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b卷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b卷(精选6篇)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b卷 第1篇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写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30分)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数学模型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资源,为组织的运行、管理、分析、计划及决策等职能服务的集成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管理人员设施组织目标的有效工具。目前,社会上将办公自动化以英文名称简写为(OA)。3 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生产要素是(知识)与(信息)。4信息的三要素是(信源)、(信宿)与(载体)。

5信息从客体传输到主体经过接收、处理、实施各环节反馈到客体,形成一个信息运动的循环称为(信息循环)。在数据传输中,数据沿通信线路可以向两个方向传递,但不能在两个方向同时传送,属于(半双向通信方式)。软件模块的独立性往往是用两个指标来度量的,(内聚)性度量其功能强度的相对指标,(耦合)性则用以度量模块间的相互联系的强度。决策支持系统的英文缩写是(DDS)。对信息世界中的有关信息经过加工、编码、格式化等具体处理,便进入了(数据世界)。数据交换方式,常用的三种基本方式是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系统分析阶段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13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技术通常简称(CASE)技术。UML 把软件系统开发分成五个阶段:需求分析,(分析),设计,(编程)和测试。(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子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误码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可靠性度量指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称为(信息)。18 信息资源通常包括信息及其(载体)。19信息理论的创始人是(香农)。管理信息的处理应满足的要求是:及时,(准确),适用,(经济)。21(模块)是这样的一组程序语句,它包括输入、输出、逻辑处理功能,内部信息及其运行环境。

22模块的(聚合)指模块内各个组成之间的凝聚程度。23(物流)是指企业中由原材料等资源投入企业,经过形态、性质的变化,转换为产品而输出的运动过程。24 信息模型的主要要素是(实体)。(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可信、新颖、有效并能被人理解的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

二 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1.在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的整个费用中最大的费用是(B)。A.用在开发中的硬件费用

B.用在开发中的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开发费用 C.系统调试和转换的费用 D.运行和维护阶段的开支 2.系统设计应包括(D)。

A.系统性、可靠性 B.经济性、灵活性

C.安全性、系统性 D.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3.数据流程图的建立是在(C)。

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系统规划阶段 4.对某些特定对象而形成的文件的集合构成(A)。A.数据库 B.文件 C.文件系统 D.数据结构 5.(C)属于管理信息系统分析阶段的内容。

A.模块划分,程序设计,人员培训 B.选择计算机设备,输出设计,程序调试

C.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 D.程序设计,设备购买,数据准备与录入

6.在文件管理系统中,任何文件的存取都要先查(B)A、索引表 B、主文件目录表 C、关键字 D、文件名 7.系统设计的原则之一是(C)

A 严格遵循可行性分析报告 B 主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 C 体现系统的可扩展性与可变性 D先详细设计后总体设计 8 下列那一个是输出设备(C)

A 鼠标 B键盘 C 数/模转换器 D 模/数转换器 9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

A 系统软件是应用软件基础上开发的 B 系统软件应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

C 系统软件与硬件密切相关 D系统软件与具体应用领域无关 10 通常可用传输速率描述通信线路的数据传输能力,传输速率指的是(C)

A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中文字符个数 B每秒钟可以传输的字符数 C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比特数 D每秒钟可以传输的文件数 11 软件的结构化开发过程各阶段都应产生规范的文档,以下那

/ 3 个是在设计阶段应产生的文档?(C)

A 可行性分析报告书 B 软件开发技术和工具 C 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 D 软件测试报告书 下面关于数据库数据模型的说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A 任何一张二维表都表示一个关系 B 层次模型的结构是一棵有向树 C 层次模型是网状模型的一种特例

D 在面向对象模型中每一个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 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下述有关测试的论述中错误的是(B)

A 证明错误存在 B 证明错误不存在 C 发现程序的错误 D 提供珍断信息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应用原型化策略?(C)A 用户能够积极参与项目的开发 B 用户需求不明确

C 对已运行的系统进行补充、完善 D 联机事务处理系统 计算机的应用广泛,而其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B)A 科学与工程计算 B 数据处理与办公自动化 C 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 D信息采集存储与过程控制 16 计算机硬件能直接执行的只有(B)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一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管理信息系统是只为组织内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逻辑系统是原理上行得通的系统(√)4 数据流图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形式(√)数据字典是指数据流图上所有成分的定义和解释的文字集合(√)系统设计时划分模块应遵循的原则是:低耦合,高内聚(√)7 信息循环是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从本质上来讲,数据库是存储介质上的相关数据的集合(√)9 SQL具有应用的广泛性和可移植性(√)超文本标记语言已成为Web的通用语言,几乎所有的Web页面都是用HTML编写的(√)车间对职工,乘车旅客与车票之间都是一对一的联系(╳)12 数据仓库的数据是面向主题的,是集成的,是不可更新的(√)13 集中式系统的主要优点之一是系统扩展方便(╳)14 CAD系统是事务处理系统(╳)15 CAD系统是知识工作支持系统(√)16 HIPO技术是应用在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转换可分为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分段转换(√)18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信源和信宿的身份是固定的。(╳)19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是强国富民的战略措施(√)20 白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在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研究软件的外部特性(╳)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信息的主要特性?

答案要点:可传输性,可存储性,可加工性,共享性,时滞性 2 信息模型和数据模型要素的对应关系? 答案要点: 实体——记录 ; 实体型——记录型 实体集——文件 ;个体——特定记录

属性——数据项;属性名——数据项型;属性值——数据项值 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答案要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数据及存储介质,通信系统,非计算机系统的收集、处理设备,规章制度,工作人员 4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分为哪四个层次?

答案要点:事务处理,业务信息处理,战术信息处理,战略信息处A 符号语言 B 机器语言 C 算法语言 D 汇编语言 17下列哪个不属于数据库设计的内容(A)A 数据库管理系统 B 数据库概念设计 C 数据库逻辑结构 D数据库物理结构 17 在面向对象的技术中,与对象是同义词的是(C)

A 继承 B消息 C 实例 D 封装 18 下列不是多媒体数据的的特点的是(D)

A 数据量巨大 B数据类繁多 C各数据类型间的差别较大 D 交互式 19 面向业务管理的系统不包括(D)

A 事务处理系统 B 知识工作支持系统 C 办公自动化系统 D 管理报告系统 20 面向管理决策的系统不包括(B)

A 管理报告系统 B 知识工作支持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主管信息系统

三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每1分,共10分)

/ 3 理 系统科学方法的主要原则?

答案要点:整体性,分解——协调,目标优化,6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

答案要点:系统规划阶段,系统开发阶段,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系统更新阶段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一般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案要点: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设施阶段 8 结构化方法的主要原则,归纳起来有哪四条?

答案要点:用户参与的原则,严格划分工作阶段,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工作成果描述标准化原则 企业流程再造(BPR)应遵循那些原则?

答案要点:有一个明确的、具有启发性的目标,即共同远景,充分考虑顾客价值,必须服从统一指挥,充分做好横向及纵向沟通,认识流程再造的两大要素——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人员组织管理,树立典范、逐步推进

10管理对计算机的要求有哪些?

答案要点:(1)应具有较大容量的内存的外存;

(2)应具有较强的逻辑功能;

(3)应具有较多的通道;

(4)可以采用分时系统,通过终端达到多用户共同使用中央处理单元;

(5)应带有汉字功能;

(6)有现场数据收集装置。

(7)具有较高的处理速度。11数据流图的基本组成?

答案要点:外部项,加工,数据存储,数据流 12 简述“从上到下”开发信息系统方法的优缺点。

答案要点:优点: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方法,要从整体上规划和协调整个系统。

缺点:难于制定大规模的方案。

六、论述题(10分)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阶段的目的与任务及其主要活动。

答案要点:管理信息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充分反映了用户信息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通信系统的物理方案

任务是确定系统总体结构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方案,合理选择

计算机和通信的软硬件设备,提出系统的设施计划

主要活动:系统的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进度与计的制定,系统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 3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b卷 第2篇

一、读拼音,填汉子,赏名言。

⑴ mâi()力是一种无形的美。——索菲娅•罗兰.⑵ 若非一番寒châ()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约翰•万斯•切尼

⑶ 思想从我脑中掠过,好像一群hóng()雁飞过天空。——泰戈尔

⑷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náo()。——贝多芬

⑸ 战略上要miǎo()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毛泽东

⑹ 嫉dù()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绪,能享用它的只能是闲人。——培根

⑺ 许多人能忍受厄运,但极少数人能忍受wū()rǔ()。——托马斯

⑻ 顽强的yì()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⑼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yàn(),那就只有学习!学习!!——高尔基.⑽ 一个人倒mãi()时至少有这么一点好处,可以认清谁是真正的朋友。----巴尔扎克

⑾ 成功由大量的失望zhù()就。——肖伯纳

⑿ 世界荣yù()的桂冠,都用jing()棘编织而成。——谚语

⒀ 不要承担自己无法lǚ()行的事;但要注意言而有信。——华盛顿

二、填诗句,补古文,对对联。

(一)古诗(先把古诗补充完整,再用直线与相应的诗人和朝代连接)

⑴ 风雨送春归,曹植三国诗人

⑵,一任群芳妒。杜甫唐朝诗人

⑶ 本自同根生,毛泽东现代诗人

⑷ 但使龙城飞将在,陆游宋朝诗人

⑸ 随风潜入夜,王昌龄唐朝诗人

(二)古文

⑴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⑵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三)对联

⑴ 删繁就简三秋树。

⑵ 福如东海长流水()比南山()()松

⑶松下围棋,松子忽随棋子落

()()垂钓,柳丝()()钓丝悬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时候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 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地从我身上()过,从我脚边()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过了。

1.这段文字出自《匆匆》这篇文章,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

2.回忆原文,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或词。

3.细细地品位上面的这段文字,再联系你在括号中填上的字或词,你能够从中体会到“时间”的哪些特点?

4.《匆匆》这篇文章,饱含着作者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流露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上面的这一段文字尤其如此。请你再一次默读这一段,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并简要的说明理由。

四、阅读•感悟•习作

作品

(一)——百家言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

一片悔恨。——□鲁迅

★人生——下课啦,放学啦,毕业啦,混够啦,老啦,后悔啦,死啦。——□《十七岁不哭》里对人生的素描

★人生本是为着快乐而来的。所以,我拒绝匆匆的追逐,拒绝无谓的忙碌,我只求生命的愉快。享受每一

天,每一分,每一秒。——□作者不祥

★“非典”流行期间,有些社区被封闭隔离起来,这让许多人不得不停止航程,放慢速度。看似强制的封闭,却让很多人品尝到了生活的乐趣——当不得不从所谓的事业中抽身时,由于闲暇,由于心灵的放松,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安排生活,人们随遇而安,享受生活中难得的自由与惬(qie)意,体味着生活中的一种美妙的、自然的温馨。——□朱德礼

作品

(二)我们和谁赛跑?(节选)

……

有人说,人活着就是和时间、和生命赛跑。我不敢苟同,时间你能抓得着、看得见吗?或许,你会说,在相

同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就是和时间比拼。那么我要说,其实,你不是在和时间赛跑,你是在和自己赛跑,是为了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和时间赛跑,你很难找到或者根本就找不到参照物,赛跑从何谈起呢?

哲人说,时间是静止的,流逝的是我们自己。这句话,我很喜欢,也很佩服。时间对于世界上的人们都

是一样的,它一直都在,世人认为它流逝,是因为自己在生命中错过了什么,错过了本该完成的东西,不去寻找自己身上的污垢,反而责备时间过的如此之快,以至于该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

……

既然时间是静止的,是被我们挤出来的,那么我们,就永远也不是和时间赛跑,永远也不是和别人赛跑。

既然流逝的不是时间,流逝的是我们自己,那么我们的竞争对手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也就是

说,我们是在和自己赛跑,并且,比赛的路程不是一里或者两里路,而是我们的一生。

作品

(三)放慢生活的舞步

你曾注意过旋转木马上嬉戏的小孩吗?

你曾聆听细雨落在地上溅起的声音吗?

你曾追赶过飞来飞去的蝴蝶吗?

你曾凝视着落日渐黄昏吗?

你最好慢下来,步子不要这么快,因为时光短暂,生命之乐不会持久。

你是否每天忙忙碌碌,慌慌张张,当你问声“你好吗?”你是否听到了回答?

当忙碌一天后,你是否躺在床上还想着明天的种种繁琐事?

你最好慢下来,步子不要这么快,因为时光短暂,生命之乐不会持久

你是否曾告诉你的孩子明天将要做的事?

而匆忙之中没有留意到孩子的伤心,你是否曾因失去联系

而使一段珍贵的友谊无奈凋零?

你最好慢下来,步子不要这么快,因为时光短暂,生命之乐不会持久。

当你匆匆往某处赶时,你就错过了在马路上的乐趣;

当你生活中满是焦虑和急促时,日子就像未开封的礼物,这样被你丢弃……

生活不是速度的竞赛,让我们放慢生活的舞步,在曲终人散,仔细倾听这生命之乐。

作者是一名身患绝症的美国小女孩,她用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生活的贸恋谱写了这首动人的诗篇。

(1)从上面的几段文字中(包括第四题《匆匆》),选择一句或者一段你做喜欢的话,写到下面的方框中。(可以调动一切手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

(2)读一读你写下的这句话,想一想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道理。⑶ 对于人来说,时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以上的这篇作品(包括第四题《匆匆》),分别出自不同作者的手笔,分别体现了人们对待时间的不同态度,也分别表达了不同的作者对时间、甚至对人生的不同看法。

作为一个读者,我们听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感受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此时此刻,你作何感想呢?你

更倾向于哪位作者的观点呢?你打算如何对待自己的时间呢?……

请你整理自己的思绪,把你阅读后、思考后的所思所想用自己的笔表达出来。字数不限、形式不限(诗

歌、图画、文章、随笔等等都可以)。

考试系统中组卷策略探究 第3篇

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考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也可以从侧面衡量一下教学效果的优劣。传统的考试需要教师在考试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如试卷的编辑、整理、打印、分发等。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去完成考试中的重复性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改善手工出卷的状况, 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课题。尤其是在教育领域, 如何更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现代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考虑上面两方面的因素, 利用计算机, 结合计算机网络等技术, 使计算机能够从建设好的试题库中有效地自动选择相关试题, 组成具有相当水准的试卷是大势所趋, 也是当前和以后的重点应用发展。

2 当前主要组卷策略调查

在形成试卷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无非就是组卷策略了。虽然自动组卷算法是个被探讨了很长时间的问题, 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其自动出题的算法方案。被提出和研究讨论的组卷策略主要有如下的几种。

2.1 随机选取法

所谓随机选取法是根据组卷的相关设置和要求, 由计算机使用随机函数从试题库中自动抽取若干试题, 构成目标试卷。组卷的过程就是重复随机函数的过程, 直到生成试卷符合要求为止或由其他因素停止抽取。这种策略的优点很明显, 简单, 重复随机操作即可。但是缺点也很大, 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在限制条件的控制下, 随机选取法有时能够抽取一组令用户满意的试题。但是由于它随机选取试题的范围太大, 无法确定目前条件下是否能够抽取合适的试题, 从而进行大量的无效操作进入死循环, 最终可能导致组卷失败。

2.2 回溯法

回溯法又叫基于深度与广度搜索的自动组卷算法, 它是在随机算法的基础上, 将随机选取产生的每一状态记录下来, 在指标约束度越来越大, 在选取试题已不可能的情况下向前回溯, 释放上次记录的状态类型, 修改从前已做过的选择, 然后再依据一定的规律变换一种新的状态进行试探, 通过不断地回溯试探直到试题生成完毕或回到出发点为止, 以打破僵局。

对于组卷要求简单的试卷而言, 组卷成功率较高。该算法上可以遍历每一种可能的状态综合, 但实际上但题库中题量较大时, 状态类型的组合数便成为了一个天文数字, 故该组卷方法只适用于题量较少的题库系统, 且该方法占用的内存量很大而且组卷速度较慢, 不容易满足所有的约束条件。

2.3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算法

遗传算法 (Genetic Algorithms, GA) 是模拟生物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制的随机优化算法, 它最先由美国John Holland教授于1975年提出。该算法首先生成一定规模的初始群体, 然后使其中的个体以一定的概率进行交叉与变异, 实现个体结构的重组再按预定的评价函数选择复制优秀个体组成新的一代, 如此循环迭代, 以期最终找到满足寻优条件的全局最优解。遗传算法具有简单通用、可靠性强、全局寻优、收敛速度快特点, 而且适用于并行处理, 这些都适宜于处理组卷的问题。

3 基于遗传算法的组卷策略实现

通过对当前主要组卷策略的调查和研究,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算法具有良好的并行性、全局优化性和稳健性, 是其中比较适宜的。

3.1 算法基本流程

算法描述为: (1) 随机产生初始种群; (2) 使用适应度函数对个体进行计算; (3) 按照一定概率对个体进行选择、交叉、变异等操作产生新种群; (4) 重复 (2) (3) , 直到找到最佳解或迭代次数足够多。

3.2 算法关键技术

知道了算法流程是不够的, 还要了解关键技术。在进行组卷过程中, 种群中的个体如何进行编码、初始化群体是如何确定的、适应度函数函数是如何构造的、怎么运用遗传算子、怎么判定终止条件, 这些都是遗传算法组卷的关键技术。

(1) 编码。遗传算法主要是对群体中的个体施加操作, 从而完成优化。遗传算法不能直接处理问题空间的参数, 而只能处理以基因链码形式表示的个体。因此, 要是用遗传算法, 就必须把优化问题的解的参数形式转化为基因链码的形式表示。这一转换操作就叫做编码。

(2) 初始群体的设定。由于遗传算法的群体操作需要, 必须为遗传操作准备一个由若干初始解组成的初始群体。初始群体的每个个体都是通过随机方法产生的, 初始群体也称作进化的第一代。

初始群体的设定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根据问题固有的知识, 设法把握最优解所占空间在整个问题空间中的分布范围, 然后在此分布范围内设定初始群体。

先随机生成一定数目的个体, 从中挑出最好的个体加入到初始群体中。这种过程不断迭代, 直到初始群体中的个体数达到了预先确定的规模。种群数目影响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太小, 遗传算法会很差或者根本找不出问题的解, 因为太小的种群数目不能提供足够的采样点太大, 会增加计算量, 使收敛的时间增长。因此, 在实际应用中, 种群数目一般控制在30~150之间较为合适。

(3) 适应度函数的设计。遗传算法在搜索过程中一般不需要其它外部信息, 仅用目标函数值来评价个体或解的优劣, 并作为遗传操作的依据。目标函数又称为适应度函数。对目标函数唯一的要求是针对输入可计算出能加以比较的非负结果。这一特点使得遗传算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在具体应用中, 适应度函数的设计要根据待求解的问题而定, 适应度函数的设计直接影响到遗传算法的性能。

(4) 遗传算子。一般的遗传算法都包含三个基本操作选择、交叉、变异。选择是决定以一定的概率从群体中选择出若干个个体的操作。选择操作也叫做复制操作, 根据个体的适应度函数值所度量的优劣程度决定在下一代是被淘汰还是被遗传。一般的适应度较大的个体优良有较大的生存机会, 而适应度较小的个体低劣生存机会也小。交叉是指把两个染色体换组的操作, 其用意是将两个个体的染色体的基因进行互换以产生新的后代。变异是指让遗传因子以一定的概率发生变化的操作。

4 结语

自动组卷问题的实质就是, 根据当事人的约束条件, 快速从试题库中选取一组最优解, 生成的试卷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需要, 并具有随机性、科学性、合理性。通过对常见的几种策略的分析, 对比其各自的优缺点, 总结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组卷策略, 能较好解决问题。

在经过对大量参考文献细致深入的阅读和研究, 对考试系统中组卷策略方面, 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限于水平问题, 很多地方还存在不足和缺失, 望谅解。

摘要:针对考试系统中组卷策略的探讨, 常用的算法有三种, 随机选取法、回溯法、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算法。对比了其各方面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等后, 选择遗传算法着重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组卷策略,遗传算法

参考文献

[1]江海春.智能组卷策略的研究与应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自然学报) , 2010, 24 (2) .

[2]李惠姝.基于遗传算法自动组卷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2007, 5

[3]杨青.基于遗传算法的试题库自动组卷问题的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 2004, 9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b卷 第4篇

摘要:组卷算法设计是考试系统设计的核心。在分析通用在线考试系统的特点及组卷原则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一种改进的组卷数学模型;接下来依据该模型主要从编码方式选择、适应度函数的确定以及遗传算子的设计等方面详细设计通用在线考试系统采用的改进的遗传算法;最后,给出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智能组卷流程。应用表明,采用该算法实现的本系统的组卷功能在组卷的速度和成功率都得到显著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各类课程的组卷需求。

关键词:智能组卷;遗传算法;组卷数据模型;组卷流程;通用在线考试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1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telligent algorithm of assembling test taper is the core of the test system design.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on online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general principles, firstly an improved test paper generated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n the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 was designed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coding scheme selection, the fitness function determination and the genetic operator design. Finally, the intelligent test paper process of the adopted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 was shown. Applications show that the test paper speed and success rate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various courses of test paper.

Key words:intelligent generating;genetic algorithm;test paper generated mathematical model;test paper generate process;common online examination system

1引言

通用在线考试系统是我院自行开发,并且已经在军队院校以及各基层单位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考试系统中,组卷算法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考试系统性能的优劣。优秀的组卷算法不仅应该能够根据任课教师的各种要求及课程的特点智能生成考试试卷,还应满足考核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以便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不论是在组卷质量还是在性能方面传统的组卷算法(如回溯试探法、随机抽题及误差补偿法等)都难以满足组卷要求。遗传算法(GA)是对自然现象或过程进行模拟而形成的,它通过模拟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自然界的生物进化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计算模型。它的收敛性也很好,可以有效解决计算量大的问题,而这些特点是处理智能组卷中所必需的,所以遗传算法已成为目前在线考试智能组卷的首选算法。[1-2]而传统的遗传算法在收敛速度和计算全局最优解之间存在矛盾,容易产生早熟现象、局部寻优能力差等缺点。因此,结合遗传算法的优点和缺点,通用课程在线考试系统在实现智能组卷时采用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来实现。

2智能组卷的数学建模

组卷问题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是组卷算法实现的基础,它决定了组卷算法性能的好坏。结合通用在线考试系统的功能特点及组卷的原则,本文建立了一个适合于本系统的多目标优化组卷数学模型。

2.1试题属性的确定

通过遗传算法高效精确地完成组卷时,试题属性的设置要满足经典测量理论的需求。[2]试题属性的设置以能把整套试卷中的试题的情况说清楚即可,属性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依据这一原则,本系统选取设置的试题属性主要有以下几个:

1)题号:区分试题的唯一属性,在数据库设计中设置为试题的主键。

2)题型:主要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改错题、程序设计等多种题型,可根据课程特点对题型进行灵活地设计。

3)分数:该题目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主要依据题目的难度及所涉及的知识点来确定。

4)难度: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从等级上大致分为容易、较易、中等、较难、难等多个等级,可通过设置范围为0.00~1.00的难度系数来体现。试题难度可以在系统启用初期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手动设置,也可以在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测试的正确率自动调节(试题的回答正确率的近似值为其难度值)。

5)知识点:试题所考核的知识点的体现。通常情况下,如果试题属于相同知识点,则他们具有非常高的相似度,在生成试卷时,应最大限度地避免它们出现在同一试卷中。在考试系统数据库设计中,该属性作为外键。

6)曝光度:指本试题在历次考试中被选中的次数,该属性是进行考试评价和后期组卷策略调整的重要依据。

依据数学建模理论[3],如果要组一套含有n道试题的试卷,假设每一道试题含有m项指标,那么要确定这份试卷,就要先确定一个n*m 的矩阵,如下图1所示:

其中,矩阵中每一行为一道试题,每一列为试题的一个属性。对于本系统而言,n为6,这6个属性依次是:题号、题型、分数、难度、知识点和曝光度。

2.2组卷的约束条件

依据前述智能组卷基本原则及构建的组卷数学模型,本系统确定组卷的几个重要约束条件如下几个:试卷总分值约束;考试时间约束;题型和各题型的题量约束;考试范围约束;知识点分数分布约束;试卷的难度约束;试卷的区分度约束:区别不同层次学生能力水平的主要标准,也是衡量试卷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3多目标优化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如前所述,要组成一份试卷需要满足多个约束条件,整张试卷需要满足的所有约束条件集合构成了一个多维变量空间。而矩阵的维数越多求解就越复杂,也就是说,如果组卷玉树矩阵的维数设计不合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组卷算法设计的难度,同时也会降低组卷的效率。[3-5]为此,本系统采用的组卷算法在设计时,基于以下前提:试卷的总分、完成时间、包含的题目类型、各题型的题目数量、各题型中每小题的分值由教师设置的(或者由系统默认)。如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通常包括选择、填空和应用设计三种题型,同一类题型中各小题分值是一样的,题量的设置可以根据考试时间来确定。因此,一旦固定了题量,算法就不再考虑各小题的分值和每个小题的做题时间。也就是说,可将试题的约束条件简化到“难度”、“知识点”、“区分度”和“曝光度”这四个属性。此时,试卷的约束条件简化到了一个四维空间,如下图2所示。

其中,矩阵中n行代表一套试卷的n 道试题,每一行表示一道试题相应的四个约束条件,分别是:难度、知识点、区分度和曝光度。

4算法的设计

在应用遗传算法解决组卷问题时,将一份试卷当成一个个体或者是染色体,而试卷中的每道题当作一个基因,多份试卷则称为一个种群。遗传算法的组成主要有编码方式、初始化种群、适应度函数、遗传算子(遗传、交叉、变异)以及终止条件(控制参数)的设定五个方面。下面主要从这个五个方面介绍本考试系统所采用的改进的遗传算法的设计。

4.1编码方式的选择

应用遗传算法完成组卷时,首先要解决的是个体的编码问题,编码用于产生初始种群。由于每道试题在题库中按照题型不同都有唯一的自然数编号,依据该特点本系统组卷算法采用整数分段编码方案。其主要思想是,整个编码分成独立的几段,其中每类题型对应一段,而每段的长度则由每个题型在待生成试卷中题目的数量决定;各题型间的编码是相互独立,各自按照整数编码方式进行编码;编码串的总长度等于待生成试卷要求的试题总数量。

整数分段编码的优点是:克服了二进制编码长度过长和搜索空间过大的缺点,从而节省了个体解码的时间,提高了遗传算法的计算效率;同时,由于同类型的试题放在同一段内,交叉和遗传操作均在段内进行,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优化目标中题型匹配的正确性。

如前所述,在整数分段编码中,每一段代表一种题型,而每个基因就是被选中的试题编号。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试题库中共有4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应用设计题,共600道题,它们分别用符号X、K、P和Y表示,X类题型有300个,K类题型有100个, P类题型有100个,Y类题型有100个。各类题型在待组试卷中的试题数分别是s1(1≤s1≤300),s2(1≤s2≤100),s3(1≤s3≤100),s4(1≤s4≤100),编码的总长度S为待组试卷中的总题数,即s=∑4i=1si。编码方案如下表1所示。

4.2初始化种群的生成

在遗传算法搜索过程中,种群规模大小的设置对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求解最优解的几率有很大影响。通用在线考试系统为了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在生成初始种群时,采用了不完全随机的方式,使初始种群中的个体一开始就满足时间、题量、题型和分数的要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算法的搜索效率。种群初始化后,再对种群中个体的相似度进行比较,将相似度高的个体进行删除,从而避免了初始种群中出现过多的相似度高的个体,使初始种群的规模进一步减小。

4.3适应度函数的确定

组卷要求与染色体之间的差别是通过适应度函数来反应的,适应度函数是指导遗传算法的主要信息来源,同时它也是区分优劣个体的一个很好的工具。[5-7]要想保持群体多样性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适应度函数,它能有效防止群体的早熟问题。通常情况下,个体的好坏与适应度函数值成正比,即适应度函数值越大,则个体越好。

如前所述,由于考试时间、题量、题型和分数题型要求在初始化种群时已经考虑。因此,适应度函数在确定时,仅需再考虑难度系数、知识点分数分布和试卷区分度这几个指标即可。由此确定的适应度函数仅与试卷难度系数(用P表示)、知识点分数分布(SPD)和试卷区分度(用D表示)有关。也就是说,试卷期望难度系数EP与试卷实际难度系数P之差Ep、用户的期望知识点分数分布ESPD与实际知识点分数分布SPD之差ES、和试卷期望区分度ED与试卷实际区分度D之差ED,越小越好。系统的适应度函数设计如下:

F=(Esw1+Epw2+EDwa)(1)

适应度函数F的值越小,则个体的适应度就越高。其中,Es=∑ki=1|ESPD-SFD|,即各章节知识点分数分布期望值偏差的绝对值之和,Ed=|ED-D|,Ep=|EP-D|,w1+w2+w3=1。

4.4遗传进化中的选择操作

遗传算法模拟自然界中的选择机制对群体中的个体按照其适应度值的大小进行优胜劣汰操作时,是通过选择算子来实现的。选择算子的强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选择强度要适中才有利于算法搜索问题最优解。选择强度太大的算子,会使群体丧失多样性从而陷入局部最优,影响问题求解结果;而选择强度过小算子,会使种群的进化速度会十分缓慢,影响问题求解速度。[12-13]本系统采用了最优保持策略与轮盘赌选择策略相结合的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轮盘赌选择策略的随机性。

轮盘赌算法:

设种群由M个个体组成,其中个体Mi的适应度用Fi表示,则此个体的选中率用Pi表示,则:

Pi=Fi/∑Mi=1Fi(2)

轮盘赌算法的操作过程如下:首先根据公式(1)计算群体中各个个体(每套试卷)的适应度值Fi,根据公式(2)计算出每个个体被选中的概率Pi;接下来计算群体中各个个体的累积率Qk=∑ki=1Pi并以此构建一个轮盘;求出Qk之后,依据 Qk的值来选择参与进入下一代的个体:确定一个[0,1]之间的值r(可随机产生),比较Qk与r的值的大小,若r≤Qi,就选择个体M1;若Qk-1≤r≤Qk,则选择个体Mk参与下一代群体;如上反复执行,直到产生M个个体,即M套试卷。

在遗传算法的进化过程中,通过执行选择、交叉及变异等操作从而不断生成越来越多的优良个体。但是,由于选择、交叉及变异操作的随机性,会导致适应度好的个体经常被破坏,从降低算法的收敛性和执行效率。[8]因此,为尽可能地使适应度好的个体保留到下一代群体中。通用考试系统在实现选择操作时,将轮盘赌选择策略和最优保留策略结合起来实现进化过程中的选择操作。

4.5遗传进化中的交叉操作

传统遗传算法在实现交叉操作时,采用的是恒定不变的交叉概率,这会导致遗传算法在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时,效率很低且容易出现早收敛现象。[9]本系统为了加速算法搜索速度,并有效地防止早收敛现象,采用了Srinvivas提出的自适应交叉概率Zc。自适应交叉概率Zc的计算公式如下:

Zc=11+exp(-k1(Fmax-Favg))(3)

其中,k1为大于0的常数,本系统选择的是k1=0.6,Fmax表示种群中个体的最大适应度值,Favg表示群体中大于平均适应度的那部分个体的平均适应度值,Zc在[0.6,1]之间取值。

在算法的进化过程中。交叉概率Zc会根据Fmax-Favg的不同而自动调整,当群体趋于分散时,也就是Fmax-Favg增大时,交叉概率Zc增大,而对应的变异概率减小,从而使种群生成优良个体的能力增强;反之,当群体趋于收敛时,也就是当Fmax-Favg减小时,交叉概率Zc减小,而对应的变异概率增大,从而使群体保持多样性的能力增强。

基于上述自适应调整交叉概率的交叉操作过程如下:

1)设种群规模为N,将群体中的个体随机进行两辆交配,则会产生[]对个体组;

2)对种群中的个体随机生成交叉点,如果个体的编码长度为L,则有L-1个位置会成为交叉点;

3)如前所述在整数分段编码方案中,每一种题型对应一段编码,交叉操作在编码段内独立进行,这样可以保证每种题型的试题数量不变。即若交叉点在第i个基因段内,则前i个基因段保持不变,只需从第i+1个基因段开始逐个基因进行交换。

采用此方式可避免基因段内进行交叉后出现试题重复的弊端。执行完交叉操后,再按照适应度函数分别计算两个新生个体的适应度,并将其与父代个体的适应度进行比较,若两者适应度相同,则将其丢弃;若不同则对它进行变异操作。

4.6遗传进化中的变异操作

通过交叉与变异操作的相互配合,使得遗传算法有了较高的搜索能力。交叉操作是算法的核心,在进化过程中对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起关键性作用;而变异操作则是影响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的主要因素。[10]在进化过程中,当算法的搜索过程陷入局部最优时,通过有效的变异操作可跳出局部最优,从而达到全局寻优的目的。但变异概率过大也有破坏掉最优解的可能,因此,不能盲目地进行变异操作。同交叉操作一样,本系统采用了Srinvivas提出的自适应变异概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Zm=11+exp(-k2(Fmax-Favg))(4)

同前述自动调整交叉概率的计算公式一样,其中,k2为大于0的常数,这里选择k2=0.9,Fmax表示种群中个体的最大适应度值,Favg表示群体中大于平均适应度的那部分个体的平均适应度值,Pm在[0,0.5]之间取值。

同交叉操作一样,在执行变异操作时,各种题型也是在各自对应的编码段内进行。首先对群体中的各个个体生成一个与其编码长度L相同的随机数序列R={r1,r2……r1},其中,0≤r1≤1,0≤i≤1;对所有ri

1)查找出基因位i所在段对应的试题类型;

2)找出该基因位(题号)所代表的试题所对应的知识点、难度系数,然后随机生成一个新的满足要求的试题编号,从而产生一个新的染色体(试卷个体);

3)判断该新的基因串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存在则转向步骤2,再次生成新的染色体。否则用此新的染色体替换原来的染色体。

4.7终止条件的设定

基于遗传算法的实现时,就是反复从试题库中搜索符合相应约束条件的试题直到找到最优解的过程。如果经过反复多次选择、交叉、变异操作后,仍然没有找到最优解,那么搜过过程不可能无休止地循环下去迭代下去。此时,需要设定一个终止条件来结束这种无休止无意义的搜索迭代过程。终止条件的设定主要需要考率以下三种情况:

1)设定进化迭代最大次数,当最大值出现时,算法终止。一般为150-600。

2)设定好一个适应度最高值,若该值出现,即可终止算法。

3)如果连续几代个体适应度平均值的差异小于某一极小阈值或者当所有个体适应度函数值的方差小于某一极限阈值时,也可考虑终止算法的进行。

根据以上算法终止条件的判断,本系统组卷算法采用了以下两种终止条件:

1)种群进化到指定的迭代数,系统设参考范围为500-1000代,默认值取600。

2)最优个体的适应度与期望的最好适应度比值为96%以上,即用户对生成的试卷满意度为96% 。

在迭代过程中,只要满足其中任意一个条件,都会终止算法的操作,并输出相应的试卷;

5基于改进算法的智能组卷流程

基于改进后的遗传算法的智能组卷流程如下图5所示。6结论

本系统采用的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智能组卷策略,主要是结合组卷问题本身的特点,在遗传算法的染色体编码方式选择、初始化种群的生成以及适应度函数、交叉和变异操作的设定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其中,整数分段编码方式节省了个体解码的时间,提高了遗传算法的计算效率;分段交叉方式和自适应交叉概率、变异概率的应用,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较好地避免了传统遗传算法的早熟问题。应用表明,本系统的组卷功能在组卷的速度和成功率都得到显著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各类课程的组卷需求。

参考文献

[1]肖理庆,徐晓菊.改进遗传算法智能组卷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10):35-39.

[2]唐启涛.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智能组卷算法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12):241-244.

[3]袁桂霞.自动组卷的建模和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28):370-373.

[4]汪民乐.遗传算法的收敛性研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5,(10):52-56.

[5]王吉权,王福林.单点交叉多子代遗传算法[J].生物数学学报,2015,30(2):305-311.

[6]李书全,孙雪.遗传算法中的交叉算子的述评[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1):67-71.

[7]贺荣,陈爽.在线组卷策略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6):2183-2183.

[8]刘淳安,赵天绪,刘燚.智能组卷的优化模型及求解的遗传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2754-7456.

[9]张宗飞.网络化考试中智能组卷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6):79-81.

[10]柳良涛,谷林.自动组卷系统试题难度和知识点覆盖控制算法[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5,(3):320-324.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B卷答案 第5篇

1.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

2.病毒:病毒粒子指成熟的、结构完整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基本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

3.营养:指生物体从外部环境中摄取对其生命活动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4.无氧呼吸: 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经部分呼吸链递氢,最终由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接受氢的过程称无氧呼吸。

5.同步生长:这种通过同步培养而使细胞群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状态,就称同步生长。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6小题12分)

1.芽孢,鞭毛,菌毛,糖被

2.裂解,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

3.被动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基团移位

4.灭菌,消毒,湿热灭菌,干热灭菌,防腐,化疗

5.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植物病毒重建实验

6.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1.A2.B3.C4.D5.C

6.A7.D8.C9.C10.B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1.√2.√3.√4.√5.×

6.×7.×8.×9.×10.√

六、论述题(共1小题20分)

以T4噬菌体为例,试述烈性噬菌体生活史。

答:①吸附:T4噬菌体以尾丝牢固吸附在宿主细胞上后,靠刺突“钉”在细胞表面上。(2分)

②侵入:T4噬菌体尾部所含酶类物质可使细胞壁产生一些小孔,然后尾鞘收缩,尾髓刺入细胞壁,并将核酸注入细胞内,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4分)

③复制 :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T4噬菌体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会控制宿主细胞的合成系统,然后以T4噬菌体核酸中的指令合成噬菌体所需的核酸和蛋白质。(6分)④装配:DNA分子的缩合-衣壳包裹DNA而形成头部-尾丝及尾部的其它部件独立装配完成,头部与尾部相结合-最后装上尾丝,至此,一个个成熟的形状、大小相同的噬菌体装配完成。(6分)

⑤释放:多以裂解细胞的方式释放。(2分)

公共关系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B卷 第6篇

1.公共关系策划应遵循的原则()

A.价值导向B.真实性C.新奇性D.灵活性E.持久性

2.CI设计的基本原则()

A.同一性B.差异性C.民族性D.有效性E.利益性

3.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

A.经济基础 B.社会基础 C.技术基础 D.文化基础 E.政治基础

4.公共关系部的特点()

A.专业性B.协同性C.自主性D.服务性E.变动性

5.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

A.实力广告 B.观念广告C.信誉广告D.声势广告E.声明广告

6.公共关系的特征()

A.人情性B.双向性C.广泛性D.整体性E.长期性

7.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A.嫉妒B.猜疑C.羞怯D.自卑E.自我8.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特征()

A.目的性B.创新性C.计划性D.思想性E.针对性

9.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

A.信息管理 B.咨询建议 C.宣传推广D.提供服务 E.危机处理

10.战略性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A.建设型B.维系型C.预防型D.矫正型E.开拓型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分,共 20 分)

1.公共关系

2.危机公关

3.雇员

4.国际公共关系

5.战略性公共关系模式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 30 分)

1.什么是公共关系部?

2.公共关系评估的目的意义?

3.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4.公共关系调查研究常用方法?

5.国际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五、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20分)

1.简述公共关系人员品德的内容。

2.简谈我国公共关系的问题与对策。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

《公共关系》试题答案(B卷)

适用类别 普招 层次 本科 专业物流、工管、市营年级2008试卷代码:030303注意事项:

1、本卷采用了分卷制,已将试题纸与答题纸分开。请考生将答案按原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纸上书写答案,一律无效。交卷时,应分别交验试题纸、答题纸和草稿纸。

2、请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书写姓名、座号、学号等信息。

3、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 1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A2.B3.C4.D5.A6.B7.C8.D9.A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ABCD ;2.ABCD ;3.ABCD;4.ABCD;5.ABCDE ;6.ABCDE ;

7.ABCDE ;8.ABCDE;9.ABCDE;10.ABCD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 20 分。)

1.是指一个组织运用有效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需要,并使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管理职能。

2.是指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向组织领导提供有关公众的可靠说明和意见。

3.雇员是指组织中的职员和工人的总称。

4.是指一社会组织与他国公众交往中增进了解和信任,维护和发展本组织良好形象的关系。

5.是指组织根据自身发展不同时期和组织环境之间的矛盾,配合组织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四、简答题(每小题6 分,共 30 分。)

1.公共关系部是指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机构,有效将公共关系的职业在机构设置上予以保证。

2.(1)是改进公关工作的重要环节;

(2)是开展后续公关工作的必要前提;

(3)是总结成绩鼓舞斗志的必要形式;

(4)为有关人员提供信息

3.(1)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

(2)两者理论依据不同

(3)两者活动方式不同

(4)两者达到目的不同

(5)两者产生的效果不同

4.观察调查;询访调查;问卷调查;检索调查;量表测量等等。

5.(1)具有全球眼光

(2)重视地方特色

(3)遵守国际惯例

五、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20分)

1.品德是指人的品质与道德总称。(2分)

公共关系人员品德包括:

(1)公正无私(2分)

(2)实事求是(2分)

(3)勤奋努力(2分)

(4)乐于助人(1分)

(5)光明磊落(1分)

2.(一)问题:

1、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1分)

2、认识存在误区(1分)

3、盲目仿效,一哄而上(1分)

4、追求轰动,随意策划(1分)

5、急功近利,忽视长远(1分)

(二)思路:

1、系统学习,洋为中用(1分)

2、把握不同层次的公关教育(1分)

3、提高组织领导人员的公关意识(1分)

4、科学策划公关活动(1分)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b卷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b卷(精选6篇)操作系统期末考试b卷 第1篇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写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30分)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利用...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