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童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儿童中医养生保健方案(精选11篇)

儿童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第1篇

仪马卫[2011]32号

仪陇县马鞍中心卫生院

关于印发《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的通知

各村卫生站,院内各科室:

现将《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仪陇县马鞍中心卫生院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儿童 中医药 健康管理 方案 通知 送:县卫生局,马鞍镇人民政府,建华副镇长。

仪陇县马鞍中心卫生院办公室 2010年5月28日印 校对:王荣(打印:45份)

仪陇县马鞍中心卫生院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规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文件要求,将中医药保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订《仪陇县马鞍中心卫生院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一、工作目标

普及中医关于儿童保健知识;倡导科学育儿;运用中医降低儿童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加强儿童保健,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

二、工作方向

针对儿童生理与心理特点,发挥中医传统优势,对儿童保健、康复加强中医工作,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运用中医进行疾病治疗,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三、实施方案

(一)饮食喂养

1、工作重点:宣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喂养不同饮食

2、具体措施:

(1)通过发放中医食疗健康处方、宣传单,开设主题社区讲座等方式,使家长对儿童饮食根据不同年龄段有正确的喂养方法。比如婴儿期以母乳或牛乳为主,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饮食密切相关,纠正“儿童多吃,身体胖,就是健康”等有关饮食的错误观念,加强对饮食科学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2)普及科学膳食、中医饮食保健知识等,针对不同

年龄段的儿童进行饮食保健,提高免疫力,避免疾病的发生。

(二)生长发育

1、工作重点:宣传不同年龄段儿童发育的特点

2、具体措施:通过发放各种宣传册、宣传单,开设主题社区讲座等方式,运用中医干预儿童阶段生长发育,让家长对儿童各阶段生长发育特点正确了解,比如幼儿期:从1周岁到3周岁为幼儿,这时期的体格增长较前减慢,生理功能日趋完善,对外界环境逐渐适应,乳牙渐已长出,语言、动作及思维活动发展迅速。要注意断奶时的合理喂养,否则易致吐泻、疳症。由于接触感染机会增多,故各种小儿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最高,应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三)日常保健

1、工作重点:让家长掌握一些中医的基本保健技能,能够运用其在儿童各阶段。

2、具体措施:开展专题的中医儿童保健按摩培训,让家长在中医师指导下能对各阶段儿童的日常保健有基本了解,能够运用中医基本保健按摩手法对儿童进行日常保健按摩。

(四)疾病与防治

1、工作重点:运用中医在儿科的优势,展开对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与防治。

2、具体措施:(1)在疾病的预防方面,运用中医药对时令疾病,如流行性感冒、小儿腹泻、夏季中暑等进行疾病的早预防,使家长能基本了解中医药在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作用。

(2)在疾病的治疗方面,运用中医药对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如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腮腺炎等进行中医药的治疗。

儿童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第2篇

一、目的意义

儿童保健,是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通过卫生、健康、体格锻炼和教育方面的指导,以增强体质,保证儿童正常发育、健康成长。中医具有非常丰富的儿童养生保健方法和经验,做好儿童中医保健工作,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类文明和繁衍昌盛,以及人类的进步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制定本指导方案。

二、工作目标

普及中医关于儿童的日常保健知识;倡导科学育儿;运用中医药保健方法如食疗、小儿推拿等降低儿童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它既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还解决了小儿服药难的问题。加强儿童保健,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

三、工作内容

1、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针对儿童生理与心理特点进行保健指导;

2、针对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开展中医药育儿保健、疾病康复服务;

3、运用中医药医疗方法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四、实施方案

根据不同年龄的小儿在形体、生理、病理方面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日常保健方法,本方案只提出普遍性的儿童保健方法。

(一)饮食调养指导

1、工作重点:

提倡母乳喂养和科学喂养,正如《小儿病源方论·养子调摄》说:“养子若要无病,在乎摄养调和。吃热、吃软、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宣传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科学喂养方法及合理饮食结构。

2、具体措施:

(1)通过发放中医食疗药膳配方、健康处方、宣传单,开设儿童保健主题讲座等方式,使家长能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段进行正确的饮食喂养方法。比如婴儿期以母乳或牛乳为主;

(2)普及科学膳食、中医饮食保健知识宣传,提高儿童家长对饮食科学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纠正“儿童多吃,身体胖,就是健康”等有关饮食的错误观念,(3)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饮食保健指导及食疗药膳方法,提高免疫力,避免疾病的发生。

(二)预防接种指导

1、工作重点:

督促家长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2、具体措施:

儿童时期,尤其是婴儿时期脏腑娇嫩,卫外不固,易于发生脾

胃疾病、肺系疾病和时行疾病。对各种传染病都有较高的易感性,必须切实按照我国卫生部制订的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规定的免疫程序,为0-6岁儿童完成预防接种的基础免疫。

(三)生长发育指导

1、工作重点:

宣传不同年龄段儿童发育的特点及保健方法,协助儿保人员做好儿童健康体检,并做好中医服务记录。

2、具体措施:

(1)通过发放各种宣传册、宣传单,开设主题讲座等方式,运用中医方法干预儿童阶段生长发育。

(2)让家长对儿童各阶段生长发育特点正确了解,自觉运用中医保健方法预防常见病、传染病。

(3)如新生儿期可指导母亲为小儿创造适宜的环境,用干甘草3克浓煎去渣,以消毒纱布卷蘸药汁,令小儿频频吸吮,以解百毒;婴儿期除了要指导母亲对小儿的合理喂养、睡眠、清洁卫生和开发智力外,还可用按摩疗法,如:推坎宫、开天门以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等;幼儿期对周围事物接触范围增多,但识别危险的能力尚差,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和中毒等。注意断奶时的合理喂养,否则易致吐泻、疳症,做好小儿急性传染病预防保健工作;儿童期要教育孩子加强体育锻炼、讲文明礼貌,讲社会公德,不看凶杀、恐怖片等以利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儿童健康体检服务。

(5)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情况,针对儿童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合理安排小儿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睡眠、饮食、卫生

等,进行体格锻炼和户外活动。

(6)普及科学的中医防病保健知识来提高免疫力,避免小儿疾病的发生。

(四)起居活动指导

1、工作重点: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生活起居、体育锻炼、意外伤害预防与处理等指导。

2、具体措施:

(1)通过发放各种宣传册、宣传单,开设主题讲座等方式,针对儿童生活起居开展中医保健指导。

(2)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保证睡眠时间,以夜间睡觉为主,早睡早起,日间午休1次约1.5-2.5小时。具体睡眠时间应因年龄不同而不同。

(3)培养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2岁开应始培养儿童睡前及晨起漱口刷牙,逐渐教孩子学会自己洗手洗脚、穿脱衣服,正确使用餐具和独立进餐。

(4)安排适合不同年龄特点的锻炼项目,如成人牵着行走、游戏玩耍、跳绳、跳舞、踢毽子、做保健操等活动和锻炼。要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呼吸新鲜空气。

(5)关于衣着保暖,古人有头要凉、背要暖、腹要暖、足要暖等说法,以及“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等经验,可资护养参照。

(五)疾病与防治

1、工作重点:

运用中医中药的方式来预防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让家长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能正确了解。

2、具体措施:

(1)在疾病的预防方面,运用中草药来预防儿童的季节性时令疾病,如对流行性感冒、小儿腹泻、夏季中暑等进行疾病的早预防,用中药熏蒸的方式来对儿童房间进行消毒等。

(2)开展“冬病夏治”、“三伏灸”、“重阳灸”等预防保健方法,防止儿童冬季易发基本的复发。

(3)在疾病的治疗方面,运用中医药对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如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腮腺炎等进行中医药的治疗。

(六)健康宣教

1、工作重点:

通过开展健康咨询、专题讲座、让家长掌握一些中医的基本保健技能,能够运用在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家庭保健。

2、具体措施:

开展专题的中医儿童保健培训,让家长了解、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中医日常保健方法,在中医师指导下能够运用中医基本保健按摩手法、捏脊疗法、饮食药膳、情志调适、运动功法体质调养等养生保健活动对儿童进行日常保健。

儿童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第3篇

关键词:中医药健康管理,儿童保健,应用效果

体弱儿指的是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反复疾病困扰, 导致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的儿童[1], 比较常见。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中心对儿童保健门诊患儿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 我中心儿童保健门诊中接诊的126例体弱儿为研究对象,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均包含63例儿童。对照组中, 男36例, 女27例;年龄最大者为3岁, 年龄最小者为2个月, 平均年龄 (1.25±0.21) 岁;16例为早产儿, 14例为中重度营养不良, 21例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2例为其他。对照组中, 男33例, 女30例;年龄最大者为3岁, 年龄最小者为1个月, 平均年龄 (1.19±0.20) 岁;18例为早产儿, 15例为中重度营养不良, 19例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1例为其他。两组儿童的上述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 给予针对性地护理措施, 耐心解答患儿家属的提问, 遵医嘱给药等。观察组基础护理同上, 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包括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中医穴位按摩方法传授和指导。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①综合评估患儿的情况, 结合其生理特点, 向患儿家长提供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②根据患儿的特点, 给予不同的中医穴位按揉方法指导:在儿童6、12月龄时, 指导家长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时, 告知家长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③在30~36月龄时, 指导家长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儿童家长的焦虑程度、医疗服务满意度, 儿童转归率。其中, 焦虑程度采用医院自制的调查表进行评估, 总分100 分, 得分越高, 提示焦虑程度越严重;医疗服务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 总分100 分, 得分越高, 提示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搜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上述数据, 比如医疗服务满意度评分、转归率等,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 对数据进行分析, 对比操作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当P<0.05 时, 提示差异显著, 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家长的焦虑、医疗服务满意度评分比较与对照组儿童家长相比, 观察组儿童家长的焦虑评分显著降低 (t=6.1376, P<0.05) , 医疗服务满意度评分明显较高 (t=4.7644, P<0.05) , 具体情况见表1 所示。

2.2 儿童的转归率比较经统计, 观察组儿童的转归率为88.89%, 对照组为74.60%, 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4.3081, P<0.05) , 具体情况见表2 所示。

3 讨论

近年来, 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往明显提升, 对儿童保健的重视度也大大提升。但是, 由于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比较缺乏, 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鉴于此, 儿童保健门诊需要加强对儿童家长的沟通, 取得家长的支持。

在中医药健康管理中, 其中涉及多种方法, 比如推拿按摩法 (包括摩腹、捏脊疗法) 、中医穴位按揉法等。其中, 捏脊疗法可以调节阴阳、行气活血;摩腹疗法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有益于提升儿童的消化能力, 同时增强食欲, 改善营养不良等[2]。上述两种疗法对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儿童具有良好的作用。

据文献报道, 在儿童常见病 (营养不良、贫血等) 中应用中医穴位按揉法, 可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3]。足三里、迎香穴是比较常用的保健要穴位。对儿童的这两个穴位进行按揉, 可以补中益气、培本固元, 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四神聪位穴位于督脉和膀胱经的循行线上, 按揉该穴位, 可以改善睡眠, 增强儿童的机体免疫力[4]。

在本文研究中, 观察组儿童家长的焦虑评分、医疗服务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儿童的转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 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用于儿童保健中, 效果满意,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家伟, 景琳, 熊颖, 等.农村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利用现状与儿童健康问题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 (30) :3590-3593.

[2]侯江婷.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13 (32) :111-111.

[3]苏红梅, 胥玉萍, 夏秀萍, 等.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分析[J].上海医药, 2015, 36 (16) :14-16.

入春中医儿童保健7要诀 第4篇

春意融融,室外活动

入春之后,天气由寒转温,大地开始解冻,草木逐渐萌发新芽,明媚的春光照在身上格外温暖,绿地的负氧离子也在增加。而且经过了一冬的闭藏,人体的气血也随着春天的到来开始萌动、流通,孩子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也活跃起来,这时候增加室外活动,带孩子到室外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正好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舒展筋骨,促进生长。暖融融的阳光照在身上,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获得维生素D,摄取钙和磷,让骨骼长得结实,对增强免疫能力也有好处。

春寒料峭,莫忘春捂

早春气候多变,冷暖莫测,昼夜温差大。春寒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寒冷,但由于春天机体气血流通,汗孔张开,皮肤不像冬天那么紧致,对外界病邪的防御能力相对降低了,如果冬装脱下太快,遇到倒春寒反而更容易引起不适。而且入春后,外界的病菌、病毒也滋生、活跃起来,流感、手足口病、腮腺炎、流脑、水痘、麻疹、风疹等疾病的春季发病率都比较高,所以不要让孩子太快脱下冬装,衣服要随着外界冷热的变化及时增减。

寒从脚下起,脚的保暖很重要,这时穿衣要注意下厚上薄。头是阳经会合之处,阳气旺盛,除了囟门未闭的小宝宝需注意头部保暖外,大点的孩子就不用再捂着厚帽子了,头可以凉些,以便祛散内火。

春气升发,芽菜春饼

入春之时,阳气初升,万物随阳而生,但力有不足。传统习俗认为,芽苗类的食物最具有升发之性,入其时节吃这些食物,有助于阳气勃发,生机旺盛,加强升发的力量。民间有立春吃春饼、春卷的习俗,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早春时节可适当选择一些芽苗类的蔬菜给孩子吃,如豆芽、香椿芽、荠菜、春笋等。

此外,古人还有“造五辛盘、以五香沐浴”的习俗,我们也可以效仿,给孩子佩带一个小香囊,嗅嗅花香之气,或者用白芷、桃枝皮、青木香等煮水给孩子洗澡,既可以养生,又可以增加生活情趣。

春风和煦,调畅情绪

中医认为,肝脏气机舒畅与人的情绪好坏关系非常密切。肝脏对应的是春季,也需要升发。如果情绪抑郁、烦恼会伤及肝。

人的心情变化就好像天气一样,春风和煦、微风轻拂时,情绪也开朗、舒畅;如果心情不好,就像狂风大作的天气那样,会吵闹,会抑郁。春天人的情绪容易兴奋,起伏较大。孩子的脏腑稚嫩,调控能力不足,情绪波动会更厉害。知道了这一特点,我们更要多包容孩子,尽量帮助他稳定情绪,消除不安,多给他一些关注、爱抚,而不要过多地挑逗孩子,以免把他惹恼了。遇到孩子哭闹时,不必责备他、惩罚他,你的不冷静会令孩子更加不安。

春暖花开,慎防过敏

春天生机盎然,百花争艳,春风拂动,这一切美好的景象,却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春天空气中花粉、粉尘的含量会明显升高。再加上刚刚换季,人体的调节还没有完全适应,外出活动又增多,所以春季是容易引发过敏的季节。有些比较敏感的孩子,遇到花粉、灰尘、冷风或刺激气味,就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喘粗气、拉肚子、皮肤上起小红疹或红斑等过敏反应。

如果孩子对粉尘敏感,要注意远离致敏的粉尘或刺激物,外出时可以戴上口罩,减少皮肤的祼露。另外,通过改善体质,大多数孩子都能降低敏感性,减少严重过敏病症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合理膳食,积极锻炼身体,身体的免疫力提高了,过敏的机会也会随之降低。

春干风燥,润肤喝水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越小,体内的含水量就越大,所以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分。但春季风干物燥,北方地区尤其严重,而此时阳气萌动,代谢活跃,孩子又爱动,一刻也闲不住,这些都会消耗大量的水分,但他们又不会自己找水喝,所以容易出现口唇干裂、皮肤干燥的情况,这个时节的补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每次给孩子洗脸、洗澡后,都要及时给他涂抹柔和的润肤霜,特别是脸颊、手背、脚踝等常暴露的部位。还要让孩子经常喝白开水,并适当增加新鲜的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不过,高甜度、高浓度的饮料或果汁不要喝太多。

春色满园,远眺明目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在春天肝气旺盛的时候,做些有益明目的事情可以事半功倍。天暖和了,要经常带孩子到户外,看看远处的花草、树木,还可以带着孩子到郊外,看看绿色田野,如画山水,一起放放风筝,这不仅能调节视力,放松身心,更能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亲子时刻。

春天给孩子适当吃些动物肝,既可以补肝,对眼睛的发育也有好处。要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好的用眼习惯,不要让他花太多的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和手机游戏,炫目的动态画面虽然很漂亮,对孩子的吸引力也大,但很容易让孩子的眼睛疲劳。而户外柔和的静态美景则可以让眼睛休息一下,让人们放松情绪,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中医院妇女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方案 第5篇

妇女儿童保健管理实施方案

一、总则

1、目的意义

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以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为目的,以妇女和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根据其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特殊健康问题,为其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服务。

为进一步发展高州市的妇女儿童保健事业,规范妇女儿童保健管理,建立可持续的长效管理机制。根据高州市妇女保健管理实施方案要求,特制定《高州市中医院妇女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方案》。

2、目标

(1)巩固和发展本市妇女儿童保健服务网络,培养和造就一支保健与临床结合、技术全面的妇女儿童保健服务队伍。

(2)建立和完善本市妇女儿童保健信息和监测系统,掌握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妇女儿童保健相关政策和实施计划提供依据。

(3)通过各项妇女儿童保健措施的落实,增强本市妇女儿童的健康意识,降低各类危险因素对妇女儿童健康的影响程度,预防和控制妇女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

(4)推广适宜的妇女儿童保健技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预防保健需求,进一步提高本市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

3、工作方针和原则

妇幼保健机构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妇女儿童健康而设立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在工作中应当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开展各项预防保健服务。

二、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主要内容

1、保健服务

(1)儿童系统保健主要包括生长发育监测、营养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五官保健、心理保健与咨询、科学育儿指导、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2)孕产妇系统保健主要包括早孕保健、孕中晚期保健、高危孕妇筛查与管理、重点孕妇的随访与保健、产时保健与产褥期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3)更老年期保健主要包括生理、心理保健与指导、性保健指导、妇女常见疾病(重点对恶性肿瘤)普查与防治、生殖健康教育与指导等。

(4)青春期保健主要包括正常生理、心理和性保健、性发育异常的预防和治疗、常见少女妇科疾病诊治、少女妊娠/流产管理和青春期性传播性疾病防治等。

(5)婚前保健主要包括婚前卫生指导、婚前卫生咨询和婚前医学检查等。

2、疾病监测与管理

包括:出生缺陷监测、新生儿疾病筛查、高危儿监测(包括低出生体重儿)、儿童营养性疾病监测、儿童心理疾病监测、残疾儿童监测、高危孕产妇监测、妇科主要疾病监测(包括肿瘤和乳腺疾病)、不宜婚育异常病例监测、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监测、人工终止妊娠情况监测、生殖道感染发生情况监测、性传播性疾病监测和死亡监测(孕产妇、围产儿、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等。

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对全社会根据妇女儿童不同生理和心理阶段的特点、主要问题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系统规范的和人性化的健康教育服务,普及妇女儿童保健知识,增强妇女儿童自我保健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促进妇女儿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各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进行效果评价。

4、调查与科研

针对影响本市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疾病,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专题调查,分析、研究和制定干预措施和方案;引进适宜技术,开展应用性科研工作,并逐步在工作中加以推广。

5、人员培训

对各级各类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妇幼保健服务的临床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托幼机构的专业人员,按不同层次进行专业技术、职业技能、健康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技能。

三、质量控制

1、主要项目

包括:婚前医学检查质量管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计划生育手术质量管理、产前诊断质量管理、孕产妇系统保健质量管理、产科质量管理、常见妇女疾病查治质量管理、儿童系统保健质量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管理、儿科质量管理(包括儿童保健门诊)、生殖道感染防治质量管理、性保健质量管理和信息质量管理等。

2、方法

(1)建立健全医院妇女儿童保健质量控制管理网络

①成立妇女儿童保健专家委员会,下设各相关专业组。

②根据质量管理主要项目,成立相应的院级质量管理中心,如:产科质量管理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管理中心等。

③各区县根据市质量管理中心的要求,成立相应的专家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小组。

(2)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标准和工作方案

针对相关专业的基础工作、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制订各相关专业的技术规范、工作方案和质量管理方案,重点加强对各个环节和相关措施的质量控制。

四、信息管理

1、建设和规范覆盖全市妇女儿童保健网络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在全市范围内妇女儿童信息的交换与共享,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的管理水平。

2、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当配备专职的信息管理人员。执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妇幼卫生统计规定和统计报表制度,按要求收集妇女儿童保健相关的资料,进行核实和汇总,填报相关统计报表,及时上报所在区

县妇幼保健机构。定期对各项统计报表的质量进行检查与评估,撰写评估报告,并及时上报或反馈。

3、针对本地区妇女儿童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开展有关专题调查。

4、内容

(1)妇女儿童保健服务对象的人口学基本信息。

(2)开展妇幼保健服务的各级各类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动态管理情况。

(3)妇女儿童保健服务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4)资料登记本和统计报表。

五、考核

1、制定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案

(1)内容

根据工作规范和工作计划进行日常检查与季度或考核。日常检查和季度考核以专项工作内容为主;考核以考核总体工作水平为主。

(2)指标

工作指标、效果指标和质量指标三大类。具体指标内容参见相应的工作规范。

(3)方案

考核方案应确定:考核人员、考核对象、抽样方法和比例、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方法以及考核结果分析和评价的形式。

2、考核方法

采用定期和/或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日常和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2002年3月8号

儿童中医保健 第6篇

主讲人:袁霞 儿童中医穴位按揉方法一 6、12月龄——按摩腹部和捏脊

1.摩腹

⑴位置:腹部(图1)。

⑵操作: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2.捏脊

⑴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图2)。

⑵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

(3)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图1 图2

儿童中医穴位按揉方法二 18、24月龄——按揉迎香、足三里穴

1.按揉足三里

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⑵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⑶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2.按揉迎香穴

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⑵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⑶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图1 图2 儿童中医穴位按揉方法三 30、36月龄——按揉四神聪穴

⑴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⑵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怎样预防儿童肥胖:

儿童肥胖症通常是指单纯性肥胖症,由于饮食因素所致,即摄入大于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的范围,与活动过少和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对于单纯性肥胖症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减肥:

⑴限制饮食:使摄入的能量低于身体消耗的能量,从而消耗体内积聚的脂肪以达到减肥的目的,但减少食量不能太快,在孩子能接受的情况下进行,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食物的体积应尽可能大,以产生饱感。但注意饮食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矿物质不能减少,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食物中多一些蔬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

物,平时应限制吃零食及甜食。

⑵加强运动:肥胖与缺少运动有一定关系,运动能使能量消耗增多,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辅以运动疗法往往减肥效果更佳。肥胖儿常因运动时气短,动作笨拙而不愿锻炼,所以开始活动量少一些,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宜采用一些既促进能量消耗,以容易坚持的运动项目,如早晨跑步、散步、踢球等,家长同孩子一起锻炼常能增加孩子的信心。运动能促进肌肉的发育,保持充沛体力,改变孩子平时少动的习惯。

⑶心理治疗: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自己了解肥胖对身体的坏处,使之自觉地控制饮食,参加体育锻炼。要改变孩子因肥胖而产生的孤僻怕羞的心态,让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定期测量体重,体重下降时要给一定的奖励,激发其信心。

怎样预防佝偻病:

1、孕母及乳母应多晒太阳,摄入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添加维生素D和钙制剂。

儿童中医养生方法 第7篇

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2)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3)功效: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

穴位按揉

(1)足三里穴

①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②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③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2)迎香穴

①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②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

③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3)四神聪穴

①位置: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

②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③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儿童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第8篇

1 注意饮食

( 1)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夜间喂奶的时间间隔不宜过短,要适当延长。

( 2) 调整饮食习惯,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提倡 “七分饱”,避免乳食过饱,以免溢奶,并且要避免偏食,少食或不食零食,并按时进餐。

( 3) 食物以细、软、烂、碎为主,注意营养搭配且品种多样。

( 4) 少食或不食冷饮,避免着凉。

2 调整起居作息

( 1) 睡眠时间要保证,不宜过度消耗晚上时间进行活动,尽量养成晚上休息、白天活动的习惯。

( 2) 要适时把尿,定时大小便。

( 3) 衣着要舒适,切忌紧束以免对骨骼生长发育造成不好的影响。

( 4) 四季过度要注意衣物添减,并根据各季节的特点进行合理的保暖,例如:“春捂秋冻”,春季注意保暖; 夏季不宜过度贪凉,避免风扇直吹,空调温度过低; 秋季不宜过度保暖,以免上火; 冬季室内要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 5) 要经常外出活动,由于室内空气流动不畅,光照不足,整日待在家中不利于体质的增强。

3 推拿按摩

3. 1 摩腹

( 1) 部位: 腹部以肚脐为中心。

( 2) 操作: 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拢,用四指指腹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沿顺时针方向做环形有节律的按摩,以柔软舒适为度,每次1 ~ 3 分钟。

( 3) 功效: 具有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排泄的功能。

3. 2 捏脊

( 1) 部位: 脊背正中两侧旁开1. 5 寸,督脉两侧的尾骨末端长强穴至大椎穴之间,属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径。

( 2) 操作: 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无名和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食指的前半段。操作者从长强穴开始,用双手食指与拇指合拢,用食指向上轻推儿童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径,自下而上,左右两手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从长强穴向上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如此反复,根据儿童体质和儿童自觉舒适度可捏拿4 ~ 6 遍。从第2 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儿童平时出现的不同症状,采用 “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 第三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 5 寸是肺腧,第四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 5 寸是厥阴腧,第五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 5 寸是心腧,第七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 5 寸是膈腧,第九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 5 寸是肝腧,第十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 5 寸是胆腧,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 5 寸是脾腧,第十二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 5 寸是胃腧,第一腰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 5 寸是三焦腧,第二腰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 5 寸是肾腧,第三腰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 5 寸是气海腧,第四腰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 5 寸是大肠腧,第五腰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 5 寸是关元腧,第十八椎下( 第一骶椎) 旁开1. 5 寸是小肠腧,第十九椎下( 第二骶椎) 旁开1. 5 寸是膀胱腧) ,以便加强疗效。在第5 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 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 第二腰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 5 寸) ,在原处按揉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 3) 功效: 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3. 3 按揉足三里穴

( 1) 部位: 外膝眼穴下3 寸,距胫骨前脊一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 2) 操作: 操作者用拇指端或食指端按揉,每次1 ~ 3分钟。

( 3) 主治: 一切胃肠病,各种慢性疾患,过敏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4) 功效: 具有健脾益胃、防病保健、补脏腑之虚损、强壮体质的作用。

3. 4 按揉迎香穴

( 1) 部位: 在鼻翼外0. 5 寸,鼻唇沟内侧。

( 2) 操作: 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 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或用单手食指指腹分别在两侧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 ~ 3 分钟。

( 3) 主治: 嗅觉失常、鼻渊。

( 4) 功效: 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3. 5 按揉四神聪穴

( 1) 部位: 在顶骨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 寸处,共4 穴。

( 2) 操作: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逐一按揉,用力要适度,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 ~ 3分钟。

(3)主治:头晕、头顶痛、目眩。

(4)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3. 6 注意事项

( 1) 在进行捏脊推拿时需要准备滑石粉、爽身粉等介质。

( 2) 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

( 3) 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 4) 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 5) 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

( 6) 不要强行对儿童进行相关操作,以免造成儿童恐惧心理,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最好事先与儿童进行语言交流和沟通,消除儿童紧张因素。

4 实施方法

( 1) 通过饮食调养和起居调摄使儿童逐渐养成有益身体健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使儿童由被动引导到主动形成,潜移默化到自觉养成。

( 2) 在饮食调养过程中应注意在喂完婴儿液体饮食后,将婴儿竖起抱一会儿,目的是使婴儿口中的液体饮食完全咽下,防止含在口中的液体饮食通过咽鼓管咽口进入儿童的中耳形成中耳炎。

( 3) 根据儿童月龄不同按摩的部位也不同,在儿童6月龄、12 月龄时只进行摩腹、捏脊,在18 月龄、24 月龄可以按摩迎香穴、足三里穴,在30 月龄、36 月龄才可以按摩四神聪穴,因为儿童前囟门在出生后24 月龄以内闭合、后囟门约在出生后6 ~ 8 周龄闭合。

( 4) 中医取穴采用的是同身寸法,在给儿童定穴时使用的是儿童的同身寸,不是家长的同身寸。

( 5) 在给儿童实施捏脊按摩时,如果儿童不配合,家长也可用单手手掌在儿童的背部由下向上推的方法,也可起到同样的效果,儿童还愿意接受。

摘要:国家为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对0~36个月龄儿童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指导,要求基层妇幼医务工作者在儿童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0月龄、36月龄对儿童家长辅导中医药健康保健方法和技术,引导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逐渐掌握自我保健常识,达到防病强身的目的。

儿童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第9篇

30克:预防乳腺癌,可多吃豆制品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本市市区约5000名20~74岁的乳腺癌新发病人进行了长达5年的随访调查与样本检测,结果发现:豆制品的摄入能显著降低乳腺癌复发和死亡的危险;每天摄入11克左右大豆蛋白质(折合干豆约30克)的乳腺癌患者,其死亡率和复发率最低。研究人员还发现:增加摄入青菜、卷心菜、花菜等黄绿色与深绿色蔬菜,萝卜等十字花科类蔬菜,水果,豆油等,可降低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而家畜红肉(猪、牛、羊肉等)摄入的增加和经常采用油炸或煎烤等方式烹调肉类的女性,更易罹患乳腺癌。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大肠癌平均发病年龄下降10岁

据调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不断升高,年发病率增长4.2%,并呈现年轻化的特点。我国大肠癌高发年龄在50~60岁,而西方国家则为60~70岁,相比之下我国发病年龄平均年轻了10岁。专家指出,容易得大肠癌的人群包括肥胖、高蛋白高热能低纤维饮食人群;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群;有结肠息肉病史、家族史的人群。建议以上人群高度重视预防大肠癌的发病,定期到专业医疗机构体检。大便潜血试验和肛门指诊是检查大肠癌的最简便方法,不要因为怕麻烦和不好意思而放弃这些检查。

(北京市卫生局)

声音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保健有规范

现在,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很火,如推拿、药酒、膏方,等等。那么,这些养生手段是不是规范、值得信赖的呢?不久前,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八种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包括针对膏方、药酒、穴位贴敷、砭术、艾灸、少儿推拿、脊柱推拿、全身推拿等的规范。这些规范对养生保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指导原则和应用范围、操作方法、禁忌症与注意事项、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等做了详细规定。这意味着中医保健养生也有了标准,不是不经专业训练就可以随便提供和操作这些方法的。

世界卫生组织:关注4类慢性病和4种不良生活习惯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指出: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4类疾病,而与之密切相关的4种不良生活方式是吸烟、不健康饮食、活动少和过量饮酒。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指出,改正这4种不良习惯,是预防这些常见慢性病的关键措施。

维生素B12#高蛋白

老年人补充维生素B12有助于提高神经功能

老年人容易出现维生素B12缺乏,并且随着年龄增长缺乏程度可逐渐加重。维生素B12缺乏主要表现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性病变、脊髓变性,并可引起严重的精神症状,如精神异常、抑郁、嗜睡、精神错乱等。

研究人员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实验方法,对200名7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为期12个月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每日补充1毫克的维生素B12可有效提高外周和中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功能。

高蛋白膳食可以改善节食人群的午夜饥饿感

儿童中医保健的方法 第10篇

儿童中医保健的方法

(一)饮食调养

1.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3.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4. 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二)起居调摄

1.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 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 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4. 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 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以增强体质。

(三)推拿方法

1. 摩腹

(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儿童保健 百日咳的中医治疗 第11篇

初咳期 1-2周,初起似感冒,咳嗽,喷嚏,流涕,或有微热,咳嗽日渐加剧,夜重昼轻。属风热者,咽红而痛,咳嗽痰稠,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属风寒者,咽痒不红,咳嗽痰稀,舌质淡苔薄白,脉浮。

痉咳期 2-6周,咳嗽阵作,日轻夜重,咳后鸡鸣样吸气声明显,没要咳出或吐出痰涎后方能缓解,咳时伴有面赤耳红,涕泪俱出,弯腰曲背,眼胞浮肿。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恢复期 约6周以后,咳嗽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咳而有力,气短乏力,食少而烦。舌淡苔少,脉细数,指纹淡滞。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痰气交阻,肺气上逆,故治当涤痰清火,泻肺降逆。初咳期治以温肺散寒宣肺,或疏风清热宣肺;痉咳期治以涤痰降气、泻肺清热;恢复期治以养阴润肺、益气健脾。本病主证虽呛咳不已,但不可妄用止涩之药,以防留邪为患。痉咳期痰火居多,不可早用滋阴润肺之品,以防痰火不清,病程迁延难愈。

★ 儿童保健工作总结

★ 年度保健工作计划

★ 中医养生与保健论文

★ 中医保健康复专业简历

★ 春季如何做好中医保健养生

★ 儿童保健个人总结

★ 儿童保健医生事迹材料

★ 儿童保健科自我鉴定

★ 儿童保健个人工作总结

儿童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儿童中医养生保健方案(精选11篇)儿童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第1篇仪马卫[2011]32号仪陇县马鞍中心卫生院关于印发《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