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人口老龄化角度浅析放开二胎生育的必要性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从人口老龄化角度浅析放开二胎生育的必要性(精选3篇)

从人口老龄化角度浅析放开二胎生育的必要性 第1篇

从人口老龄化角度浅析放开二胎生育的必要性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改革计划生育政策,放开二胎生育。这一建议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披露。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4.3%,远远超过了国际规定的进入老龄化社会标准的10%,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在逐渐影响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放开二胎生育,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缓解老龄化发展趋势刻不容缓。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人口结构 养老、医疗制度 劳动力 社会经济 生育政策 社会和谐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根据我国2000年11月底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2000年我国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2012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末,我国大陆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这一数据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而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缓解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是刻不容缓的。

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1、我国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导致国家的退休养老制度以及医疗卫生制度未能及时跟进,养老问题成为一大难题。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国企员工和城市人口能够充分得到养老保障,而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口却无法依靠国家进行养老,只能依靠子女进行养老,而我国大多数家庭却又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很多独生子女组建的家庭要同时抚养4个老人,经济负担、精神负担过重,所以,老年人口紧紧靠子女养老也不能完全得到保证,这就造成了很多老人无人照料、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尴尬局面。

2、老龄人口精神空虚。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而独生子女长大后因工作、结婚等原因离开父母,能回家的时间与机会有限,关心、照料父母便成为了一个难题,很多家庭都处于“空巢老人”的状态,这就造成了老年人口的精神空虚。而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前,家庭中子女一般会很多,子女可以轮流回家照顾、关心父母,各个子女的关心、爱护使得父母并不会感到空虚寂寞。所以,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的精神空虚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3、人口老龄化造成劳动力供给不足。人口老龄化使得年轻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而所能提供的劳动力总量也有所下降。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由于缺少年轻劳动人口的输入,而不得不延长老年人口的工作年有限,以此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然而,老年人口相对于年轻劳动力来讲毕竟智力、体力有所下降,所以老年人口工作效率相对低下,劳动力素质不高,从长远来看,这必定会影响企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另外,人口结构的不合理,也使得年轻人口的劳动负担加重。年轻人口要创造相比以前更多的社会价值才能够满足社会的分配,包括对更多的无劳动支出的老年人口的社会分配。

4、社会老龄化对国家财政也带来了挑战。老年人口是疾病的高发人群,在子女抚养不足的情况下,国家要采取一定的财政政策,针对老年人口健康问题进行医疗补贴,从而解决老年人口看不起病的问题,改善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而这势必会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三、放开二胎生育对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的作用

1、放开二胎生育有利于缓解养老负担。如果采取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则会改变我国之前的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局面,而越来越多的家庭会拥有两个孩子。那么在以后的养老问题上,两个子女同时负担养老问题,会比一个子女负担养老问题要轻松得多。并且,国家与社会在负担养老问题上面也会轻松得多。另外以子女负担老人养老问题为主的状况会使得国家与社会获得一定地缓冲时间以此来完善退休养老制度以及社会保险制度,使得我国养老制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2、放开二胎生育有利于老年人口的心理健康。相比于一个子女抚养老人,两个子女抚养老人,老人得到的关心与爱护会更多。一个子女因工作家庭的原因,能够及时的关心、爱护老人、回家照顾老人的时间和机会毕竟有限,而两个子女抚养老人则会不同。尽管两个子女可能都会离开老人,各自组建家庭,但可以轮流的对老人加以关心、爱护,他们对老人的照顾的总时间肯定要比一个子女对老人照顾的时间要长,而老人也会因此减少许多孤独感,其心理健康也会相对要好的多。

3、放开二胎生育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供给、促进经济发展。劳动力供给不足不仅会增加年轻劳动人口的工作负担而且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放开二胎生育有利于增加年轻人口的比重,使得年轻劳动力有所增加,缓解和解决劳动力不足的现状。另外,年轻劳动力的增多,也会使得老年劳动人口的比重下降,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另一方面,年轻劳动人口的上升也会缓解劳动人口的工作负担,使得劳动分配更加合理有效。

4、放开二胎生育有利于减少国家财政支出。放开二胎意味着抚养老年人口的子女增多,在老年人口健康出现问题时,子女可以分担老年人口的医疗费用,降低国家对老年人口医疗费用的补贴,减轻财政负担。

所以,放开二胎生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放开二胎生育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如改善赡养老人问题、促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跟进与完善、提高老年人口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保证劳动力的供给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另外,目前我国已不像六七十年代那样,人口增长迅速,自然增长率高。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改变,我国目前的自然增长率已从上世纪60年代的25%。~30%。降至6%左右,目前,我国每年平均净增人口数约为700万人,较高峰期减少了2/3,并且还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个别城市如上海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为负值。如果继续坚持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那么我国的人口会有减少的趋势,其带来的社会问题将会更多,所以适当调整生育政策,放开二胎生育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放开二胎生育不仅有利于我国的人口结构调整,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人口性别结构的调整,使得我国男女比例更趋合理化。所以放开二胎生育是必要的。

从人口老龄化角度浅析放开二胎生育的必要性 第2篇

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比例的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比例的7%时,称为老龄化人口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徐州劳动人口和社会经济结构等各个方面产生诸多影响,妥善解决和预防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相关问题,是实现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1 徐州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1 老年人口的规模大

资料显示,至2006年底徐州市老年人口总数达132.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2%,80岁以上高龄人口约占老龄人口的16.5%,到2020年将达到190万,约占总人口的18.5%。

1.2 老龄化发展速度非常快

2005年全市总人口比2000年减少了8.86万人,下降0.99%,而同期的老年人口却增加了16.22万人,增长了22.8%。显然,徐州老年人口增长不仅绝对量大,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1.3 老龄化在城乡间的发展非常不平衡

2005年徐州城镇、农村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8.91%和10.78%。

1.4 老龄化要超前于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在5000到10000多美金,而徐州人均GDP刚刚超过1000美金,属于中等偏低收入水平的地区,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2 人口老龄化对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消费结构面临转变

老年人口的增加,用于医疗方面、老年服务的消费需求将增加。对消费总的影响不大,但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大量资金转向老年人消费,将直接导致从事生产方面的投资相对下降。

2.2 影响科技创新

老年人口的增加,会降低整个社会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的速度,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下降,从而诱发采取贸易措施来保护国内劳动力市场,削弱了技术进步和灵活劳动力市场对长期增长的贡献作用。

2.3 劳动力比例下降

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4 养老、医疗保障压力加大

(单位:万人%)

随着人口增长率的下降,生命周期的延长,在不远的将来,一对年轻夫妇可能要赡养4至6个以上老人。养老压力和老年人医疗卫生资源消费压力较大。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

3 现行生育政策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从封闭人口看,只有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才会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西方人口学家在生育率和死亡率对老龄化进程的影响研究中,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生育率下降,而不是死亡率下降而导致的平均寿命的延长。这一结论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是成立的。我国学者对新中国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从中国的情形看,计划生育带来的人口出生率下降是导致人口老化的最主要原因,适当改变生育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过程。

从理论上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下的最优人口应该不仅仅只关注人口数量和结构,而且更要注重人口质量、人力开发等。但是,计划生育所能直接调节的只能是数量与结构。经过20多年的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我国的人口数量问题已不再像从前那样突出,相反,人口结构、人口质量问题显兀出来。

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合理的生育更替水平一般用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来计算,国际上公认的标准是2.1~2.2,也就是说达到这个水平国家和社会经济才能可持续的发展。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像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其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一直为2.0。研究证明,1.8的总和生育率,是我国保持合理人口结构的“黄金分割点”:既保持生育率和出生率的较低水平,又保持人口年龄、性别等的结构控制在合理范围,使人口数量变动与素质、结构变动相协调,同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调整到相对较好的状态。

目前徐州城区人口生育水平已降至相当低的水平。资料显示城市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仅为1.5。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和生育率长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同样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人口老化程度过高,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过重等问题。在我国,由于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低生育率会造成人为选择出生婴儿性别的情况增多,影响性别比,对未来的社会造成影响。徐州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徐州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7:100,大大高于无人为干预的人类自然生育103-107比值的正常值。

4 建议

4.1 认清现状,着眼未来,转变观念,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更要重视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徐州的城乡计划生育政策存在二元化,既农村的二孩生育政策比城市宽松,例如在农村,一方是独生子女户结婚,即可生育二孩,而城市里必须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才能生育二孩等。这些政策很大程度降低了徐州市城市妇女总和生育率的水平,使得城乡新增人口数量差别加大,导致徐州城市新增人口数量明显少于农村新增人口数量,反过来由于农村教育条件、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和经济条件较差,其新增人口未来的综合质量明显低于城市新增人口,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解决未来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的调整是要遵循人口自身规律的,是要有前瞻性的。例如现在出生的人口只有在15年或20年以后才能进入劳动力人口的行列,届时如果感到人口过于老化或劳动力不足,再以计划生育来调节将是无济于事的。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构建小康社会也是一个社会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质量的重构过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文明加快向农村扩散。由于目前是以城镇人口数量作为衡量城市化标准的,所以许多城市政府部门往往会出现通过行政区划的改变,例如“县”改“市”等方法,来提高城市化水平,但是却忽视了城市化发展的质量,忽视了城市化后人口结构、质量和综合素质水平。城市化不能就城市而论城市,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依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城市人口的生育率水平,增加高素质人才的“储备”。

不同的生育政策将决定徐州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发展趋势。我们不能再以计划经济的眼光来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而是要适应社会时代的变化,适时地将计划生育政策纳入到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中,调整计划生育的运行机制。同时,要在稳定现行政策的前提下,认真研究未来人口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研究各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作用,而将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消极作用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4.2 把现行的追求低生育率的生育政策平稳过渡为“低生育率水平与调控人口年龄结构质量并举”的政策

4.2.1具体是指高于生育率更替水平的农村地区,应继续搞好控制人口数量的工作,使生育率水平降低到2.0左右;另一方面,对生育率保持较低水平的主城区,则不再是继续维持这样低的生育水平,而是应该采取合理措施,把生育率的上限调控到1.8的合理水平左右,以达到调控人口结构、人口质量的目的,改善出生性别比问题。

4.2.2为避免回升过快,作为过渡措施,先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且只有一个孩子的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如响应者过少,再考虑全部放开,让愿意生育者再生一个孩子,当然生育二胎是上限。实际上,受环境污染、结婚年龄越来越迟影响,现在不孕不育的家庭正越来越多,已占12%多;另外受经济条件和社会综合因素影响,城区有生育二胎或多胎意愿的育龄群众比例不高,有的还选择丁克,不要孩子!因此,对计划生育搞得好的徐州城区,合理调整生育政策,总和生育率是不会回升过快的。

摘要:徐州作为江苏省的人口大市,已经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对徐州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从中国的情形看,计划生育带来的人口出生率下降是导致人口老化的最主要原因,适当改变生育政策的可以加速或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过程。笔者主张,科学调整徐州主城区生育政策,把现行的追求低生育率政策平稳过渡为“低生育率水平与调控人口年龄结构质量并举”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作用,将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消极作用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生育政策,徐州

参考文献

[1]龚幼龙,严非.社会医学[M].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44-45.

[2]徐州市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Z].

[3]徐州市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Z].

[4]李竞能.当代西方人口学说[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31-35.

[5]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3-26.

从人口老龄化角度浅析放开二胎生育的必要性 第3篇

从人口老龄化角度浅析放开二胎生育的必要性

从人口老龄化角度浅析放开二胎生育的必要性(精选3篇)从人口老龄化角度浅析放开二胎生育的必要性 第1篇从人口老龄化角度浅析放开二胎生育...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