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范文
《凡例》范文(精选3篇)
《凡例》 第1篇
一、有关《凡例》作者的主要观点
《凡例》的作者是谁?现在在红学研究中主要有这样几种观点: (1) 认为是曹雪芹所写。胡适 (1) 、俞平伯等持此观点。 (2) 认为是脂砚斋所作。 (3) 认为《石头记》的继承者畸笏叟整理旧稿时所作。 (4) 认为是后人伪造的。如冯其庸先生认为是“《石头记》抄本成了商品以后”, 书贾为了“标新立异, 昂其值, 以求售”而伪造的。 (2)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凡例》的作者就是脂砚斋。
二、《凡例》内容分析
《凡例》作者的判定如此众说纷纭是和甲戌本的《凡例》很特别的内容有关的。甲戌本所独有的《凡例》如下:
《凡例》红楼梦旨义:是书题名极□□□□□ (胡适补为“多一曰红楼”) 梦, 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 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 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 皆书中曾已点晴 (睛) 矣。如宝玉作梦, 梦中有曲, 名曰《红楼梦十二支》, 此则《红楼梦》之点晴 (睛) 。又如贾瑞病, 跛足道人持一镜来, 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 此则《风月宝鉴》之点晴 (睛) 。又如道人亲眼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 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 此则《石头记》之点晴 (睛) 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 审其名, 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 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 则又未尝指明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 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薄 (簿) 藉 (籍) , 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书中凡写长安, 在文人笔墨之间, 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 则曰“中京”, 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 亦当以中为尊, 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
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 故叙闺中之事切, 略涉于外事者则简, 不得谓其不均也。
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 只略用一笔带出, 盖实不敢以写儿女笔墨, 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
此书开卷第一回也, 作者自云, 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 故将真事隐去, 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但书中所记何事, 又因何撰是书哉?自云:今风尘碌碌, 一事无成, 忽念及当日所有女子, 一一细推了去, 觉其行止见识, 皆出于我之上, 何堂堂须眉, 诚不若彼一干裙钗。实愧则有余, 悔则无益之可无可奈何之日也。当此时, 则自欲将已往所赖, 上赖天恩, 下承祖德, 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 背父母教育之恩, 负师兄规训之德, 以致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 编述一记, 以告普天下人。虽我之罪固不能免, 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 则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 瓦灶绳床, 其风晨月夕, 阶柳庭花, 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何为不用假语村言, 敷演出一段故事来, 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
开卷即云“风尘怀闺秀”, 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 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 然亦不得不叙者, 但非其本旨耳, 阅者切记之。
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 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 古今一梦尽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 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寻常。
甲戌本的标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但《凡例》正文第一句却是“红楼梦旨义”。此处前后不一致。此处矛盾让一些学者认为《凡例》的作者是曹雪芹, 是“脂砚斋未插手之前的文字”。 (3) 《凡例》的内容中提到“中京”, 但细查全书, 没有“中京”一词。 (4) 此处矛盾让人怀疑《凡例》作者并不是曹雪芹, 而是另有其人。《凡例》的第三条“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和第五条“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有重复。上述特别之处为判断“凡例”的作者制造了困难。
三、“凡例”作者分析
《凡例》的作者是谁?我们先来分析上述几种观点。《凡例》是原有的, 还是后人伪造的?要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搞清现存的甲戌本在当时是自藏本还是售卖本。在现存的10多种乾隆抄本《石头记》中无一不避“玄”字讳, 而唯有甲戌本例外。冯其庸先生据此判定甲戌本的时代“不大可能是乾隆前期甚至也不大可能是乾隆末期的一个硬证”。 (2) 后来冯先生纠正了自己的看法, 认为:“玄字原本是避讳的, 末笔是后加, 不是乾隆原抄时的笔迹。” (5) 但这也恰恰可以证明甲戌本不是售卖本而是自藏本。为什么呢?因为皇帝的字讳在清代是人人要遵守的国讳, 违反国讳乃大逆之罪。如乾隆时江西举人王锡候编《字贯》, 乾隆大发雷霆, 在上谕中说:“将圣祖、世宗庙讳及联御名字样开列, 深堪发指。此实大逆不法, 为从来未有之事, 罪不容诛。”此案中王锡候被杀, 失察官员也被严惩。 (6) 试想不避“玄”字讳的甲戌本能是商人为“昂其值”以售而伪造《凡例》的售卖本吗?笔者认为是不可能的, 它只能是自藏本, 而且是一直秘不示人的自藏本, 所以形成《凡例》唯甲戌本有、其它本无的现象。当然, 我们现在见到的甲戌本有后来的收藏者稍稍改动的地方, “玄”字末笔的添加就是证明。排除伪造说, 我们再看另一种观点。有学者认为《凡例》是在曹雪芹和脂砚斋过世后畸笏叟对甲戌原本进行改造整理后所作。这种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举例分析, 在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 【朱旁】实注一笔, 更好。不过是如此等事, 又何用细写。所谓“此书不敢干涉廊庙”, 这即此等处也, 莫谓写之不到。 (6) 此处脂评紧扣《凡例》而谈, 证明畸笏叟创作《凡例》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明确了这些, 我们再来谈《凡例》的作者。在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有个和他关系非常密切的人, 即脂砚斋。现在多数学者认为脂砚斋是位女性 (笔者赞同脂砚斋为女性的观点) , 并推测她是官宦之女, 经历种种磨难后与曹雪芹结为夫妇。 (6) 笔者以为甲戌本的《凡例》是由曹雪芹和脂砚斋合写的, 从“红楼梦旨义到又不得谓其不备”, 是曹做, 而后半部分是脂砚斋所做。后半部分是脂砚斋在曹雪芹过世后写成。我们来分析《凡例》原文, 判定前半部分是曹做的理由。
(1) “凡例”的内容可以分为3个方面。写了书名的来历、阅读的注意事项和作书的缘由。书名的来历和小说第一回中的内容“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 篡成目录, 分出章回, 则题曰《金陵十二钗》”是一致的。这部小说在写作的过程中曾用多个名字, 而《红楼梦》可能是曹雪芹最后的定稿名。这和曹雪芹的创作意图是一致的, 因为曹雪芹就是要写关于女性的小说。对于小说名字的演变自然是作者最为清楚不过的。
(2) 甲戌本第一回有这样的内容:“因见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至之语。【朱旁】亦断不可少。亦非伤时骂世之旨;【朱旁】要紧句。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 凡伦常所关之处, 皆是称功颂德, 眷眷无穷, 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 亦不过实录其事, 又非假拟妄称, 【朱旁】要紧句。一味淫邀艳约、私定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 【朱旁】要紧句。”在这里有三句脂批, 内容一样。这和“凡例”的第二层的内容比照可以发现是一致的。是谁在小说第一回就这样多次强调这些呢?只能是小说的作者曹雪芹了。曹雪芹经历了家族的巨变, 身世坎坷, 在那样的险恶环境中他自然要小心谨慎了。笔者认为《凡例》的前半部分是《凡例》最初的面貌, 是曹雪芹在创作中期或后期写的。
判定后半部分的作者是脂砚斋的根据如下。
(1) 《凡例》“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中叙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这和第一回中的一些脂批是惊人的一致。例如, 《凡例》此段写:“今风尘碌碌, 一事无成。实愧则有余、悔则无益之大无可奈何之日也!”第一回:“无材补天, 幻形人世, 【朱旁】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愧。”“枉入红尘若许年!【朱旁】惭愧之言, 呜咽入闻。仔细比对, 可以看出这些文字的意思是一致的。为什么能如此一致?脂砚斋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的第一阅读者和评论者, 她自然非常清楚曹雪芹的创作动机。甲戌本应当是脂砚斋的自藏本, 而流传于今的又是重评本, 因此笔者认为当脂砚斋重评时她续写了《凡例》。
(2) 《凡例》中的最后段和前文意思重复, 如是一人所写, 很不应该。冯其庸先生曾指出此点。 (1) (2) 还有后文出现了“作者子云”的说法, 而前面没有。笔者认为重复之处恰恰是脂砚斋在重评时总结了曹雪芹的创作意图和写作特色, 并对“此书不敢干涉朝廷”之意加以强调。
(3) 最后的题诗。很多红学研究者认为此诗谈的是小说内容, 如人们往往认为此句中的红袖、情痴指林黛玉和贾宝玉, 最后的一句是赞作者的10年之功的不易。但笔者认为此诗是脂砚斋在曹雪芹亡后做的一首哀诗。前两联的内容既指了小说内容, 更写出了曹雪芹的一生, “古今一梦尽荒唐”。这里的“今”应指曹, 联想曹雪芹的一生遭遇, 确实可以用“梦”来形容。有不少学者就提出了《红楼梦》是“自叙说”的看法。“谩言红袖啼痕重, 更有情痴抱恨长。”这里红袖和情痴指的是脂砚斋和曹雪芹。在甲戌本第五回中【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 谁为情种”【朱旁】批注为:非作者为谁。 (7) 这里的情种和情痴都指的是曹雪芹。“壬午除夕, 书未成, 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 泪亦待尽。”只有情痴曹雪芹才能写出贾宝玉, 写出林黛玉和其他千姿娇媚的众多女性。“书未成和丧子之痛”是“抱恨长”的真实写照。作为曹雪芹知音的脂砚斋则是“泪亦待尽”的“红袖”。最后的“字字看来皆是血, 十年辛苦不寻常!”是脂砚斋对曹雪芹呕心沥血的作品的赞扬和总结。据此笔者认为《凡例》的作者应是曹雪芹和脂砚斋。
《凡例》唯甲戌本独有而其他本所无, 原因何在?我们推测当曹、脂去世后, 他们作品的继承者 (可能是畸笏叟) 在整理时作了改动, 去掉了《凡例》的前半部分, 把后半部分移作第一回的回前评, 再次抄写, 并流传出去。这样, 以后的各种本子就见不到《凡例》完整的面貌了。
摘要:《凡例》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所独有的。由于内容独特, 众多的红学学者和爱好者对它的认识不一, 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本文从分析《凡例》的内容入手, 就《凡例》的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即它是由曹雪芹和脂砚斋共同完成的。
关键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红楼梦》,《凡例》,作者
参考文献
[1]胡适.考证《红楼梦》新材料.1928.
[2]冯其庸.《敝帚集》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凡例”.文化出版社.
[3]马瑞芳.论甲戌本《凡例》为曹雪芹所作.红楼梦学刊, 2003, (04) .
[4]吴世昌.残本脂评“石头记”的底本极其年代.
[5]冯其庸.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汇评.光明日报, 2008-4-16.
[6]安平秋, 章培恒.中国禁书大观.上海文化出版社.
《凡例》 第2篇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凡例 新增日语外来词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下简称《现汉》)于2012年7月15日正式出版。本次修订主持人之一江蓝生表示,《现汉》修订遵循《现代汉语词典》引导规范的一贯宗旨,也反映语言生活变化,记录时代变迁。的确,我们发现《现汉》中收录了大量的外来词汇,其中新增日语外来词就有10条以上。凡例4.5更是增加了对日语外来词释义的说明:
音译的外来词语一般附注外文,如:【沙发】……[英sofa];【蒙太奇】……[法 montage];【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西EINino]。“英、法、西”等字,表示语别。【鶆(奥鸟)】……[新拉Rhea],“新拉”表示是新拉丁文。近些年从日语借入的外来词,汉字相同的只注[日];有所不同的附注日语原词,如:【宅急送】……[宅急便]。从我国少数民族来的词只附注民族名称,如:【萨其马】……[满]。(释义中如已指明某民族,不再附注民族名称。)①
虽然日语外来词收录进《现代汉语词典》早就存在,例如“瓦斯……[日,从荷]”(《现汉》(第5版),第1396页),但对于日语外来词释义的说明在前5版是没有的,这说明了《现代汉语词典》不断完善,彰显了其规范性与科学性。我们查看了部分新增日语外来词的释义并结合原有日源词的释义后,认为“汉字相同的只注[日];有所不同的附注日语原词,如:【宅急送】……[宅急便]”的说法不够准确,依此凡例考察新增日语外来词的释义情况便存在诸多问题,要想真正弄明白新增日语词“标[日]”的情况,还需要在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
表1:《现汉》新增日语外来词的释义情况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三个问题:
一、关于日源词的释义情况凡例概括不全
我们可以看到标注[日]的情况分以下4种:
1.单独标注[日]:便当、刺身、寿司、数独、榻榻米、物语
2.标注[日+日语原词]:宅急送
3.标注[日+日语词来源]:天妇罗
4.没有标注[日]:达人、定食、手账、通勤、新人类、宅男、宅女
凡例中只说明了“汉字相同的只注[日];有所不同的附注日语原词,如:【宅急送】……[宅急便]”,并没有说明“标注[日+日语词来源]”这一情况。应当说日语中用汉字音译西方来源词是相当多的,新增词语里有从葡萄牙语中音译过来的“天妇罗”、第5版中已经收录的有从英语音译“俱乐部”等。日语借用汉字音译西方来源词,汉语再从日语引进这一类词。对汉语而言,词源是日语,对日语而言,词源是西方语种,标注[日+日语词来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该词汇,但若凡例中加以说明,则表达更为清晰。
二、关于新增日源词的标注与凡例矛盾
凡例中说到“汉字相同的只注[日];有所不同的附注日语原词”,我们来看以下3个例子:
表2:对“便当、榻榻米、宅急送”的考察
【宅急送】标注[日 宅急便]符合此规律。由此规律来看,【便当】是否应该标注[日 弁当]?【榻榻米】可否标注[日 畳]?应当指出“榻榻米”一词是由“tatami”音译而来,与日语中的汉字“畳”不再相关,词典处理为只标注[日]是合理的。“便当(阴平)”一词是“日语中利用汉字自创词汇”②(与汉语词“便当(轻声)”区别),日语中用字为“弁当”,因而【便当】一词标注[日 弁当]或许更为准确。凡例“有所不同的附注日语原词”这一规则在新增日语外来词上的处理方式不一样,因而产生了矛盾。
三、关于是否标注[日]阐述不清
凡例中说到“汉字相同的只注[日];有所不同的附注日语原词”,编者在这里只针对汉字与日源词的同与不同来谈标注[日],看似巧妙地避开了为什么新增的日语外来词中有一些没有标注[日]这样一个问题,但对于读者而言,查阅新增的日语外来词,发现有的标注[日],有的没有标注[日],难免会产生疑问。例如:
这几个新增日语外来词的日语写法均与汉字相同,却没有标注[日]。应当指出,【宅男】【宅女】【达人】的处理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宅男”“宅女”二词不是日源词,而是由日源词“御宅族”取“宅”这个词素衍生出来的词汇,而“达人”一词是“日语中利用古汉语词汇表达日本人自己认识的概念”③,是汉语中固有的词汇,只是赋予了新义。反观“定食”“手账”“通勤”“新人类”,均应是日语中利用汉字独创的词汇,汉语借用过来之后理应标注[日]。同是日语外来词,有些标注[日],有些没有标注[日],凡例也没有对此现象进行说明,这不免增加了读者的疑惑,另外,对该词语的释义也不尽完备。
虽然《现汉》在对外来词的释义问题上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但是针对日源词还是存在概括不全、自相矛盾、阐述不清等问题。诚然,凡例只是对读者如何查阅词典进行说明,没有义务追根溯源。我们在此对凡例“标[日]”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旨在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认识新增日语外来词的释义,解答阅读过程中的一些疑惑;之于编者,由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些建议。众所周知,日语外来词与汉语词关系复杂,进入汉语形式多样,释义处理复杂。要想统一其释义形式存在较大难度,但是我们坚信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逐步趋于完善。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纂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
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第5页.
②沈文凡,潘怡良.新时期日源借词的引入及其特点[J].日本学论
坛,2008,(3).
③沈文凡,潘怡良.新时期日源借词的引入及其特点[J].日本学论
坛,2008,(3).
参考文献:
[1]刘正谈,高名凯等.汉语外来词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
社,1984.
[2]《新华汉语词典》编纂委员会编.新华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7.
[3]刘中富.关于现代汉语收释外来词的几个问题[J].东岳论丛,
《凡例》 第3篇
重量和质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由于传统习惯的原因, 日常应用中经常把这两个物理量混淆。通过讨论物理量重量在《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凡例中的使用情况, 规范物理量名称的应用, 促进标准化管理工作。
1 关于物理量“重量”与“质量”
GB 3102.3-1993给出重量的定义是:物体在特定参考系中重量为是该物体在此参考系中获得其加速度等于当地自由落体加速度时的力。重量的符号是W, 单位是牛顿, 符号为N。上述定义所述的特定参考系如为地球, 则称此常量为物体所在地的重力。重力的符号是G, 单位是牛顿, 符号为N。重量大小只与地球的引力有关。而重力与物体所在地的地球引力和地球自转引起的当地离心力相关。
重量和重力都是力的范畴。在日常生活中惯用的“重量”以及在分析化学中传统称谓, 如“重量分析法”“称重”“恒重”等, 均不是力的概念, 而是物理学中的质量。质量是衡量物质本身固有性质的一个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 (SI) 中被选定的基本物理量, 质量的量符号是m, 其单位是千克, 符号为kg。也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之一。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质量的单位为:千克 (公斤) , 优先使用千克。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GB 3100-1993均指出:“人民生活和贸易中, 质量习惯称为重量”。也就是说仅在日常生活中, 基于方便习惯用法, 仍然延用习惯叫法, 但提倡使用质量。在科技领域应正确使用物理量名称。
2 凡例中使用的“重量”
第二十条:制剂的规格, 系指每一支、片或其他每一个单位制剂含有主药的重量 (或效价) 或含量 (%) 或装量;注射液项下, 如为“1m L:10mg”, 系指1m L中含有主药10mg;对于列有处方或标有浓度的制剂, 也可同时规定装量规格。这里主药的“重量”是指单位制剂中所含主药的量, 是指主药的多少, 也就是主药的“质量”。第二十五条:原料药的含量 (%) , 除另有注明者外, 均按重量计。第二十八条 (4) 符号“%”表示百分比, 系指重量的比例。这里的“含量”一词代表的是原料药的质量分数 (g/g) , 是指含原料药的多少, 按“重量”计的含义也就是按“质量”计。
第二十八条 (8) :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的混合物, 名称间用半字线“-”隔开, 其后符号内所示的“:”符号, 系指各液体混合时的体积 (重量) 比例。这里的“重量”是指加入液体的多少, 是指体积或“质量”。
第三十条 (1) :规定了试验中供试品和试药等“称重”精确度。如称取“2g”, 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恒重”, 除另有规定外, 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这里几项术语中的“重量”均指“质量”而言。
3 凡例提及“质量”
第二十八条 (1) :关于法定计量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列表中给出:“质 (重) 量千克 (kg) ”。此“质 (重) 量”即为物理量-质量, 为避免误解加了“重”字。但应优先使用“质量”。而在《中国兽药典》凡例中却普遍使用了“重量”。
4 小结
凡例中陈述的“其质量应符合相应的规定”及“以检测兽药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 等等。此“质量”一词很显然是指兽药是否符合产品标准而言, 不会与表示物理量的“质量”混淆。
《凡例》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