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礼仪程序范文
会议礼仪程序范文第1篇
举主持词
各位代表:
现在举行中共共产党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第 次全体会议,因事、因病请假 人,超过全体代表的4/5,可以开会。
本次大会有三项议程:
1.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办法(草案)》; 2.通过大会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
3、选举中国共产党第 届委员会委员、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现在进行第一项议程,通过大会选举办法(草案)。请工作人员宣读大会选举办法(草案)。
(宣读选举办法后) 现在进行表决。 同意的请举手,请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或 人)。 齐全的请举手。没有(或 人)。 全体通过(或通过)。
现在进行大会第二项议程,通过大会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请工作人员宣读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
(宣读名单后) 现在进行表决。 同意的请举手,请放下。
不同意的请举手。没有(或 人)。 弃权的请举手。没有(或 人)。 全体通过(或通过)。
本次党员代表大会的计票人有
现在进行大会第三项议程,选举中国共产党第 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请工作人员宣读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候选人名单。 (宣读名单后)
现在开始选举,请总监票人、监票人就位,请。 (总监票人主持选举) 请计票人清点代表人数 (计票人清点代表人数)
现在报告核对代表出席情况。今天应到会 人,实到会 人,符合规定人数,可以选举。
请监票人当众检查票箱。(稍候) 检查完毕,加封落锁。
请计票人领取并向代表分发选票。(稍候,待发票完毕后) 各位代表都领到选票没有?没领到的请举手。
请代表们检查一下,每份选票两张。一张是选举党委委员的选票,是 色的,一张是选举纪委委员的选票,是 色。重张的、缺张的请举手。
(总监票人向执行主席报告发票情况)
现在宣布发出选票的情况。发出选举党委委员、纪委委员选票各 张,与实到代表人数相符。
现在把填写选票的要求说明一下。
根据大会通过的选举办法规定,党委委员候选人是 人,应选 人;纪委委员候选人是 人。出席本次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有权对每位候选人表示赞成、不赞成、弃权或另选他人。代表填写选票时,对所列候选人,同意的在其姓名上面的方格内画“O”,不同意的画“”,弃权的不画任何符号。投不赞成票的可另选他人,请在下边的另选人栏内写上另选人的姓名,并在其姓名上方的方格内画“O”,不画“O”的视为无效;弃权的,不能另选他人。请各位代表注意,每张选票所选人数(含另选他人),等于或少于应选人数为有效拍吉安市万安县,多于应选人数为废票。
现在开始画票。(稍候,待画票完毕后) 选票填写完了没有?没有填写的请举手。
请总票人、监票人先投票;其次是主席团成员投票;然后请代表投票,代表投票顺序是: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向座位前方的票箱依次投票。
现在开始投票。 (放音乐)
投票结束。没投票的有没有? 请监票人和计票人开箱清点结果)
各位代表,经过清点,本次大会实到代表 名,发出党委委员、纪委委员选票各 张。发出和收回选票相符,选举有效。
请监票人和计票人计票。 主持人:
现在暂时休会,大家不要离开现场。(待计票完毕) 现在继续开会。
(宣布计票结果,以得票多少为序)
根据大会选举办法规定和计票结果, 同志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吉安市万安县第 届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同志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吉安市万安县第 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姓氏笔画为序)。
会议礼仪程序范文第2篇
根据公司党委的安排,经请示政工部批复,定于今天下午,在XXX队党员活动室召开XXXX队党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大会,今天到会的领导有:。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XXXX队现有正式党员X人,预备党员X人,因事请假X人,实际参加会议党员X人,参加会议的职工代表人,现在开会,请做好会议记录。
一、传达公司党发(201X)X号、X号文件精神;
二、进行党员民治评议
1、个人自评;
2、群众参评;
3、党员互评;
4、支部书记点评;
三、统计通报评议结果
四、请领导对我们综放一队党支部党员民主评议和每名党员公开承诺事项进行点评。
会议礼仪程序范文第3篇
会议,通常是指将特定范围的人员召集在一起,对某些专门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有时还需作出决定的一种社会活动的形式。在处理日常性行政事务时,各级政府部门往往召开各种会议。
不论是召集、组织会议,还是参加会议,为会议服务,基层公务员都有一些基本守则、规矩必须遵守。此类与会议相关的守则、规矩,就包括会议礼仪。会议礼仪的关键性内容有会务性工作、会场的排座、会风的端正等三项。
一、会务性工作
但凡正规的会议,均须进行缜密而细致的组织工作。具体而言,会议的组织工作,在其进行前、进行时与进行后又各有不同的要求。凡此种种,均可称为会务工作。负责会务工作的基层公务员,在其具体工作之中,一定要遵守常规,讲究礼仪,细致严谨,作好准备。
(一)会议之前
在会议的种种组织工作中,以会前的组织工作最为关键。它在大体上包括以下四个不同的方面。
1.会议的筹备。举行任何会议,皆须先行确定其主题(包括会议名称)。这是会前有关领导集体已经确定了的。负责筹备会议的工作人员,则应围绕会议主题,将领导议定的会议的规模、时间、议程等组织落实。通常要组成专门班子,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通知的拟发。按常规,举行正式会议均应提前向与会者下发会议通知。它是指由会议的主办单位发给所有与会单位或全体与会者的书面文件,同时还包括向有关单位或嘉宾发的邀请函件。基层公务员在这方面主要应做好两件事。
其一,拟好通知。会议通知一般应由标题、主题、会期、出席对象、报到时间、报到地点以及与会要求等七项要点组成。拟写通知时,应保证其完整而规范。
其二,及时送达。下发会议通知,应设法保证其及时送达,不得耽搁延误。
3.文件的起草。会议上所用的各种文件材料,一般应在会前准备妥当。需要认真准备的会议文件,主要有会议的议程、开幕词、闭幕词、主题报告、大会决议、典型材料、背景介绍等。有的文件应在与会者报到时就要下发。
4.常规性准备。负责会务工作时,往往有必要对一些会议所涉及的具体细节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其一,做好会场的布置。对于会议举行的场地要有所选择,对于会场的桌椅要根据需要作好安排,对于开会时所需的各种音响、照明、投影、摄像、摄影、录音、空调、通风设备和多媒体设备等,应提前进行调试检查。
其二,根据会议的规定,与外界搞好沟通。比如向有关新闻部门、公安保卫部门进行通报。
其三,会议用品的采办。有时,一些会议用品,如纸张、本册、笔具、文件夹、姓名卡、座位签以及饮料、声像用具,还需要补充、采购。
(二)会议期间
负责会议具体工作的基层公务员,一丝不苟地做好下列工作。
1.例行服务。会议举行期间,一般应安排专人在会场内外负责迎送、引导、陪同与会人员。对与会的贵宾以及老、弱、病、残、孕者,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和外国人,往往还须进行重点照顾。对于与会者的正当要求,应有求必应。
2.会议签到。为掌握到会人数,严肃会议纪律,凡大型会议或重要会议,通常要求与会者在入场时签名报到。会议签到的通行方式有三:一是签名报到,二是交券报到,三是刷卡报到。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应及时向会议的负责人进行通报。
3.餐饮安排。举行较长时间的会议,一般会为与会者安排会间的工作餐。与此同时,还应为与会者提供卫生可口的饮料。会上所提供的饮料,最好便于与会者自助饮用,不提倡为其频频斟茶续水。那样做往往既不卫生、安全,又有可能妨碍对方。如果必要,还应为外来的与会者在住宿、交通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符合规定的方便条件。
4.现场记录。凡重要的会议,均应进行现场记录,其具体方式有笔记、打印、录入、录音、录像等。可单用某一种,也可交叉使用。
出席人数、时间地点、发言内容、讨论事项、临时动议、表决选举等基本内容要力求做到完整、准确、清晰。
5.编写简报。有些重要会议,往往在会议期间要编写会议简报。编写会议简报的基本要求是快、准、简。快,是要求其讲究时效;准,是要求其准确无误;简,则是要求文字精炼。
(三)会议之后
会议结束,应做好必要的后续性工作,以便使之有始有终。后续性工作大致包括三项:
1.形成文件。这些文件包括会议决议、会议纪要等。一般要求尽快形成,会议一结束就要下发或公布。
2.处理材料。根据工作需要与有关保密制度的规定,在会议结束后应对与其有关的一切图文、声像材料进行细致的收集、整理工作。收集、整理会议的材料时,应遵守规定与惯例,应该汇总的材料,一定要认真汇总;应该存档的材料,要一律归档;应该回收的材料,一定要如数收回;应该销毁的材料,则一定要仔细销毁。
会议礼仪程序范文第4篇
语气平和,礼貌问候;认真倾听,真诚交流; 明晰内容,准确记录;灵活应答,干脆利落。
2、介绍礼仪
属于社交场合的介绍有两种:即为他人做介绍和自我介绍。
为他人做介绍时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绍人。掌握介绍的先后顺序:一般情况下先将职位低的人介绍给职位高的人;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先将客人介绍给主人;先将非官方人事介绍给官方人士;先将个人介绍给团体,如个人身份和地位明显高于团体,应将团体先介绍给个人。
自我介绍要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可以同时递上名片。自我介绍时要把握分寸,既不过分自谦,也不夸大其词。
3、握手礼仪
握手顺序按照“尊者为先”的原则。在正式场合,以上级先伸手为礼;在日常生活中,以长辈、女士、已婚者先伸手为礼;在社交场合,以先到者先伸手为礼;在接待来客时,以主人先伸手为礼;客人告辞时,以客人先伸手为礼。
4、接送名片礼仪
名片的递送。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眼睛应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
名片的接受。接受名片时应起身,面带微笑注视对方。接过名片时应说:“谢谢”,随后有一个微笑阅读名片的过程,阅读时可将对方的姓名职衔念出声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然后,回敬一张本人的名片,如身上未带名片,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在对方离去之前,或话题尚未结束,不必急于将对方的名片收藏起来。
5、座次礼仪
会议座次礼仪。基本上按照“以左为尊”的原则。会议主席台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
1 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臵,3号领导在1号领导右手位臵,排列顺序为:7 5 3 1 2 4 6 ;领导为偶数时,
1、2号领导同时居中,一种排列为: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臵,3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右手位臵,排列顺序为:7 5 3 1 2 4 6 8;另一种排列截然相反,排列顺序为8 6 4 2 1 3 5 7(以上排列均指面向观众),两种方法没有正确不正确之分,可根据当地的习惯确定。
宴会座次礼仪。基本上按照“以右为尊”的原则。一般主陪在面对房门的位臵,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4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参加人数较多的宴会,应安排桌签以供客人确认自己的位臵。
签字仪式座次礼仪。签字双方主方在左边,客方在主方的右边。双方其他人数一般对等,按主客左右排列。
6、乘车礼仪
当有专职司机开车时,小轿车1号座位在司机的右后边,2号座位在司机的正后边,3号座位在司机的旁边(如果后排乘坐三人,则3号座位在后排的中间,4号座位在司机的旁边);中轿主座在司机后边的第一排,1号座位在临窗的位臵,2号在第一排右侧。如果是主人自己开车,则要请主宾坐到主人的右侧,即前排右侧的位臵,也就是副驾驶的位臵。
7、乘电梯礼仪
出入无人控制的电梯时,引领者先入后出,操纵电梯。 出入有人控制的电梯时,引领者后入后出。
8、走楼梯礼仪
当宾主双方并排行进时,引领者走在外侧,让来宾走在内侧。单排行进时,引领者应走在前,来宾走在其后,起到引路的作用。
9、倒茶礼仪
遵循酒满茶半习俗。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上茶时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敬茶时按照职务从高到低的顺序。
10、着装礼仪
①整洁合体。保持干净整洁,熨烫平整,穿着合体,纽扣齐全。
②搭配协调。款式、色彩、佩饰相互协调。不同款式、风格的服装,不应搭配在一起。
2 ③体现个性。与个人性格、职业、身份、体形和肤色等特质相适应。
④随境而变。着装应该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其着装款式和风格也应有所不同。
⑤遵守常规。遵循约定俗成的着装规矩。如:西装应在拆除袖口上的商标之后才可以穿着;不可在公众场合光膀子、卷裤腿、穿睡衣。女性在办公场所不宜穿着吊带装、超短裙、短裤、拖鞋等。
正式场合男士着装礼仪
一般以西装为正装。一套完整的西装包括上衣、西裤、衬衫、领带、腰带、袜子和皮鞋。 上衣:衣长刚好到臀部下缘或差不多到手自然下垂后的大拇指尖端的位臵,肩宽以探出肩角2厘米左右为宜,袖长到手掌虎口处。胸围以系上纽扣后,衣服与腹部之间可以容下一个拳头大小为宜。
西裤:裤线清晰笔直,裤脚前面盖住鞋面中央,后至鞋跟中央。
衬衫:长袖衬衫是搭配西装的唯一选择,颜色以白色或淡蓝色为宜。衬衫领子要挺括;衬衫下摆要塞在裤腰内,系好领扣和袖口;衬衫领口和袖口要长于西服上装领口和袖口1厘米2厘米;衬衫里面的内衣领口和袖口不能外露。如果西服本身是有条纹的,应搭配纯色的衬衫,如果西服是纯色,则衬衫可以带有简单的条纹或图案。
站立状态时应将纽扣系好。双排扣的上衣,纽扣要全部系好;单排扣的上衣,三粒扣的以系中间一个或者上面两个为宜,两粒扣的应该系上面的一个扣,单粒扣的一定要系好。
领带:领带图案以几何图案或纯色为宜。系领带时领结要饱满,与衬衫领口吻合要紧;领带长度以系好后大箭头垂到皮带扣处为准。
腰带:材质以牛皮为宜,皮带扣应大小适中,样式和图案不宜太夸张。
袜子:袜子应选择深色的,切忌黑皮鞋配白袜子。袜口应适当高些,应以坐下跷起腿后不露出皮肤为准。
皮鞋:搭配造型简单规整、鞋面光滑亮泽。如果是深蓝色或黑色的西装,可以配黑色皮鞋,如果是咖啡色系西装,可以穿棕色皮鞋。压花、拼色、蛇皮、鳄鱼皮和异形皮鞋,不适于搭配正式西装。
正式场合女士着装礼仪
3 上衣:上衣讲究平整挺括,较少使用饰物和花边进行点缀,纽扣应全部系上。 裙子:以窄裙为主,不可太短;裙子里面应穿着衬裙。真皮或仿皮的西装套裙不宜在正式场合穿着。
衬衫:以单色为最佳之选。穿着衬衫还应注意:衬衫的下摆应掖入裙腰之内而不是悬垂于外,也不要在腰间打结;衬衫的纽扣除最上面一粒可以不系上,其他纽扣均应系好;穿着西装套裙时不要脱下上衣而直接外穿衬衫。
鞋袜:鞋子应是高跟鞋或中跟鞋。袜子应是高筒袜或连裤袜。鞋袜款式应以简单为主,颜色应与西装套裙相搭配。 着装不要过于暴露和透明,尺寸也不要过于短小和紧身。
11、中餐餐桌礼仪
①让菜不夹菜;②祝酒不劝酒;③不在餐桌上整理服饰;④就餐时不发出声响
12、中餐点菜礼仪
①请客人先选菜,如客人谦让不必过于勉强;②点菜要快,重点菜和口味菜询问一下客人是否喜欢;③一般主菜要比客人多一到两个;④点好头菜,讲究档次,一到两个即可,其它菜要凉热、荤素搭配,突出营养保健、时令特色。⑤点菜不要同时点几道同类型的菜。
13、西餐礼仪
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身体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铺开轻轻放在膝上。
使用刀叉进餐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锯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无需放下。不用刀时,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取菜时,不要盛得过多, 吃东西要文雅,吃剩的菜,用过的餐具牙签,都应放在盘内,勿臵桌上。
14、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是涉外交际礼仪的简称,是指国人在对外交际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对交往
4 对象表示尊重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我单位员工在境外从事生产经营、考察、培训等活动,经常与所在国家政府官员、公司职员和民众交往,必须遵守以下通则:
1、维护形象。在国际交往中首先要给交往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个人形象的六要素是: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
2、不卑不亢。要意识到自己代表自己的国家、民族、所在单位,言行应从容得体,不应表现的畏惧自卑,也不应表现的狂傲自大,目中无人。
3、求同存异。各国礼仪习俗存在差异,重要的是了解,而不是评判是非、鉴定优劣,要以我为主,兼及他方,求同存异。
4、入乡随俗。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当自己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讲究“主随客变”;而当自己是客人身份时,则应讲究“客随主变”。
5、信守约定。许诺要谨慎,承诺要兑现,失约要道歉。
6、热情适度。不仅待人要热情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
7、谦虚适当。反对过分抬高自己,但也不要过度谦虚客套。
8、尊重隐私。在对外交往中不要涉及收入支出、年龄、婚姻、健康、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等。
9、女士优先。在一切社交场合,尊重、照顾、关心、体谅、保护妇女。
会议礼仪程序范文第5篇
一、准备很重要
一般会议都会提前通知, 可以有个准备的过程。一是茶叶、饮料的准备。可能的话, 多准备几种茶叶, 使与会者可以有多种选择。如果只有一种茶叶, 应事先说清楚。大中型会议, 不方便给所有人与会者上茶, 应设饮水处, 为与会者提供饮料, 如温茶、咖啡、纯净水等。二是清洁茶具的准备。包括茶杯、茶壶、托盘及装茶叶的罐、盒一定要洁净。特别是久置未用的茶具, 有时难免沾上灰尘、污垢, 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 既讲究卫生, 又显得彬彬有礼。注意不要使用有缺口或裂缝的茶杯。如果使用一次性纸杯, 在倒茶之前也要注意给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 以免水热烫手。三是个人卫生的准备。在会议开始前, 负责倒茶的人员, 特别需要注意手部的清洁。
二、多少很重要
一个是茶叶, 茶叶不宜过多, 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 茶味过浓;茶叶太少, 冲出的茶没啥味道。假如与会者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 那就按照他的口味把茶冲好。另一个是倒茶, 无论是大杯小杯, 都不宜倒得太满, 太满了容易溢出。不小心, 还会烫伤人。当然, 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 会使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 不是诚心实意。斟茶只斟七分满, 留下三分是人情。这是古人遗留下的饮茶礼数, 今天依然适用。所以, 一般以杯子的七八分满为宜。
三、顺序很重要
倒茶的顺序, 原则上应遵循职位、性别、男女, 按照“先尊后卑、先宾后主、先女后男”的顺序进行。通常在会议室内, 与会人员已经按职位或主宾等顺序坐好了。倒茶时, 一般从主要领导开始, 从左向右依次进行就可以了。如果领导人员与非领导人员就座的界线分明, 那么就领导人员优先, 然后是非领导人员。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 就是主要领导的杯子里的水几乎没有动, 而会场其它人的杯子已喝得快干了。这时, 最好停顿一下, 用眼神看一下主要领导的杯子。这样做的好处:其一, 即使先给其他人员先加水, 主要领导不会怪罪。其二, 这样做, 会给在场的人员留下懂礼仪, 有修养的印象。
四、方法很重要
按照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 端茶时应用双手。用一只手端茶, 是不懂规矩的表现。双手端茶也要注意, 对有杯耳的茶杯, 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 另一只手托住杯底, 把茶放在与会者桌上右前方5-10公分处, 并把杯耳转向与会者, 方便其取放。添水时, 如果是有盖的杯子, 则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将杯盖夹住, 轻轻抬起, 大拇指、食指和小拇指将杯子取起, 侧对与会者, 在与会者右后侧方, 用左手容器填满。在往高杯倒水、续水时, 如果不便或没有把握一并将杯子和杯盖拿在左手上, 可把杯盖翻放在桌上或茶几上, 只是端起高杯来倒水。切不可把杯盖扣放在桌面或茶几上, 也不要不端茶杯直接倒水, 这样既不卫生, 也不礼貌。在倒、续完水后要把杯盖盖上。放茶杯动作不要过高, 更不要从他人肩部和头上越过。放茶的时候, 注意不要把手指搭在茶杯边上。
五、时机很重要
要注意观察与会者饮水情况, 并及时续水。一般在会议进行15-20分钟后进行。喝水快的话就要加快倒水的频率, 喝水慢的话可以减慢倒水的速度。遇到天热时就要随时加水。倒续水时瓶口要对准杯口, 不要把瓶口提得过高, 以免溅出杯外。如不小心把水洒在桌上或茶几上, 要及时用小毛巾擦去。另外, 要多注意观察, 是否烟灰缸已满, 是否茶杯被污染要及时更换等。
给主要领导的杯子续水, 可通过领导的喝茶动作, 看他杯子的倾斜程度, 从而判断出他的杯子茶水的多少。看到领导杯子中的茶水只有一半时, 就得准时出击, 徐徐在领导杯子中加入热水。当然, 如果是透明的玻璃杯, 就比较好判断杯子里的水位。一般当领导杯子的水已喝到3分-5分的话, 就要赶紧去加水;但有些领导, 杯子的水就喝到6分-7分的样子, 很长时间没动, 那么给他们加水之前, 最好用手势示意一下, 征询他们还要不要加水, 如果点头, 就加, 如果摇头, 最好等喝到3分-5分的时候再去续水。
六、安静最重要
会议茶礼仪, 最重要的归纳为一点, 就是尽量安静。让别人不知道你的存在, 而茶水却在他想喝的时候有, 这就是会议茶礼仪的成功。所以, 无论是端茶还是添水, 应保持安静, 避免干扰到会议的进行。各种动作一定要轻、稳, 切忌心急;在倒水的时候要稍微提醒一下在座的人, 避免发生碰撞。倘若把水洒到与会者的身上, 是比较忌讳的事。倒水的时候, 还要根据开会的人座位的方向, 灵活调整。比如说是一个圆形的会议桌, 大家都在听领导在讲话, 那么不要挡住别人的视线, 从另一个方向把水倒上。
摘要:要做好会议倒茶方面的礼仪, 需要把握6个关键环节:准备很重要;多少很重要;顺序很重要;方法很重要;时机很重要;安静最重要。
会议礼仪程序范文第6篇
1.簿式签到
与会人员在会议工作人员预先备好的签到簿上按要求签置自己的姓名,表示到会。签到簿上的内容一般有姓名、职务、所代表的单位等,与会人员必须逐项填写,不得遗漏。簿式签到的优点是利于保存,便于查找。缺点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小型会议,一些大型会议,参加会议的人数很多,采用簿式签到就不太方便。
2.证卡签到
会议工作员将印好的签到证事先发给每们与会人员,签证卡上一般印有会议的名称、日期、座次号、编号等,与会人员在签证卡上写好自己的姓名,进入会场时,将签证瞳交给会议工作人员,表示到会。其优点是比较方便,避免临开会时签到造成拥挤。缺点是不便保存查找。证卡签到多用于大中型会议。
3.会议工作人员代为签到
会议工作人员事先制定好参加本次会议的花名册,开会时,来一人就在该人名单后画上记号,表示到会,缺席和请假人员也要用规定的记号表示。例如:“√”表示到会,用“”表示缺席,用“0”表示请假等。这种会议签到方法比较简便易行,但要求会议工作人员必须认识绝大部分与会人员,所以这种方法只适宜于小型会议和一些常规性会议。对于一些大型会议,与会人员很多,会议工作人员不能认识大部分人,逐个询问到会人员的姓名很麻烦,所以大型会议不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4.座次表签到方法
会议工作人员按照会议模型,事先制定好座次表,座次表上每个座位按要求填上合适的与会人员姓名和座位号码。参加会议的人员到会时,就在座次表上消号,表示出席。印制座次表,与会人员座次安排要求有一定规律,如从号到号是某部门代表座位,将同一部门的与会人员集中一起,便于与会者查找自己的座次号。采用座次表签到,参加会议的人员在签到时就知道了自己的座次号。采用座次表签到,参加会议的人员在签到时就知道了自己座位的排数和座号,起到引导的效果。
5.电脑签到
会议礼仪程序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