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明珠优秀作文
家乡的明珠优秀作文(精选14篇)
家乡的明珠优秀作文 第1篇
我的家乡衡阳有一颗亮丽的明珠,那就是南岳。
南岳历来是祈福、求寿的圣地,相传人类人文始祖、南岳主神祝融就生于南岳,主管人间的福、禄、寿。
南岳有1200多米高,都说南岳如飞,而说到飞就要说到南岳的雾,向远处望去,乳白色的云雾像纱一样笼罩着大地,又像烟一样轻盈。山峰全被雾给蒙住了,从下看不清山顶,而从上也看不清下面,上下好像被隔离了,南岳好像悬在半空中一样。
“五岳之中,南岳独秀”,南岳的秀在于绿,南岳一年四季都是绿,青绿,嫩绿、葱绿、翠绿、墨绿各种不同的绿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山上有1700种植物,最古老的植物要算福严寺的银杏了,据说有1400多年的历史,树身大得几个人手拉手都抱不过来;最引人注意的植物是映山红,一片片,一丛丛地开放,红得鲜艳。
南岳最有特色的还是寺庙,南岳大庙是最大的寺庙,有9800平方米,里面除了有好几米高的大佛像外,还有一些特别的文物,代表着家乡丰富的历史文化,更是南岳佛教的见证。
南岳这颗明珠永远不会暗淡,它亮丽了家乡,更亮丽了我们的眼眸。
家乡的明珠优秀作文 第2篇
我的家乡清远英德,是个只有一间间小矮房组成的小镇。而祖父住的小村落,更是只有几间稀稀拉拉的平房组成。但是我爱它,因为没有城市高楼大厦的拥挤,没有汽车喇叭的喧闹,也没有城市中被污染的空气。有的只是一片片树林,一处处田野,一缕缕轻柔的炊烟。
我爱我的家乡,爱它的乡间野景。家乡的小村落有一片片的田地,一条条清澈的小溪。要是到了傍晚,一抹红日落在竹林旁的空地上,家乡的人们会扛着大锄头,结伴的从田上回来,不时还说说笑笑的。那一缕缕细细的炊烟,仿佛在呼唤着人们的归来。
我爱我的家乡,爱他的葱郁竹林。在祖父的小屋旁,有一片葱郁的小竹林,它一直延伸到远方。那小竹林的绿啊,如一片茫茫的海,当有风吹来时,竹林会发出沙沙的声音,犹如一首田野交响曲,那一片片的碧绿的竹叶,犹如一个个跳动着的绿色音符,此时此刻,小草也为他伴舞。整个村庄,似乎都安静了,只有清脆的沙沙的声音,如同一首让人陶醉的音韵。
汾水之滨的明珠 第3篇
出山西省省会太原市, 向西行50公里, 就到了坐落在吕梁山东麓、汾水之滨, 以煤炭资源丰富而闻名三晋的新兴工业城市古交市。
古交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部, 是全国最大的土焦煤生产基地, 也是吕梁山东麓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 连接省城太原和晋西北的现代化工矿城市。
随着一批批城建重点工程的实施, 古交市的城市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焕发出了现代化城市的新气象。
如今, 当你驻足风景如画的汾河岸边, 浏览那匠心独运、造型别致的绿色园林景观;当你徜徉在宽敞整洁、畅通有序的街道上, 尽享小城的繁华与安宁;当你登上高高的月亮峁, 流连在新近崛起、设施一流的现代化高中校园, 俯瞰古交全景, 你会感悟到古交的万千变化, 会对古交的明天充满信心。
古交, 这座发展中的新型能源城市正日益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
依矿而立, 缘矿而兴
古交矿产丰富, 依矿而立, 缘矿而兴。煤炭资源丰富是古交市的优势, 也是全市经济社会结构中的主要支柱, 并以此跻身于全国、全省能源建设的行列中, 成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田面积754平方公里, 地质储量96亿吨, 占山西省储量的二十分之一。储煤是全省储煤密度的五倍。除煤、焦、铁产业外, 古交的林、牧业和第三产业开发潜力巨大, 古交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5%以上。
交通便利, 通讯发达,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太古岚铁路和太佳公路穿越全境, 太古高速公路今年将全线通车, 届时必将扩展古交与外界的联系。
古交市的前身为太原市古交工矿区, 1958年设立。1988年经国家批准撤区建市。作为国家“六五”、“七五”、“八五”计划重点开发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古交市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基础设施、公众福利等各项事业,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间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古交是省城太原连接晋西北的唯一城市, 辐射晋西北9县200余万人口, 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
跨入新世纪之后,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 开放的古交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境界。随着古交电厂、山西金业煤焦化集团公司百万吨焦炉的相继建成投产, 再一次地拉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时, 古交市委、市政府提出“提升二产、强化一产、发展三产”的战略决策, 并且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 进一步打造宽松的投资环境, 自此, 古交市步入了改革和开放的快车道。
抢抓机遇, 蓄势转型
“十二五”时期, 是古交抢抓机遇、蓄势转型、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在迎接挑战中探索新思路, 在把握机遇中谋求新发展, 努力开创古交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古交因多年依托煤炭资源的先天优势, 形成了过度依赖煤炭产能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投资不足, 科技含量不高, 煤炭下游产品缺乏、附加值低, 难以抵抗市场风波;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步伐缓慢, 规模以上企业逐年减少, 发展的后劲不足;新兴产业培育刚刚起步, 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未形成,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的驱动效应一时难以见效;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 农业发展受自然因素制约仍然很多;第三产业发展规模普遍较小, 规模化、品牌化效应依然不足, 因而产业结构超重、单一、难以支撑可持续发展。为此, 我们必须把经济转型作为根本出路, 坚持科技引领, 突出项目带动, 借助内强外联, 着力走出一条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转型跨越发展之路。
立足于为城市强筋壮骨, 古交建设了一批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工程。主要工程项目有:城市路桥改造。除新建成火山汾河大桥之外, 先后拓宽改造了西曲汾河大桥、胜利桥、滩上桥、镇城底汾河桥等5座桥梁, 新建改造了滨河北路、迎宾路、义学路、青年路、桃园路、滨河南路、振兴街、金牛东大街等8条市政道路。城市亮化硬化美化。实施了滨河北路、滨河南路、青年路等18条城市主干道路和12条小街小巷的亮化工程;高标准硬化了市内18条主要街道的人行道, 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对外开放形象。
未来几年, 古交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恢复期, 也处于社会矛盾的叠加期, 更处于转型跨越的加速期, 走好转型跨越发展之路至关重要。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到古交检查指导工作时指出, 要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 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一个转型难度大、极富挑战性的典型资源型城市, 古交市多年来一直在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上寻求突破点。
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对于古交这个因煤而兴的城市而言, 优势在煤, 但也不能完全靠煤炭。要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 煤与非煤并重, “三次产业并举”, 真正“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 走出一条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科技支撑、多元发展的转型跨越之路。
山水园林城, 省城后花园
古交市坚持科技引领, 突出项目带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支持民营企业转型, 通过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和循环利用项目, 进一步延伸“煤焦精细化工”、“煤电新型建材”产业链, 推进煤炭产业向高、精、尖延伸;全面实施非禁即入政策, 进一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 促进退出煤炭领域资本的就地转化, 形成“二次创业”, 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加快建设以工补农示范区, 走出了一条村容整治帮扶方式、产业发展助推方式、农民增收扶持方式、村企互动发展方式相结合的以工补农、以企帮农、城乡一体、全面进步的和谐发展之路, 力争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按照“山水园林城、省城后花园”的定位, 在全市启动实施村庄集镇建设规划, 统筹搞好城乡公路网络化建设规划, 加快推进旧城改造, 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 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围绕建设“蓝天碧水”之城, 继续开展煤炭行业矿井废水治理, 强化焦化行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 大力实施“三环生态圈”战略, 打造城市森林公园;重视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 深入实施“百校兴学”工程, 继续推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
家乡北屯 额河明珠 第4篇
请打开地图您就可看见在中国版图上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国际河流额尔齐斯河它自东向西蜿蜒流淌注入北冰洋兵团十师师部所在地北屯市就坐落在这条美丽富饶河流的南岸北屯是成吉思汗西征点将的始发地是中西文明交融的起始点是得仁文化的发祥地是历代屯垦戍边新型模式的继承与创新
你想了解十师的过去和现在吗?
1959年,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有一支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换防、永不转业的特殊部队进驻新疆阿勒泰,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拉开了阿山第一犁。他们为西部的繁荣和稳定,为了祖国的安宁和领土完整,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在阿勒泰、塔城两地改造自然,守土保疆。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开发史上的奇迹,为共和国母亲奉献了赤子的忠诚。这只特殊的部队就是兵团十师。现有八个农牧团场,十六个国有或国有控股工交建商企业,三十五个行政事业单位,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种植业、养殖业基地,建起了膨润土、建材、煤炭、电力、造纸、食用油、酿酒、轧花、面粉加工等多家工业企业。
今日的北屯高楼鳞次栉比,交通便捷通畅。奎北铁路、奎阿高速公路和216国道,318、319省道在这里汇集。今日的北屯,已成为十师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是连通中俄哈蒙四国的交通要道。十师已成为开发建设边疆、维护地区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今日的北屯,如同镶嵌在祖国西北边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夺目的光辉。
你想领略十师北屯市的风土人情吗?
北屯市是一座年轻的内陆城市。这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十师在阿尔泰山的怀抱中,享用着取之不尽的丰富宝藏。北屯得仁山上成吉思汗雕塑寓意着“得仁者赢天下”的得仁文化,北屯之父张仲瀚的雕塑告诫着军垦人兵团精神薪火相传,讲述着“兵团的存在和发展永远大于你对他的理解”的真理。额尔齐斯河这条母亲河,她用甘甜清澈的圣水滋润着十师数十万人口和万顷田野。垦区内湖水荡漾,景色宜人。
来自祖国各地的有识之士汇聚在这里,给这片热土带来了各地文化的同时促进了这里的文明,他们与当地少数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从骨子里渗出了淳朴的民风和山水,带你一起去看看草原,会让你感受到这里“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会领略到美妙神奇的自然风光和肥壮的牛羊是怎样“吃着中草药,喝着矿泉水,走在黄金道上”的感受。边境和红色旅游的特色景点会让你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边疆处处赛江南
十师是新疆兵团最北面的边境师。师部所在地——北屯是上世纪50年代末,由原兵团副政委张仲瀚选点布局并命名,寓意为新疆最北边的屯垦部队。十师地跨阿勒泰和塔城两地,西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邻,东与蒙古国接壤,南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十师依山傍水,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其戈壁、草原、沙漠、湿地、河流以及珍稀动植物等自然风光瑰丽多姿;古文化遗址、军垦红色文化、边境风貌、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十师是具有良好天然景色及深厚文化底蕴、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伴生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赏鸟拍鸟来北屯
新疆鸟类资源以北疆最集中,密度最大,种类最多,特色度最高。而北疆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阿勒泰地区,有117种。阿勒泰山区及额尔齐斯河谷底林区是新疆鸟种密度最高的地区。阿尔泰雪鸡、西方松鸡、岩雷鸟、柳雷鸟,阿勒泰也成为这些留鸟在国内的主要分布区。其他各类繁殖鸟种接近200种,多是新疆特色鸟种。
北屯额河玉、奇石名扬全国各地
上世纪80年代初,额尔齐斯河两岸的玉奇石备受关注和青睐。十师和北屯市众多的玉奇石爱好者视觅玉寻宝为发现艺术,藏玉奇石为艺术鉴赏,展玉奇石为文化交流,额河玉(金丝玉)以美丽、高雅、稀奇、细腻、质美、色美成石中精华,瑰美中映射出柔和的水韵灵动,温润中沉淀着厚重的中华传统,被全国各地玉奇石爱好者认可和收藏,已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上好佳品。
家乡的明珠作文 第5篇
清晨的沙澧河公园水面裹着一层薄雾,朦朦胧胧,此时的沙澧河像仙境,分外妖娆。凉爽的微风吹拂着千万条嫩绿色的杨柳,把它细长的枝条吹得沙沙直响。花蕊上粘满了晶莹的露珠,露珠带着馥郁的花香慢慢地顺着花瓣滚落下来,清晨的空气是那么新鲜,使人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过了一会儿太阳睁开了明亮的眼睛,大地变得生机勃勃。绿色的河面被照的晶莹剔透,初升的太阳映照在河面,河水成红色的了。一阵阵微风徐徐吹来,河面泛起层层波纹,两岸的柳树姑娘,舒展着优美的身姿对镜梳妆呢!我喜欢坐在河边吮吸着空气,让小鸟伴着我朗朗地读书,特别是雨后的空气更清新,湿润的空气滋润着我的喉咙,很是舒服。
渐渐的,爱晨练的人们陆续来了。你瞧,喜欢太极的老人自觉分成了两拨:太极拳队和舞扇子队。他们和着音乐有节奏地跳起来了!打拳的老爷爷们身穿白色的衣裤,精神抖擞,显得十分年轻;跳扇子舞的老奶奶们个个面带微笑,“唰”地一声展开了舞扇,十分漂亮。到处都能看到在跑步的人们,也有漫步在鹅卵石的小路上欣赏美景的人们,边走边拍照。公园有的空地上就有人随着音乐跳舞,也有打羽毛球和乒乓球的,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健康快乐的笑容,可真幸福呀!
中午的沙澧公园安静了许多。水面金光闪耀,河上一条条小船从水面划过留下一圈圈波纹,真是“船在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河两岸也有一些舍不得离开的人们,有戏迷和着二胡在练唱的,有喜欢下棋的老人围在一起下棋的,有在河岸边也有打着伞,竖着一排鱼竿钓鱼的爱好者。这时候公园的花香更浓郁一簇簇的,闻一闻都沁人心脾。公园里花品种真多,一年四季鲜花不断,果实累累,在这花的海洋里,心情无比舒畅。
每当夜幕降临,沙澧河公园也亮起来了。整个公园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人间天堂,到处金碧辉煌,美不胜收。夜景灯把一座座美丽的大桥打扮的像穿着花裙子的小姑娘,“花裙”一会儿变成红色,一会儿变成蓝色,一会儿变成金黄的了五光十色,水映着灯光像五彩缤纷的彩带,瑰丽无比。晚上的灯还有最特别的.,五颜六色的有雾灯和霓虹灯把两岸的花草和树木都变成了五彩的了。公园里到处是游玩的人们,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陶醉在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中享受着幸福时光。
家乡的明珠作文 第6篇
花香,会心旷神怡,一切的烦恼皆烟消云散了。
要问家乡最出名的是什么,不用说,得到的答案一定会是那如诗如画的美丽草原了。
清晨,草原睡醒了,站在那无边无尽的草的世界里,放眼望去,草原就像是一幅巨大的翠绿地毯,永远找不到它的尽头,满是绿油油的一片,那一个个雪白色的小点是什么?那是一只只可爱的小羊,他们漫步在草原中,点缀在绿草盈盈中,都像给无边的地毯绣上了几朵白色的小花,增添了几分俏皮的气息,它们或是悠闲地吃着草,或是在嬉戏打闹着,但有时也会静止不动,像是陶醉在这幅如梦如幻的美丽景象里。骏马奔腾,天高气爽,芳草如茵,坝缘山峰如簇,碧水潺潺;接坝区域森林茂密,山珍遍野,美味无穷;当轻柔的微风拂面而过,清凉之感会让你很快消除疲劳。
环顾四周,在茂密的绿草甸子上,开放着星星般的野花,红的、黄的、蓝的、粉的、紫的,五颜六色,微风吹拂,它们缓缓摆动,摇着那嫩绿的小叶子,牵着草原绿色的衣裙,舞蹈着、歌唱着来欢迎每一位前来观赏的游客。那扑鼻的花香,随着风向四处飘散,整个草原都弥漫着花儿的淡淡清香。引来了蜜蜂和蝴蝶在它的身边围绕着,那是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它们勤劳地忙碌着,一遍遍的来回飞舞,穿梭在草原之间。大片的白桦林,枝繁叶茂,每棵白桦都像是一把撑开的巨伞,遮住了刺眼的光芒,他们站得笔直,像一位位战士守卫着美丽的草原,不允许有任何人的侵犯。层层叠叠的枝叶间,只漏下了斑斑点点的细碎的日影。牛群、马群、羊群群栖觅食,放牧人粗犷的歌声和清脆的长鞭的声声脆响,融合着悦耳动听的鸟鸣声,更给朴实的草原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家乡,绿色的明珠作文 第7篇
我的家乡是山清水秀的钟山。五六年没回家乡了,今年春节,我回到了离开已久的家乡。一下车,映入我眼前的景象使我大吃一惊,假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古老矮低的平房,破烂不堪;如今,呈现在我眼前的是宽敞明亮的楼房了。过去坑坑洼洼的土路,凹凸不平,如今也变成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了;荒凉的土地,杂草丛生,现在望过去,早已是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基地过去的农村,完全是经济的落后,人们生活的贫穷。如今,一转眼,人们的生活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经济也是蓬勃发展。
听奶奶说:改革开放前,他们过着贫穷的生活,除了种地再也没有其他的收入。那时候姑姑和爸爸哪有像我们现在这么幸福,一回家就要帮助大人们干活。那时候,人们都说,哪一天能到大城市里去看一看该多好。他们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怀抱。四面怀山,早晚面对的都是山和树。
家乡的老房子里挂着两张照片,他们是这三十年来农村变化的全过程。
看看那张老旧的照片,那是爷爷在改革开放前照的.,那时还是黑白照片。画面上是一个农民正挥着锄头,除田野上的杂草。望过去,整片田野都是野草,长得茂盛,却不见植物。近处,几头牛正聚集在一起吃草,那时人们只能依靠牛来耕田。远处,隐隐约约的看见一排排简陋低矮的土房,从这张老照片可以看出那时的人们是过着怎样的生活。奶奶说,那时的他们每天吃的是咸菜配稀饭,当时哪能吃上肉,除了春节有那们一点点;用的是粗糙又笨重的农具,那是完全是靠体力来养活一家人,在烈日炎炎下,天天都要下田劳动,就这样,他们背朝天,面朝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着。
如今,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了。改革开放后钟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贫穷的农村已经慢慢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今天的钟山早已不是晴天时的尘土飞扬,雨天的时候泥泞的土路就如烂泥塘一样的情景了。一栋栋的楼房如雨后的春笋不断从各个角落冒出来,一家家工厂也拔地而起。
紧挨着那张老旧的照片便是色彩绚丽的彩照了,这是爷爷今年刚照的。这张彩照里,是一眼望过去绿油油的田地,这边是今年刚建的绿色蔬菜基地,远处,是一栋栋房屋。如今,不光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他们都有自己的一份工作,人们的脸上总是绽放着幸福的笑容。奶奶告诉我:’这几年,托党改革开放好政策,农民的日子是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了。三十年,对于那历史长河就是那一瞬间,而对于我们这贫穷的山村一步一步走向富强是一段多么漫长,多么丰富的过程啊!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这个农村里每个人的生活,是啊!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如今生活的美好是紧密相关的。
家乡明珠作文 第8篇
沿着弯弯曲曲的鹅卵石小路一路前行,就来到了风景秀丽的东谷湖。阳春三月之时,湖水美得像是一幅精美的水彩画。画面的正中间是天蓝色,那是天空妈妈正对着湖面梳妆打扮;再往外一圈是翠绿色,那是周围绿树、绿草将自己美丽的身影投在了湖面上;而最外面一圈是淡黄色的,那是弯腰的柳树将自己的长辫子垂到了水中,一片片落下的黄叶把整个湖面晕染得五彩缤纷。微风一吹,水彩画被吹皱了,泛起了一圈圈的水纹。湖面上的叶子像一只只小船,在水纹间轻轻地打转,慢慢地飘摇。这一切是多么让人赏心悦目呀!
湖的四周竖着一根根大小均匀的石柱,这些石柱昂然矗立,就像是一个个小士兵在守卫着这幅“世界名画”。每一根石柱都由圆弧形的铁链连接在一起,远远望去,就像是给东谷湖戴上了一条精美的项链。
再往前走,可以看到有一座红色的木桥延伸进进湖心的小亭子。湖心亭的造型别具一格,远远望去,像一把雨伞挂在湖中央,又像是一只巨鸟展翅欲飞。站在凉亭上,放眼望去,整个东谷湖以及周边的风景尽收眼底。低头俯视,湖面波光粼粼,好像千万颗钻石在一起闪耀,绚丽得让人挪不开眼睛;湖底的小金鱼则晃动着娇巧的身子,在清澈的水里快活地嬉戏,就像一群永远玩不够的乡村孩子。
家乡的明珠优秀作文 第9篇
乌鲁木齐市第66中学七年级12班
刘明珠
每当我听到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时,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时,心中总翻涌起一种呼喊“祖国,我为你骄傲”!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我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
小时候,听爸爸说我们的祖国曾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和考验,日本人残酷的侵略,使人们过着凄苦的生活,住着低矮的草房,吃苦菜、挖树根使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可是我们的祖国是坚强的。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结束了近百年来中国被欺负、被压迫的日子,使中国以巨人的雄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自从记事起就听老师和长辈总把共产党长挂在嘴边,因为年幼党在我心中却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同为党员的爸爸妈妈每天都要观看电视剧《焦裕禄》。党,在我心中总算有了一个形象——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为人民服务没有怨言。再后来课本中的董存瑞和黄继光等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和闪亮的英雄人物,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渐渐地,我长大了,在电视上看到当洪水吞噬农田,就会村庄时一群群身着整齐哦,蓝色军装的战士便会不顾生命危险地去救起一个个灾民,爸爸对我说:“看,这就是解放军,这就是共产党!”那一刻,我深深的感到了党时刻在人民身边,在党的恩情沐浴之下,各民族人民安居乐业。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中国已经是国富民强,经济繁荣,物产丰富!街道都从几米宽变成了几十米宽的大马路,车辆来来往往;城市里以前的小板房,如今变成了一幢幢高楼大厦,美丽的公园随处可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机、电脑,人们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特别是我的家乡喀什,中央多次召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内地各大省市以不同的方式来援助新疆,一项项惠民政策如阳光普照。喀什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美称,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城市变大了、变美了!
陈全国书记提出的九项惠民措施:就业惠民、教育惠民、医疗惠民、社保惠民、扶贫惠民、安居惠民、暖心惠民、兴边惠民、安全惠民。如春风雨露般滋润着家乡的各族人民,15年义务教育、内初班、内高班教育惠民的政策......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些政策的出台,让我们这些南疆的孩子有机会去首府学校上学,有机会走出新疆到内地学习。国家免费为我们提供吃、穿、住、学,在内初班这个大环境里,我们结识了资深的优秀教师,接受良好的教育。沐浴在党的恩情下我们健康成长!
农村发展的脚步迈得更快了,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安居富民房宽敞明亮,家家商店相继开张、以前城市里才有的健身器材现在乡下随处可见,农村的生活脚步紧跟城市。
如今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生活越来越富裕。可是,我们不能忘记这样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董存瑞全身炸碉堡、邱少云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了自己、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敌人的抢眼„„这些先烈们的名字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们的事迹将激励着我们前进。
璀璨的明珠作文 第10篇
烟台,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城市,家乡的昆嵛山山清水秀,美不胜收。温暖的阳光照射在湖面上,湖水碧绿碧绿的,十分清澈。湖面上倒影着柳树的影子,微风拂过,湖面荡起了粼粼的波纹,让人心旷神怡。到烟台来,你一定玩都玩不完,看都看不够。我的家乡,虽然没有北京那样闻名世界的名胜古迹,没有巍峨耸立的泰山,但在我心里,家乡依然是最美的。
烟台,是一座气候宜人的城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避暑和休闲度假胜地,每年来到烟台的游客数不胜数,每次都乘兴而来,尽兴而去。爱在烟台,难以离开!
璀璨的明珠作文 第11篇
春天,宝石山高耸在西湖边,衬托着西湖的美丽。山上小树繁多,每棵树上都长出了一些细细长长嫩嫩的“小绿掌”。还有一些小鸟叽叽喳喳地在唱歌。真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夏天,小树挺拔了,嫩芽展开了,小草长高了,昆虫增多了。从山脚往山顶看去,山上鸟语花香,一片青绿色。假若你想休息,就到枝繁叶茂、花草众多的地方躺一会儿,肯定会使你变心旷神怡。真是一片夏意昂然的景象。
秋天,树叶黄了,缓缓落在地上,似乎把一片金黄色的棉被铺在了大地妈妈身上,不让大地妈妈受凉。落下来的树叶中,有的像椭圆形,有的像三角形,还有的像针形千奇百怪。秋天快结束时,动物们会把食物储存起来,然后把自己的巢搭坚固,这样就不会受暴风雪的袭击了。秋天的宝石山也挺美的哦!
冬天的宝石山虽然比不上春意盎然的春天,枝繁叶茂的夏天,黄叶似金的秋天,但冬天的宝石山是那么寂静,没有一丝声音。雪给大树披上了一层白色的羽绒服,让大树感到温暖。山上白雪皑皑,从远处看过去,就像一块白宝石。冬天的宝石山更壮观了!
璀璨的明珠作文 第12篇
济源是一个旅游胜地,有一泻千里的小浪底,有国家地质公园王屋山,有猕猴遍山的五龙口,更有魅力无穷的小沟背
而小朋友们最喜欢的,还是美丽的国家地质公园――王屋山。那里有千年的银杏树,高大笔直,其树干要有七八个大人才能抱住。还有不老泉,传说喝了那不老泉的水可以延年益寿呢!还有美丽的.紫微宫、紫薇河和紫薇桥。小浪底也是小朋友们很喜欢去的地方。那里每年夏天每秒都有一万立方米的水咆哮而下,声音震耳欲聋!而小沟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毛草屋了,曾经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王屋山下的传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此外还有许多健身器材供游客健身使用。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世纪广场就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光彩夺目,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不约而同地都聚集到世纪广场上。每晚八点半,广场池里的喷泉一下子开了,一群欢快的水儿从水管里喷了出来,犹如万箭齐发,壮观极了!
彝家的明珠作文 第13篇
彝家的明珠
凉山的彝海,彝家的明珠。它像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冕宁小相岭的崇山峻岭中。
你看哟,那海边的索玛花绚丽多彩,阳光一照,仿佛是千万颗星星在眨眼;山风一吹,又好像彝家阿咪子(彝语,汉语是“姑娘”)的百褶裙在舞动。
你再看哟,那满山遍岭的银杉,绿得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在阳光照耀下,又好像是银求在闪烁。
彝海造就了彝家人博大的胸怀,也给我童年的.生活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它的海面平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蓝色得宝石。海水仿佛是野天鹅的舞台、野鸭的天地。在这碧绿的大玉盘里,荷花争芳斗妍,鱼虾嬉戏。海边停靠着几只木筏和小木船,鱼儿在木筏周围戏水游戏。海的四周被一簇簇的索玛花簇拥着,花儿十分精神,像把全部的生命力都展示给人看似的。要是起风了,海水慢慢地向岸边涌过来,那株株索玛花,就会舞起来,好像跳起了彝家人那欢乐地达体舞。
海边的银杉千姿百态,奇形怪状。那弯着腰的,好像是正在拾柴的老阿普(彝语,汉语是“老爷爷”),那笔直的杉树,仿佛是站岗放哨的彝家卫兵。咦!那脱得光溜溜的不知羞的彝家阿依(彝语小学作文 ,汉语是“小孩儿”),跳在水里,尽情地享受海水给予的欢乐。那撩起百褶裙,光着脚,踩在水里的彝家阿咪子,正在梳洗她们那美丽的长发。
彝家的老阿普划着船在海中心打鱼。瞧老阿普那张笑盈盈的脸,他一定又捕着大鱼了吧!
海水拍打着岸边的窟窿,发出了“啪”“咚”的声响,好像在演奏一首首《迎宾曲》呢!
海岸上西北方向立着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大大的“彝海”二字,一位彝家老阿普讲了一个故事。五十年前,这一代的索玛花全是白的,像纯净的雪。红军北上抗日时,刘伯承带领的队伍要经过彝海,和彝族头人小叶丹谈判,小叶丹答应送红军过境,因此,刘伯承元帅和小叶丹在此喝鸡血酒,结盟成为亲兄弟,来年春天,彝海四周开满了五彩缤纷的索玛花,人们说那是元帅与小叶丹的鸡血酒映红的。
望着彝海,海风拂面,水波粼粼,惹人喜爱,但他更诱人的是它那光荣的历史呀!
西湖,璀璨的明珠作文 第14篇
走进西湖,西湖周围堆砌着整齐的石头;柳树抽出新的枝条,萌出嫩绿的叶子;桃花姑娘正在梳妆打扮。湖面波光潋滟,湖水是那样绿,绿的像用绿油彩涂过;水是那样清,清的能看见小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动;水又是那样深,深不见底啊!各式各样的小船在湖面上荡漾。如果把眼前的美景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西湖的雨天景色别有一番韵味!下了几阵蒙蒙的雨雾,西湖像穿上了一件漂亮的白纱裙,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像春姑娘在弹琴。黄昏时刻,偶尔飞起了几只白天鹅,引起了游客们的阵阵欢呼。
家乡的明珠优秀作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