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变色的房子》教案设计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变色的房子》教案设计(精选10篇)

变色的房子》教案设计 第1篇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对故事情节发展进行合理想象。

2、感受四季的色彩美,丰富幼儿词汇:绿油油、金灿灿、红彤彤、雪白雪白。

3、体会小伙伴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四季的色彩变化

难点:运用词语(如绿油油)说简单的句子

活动准备

1、图片:四种颜色的房子、没有颜色的房子、小动物。

2、绿叶子、金黄色的小花、红果子、白雪花。

3、挂图,VCD,画有房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环境,引出主题,激起幼儿的兴趣。

1根据生活经验,让幼儿谈谈自己喜欢什么颜色的房子。

小朋友,你们你们现在住的房子是什么颜色的?你们住的房子都是不一样的,都很漂亮,咦?是谁在叹气呀?(唉!)引出小猪。哦,原来是小猪,(出示小猪)以小猪的口吻:我盖了间新房子(出示没涂色的房子),想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可是我不知道涂什么颜色好看?

2、帮助小猪出主意

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小猪想想办法呢?你觉得小猪的房子涂上什么颜色最漂亮呢?(孩子说出自己喜欢的房子以及喜欢的理由),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小猪也请他的朋友帮忙出主意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分段引导幼儿欣赏。

1、有感情、富有童趣地讲解故事。

提问:(1)小猪会请哪些朋友来帮忙呢?小朋友想想,他们会给小猪什么样的主意呢?

小羊说的是什么颜色的房子?小羊是怎么说的呢?(出示绿房子)小鸭又是怎么说的?(出示黄房子),红色房子是谁的主意?它是怎么说的?(出示红房子)最后一个是谁?它说什么颜色的房子最棒呢?

2、继续讲述故事。

小动物们帮小猪出了这么多的主意,可是小猪摸了摸脑袋,心想:朋友们说的颜色都很漂亮,但是到底该涂哪一种呢?他的眼珠骨碌转呀转,有了好主意:“你们说的颜色都很好,就照你们说的办,到时候,请你们来做客!”

提问:谁知道小猪想到了一个什么好主意呀?

3、接着讲故事的结尾。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猪的好主意。提问:小猪想了什么办法?根据小朋友的回答,出示挂图讲解图中不同季节的房子。

三、根据故事内容,鼓励幼儿给故事取名字。

刚刚这个故事里面讲的是小猪的房子,它家的房子会根据季节的变化有不同的颜色,很特别,想一想给故事起个名字合适呢?

四、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情景表演。

教师与幼儿一起利用创设的场景进行表演,引导幼儿说说故事里的话:绿油油的叶子、金灿灿的小黄花儿、红彤彤的果子、雪白雪白的房子。

五、结束活动。

四个小朋友一组一起给每个季节贴上相应的颜色。(绿叶子、小黄花,红果子,白雪花)

附故事:小猪盖了座新房子,他想给房子涂上颜色,可是涂什么颜色好呢?还是请朋友们帮我出出主意吧!

他问小羊,小羊说:“绿色的房子,绿油油,绿色一定很好看!”他问小鸭,小鸭说:“黄色的房子。金灿灿,黄色一定很漂亮。”他问公鸡,公鸡说:“红色的房子,红彤彤,红色一定很美丽。”他问小兔,小兔说:“白的房子,雪白雪白,一定很棒!”

小猪摸了摸脑袋,心想:朋友们说的颜色都很漂亮,到底该涂哪种呢?啊!我知道啦!他眼珠子骨碌一转,有了好主意:“你们的颜色都很好,就照你们说的办,到时候,请你们来做客!”

小猪找来朋友小鸟唧唧在新房子屋顶周围播下了一粒粒种子。春天,种子发芽了,屋顶上盖满了绿油油的叶子。小羊说:“绿色的房子真好看。”夏天,新房子上开满了金灿灿的小黄花儿,小鸭说:“黄色的房子真漂亮。”秋天,新房子上挂满红彤彤的果子,公鸡说:“红色的房子最美丽。”冬天,新房子上铺满了厚厚的白雪。小兔说:“哇,白色的房子太棒了!”

变色的房子》教案设计 第2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结构美。

2、体会散文诗重复变化,均衡完整的结构,能根据图一学习创编散文诗。

3、理解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等描述色彩的词语的含义,学习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散文诗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活动挂图、配乐用的音乐。

2、幼儿操作图书(关于秋天的段落)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1、游戏“鸟窝窝”组织幼儿坐好。

2、引入、出示小兔及其房子,提出问题,导入课题。

3、熟悉春天段落的内容,理解结构,感受并学习关键词语。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有关春天的段落。

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熟悉内容

(2)教师朗诵第二遍以后,再次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内容。

帮助幼儿理解“绿油油”“藏”等词语,并带领幼儿学习原文中的诗句。与此同时,挪动挂图,提示幼儿。

(3)教师结合挂图朗诵第三遍。

(4)师幼一起有感情地朗诵2――3遍。

4、集体创编有关夏天的诗句。

(1)交流夏天时房子发生的变化。

(2)出示有关夏天诗句的挂图,幼儿自由看图创编。

(3)结合挂图,引导幼儿创编完整的有关夏天的段落。

(4)引导幼儿一起有感情地朗诵2――3遍。

(5)配乐朗诵第二、三段,结合挂图。

5、鼓励个别幼儿创编有关秋天的段落。

(1)发给幼儿图书,幼儿仔细观看,教师引导幼儿创编(讲到果子的颜色时,帮助幼儿用“金灿灿”来形容)。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创编结果,师幼倾听并学习。

(3)总结幼儿创编的诗句,并引导幼儿组成完整的段落。

(4)结合挂图,师幼有感情的配乐朗诵不同的关于秋天段落的诗句。

6、结束活动。

(1)给诗歌取题目。

(2)欣赏散文诗最后一段。

师:小兔住在变色的房子里,日子过得真快乐。

7、延伸活动。

师:冬天,房子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请小朋友们回去画一画,说一说。

活动反思:

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敢说,会说。乐于跟同伴、老师交流。《会变色的房子》故事简单有趣,通过故事贯穿全文,在游戏中轻松掌握词汇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中,由于配合音乐、游戏,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附:散文诗:变色的房子

小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它把小种子拌在泥浆里,刷在房子上。

春天,小种子发芽了,绿油油的。绿房子藏在绿叶里,狐狸看不见。

夏天,小苗开花了,红艳艳的。花房子藏在果子中,灰狼看不见。

秋天,小树结果了,金灿灿的。金房子藏在果子中,老虎看不见。

变色的房子》教案设计 第3篇

关键词:单片机,单片机控制系统,太阳能电池板

引言

公交车是人们出行时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工具。在公交车上, 当太阳光强烈时尤其是在夏季, 而且强光穿过车窗玻璃板会使车内温度升高, 降低汽车的舒适性, 使司机视觉疲劳和精神疲倦, 影响司机的开车状态从而影响行车的安全;同时强光通过车窗进入到公交车内会使车内的温度升高, 影响了车内环境的舒适度, 所以车内温度的升高会增加车内空调的负担。一般情况下, 乘客会拉上窗帘以减少进入车内的光线同时司机会拉下遮阳板。但是, 拉上的窗帘会给乘客带来各种行动的不便, 拉下的遮阳板会影响司机的开车视线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研究利用单片机控制的使公交车车窗玻璃变色装置的设计, 对于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变色车窗玻璃装置的总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1太阳能电池板2、光度传感器3、单片机控制系统4、开关5、变位器

利用太阳能使公交车车窗玻璃变色的装置, 包括光度传感器, 单片机控制系统, 太阳能电池板, 开关, 变位器, 液晶层, 玻璃板组成。其中:光度传感器与单片机控制系统相连, 太阳能电池板与变位器相连;变位器与玻璃板相连;液晶层加在玻璃板中间;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使车窗玻璃板中间的液晶层改变了进入车内光线的强度。其位置分布图[1,3]如图1所示。

司机可以将目标光照强度输入到单片机控制系统, 当光度传感器将照射到玻璃上的光照强度转化为电信号传递到单片机控制系统, 单片机控制系统将接收到的信号与目标值进行比较[2]。如果光照强度高于目标值时, 单片机控制系统会控制电路中的开关打开, 电路中会产生电流, 夹在玻璃板中间的液晶层会开始工作, 阻止光线的通过。单片机控制系统还可以根据光照强度的不同, 调节变位器, 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间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 从而可以根据太阳光的强度的不同调节进入车内光线的亮度。而且玻璃板和加在其中间的液晶层会阻止99%以上的紫外线进入车内还可以吸收红外光谱中的热量, 减少了光线进入车内带来的温度, 使车内温度不致太高而增加车内空调的工作负担和对人体带来的不适。如果光照强度低于目标值时, 光线会按照人们的意愿全部进入车内。当车内温度低于驾驶员设置的目标温度时, 太阳能电池板将产生的直流电输送到蓄电池并储存起来, 以便手机或平板电脑充电。

2、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图2对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使公交车车窗玻璃变色装置的设计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2、图3所示当公交车车窗玻璃变色装置开始工作时, 打开变位器, 光度传感器2将照射到车窗玻璃上的光照强度转化为电信号传递到单片机控制系统3, 单片机控制系统3将接收到的信号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如果太阳光光线强度大于司机预先设定的目标值, 单片机控制系统3会控制电路中的开关2打开, 太阳能电池板1产生的电流通过液晶层7, 液晶层4夹在玻璃板6中间, 有电流通过时液晶层会开始工作, 减弱进入车内光线的强度。另外, 可以根据太阳光线的强度及实际需要的情况调节变位器5, 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限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最终实现控制车内的光线强度。

如果太阳光光线强度小于司机预先设定的目标值时, 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就存储在蓄电池8中, 以备手机或平板电脑充电。

3、结论

太阳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 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利用变位器可随时调节进入车内的光线强度, 该装置省去了购买窗帘的费用和定期清洗窗帘的麻烦;另外, 该装置操作简单, 易于控制。用这一方法代替现有的在车窗玻璃上贴遮光膜和窗帘的方法, 可以克服此方法存在的在正常光线下车窗透光性差, 车内发暗的缺点。

参考文献

[1]穆斯.机械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

[2]张毅刚, 彭喜元, 彭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5.

紫甘蓝色素变色实验的设计 第4篇

关键词:紫甘蓝色素;pH色柱;实验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6–005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现代教学要求教育者: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以激发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探究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1]。因此,开发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匹配的化学课程是每一个化学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紫甘蓝,俗称紫包菜、红包菜,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紫甘蓝的营养丰富,尤以富含维生素C、较多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B族,以及丰富的花色素、黄酮、总多酚和膳食纤维等抗氧化性成分,备受人们的欢迎。

从紫甘蓝中可以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紫甘蓝色素,它的性质比较稳定,能长期保存,其颜色随溶液pH改变而发生鲜明的变化,并能准确地指示酸碱滴定终点,紫甘蓝色素可作为一种天然的酸碱指示剂[2]。

1 紫甘蓝色素变色原理

紫甘蓝色素从化学结构分类上属于花色苷类。花色苷是18种天然存在的花色素的糖苷化合物,为2-苯基苯并芘或黄盐离子的多羟基以及多甲氧基衍生物。紫甘蓝中所存在的花色苷均系由一些色素酰化多个葡萄糖基等,其中主要的结构式如图1简化所示[3]。

pH<3时,花色苷主要以红色的黄钅羊盐离子存在。312时,黄钅羊盐离子、无色的醇型假碱、蓝色的醌型碱都转化为査尔酮,花色苷平衡移向査尔酮后,由其他类黄酮在碱性溶液中呈现黄色。

丰富的化学现象和科学原理,它们既是我们教与学的资源,又是我们拓展和运用知识的场所。我们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的教学中,设计了紫甘蓝酸碱指示剂的创新实验,获得了显著的实验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实验用品

2.1 演示实验用品

家用榨汁机,400-球形冷凝管,250 mL烧杯2只,铁架台,铁夹

紫甘蓝一颗(榨汁备用),1 mol/L HCl 200 mL,1 mol/L NaOH 200 mL,95%酒精100 mL

2.2 分组实验用品

0.7 mL×9井穴板四只,5 mL×6井穴板二只,塑料滴管三支,中试管2支

紫甘蓝汁50 mL,酚酞溶液30 mL,石蕊溶液30 mL,甲基橙溶液30 mL,1 mol/L HCl 50mL,1 mol/L NaOH 50 mL,饱和Na2CO3 50 mL,饱和NaHCO3溶液50 mL

3 实验方案设计

3.1 pH色柱演示实验

(1)将球形冷凝管下端塞好橡皮塞,竖直,从底部用注射器注入25 mL 0.1 mol/L NaOH溶液。

(2)在250 mL烧杯中加入25 mL 0.1 mol/L HCl和10 mL紫甘蓝汁,溶液呈红色。

(3)斜持冷凝管,在上部加入红色的紫甘蓝汁。

(根据混合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控制加液速度)

(4)竖直冷凝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刚开始加入溶液时,少量红色的酸性液体与大量无色碱性溶液混合中和后,溶液仍为碱性,溶液呈黄色,然后随着红色的酸性液体不断加入,溶液pH下降,溶液呈鲜艳的果绿色,接着是蓝色、紫色,最上层的液体依然为红色(如图3)。实验操作简单,现象变幻一气呵成,冷凝管独特的造型和放大作用更增添了实验的神秘色彩,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

下列问题串会将观察者转变成思考者、积极的实验者。

(1)冷凝管中的溶液有几种颜色,为什么?

(2)混合时有化学反应发生吗?

(3)从低到高,冷凝管中溶液的pH是升高还是降低,为什么?

(4)怎样利用实验桌上用品,测定不同颜色的紫甘蓝汁所对应的pH?

3.2 测定常见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分组实验

[实验1] 2人/组,分别稀释1 mol/L HCl、1 mol/L NaOH溶液

(1)在两只5 mL×6井穴板的每一个井穴中各滴入45滴蒸馏水。

(2)在1号井穴中加入5滴1 mol/L HCl,搅拌,得到pH=1的溶液。再取该溶液少量,向2号井穴滴5滴,搅拌,得到pH=2的溶液。依次操作得到pH=3、4、5、6的溶液。

(3)在1号井穴中加入5滴1 mol/L NaOH,搅拌,得到pH=13的溶液。再取该溶液少量,向2号井穴滴5滴,搅拌,得pH=12的溶液。依次操作得到pH=11、10、9、8溶液。

[实验2]两组合作(四人)测定紫甘蓝汁、酚酞溶液、石蕊溶液、甲基橙溶液变色范围

(1)根据两只成一排的0.7 mL×9井穴板的井穴间距,在四张白纸条上写上pH标签,分别是0、1、2、3、4、5、6、7、8、9、10、11、12、13、14。

(2)向0.7 mL×9井穴板中对应pH标签的井穴滴入10滴对应的溶液。

(3)分别滴入2滴紫甘蓝汁、酚酞溶液、石蕊溶液、甲基橙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投影展示。

由于稀释实验的精度不够,学生操作时液滴的体积大小不一,结果可能误差较大。最后应展示较精确测定的实验结果。

制作简易的紫甘蓝色素对比色阶柱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紫甘蓝色素变色范围,而且能为酸、碱性溶液混合时的变化提供直接的视觉感受,从而激发实验者的思维和想象。

3.3 创新应用型实验设计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生成NaHCO3,然后才生成CO2,是真的吗?

a.取两支试管,一支加入5 mL饱和Na2CO3溶液,另一支加入5 mL饱和NaHCO3溶液,再各加5滴紫甘蓝汁,振荡,溶液分别呈绿色、蓝色。

b.逐滴加入0.1 mol/L HCl溶液于盛有Na2CO3溶液试管的上端内壁。旋转试管,让酸液缓缓溶入Na2CO3溶液,上层溶液由绿转青再转蓝。

c.稍振荡,扩大蓝色溶液体积后,再快速加酸,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d.振荡,只有上层呈紫红色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实验证明了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生成NaHCO3,然后才生成CO2。

即使是将稀盐酸直接滴入饱和Na2CO3溶液中,因为局部酸过量而有气泡产生,但气泡周围溶液中紫甘蓝色素的颜色变化,也能因这一过程展示无疑。

4 结束语

以紫甘蓝汁作为酸碱指示剂,在球型冷凝管中制成的色彩炫丽的pH色柱,充分展现了化学在物质世界运动变化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给学生以旋律美的体验,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酸、碱中和的化学原理以美的形式传达于实验者和观察者。

紫甘蓝汁是生活中很容易找到的酸碱指示剂,当激发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后,动手就是非常方便的事。诸如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等实验中,奇妙的、不断发生着的化学现象变化,不仅带给学生丰富的视觉享受,也能帮助他们解答考试中的典型习题。动手做实验更能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促使他们形成持久学习化学的动力。紫甘蓝色素变色原理中的平衡原理、官能团性质等化学知识将被学生一一了解,化学教育的价值可以惠及每一个受教育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2]卢玉振,袁勋模[J].贵州科学,1996,14(3):53~57.

[3]耿启彬等.天然植物紫甘蓝中色素提取及其功能应用初步探究[J].南方医科大学,2010,(5):2~16.

[4]达莫达兰(Damodaran. S)著.江波等译.食品化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555~556.

[5][6]马自超,庞业珍.天然食用色素化学及生产工艺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18.

由于稀释实验的精度不够,学生操作时液滴的体积大小不一,结果可能误差较大。最后应展示较精确测定的实验结果。

制作简易的紫甘蓝色素对比色阶柱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紫甘蓝色素变色范围,而且能为酸、碱性溶液混合时的变化提供直接的视觉感受,从而激发实验者的思维和想象。

3.3 创新应用型实验设计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生成NaHCO3,然后才生成CO2,是真的吗?

a.取两支试管,一支加入5 mL饱和Na2CO3溶液,另一支加入5 mL饱和NaHCO3溶液,再各加5滴紫甘蓝汁,振荡,溶液分别呈绿色、蓝色。

b.逐滴加入0.1 mol/L HCl溶液于盛有Na2CO3溶液试管的上端内壁。旋转试管,让酸液缓缓溶入Na2CO3溶液,上层溶液由绿转青再转蓝。

c.稍振荡,扩大蓝色溶液体积后,再快速加酸,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d.振荡,只有上层呈紫红色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实验证明了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生成NaHCO3,然后才生成CO2。

即使是将稀盐酸直接滴入饱和Na2CO3溶液中,因为局部酸过量而有气泡产生,但气泡周围溶液中紫甘蓝色素的颜色变化,也能因这一过程展示无疑。

4 结束语

以紫甘蓝汁作为酸碱指示剂,在球型冷凝管中制成的色彩炫丽的pH色柱,充分展现了化学在物质世界运动变化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给学生以旋律美的体验,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酸、碱中和的化学原理以美的形式传达于实验者和观察者。

紫甘蓝汁是生活中很容易找到的酸碱指示剂,当激发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后,动手就是非常方便的事。诸如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等实验中,奇妙的、不断发生着的化学现象变化,不仅带给学生丰富的视觉享受,也能帮助他们解答考试中的典型习题。动手做实验更能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促使他们形成持久学习化学的动力。紫甘蓝色素变色原理中的平衡原理、官能团性质等化学知识将被学生一一了解,化学教育的价值可以惠及每一个受教育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2]卢玉振,袁勋模[J].贵州科学,1996,14(3):53~57.

[3]耿启彬等.天然植物紫甘蓝中色素提取及其功能应用初步探究[J].南方医科大学,2010,(5):2~16.

[4]达莫达兰(Damodaran. S)著.江波等译.食品化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555~556.

[5][6]马自超,庞业珍.天然食用色素化学及生产工艺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18.

由于稀释实验的精度不够,学生操作时液滴的体积大小不一,结果可能误差较大。最后应展示较精确测定的实验结果。

制作简易的紫甘蓝色素对比色阶柱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紫甘蓝色素变色范围,而且能为酸、碱性溶液混合时的变化提供直接的视觉感受,从而激发实验者的思维和想象。

3.3 创新应用型实验设计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生成NaHCO3,然后才生成CO2,是真的吗?

a.取两支试管,一支加入5 mL饱和Na2CO3溶液,另一支加入5 mL饱和NaHCO3溶液,再各加5滴紫甘蓝汁,振荡,溶液分别呈绿色、蓝色。

b.逐滴加入0.1 mol/L HCl溶液于盛有Na2CO3溶液试管的上端内壁。旋转试管,让酸液缓缓溶入Na2CO3溶液,上层溶液由绿转青再转蓝。

c.稍振荡,扩大蓝色溶液体积后,再快速加酸,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d.振荡,只有上层呈紫红色溶液中有大量气泡放出。

实验证明了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生成NaHCO3,然后才生成CO2。

即使是将稀盐酸直接滴入饱和Na2CO3溶液中,因为局部酸过量而有气泡产生,但气泡周围溶液中紫甘蓝色素的颜色变化,也能因这一过程展示无疑。

4 结束语

以紫甘蓝汁作为酸碱指示剂,在球型冷凝管中制成的色彩炫丽的pH色柱,充分展现了化学在物质世界运动变化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给学生以旋律美的体验,将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酸、碱中和的化学原理以美的形式传达于实验者和观察者。

紫甘蓝汁是生活中很容易找到的酸碱指示剂,当激发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后,动手就是非常方便的事。诸如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等实验中,奇妙的、不断发生着的化学现象变化,不仅带给学生丰富的视觉享受,也能帮助他们解答考试中的典型习题。动手做实验更能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促使他们形成持久学习化学的动力。紫甘蓝色素变色原理中的平衡原理、官能团性质等化学知识将被学生一一了解,化学教育的价值可以惠及每一个受教育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2]卢玉振,袁勋模[J].贵州科学,1996,14(3):53~57.

[3]耿启彬等.天然植物紫甘蓝中色素提取及其功能应用初步探究[J].南方医科大学,2010,(5):2~16.

[4]达莫达兰(Damodaran. S)著.江波等译.食品化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555~556.

大班语言教案:变色的房子 第5篇

(1)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小猪征询朋友意见的过程,懂得房子一年四季会变化不同景色的原因。

(2)学习复述故事,能大胆发言,大胆表达。

(3)感受与同伴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

(1)小动物图片及故事场景图片

(2)四季房子特征图片、故事VCD

教学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引出课题。

(1)小猪盖了一座新房子,它想给房子刷上漂亮的颜色,可是刷什么颜色好呢?小猪一时拿不定主意,小朋友你们说说自己的想法,给小猪想想办法。

(2)幼儿发言,讨论,谈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肯定孩子的想法。

(3)有一群小动物也知道了这事,也都来给小猪出主意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小动物们出的是什么主意吧。

(4)看VCD的前半部分,初步了解故事前半部分梗概。

哪些动物给小猪出主意?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5)再看VCD的前半部分,着重学习表述小猪征询朋友意见的过程。

小羊说:“咩,漆上绿颜色吧,绿油油的很好看。”

小兔蹦蹦跳跳地说:“不不不,漆上白颜色吧,雪白白的很好看。”

小鸭说:“嘎嘎嘎,不,不,漆上黄颜色吧,黄澄澄的很好看。”

公鸡说:“喔喔喔,我说呢,漆上红颜色吧,红彤彤的很好看。”

(6)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图谱,让幼儿来练习说这几句话。

(7)幼儿个别练习、集体练习,边说边做动作,基本掌握这几句话。

教师小结:小猪盖了一座新房子,他想给房子涂上漂亮的颜色小羊说绿色的房子很好看,小鸭说黄色的房子很好看公鸡说红色的房子很好看,小兔说白色的房子很好看。小猪都不满意,最后小猪终于想出了好办法。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猪到底想的是什么好办法呀?

2、看VCD的后半部分,让幼儿认识春夏秋冬四季和它们的颜色。

(1)提问:小猪找谁一起想办法?小鸟帮助小猪做了什么事情?

(2)小猪的房子在春、夏、秋、冬分别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3)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房子四季不同的图片,让幼儿分别讲述四季的特征及房子的不同颜色。

春天,种子发芽了,屋顶上盖满了绿叶子,真是漂亮极了。

夏天,新房子周围开满了小黄花。

秋天,房子附近的树挂满了红色的果子。

冬天,新房子屋顶及树枝上铺满了白白的小雪花。

(4)幼儿学习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和房子四季不同的特征。

(5)幼儿分角色朗读故事。

教师小结:

小猪盖房子,很多小伙伴都出了主意,引起了小猪无限的想象力,不过实际的想法必须克服困难,于是小猪请小鸟弥补自己不能登高的缺憾,于是建造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而变换不同颜色的美丽房子。

3、讨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以后怎样团结协作,帮助伙伴克服困难?

幼儿园教案 变色的房子 第6篇

1、通过谈话、朗读、表演、绘画等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欣赏优美的语言,理解并灵活运用“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

2、尝试模仿续编散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和想象力。

3、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活动重点: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欣赏优美的语言,灵活运用“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

活动难点:灵活运用“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尝试模仿续编散文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伴奏录音范读等。活动过程:

(一、多媒体课件导入:请看大屏幕,谁来了?听,小兔正在说什么? 过度:哦,小兔要我告诉孩子们:它造了一间新房子,是变色的房子?房子会变色?怎么回事?请欣赏散文诗。

二、欣赏散文诗《变色的房子》。

1、老师配音乐(课件三)朗读散文诗: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自由说。

2、幼儿分享阅读多媒体课件三至六:你看到了什么?幼儿自由说。

3、幼儿边欣赏多媒体课件三至六边听老师配音乐朗读。你感觉怎样?你想给这些优美的图画和语言取一个什么名?说说理由。

三、理解、朗读散文诗。

1、小兔用什么方法打扮自己的新房子?小兔的房子都变了那些颜色?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都见到那些东西是红艳艳的,绿油油的,金灿灿的?

2、看图重点 理解”花丛”“金灿灿”。

3、变魔术的方法出示实物,让幼儿用上“红艳艳”、“绿油油”、“金灿灿”说一句完整的话。

过度:小兔的房子春天绿油油的,夏天红艳艳的,秋天金灿灿的,好美呀!狐狸,大灰狼、老虎还看不见。小兔就不用害怕他们了。小兔住在这样美,又不用担心害怕的房子里,心情会怎么样呢?你们为小兔感到高兴吗?

4、感情朗读。

(1)那我们高兴的带着笑容看着图片和老师一起朗读散文诗好吗?(2)不看图片还能高兴的朗读吗?

四、表演散文诗:和老师一块把散文诗表演出来好吗?(听配音乐范读表演)

五、续编散文诗。

1、出示课件七:冬天,雪花飘来了,小兔的房子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白房子会藏在哪呢?谁会看不见呢?把你说的连成一段话好吗?(鼓励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大胆说话)。

2、老师也编了一段话,你们想听吗?你觉得谁编的更合适呢?为什么?

3、配上音乐朗读编得最好的片段。

六、拓展思维:

1、是谁帮小兔的房子变色的?幼儿自由说。

2、教师小结:春天是小苗,小草,夏天是花,秋天是树,果,冬天是雪。一句话,是花草树木让小兔的房子变色的,变得一年四季都美丽,还很安全。所以我们也要爱护如:幼儿园,馒头山,仓吉园,街道等一切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我们的家园就会更美丽,我们还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对我们的身体可有好处了。

3、画画自己喜欢的变色房子。

(1)示范教师喜欢的变色房子。我可喜欢小兔春天绿油油的房子了。也许小兔的房子是蘑菇状的,看我画出来了。你们喜欢小兔哪种变色的房子?也画下来好吗?(2)幼儿自由画。(3)欣赏展示幼儿作品。附散文诗: 变色的房子

小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它把小种子拌在泥浆里,刷在房子上„„。

春天,小种子发芽了,绿油油的。绿房子藏在绿叶里,狐狸看不见。

夏天,小苗开花了,红艳艳的。花房子藏在果子中,大灰狼看不见。

秋天,小树结果了,金灿灿的。金房子藏在果子中,老虎看不见„„。

大班语言活动《变色的房子》教案 第7篇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抒情的语言和独特的文体。

2、理解散文诗中树在不同季节变化及给房子带来的变化。

3、引导幼儿在散文诗中学习,感悟生活。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教师:小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出示房子图片),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是怎样打扮自己的房子的。启发想象:小兔将拌有泥浆的种子刷在新房子上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熟悉结构,理解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1、教师朗诵:“春天,种子发芽了,绿油油的,房子藏在绿叶中,狐狸看不见”。

师:你听到了什么?

幼:春天/狐狸看不见/种子发芽了/绿油油的

2、教师第二遍朗诵,请幼儿找出刚才没有听出来的句子,并重点理解“房子藏在绿叶中”。

师:老师再朗诵一遍,这次要请小朋友仔细听,找出刚才你们没有听出来的句子。

(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倾听,他们听得非常专注,而且很快就找出“房子藏在绿叶中”这句刚才没找到的诗句。)

师:“房子藏在绿叶中”,是什么意思呢?

幼:很多绿叶把房子遮住了。

幼:房子躲在绿叶中,看不见了。

3、教师朗诵第三遍。

4、集体有感情地朗诵23遍,

5、丰富词汇:绿油油

师:你觉得这段诗歌中,哪个地方最好听?

幼:“狐狸看不见”。

师:这样兔子就安全了。

幼:“绿油油”。

师:我也觉得这个词很好听,我们一起来说说。

6、欣赏理解第三段

师:到了夏天,房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这一提问承上启下,引出散文诗的第三段,同时又能激起幼儿的`思考。]

教师朗诵:“夏天,小树开花了,红艳艳的,房子藏在花丛中,灰狼看不见”。

7、集体有感情地朗诵23遍丰富词汇都同上。

8、学习理解第四段

师:秋天,这房子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幼:叶子变黄了。

师:是的,有些叶子变黄了,还有呢?

幼:花儿结果了。

教师请幼儿仿编秋天的诗句。

幼:小树真地结果了,好美啊!(看到教师出示的PPT,幼儿都欢呼)

教师朗诵:“秋天,小树结果了,金灿灿的,房子藏在果子中,老虎看不见。”

师:你听出来了吗用了什么好听的词?

幼:金灿灿的。

师:是呀,秋天,许多果子成熟了,金灿灿的。

9、启发:冬天,房子又会变成什么样呢?请小朋友回去之后画一画,说一说。教师朗诵第五段,幼儿学习朗诵。

10、全文朗诵,提问:小兔喜欢这间变色的房子吗?理解四季变化给房子带来的颜色变化。

(三)、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开展得很顺利,教具起了很大的辅助作用。让孩子了解句式结构,为后面的仿编做了很好的铺垫。这节课,我给孩子创造一个他们想说、敢说、乐意说喜欢说的这么一个氛围,给他们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开始时,直接提问”小兔子会怎么装扮新房子呢?“让孩子一开始就对小兔子的房子充满好奇,集中注意力。

小房子教学设计 第8篇

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 没有众多的人物出场。只有清新艳丽的图画, 只有朴实生动的文字, 还有淡淡的甜美和抹不去的忧伤萦绕在字里行间。

小房子每天站在山冈上看风景, 那里有漫山遍野的白色雏菊, 还有在月光下跳舞的苹果树, 那时四季分明, 天高云淡。有一天, 她看到了远处城市里的灯光, 心底产生了对城市的向往。急剧膨胀的都市化让她置身于高楼林立、霓虹灯闪烁的城市中了。然而她看到的却是行色匆匆的人群, 灰蒙蒙的空气, 还有城市建造震耳欲聋的声音。还好, 小房子的主人的后代, 把她移到了乡下, 小房子又可以静静地欣赏大自然的风景了。

设计理念

《小房子》仿佛是一曲明媚恬静的田园牧歌, 不喧哗, 不叫嚷。老师娓娓讲述故事, 借助多媒体, 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画及优美的音乐, 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享受读图画书的幸福。

教学目标

1.在静静的聆听和思考中享受阅读图画书的幸福。

2.让孩子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 热爱生命, 在现代文明日益膨胀的今天不要远离自然和自然中的简朴生活。

教学过程

一、读封面, 猜故事

同学们请看, 从这本图画书的封面上,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猜猜这本图画书将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吗?故事的主人翁就是小房子。

二、讲述故事, 相机交流

1.一座小房子静静地坐在山冈上。你看, 她很漂亮, 而且很牢固!她穿着粉红色的衣裳, 沐浴着乡野的风, 她笑眯眯地看着太阳, 打哈欠, 睡觉, 一天又一天, 每天都有一点儿不一样, 可她似乎总是老样子。晚上, 她看着月亮渐渐变胖又渐渐变瘦。没有月亮的时候呢, 她呀就数星星。

有一天, 她看到了城市里像星星一样眨着眼睛的灯光, 她向着那个方向看啊看啊!

小房子看到城市里的灯光在想些什么呢?

2.春天来了, 太阳暖暖地照着, 知更鸟飞回来了, 小草变绿了, 树枝上嫩绿的芽儿从枝头迸出, 苹果树也开着一串一串白色的花儿, 小朋友们在小溪里玩着帆船呢!夏天来了, 小房子坐在阳光下, 看着大树小树穿上绿叶衣裳, 山冈上铺满了大片大片白色的雏菊。到了秋天, 大树小树都穿上五彩的衣裳, 人们在田间收割庄稼。冬天来了, 夜晚更长了, 白雪覆盖着乡村田园, 孩子们快乐地溜冰、滑雪橇。

一年又一年, 苹果树老了, 地里又种上了新树。孩子们长大了, 他们离开乡下, 去了城市。

小房子的乡下生活是很宁静恬淡的。可是你知道小房子心中仍然向往着什么吗?

3.一天啊, 她看到了从弯弯的乡间小道上, 跑来了没有马拉的大车, 又来了一群测量员, 他们在测量路线, 不久又来了一辆蒸汽铲车, 在铺满雏菊的山冈上挖路啊!他们要做什么啊?

后来来了好多卡车, 他们在路上卸下大石头, 又卸下小石头、沥青和沙子。哦!原来他们来修公路呢!紧接着加油站啊!路边店啊!各种各样的小房子, 都沿着新路两边盖起来。公路越来越多, 把乡村田园分割成一块一块的。房子越来越多, 越来越大, 遍布在这片土地上, 堆挤在她的周围。

现在城市的灯光很亮、很近, 路灯整晚都亮着。

哦, 这就是城市啊!不知为什么, 小房子开始做梦, 她常常梦见那开满雏菊的田野, 还有在月光下跳舞的苹果树

你知道小房子为什么常常做这样的梦吗?

4.有轨电车拖着尾巴来了, 高架桥上跑着火车, 地下列车开来开去, 空气中到处是烟尘。不久, 他们又拆掉刚刚建起的住宅楼和公寓楼, 开始挖大坑, 搅拌机“呜呜”地搅啊搅啊, 日日夜夜, 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大楼是越来越高了, 而小房子现在只能在中午见一会儿太阳, 到了夜晚, 她根本见不到星星和月亮

来看看小房子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

5.她的彩色衣裳脏了、破了, 窗户被打破了, 百叶窗板歪歪地挂着。小房子看上去很破旧, 虽然她依旧坚固。

6.在一个春天的早晨, 小房子的主人的孙子的孙子的孙女来了。她认出了这就是她奶奶家的那座小房子。他们用起重机顶起小房子, 放到拖车上, 小房子跟着大拖车一直向前滚啊滚啊, 就这样, 她又离开了城市。

当小房子又看到绿色青青, 听到鸟儿歌唱时, 你猜小房子是什么心情?

小房子高兴地笑了。她因为什么而高兴呢?是啊!她又可以看着太阳、月亮和星星, 还可以看着春天和夏天, 秋天和冬天, 来来去去。

7.天上的星星对小房子眨着眼睛, 弯弯的月亮升起来了

这是在春天, 乡村处处安静、平和。

三、讨论

1.小房子是有表情的, 你能读出小房子表情的变化吗?

2.你能读出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时间变化的吗?

3.文中的画面、文字为什么这样排列?

《变色龙》教学设计 第9篇

1.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2.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小说中的作用。

3.领会小说的幽默讽刺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变色龙图片,简要了解变色龙的相关知识。

二、字词过关:读准字音

契诃夫 模样 坎肩 伶俐 惦记 不赖 胚子 恐吓 戳

三、概说故事

1.请用一句话将故事讲述出来。

明确: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案件的故事。

2.请用一个字来点明这篇小说的核心(变)。

明确:变。

四、细说“变”

1.请跳读课文,找一找奥楚蔑洛夫的多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狗前后不同的评价方面:

(1)第8段,哪几个词特别能够体现出奥楚蔑洛夫对小狗的评价和态度:

明确:“野畜生、疯狗、弄死好了”。

(2)第8段,哪处细节描写具体刻画了奥楚蔑洛夫此时的语气和腔调?奥楚蔑洛夫此时应该是一副怎样的嘴脸?

明确:“严厉、咳、拧起眉头”。

装腔作势、官气十足。

(3)学生演读第八段关于奥楚蔑洛夫的内容。

(4)当奥楚蔑洛夫得知这条狗是将军家的,他又是怎样来评价这条小狗的,请大家速读第10段,用一个短句来回答;这次这只小狗变成了一只怎样的小狗呢?

明确:“它是那么小”。

楚楚可怜,令人怜惜。

(5)学生演读第10段第二、第三两行奥楚蔑洛夫的语言,从“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开始一直到“却长得这么魁梧!”

(6)我们的奥楚蔑洛夫变化之快、变化之大令我们惊讶,而且,他对小狗的态度还在不停地变化。请学生分别演读奥楚蔑洛夫對小狗的第三次到第六次转变。

(7)在这样一个小小的街头事件中,在这么短短的一个时间段中,我们的奥楚蔑洛夫对一只小狗竟然有了前后6次截然不同的态度。看来,奥楚蔑洛夫被称为“变色龙”真是当之无愧!

2.分析人物的动作描写。

从奥楚蔑洛夫的语言描写中,我们看到的是他在审理案件时态度的多变,其实,从奥楚蔑洛夫的动作描写中,我们还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他的心理变化。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一找关于奥楚蔑洛夫的一组典型的动作变化的描写,大家可以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

(1)第10段:“脱大衣”,为什么呢?“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一个“脱”字,体现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心理?

明确:紧张、慌张。

(2)第20段:“穿大衣”,为什么呢?“好像起风了,挺冷”此时的奥楚蔑洛夫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呢?

明确:恐惧、战栗。

(3)这件本来极其庄重严肃的军大衣,却成了奥楚蔑洛夫掩盖内心紧张恐惧的道具。除了这两处,在文章的首尾还分别出现了与军大衣有关的动作描写,请大家找一找。

A.“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这里体现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心理?

明确:得意洋洋、趾高气扬。

B.他退场的时候,“裹紧大衣”,此时体现了奥楚蔑洛夫怎样的心理?

明确:极其害怕。

一个登场时趾高气扬的警官却以惶恐、猥琐的身影退场,离开了舞台。至此,一个可笑的善变的奥楚蔑洛夫就这样诞生了。

五、论说“不变”

1.问题:多变的奥楚蔑洛夫身上有没有不变的东西?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①断案的准则不变:小狗的主人是谁?

②在整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奥楚蔑洛夫从未关心过案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他始终关注的是小狗的主人是谁。

2.如果我们透过现象来看本质,你觉得奥楚蔑洛夫身上有哪些不变的思想性格?

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巴结权势者,践踏弱者,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等等。

六、深思“不得不变”

1.辩论:由此可见,奥楚蔑洛夫不仅是可笑的,更是可鄙的,灵魂是无比丑陋的。

老师这里有一个大胆的提议:我们可不可以让奥楚蔑洛夫不变,让他成为一名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的警官?就像我们的包青天一样。

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论辩。

2.如果他秉公执法了,你觉得他的结局会怎样?

明确:丢官甚至丢命。

3.那么,奥楚蔑洛夫的官职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们看第一段第二个句子。

“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

明确:在这里,我们既看到了奥楚蔑洛夫对百姓的搜刮,又看到了他的职权范围——一个在大街上巡逻的警察,一个芝麻粒大的小官。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面对着高高在上的将军,小小的奥楚蔑洛夫只能卑微地仰望。他不仅不敢得罪将军,就连将军家的一只小狗,他都要虚伪地去追捧、赞美。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自我。因此,我们说,奥楚蔑洛夫不得不变。

4.其实,如果我们拨开历史的云雾,走进当时的俄国,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奥楚蔑洛夫的不得不变。

背景材料:虽然19世纪后期俄国实行了农奴制改革,但是经济发展仍是落后的,到处是萧条之景。在政治上,沙皇竭力强化专制统治,整个俄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这是一个崇拜官爵的社会,这是一个摧残自由人性的社会。

师总结:现实世界的黑暗,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网住了人们的灵魂,我们所能看到的只能是人性的扭曲和弱小。因此,我们说奥楚蔑洛夫又是可悲、可怜的。作家契诃夫以深邃的目光洞察到了社会黑暗、人性扭曲的本质,一个小小的人物,牵出的是整个社会的悲哀。这种讽刺的意味是何等的深刻!

5.“变与不变”的悲哀。

师总结:其实,我们从文中其他人物身上也可以读出这种“变与不变”的悲哀。比如赫留金出场时举着那个血淋淋的手指头,是那样的得意张狂,而退场时却悄无声息。还有那些围观者,他们关注的焦点和对赫留金的哄笑,这一切与奥楚蔑洛夫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我们常说,艺术的生命力是永恒的。直到今天,我们也许还能在我们身边发现奥楚蔑洛夫的影子。

变色的房子》教案设计 第10篇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小猪征询朋友意见的过程,懂得房子一年四季会变化不同景色的原因。

(2)学习复述故事,能大胆发言,大胆表达。

教学准备

(1)小动物图片及故事场景图片

(2)四季房子特征图片、故事VCD

教学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引出课题。

(1)小猪盖了一座新房子,它想给房子刷上漂亮的颜色,可是刷什么颜色好呢?小猪一时拿不定主意,小朋友你们说说自己的想法,给小猪想想办法。

(2)幼儿发言,讨论,谈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肯定孩子的想法。

(3)有一群小动物也知道了这事,也都来给小猪出主意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小动物们出的是什么主意吧。

(4)看VCD的前半部分,初步了解故事前半部分梗概。

哪些动物给小猪出主意?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5)再看VCD的前半部分,着重学习表述小猪征询朋友意见的过程。

小羊说:“咩—,漆上绿颜色吧,绿油油的很好看。”

小兔蹦蹦跳跳地说:“不不不,漆上白颜色吧,雪白白的很好看。”

小鸭说:“嘎嘎嘎,不,不,漆上黄颜色吧,黄澄澄的很好看。”

公鸡说:“喔喔喔,我说呢,漆上红颜色吧,红彤彤的很好看。”

(6)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图谱,让幼儿来练习说这几句话。

(7)幼儿个别练习、集体练习,边说边做动作,基本掌握这几句话。

教师小结:小猪盖了一座新房子,他想给房子涂上漂亮的颜色小羊说绿色的房子很好看,小鸭说黄色的房子很好看公鸡说红色的房子很好看,小兔说白色的房子很好看。小猪都不满意,最后小猪终于想出了好办法。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猪到底想的是什么好办法呀?、看VCD的后半部分,让幼儿认识春夏秋冬四季和它们的颜色。

(1)提问:小猪找谁一起想办法?小鸟帮助小猪做了什么事情?

(2)小猪的房子在春、夏、秋、冬分别是什么颜色?“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为什么?

(3)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房子四季不同的图片,让幼儿分别讲述四季的特征及房子的不同颜色。

春天,种子发芽了,屋顶上盖满了绿叶子,真是漂亮极了。

夏天,新房子周围开满了小黄花。

秋天,房子附近的树挂满了红色的果子。

冬天,新房子屋顶及树枝上铺满了白白的小雪花。

(4)幼儿学习故事中小动物的对话,和房子四季不同的特征。

(5)幼儿分角色朗读故事。

教师小结:

小猪盖房子,很多小伙伴都出了主意,引起了小猪无限的想象力,不过实际的想法必须克服困难,于是小猪请小鸟弥补自己不能登高的缺憾,于是建造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而变换不同颜色的美丽房子。、讨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以后怎样团结协作,帮助伙伴克服困难?、延伸活动:故事表演。

教学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变色的房子》教案设计

变色的房子》教案设计(精选10篇)变色的房子》教案设计 第1篇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对故事情节发展进行合理想象。2、感...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