休闲运动
C、散步、骑单车、爬楼梯等平日生活习惯
D、以上都有道理,没有强烈的定义
6、您觉得影响您体育锻炼的因素是什么?()
A、学习生活太忙,即使有空也想休息
B、想运动但找不到同伴,而且没有合适的机会
C、场地限制,许多球类场地都爆满
D、不喜欢运动或者其他原因
7、您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
A、减肥B、增强体质C、放松压力D、娱乐爱好E、其他
8、您所在学院举办的活动您会积极参与吗?()
A、积极参加,而且取得过优异成绩
B、视活动内容而决定,不喜欢的便不会参与
C、不怎么参加,但是会前去观看
D、不闻不问
9、通过这次调查、您所在学院将举办全民健身活动,你乐意参加吗?()
A、十分乐意参加、重在参与B、视情况而定
C、不喜欢,不闻不问D、其他
10、对于本次问卷调查,您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C、一个月一次D、不怎么锻炼
大学生倡导全民健身万里行的问卷调查 第2篇
关键词:全民阅读;影响力;家庭阅读;大环境
两岁的小孙女每天晚上竟然抱着她心爱的小电脑不是听儿歌,就是看游戏才能入睡,这真是耳濡目染啊!因为她爸爸妈妈的业余时间都是伴着手机度过的。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青少年,甚至是幼儿,眼球都被吸引到手机、电脑上。电子信息正严重冲击着印本书籍,静下心来手捧图书阅读的人越来越少。据“世界各国读书状况调查”统计,现在我国人均读书量远远小于韩国、法国、日本等国家,这不能不为我们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读书大国而惭愧、担忧。倡导全民读书已迫在眉睫。我们每个中国人要树立起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意识。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抓起,让学生真心喜欢上语文,把阅读当成人生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带动家庭阅读,从而促进全民阅读。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呢?
笔者认为,应从课堂入手。閱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体验,使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迸发出读书的激情。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建议。
一、教师语言的影响力
一个收视率高的电视栏目,必然有一个出口成章、口若悬河、引人注目的主持人。同样,一堂语文课上,教师一口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诵,一句委婉动听的轻吟,一样会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审美情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课堂上,教师若表情达意准确、简明,字字珠玑,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深钻教材,不但对名篇佳作熟读成诵,而且应形成自己灵活运用教材的真功夫,能常教常新,给学生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以自己丰富的文学素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有的教师认为,一堂好的阅读课就是设计几个所谓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这样课堂就显得热烈且有气氛。其实不然,一堂高质量的阅读课,教师的只言片语都要仔细推敲,尤其是开课导语、环节衔接的过渡语,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点拨语都应力求精妙、有趣,能吸引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师生反串体验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师生角色反串就是一种有效做法。它既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有新鲜感,又可以敦促学生课前积极查阅资料,主动、深入地预习课文,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另外,通过学生“讲”、教师“听”,还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情,及时发现课堂的再生资源和学生阅读中的困惑或缺失,随时调控课堂,做到有的放矢,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真谛,可谓一举多得。
三、和家人一起读
合作学习是当前阅读教学常用的策略,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只使用于课堂,笔者认为此法还可以推广于课外,推广于家庭。一方面,能够促使家长放下手机,参与孩子的学习,密切亲情,营造阅读氛围;另一方面,可以为孩子与大人互相学习、互相赏识提供机会,让家长重温儿时读书的快乐,补习未读经典的缺憾。以此起到以少带多、以小带大、小手拉大手的作用,从而促进全民阅读。一年级新教材在《学习园地》就新增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让人耳目一新。如教学《草船借箭》《半截蜡烛》这些人物形象丰富的课文,让学生组织家庭成员全员参与,分角色朗读,并让学生与其中一位家人简单写写活动感受,效果甚佳。有一位家长写道:“今天和孩子一同读演了《草船借箭》,又一次感受到中国古典的魅力,我很支持老师的这种教法。”学习《北京的春节》一文,也布置学生和家人一起读课文,在一同了解老北京人过春节习俗的同时,讲一讲家乡的春节或者自己儿时过春节的趣事,其乐融融。这样做,家长无意中既督查了学生的学习,自己又有所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与家人一起读不能仅限于课本,还要根据教材的安排或需要,提供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如学习《长征》后,笔者印发了毛泽东主席的另一首词——《清平乐·六盘山》,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诵读,有兴趣的还可以用手机拍视频。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帮他们整理了安徒生的另两篇童话《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既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量,又培养了家长的阅读兴趣。
四、让学生在大环境中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如果仅限于课堂,所得必然有限,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延伸阅读范围和阅读方式。除了鼓励学生和家长读一些经典印本书籍或文章外,还应该充分发挥电视的作用,及时推荐一些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的电视节目让孩子家长一起看,如演讲比赛、百家讲坛、美诗文欣赏等,为了活动有效进行,可拍视频、复制录音,不定期交流反馈效果。家庭阅读氛围一旦形成,全民阅读风气指日可待。
大学生倡导全民健身万里行的问卷调查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