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部门管理范文
教导处部门管理范文第1篇
那天我同您说辞职时,您一脸的无奈,您多次问我为什么,我只给了您一个最简单的理由,那就是这里上下班不方便。其实当时我就很想同您说出我真正的理由,可是我还是害怕,害怕会因为我的逆耳之言刺伤您那高尚的威严,今天我把它写下来,看是否有机会发给您。
其实按常理推测,作为负责财务部门工作的中层管理人员,在公司做得时间越长,应该说越是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越发会受到公司的重用,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当然,却使公司在管理上有何不足,中层管理者都是有责任去推动并改善的,可我却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偶尔想想有种觉得自己是在逃避现实的丝丝惆怅(逃避现实的跳槽是最不明智的),可回头一想,曾经也尝试过,尝试我作为一股中层的力量来推动并改进我们的现有的管理模式,但那些尝试还是很大部分都挫败了。那一次次的挫败,使我的心麻木的在本公司再也很难找得到激情,我怀疑如果还不给自己选择更多一点的挑战,我终将会在公司被沉沦,这种看似轻松的工作模式,使的我心常常找到不到方向,恰似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温和,很可能会将我推向社会的淘汰品之列。
我提议过,不应该将仓库和采购部并成物料部,统一有采购部经理来统领.
我提议过,公司的成本核算应紧跟生产进程,要将一切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实时归集,要生产部门每天做生产日报表
我提议过,要仓库即时将发生的收发料单据送到我们财务部,让我们紧跟物料信息,可很多时候,我们收到的却是前半个月发生的业务.
我提议过要将公司的采购单价和销售单价到我们财务部来备案,以便于我们在收付款时进行核对,
我提议,要我们部门来跟踪销售发票的事,就必须要我们来计划付款行为,这样我就不信那么多的采购付款收不到对应的发票
还有,我提议过
我不想说了, 总有那么多的不规范,总有那么多的风险隐藏在我们的业务操守中,你美其名曰的筹划,却让我每个月都会在那种违规的业务中带着风险绞尽脑汁。我承认,财务部门是一个信息集中中心,通过财务数据可以轻易看到经营环节中的不足,流程设置的缺陷,可我觉得这业务本身都是不合理的,就是真把头发都想白了,那还是违法的,风险和收益的对冲,边际收益无乎为零。总是从事一些没有意义的活动,人很容易变得麻木。筹划应该穿插来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应该是事前计划,事中调整,事后总结,而我们却总是在做事后弥补,总有一些原因使得我拟出的流程改善建议被扼杀或中途流产。
公司刚把我引进来的时候,您将公司当时很多管理上混乱的问题都跟我坦诚相对,并就你规划中的管理模式,希望得到我财务角度上的支持,你希望我不仅懂得如何做好一盘帐,更多的希望是我能通过财务手段,本着成本节约,扩大利润的原则来协调各相关部门,对公司的相关流程取到一定的监控作用,那意思就是说我应该有大局的眼光通过财务信息来参与管理,可做下来之后,我发现,一个人想的、说的和做的完全可以是一万八仟里的背道而驰,这使我很懊恼,甚至于还在怀疑我自己,我很遗憾,我的到来没有给公司管理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提升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主义而已。
教导处部门管理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繁荣稳定发展,各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不断进步,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逐渐形成。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部门应严格秉持创新意识和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建设经验,从而帮助企业破解管理难题、提高管理效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基于此,本文将对现阶段企业内部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
关键词: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企业发展
近几年来,在国家政府政策的大力引导下,现代企业纷纷在全面预算管理和决策支持管理思想的健全方面注入了大量精力,现阶段的预算管理工作基本已经覆盖战略规划、目标设定、预算控制、监控调整等诸多模块,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经营效率大幅度提升。所以,企业方面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经营控制为目标,以预算指标体系为核心,系统性规划企业管理工作流程,优化管理水平。
一、全面战略预算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全面战略预算管理是我国企业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探索,是一种相对高级的预算管理形态。具体来说,战略预算管理的创新要点在于重塑预算流程组织、改善企业价值链,借此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情况、凸显企业的市场价值、提升企业的综合评价效果。这种新型预算管理模式以战略导向为出发点,有效地克服了传统预算管理形态中的一系列弊端,对于现代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意义深远。
和传统的预算模式相比,战略预算综合具备动态作业性和战略导向性等根本特征。其中,动态作业性主要是指基于战略理念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依旧沿袭作业管理法的基础,但是却对战略目标的制定规则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得战略意图更加符合企业当前阶段的发展规划,并渗透到各个作业环节。而战略导向性则重点指战略理念贯穿于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并成为该项工作的唯一纲领和目标,成为优化企业经营行为的重要管理工具,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以及规定制定中所面临的风险实现有效防控,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流程进行持续优化,从而大幅度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整体水平,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
二、企业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短板问题
客观来说,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现代化市场环境中已经展现出了较强的不适应性。结合近几年来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来说,传统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短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决策层人员重视度不足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热衷于通过对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下一阶段的预算目标,并以此为基准制定目标成本值以及目标利润值,为后期管理提供依据、指明方向,也便于及时调整企业方向策略与方向,但是,传统全面预算管理权力集中于由企业的財务部门,决策层人员对这一问题的不重视将直接导致后期预算管理状况频出。整体来说,现阶段的企业预算管理总是对特定的漏洞进行补齐与完善,却不曾一步到位地健全管理体系,导致业务管理、资金管理、人事管理、信息的管理等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容易出现各个部门单独作战的现象,所以,企业的决策层人员应秉持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的现代化管理理念,提升对该项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视程度。
2.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结合现阶段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情况来说,绝大多数企业都缺乏系统化和战略化的预算管理体制,无法实现对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资源配置和利用情况不尽如人意。而且,企业方面的预算管理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其他部门和岗位的参与度都相对较低,预算管理工作间的作业协调度不足,无法形成战略驱动式的业绩。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可以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集权式的分权制度,这也就意味着该项工作的落实既不能脱离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要确保责任和权利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可见科学健全的预算管理体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
3.不注重预算控制
绝大多数现代企业在组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习惯于将侧重点集中在预算的编制管理方面,而对预算的控制以及考核评价工作的执行力度却不尽如人意,导致最终执行效果和预期成效相差甚远。除此以外,部分企业并不重视对其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不会为该项工作专门出台制度标准、设置单位部门,从而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仍旧存在明显的漏洞。
4.缺乏科学的预算跟踪评价体系
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只关注于预算编制工作,并没有构建完善的预算控制指标,从而使得企业不能对预算控制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缺少预算跟踪评价系统会导致企业无法对预算执行完毕后的效果分析和工作分析,不能根据反馈的问题来调整和改进预算控制工作。企业将预算控制工作内容进行分解和下放到不同的工作岗位,然后利用科学化的预算跟踪评价体系,能够将预算控制管理工作更加细分化,清晰化,让企业能够及时获得预算控制工作效果反馈,以便于决策层做出合理化的安排。
三、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体系构建
为了针对性地对现阶段企业预算体系进行根本性完善,企业方面必须出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融入战略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科学的财务预算工作。具体来说,现代企业应从如下方面健全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优化全面预算管理内容方法,从而使得预算管理工作的职能能够被充分发挥。
1.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循环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循环体系是当前阶段比较具有可行性的一种预算管理体系构建方式,其主要包括预算目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控、预算考评等五个维度的内容。首先,预算目标的制定在整个全面预算管理循环体系中具有核心指导作用,是战略导向下企业展开编制预算工作的前提基础。在制定预算目标时,相关部门人员必须切实参考企业各个时期的发展走向以及具体的方针政策,从而制定更为合理的指标。其次,预算编制重点强调将预算目标中所涉及到的各阶段任务进行分配,将长期的预算目标分解为短期的预算单位,从而大幅度提升企业长期经营方针的实现可能,提升年度预算和业绩合同的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负责预算管理的单位人员需要统一预算原则、明确职责分工,并设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和奖惩制度,确保涉及到预算管理的工作人员都能各司其职,以极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素养投入到系列工作中。再次,为切实提升全面预算管理循环体系的构建效率,企业方面有必要以一年为单位编制预算草案,并由相关负责部门以及决策层人员进行反复协商和审批,确保企业预算管理目标的现实性与科学性。最后,在执行预算管理工作过程中,企业方面要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循环体系制定预算调控和预算考核制度,加强对各方人员的日常监督和调控,以便在突发问题出现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弥补。
2.完善全面管理组织体系
作为履行企业预算管理职能的责任主体,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必须积极完善全面管理组织体系,确保整个机构始终处于高效运转状态。客观来说,预算组织机构的合理性和预算管理循环体系的周密性息息相关。在战略导向下,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分别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部等组织机构,促使其分别负责组织开展不同领域的预算管理工作。首先,企业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应重点负责预算目标编制和预算考评工作,为全面预算管理循环体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正常情况下,企业的预算管理委员会成员是企业的各部门领导,相关人员在遵循企业预算编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应结合企业本年度的发展规划,拟定预算编制管理目标,并对预算部门所提出的相关方案进行调整与审批,给出相应的考核和奖惩意见,确保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构建方向的正确性。其次,企业的预算管理部则重点负责预算执行和预算调控环节,侧重补齐全面预算管理循环体系中的问题短板。所以,在设置该机构时,应尽可能对人员的职责进行精细化分工,既要有人员负责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案编制、报告拟写,也要有人员负责预算编制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同时还要求专业人员从事相应的编制、审核、汇总工作,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进度进行分析与调整。
3.调整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内容
在市场战略导向下,企业方面尽快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重塑夯实基础。首先,根据现代化管理理念,相关部门人员可以尝试使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制定战略雏形,并借助平衡计分卡原理将高层决策融入到企业的日常预算管理工作中,把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性要素。其次,企业的预算管理部门人员应结合企业发展的具体时间点制定富有弹性的战略目标,确保企业的各项发展战略规划均为最终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服务。再者,相关机构应该对各时期的战略计划行动和资源需要进行大致预估,确保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为每一阶段业绩指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最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企业的监督机构对预算执行情况展开定期监督和调控,这就意味着其必须将企业业务流和资金流的动态监控作为要点内容,建立内部结算中心对其进行组织控制,将责任匹配到个人,避免出现低级的工作失误。
4.制定科学战略规划
在组织开展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决策层人员必须认识到科学战略规划的制定是该项工作的起点。由此,相关机构部门应从企业战略职能以及战略实施规划等几个角度展开深入分析,实现量化管理。随着我国现代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将技术创新与结构调整作为核心发展目标,追求科技化和平台化的发展方向。所以,企业方面完全可以分别量化为中长期业务区块链建设、技术升级等长期规划,切实提升企业的负债能力和利润预期,确保企业的资金流和业务流失处于高水平状态。与此同时,企业应聘请专业人员对其业务规划展开敏感性分析,对包括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单位成本、净资产收益率等在内的参数指标进行精确评估。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目标过程中,相关机构部门必须着重考虑客户流量、单位成本、利润总额、平台建设规模、技改投资规模等关键绩效指标,尽可能不要出现规划性漏洞。在此基础上,则可以结合企业的世界发展需求将规划目标进行分解,由不同单位分别认领实现总体战略规划的任务指标,共同为企业的年度预算目标实现而贡献一份力量。
5.加强过程性监控调整
在重塑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企业方面应将该项工作作为一项持久战略。首先,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重塑需要企业各基层单位部门协同配合,需要各单位对企业的宏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趋势、客户流量展开精细分析,践行精细化管理理念,制定精准的业务计划,并按照预算准入的机制对最优年度预算方案进行筛选与审核,确保最终的企业年度预算方案,能够达成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发展目标。其次,在对这一过程展开监控调整时,相关责任部门可以将其细化为“执行监控”和“滚动调整”两个方面。其中,前者主要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对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而后者则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的实际发展动态,对企业预算管理预期结果和最终成效的差异展开分析,并以此为基准,对下一阶段的预算管理战略目标进行优化完善,实现对企业预算的季度滚动预测、年中调整更新。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在动态监测中发现企业的预算执行实况和既定目标出现偏差,则相关负责人员必须协助管理层迅速对相关事态做出反应,制定更加强有力的管控措施,使得企业的运转效率始终处于高水平。
6.发挥总部协调指挥作用
由于参与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重塑的单位机构众多,很容易由于各部门工作衔接的不到位而导致整个体系出现漏洞。所以,在重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工作过程中,企业总部必须对一切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统一指挥。对子公司的“供产销”和“人财物”进行集中管理,对其战略规划职能、业务进展情况以及绩效考核方式进行全面优化调整,从而推动企业整体的预算管理工作成长为战略支持工具。推进战略规划、目标设定、预算控制、监控调整等各项预算管理工作的圆满落成,预算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而且,企业的决策机构必须始终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重塑予以高度关注,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围。最后,总部在发挥协调指挥作用的过程中同样要遵循适用性的原则,对不同子集团所面临的差异性经营环境进行精确评价,对组织内外部的条件展开细化研究,结合实际市场需要对具体问题展开具体分析,选择最恰当的管理模式和手段,在大量的实践探索中拓宽企业的发展道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战略导向下重塑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企业当前阶段发展的核心方向。因此,企业方面应尽快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循环体系和组织体系,尽可能克服内外部因素对企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在创新中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促進企业基业长青。
参考文献:
[1]莫莹颖.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重塑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0):27-28.
[2]罗杰.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重塑[J].知识经济,2019(31):16-17.
[3]耿耿.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分析[J].中国商论,2018(32):103-104.
[4]李广凯.战略导向下的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基于A高校的案例研究[J].会计之友,2020(20):116-124.
[5]王雁.大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困境与优化策略分析[J].知识经济,2019(30):79-80.
[6]丁弘,汪凌,胡珊珊,刘玺.军工科研单位战略管理体系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27):192-193.
[7]石硕.浅析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实业中的构建——以RH集团预算编制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9(17):169.
[8]刘若晨.大数据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以Z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例[J].财会通讯,2019(23):101-105.
[9]邵梅媛.基于战略导向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9(13):305.
作者简介:王能军(1971.01- ),男,汉族,籍贯:四川巴中,学历:本科,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学
教导处部门管理范文第3篇
摘 要:绩效考核作为公司内部管理的科学工具,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原来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变化的市场以及差异化主体的需求。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从多维度去衡量结果的指标和企业目标值的新型绩效管理体系,逐渐受到企业实务界的重视。平衡计分卡分别从四个不同维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可量化的衡量指标,进而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分析平衡计分卡在A公司销售部门绩效考核中应用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平衡计分卡在A公司销售部门绩效考核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平衡计分卡在A公司销售部门绩效考核中应用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 绩效管理
财务绩效指标是大多数企业目前使用的绩效评价标准,然而企业有效的经营管理需要把评价的标准与企业的战略结合起来。仅仅是财务数据维度已经无法真实全面反映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从多维度去衡量结果指标和企业目标值的新型绩效管理体系,逐渐受到企业实务界的重视。平衡计分卡从财务角度、客户需求、内部运营要求,以及学习成长四个维度形成新的考核指标,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进而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A公司是一家贸易服务型公司,主要销售的产品为取得授权的商品。目前销售部门的绩效指标主要以财务数据为准,无法真实全面反映部门业绩情况,亟待做出改变。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绩效管理系统,不仅重视财务指标,更能兼顾非财务指标。同时将所有指标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够将指标量化并做出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的分析,以促使企业高效发展。
1 A公司销售部门目前绩效考核体系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A公司销售部门的工作职能主要是将公司得到经营授权的汽车按照公司制定的价格政策销售给客户。客户群体主要是以个人为主以及公司单位的商务办公用车,即直接面对商品的终端使用者。目前公司对销售部门主管的考核主要以销售业绩为主,同时销售部门一般员工的个人绩效目标为部门总业绩指标的分解。个人绩效结果与个人薪酬分配挂钩。在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价格体系趋于透明的汽车行业,仅仅以销售业绩作为目标会导致一味的低价政策,损失的不仅仅是企业当前利益,更是背离公司总体战略目标,失去持续经营的源动力。
1.1 使用的绩效指标杂而不全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运用科学的手段从不同角度对企业实现的运营结果进行考核分析,其实是对运营管理过程的一种控制行为。目前企业使用的各种考核指标的考核内容重点不突出,以及涵盖的考核内容不全面已经成为制约绩效、管理体系发挥最大效用的一大突出问题。各部门的指标制定权利下放到各考核部门。而各部门大多数只站在本部门的角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工作内容来制定指标。这就会出现使用的考核指标与企业制定的全局目标相差甚远。此时的绩效考核工作已经无法体现绩效管理的有效性,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例如:A公司销售部门的部门经理,将当月的销售量与客户满意度作为主要绩效指标。忽略毛利与账款回收率指标,会导致该部门在后期的业务中一味追求销售量,采取折价、赠送等手段达到销量与满意度指标。部门绩效完成的前提下带来的是公司整体盈利的损失。企业制定出来的战略目标一定是兼顾了公司组织架构中的各个部门及部门中的各个岗位。需要员工在专注自己工作重心的前提下保证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各自为政设计出来的考核指标是不能够全面反映总体业绩的,舍大家保小家的观念不利于公司长期战略的实现。
1.2 缺少考核结果分析且员工满意度不高
绩效考核的结果是帮助公司经营发展,而员工的发展才是公司发展的根本动力。考核指标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管理层清楚明白,更需要所有员工的同等重视。考核指标的目的除了体现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外,更多的是帮助公司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现在部分管理者只是单纯地将绩效考评结果通知给员工,甚至只是告知績效打分情况,对各个指标结果数值并未公示。例如A公司销售部门每次出绩效考核结果时都会引来员工的抱怨和不满,究其原因管理层只是告知你的绩效不达标,本月考评分数也不达标,并未对指标的结果及数据计算来源与过程做公示。久而久之员工自然会有逆反心理,同时对绩效考核工作也会产生不理解。管理层应该对分解到各个员工的指标单个进行分析,帮助该员工发现在此项指标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与问题。并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改正错误弥补不足,才能发挥制定此项绩效指标的效率性,而对员工来说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加了部门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
1.3 指标的运用场景与评价主体方面比较单一
考核指标结果的运用也是体现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价值的地方。对结果运用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前期工作结果的价值。这也是绩效管理体系优于单纯的考核结果的地方。但是目前大多数的企业只是将绩效管理中的考核结果应用在薪酬的调整与分配上。例如A公司销售部门某月的绩效指标只有在人事制作某月工资表时才会用上。也就是单纯地使用指标结果,没有发挥出绩效考核系统的价值。另外对各绩效指标进行评价的主体,许多企业也会存在不全面的问题。企业绩效评价涵盖范围比较广。即使评估事件或者对象为同一个,不同的部门或者个人的关注点也是不相同的。往往同一事件或者指标会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尤其是在非财务指标方面。目前很多企业在设计指标评价主体时没有重视这方面情况,使得绩效的评价体系变成了小部分人的发挥场景。如A公司某月的绩效指标除销售业绩外都由人力资源部承担评价任务。其他的部门,例如财务部与销售部的平时对接会更频繁。不同岗位财务人员对同一个销售人员的业绩指标可能存在不同的看法。所以制订准确的评价体系才是科学的发展方法。单方面的话语权会使公司真实的经营业务只得到片面的体现。这样即使前期评价体系的建设花费了再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可能也会与获得的效果不成正比。时间越久会让企业管理者失去信心,员工失去信任与热情。前期投入建设的体系流于一种形式,变成了例行公事。
2 加强平衡计分卡在A公司销售部门绩效考核中应用的对策措施
2.1 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平衡计分卡是在企业原来的财务模式基础上的一种补充和完善,从多维度制定考核指标,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因素都纳入考虑范围。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按阶段、按部门的层层分解目标最后落实到个人。在不同部门与员工的绩效指标分数卡上都能体现出公司总体的战略目标方向。以A公司销售部门为例,该部门财务维度评价指标可以包括订单销售合同金额、合同毛利率、销售回款率、付款方式占比等来评价销售部门和员工的业绩。 而客户维度指标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客户满意度、 客户回访次数、负责地区市场台量占比、新客户的开发等。内部流程维度指标可以从订单提交的有效性,其他部门配合情况,本部门日常管理情况几个方面入手。学习与成长流程指标可选取员工参加培训时间,团队活动出勤率,问题改善后续情况等。从多个方面入手,不仅可以将企业在较短时间内的盈利情况全面记录下来,同时还可以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从而实现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最优化。
2.2 提高企业决策层面的整体水平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能够将公司整体长期的战略规划目标细分成不同阶段不同职能的可执行的制度流程。好的管理工具遇见一个高素质的使用者才能全面发挥工具的作用。高质量的管理需达到程序化、规范化、精细化,使企业战略的每层都能有效地实施,最后达到预期目标。目前很多企业花大力气制定的岗位绩效往往是无法执行,或者无效的、可有可无的指标。员工戏称为中高层“拍脑袋”做出的标准。因此在运用平衡计分卡分解绩效指标时,除了结合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还需考虑企业目前以及将来面临的外部因素,包括市场环境、行业环境以及运营环境等。结合企业自身特性通过工具的帮助制定的考核标准,才是真正的必要的、可执行的、有效的指标。
2.3 加强沟通与宣传,让员工与管理层一样重视体系建设
企业要最大限度地让所有员工认知到绩效评价的价值,让大家知道该业绩评价体系是帮助公司与员工发现问题的工具,全员共同建设与改善发展体系建设才能更好发挥评价的作用。内部的交流研讨会议上可以针对平衡计分卡进行分析和讨论,及时总结在实施过程中获得的成果,纠正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A公司管理层在充分了解平衡计分卡体系重要性前提下,通过自身的影响力,自上而下地予以传达实施,言传身教,营造积极阳光的人文氛围,让销售部门的员工理解实施平衡计分卡这一新的绩效评价方法对员工、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员工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也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最终将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转化为员工的工作目标和工作动力。
2.4 扩大评价主体的范围,做到全體参与
绩效评价从来不是人力资源一个部门的事情,前期的全体参与也会让员工真正关心评价体系运行的结果。同时也会作为评价主体的参与方。绩效考核是一项标准化、流程化的工作,但有些非可量化的指标又可能受评价主体主观因素影响。企业应根据工作岗位的性质等标准来确定评价主体的条件。这样才能让评价结果更加公平公正。不同角度的评价方式可能会成为解决问题的契机,同时也推动了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如目前普遍采取的上下级考评,作为主管要观察员工的工作能力,且对其负有管理责任,具有一定的公平性。而让同事来评价也预示着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发展潜力,相对能公平客观。通过参与度高的考评结果可以发现目前队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最终实现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目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推进平衡计分卡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应用,并将自身的战略目标与绩效评价系统相互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完善的适合本公司发展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必将带来公司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吴结频.探讨平衡计分卡在现代企业中的有效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
[2]贾琳琳.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平衡计分卡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7(23).
教导处部门管理范文第4篇
1.1实现有效管理,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及时传达公司要求和相关信息;
1.2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追踪各部门的工作进度;
1.3集思广益,提出改进性及开展性的工作方案;
1.4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方法、工作进度、人员及设备的调配;
2参加部门及人员
2.1部门全体员工(因故不能参会员工需认真阅读周会内容,并在周会记录本上签字确认);
2.2部门经理不得无故不参加,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参加时,必须由部门经理提前指
定熟悉本部门事务的代表人员参加;
3会议时间及地点
3.1部门自定时间与地点;
4会议主持
4.1部门经理;
4.2部门经理如果不在,由总经理指定人员;
5会议内容及要求
5.1对本周的工作总结
5.1.1本周工作的完成情况及进度说明
5.1.2本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善措施
5.1.3所属工作有进展难度时,提出帮助请求,并集体讨论解决
5.1.4其他临时性工作的完成情况说明
5.2下周工作部署及安排
5.3协调各部门工作进度,使经营活动按照预期目标有序进行;
5.4传达公司周会精神与相关活动安排,对公司新的方案、制度等相关文件进行学
习与传达,做到部门全员知晓
6会议要求
6.1参会人员不得迟到、早退、中途离场,迟到、早退者每次予以20元的罚款,
无故不到会者按旷工一天处理;
6.2特殊情况需请假者必须提前向部门经理请假;
7会议记录
7.1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做好会议内容记录
7.2会议记录由部门负责人进行核阅,要求全员了解会议内容后签字确认
7.3各部门与会人员均应记录会议要点,与本身工作相关内容应详记
教导处部门管理范文第5篇
2、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指挥生产,发现违反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和安全技术规程的作法,应立即制止并向领导报告,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杜绝跑、冒、滴、漏事故的发生。
3、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险情及事故时,要果断正确处理,立即报告主管领导,防止事态扩大。
4、参加安全生产大检查,随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
教导处部门管理范文第6篇
1、按照《部门决算管理制度》的规定,部门决算编报范围与部门预算编报范围不一致。[题号:Qhx010612]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部门决算编报范围应当与部门预算编报范围保持一致。
2、《部门决算管理制度》自2014 年1 月1 日起施行。[题号:Qhx010613]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部门决算管理制度》自2014 年1 月1 日起施行。
3、各部门决算管理工作的职责之一是组织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决算考核评价工作。[题号:Qhx010614]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各部门应当按照财政部门要求,组织实施本部门的决算管理工作,并对本部门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其职责主要是:
1、组组织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决算的布置与培训。
2、组织和指导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决算的收集、审核、汇总和报送工作。
3、负责批复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决算。
4、负责本部门决算信息公开工作。
5、组织本部门决算数据的分析利用。
6、组织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数据质量监督检查。
7、建立和管理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数据库。
8、组织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决算考核评价工作。
4、终了,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在次年3月31日前编制和报送决算。[题号:Qhx010615]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终了,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在规定的时间内编制和报送决算。
5、规范性审核主要依据部门预算、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和有关政策规定,对部门决算进行审核。[题号:Qhx010616]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政策性审核主要依据部门预算、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和有关政策规定,对部门决算进行审核
6、各部门在报送部门决算前自行将本部门纸质报表、电子介质数据以及相关资料,按规定的审核内容进行逐项审核,这种审核就是自行审核。[题号:Qhx010617]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自行审核:各部门在报送部门决算前自行将本部门纸质报表、电子介质数据以及相关资料,按规定的审核内容进行逐项审核。
7、各部门应当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决算报表和部门本级决算报表进行汇总,并对有关收入支出、内部往来项目等汇总虚增进行调整和剔除后,形成本部门汇总决算报表。[题号:Qhx010618]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各部门应当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决算报表和部门本级决算报表进行汇总,并对有关收入支出、内部往来项目等汇总虚增进行调整和剔除后,形成本部门汇总决算报表。
8、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决算后20 日内,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题号:Qhx010619]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决算后30 日 内,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
9、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本级决算后,各部门决算数据还需变动的,还需重新编制部门决算,重新审批。[题号:Qhx010620]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本级决算后,各部门决算数据还需变动的,相关调整事项在下一部门决算中予以反映。
10、对指标结构比率、效益比率和人均比率等进行分析的方法是比较分析法。[题号:Qhx010621]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比率分析法可对指标结构比率、效益比率和人均比率等进行分析。
单选题:
1、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数据质量监督检查由( )组织实施。[题号:Qhx010622] A、本部门
B、本级财政部门
C、上级财政部门
D、财政部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数据质量监督检查由本部门组织实施。
2、部门决算数据质量监督检查采取随机抽取与(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定。[题号:Qhx010623] A、目标选择
B、自由选择
C、定向选择
D、双向选择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部门决算数据质量监督检查采取随机抽取与定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定。
3、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决算真实性和( )负责。[题号:Qhx010624] A、规范性
B、及时性
C、准确性
D、完整性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决算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4、制定部门决算管理规章制度的是( )。[题号:Qhx010625] A、财政部
B、地方财政
C、各地区
D、各部门
正确答案:A 题目解析:财政部是部门决算工作的主管部门。其职责主要是:
1、制定部门决算管理的规章制度。
2、制定全国统一的部门决算报表体系及部门决算软件,明确报表格式要求和填报口径,组织和指导全国部门决算报表及软件的布置与培训。
3、组织和指导全国部门决算的收集、审核、汇总和报送工作。
4、组织和指导全国部门决算批复工作,负责批复中央各部门决算。
5、组织和指导全国部门决算信息公开工作。
6、组织和指导全国部门决算数据的分析利用。
7、组织和指导全国部门决算数据质量监督检查。
8、建立和管理全国部门决算数据库。
9、组织和指导全国部门决算考核评价工作。
5、基础数据表主要反映部门收支预算执行结果、资产负债、人员机构、资产配置使用以及事业发展成效等信息,包括:报表封面、主表、附表和( )。[题号:Qhx010626] A、报表附注
B、补充资料表
C、分析表
D、分析报告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基础数据表主要反映部门收支预算执行结果、资产负债、人员机构、资产配置使用以及事业发展成效等信息,包括:报表封面、主表、附表和补充资料表。
6、通过设定的表样和自动提数功能,对部门决算重要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揭示部门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是( )。[题号:Qhx010627] A、报表附注
B、补充资料表
C、分析表
D、分析报告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分析表通过设定的表样和自动提数功能,对部门决算重要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揭示部门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
7、根据分析表中反映的问题和收支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状况以及单位主要业务和财务工作开展情况等,是( )。[题号:Qhx010628] A、报表附注
B、补充资料表
C、填表说明
D、分析报告
正确答案:D 题目解析:分析报告根据分析表中反映的问题和收支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状况以及单位主要业务和财务工作开展情况等。
8、侧重于决算编制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及勾稽关系等方面的审核,是( )。[题号:Qhx010629] A、政策性审核
B、规范性审核
C、完整性审核
D、全面性审核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规范性审核侧重于决算编制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及勾稽关系等方面的审核。
9、各部门应当在接到本级财政部门批复的本部门决算后( )日内,向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批复决算。[题号:Qhx010630] A、30
B、15
C、10
D、5 正确答案:B 题目解析:各部门应当在接到本级财政部门批复的本部门决算后15 日内,向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批复决算。
10、各部门应当自本级财政部门批复决算后( )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决算。[题号:Qhx010631] A、40
B、30
C、20
D、10 正确答案:C 题目解析:各部门应当自本级财政部门批复决算后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决算。
多选题:
1、各部门应当通过( )等便于社会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部门决算。[题号:Qhx010632]
A、专业期刊
B、政府网站
C、专业书籍
D、政府公报
正确答案:BD 题目解析:各部门应当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等便于社会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部门决算。
2、部门决算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算与决算差异分析;收入、支出、结余间变动原因分析;还包括( )。[题号:Qhx010633]
A、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分析
B、部门资产、负债规模与结构分析
C、机构、人员及人均情况对比分析
D、满足财政财务管理与宏观经济决策需要的各项专题分析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部门决算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1、预算与决算差异分析;
2、收入、支出、结余间变动原因分析;
3、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分析;
4、部门资产、负债规模与结构分析;
5、机构、人员及人均情况对比分析;
6、满足财政财务管理与宏观经济决策需要的各项专题分析等。
3、各地区、各部门应当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主要包括( )。[题号:Qhx010634]
A、分类比较法
B、趋势分析法
C、比率分析法
D、因素分析法
正确答案:ABCD 题目解析:各地区、各部门应当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分类比较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
4、部门决算数据质量监督检查的基本内容包括( )。[题号:Qhx010635]
A、上下级财政部门决算报表是否表表一致
B、单位会计账簿与决算报表是否账表一致
C、决算编报范围与预算编报范围是否一致等 D、决算编报数字与预算编报数字是否一致等
正确答案:ABC 题目解析:部门决算数据质量监督检查的基本内容包括:
1、上下级财政部门决算报表是否表表一致;
2、单位会计账簿与决算报表是否账表一致;
教导处部门管理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