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环境治理论文范文
科学发展观环境治理论文范文第1篇
投资环境由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构成。硬环境是指交通、通讯、能源、生活条件等基础设施。软环境是指办事效率、社会治安、社会服务、社会公正等软件条件。几乎所有致力于招商引资的地方都很重视硬环境建设,容易被忽视的是软环境,而正是对软环境的忽视使得一些地方的投资者苦不堪言。因此,完善投资环境,要把软环境建设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
比起硬环境,软环境建设是更为艰巨的任务。硬环境的各种因素,除自然地理资源因素外,一般只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只要资金和技术条件具备,无论是内部创造还是从外部引进,都比较容易顺利地发展和完善。但投资软环境完全不同,它的每一步发展和完善,都意味着对传统和习惯的突破和超越,因此需要克服传统和习惯的巨大阻力,而传统和习惯往往很顽固而难以克服。不仅如此,人文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软环境的发展常常具有反复性,前进会伴随着倒退,解决了的问题还会在新形势下重新出现。由于这一特点,硬环境在合乎规律地朝向现代化、国际化,而软环境却久久保留着浓重的地方性、民族性、传统性特色。也正因如此,软环境的改善较之硬环境建设要困难、复杂得多,软环境现代化的进程要缓慢得多。
软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个领导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软环境建设要靠政府及其全体公务员去努力。比如,办事效率要靠大家的工作去提高,社会治安要靠大家的工作去维护,社会服务要靠大家的工作去完善,社会公平要靠大家的工作去保障,社会风气要靠大家的工作去改善。软环境的优化程度与大家工作的努力程度是成正比的:工作努力到什么程度,软环境就优化到什么程度;大家工作不努力,软环境就不可能优化。
这还因为,软环境的许多部分是由政府及其全体公务员构成的。办事效率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门及其全体公务员的办事效率,社会公平最重要的是政府及其全体公务员提供的行政公正。而且,这两部分软环境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其他部分的软环境状况。例如,办事快捷、出警神速,社会治安就差不了;行政公正、秉公办事,就能有效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软环境存在的许多问题,是由政府及其公务员办事拖沓、处置不力、行政不公造成的。
这更因为,软环境建设关键在领导。领导头脑清醒,胸有全局,重视建设,善于建设,软环境就会由乱到治,由差到好。我更想强调,各级领导班子、各级领导干部,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比如,市县政府机关股级以上干部人数甚多,省市政府机关近2/3是处级以上干部,这当然含非领导职数,但大多数非领导职务干部是从下一级领导职务干部中提拔起来的,只有少数是平职转岗,因此都可以看做是领导干部。从某种意义上说,软环境的最重要部分,是由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构成的,领导干部表现如何,软环境也就如何。
基于以上理由,我一直认为,领导就是环境,环境在于领导。一个地方,如果投资环境不佳,原因在领导,责任在领导。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正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样一个时期,热切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在努力建设硬环境的同时,更加重视软环境建设,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四海朋友,感召八方投资,坚持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环境治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人体与周围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人体活动的田径运动健身锻炼更是与环境不可分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阳光、空气、水、气候、动植物等各种因素的综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环境是指社会经济条件、劳动条件、生活方式等。本文探讨走跑健身锻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找出相应的策略,对减少意外伤害,提高锻炼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环境;田径运动;健身;策略
一、不同季节中田径运动健身的策略
(一)夏季热环境中田径运动健身锻炼
人类是恒温动物,体内应保持着恒定温度。人体进行的生理活动要求体温维持在37℃左右,太高的体温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当体温超过41℃时,热辐射疾病将会发生。在走跑健身锻炼时,热量是肌肉收缩产生的副产品。在夏季热环境中锻炼应维持体温恒定,防止热量引起体温的升高。
1.热量的散发
对流和蒸发是热量散发的主要形式。对流是指体内热量借助身体周围的空气或水的流动散发于体外,当身体周围空气或水的温度低于体温时才能有对流现象。空气或水的流动越快,热量散发就越多。蒸发是指体内水分转化为气体并散发于周围环境中的一种散热方式。即人体通过出汗,由汗液在皮肤表面蒸发转变为水蒸气而散发热量。炎热的空气中空气对流有限,蒸发就成为散热的重要方式。汗的蒸发可吸收大量的热量,随蒸气逸出体外。当气温高于体温,只要空气干燥,对流的空气促使热量随出汗而蒸发。在温度过高、闷热、通风又差的条件下,不适宜锻炼。
2.热环境中走跑健身锻炼注意事项
(1)开始锻炼时,应缓慢,逐渐增加走跑速度。但时间不宜太长,约20分钟左右。
(2)随时检查心率,以使心率在目标心率之内。
(3)穿合适衣服。夏季田径运动健身锻炼时,穿的要少,皮肤裸露要多,扩大皮肤与外界环境接触的面积,有利于热量的对流和蒸发。穿轻便、透气、吸水力强的轻质棉、亚麻制品,促进对流与蒸发。在阳光下锻炼时,可戴帽子。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后脑,可将有帽檐的帽子后转。
(4)锻炼之前、锻炼期间、锻炼之后补充足量的水或清凉饮料。
(5)在一天中最凉爽的时候进行锻炼。晨练最好,日落之后较好。避免太阳的直接辐射,如果不得不在一天最热的时候锻炼,必须寻找阴凉和通风之处。
(6)锻炼之后,不要贪图一时凉快洗冷水澡,这样做易着凉、感冒。
(二)冬季冷环境中田径运动健身锻炼
1.冬练“三九”,能够提高人体抗寒能力、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严寒的冬季,由于气温低,血管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粘滞性增大,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影响了运动能力。同时,厚重的保暖衣服使动作不便,增加了额外负担。气温低,造成身体热量过多蒸发,增加冻伤危险。在冬季冷环境中锻炼要克服上述不利影响,应尽快适应冷环境。
2.冬季田径运动健身锻炼注意事项
(1)田径运动健身锻炼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防止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准备活动还可以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使之更好地满足锻炼需求。
(2)呼吸时用鼻子吸气。鼻粘膜的血管丰富,腔道弯曲,对吸进的冷空气有加温和湿润的作用,可以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咽喉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喉痛和咳嗽等,不宜张大嘴巴吸气。
(3)户外锻炼时间不宜太长。注意对手、脚、耳廓、鼻尖和面颊等处的保护,因为上述部位易冻伤。
(4)冬季田径运动健身锻炼理想的服装应是多层的,既能保暖、防寒,又能保证汗液正常蒸发。选择合适的帽子,使头部保暖。
(三)春天田径运动健身锻炼
春天是万物复苏之季,不管是对常年坚持田径运动健身锻炼的人,还是对初次参加田径运动健身锻炼的人,春暖花开之季是健身锻炼的最理想季节。春天田径健身运动应注意以下事项:
(1)气候变化。春天气候反复无常,忽冷忽热。田径运动健身过程中要随气候的变化增减衣服。
(2)防止潮湿。春天雾多,空气湿度大,穿暖一些,不要把身体裸露太多。
(3)防止风沙。在北方风沙大的天气中,选择避风地方,尽量用鼻子呼吸。
(4)运动量逐渐加大,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四)秋天田径运动健身锻炼
入秋后天气渐凉,也是进行田径运动健身锻炼较好的季节。秋天田径运动健身锻炼应注意以下事项:
(1)气温的变化。秋天气温忽热忽凉。根据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合理安排运动量。
(2)循序渐进,逐步加大运动量。可以采取增加时间、增长距离等方法。
二、不同天气情况下田径运动健身的策略
1.雾天田径运动健身锻炼
城市的空气里常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雾能阻止这些废气在高空扩散,使空气变得更坏。因此,在城市里雾天不宜进行田径运动健身锻炼。田野里有雾时和无雾时空气一样新鲜,只是有雾时空气湿润一些,湿润空气吸入体内不会影响健康。因此,可以照常锻炼,但运动量要小一些。
2.风天田径运动健身锻炼
刮风下雨是正常的天气现象。风天进行田径运动健身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可以磨炼意志。风天锻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逆风时,身体应前倾,身体重心适当下降,减少迎面风的阻力;顺风时,应减小身体前倾角度,注意稳定身体重心,以避免被风吹倒;尽量用鼻子呼吸;风大而且严寒,应在背风处锻炼。
3.雨雪天田径运动健身锻炼
下小雨时,可戴上防雨帽,穿雨衣、雨鞋,田径运动健身的速度适当慢些。锻炼后要用毛巾擦干身上汗水和雨水,换上干的衣、鞋、袜。下雪天戴帽、手套,步子小,速度慢,防滑。避免雪后天晴锻炼,以免引起雪盲。
三、田径运动健身锻炼应对污染的策略
大气污染物种类很多。其中臭氧、二氧化碳是影响锻炼效果的两个重要污染源。臭氧是在放电或阳光的作用下,由空气中氧气变成的;二氧化碳是燃烧矿燃料产生的。不要在炎热的夏季中午锻炼。此时,臭氧含量最高,紫外线辐射也最强烈。不要在交通拥挤的马路旁锻炼,汽车排出的二氧化碳多。宜在公园绿地、林地空气流通的地方锻炼。
一天中,污染危害较重的两个高峰是:夏季早5时,晚7时;冬季早7时,晚6时。避开这两个高峰。应在烟囱排气的上风向或侧风向锻炼。
四、田径运动健身锻炼地方和时间的选择
(一)地方选择
田径运动健身锻炼不需要专门地方,一般比较平坦的地方都可以。可根据各人居住的地方、环境、身体状况和兴趣确定,不要强求一致。可以选择以下地方:
(1)操场。操场平坦、安全,能知道田径运动健身的距离,但在操场上进行田径运动健身比较枯燥。青少年学生选择操场进行田径运动健身锻炼较多。
(2)公园。公园环境优美,有山有水,有树有草,沿公园进行田径运动健身锻炼心旷神怡。
(3)乡村。乡村田野的小路周围有庄稼、小河小溪、池塘,自然风光美丽,空气新鲜。
(4)公路。公路平坦、宽广,尽量靠边进行田径运动健身锻炼,注意交通安全。
(5)树林。林中空气新鲜,环境幽雅,在林中进行田径运动健身锻炼,应注意安全。
(6)海边、沙滩边。一边欣赏大海,一边进行田径运动健身锻炼,使人心胸开阔。
(二)时间选择
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什么时间进行田径运动健身锻炼;二是每次田径运动健身锻炼持续多长时间。
1.每天什么时候进行田径运动健身锻炼为宜
(1)清晨。清晨,空气新鲜,杂质、灰尘较少,是一天中环境条件最好的时间。清晨也是人从睡眠状态和抑制状态转为积极兴奋状态的时间。田径运动健身锻炼可为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在身体机能方面作好准备。清晨进行田径运动健身锻炼最好到树木较多的地方,置身于青松翠柏之间,可调血气而爽精神。
(2)下午。下午进行田径运动健身能消除紧张,尤其对那些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的人,效果更明显。
(3)饭后。近年来,医学研究认为饭后应适当静坐或仰卧稍事休息,再进行田径运动健身锻炼,更能益寿延年。
(4)晚上。有人喜欢晚上进行田径运动健身锻炼,锻炼后全身舒服,促进睡眠。也有人锻炼后,感到兴奋,反而影响睡眠。
一般来说,早晨进行田径运动健身锻炼较为合适。如果不能晨练,晚上也可以,但要掌握运动量,以免量大,影响睡眠。学生主要在早晨、下午课外活动进行田径运动健身锻炼。
2.每次田径运动健身锻炼持续多长
时间
(1)一般来说,每次田径运动健身锻炼在20~60分钟之间。应根据每人身体强弱、运动水平高低,决定每次锻炼多长时间。
(2)注重频率。俗话说,“要想身体好,天天练田径。”坚持天天练或隔日练,才能达到健身目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无故中断锻炼,通过田径运动健身锻炼所得到的益处就会逐渐减少甚至消退。
参考文献:
[1] 游春栋.体育与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颜军.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
[3] 周兵.田径健身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科学发展观环境治理论文范文第3篇
地球小卫士:环保从我做起/陈路,陈述主编.-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04.-192页;20cm.-(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丛书).-ISBN7-80097-419-7:¥198.00(全套共18册)
绿色生活与未来/陆光华等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317页;20cm.-(环境教育丛书/刘静玲主编).-ISBN7-5025-3223-4:¥19.00
英汉环境科学与工程词汇/郝吉明,王立章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625页;20cm.-ISBN7-5025-3189-0:¥48.00
ISO14001标准解说/孟宪国主编.-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05.-80页;26cm.-(ISO14000理论与实践丛书).-ISBN7-5066-2387-0:¥20.00
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水质分析方法/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二编辑室编.-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06.-713页;29cm.-ISBN7-5066-2432-X:¥128.00
环境管理标准化的理论与方法:企业实施ISO14000指南/于启武编著.-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01.-335页;20cm.-ISBN7-5638-0886-8:¥19.00
环境生物技术应用与发展/陈坚等编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06.-410页;20cm.-ISBN7-5019-3141-0:¥32.00
高等环境化学与微生物学原理及应用/张锡辉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4.-332页;20cm.-ISBN7-5025-3141-6:¥30.00
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和造价管理/周律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294页;26cm.-ISBN7-5025-3220-X:¥36.00
城市人居环境/李丽萍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06.-449页;20cm.-(区域经济系列丛书).-ISBN7-5019-3149-6:¥26.00
环境规划学/郭怀成,尚金城,张天柱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7.-301页;2317cm.-ISBN7-04-009333-2:¥16.70
区域环境规划方法指南/刘天齐等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281页;26cm.-ISBN7-5025-3185-8:¥34.00
清洁生产导论/朱慎林,赵毅红,周中平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274页;20cm.-(环境工程实用技术丛书).-ISBN7-5025-3201-3:¥24.00
环境设备:原理设计应用/郑铭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4.-456页;26cm.-ISBN7-5025-3144-0:¥66.00
硫氮污染防治工程技术及其应用/郭东明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4.-243页;20cm.-ISBN7-5025-3110-6:¥20.0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郭静,阮宜纶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235页;26cm.-高等学校教材.-ISBN7-5025-3218-8:¥22.00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李广超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201页;26cm.-ISBN7-5025-3194-7:¥22.00
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手册/郝吉明,王书肖,陆永琪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4.-465页;26cm.-ISBN7-5025-3179-3:¥60.00
水污染控制技术/王燕飞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280页;26cm.-ISBN7-5025-3187-4:¥29.00
农药污染与防治/张大弟,张晓红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207页;20cm.-(环境与工程实用技术丛书).-ISBN7-5025-3159-9:¥18.00
工业废气净化与利用/童志权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571页;26cm.-ISBN7-5025-3165-3:¥76.00
二氧化硫脱除与回收/肖文德,吴志泉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282页;20cm.-(环境工程实用技术丛书).-ISBN7-5025-3166-1:¥26.00
工业脱硫技术/雷仲存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393页;20cm.-ISBN7-5025-3103-3:¥30.00
工业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李培红等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4.-227页;20cm.-(环境工程实用技术丛书).-ISBN7-5025-3167-X:¥20.00
膜法水处理技术/许振良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336页;20cm.-(实用水处理技术丛书).-ISBN7-5025-2828-8:¥28.00
废水处理单元过程/姚重华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208页;20cm.-(环境工程实用技术丛书).-ISBN7-5025-3186-6:¥20.00
以煤为主多元化的清洁能源战略/吴宗鑫,陈文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5.-232页;26cm.-ISBN7-302-04298-5:¥25.00
废催化剂回收利用/孙锦宜,刘惠青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309页;19cm.-ISBN7-5025-3191-2:¥28.00
煤加压气化废水处理/施永生,傅中见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193页;20cm.-(环境工程实用技术丛书).-ISBN7-5025-3217-X:¥19.00
食品工业废水处理/唐受印等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316页;20cm.-(环境工程实用技术丛书).-ISBN7-5025-3221-8:¥25.00
造纸工业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武书彬编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444页;20cm.-ISBN7-5025-3209-9:¥30.00
制浆造纸工业废水处理/杨学富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5.-335页;20cm.-(实用水处理技术丛书).-ISBN7-5025-2822-9:¥25.00
环境影响评价/陆书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7.-320页;2317cm.-ISBN7-04-009334-0:¥17.90
中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手册/刘旭荣,张风亭主编.-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05.-264页;26cm.-ISBN7-5026-1452-4:¥35.50
科学发展观环境治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推动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理论保证。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既应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又应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宣传者,自觉地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要更好地实践科学发展观、宣传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学好科学发展观,了解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2005年,我就参加了中宣部组织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主题采访活动,先后写出几十篇与此相关的稿件。
在跨越6个省区、历时近一个月的采访活动和后续的相关采访活动中,我深切感到,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拨正前进航向,是十分必要、十分及时的,是新时期唯一正确的选择。大量的经验教训证明:只有科学发展才能赢得美好的未来,而非科学的盲目发展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早在2000年,我在北京参加地球奖获奖者座谈会时,就听到有关科学发展问题的呼吁。由于对此深有同感,我在会后立即展开采访并及时反映了这些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观点。应该看到,破坏环境的发展,掠夺资源的发展,盲目扩张的发展,畸形过度的发展,竭泽而渔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中有些已经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灾难性后果。在某省采访时,我就听到某地对资源开发的议论:打了几个洞,挖了几个坑,冒了几股烟,留下几滩黑,剩下几把灰。有的地方决策者目光短浅,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不惜引进外地落后的生产工艺、淘汰的生产设备、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从表面、短期来看,这些地方的经济指标是上去了,但却给未来的发展留下无穷的后患。
我认为,从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到现在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历史的进步。科学发展观,是与此前几代领导人的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我们应该看到,在十年浩劫之后,在百废待兴、经济濒临崩溃的历史背景下,发展便成为当务之急。而一些人却围绕姓社姓资等问题进行一些无谓的争论。在那个时候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是必要的、正确的,及时的。这个口号在当时和此后一个时期都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相当强大的今天,就不能一味地、单纯地、不讲条件地谈发展了。
发展,是需要付出的:这里面既有人力、物力的付出,又有资源的消耗;发展,是有条件的,不考虑条件的发展,必然是盲目的发展;发展,是需要计较成本、计算投入产出比例的,不讲成本的发展、甚至赔本赚吆喝,是得不偿失的发展;发展,是需要协调配合的,孤军深入的发展,则难以持久。也就是说,有的发展,是需要提倡、扶持、推广的,有的发展是需要阻止、遏制、修正的!我们不能一说起“发展”,就认为是好东西,就应该充分肯定,就不能产生怀疑,我们更不能脱离客观条件、不讲成本代价、不考虑负作用地讲发展。我们对任何事物,哪怕是经济发展,都要做具体分析,不要匆匆忙忙地下结论,轻易地肯定或否定。如果我们为错误的东西唱了赞歌,我们就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我们否定了正确的东西,我们就是扼杀了健康的力量。
现在回头看看:我们过去的宣传报道,在这方面的失误和教训难道还少吗?明明是好大喜功的构想,我们却一味高唱赞歌;明明是脱离实际的高指标,我们却高调肯定;明明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我们却没有指出其危害。而一些真正按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客观实际办事的单位或个人,却受到了不应有的指责和不公正的对待。
能否以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至关重要。在很多情况下,写什么、怎么写,如何在采访活动中采访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表现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常常取决于记者的思想认识水平。
就以我参加中宣部组织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主题采访为例,我们每到一地,当地都十分重视,对采访活动也都做出了周密的安排。但是,我们在采访中发现,由于有些地方负责人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或出于某种考虑,一些安排与科学发展观关系不大、甚至毫不沾边。一些单位介绍的情况虽然很丰富,但是可用的东西并不多,有些有价值的东西被淹没在大堆的材料和繁杂的事物之中,如果不是独具慧眼,如果没有深入发掘、没有筛选提炼,就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神圣任务。所以,每到一地,我都注意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观察事物、发现新闻,最终确定自己要写的题材,要选的角度。我采写的《金川集团公司的“延年益寿法”》《青海阻止污染西移》《呼和浩特养牛人好潇洒》《榆林资源在保护中开发》《乌鲁木齐市与昌吉州将实现经济一体化》《“环保公路”:在大西北延伸》《看不见煤的煤矿》《“宁夏一号工程”的科学发展观》《青海省提高领导者素质构建和谐社会》《贺兰山的风刮来了多少钱》《红寺堡——区域协调发展的杰作》《宁夏:旱地“压砂”彰显生态文明》《黎明村里看“黎明”》《绿色的能源,绿色的希望——甘肃省敦煌靖远绿色能源公司发展“生物质燃气”见闻》《宁夏石嘴山:从煤城到山水园林城》《宁夏推动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就以科学发展观为精髓,力图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就是在写长篇综述《西部开发亮点多》时,我也注意将所写内容与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这些稿件,取材不同,长短不一,写法迥异,但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宣传了科学发展观。
宣传科学发展观,需要正面引导,也需要研究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批评。有的时候,深入的剖析、恰当的论述、准确的批评可能会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风力发电为何在新疆遭遇尴尬》《宁夏还该不该种植水稻?》《退耕还林:补贴到期之后怎么办》《退耕还林:不蹈“2605项目”的覆辙》《迷迷茫茫的“波尔多”梦》《珍惜青海湖“鱼鸟共生”状态》就是这方面的作品。
2006年7月30日,我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述评《“用完就扔”:不该成为时尚》,是一篇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其中的一些素材取自我家附近的早市,取自我对生活的观察。我在这篇文章中首次对过度使用一次性用品、特别是过多使用塑料袋的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我的这篇文章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共鸣。这篇只有千余字的作品,还被中宣部评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主题宣传的一等奖。当然,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在我这篇文章发表几个月后,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限塑”的政策。虽然不能说这是我这篇作品的作用,但我还是为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曾经做过一点有益的工作感到欣慰。在此前后,我还针对商品包装中存在的问题,先后发表了《虚假包装有违诚信》《过度包装:糟蹋社会财富》《商品包装,有多少是恰如其分》等针砭时弊的报道,宣传了科学发展观。
宣传科学发展观,要有自觉性、使命感、责任感。要善于在工作、生活和各类活动中发现问题。2007年6月,我乘飞机去北京参加中宣部召开的总结表彰会。在飞机上提供的午餐中我发现了问题:一顿谈不上丰盛的午餐,竟使用了七八种包装材料,制造了数量可观的垃圾!于是,我利用乘机的间隙和乘客离机的时机迅速展开采访,写了一篇“记者来信”:《客机上能否少制造点垃圾》。这篇稿件,不仅被“航空网”等网站转载,而且被报社评为好稿。到了年终,它又被报社评为年度二等奖。
宣传科学发展观,本身也应该体现科学发展观,不能做无谓的宣传、毫无成效的宣传、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宣传。没有效果的宣传,是浪费宝贵的社会资源,不仅无功反而有过。也就是说,宣传科学发展观,仅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要讲究宣传艺术,研究宣传艺术,把宣传效果最大化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
任何文字,都要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动力,要有吸引力。只有被阅读了才有可能产生作用。没人理睬,就是文字垃圾。
是不是理论研究一定晦涩难懂?是不是新闻报道一定枯燥乏味?我想,任何读者都喜欢阅读引人入胜、生动有趣、鲜活耐读的文字,而不喜欢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味同嚼蜡的作品。同样是讲故事,有人讲得人全神贯注、目不斜视;有人却讲得让人心不在焉、昏昏欲睡。同一篇文章,有的可以吸引人一直读下去,有的竟让人看了开頭就不想看结尾。有时,换一个开头,变一种方式,转一个角度就可以收到奇妙的效果。我们完全应该、也应该做到让自己笔下流淌的文字鲜活、生动、感人、耐读!这方面值得探讨、值得借鉴、值得改进的有很多。我在20多年的新闻实践中也算尝到过一些甜头。例如,我写人工饲养天牛的天敌花容穴甲取得成功的科技新闻,不直接写科研鉴定和研讨会,这些内容在标题和行文中甚至不出现。我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写,标题也写成了《天牛,看你还能“牛”几时?》。写郑州人不驱赶、宰杀城市行道树上的鸟、努力营造人与鸟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我的题目是《郑州人的“宽容”》。写由于封山禁牧带来野生岩羊的过快增长,我用了《贺兰山的岩羊多得让人有点愁》《谁给贺兰山的岩羊这么大的胆儿?》。写封山禁牧,我的标题是《宁夏:让羊换了一种“活法”》。
做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和宣传者,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赋予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我们应该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作为一个普通的新闻工作者,我有自己的探索,但我的探索是初步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我愿为此继续探索。
(作者单位:《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站)
科学发展观环境治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生态工业园植物配置主要是与生态工业园的性质有关的,它关系到的不同的植物在当中的作用也不同。工厂园林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组成部分。各工厂必须从全局出发,重视绿化建设,抓好园林绿化的总体规划,特别是做好各种防护林带的建设,科学地选好绿化树种,以提高工厂园林绿化的水平,实现工厂花园化。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工厂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随便栽上几株,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景观大为逊色。另一方面,园林花卉植物花色丰富,有的花卉品种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观赏价值,或者开花期,或者结果期。如银杏,仅在秋季叶子橙黄色时显行十分显眼;忍冬初夏具大量黄色花,秋季有橙红色果;还有实际上具有常年开花效果的云杉、桧柏等常绿针叶树。因此,应从不同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园林植物配置,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花卉风景。
1.总体设计原则
工厂绿地规划总原则:工厂绿化关系到全厂各区、车间内外生产环境的好坏,所以在规划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绿化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步进行工厂绿化规划是工厂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在工厂总图规划的同时进行规划,以利全厂统一安排、统一布局,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
(2)绿化设计与工业建筑主体相协调工厂绿化规划设计是以工业建筑为主体的环境。按总平面原构思与布局对各种空间进行绿化布置,在厂内起到美化、分流、指导、组织作用。
(3)保证工厂生产安全由于工厂生产的需要,往往在地上、地下设有很多管线,在墙上开设大块窗户等,所以绿化设计一定要合理,不能影响管线和车间劳动生产的采光需要,以保证生产的安全。
(4)维护工厂的环境卫生有的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放出一些有害物质,除了工厂本身应积极从工艺上进行三废处理,保证环境卫生外,还应从绿化着手,选择抗污染,吸毒的树木,以便吸引有毒气体,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因地制宜进行绿化规划工厂绿化规划设计应结合工厂的地形、土壤、光线和环境污染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绿化规划与全厂分期建设相协调工厂绿化规划要与全厂的分期建设相协调一致,既要有远期规划,又有近期安排。从近期着手,兼顾远期建设的需要。
(7)绿化规划适当结合生产在满足各项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种植乔灌木、果树以及芳香、药用、油料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园林植物。
2.生态工业区设计要素
工厂绿地规划布局的形成一定要与工厂各区域的功能相适应。虽然工厂的类型有很多种,但都有共同的功能分区,如厂前区、生产区、生活区及工厂道路等。
2.1大门环境及围墙的绿化
工厂大门是对内对外联系的纽带,也是工人上下班的必经之处,厂门绿化与厂容关系较大。工厂大门环境要注意与大门建筑造型相调和,还要有利于行人出入。大门建筑应后退建筑红线,以利形成门前广场,便于车辆停放、转变及行人出入。门前广场两旁绿化应与道路绿化相协调,可种植高大乔木,引导人流通往厂区。门前广场中间可以设花坛、花台,布置色彩绚丽、多姿、气味香馥的花卉。
工厂围墙绿化设计应充分注意防卫、防火、防风、防污染和减少噪音,还要注意遮隐建筑不足之处,与周围景观相调和。绿化树木通常沿墙内外带状布置,以女贞、冬青、珊瑚树、青冈栎等常绿树种为主,以银杏、枫香、乌桕等落叶树为辅,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以1:4为宜;栽植3-4层树木,靠近墙栽植乔木,远离墙的一边栽植灌木花卉。
厂前区办公用户一般包括行政办公、技术科室房,食堂,托幼保健室等福利建筑。为了节约用地,创造良好的室内外空间,这些建筑往往组合成一个整体,多数人建在工厂大门附近。此处为污染风向的上方,管线较少,因而绿化条件较好。建筑物四周绿化要做到朴实大方,美观舒适。也可以与小游园绿化相结合,但一定要照顾到室内采光、通风。在东、西两侧可种落叶大乔木,以减弱夏季太阳直射;北侧应种植常绿耐阴树种,以防冬季寒风袭击;房屋的南侧应在远离7米以外的地方种植落叶大乔木树种,近处栽植花灌木,其高度不应超出窗口。
2.2车间周围的绿化
车间是人们工作和生产的地方,其周围的绿化对净化空气、消声、调剂工人精神等要素均有重要意义。车间周围的绿化要选择抗性强的树种,并注意不要与上下管线产生矛盾。在车间的出入口或车间与车间的小空间,特别是宣传廊前可重点布置一些花坛、花台,选择花色鲜艳、姿态优美的花木进行绿化。在亭廊旁可种松树等常绿树种,设立绿廊,坐凳等,从工人休息。一般车间四周绿化要从光照、遮阳、防风等方面来考虑。
污染较大的化工车间,不宜在其四周密植成片的树林,而宜多种低矮植物,以利于通风、引风进入,稀释有害气体,减少污染危害。
卫生净化要求较高的电子、仪表、印刷、纺织等车间四周的绿化,应选择树冠紧密、叶面粗糙、有黏腺或气孔下陷 、不易产生毛絮及花粉的树木,如榆、臭椿、枫杨、榉树、女贞、冬青、樟树、黄杨等。
对防火、防噪音要求较高的车间及仓库四周绿化,应以防火隔离为主,选择含水量大、不易燃烧的树种,如珊瑚树、银杏、冬青、枫香、泡桐、柳树、栓皮栎等进行绿化。种植时要注意留出消防车进出的空间。在车间外围可以适当设置休息小庭院,以供工人休息、吸烟、谈话。对锻压、铆接、锤钉、鼓风等噪音强烈的车间四周绿化,要选择树叶茂盛、分枝低、叶面积大的常绿乔灌木,如珊瑚树、椤木、海桐、樟树等组成复层混交林,以利减噪。
2.3工厂小游园设计
目前很多工厂在厂内因地制宜地开辟小游园,特别是设有自然山地或河边、湖边、海边的工厂更为有利。设置小游园主要是方便职工做操、散步、休息、谈话、听音乐等,也便于群众团体在厂内开展各项活动。园内可以用花墙、绿篱、绿廊分隔空间,并因地势高低变化布置园路,点缀小池、喷泉、山石、花廊、座凳等来丰富园景。小游园的绿化可以和本厂的工会俱乐部、电影院、阅览室、体育活动场等相结合统一布置,扩大绿化面积,实现工厂花园化。
2.4工厂绿化树种选择
工厂绿化树种选择要使工厂绿化树木生长好,创造较好的绿化效果,必须选择那些能适应本厂生长的树种。
2.4.1一般工厂绿化树种应选择观赏和经济价值高的、有利环境卫生的树种。
2.4.2有些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一些有害气体、废水、废渣等。因此,这些工厂的绿化就要认真选择适当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条件的乡土树种,特别是应选择那些对有害物质抗性强或净化能力较强的树种。
2.4.3沿海的工厂选择绿化树种要具有抗盐、耐潮、抗风、抗飞沙等特性。
2.4.4工厂的厂址往往选择在土壤瘠薄的地方,所以这里绿化要选择能耐瘠薄、又能改良土壤的树种。
2.4.5树种选择要注意速生和慢生相结合,常绿和落叶树相结合,以满足近、远期绿化效果的需要,冬、夏景观和防护效果的需要。 [科]
【参考文献】
[1]陈荣悌,赵广华著.化学污染.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1,(1).
[2]北京林学院主编.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7,(1).
科学发展观环境治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中国民族政策的贯彻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民族政策的实质是民族发展政策。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新的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尤其是中国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调整和制定民族发展政策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回应,也是民族地区赢得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民族发展政策;科学发展观;回应
科学发展观环境治理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