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创业板企业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创业板企业范文(精选12篇)

创业板企业 第1篇

关键词:筹资,投资,资金管理,创业板企业

一、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 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构造市场经济主体, 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但是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凸显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缺乏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能力, 缺乏新产品开发能力, 缺乏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本力量。研究并解决中小企业的财务问题并提出对策对中小企业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业板企业的财务现状

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 具有较高的成长性, 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 业绩也不突出。

1、创业板企业的经营特点。

创业板市场以企业的成长潜力作为上市对象选择的基本标准, 而不是按照最初监管部门拟定以高科技企业作为上市公司的选择对象, 是一种重大进步。同时创业企业具有实质性的盈利模式,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的主要产品或业务已经完成, 或者至少完成了完整的供、产、销循环;企业的产品或业务达到一个基本的量;企业的销售或业务收入达到一个基本的水平;企业的销售或业务收入具有相当的增长速度。

2、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 经营活动资金短缺。与大型企业相比, 中小资金周转率较低, 缺乏严密资金使用计划, 不具有大型企业的内部资金调度能力。此外, 中小企业重生产与销售、轻理财与内部管理。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 中小企业忽视财务管理所导致的后果就充分暴露, 一方面会受存货积压和应收账款通胀的困扰;另一方面又面临筹措短期周转资金的困难。第二, 融资困难。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出台了一些政策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其特征表现在: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版对改善中小企业融资作用有限。我国设计资本市场时没有考虑到中小企业的特点, 在发行审核、发行方式、股份流通、再融资安排及上市交易和信息披露等方面, 没有体现出中小企业的固有特性。第三, 财务风险高。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中, 由于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往往会产生财务风险。在企业财务结构中久存不息的“四高”现象, “一高”负债率, “二高”债权, “三高”不良资产率, “四高”法律诉讼, 令人警惕。

三、中小企业财务问题的对策

1、投资战略。

第一, 跟投。跟投是指投资公司每投资一个项目要求部分或全部项目参与人以个人名义投入一定比例资本。这种管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因项目相关人员工作不认真或决策失误甚至诈骗等行为所产生的败德风险。第二, 分散投资方式。由于创业投资具有极高的风险性, 通常创业投资机构会规定, 对某一项目的投资不得超过所筹集创业资本总额的10%—20%左右。这种分散组合的投资方式能尽量大地降低投资风险, 提高投资成功率。第三, 辛迪加投资方式。在创业投资过程中几家创业投资机构共同对某一项目进行投资就是一种辛迪加投资方式。这样可弥补分散投资所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 且创业投资机构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降低市场竞争风险, 减少投资决策失误的概率。第四, 分段投资方式。分段投资的方式就是根据创业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将投资分为不同的时间段注入到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 而不是一次性提前向项目注入所有资本。这样允许创业投资家在做出再投资决定之前对被投资企业实施监控, 以便对项目的预测更加精准, 有利于做出正确的抉择。

2、筹资战略。

第一, 选用合理资本结构。由于初创期的经营风险很高, 因此应选择低财务风险战略, 应尽量使用权益筹资, 避免使用负债。资本来源宜采用引进风险投资者, 采用低股利分配的政策。第二, 信用担保筹资。信用担保筹资是指信用机构以注册资金的放大倍数来为企业提供资信担保, 协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 如中小企业信用协会。第三, 利用股权筹资。中小企业可以在国内证券市场发行股票筹资, 或是通过海外证券市场进行资金的筹集。创业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 严要求运作, 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 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第四, 通过海外筹资。国外大多数国家都设有专门为中小企业筹资服务的机构和银行。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海外的金融机构和银行筹集资金。规模较小的企业则可以通过地方政府担保, 向海外的金融机构和银行筹集资金。

3、资金管理战略。

在资金管理上, 一要加强现金管理, 既要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 又要避免现金闲置;二要控制存货和固定资产, 防止存货积压和固定资产闲置而带来的资金浪费;三要使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得到有效配合;四要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 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配置合理, 这样才能产生最佳经营效果;五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防止呆账, 并充分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 做到收支平衡。

参考文献

[1]武强亚:浅谈企业财务战略[J].职业圈, 2007 (16) .

[2]冯瑞:财务战略:中小企业经营制胜的关键[J].经济师, 2005 (8) .

[3]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S].2009-06-30.

创业板上市企业需具备哪些条件 第2篇

创业板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申请在深交所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股票已公开发行;

(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三)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四)公司股东人数不少于200人;

(五)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六)深交所要求的其他条件。

拟上创业板公司应该具备的条件:

1、公司基本状况要求:

(1)拟上创业板公司应当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注: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2)拟上创业板公司的注册资本已足额缴纳,发起人或者股东用作出资的资产的财产权转移手续已办理完毕。拟上创业板公司的主要资产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3)拟上创业板公司应当主要经营一种业务,其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环境保护政策。

(4)拟上创业板公司最近两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2、公司内部财务状况要求:

(1)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三千万元。

(2)拟上创业板公司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经营模式、产品或服务的品种结构稳定;商标、专利、专有技术不存在风险;最近一年的净利润不存在客户依赖。)

(3)依法纳税,各项税收优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拟上创业板公司的经营成果

对税收优惠不存在严重依赖。

(4)不存在重大偿债风险,不存在影响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以及仲裁等重大或有事项。

3、公司治理结构要求:

(1)拟上创业板公司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依法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审计委员会制度,相关机构和人员能够依法履行职责。

(2)拟上创业板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了解股票发行上市相关法律法规,知悉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定义务和责任。

(3)拟上创业板公司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所持拟上创业板公司的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4、公司内部管理要求:

(1)拟上创业板公司资产完整,业务及人员、财务、机构独立,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存在同业竞争,以及严重影响公司独立性或者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

(2)拟上创业板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拟上创业板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3)拟上创业板公司具有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存在资金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以借款、代偿债务、代垫款项或者其他方式占用的情形。

(4)拟上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能够合理保证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营运的效率与效果,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结论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5)拟上创业板公司的公司章程已明确对外担保的 审批权限和审议程序,不存在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进行违规担保的情形。

(6)拟上创业板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符合法 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任职资格,且不存在下列情形:

① 被中国证监会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尚在禁入期的;

② 最近三年内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者最近一年内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③ 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的。

(7)拟上创业板公司最近三年内不存在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违法行为。拟上创业板公司及其股东最近三年内不存在未经法定机关核准,擅自公开或者变相公开发行证券,或者有关违法行为虽然发生在三年前,但目前仍处于持续状态的情形。

(8)拟上创业板公司募集资金应当具有明确的用途,应当用于主营业务。募集资金数额和投资项目应当与拟上创业板公司现有生产经营规模、财务状况、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相适应。

创业板要培养出伟大企业 第3篇

联想投资高级经理

刘二海,2003年7月加入联想投资,任高级投资经理,2006年1月升任责任董事,主要关注无线增值服务领域投资。加入联想投资之前,曾历任吉通通信有限公司增值业务部总经理,美国冠远中国区副总经理,铁通网络公司首席运营官等职。

记者:现在创业板终于要出来了,一年当中您投资的节奏有没有因为创业板而改变?

刘二海:那倒没有。作为VC投资机构,对创业板当然也非常期盼,即使没有创业板,投资还得继续进行。

联想投资去年5月份新募集完毕一个3.5亿美元一个新的基金,从去年的5月到现在,我们投资了大约7个项目。虽然金融危机,步子可能稍微慢了一点,但是因为对中国整体市场长期看好,所以投资还是一直持续。

记者:在您投资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企业家说,我这个企业已经完全符合创业板的标准了,恨不得明天就能上了,有没有这样一种急切的心理?

刘二海:肯定有公司这样,其实这个板块的推出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不言而喻,大家都在期盼着创业板,公司上市了,可以融到钱,在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也能买到股票,也能享受到这间公司高速发展带来的好处。

坏处,其实潜在的被投企业听说创业板要来了,本来的估值还可能便宜点,现在由于有期望,大家的胃口又被吊起来了,肯定也有企业认为自己的要求完全符合创业板的要求。但实际上,创业板的要求设置的是最低要求,你符合最低要求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能上创业板,还有很多其它条件。有些条件甚至是没有写得非常清楚,要看未来的发审委的取向、偏好。

中国今天的创业板还是审批制,不是核准。既然审批就有一个发审委,你的项目就要经过发审委的审批。发审委审批当然有依据,但一定还有偏好。比如风险偏好强一点的,可能对企业的要求会低一点,但对你创新性、增长性要求会高一点;要是偏保守一点,可能更偏向于现在的中小企业板,要求你稳定一些。这两个不同的取向、不同的偏好,对整个创业板会产生不同的走向。

记者:就您现在所知,包括跟一些相关的部门、政策的执行者、制定者比较亲密的接触,您觉得创业板是否真的能像纳斯达克那样高举高科技的旗帜?

刘二海:从现在我个人了解到的情况,创业板肯定还会集中在创新和高增长行业里。因为板块之间也会有竞争,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讲,你是想到咱们的中小企业板,到A股,还是到创业板?是到香港的创业板和香港主板以及纳斯达克去,甚至英国的证交所去?这里都是你的选择。有的公司没办法选择,假如你是一个纯内资公司或者是一个合资公司,从体系架构上来讲,你基本上就要在国内上市,要么主板,要么创业板,要么是中小企业板。

这里头我觉得有一个误区,创业板绝不是降低要求,而是作为特色的一个板块。

记者:不是小小中小板。

刘二海:创业板一定是希望未来能够培养出伟大企业的板块。这个板块未来想成功,像微软,像思科,这样的公司早就比普通的蓝筹股大得多得多,但依然待在纳斯达克。这样的板块要成功,一定是有那些今天看起来比较青涩,但未来一定会成长为非常成功的小企业。我想这也是发审委所希望挑选的目标。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它要有成为伟大企业的基因,我觉得这是发审委们努力追求的。

记者:您说到中关村目前为止估计三百家都有可能,在奋战创业板。市场是不是有这么大的容量,能够一下子这么多企业上来融资?

刘二海:我猜想还会比较谨慎。人们的心理状态包括板块推出,都是一开始要试探性地去问,不可能打开门几百上千家企业一下子上来,肯定会放出一批来。放出一批来,这些企业资质我认为应该是偏好的,经过精挑细选的一些企业。因为板块嘛,总要给别人展示出你的板块是什么样的导向。我相信初期要推出来的也会有一些组合,不同领域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色的,要给企业家们,给未来上市企业一些指导作用。所以,奋战不是不可以,绝不能混战。而且一开始的要求也可能不会太低。

创业板企业 第4篇

当前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并且越来越多的女性在企业管理者中承担重要的职责,如今企业高层管理者中已有不少女性,甚至董事集团中也存在女性。女性在思维能力和逻辑等方面呈现的独特的人力资本不同于男性,女性管理者的加入是否会对企业创新带来一定的影响,又是如何影响?学者开始从女性视角探讨高层管理层与企业创新之间的研究。Srivastava与Lee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异质性有利于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并比竞争对手更早更快地推出新产品[4]。曾萍等从女性高管角度出发,研究认为女性高管加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向影响[5];王清等明确提出女性高管与企业R&D投入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女性CEO可以显著调节女性高管对R&D投入的抑制效应[6]。

相对于以往研究,本文的贡献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大多学者关注企业高管或是董事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很少从女性独立董事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因此本文丰富了女性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方面的文献。②独立董事和非独立董事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现有关于女性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中并没有对二者进行区分,本文对女性独立董事和女性非独立董事进行区分来研究女性董事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科学地评价女性董事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③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女性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将女性董事区分为女性独立董事和女性非独立董事,研究各个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1.1 女性董事和技术创新

熊彼特很早就肯定了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意义,认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承担着企业创新的责任[1]。之后学者们陆续从性别视角研究企业高层管理者中不同性别差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天生对于外界的变化更加敏感谨慎细致,况学文等提出董事会性别多元化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产生高质量的外部审计需求,女性自身特质影响企业决策,董事会性别多元化对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的促进作用仅仅局限于管理者权力较弱的治理环境,而当管理者权力较强时,董事会性别多元化对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的促进效应完全弱化,也未明确指出性别差异化对于企业高质量外部管理的影响[7]。曾萍等认为女性高管的参与会对企业的研销比(研发支出/销售总额)产生正向影响,认为女性高管能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5],但却没有具体细化不同类别女性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每一类女性高管对企业技术创新都有积极的影响。企业在变革更新时,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可能导致企业开拓创新失败,女性出于风险规避会对公司投资更加谨慎,对较大创新性改变可能表现出更低的风险偏好[8,9],周泽将等提出女性对于环境的转变更加谨慎,正是出于风险规避性,因此不利于企业经营多元化发展,甚至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企业的经营多元化实际上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一部分[10]。

由于女性自身独特的性格特征,当女性加入到董事会时,增加了董事会团队的性别异质性,女性自身信心、敏锐的特质会让女性高管在面对决策时综合考虑更多有利的因素,只有当时机成熟,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才会去实施,然而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在市场中只有突破常规并积极开拓创新才能充分地把握机会,获得成功,因此女性高管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可能会错失机会,不利于企业创新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女性董事与企业技术创新显著负相关。

1.2 女性独立董事、女性非独立董事与技术创新

现有的董事结构中,董事分为独立董事和非独立董事,两者因为职位不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独立董事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和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和专业联系,对公司事务能做出独立判断。杜兴强等在研究企业政治联系层级和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时就提出独立董事的政治联系对于企业经营绩效并没有显著影响[11]。林雯在研究独立董事、R&D效率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时明确提出独立董事对自主创新的解释能力并不显著,即独立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没有显著影响[12],此外加之女性自身性格特质,在女性独立董事不太了解公司内部以及行业的运营情况,对公司经营事务了解较少,缺乏相关信息来源的情况下,女性独立董事总体而言对于公司经营发展相对来说影响较小,即无显著影响。相反非独立董事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往往同时兼任公司内部管理人员,直接参与企业的关键经营活动,在企业面对风险时能够有效提出解决方案和创新性意见,加上自身地位和权力,可以充分发挥风险规避特性和公司治理谨慎性特点,因此对技术创新存在负向影响。薛有志等在研究执行董事和公司多元化程度时提出执行董事作为连接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纽带,在公司的多元化战略决策与执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具体指出执行董事的人数和比例会明显抑制企业经营多元化[13]。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a:女性独立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无显著影响。

H2b:女性非独立董事与企业技术创新显著负相关。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12-2014年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497家创业板企业为研究样本数据,由于中国创业板企业2009年才创立,并且近几年上市数量增加很多,由于有些数据缺失,剔除150家未公布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和发明申请数量相的企业,剔除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44家,最终选择303个样本观测值。其中企业技术创新中专利申请数量和发明申请数量数据来自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女性董事、女性独立董事和女性非独立董事等其他数据主要通过巨潮资讯网公布的公司年报而来。

2.2 变量选取

2.2.1 被解释变量

企业技术创新。目前研究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一种是以创新投入来衡量。Baysingeretal、Wu&Tu以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除以公司总人数,即以企业人均研发费用来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情况[14,15];而冯根福、温军认为创新投入主要由企业的经营者或高级管理层决定,因此企业研发投入状况可以更准确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并以研销比(研发支出与销售额的比值)来衡量技术创新能力[16]。二是以创新产出来衡量。徐宁等曾提出技术创新应该从技术投入、技术产出和技术转化能力方面综合衡量,并以专利数量和发明数量作为自变量进行研究[17]。考虑到企业技术创新最终目的是企业能够将创新产出转化成可操作性的成果,而研销比并不能够确切反映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变化,并且由于发明和专利申请具有时限性,而发明申请数量和专利申请数量能够更好的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因此本文将以发明申请数量和专利申请数量来衡量企业技术创新。

2.2.2 解释变量

1)女性董事。本文将依据女性董事人数和女性董事占董事会总数比例来衡量。

2)女性独立董事。女性董事是对董事会中所有女性管理人员的统称,在董事会中按照结构区分有独立董事、非独立董事,除此之外也可分为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本文将依据结构将女性董事区分为女性独立董事,并根据女性独立董事人数、女性独立董事比例衡量。

3)女性非独立董事。对于女性非独立董事,本文也将依据女性非独立董事人数和女性非独立董事人数比例衡量。

2.2.3 控制变量

1)董事会总人数。周杰和薛有志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企业科学准确地评价管理者的行为,降低管理者与董事会成员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动[18],因此董事会总体人数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选取董事会总人数为控制变量。

2)公司规模。由于创业板企业大多数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规模较小,因此可能存在因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在创新活动中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3)上市年限。企业的上市年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和所处阶段,而经营发展状况又会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4)董事会成员平均年龄。年龄差异对企业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处于高科技新兴行业,尤其是新兴企业更倾向于企业年轻化,具有活力和创造力。因此本文将董事会成员的年龄作为控制变量,并依据董事会成员的平均年龄来测算。

2.3 模型构建

为了验证H1,参照周泽将、胡琴和修宗峰[19],还有李秉祥、陈英和李越[20]等文献中采用的研究模型,本文将构建如下模型:

在模型(1)中,通过借鉴徐宁、徐鹏和徐创[17]的研究,本文从专利申请数量和发明申请数量的角度来衡量企业技术创新,专利申请数量AP代表在N年企业申请的专利总数量,发明申请数量PI代表在N年企业申请的发明总数量,AP、PI数量越高时,表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API代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FD代表女性董事变量,为了能够得到更准确稳健的测量结果,本文选取女性董事数量多少FD和女性董事占总体董事会人数比例FDR来进行测量。除此之外,模型(1)选取的控制变量包括董事会人数BD、公司规模CS、上市年限TTM以及董事会平均年龄AAOB,具体变量定义参见表1。

为了验证H2,在模型(1)的基础上,将女性董事分为女性独立董事和女性非独立董事两类,构建如下模型:

模型(2)中FID和FNID分别代表女性独立董事和女性非独立董事,和模型(1)相同,从数量多少和所占比例两个方面对FID和FNID进行度量,其余变量定义与模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 分析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

样本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在本文的研究中,有909个观测值,平均董事会规模是8.092个人,其中女性董事人数平均是1.085个人,平均比例为13.372%,这说明在董事会成员中,大多数依然是男性,女性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依然是少数;除此之外女性独立董事和非独立董事和女性非独立董事最大值分别是2和3,最小值都为0,而中位数也同样是0,这说明在企业董事会结构中,依然有许多企业是没有女性董事的,这可能与创业板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相关,同时由于女性董事的样本数据较少,可能会影响分析结果,导致数据在实证研究结果时出现偏差。专利申请数量的最大值是1 426,最小的专利申请数量是0,企业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同样发明申请数量的最大值是373,最小值同样为0,女性董事对专利和发明申请数量之间是否存在影响可以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究。

3.2 相关性分析

表3报告了本文模型中相关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无论是AP还是PI,都与FD、FID、FNID负相关,其中女性独立董事对AP的影响尤为显著,基本上验证了H1。而FD、FID和FNID对PI的影响每个数值都表示是非常显著的,尤其是FNID、FNIDR对PI的影响,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显著负相关的,也基本上验证了H2a和H2b。当然上述结果还属于单变量分析,能否获得支持,结论是否严谨还有待于后面的回归分析进行验证。

注:***表示p<0.001,**表示p<0.01,*表示p<0.05。

3.3 假设检验

3.3.1 女性董事与技术创新:H1的检验

本文使用Stata统计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验证H1,根据模型(1)单独将女性董事与技术创新进行回归分析,本文假设女性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如表4所示,女性董事人数的多少对专利申请数量是显著负相关的,相应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30.308*;而女性董事人数多少和女性董事比例对发明申请数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5.870*和0.512*。在数据回归分析的结果中,FD对AP的回归结果为-0.356;FD、FDR对AP的回归结果中,FDR对AP的回归结果是2.031,回归结果并不显著,可能是因为整体女性董事人数较少,董事会规模较小,影响了回归分析的结果,在FD对AP、FD以及FDR对AP和FDR对AP的回归结果中也会出现同样的结果,原因也同样依据上述分析。除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外,控制变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公司规模对专利申请数量的回归系数是0.007*,显著正相关;上市年限对发明申请数量的回归系数是0.931*,也是显著相关的。上述结果联合支持了本文的H1。

注:***表示p<0.001,**表示p<0.01,*表示p<0.05。

3.3.2 女性董事类型与技术创新:H2的检验

女性董事类型和技术创新的多元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第(1)列和(4)列分别反映了FID、FNID对AP和PI的影响,第(2)列和(5)列分别反映了FIDR、FNIDR对AP和PI的影响,回归系数表明女性非独立董事对AP和PI的影响相对于女性独立董事来说较为显著;第(3)列和第(6)列的回归系数表明,FID、FNID、FDR、FNIDR对AP和PI的影响是显著的,FID对AP没有显著影响(回归系数=-5.843),FID对PI也没有显著影响(回归系数=1.193);相对于FID而言,FNID对AP的影响比FID对AP的影响大,表明FNID与AP的负相关关系较为明显;同样-0.044与1.193相比更小,FNID对PI的影响更为显著。控制变量部分与表4基本上保持一致,这里不再赘述。在以上的回归分析结果中,个别回归数据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董事会规模小,女性董事人数较少所致。综上所述,正如本文所假设,女性独立董事与技术创新没有显著相关性,女性非独立董事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较为显著,进一步支持了假设H2a和H2b。

注:***表示p<0.001,**表示p<0.01,*表示p<0.05.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由于社会技术的进步发展,一方面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进步、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管理者在企业中的数量不断增加,分析女性董事给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影响非常有意义。本文以创业板303家上市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了女性董事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①女性董事参与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负相关关系;②女性董事从结构上可以区分为女性独立董事和女性非独立董事,其中女性独立董事对企业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关系;③由于有些女性非独立董事会在企业中身兼高管人员,参与企业经营发展活动,因此女性非独立董事与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相关关系。对企业而言,如若想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保持稳定发展,可适当增加女性董事人数和比例;而企业要想持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应适当减少董事会中女性人数;除此之外,女性独立董事人数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客观地评价了女性董事给企业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影响,为后续学者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也为企业完善内部公司治理、提出合理决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创业板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 第5篇

[摘要]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出发,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一些困境,从而提出创业板推出的重要性。进而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创业板的推出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利与弊,最后做了一些制度上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创业板,风险投资,股权市场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GDP、税收和进出口额均占全国50%以上。二是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解决了75%以上就业岗位。三是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四是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五是在开拓市场,推动对外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但是,与此相矛盾的是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与其狭窄的融资渠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小企业的经济产出占全部经济产出的比例与其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是极不相称的。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贷款资源不到20%。股票、债券发行等融资方式更是无法惠及到中小企业。因为目前我国的金融融资体制对中小企业仍有很多限制。“唯成分论”和“嫌贫爱富”的思维方式普遍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广大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而在股票市场上我国的中小企业更是无法愉悦上市那高高的门槛。此外,我国股市的很大功能是服务于上市的国企,很难同时兼顾中小企业的融资愿望。因此,融资渠道不畅通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时机的成熟,以及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2009年我国适时地成功推出了创业板市场。创业板GEM (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板证券市场,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我国主要指深圳创业板。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提供服务。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创业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创业板对于中小企业的意义

我国创业板的推出,是对资本市场体系的的一个完善,也是对于主板市场的一个补充。目前我国推出的创业板家数达到了94家,随着这个市场的发展相信创业板市场也会逐步的成长起来,随之受益的中小企业数量也会增加。创业板的推出无疑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创业板市场毕竟容量有限,资金有限,而在快速发展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2.1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融资难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技术创新进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在受到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后,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创业板推出最主要的作用之一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在资本市场发展较完善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可达70%以上。而由于之前我国资本市场一直缺失为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服务的、低门槛的核心层次,大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对主板和中小板市场的门槛望尘莫及,而发行债券则更加困难,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直接融资比例一直都相当低,融资结构严重失调。而资本市场具有合理的金融资源配置作用,可以有效利用社会中的闲散资金和我国大量的民间资本,与间接融资相比,具有更高的融资效率。因此,创业板的推出将拓宽我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

第二,给风险投资提供了退出渠道,吸引风险投资由于创业板迟迟不能退出,风险投资在我国一直缺乏有效的退出渠道,许多风险投资选择出国上市实现资本的回收。这样就增大了风险投资的风险系数和交易成本,大大减少了风险投资家的再投资热情。不但实际项目投入难以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需要,而且也严重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创业板首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一经公布,许多的风险投资家来到中国进行风险投资,既实现了资源能够有利的优化配置,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为创业板的推出可以为风险资本提供安全高效的退出机制,有效改善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家信息不对称状况,缩短风险投资的回收周期,提高风险资本的周转率,也就激发了风险投资家积极投资中小企业的热情,从而可以拉动风险投资技术创新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

第三,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度,提高银行的信贷额度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经营特点、技术风险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差、资信评级相对较低,使得银行往往不会向这些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额度。尽管2009年出台一些政策性的倾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但在我国信贷规模急剧扩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信贷余额占全部信贷余额的比重却没有增加。而当中小企业积极备战创业板的同时,也将促进中小企业经营运作和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加之上市的宣传效应,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中小企业的借贷信用,从而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贷环境。因此,由于资本市场的强大杠杆效应,创业板也将成为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创业板的局限性

第一,创业板门槛较高,只能解决小部分融资难。企业创业板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帮助说到底还是有着一定的限度的。毕竟我国设置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我国对于创业板上市规则中规定了。净资产不少于万元,总股本不少于3000万元,企业最近两年连续盈利、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公司必须应当主营业务突出,主要经营一种业务,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此外,规定还对准备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管、股东等提出了要求。这样的规定对于中型企业来说还算是勉强可以,但是对于那些融资额度不大的企业来说并没有起到什么重要的帮助,想融资100万的小企业依然融不到资。所以说创业板的推出需要对于上市资格这方面在做些宽松的处理。

第二,创业板容量有限,很难惠及大面积中小企业。创业板容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从1971年成立至今的纳斯达克现在的上市公司也不过三千多家(因为有新上市,也有不达标后退市的,故其整体上保持一定的挂牌公司规模)。设想我国创业板在发展成熟后可以达到几千家的规模,而我国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逾400万家,其中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企业超过10万家。因此,一个创业板市场显然容纳不下这么多中小企业。

第三,创业板存在泡沫化倾向。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估值过高,存在着泡沫化的倾向。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融资额度大大超过了企业原来所需要的融资额度。企业在进行IPO时进行的资金安排在配售的时候价格偏离很远,这样企业就存在了大量的盈余公积,同时企业股价也存在巨大的泡沫,企业高管们也许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高管们更加倾向于出售手中的股票而不是经营好企业。这时受损害的就是中小股民。

三总结

出版企业利用创业板上市的分析 第6篇

对传统出版企业来说,有少数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的杠杆效应,在产业转型升级中不断发展壮大,已取得显著效果。创业板的推出,给传统出版企业拓宽上市的渠道又提供了—个很好的机会,应该引起国内出版界的重视与关注。

出版企业主板上市的概况

目前仅有三四家出版类企业在主板上市,已上市的出版类企业有新华传媒(600825),出版传媒(601999)以及时代出舨(600551)等有限的几家,行业影响力较低,但发展速度很快。

2006年10月,上海新华传媒实现借壳上市,成为中国出版发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并将募集资金全部投向图书行业发展,并通过定向增发,并购广告传媒公司等操作,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上海新华传媒占上海报纸发行量的80%,广告传媒市场的90%,成为A股市场市值超百亿的文化传媒企业。

2007年12月,出版传媒公司上市,它作为中国出版传媒IPO第一股,是全国出版业首家将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的企业。不仅创造了国内当年A股IPO上市涨幅的记录,在2008年出版传媒公司也实现了营业利润同比增加28,92%的业绩。从经营管理理念,出版主业概念的解读,项目资金的投放等方面而言,无疑对上市准备期的后来者具有标杆的意义。出版传媒通过上市,全面实施“内生性增长”和“外延式扩展”战略,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上市一年多市盈率即达40多倍,市值超过60亿元,首次对集团公司分红1900多万元。目前正以股权置换和现金等方式进行收购和合作,准备开拓国际出版连锁公司等国内外一些合作项目。出版传媒公司以此正式完成“走出去”由“借船出海”到国外本土发展的转变。

2008年9月,安徽出版集团成功重组科大创新实现上市,上市公司侧重整合主业发展资源,创新传播载体,开拓新媒体研发建设,建立电子传媒文库,并参股多家银行和证券公司。该集团总裁王亚非表示将继续争取在创业板再上市一家公司。而安徽出版集团的侧重点则在加强投资,创造环境,培育产业链等方面。同时,还将在海外进一步开拓数字传媒建设与技术网络生产研发合作。

2008年双破“百亿”的凤凰出版集团经过20个月的艰苦努力,以借壳上市的方法终于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凤凰新华IPO的准备工作也全面完成。正如集团董事长谭跃所说,唯有改革才能变危机为机遇,唯有创新,才能将企业做强做大。

2009年3月下旬,中原出版传媒公司通过公开竞拍,以1687,77万元的价格,取得河南焦作*ST鑫安(000719)28,99%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奏响了借壳上市的序曲。根据重组计划,中原出版传媒将在未来的12个月内通过以资产认购新增股份的方式增持上市公司股份,实现中原出版主业资产上市。

创业板上市渠道的特征

2009年10月30日,28家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致分为四类:IT企业、虚拟经营企业、连锁企业、新商业模式。通常要求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或者是传统经济与互联网结合的新经济商业模式,总之,必须体现“高”和“新”的特点。但这类企业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如最近各地纷纷新成立的数字出版机构和单一特色的出版社等)。由于对原上市股本总额要求有了高达40%的降幅,这一较低的上市门槛,对于国内的出版企业来讲,无疑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在放宽企业上市条件的同时,要求强化公司的业务标准和管理标准,即公司必须具有突出的主营业务、明确的主导产品、详尽严密的业务发展计划、完整清晰的业务发展战略和巨大的主业成长潜力,而且具备高质量的管理团队。为了增强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促使更多的高新企业上市,《创业板上市的暂行办法》中对上市条件还可考虑进一步放松,对于研究与开发力量很强的企业,只需要有一年的经营记录,可以不设最低盈利要求,且不分企业存续期间的所有制性质均可连续计算经营业绩。考虑到许多网络企业在创立时期大多没有盈利,因此对其盈利记录可以不作要求,但要有高增长的业绩记录(如网络书城业务的高增长业绩)。

创业板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主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发行人是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

2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

3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4发行人具备一定的资产规模,具体规定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发行后股本不少于3000万元。

创业板相关情况如下:

(1)美国NASDAQ和香港创业板

美国NASDAQ为非美国公司提供兩种选择:

选择一,财务状况方面要求有形净资产不少于400万美元;最近一年(或最近三年中的两年)税前盈利不少于70万。

选择二,有形净资产不少于1200万美元,公众股东持股价值不少于1500万美元,持股量不少于100万股,美国股东不少于400人;税前利润方面则无统一要求。

“一将功成万骨枯”,从历史上看创业板,纳斯达克市场发展了30年,市场最多的时候有5000多家公司,然而破产退市的公司却高达上万家,在微软和英特尔成功的背后,失败的案例远远比成功的案例多。

香港创业板不设最低盈利要求;有不少于24个月的经营活跃纪录,主营业务突出;最低市值不低于4600万港元;公众持股比例不低于25%,且达3000万港币;公众股东须持股人数有100名以上;管理层持股量须持有不少于35%;允许同业竞争,但需全面披露。

对国内的中小企业来说,美国的创业板市场门槛太高,而香港的几乎没有门槛,两相比较,可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现在国内要推的创业板正好处于这两者之间,为国内中小创新企业找到了融资平台。

(2)投资主板和创业板的不同要求和风险

投资创业板与投资主板有不同要求,创业板主要是服务于成长初期阶段的企业。信息被披露制度与退市制度,与主板、中小板有较大的不同,如临时报告仅要求在证监会指定网站和公司网站上披露,投资者如果还继续沿用主板市场信息查询渠道和做法,就有可能无法及

时了解到公司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动。又如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终止上市后可直接退市,不再像主板上市公司一样,再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且退市的情形有所增加,退市的处理程序也加快了。如果大量不了解市场特点和风险的投资者盲目入市,就有可能面临难以承受的损失,并可能引發严重的社会问题。

2009年10月30日国内创业板上市至今,经历了首日爆炒,随后是2周的价值回归,接下来又是强力的反弹。至11月30日,创业板最高28只股票平均市盈率已达100多倍,最高攀升至145倍。其中,吉峰农机的市盈率最高达291倍,从每股17.75元的发行价,飙升至12月30日的96.5元。创业板的市场风险已经凸现。为此,深交所对多次在吉峰农机股票交易中以大笔申报、高价申报拉扩股价的做法,限制该账户为期三个月的交易,并对其进行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调查、查处,从而对热衷于创业板过度炒作的投资者予以警告。

从2009年12月3日召开的“杭州成长企业推介会”上看,中小企业排队争上创业板已是客观事实,这一现象体现出中小企业对直接融资的强烈渴望,同时也吸引了不少风险投资。据浙江省证监局统计,目前,浙江全省规模以上企业近5万家,上市公司120多家,进入辅导期的拟上市企业82家,进行改制、准备上市的企业120余家,还有100余家企业准备上创业板。截止2007年底,浙江省上市企业已经达到154家。仅2009年一年,浙江就新增上市公司3l家,新增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首位。相信随着创业板的推出,必将对正在体制转型改革的出版企业的自主创新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出版企业如何在创业板上市

毋庸置疑,出版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大的春天已经来临。IO年前把上实医药(A股代码600607)带到香港创业板的纪源资本投资管理合伙人卓福民说,今天的国内创业板比当时的香港有着更好的监督和更多的资源。这类风投创投机构越多,出版企业的发展壮大就会赢得更多的机遇。风投选择的标准通常有三个标准:一是行业的成长性,二是企业本身在业内的地位和潜力,三是企业团队的诚信度、执行力和学习能力。作为出版企业从这三方面考虑,就目前社会环境的竞争力而言应当具备一定的优势。

所谓创业投资是指向具有科技型或者新经济商业模式、高成长性、有扩展性特点的未上市的企业提供股权资本,并为其提供创业管理服务,以期在被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即通过股权转让获取高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行为。创业投资公司(俗称风投)是按照“股权投资、资本经营”的原则运作的,其关键是有良好的退出机制,所以创业板市场将极大地推动创业投资在我国的发展,同时给出版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吸引资本的机会。

由于在国内沪深主板上市的门槛高,要求严,时间长,手续多,工作量大面广,就目前情况来看出版企业上市的困难比较大。如果出版集团对其子公司或某一出版社进行股份制改造,依托发行集团或出版集团大股东,整合数字出版等高新技术资源,或者创新新的经济商业模式,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然后通过创业板上市就相对容易得多。其次,还可以先从创业板打开缺口,通过这一上市渠道,既为创新企业做强做大找到了资金,也为下一步集团整体上市积累经验。以浙江少儿出版社为例,作为一家闻名全国的优秀少年儿童出版社,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很强的市场能力和坚实基础。最近又联合国内饮料行业的龙头老大“娃哈哈”集团,进一步打造少儿读物的一流品牌。如果利用创业板上市融资,不失为企业做强做大的好途径。又比如浙江新华的博库书城堪称新华书店行业内网上书店业务的一流品牌,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每年的网上业务成倍增长,利用创业板的政策上市,也可以借此平台做强做大。特别是最近各地纷纷成立的数字出版机构,具有高科技、高成长、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征,比较适合在创业板上市。但是这类企业如果仅仅是跟风而起,没有“高”“新”特点,缺乏盈利模式,特别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就难有实质性骚扰进展,也难以吸引风险投资。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近两年来,有10余家有上市计划的出版传媒类企业并未因A股市场的持续低迷而按兵不动,相反,为上市所做的种种准备一直呈加速度推进。众多的出版企业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纷纷制定出准备上市的具体项目规划,明确发展战略目标、申请科技立项经费,引入创业投资资本,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时,通过严格的IPO上市过程的辅导,在出版集团内部也发生了许多化学变化。根据了解,国内出版业准备在创业板上市的最新情况如下:

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已引入联想弘毅投资公司为其战略投资者,弘毅投资基金出资4.8亿,占有10%股份。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不仅整体上市的股改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而且准备分拆上市,计划按照业务类别划分,打造旗下各优质资源板块的上市公司群,集团正在全力打造两个上市融资平台。

作为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专为上市新组建的传媒产业子公司,中南出版传媒公司一直坚持IPO,从资产评估到资产剥离,再到2008年12月25日注册成立,仅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改制上市的基础工作。目前已寻求到战略投资者,募得资金4.55亿。

综上所述,准备探索上市的出版企业,纷纷开展出版企业上市的调研,成立创业板上市筹备组,组织论证准备上市的企业形式(如集团、子公司、书店、出版社、新企业等),咨询有关专家分析上市方式(如整体或分拆,中小板或创业板,IPO或借壳)的利弊和提供分析报告。并且。按照创业板上市的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或创建。同时,聘请证券专业机构进行上市辅导,以及做好其他与资本市场对接的相关工作。

创业板企业 第7篇

关键词:商业模式,新材料产业,企业绩效,ANOVA方法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直被中外学者所关注。早在21世纪初,Zott和Amit[1]、Pohle和Chapman[2]、Johnson[3]等学者就以各种研究成果的方式证明了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Chesbrough H和Rosenbloom R S[4]指出商业模式是技术到产出的必经之路;Magretta J[5]认为商业模式可以将企业各个环节的活动系统地整为一体。总之,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的绩效。国内学者也对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行为进行研究:王翔、李东、张晓玲[6]就以中国有色金属上市公司为例给出了商业模式对企业间绩效差异的驱动分析。Henning Kagermann、Wei Ying Zhang、Hubert Osterle(孔翰宁、张维迎、奥赫贝)[7]也在专著中提出了商业模式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创新驱动力。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商业模式如何对企业绩效产生作用、产生哪些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变得愈加重要起来。本文就是以创业板上市的新材料企业的数据作为分析基础,给出这些企业的企业绩效与其商业模式之间的影响关系。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收集

本文从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中选取了47家新材料企业作为样本对象。为了能衡量公司在同行业所处的水平,将不能用于同行业之间进行比较的公司予以剔除。通过巨灵金融数据库(用于比较企业的绩效水平)采集新材料企业的财务数据,客观地反映企业在3年中的经营状况和绩效。

2.2 变量定义及分析方法

商业模式变量是本文研究的自变量,属类型变量。为了增强商业模式分类的商业模式要素上的创新,把新材料企业商业模式分为五大类:技术型、产品型、升级型、市场型、区域型。创业板新材料上市公司的商业模式按照这个分类得出表1。

笔者把企业绩效和价值变量定为变量,属数值变量。对于企业绩效和价值,国内外尚未形成一致的、普遍适用的衡量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综合考虑数据可获得性等因素选取适当的指标。我们认为,考察商业模式对于企业绩效和价值的作用,必须建立全面的业绩评价体系,以完整考察商业模式对不同绩效的差异化影响,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综合考虑偿债能力、人力效率、营运效率、盈利能力、成长性、现金流能力和市场价值7个方面,每个方面选择两种及以上变量,同时为让市场价值尽可能反映企业价值,市场价值选取PE值和PB值来测量。

说明:表2变量数据中,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为上市公司2011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与2009年数据比值的平方根;2011PE值为上市公司2012年1月至11月股市成交均价除以2011年每股净利润;2012PE值为上市公司2012年1月至11月股市成交均价除以2012年预测每股净利润,2012年预测每股净利润取最近3个月内券商机构对该上市公司2012年每股净利润的预测平均值;PB值为企业2012年市值与企业2011年净资产的比值。其余数据均来自上市公司2011年年报。

方差分析:为探讨不同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运用F值与临界值比较,来验证造成均值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One-Way ANOVA是检验单因素在不同组别的均值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的一种典型方法(卢纹岱,2006)。

其模型可表示为:Yij=μ+ai+ξij,i=1,2,…,k。

其中,k为因素的组数,j=1,2,…,n表示样本的编号。

对采用5种商业模式的企业选取不同的绩效指标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得到组间组内方差及最终Sig.值,判断商业模式对各种绩效差异的影响水平,结果如表3所示。

说明:第一,对原始数据分析,我们观察到科恒股份的存货周转率显著高于同类商业模式下的其他新材料企业。科恒股份在2009—2011年的存货余额逐年增加,主要是由于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所致。其中,2011年年末存货余额增幅较大则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升,使得存货在数量降低的情况下,存货余额出现大幅增长。故我们统一采用47家新材料企业2010年的存货周转率。

第二,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观察到PE值2011、PE值2012E指标的Sig.值比较大主要是因为由于行业剧烈变化,技术更新等原因。而当升科技2011年亏损,2011年处于亏损状态,故表2是我们剔除当升科技这家企业后得到的结果。剔除当升科技的数据后,其他指标的Sig.值没有太多变化,但是PE值2011和PE值2012E指标的Sig.值大幅度降低,由0.668和0.759降低为0.955和0.101,PE值2012E指标的Sig.值已经接近0.05,说明商业模式对于二级市场PE值是具备一定影响的。但考虑到国瓷材料等12家新材料企业是2012年才上市发行股票,应该采用2013年的股价和每股净利润数据比较合适,更加真实地反映商业模式对于二级市场PE值的影响力度大小。另外,股价受宏观经济、行业周期波动、投资者信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更大,我们比较倾向于用PB值来描述企业的市场价值,也可以看出商业模式对企业PB值的影响非常显著。

3 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总结

第一,对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影响的显著性最强。执行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间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净利率、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净利润年均增长率6个绩效指标的Sig.值都是0.000,远远小于0.05,均有显著差异。

第二,对现金流能力的影响很强。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每股现金流量净额、销售现金比率绩效指标的Sig.值分别为0.000、0.024、0.002、0.000,远小于0.05,均有显著差异。

第三,对人均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执行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间人均净利润绩效指标的Sig.值为0.027,比0.05略小,存在一定差异。

第四,对偿债能力的影响非常弱。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间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绩效指标的Sig.值分别为0.087、0.179,比0.05稍大,均有一些较小差异。

第五,对营运能力的影响比较弱。执行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间只有存货周转率绩效指标的Sig.值分别为0.004,比0.05小,均有显著差异。

第六,对企业市场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间PE值2012E、PB值绩效指标的Sig.值分别为0.101、0.000,说明PB值更能反映不同商业模式新材料企业市场价值的显著差异。

4 结论

商业模式分类一直是商业模式研究的基础性问题,目前国内外还未取得共识,由于对“商业模式”的定义与结构的不同,导致商业模式分类标准和指标选择的差异,最终导致分类结果纷繁多样,难以分辨优劣。既有研究大多关注基于互联网的新创企业,对其他经济领域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分类研究较少,理论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很大限制。本文以较具代表性的创业板新材料上市公司为样本,提出一个以技术创新程度和商业模式创新程度为基础的,平衡且量化的商业模式分类体系,基于大样本全面考证商业模式类型变量对各类绩效产生的差异影响。

参考文献

[1]Zott C,Amit R.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Business Model Design:Evidence from Emerging Growth Public Firms[R].Fontainebleau,France:INSEAD Working Paper Series 43,2002.

[2]Pohle G,Chapman M.IBM’s Global CEO Report 2006: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Matters[J].Strategy and Leadership,2006,34(34).

[3]Johnson M W,Christensen C M,Kagermann H.Reinventing your Business Model[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8,86(12).

[4]Chesbrough H,Rosenbloom R S.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Xerox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off Firm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2,11(3):529-555.

[5]Magretta J.Why Business Model Matter[J].Havard Business Review,2002,80(5):86-92.

[6]王翔,李东,张晓玲.商业模式是企业间绩效差异的驱动因素吗?——基于中国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ANOVA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0(5):20-26.

浅析创业板企业高价发行之缘由 第8篇

对于如此之高的发行市盈率, 市场人士纷纷提出了质疑, 甚至有些本想参与申购创业板企业的中小投资者对其只能望而却步了。那么, 支撑创业板公司高价发行的原动力是什么?如此之高的发行市盈率有没有其合理性?

一、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以及对于新事

创业板市场, 顾名思义, 着眼于创业, 是为了适应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市场, 又称二板市场, 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场, 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NASDAQ (纳斯达克) 市场。与主板市场只接纳成熟的、已形成足够规模的企业上市不同, 创业板以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 具有上市门槛低、信息披露监管严格等特点, 这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它的高价发行与其自身特点密不可分。

首先, 创业板市场新股发行的定价采用的是市场询价方式。这种方式确定新股发行价格一般包括2个步骤:

第一, 根据新股的价值 (一般用现金流量贴现等方法确定) 、股票发行时的大盘走势、流通盘大小、公司所处行业股票的市场表现等因素确定新股发行的价格区间。第二, 主承销商协同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进行路演, 向投资者推介该股票, 并向投资者发送预定邀请文件, 征集在各个价位上的需求量, 通过对反馈回来的投资者的预订股份单进行统计, 主承销商和发行人对最初的发行价格进行修正, 最后确定新股的发行价格。从第二个步骤可以看出, 路演推介是直接面向市场以征集市场需求量, 如果市场上对创业板公司存在着大量的需求, 就一定会推高其价格。供不应求, 则价格上升, 供大于求, 则价格下降。从这一点上不难发现, 这10家创业板企业相对于整个中国证券市场而言, 可谓是“稀缺资源”了。据统计, 截至10月9日,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867家, 深圳证券交易所764家, 其中中小板297家。因此, 这10家创业板公司的发行上市, 必定会吸引整个证券市场的目光, 并吸引大量资金参与其中。

其次, 一种新事物的出现, 必定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强烈关注。而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 就有着“逢新必炒”的历史传统, 基本上每只新股发行上市后都要被庄家疯炒一把。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首批中小板公司上市当天的表现情况。新八股首日的平均涨幅达到了130%。

此外, 2009年上半年证监会启动了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 并重启了暂停近10个月的IPO。而IPO重启后最先发行的3家中小板及一家主板公司, 其上市首日的强劲表现也大大出乎了许多投资者与市场人士的意料。

根据以上统计数据, 可以预计, 创业板在开闸之初也会受到各路资金的热烈追捧, 首批上市的公司极有可能在上市首日遭遇爆炒。而在市场询价的机制下, 对于这批创业板股票的大量需求促成了其较高发行价格及发行市盈率。由于参与询价的机构普遍会认为, 既然这些股票上市首日受到炒作的概率很大, 几乎没有破发的可能, 那么一定存在着大量的需求。于是, 各个机构投资者为了获取更多的配售股份就会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报价。这样一来, 发行价格就会定得很高, 甚至偏离公司的内在价值。

二、行业增长预期较强

根据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办公室的相关资料, 截至9月10日, 149家已受理企业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等行业, 占比约为68%。其中, 电子信息业占149家企业的37%、生物医药占10%、新材料占12%, 制造业占比约为15%。此外, 还包括部分新能源、文化教育传媒、现代农业等新兴行业企业。而首批发行的10家企业中, 电子信息IT类企业为2家, 生物制药2家, 其余企业则属于医疗器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电气机械、气体传感、通风与空气处理及户外用品等高科技行业。上述企业所属行业都具有明显的高科技行业特征, 在行业分布上具有创业板的明显特点。

2009年年初,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增长, 国务院审议并出台了10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 其中包括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船舶等高科技行业。

分析一下目前被众多研究机构一致看好的生物医药行业, 此行业个股在二级市场上正被炒得如火如荼。医药行业是必需性行业, 也是成长性行业, 受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小。在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产品价格相对稳定的背景下, 医药行业稳定增长较为确定。需求方面, 人口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都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目前中国卫生费用占GDP的比重不足5%, 无法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同时, 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非常大, 使得中国人均卫生费用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医疗保障程度较低。随着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 对医药类产品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另外, 随着中国医药企业营销效率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行业监管的不断完善, 医药行业的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逐步降低, 营运能力逐步增强, 医药行业税率也在降低。由此可见, 生物医药行业未来增长明确。

2008年10月, 中央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要“优先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证券监管机构也多次强调, 证券市场要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企业, 对于符合条件的, 将不受额度、家数的限制, 准予优先上市。从上述《决定》可以看出, 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高科技公司在发行上市、配股和增发新股方面优先于一般公司。

综上所述, 首批10家创业板公司所属的行业既具有高科技行业的特征, 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 而且这些行业未来增长明确, 因此置身其中的企业必将受惠于行业的高景气度。

三、具备创新型、高科技企业的高成长性

(一) 非线性高成长

作为创业板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特锐德受益于国家铁路投资, 公司订单充足, 产能利用率连续3年高于170%, 铁路电气化进程为公司盈利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公司的客户主要集中在铁路、电力、煤炭行业。从各行业的营收占比来看, 铁路行业的产品营收占比最大。未来中国在铁路建设里程和铁路电气化率方面均会有大幅提升, 这为公司盈利成长提供了保障。

作为制造业公司, 汉威电子是国内气体传感器、检测仪表设计制造的龙头企业。公司拥有较宽的产品线, 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生产半导体、催化燃烧、电化学和红外光学4大类气体传感器的企业。公司的营业收入由2006年的2909.79万元, 增加到2008年的9733.14万元, 增长幅度为234.50%, 复合增长率为82.8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由2006年的732.52万元, 增加到2008年的2964.84万元, 增长了304.75%, 符合增长率为101.18%, 体现出很高的成长性。

另一家制造业企业南风股份受益于核电建设, 这2年业绩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近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净利润的年增长率平均为76.42%、92.15%和163.51%。虽然南风股份的发行市盈率高达71.53倍, 名列首批10家企业之首, 但公司的主营产品通风与空气处理设备将保证公司的业务在未来继续保持高速平稳的发展。这是因为公司的风机设备主要应用在核电、地铁、公路隧道等领域, 而国内未来几年正是此类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期, 这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 企业商业模式新, 新型业务层出不穷

发行规模位列10家公司之首的乐普医疗的核心产品血管内药物洗脱支架, 其毛利率保持在80%以上, 而公司是目前世界上第3家拥有这项技术的公司。相对于高毛利率, 公司生产的心血管支架的价格仍然比国外产品低很多, 价格优势是最大竞争力。此外, 乐普医疗所处的行业高速发展, 公司前景被市场看好。

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卖复印机起家立业的, 虽然它所处的行业是传统行业, 但公司力求在传统中创新。公司的产品不仅仅是办公设备, 更多的是一种服务, 一种办公设备应用的系列整合方案。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通过专业的外包服务管理体系, 帮助客户优化并运营其办公文印、视音频会议等系统。其服务团队在客户现场驻场或巡视, 帮助客户运行办公信息系统, 使客户的办公更加高校, 同时带来节约纸张、节能减排等环保效益。世界500强中已有85%采用了文件管理外包服务, 而国内目前尚不足6%, 发展潜力巨大。

上述分析表明, 创业板企业的创新与具备高成长性的特点是支撑其高价发行的最大动力, 市场给予其高溢价反映出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

诚然, 风险与机遇并存。投资者通过创业板投资创业企业, 固然可以分享企业高速成长带来的超额收益, 但也要注意到, 创业型公司既有自主创新能力强、业务模式新的特点, 同时也存在着规模较小、业绩不确定性大、经营风险高等特点, 因此, 创业板市场整体的投资风险也要高于主板。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炒作, 应当对创业板抱着谨慎与冷静的态度, 学习和掌握相关规则, 充分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理性参与创业板投资。

参考文献

[1]、Howard H.Stevenson, H.Irving Grous-beck, Michael J.Roberts, Amarnath Bhide.新企业与创业者[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郭金龙, 林文龙.中国市场十种盈利模式[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徐国良, 王进企.业管理案例精选精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4]、玫·笛德, 约翰·本珊特, 基思·帕维特.管理创新:技术变革、市场变革和组织变革的整合[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广西中小企业创业板融资探讨 第9篇

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 是指专为暂时无法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2009年10月, 创业板在我国资本市场正式启动。创业板企业的定位是“两高六新”, 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这些企业正是中国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的因素, 通过为其提供强而有效的金融支持, 可增加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潜力。

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 创业板的推出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宏观上看, 创业板的推出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助于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体系;从微观上看, 创业板的融资功能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非常重要。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冲击很大, 但一些商业银行出于风险考虑对中小企业惜贷, 中小企业迫切需求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同时, 中小企业也是未来中国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 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下, 推出创业板也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对解决就业问题意义重大。

首批在创业板上市的28家企业分布在16个省市。其中, 北京有6家;浙江、广东、四川各有3家;上海2家;东北有1家;甘肃和陕西各有1家。广西企业还没有在中小板上市, 本文通过比较广西企业在中小板的融资情况, 对创业板设立对广西中小企业的影响进行探索。

1 创业板的设立对广西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

据统计, 截至2008年12月, 广西中小企业共有 (含工商个体户) 119.4万户, 占全区企业总数的99%, 完成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5%, 比上年同期增长4.5%。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中小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17.9亿元, 增长20.8%, 对全区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62.8%, 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14.7%, 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和利税均超过全区一半以上, 提供75%的就业岗位。

2008年广西自治区经委对全区1119户规模以上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书面调查统计现实, 有30%的中小企业表示能从银行获得贷款, 40%认为较难从银行贷到所需款项, 30%表示无法融资。这1129家企业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317.8亿元, 占全区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42.8%, 资金缺口为450.9亿元。中小企业的对广西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与其所处的融资环境极度不相称。

虽然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区政府和各大商业银行都积极的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帮助, 但是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 金融机构并不会轻易放贷款给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及融资渠道偏窄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创业板的推出, 为广大的中小企业, 尤其是中小科技型的企业带来的了融资新希望。

1.1 可以增加中小企业的信用。

中小企业在积极申请在创业板同时, 可以促进广西中小企业经营运作的规范化和信息披露的及时和有效性。加上上市的宣传效应, 这将会增强中小企业的信用, 从而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贷环境。

1.2 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快速成长。

就首日在创业板挂牌交易的创业板企业来看, 平均市盈率高达50多倍, 这有助于中小企业的保值和增值;同时, 通过在创业板上市, 中小企业还可以获得战略合作伙伴, 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1.3 可以趁创业板之际, 积极的吸引风险投资来桂。

创业板的推出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也激发了风险投资的积极性。广西应趁此机遇, 大力吸引风险投资入桂, 帮助处于成长初期但是有成长潜力却缺乏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做优做强。

2 广西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现状分析

2.1 广西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现状目前广西拥有上市公司

26家, 其中在上海、深证A股市场上市的有22家, 中小板有4家, 广西上市企业总市值占全国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1%。其中2007年莱茵生物作为广西第一家中小企业成功登陆深圳中小企业板块, 接着广陆数测也成功上市, 随后因为众多因素 (股市下跌, 国家停止新股发行) 的影响, 直到2009年6月18日, 桂林三金药业才获得IPO重启后的首张发行批文。

广西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融资规模较小, 历年来通过资本市场累计募集资金占全国资本市场累计募集资金总量29365.70亿元的0.47%, 与上市公司家数在全国占比1.6%不相配;平均每家融资额为5.52亿元, 不到全国平均每家上市公司融资额的1/3;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低, 2004年以来, 平均每股收益和资产收益率,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导致广西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融资能力较弱。十多年来, 广西上市公司再融资额约占总融资额的46.93%, 而IPO占比为53.07%, 其中反映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股本扩张能力的增发新股募集资金占比仅为13.34%, 融资结构明显不合理。

另外, 自2006年以来, 广西上市公司历年累积的风险集中爆发。有4家上市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交易法规被证券监管部门正式立案调查, 1家上市公司被非正式调查, 另有2家上市公司涉嫌业绩造假或信息披露违规正面临立案调查, 总被立案率高达20%, 潜在立案率高达28%, 投资者不断投诉引起了媒体广泛关注, 严重影响了广西上市公司形象。

目前, 创业板的推出给中小企业尤其是具有高成长性的公司提供了新的融资平台, 深入研究中小板与创业板的区别有助于广西中小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

2.2 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的区别

第一, 财务门槛低。创业板要求拟上市的企业最近两年连续盈利, 总额不少于1000万元, 而中小企业板则要求最近三年连续盈利, 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创业板要求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 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而中小企业板要求最近三年营业收入不少于3亿元。

第二, 发行规模要求小。创业板要求企业上市后总股本不低于3000万元, 而中小企业板最低要求是5000万元。

第三, 对投资人的要求较高。创业板要求建立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投资者准入制度, 向投资者充分提示风险。据有关数据显示, 截止到2009年10月23日, 在创业板获得首发上市的28家企业中, 有70%的拟上市企业属于高新科技创新型企业, 而且绝大部分都获得过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这类企业虽然在目前看来整体素质比较高, 投资者固然可以分享企业高成长所带来的高收益, 但是也面对技术研发周期长、产品创新跟不上市场的需求、管理不善等原因最终会面临退市的风险。那么这就要求投资者有风险甄别能力, 能够为保护的自己的利益而理性投资。

第四, 创业板制定了严格信息披露和退市机制。因为投资于创业板的总体风险要高于中小企业板市场, 而且创业板的上市公司盘子比较小, 容易被投机和炒作, 为了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以及金融市场的正常的秩序, 深交所建立了上市首日三档停牌制度;在信息披露方面强调了重点披露创业板风险因素的理念, 增加了对成长性和创新能力、实际控制人承诺、核心技术和人员、偿还债务和补充营运资金的募集投向等关注点;退市制度方面, 增加了快速退市和多种退市的指标。

总体而言, 与中企业板相比, 创业板上市门槛相对较低, 更加注重上市公司的成长性, 风险较大, 容易受到大资金的追捧和炒作, 对投资者风险控制能力有较强的要求。广西的中小企业可以比照创业板上上市要求, 借鉴已经在创业板成功上市的同类公司的经验, 并结合自身的特点, 发挥后发优势, 争取有条件的企业能早日登陆创业板。

2.3 广西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滞后原因分析据证监会统计, 目

前广西有16家创业板上市后备资源企业, 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 但是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 规模相对小、数量较少、优势不明显、上市的竞争力不强。纵观最初149家创业板申报的企业以及首日上市交易的28家企业却难觅广西中小企业的影子, 原因是多方面的。

2.3.1 从企业自身来看有以下原因:

(1) 中小企业产品高技术含量不高, 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 规模小, 达不到创业板上市的标准。一些中小企业的项目技术装备水平较低, 设备的新旧程度, 技术状况以及自动化的程度等与发达地区有明显差距。广西工业中小企业分布涉及33个行业大类, 其中大多以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 像木材加工及竹藤等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食品业以及工艺美术等行业。而申报证监会的149家创业板企业当中, 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行业占比达68%, 制造业只占15%。本次首批发行的28家企业也充分体现了创业板“创新”与“成长”特点, 虽然有8家属于制造业, 但这其中生产工业机器人的新松机器人、生产节能灌溉设备的大禹节水、生产交通运输设备的鼎汉技术等都是属于创新能力很强的高端制造业。 (2) 高科技型的中小企业比较少, 在融资渠道偏窄的情况下, 缺乏风险投资的支持。在引入风险投资方面, 广西目前只有几家中小企业 (广西开元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 引入了风险投资, 引入风险投资融资在广西还属是少有事物。目前进入创业板发行阶段的28家企业, 其中有23家企业曾获得VC (创业投资基金) /PE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投资, 占总数的82.14%。据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的统计数据显示, 在曾获得VC/PE投资的23家创业板企业中, 有3家曾获得外资创投机构投资, 其中北京乐普医疗获得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旗下Brook公司投资;爱尔眼科获得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 (IFC) 813.67万美元的长期融资;银江电子获得英特尔投资的注资。 (3) 企业经营的观念保守, 创新力不足, 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意识淡薄。广西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家族式企业, 认为改制上市就会打破现有的所有权结构, 影响对公司的控制权。虽然有部分企业积极准备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但广西更多的中小企业业主都持有“小富即安”的思想, 不想通过资本市场做优做强做大, 只满足于经营现状, 认为仅靠现在的经营方式稳定的维持就行, 企业业主缺乏企业经营的战略眼光。

2.3.2 从外部环境来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广西经济发展总体滞后, 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相比, 广西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发展质量来看, 都严重落后于发达省份。在这样的背景下, 企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到资本市场融资的意识不强, 严重依赖金融机构贷款以及政策性的扶持贷款。 (2) 我区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 上市资源准备不足。相对其他发达省份而言, 广西的中小企业培育上市体系还不健全, 调整速度不够快。在推出创业板之际, 本来具备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还是在按照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标准进行培育, 没有及时转变培育机制。而我国的中小企业板块跟主板市场的区别不大, 上市门槛并未有所降低, 想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困难重重。再加上2008年受股市深幅调整、IPO停滞、发行审核节奏明显放缓的影响, 广西企业上市步伐受阻。 (3) 我区的金融协调服务相对落后。我区目前缺乏职能综合的协调服务机构, 工作力度较弱。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引导, 上市工作先进的的地区都成立了“金融办”或“上市办”, 作为政府具体办事机构, 对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资本运营等工作进行归口管理, 帮助企业策划方案, 协调各方面关系, 解决政策性障碍, 为企业改制上市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目前广西还有不少市没有成立相关机构, 企业上市基本是企业行为, 各据一方, 各自为战, 政企未能良好互动形成合力, 缺乏长期的战略规划和有序组织, 上市积极性未得到充分挖掘和调动。

3 促进广西中小企业利用创业板融资的政策建议

3.1 中小企业应该转变观念, 积极备战创业板。

广大的中小企业业主要拓展思维, 真正的了解资本市场, 利用资本市场, 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资本市场融资, 不仅仅局限在“小富即安”的农民思维。对自身条件尚且达不到创业板要求但又有强烈的上市愿望的中小企业, 应针对自身发展的情况和特点, 科学的制定和调整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 发挥自身的优势, 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并且要树立正确理性的投融资观念, 摒弃短期的投机心理, 做强做优自身, 逐步缩小与创业板要求的差距;对于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但是却未能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 要调整好心态, 继续稳定持续的经营, 等待在创业板登陆的机会, 同时还要考虑到沉没成本, 不盲目的挤进创业板庞大的申请队伍中。

3.2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在培养上市资源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培育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首先可尝试与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企业上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规范各有关部门工作职责, 协调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发展过程中的“先天不足”和“历史遗留问题”;其次, 采取多种措施, 引导和推动具备一定素质的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第三, 出台鼓励企业上市的土地出让、产权界定转让、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各项扶持措施并予以落实。此外, 探索对成功上市的企业及其高管进行奖励的方式, 进一步提高企业上市的积极性。

3.3 继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并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针对广西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性不高, 各相关的部门可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改制上市, 营造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的政策气氛, 为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强做大奠定好坚实的政策基础。2008年12月22日, 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上市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对企业上市最多给予200万元的奖励。2009年4月2日, 广西北部湾银行同意对纳入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的辖区企业, 给予每年10个亿的综合授信支持。上述优惠政策的实施, 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发行上市的积极性。可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 出台更多相关的政策, 增大优惠政策的覆盖面, 让更多的有潜力到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受益。

3.4 加大对创业板的宣传力度, 帮助企业了解创业板。

广西很多中小企业不熟悉创业板, 对创业板的知识很渴望。证监会等证券服务机构, 可通过创业板知识的宣讲会, 组织中小企业业主学习了解创业板;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学习和理解, 督促保荐人切实履行尽职调查和保荐职责, 增强诚信意识, 提高规范运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广西中小企业网《广西中小企业服务指南 (2009融资板) 》[J].广西2009.7.

[2]滕莉莉《二板市场与中小企业融资》[J]《广西金融研究》.2009.5

[3]刘春.伍勇等《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J]《财会通讯》.2009.4.

[4]吴小峰《创业板投资风险因素研究》[J]《甘肃金融》.2009.2.

创业板企业融资行为博弈分析 第10篇

一、一般融资行为博弈分析

企业在项目融资时, 都会考虑是采用股权还是债权融资, 而投资者也会考虑是股权还是债权投资, 这样就形成了企业与投资者的博弈。

为便于分析, 我们剔除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所得税影响, 并假设企业在生命期内的原有利润总额为i, 且有高H或低L两种, 又假设企业发展一个新项目需要融资总额I, 项目投入后产生新的收益R;投资者投入资金I, 也有两种选择:一是以债权形式投资, 利率为r, 其中R>I (1+r) ;二是资金投入后换取股份S。基于上述假设, 我们可将此博弈描述如下:

首先, 由“自然”决定企业原有利润状况i=L的概率为p, 其次, 当企业了解到自身的i时向投资者承诺以一定的股份S换取投资I (0

那么, 企业在利润i的前提下, 选择股权融资就要以下式的成立为条件:

那么, 联立式 (1) 、式 (2) 可得:

则在合并均衡中, 首先企业的推断一定满足q=p, 那么对企业来说, 式 (3) 在S

而对投资者来讲, 当p趋向于0时, 因为R>I (1+r) , 式 (4) 成立,

当p趋向于1时满足:

R-I (1+r) >[I (1+r) H]/R-L时式 (4) 才能成立。

直观上理解, 只有当投资者较相信企业是高利润时才能接受较低的S;否则, 就只有企业出较高价即付出更大的S时均衡才能达成。

再看分离均衡:

设低利润企业出S=I (1+r) / (R+L) , 代入式 (3)

则I (1+r) /[pL+ (1-p) H+R]

而高利润企业出S=I (1+r) / (R+H) , 代入式 (3)

得:I (1+r) /[pL+ (1-p) H+R]

此式不能成立, 即投资者不接受出价。

由此可看出, 低利润企业在博弈中往往能达成均衡而获得股权融资, 而高利润企业由于不愿以过高代价获得股权融资只能放弃股权融资或者以债权形式融资。

二、扩展融资行为博弈分析

为了叙述和计算的方便, 我们假设投资者是单一的, 并且全部以债权形式投资或股权形式投资。那么根据上述条件可推知, 这些企业都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只是盈利有高有低而已。于是, 我们设投资总额为I, 利息率为r, 股权投资下的企业留存收益率为d, 再假设企业的盈利水平为i (i>r) 时的概率为P (0

债权融资企业收益函数Ue=PI (i-r) + (1-P) 0

投资者收益函数Ui=PIr+ (1-P) Ii'

股权融资企业收益函数Ue’=PIid+ (1-P) Ii'd

投资者收益函数Ui’=PIi (1-d) + (1-P) Ii' (1-d)

那么, 根据博弈双方都是“理性人”的假设, 企业和投资者的行为都是理性的, 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而在融资行为选择的过程中, 企业和投资者的战略都有两个, 即债权融资 (投资) 和股权融资 (投资) 。于是, 企业和投资者作为理性人都会权衡两种投融资行为的收益变化, 并选择收益最大的战略。因此, 如果企业和投资者都愿意以股权融资 (投资) , 其收益必须同时满足Ue’>Ue、Ui’>Ui。经计算1, 可得:

联立 (5) 、 (6) 得:P无解。

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与投资者都选择“股权融资 (投资) ”的战略均衡无法达成。其中的经济学意义也很容易理解。对企业而言, 当P值较大即为高盈利水平 (盈利率为i) 时的概率高时, 企业就不愿意进行股权融资, 因为企业将失去剩余控制权。而只有P较小即为低盈利水平 (盈利率为i') 时企业才肯进行股权融资。对投资者而言, 当P值较大时, 当然愿意持有股权分享更多的利润, 而当时低盈利水平时, 获得利息却是更稳妥的收益, 并且一旦企业资不抵债进行破产时还可以优先获得清偿, 大大降低了风险。

三、创业板融资行为博弈分析

然而, 在创业板市场中, 众多企业纷纷选择股权融资, 而投资者更是趋之若鹜, 且估值居高不下, 这其中又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 这主要是由于创业板的制度环境现状, 使得投资者的博弈收益函数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由于企业一旦在创业板成功上市, 所有投资者包括原始投资者和一级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可以全额退出并且获得数倍甚至数10倍于原投资额。那么, 上市后企业的收益函数没有发生变化, 但投资者的收益函数发生了变化:

Ui”=XI, 其分红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XI>>I, 故Ui”>Ui一定成立, 并且0

于是, 只要满足式 (5) , 即:

可以看出, 在P较小时, 企业盈利水平较低时均衡更容易达成。

由此可看出, 由于创业板制度设计的缺陷导致的非理性行为使得那些盈利水平低的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产生了均衡。可想而知, 最终二级市场接手股权的散户投资者承担的风险是多么巨大。

综上所述, 创业板的推出使得中小企业融资获得了便捷的途径, 但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 二级市场的众多投资者承担了不应有的风险。如果要使风险降低, 散户投资者只能是期望企业的效益转好, 而企业的效益并不会因为原先是债权融资, 现在在创业板股权融资而转好。相反, 由于是股权融资, 企业更加没有使效益转好的动力, 因为企业愿意进行股权融资的条件是P的值比较小, 既然企业愿意进行股权融资, 其更多是低效率的、低盈利水平的。因此, 上市圈钱, 业绩下滑, 高管套现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么, 要解决创业板的诸多怪异问题, 只有从改变投资者的收益函数上入手, 打破投资者的高额固定收益, 如推行退市制度等等, 使得投资者不愿意对高风险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并倒逼出发行体制的改革,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创业板的诸多离奇现象。

摘要:创业板的推出使得中小企业融资获得了便捷的途径, 但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 二级市场的众多投资者承担了不应有的风险。从一般融资行为出发, 以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创业板融资行为进行剖析发现, 创业板“三高”现象是因为一级市场投资者的高额固定收益预期及二级市场投资者承受全部风险所造成的, 只有从改变投资者的收益函数上入手, 打破投资者的高额固定收益, 推行退市制度, 使得投资者不愿意对高风险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并倒逼出发行体制的改革,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创业板的怪异问题和诸多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创业板,企业融资,博弈分析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吉本斯/高峰.博弈论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北京:三联出版社, 1996

谁是创业板的基石企业家 第11篇

市场在第一季度大幅震荡,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创业板。当初被看好时,大家认为它是“神”,而现在市场上的不少投资者又认为它是“渣”。

在这样的一个波动幅度如此大的市场中,投资者最想寻找的是稳定的价值。在创业板当中这些价值指的就是那些能够持续呈现成长性的个股。这种持续的成长性不是一两年的短期观察,而是必须在这个市场中经历过至少三个完整会计年度的个股,这样的成长才可信,或者说真实度比较高。

今年《英才》推出了关于创业板中2009-2011三个年度上市的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的调查(《三年看老?被撑大的创业板》),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上市的创业板公司能够实现净利连续增长的有10家,2010年这个数字是12家,而2011年上市的由于经历的时间相对短,所以有32家企业还能够保持净利的逐年增长。

在持续表现良好的54家公司(2009、2010、2011三年连续成长的企业数加总是54家)背后是他们的创始人、领导者,甚至有观察家认为,没有他们,就没有如此优秀的业绩。所以此次《英才》记者从净利连续增长的54家公司中甄选出30人,这30人既是所在企业的核心也是创业板成长的基石。

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邦|爱尔眼科董事长

他是湖南人,但是有着上海人的儒雅。这样的性格使得陈邦在经营企业时显得非常“内秀”。经历过波折,方能锻炼真功夫。爱尔正在开创自己的新未来。

陈海斌|迪安诊断董事长

迪安诊断从事医学诊断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自上市以来业绩非凡,2015年更是实现了三成以上的净利润增长,陈海斌作为领军者功不可没。

陈奇星|长盈精密董事长

这家公司从事手机配件业务,在如今的移动时代,手机的迭代速度让配件公司乘势而起,长盈精密也正在风口之上。

陈雁升|互动娱乐董事长

说起互动娱乐你可能不知道,但是说起星辉车模投资者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现在这家企业正在陈雁升的带领下向综合娱乐用品方向发展。

邓冠华|阳普医疗董事长

在武汉大学化工化学研究所担任所长这段经历,为之后他从事健康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他带领企业正步入稳定增长期。

杜成城|万顺股份董事长

万顺股份从事中高档包装印刷用纸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业界顶尖的环保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另外杜成城个人还投资了养殖场,进军绿色农业。

高树华|常山药业董事长

当过官,做过宣传工作,最终选择了做一个医药企业董事长。他对做企业有着明确的认知。做企业就是要赚取利润,做药企就是要做良心药。

黄巧灵|宋城演艺董事长

这家从事主体文化运营及投资的公司最近的大新闻恐怕就是收购六间房了。更重要的是,从公司2015年的业绩来看,依然给投资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贾跃亭|乐视网董事长

将乐视的“生态思维”发展到极致,目前无论在影视、体育乃至汽车领域,都能看到乐视的身影,可以说,乐视网的未来值得期待。

梁允超|汤臣倍健董事长

他并不是经常出现在媒体当中,但是汤臣倍健的产品却家喻户晓。他很多时间住在香港,公司稳健前行。

刘雷|三聚环保董事长

这家生产脱硫、脱砷净化剂企业的董事长刘雷有着丰富的从商经验。之前其从事房地产,而在关键时刻又投入环保产业,可谓嗅觉一流。

刘正军|永清环保董事长

他是环保专家,在他的带领下,永清环保上市以来实现逐年连续递增,更在15年实现几乎翻番的业绩,未来几年这一势头几乎不可阻挡。

穆来安|凯宝药业实际控制人

他是凯宝药业大股东,同时还是新谊药业董事、联谊制药董事、凯宝化工董事和四川凯宝董事。他的信条是:做药就得做好药。

瞿建国|开能环保董事长

瞿建国是创业板的新人,但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老兵。他是上海老八股申华实业的创始人,更是上海滩有名的慈善家。

盛发强|探路者董事长

他更像是一位逍遥的侠客,纵情于高山大川之间。他创办并带领公司在上市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增长率一度高达50%以上。他做强了一个企业,更开创了户外运动的新风气。

宋礼华|安科生物董事长

这是一位留德归来的学者,这是一位生物医药的专家,他就是安科生物董事长宋礼华。安科一路走来,一路改制,现在宋礼华正在加紧步伐迎接未来。

王长田|光线传媒董事长

没错,这也是一家自上市以来净利润连续增长的公司,2015年持续此态势。2016年呢?相信有《美人鱼》的票房在,光线传媒也不会太差。

王代雪|北陆药业董事长

1992年投资创建北陆药业前身北京北陆医药化工公司并出任总经理。之后经过数年苦心经营,最终在创业板上市,上市后企业业绩连续增长。

王辉|银江股份实际控制人

他是一个爱玩的人,作为银江股份的大股东,他出身银行家庭,但却最终选择了自主创业。现在他以股东的身份影响着公司全局的发展方向。

王宁|神州泰岳董事长

毕业于河北大学的他本可以在教育界拥有自己的天地,但是软件方面的才华使得他最终选择了神州泰岳这条路,现在看来,这条路选对了。

王飘扬|万邦达董事长

这家为煤化工、石油化工、电力等下游行业大型项目提供工业水处理系统的企业生逢其时,企业2015年的业绩同比增长在45%以上。

王跃林|硅宝科技董事长

你很难说他到底是企业家还是学者。他非常健谈,而且专业知识丰富。直爽的性格使他在企业圈拥有非常好的人缘。硅宝科技在他和其他大股东的带领下正在转型。

王中军|华谊兄弟董事长

他是企业家还是画家?这个问题恐怕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有人说他“爱玩”,但华谊兄弟现在成为中国最知名的影视公司,利润连续增长背后,影视娱乐不也是“玩”吗?

文剑平|碧水源董事长

他是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及多项专利的主要发明与设计人。正是他的专业背景及深厚的从业经验给碧水源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增长。

徐子泉 捷成股份董事长

捷成股份自上市以来净利润实现连续不间断增长,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他的努力分不开,他带领企业在广电设备这个细分领域深耕创新,独领风骚。

姚小青|红日药业董事长

曾任天津市第三医院医师,这种从医背景使他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中国一定要自己做好药。于是他带领企业完成了在上市后逐年连续增长的佳绩。

尤小平|华峰超纤董事长

华峰超纤自上市后净利润连续增长,而且不“玩”资本手段,基本每股收益也是同步逐年增长,这证明了华峰超纤务实负责的资本态度。

詹立雄|银信科技董事长

公司面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数据中心提供IT基础设施服务。他并非技术出身,而是以管理见长,在他带领下,公司上市后业绩连续增长。

郑效东|东富龙董事长

东富龙从事医用冻干机及冻干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他既是企业的领导核心,也是企业的技术核心。

朱双全|鼎龙股份董事长

这家从事电子成像显像专用信息化学品的公司自上市以来保持业绩的连续增长,可喜的是2016年,这家公司在他的带领下继续了这个势头。

创业板企业 第12篇

中国的经济日益发展, 技术和创新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 与此同时, 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面对有利的政策, 中国制造业如何抓住机遇, 改善研发投入状况, 提升公司业绩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在分析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现状的基础上, 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 在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3年的财务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改善研发投入状况, 促进企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文献综述

已有的国外研究的结论基本上都是支持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的观点, 然而, 国内研究的结论基本上是以下几种情况:显著正相关关系、不相关、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显著负相关, 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

3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现状

3.1主要的相关概念

3.1.1研发投入。研发即研究开发、研究与开发、研究发展, 是指各种研究机构、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 (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 新知识, 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 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和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活动。研发投入包括两方面的投入: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

3.1.2企业绩效。企业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经营效益水平主要表现在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

3.2研发投入现状分析

研发活动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和长周期, 也即收益跨期性的特点。根据风险与收益的对等原则, 收益是对风险的补偿, 是以更大的风险作为代价的。因此, 很多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都比较慎重。但研发投入一旦成功就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优化产品, 实现产品差异化等。

4实证研究

4.1研究假设

假设一: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假设二: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

4.2样本选取及变量定义。

4.2.1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本文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2012版, 选取深圳市A股制造业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2010年-2013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A股中国制造业公司为数据来源, 探究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本文所采用的分析数据主要来自Resset锐思数据库、深圳证券交易所等。

4.2.2变量选取及定义

4.3多元回归分析

4.3.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构建多元线性模型如下所示:

在此模型中, ROA是表示企业的财务绩效的总资产净利率, 是该模型中的因变量。研发费用支出RD, 研发资金投入强度RDC, 反映我国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状况, 是该模型中的自变量。H1表示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 H10表示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 这两项反映了企业的股权集中度;Size表示企业的规模, 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表示;Lev表示资产负债率, 是用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来计算的;NPGR表示净利润增长率, S1表示股权性质 (是否为国有或国营控股) , Year表示年份变量, 这些作为该模型的控制变量。此外, β0表示回归常数, βi代表待定参数, з是随机误差。

4.3.2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及分析。本文使用SPSS和R软件对我国2010年-2013年的深市创业板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表2所示:

对表2方差分析及回归系数估计进行分析, 可以看到:多元回归的调整R2为0.212, 方差分析的F值为15.398, P值为0.000, 说明所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拟合情况比较好, 可信度比较高。所构建的模型中, 研发费用支出、研发资金投入强度、股权集中度H1、股权集中度H10、资产负债率以及净利润增长率的多元回归检验的P值都小于0.05, 所有的VIF都在2左右, 则说明多重共线性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该模型具有典型的统计学意义。从相关系数的大小及符号方向来分析, 可以看出:研发费用支出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和股权集中度H1与企业绩效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股权集中度10和净利润增长率都与企业绩效呈现显著的正

4.3.3稳健性检验。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 多元回归的调整R2=0.266, 方差分析的F值=18.448, P值=0.000, 说明拟合度依然挺好;研发费用支出、研发资金投入强度、股权集中度H1、股权集中度H10、资产负债率以及净利润增长率, 他们的概率P值都小于0.05, 则所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成立。只是“企业规模”和“股权性质 (是否国有) ”的P值分别为0.778和0.498, 没有通过此次检验。从相关系数的大小以及符号方向分析, 可以看出:研发费用支出与企业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H1和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股权集中度10和净利润增长率都与企业绩效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规模与企业绩效表现为正相关关系, 但并不显著;股权性质 (是否国有) 与企业绩效表现为负相关, 但相关性并不显著。

总体而言, 企业规模及股权性质 (是否国有) 没有通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规模与企业绩效表现为正相关关系, 但并不显著;股权性质 (是否国有) 与企业绩效表现为负相关, 但相关性并不显著。

过稳健性检验。按企业规模的大小把样本缩减10%后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时, 研发费用支出、研发资金投入强度、股权集中度H1、股权集中度H10、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以及净利润增长率和股权性质与总资产净利率的多元回归分析与缩减样本前的分析并没有多大改变。我们可以说, 本文所设计的多元回归模型基本上通过了稳健性检验。

5研究结论及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研发投入对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 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支出与ROA正相关,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显著相关, 净利润增长率与公司绩效呈现显著正相关, 而研发资金投入强度与ROA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

根据以上实证分析结果, 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 提高研发效率, 降低研发风险, 使得研发支出更有价值。鉴于研发活动的长周期与风险性, 我们要想真正地使研发费用投入变得有价值, 就应该在进行研发之前, 做足够的调研和充足的准备。第二, 倡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的系统研究机构。尽管众多企业都意识到研发是创新的关键, 对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尤为重要。但是目前, 我国很多企业都没有自己健全的研发机构, 再加上缺乏专业的研发人员来做指导。第三, 规范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披露状况, 使研发支出披露更加透明化和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刘飞.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3.

[2]李凯.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 2013.

[3]骆英.贵州省六盘水市研发活动现状与对策[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4 (7) :32-35.

[4]王贞.股权激励、R&D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

创业板企业范文

创业板企业范文(精选12篇)创业板企业 第1篇关键词:筹资,投资,资金管理,创业板企业一、中小企业发展情况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