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非工作面温度高论文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非工作面温度高论文(精选3篇)

非工作面温度高论文 第1篇

平顶山发电分公司汽动给水泵主泵采用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 (SPEM) 生产的HPT400-390-6S卧式多级离心泵, 该泵采用引进技术生产, 主泵的泵芯为直接进口产品 (苏尔寿) 。

本机组所采用的G22-0.8型给水泵驱动汽轮机是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从西屋公司引进技术, 为与1000MW等级汽轮机2×50%容量锅炉给水泵配套而设计和制造的驱动汽轮机。该汽轮机在额定工况下提供1 000MW等级汽轮机给水循环的50%负荷, 最大工况下可提供大机给水循环的60%负荷。给水泵与汽轮机的传动装置采用挠性联轴器连接。

2 出现的问题

在设备正常运行的过程中, A泵由于外侧推力瓦温度急剧上升, 随后出现轴瓦剧烈振动。系统隔离后, 对小汽轮机及泵轴瓦进行检查, 发现汽动给水泵推力盘以及非工作推力瓦损坏。随后更换备用芯包, 并返厂进行检修, 增加非工作面温度测点、平衡水入口压力表。

该泵更换备用芯包后, 在运行过程中, 推力瓦外侧温度 (非工作面) 仍然高于内侧 (工作面) 。同时, 对其它几台给水泵进行比对, 发现其它2台也均存在这种推力瓦非工作面高于工作面的现象。在机组带满负荷1 000MW时, 汽泵推力轴承外侧 (非工作面) 温度最高上升至83.75℃ (处于轴承温度高报警状态) 。

我们对现场3台给水泵具体测量数据进行对比, 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比现场实际采集的数据, 发现A、C泵非工作面的温度均高于工作面, 其平衡室压力均低于入口压力, 而B泵平衡室压力高于入口压力, 推力瓦工作面温度略高于非工作面温度, 属于正常工作状态。

3 原因分析

3.1 轴向推力产生的原因及方向

轴向推力:卧式多级离心泵叶轮, 由于其外形在轴向方向不对称, 所以在工作时叶轮两侧所承受的压力不同, 从而产生轴向不平衡力。一般行业认为, 轴向推力由泵的出口高压侧指向入口低压侧, 并以此来确定泵的推力瓦工作面和非工作面, HPT400-390-6S型汽动给水泵也适合采用此种确定方法。

HPT400-390-6S型汽动给水泵的平衡装置为单平衡鼓装置配合推力轴承形成的平衡机构。平衡鼓装在轴的末级叶轮后面, 推力轴承采用大容量双向轴承, 可以承受非设计工况下的附加推力和反向推力。平衡鼓吸收了由旋转组件产生的大部分轴承推力, 推力轴承吸收剩余的轴向推力。整套平衡装置能防止主泵在任何工况下, 转子轴向窜动。

3.2 平衡鼓的工作原理

它是一个鼓型轮盘, 装在多级泵最后一级叶轮的后面, 与轴一起转动。平衡鼓与泵体上的平衡圈之间有一径向间隙, 高压液体通过该间隙泄露到平衡室, 压力由叶轮后的P2降低到平衡室的P4, 并使其稍大于泵的入口压力。平衡室与泵的入口用管道相连, 我们称之为平衡管。平衡鼓两侧的压力差使转子达到轴向平衡。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离心泵产生的轴向推力是朝向叶轮的进口方向的, 也就是泵的吸入端。即泵在正常工作时, 由于轴向推力的作用, 整个转子朝向泵的吸入端运动, 而通过平衡装置 (平衡鼓, 平衡管, 推力轴承) 的联合作用, 轴向推力达到平衡, 确保泵正常运行, 此时整个转子的残余轴向推力由推力轴承的工作瓦块承受。而在启动与停运的瞬间, 由于平衡室压力尚未建立, 叶轮入口侧压力高于出口侧压力, 压力差使转子朝向出口侧运动, 其推力由推力轴承的非工作瓦块承受。

4 结论

由以上数据对比发现, 该型给水泵的推力瓦工作面、非工作面温度的高低与平衡管压力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当平衡管压力高于泵的吸入口压力时, 推力瓦工作面处于承受轴向推力的工作状态;当平衡管压力低于泵的吸入口压力时, 推力瓦非工作面处于承受轴向推力的状态。

平衡装置的作用就是节流降压, 使叶轮两侧的压力达到或接近相等, 从而保证转子在静子中的相对位置, 这一位置靠推力间隙调整并确定。而平衡室压力的大小直接反应泵组整套平衡装置的作用效果。因此, 对平衡室的压力进行调整, 就可以达到调整转子运行位置的目的。通过前面表格中所列数据, 可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

5 解决方案

5.1 平衡室压力的高低由两个因素决定

(1) 平衡鼓与平衡圈之间的径向间隙b1的漏流量。

(2) 平衡管的泄漏量。

5.2 调整方法

(1) 调整平衡管的泄漏量, 使P5的压力发生变化, 有使用节流孔板和安装调节阀两种方法。

(2) 扩大平衡鼓与平衡圈之间的径向间隙b1, 增加泄流量, 使平衡室压力P4升高。

使用节流孔板的方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节流孔板可以安装在平衡管与泵体连接的法兰处, 需要经过计算得出孔板的尺寸。该方法简单易行, 并可避免误操作, 安全可靠。但由于平衡鼓与平衡圈之间泄流量的不确定性, 以及通过平衡管给水的流速等因素, 计算很难一次得出正确的结果。如果盲目地安装节流孔板, 可能会导致节流量过大或不足, 使平衡室压力难以达到理想的结果, 从而使调节失败。因此该方法目前实施有一定的困难, 我们可以通过在平衡管路上安装调节阀, 经过试验来确定节流量的大小, 来达到调节转子位移的目的。

5.3 调节阀的安装位置和注意事项

平衡室压力水由泵体自由端两侧引出, 由Φ57变更为Φ108, 经15.5m层楼板后接入7.5m层上方汽泵入口管道。此位置可安装调节阀, 并在阀门前安装压力表用于监视平衡室压力。试运时, 首先将调节阀全开, 同时监测推力轴承内外侧温度并记录。然后依次关闭调节阀10%, 稳定一段时间后观察推力轴承两侧温度变化, 直至推力轴承内侧温度接近或稍高于外侧为止, 此时即推力轴承工作面受力, 调整结束。

此种方式有一定的风险, 因为调整门在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很难保证100%的可靠。一旦出现断压缩空气等问题, 就会直接导致平衡室压力过高或者过低, 造成转子轴向位移增加, 烧毁推力轴承, 引起泵组事故。

5.4

扩大平衡鼓与平衡圈之间的径向间隙, 增加泄漏量, 使平衡室压力升高给水泵芯苞返厂检修时, 通过与厂家进行沟通, 对平衡鼓进行车削加工。在平衡套未更换的情况下, 将平衡鼓的直径车小0.06mm, 使平衡鼓与平衡套圆周间隙b1由原来的0.23mm增加为0.26mm, 从而增大了漏流量, 使P4压力升高到略高于泵的入口压力。

6 修后效果

非工作面温度高论文 第2篇

大隆矿S1703综采工作面位于南翼采区的北侧, 是一个工业广场保护煤柱, 因受地表矸石山采动影响, 为了多回收边角煤炭资源, 将本工作面设计成边采边缩面。本工作面所用支架为ZY10000/27/56型掩护式液压支架重量达到38.4吨, 以往采用一次性缩面工艺使用撤除支架平台会受到采场环境变化的限制, 我们利用回顺替棚支架做起吊点安设多个液压缸后, 利用液压缸拉移支架, 并且自制加工专用平板车装载支架, 实现支架自移装车, 采用边采边撤方法, 撤除支架90组, 多回采煤炭20多万吨, 实现了安全、快速、高产高效的开采工艺成果。

2 方案的实施

2.1 支架撤出设计计算

S1703综采工作面回顺推进545m时, 依据地测部门回采说明及现场实测数据计算得知, 回顺巷道向工作面方向偏转27°, 工作面长度逐渐缩短, 共缩短151m。根据直角三角形正切值tan27°=工作面缩短值/工作面推进值计算, 每推进0.8m, 工作面缩短0.4m, 首次撤出2组支架, 之后每推8遍步距, 工作面缩短8×0.4=3.2m, 每次循环撤出支架2组, 截止缩面结束共撤除90块运输机中部槽, 90组液压支架。

2.2 撤架装置

该施工工艺利用回顺超前支护替棚支架支撑, 在替棚支架上分别安装6个700mm行程液压缸做起吊缸, 单独选择2个1800mm行程替棚支架底拉缸做拉架缸。将6个起吊缸分别固定在左3、右3替棚支架顶梁上, 利用6个起吊缸配合Φ30×108mm圆环链做不同的起吊点可以及时准确的调整支架角度, 把支架调整到合理位置, 提高了撤出支架的稳定性;将2个拉架缸分别固定在左2、右2替棚支架底座处, 分别利用2条Φ30×108mm圆环链固定在被撤支架架脚处配合2个拉架缸拉移被撤支架, 从而利用液压千斤顶伸缩原理拉移支架, 此方式更加容易控制拉架速度, 同时降低了支架调向的重心, 避免支架发生刮卡出现倾倒现象。利用此撤架装置可将被撤支架拉移到铁道头处, 进而实现轨道运输。

2.3 专用平板车研制

由于S1703工作面液压支架重量较大, 为了方便支架运输, 回风巷道铺设的是38kg/m轨道, 轨距900mm, 将回风巷道两帮刷齐, 确保巷道宽度不小于6.5m, 保证足够的运输空间。为顺利运输支架, 研制专用平板车, 平板车高度220mm, 轴距900mm, 平板车前端可折叠与铁道搭接, 从而可将铁道与平板车固定, 支架框架与平板车用Φ30×108mm圆环链连接, 利用支架框架循环伸缩使支架自移完成支架装车。

2.4 撤出流程

缩运输机中部槽→对接机尾部分→摘除待撤支架原液压管路→环支架独立管路→被撤支架与替棚支架固定点之间连接液压缸→拖移被撤支架至指定地点→支架装车。

撤出支架顶板维护:观察顶板状态→利用作业平台架设抬棚→局部地点施工单体对顶板进行加强支护。

3 方案评价分析

3.1 安全生产方面

采用边采边缩方案, 工作面可以实现正常回采, 减少停产铺网环节, 并且减少由于长时间停产而造成采空区自燃发火的机率, 给安全带来了保障, 另外使用液压缸从根本上解决了原用回柱绞车撤出支架时使用钢丝绳拉拽的运输方式, 也取消了人力悬挂起吊滑轮的作业工序, 作业人员操作片阀可以实现远方操作, 极大降低了施工的危险性, 给职工安全带来了可靠保障, 真正做到了本质安全。

3.2 劳动工效方面

若采用一次性缩面需要提前16m开始铺网打锚杆, 工作面按151m, 割18刀煤铺16遍网计算, 需要金属网240捆, 施工六排锚杆 (索) , 需要锚杆800余根, 锚索300余根, 铺网打锚杆需要下料、运料等环节很多。另外, 支架撤出运输需要安设回柱绞车, 并铺设38kg/m轨道151m, 支架撤出时工作面不能生产。综上所述, 采用一次性缩面方法工作面停产至少20天, 可以看出一次性缩面成本较高, 需要消耗很多人力、物力, 而采用边采边缩不用一次性撤出, 操作安全性高, 同时节省很多工序, 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并且不影响正常生产。

3.3 效益增收方面

3.3.1 采用边采边缩方案, 工作面递减, 多回收煤炭20多万吨。由于S1703工作面煤质较好, 发热量可达到6000卡/克, 直接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按利润800元/吨计算可增收效益:200000×800元=1.6亿元

3.3.2 采用边采边缩可节省材料:金属网240捆、800根锚杆、300根锚索、铁轨151m、所配套托盘、螺母、锚固剂等, 可节省运费、材料费近46万元。

3.3.3 采用边采边缩方案, 工作面持续生产, 可节省20天工时, 按120人, 200元/工计算, 可节省120×200×20=48万元。

4 结束语

S1703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实现了重量达38.4吨ZY10000 27/56型掩护式液压支架首次边回采边回撤, 采用此工艺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回采工作, 多回收煤炭20多万吨, 资源有效回采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边采边缩省去铺网打锚杆工序, 节支降耗, 减少材料损失浪费, 提高劳动效率, 避免因一次性缩面造成工作面停产, 减少采空区自燃发火机率, 确保安全生产稳定, 为类似工作面回采提供了宝贵经验。

摘要:大隆矿S1703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用边回采边缩面的工艺, 实现了重量为38.4吨的ZY10000/27/56型液压支架边采边回撤, 使工作面长度由225米递减至67米, 减少工作面劈帮打锚杆长度158米, 多回收煤炭20多万吨, 实现经济效益1.6亿元。

关键词:边采边缩,液压缸,推进度,大采高,顶板管理

参考文献

[1]翟新献, 等.厚煤层分层综采设备配套问题研究[J].煤, 2002, 11 (4) :5-6.

[2]郭胜利.复杂地质条件下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技术[J].煤炭工程, 2006 (7) :35-36.

非工作面温度高论文 第3篇

关键词:温度,气象

1 草面温度与地面温度的关系

1.1 年变化与极值出现时间分析

分析宁乡站2006—2015年草温与地温的数据得出,年平均草温比地温低0.67℃,年平均草面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都均低于地温,草温的年平均极端值振幅16.3℃,比地温振幅偏小。

1.2 月变化相关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草温与地温的月平均值最高都出现在7月,最低出现在1月,均分别落后太阳辐射最强的夏至和最弱的冬至月份;12月、1—4月草温与地温接近一致,其余各月草温均低于地温。

相对温度计算公式为Tf=(ti-tm)/A x 100%。式中Tf为相对温度,ti为任一月的平均温度,tm为最冷月平均温度,A为温度的年较差。

2 草面温度与地面温度日极值的相关分析

2.1 草面温度与地面温度的日最高、日最低值相关分析

以2008年相关数据为代表作相关分析,可以看出,两者的日最高值、日最低值之间的相关呈线线关系;两者的日最高值的相关性较日最低值的相关性差,日最高温度中从34℃以上、日最低温度中从5℃以下聚集程度差。

2.2 草面温度与地面温度日最高、日最低出现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根据宁乡站地面温度和草面温度的数据,作相关数据分析得出,两者的最低值出现时间、最高值出现时间的分布特点基本一致;两者的最低值出现时间多在0:00—08:00和20:00—24:00之间;两者的最高值出现时间多在10:00—15:00之间。

3 不同气象条件下草温与地温的变化对比

3.1 晴天

经统计,在晴天少云的状况下,春季为草面温度>地面温度,而夏季、秋季和冬季为草面温度<地面温度,在四季,两者温度有共同点就是早上05:00—07:00达到一天最低,其后不断升温,在13:00—14:00温度逐渐降低。

3.2 阴天

阴天时,草面温度与地面温度的关系是:夏季草面温度<地面温度,而冬季、春季与秋季草面温度>地面温度,且两者数值相近。可能是因为多云的天气下,低云量几乎布满全天,地面上没有太阳直接辐射,只有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因低云阻挡大气的逆辐射增强,地面的有效辐射减少,从而使两者数据较为接近。

3.3 阴雨天气

在阴雨天气状况下,草面温度<地面温度;草面温度与地面温度的绝对差值较其他状况下也最小。

另外通过对夏季(6—9月)草面温度与地面温度每日极端最高温度绝对差值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每日极端最高温度的绝对差值都在4~7℃之间出现频数最多。绝对差值在2℃或以下几乎为阴雨天气,绝对差值在4℃或以上几乎晴天或多云天气。

3.4 降雪天气

选取降雪天气时或停止后地面有积雪的观测日作为研究样本。在地面逐步被积雪覆盖时,地面温度<草面温度。

4 结语

由以上分析得出,草面温度和地表温度的相互变化关系能帮助值班员及时发现仪器运行时数据不正常跳变和故障,能更好的进行草面温度和地表温度的数据质量控制;种植草皮夏天还是能起到降温,调节小气候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丹.减缓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生态系统[J].广西气象,2003,24(2):18-20.

非工作面温度高论文

非工作面温度高论文(精选3篇)非工作面温度高论文 第1篇平顶山发电分公司汽动给水泵主泵采用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 (SPEM) 生产的HP...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